当前位置:福书网 > 耽美小说 > 重生之小市民最新章节 > 第75章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重生之小市民 第75章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百度搜:读者吧网可以快速找到本站

  然后孙国潘就真的在周一给杜氏生煎总部打来了电话,以一种与以往合作单位截然不同的诚挚态度主动谈起合约细节该如何修改,很多条例都在无形中给杜氏生煎带来很多便利。搁下电话之后,石磊一脸膜拜:老大,您到底是怎么收服这些鸭嘴兽的这些人平常牙齿像被焊死了不肯松嘴,怎么这回居然那么客气

  章泽不明所以,但却隐约也能感觉到一点原因。对方大概是看在李家的面子上为他在开后门吧说实话,章泽并不想欠李家什么东西,他自尊心原本就强,更别提章母现在在跟李长明来往,更是需要挺直腰板的时候。离婚女人最贬值的地方在于带了一个拖油瓶,章泽自认为自己就是那个拖油瓶,不作声响时都给他妈拉低了一个档次,这样没确定关系就开始享受人家的便利,让李家的长辈如何看待他们

  但国航的事情已经尘埃落定,哪怕章泽现在主动提出取消合作,李家的人情却已经无法推拒了。既然已经欠了人情,那章泽便只有在人情范围内尽量让自己不那么被动一些,否则叫人家说来,他拿了李家的面子居然还能弄的一事无成,简直是更加没面子的一件事。

  国航的订单可不是小订单,煎包供应不仅止于北京机场,除北京外,四川、上海、湖北、和浙江的几大机场都是很可观的消耗渠道。因为在广东的工厂已经筹备开工,华南部分的供货届时基本不成问题,而湖北和四川这些中部地区,则恰好符合了章泽的网点铺设。趁着供货的顺风车,他能顺便打开冷鲜包在中部地区的市场,这可不是需要管理经营的直营店,现在哪个大城市会没有颇具规模的超市他在中央台投放的广告可是全国播出的,只要打出知名度,冷鲜包的销量上去了,对杜氏生煎日后的直营店也会带来相当大的的广告效应。

  赶在春节前将一切事情落实下来,杜氏生煎的年会,选在北京某四星酒店自助餐厅的宴会也正式开席。

  这一年实在太过忙碌,新同事们进公司不久就立刻被气氛带动成被不停抽打的陀螺,直到来饭店四个小时之前,所有人都还在公司里处理着新厂年关供货的事宜。有些公司在年关时能得以清净,而类似杜氏生煎这样的公司,春节这类合家欢聚的节日才是最忙碌的时候。

  于是章泽相当大方地直接包下了一整层的自助餐厅,允许员工拖家带口地来吃饭。在北京当地工作的许多白领,尤其是愿意忍受工作辛苦熬在章泽这种私人公司的白领,多半都是年轻人。需要回家过年的早已请假离开,亲戚多的不必参加年会可以直接离开,而留下来的基本家庭成员都不会太多,带着父母或者妻儿女友来的都有,自助餐厅足够宽阔,酒水餐点不限量供应,现场的气氛被炒的相当火热。

  章泽记起以前老单位里每逢过年都要激励员工的一些活动,便照搬原样地学了过来,在自助餐厅里搭了个台子,请了一家婚礼策划,策划了一场相当有爆点的岁末活动。

  其实说到底也就是抽奖而已,奖品从最新款的彩色笔记本电脑开始,往后分别是吸尘器、山地车和五百元奖金,餐厅里一群老人孩子也配合着跟家人大笑大闹,矜持的反倒成了少数。老人们或许也很少过这种和陌生人一起狂欢的新年,大多觉得新鲜,于是时常出现抽出奖品的员工疯狂地绕着场内奔跑大叫和家人抱在一起蹦跳的场景。

  章泽倒没想到年会会那么受欢迎,被欢呼声闹的有点头疼,在炸天妇罗虾的厨师旁边抱着盘子默默吃着。

  奖品都抽完了之后,人资部便开始按照人头发放利市,员工们是新春大吉包装的五百块钱工时费,算作让大家来参加年会无法在家里吃年夜饭的补偿,老人则一人一个长命百岁的五百块钱孝敬,员工们的另一半也拿五百,只不过红包上的字样换成百年好合,而孩子们则拿到每人两百元的身体健康红包。

  这只是年会的额外惊喜,员工们的年终奖公司早已在腊月二十八发放到位。章泽这一年赚的不少,尤其是冷鲜包的推出,让他的资产在短时间内翻番跳跃了十好几倍。石磊这样的高管自不必说,公司内拿三千元月薪的中层管理年终奖达到两万元,普通员工拿着一千多元月薪的,年末也有近万元的奖金,其余以下的直营店中,员工们则拿到第十三个月的薪水作为奖励,这在如同杜氏生煎这样的小型企业中实在是比较少见的大方。

  这年头钱可比十几年以后经用,一百块钱不大手大脚也够滋润地花个几天,章泽的红包虽然更多在于心意,可也足够让老人家们感觉到惊喜了。

  章泽偶尔露个面,被员工家属们炯炯有神的目光捕捉到,围追堵截地敬酒,没几下就吓得不知所措地躲了起来。

  年会过后只赶得上和母亲呆了几天,张素和章母便预备要离开了。

  时装周持续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然而想要完成一个秀,可不只是下那一个月苦工便足够的。章母和张素虽然在前期已经准备了不少,然而毕竟是第一次接触,为了不闹出笑话,必须提前去往现场视察一切进度。

  往后便是匆忙无序的转机。

  北京飞浦东,浦东飞法兰克福。

  宽敞的头等舱里人并不多,正月前几天本就是交通出行的淡季,北京和上海的马路前所未有的通畅,连堵车也不曾出现,一切倒还是顺利的。

  周围大多是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章母和张素带着专属的翻译和一部分pd的管理层员工安静坐着听机舱里悠扬的歌声,天色还早,上午八点不到,室外寒冷而干燥。

  大家都饿了,因为知道飞机上一定会有早餐供应,赶时间的大伙便都没有去吃机场里昂贵又难吃的早饭。飞机穿过云层划进澄澈如洗的蓝天,一切平稳过后,相貌如今还颇位水平线之上的空姐面带笑容推着餐车来送餐。

  头等舱的餐点挺丰富,却又不算丰盛,蒸包馒头花卷油条这些东西平常都吃腻了,一份水果沙拉,一份柠汁烤鱼,熏肉和烤猪排自己选择,饮品大早上谁都不会喝酒,便只有牛奶咖啡橙汁和豆浆。章母要了豆浆,张素犹豫了片刻,也选了豆浆。那空姐送完东西后离开了片刻,又推着一车锡箔纸包好的东西出来了。

  锡箔纸似乎有热度,还在滋滋作响,一股熟悉的香味飘散开来,空乘甜蜜的声音响起:刚烤好的生煎包,先生女士们需要来一份吗

  章母愣了一下,恍惚想起章泽好像确实接了一个航空公司的供应合同。

  儿子的事业肯定要支持一下,更何况比起那些清汤寡水的寡淡选择,煎包算是好吃的了。她第一个举手:给我两个。

  煎包烤出来跟煎出来外形有点不一样,烤煎包的周身几乎都像被煎过那样变得焦脆可人,锡箔纸有些烫,缓缓撕开过后,章母戳起一个煎包轻轻咬了一口。酥脆过后,果然是熟悉的甜香。

  几乎所有的亚洲面孔都选择了煎包,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们吃着水果沙拉喝牛奶,偶尔听到酥脆可人的嗤嗤声,也有些心动,很快便有老外也提出要品尝。

  头等舱里的亚洲人几乎都是pd的员工,大家都很有默契地不太说话,章母却忽然听到一个高亢的男声开始嚷嚷起听不懂的外语。

  眉头一挑,她问翻译:出什么事了

  翻译凑过来小声解释:有位客人跟空乘询问生煎包供应商,空乘一问三不知,那个客人跟他们要航空公司负责这块区域的负责人的联系方式,空乘还是一问三不知。

  章母哎了一声:怎么回事,吃包子吃出问题了吗你去帮我问问他。

  翻译虽然不知道章母的用意,但既然是雇主的要求,她犹豫了片刻还是起身朝着发生争执的方向走去。

  吵嚷声片刻后停歇了下来,大概过了十分钟,翻译回来了,对章母说:那是个美国商人,他不肯透露自己的行业,不过告诉我他看中了烤包子的口味,但是空乘这边不肯告诉他供货单位

  章母眉头一挑,这也难怪,煎包口味优质,国航想要做垄断也说不准。不过这可是她儿子的事业啊,她这个做妈的既然碰上了,肯定没有不帮忙的道理。

  她立马从包里摸摸摸摸出一张章泽的名片来,让翻译拿去给那个外国人。

  翻译离开一会儿,回来后屁股后头跟着一个足有一米九高的蓝眼睛男人。

  这男人长得还挺帅,就是胡子拉碴皮肤有点粗糙,看上去不那么精致。他穿着一身高定西装,章母在时尚圈子里泡了那么几年,自然一眼就看出对方一身搭配价值不菲。这帅男人跟过来后发现自己要找的人居然是两位女士,表情立马从不羁变得绅士起来,微一鞠躬:##

  他的发音是很好听没错啦章母眼睛里冒着问号,直视对方的双眼,你在说什么

  男人笑眯眯地看着她,估计还以为这位女士非常的矜持,所以才不那么快回答他的问题。

  张素在心中为姐妹叹了口气,转脸果然看到章母脸上甚至有些孤傲的冷漠神色,要不是太熟悉,估计连她都没办法立刻发觉到对方眼中的茫然。

  在翻译开口之前,张素代替章母答道:我们确定这家公司就是供应商。杜氏生煎的负责人就是我身边这位女士的孩子,在中国,速冻包子很受欢迎,在各大超市都有销售。

  外国男人浅蓝色的眼睛瞪大了一些,视线从章母身上转移到张素身上,嘴微微张了张,被对方身上知性的气质镇住了。

  张素年纪不算小,但丰臃白皙、五官姣好,眼神带着不怒而威的摄魄。她并不像章母那样追赶潮流,烫的是雍容的短卷发,穿的是纯色的长风衣,端坐在椅子上时手很严肃地摆在座位扶手和自己的腿上,眼神直接而冷静。

  外国男人盯着张素看了半天,不由气弱:您和她是同伴吗

  是的。张素惜字如金。

  男人反倒热情起来:为了感谢您和您的同伴帮我找到我想知道的消息,请让我请二位吃饭好吗

  张素在心中皱起眉头,面上不动声色:不用了,下飞机后我们很快要转机,也许和您并不是同一个目的地。

  被隐晦地拒绝之后,男人也不沮丧,他也不刨根问底,就聊聊中国的风土人情美食美景,将中国夸出了一朵花。没人不在意外人对自己祖国的评价,得到了金发碧眼外国人如此高的赞誉,张素心中也难免生出些愉悦的感觉。不过对这个油嘴滑舌的外国人,还是敬而远之的好。以前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张素就发现了,也不知道是教育的原因还是本能的差距,外国人在感情上比国内人要奔放太多,有时候转变迅疾到让人回应不及。张素虽说见多识广,本质还是一个比较守旧的人,对这种奔放的感情模式并没多少好感。

  章泽接到本的电话时,恰好是正月初十。

  他的英文流利到足够和本直接交谈,突如其来的订单电话令他有些不知所措,随后便是止不住的疑惑。

  您是从哪里得知到我们的消息的章泽很确定公司内的业务员并没有去洽谈过外国企业的生意。现在国内的市场都还不饱和,他哪里还有精力去想着如何打开外国市场更何况在广东工厂没有开办出来之前,国内的供货是否能保证都还是个问题,供应海外市场目前来说还是有心无力。

  我在飞机场尝到你们的产品,一种周身都酥脆、汤汁

  鲜美到不可思议的包子。我很惊艳本说,后来两位女士告知了我您的联系方式。我并不确定我要找的是不是您,但我确定这项产品在美洲也同样会像在亚洲这样受欢迎。假如您就是我要找的那个人,我觉得我可以跟您签订一个长期有效的订单。我在美国有超过二十家大型连锁超市。

  章泽在得知了对方下一次来中国的时间在四月份之后,便没再犹豫,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四月份,广东的工厂一定已经走上正轨,沿海的市场也开始了打入计划,一个自己碰上门来的外国商人的大订单简直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肥肉。

  哦,还有一件事。相谈了大概的商谈时间和合作要求,这是一场皆大欢喜的谈话,本很快跟章泽言谈中亲密起来,并喊住了已经在说道别辞并打算挂断电话的章泽,哦,章,我知道这样问一个女士的来历非常唐突。但是你能告诉我,那天给了我你具体信息的那位女士的是否已经结婚了吗

  什么章泽以为自己幻听了。

  本却陶醉地说了下去:噢你一定知道她有多么美丽。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沉静、自信,我被她迷住了,深深的迷住了我现在脑海里都是她的身影和微笑,丘比特再一次眷顾了我

  再一次

  哦,我离过四次婚。

  章泽将对方的要求搪塞了过去,一整天脑袋里都有点麻。一个离过四次婚的老男人居然看上他素素阿姨了,这比五雷轰顶还磨人呢。

  回到家,空荡的家里不见人影,上楼推开书房的门,杜行止果然对着电脑又在工作。

  章泽脚步踌躇,杜行止却一眼看到了他,眼神带笑地瞥了他一眼:回来了没吃饭吧晚上想吃什么,面条行不行

  老杜章泽犹豫着张口,不知道这事儿应该怎么说。

  杜行止打字的手顿了顿,这是怎么了没心没肺的章小泽居然也会欲言又止

  难不成被欺负了杜行止心中生出些不好的预测,立马推开了电脑,朝章泽招手:怎么了想到什么了脸色那么差

  章泽脑子里不断地重复离婚四次离婚四次离婚四次离婚四次脱口而出:离婚。

  杜行止哑然片刻,稍微站起一些,拉住章泽的手朝自己的方向带来,到底怎么了

  章泽低下头,表情有些艰涩:老杜,我妈有男朋友了。

  就为这个杜行止点了点头:恩,然后呢

  我妈的男朋友吧,离过婚。

  杜行止眨巴眨巴眼。

  你不觉得有什么不好的吗

  杜行止思考了几秒钟才弄明白他的意思,不由失笑:这把年纪的人,不怕离过婚,就怕没结过婚的。离婚的原因太多了,性格不合,感情破裂或者是别的什么,这也不能代表人品不好啊,你说对吧

  章泽试探地问:那你妈如果找对象,你会不会介意这些

  我妈说真的,杜行止和张素母子俩的感情真的不算多么深厚,毕竟以往的十多年,张素为了跟杜如松的那些破事忽略孩子太久了。杜行止想到母亲在未来身边出现一个跟杜如松完全不同的体贴男人,心中的感情有些复杂:这是好事,她要是找到了,我当然高兴。

  真的吗章泽这缺心眼立刻高兴了,我还怕你生气呢,你高兴就好。

  杜行止一愣:什么

  素姨的魅力太大了,去米兰一趟,飞机上认识了一个外国人,对她一见钟情念念不忘。那个外国人之前还跟我谈生意,想打听素姨的事情,我没敢告诉他,就是怕你不高兴

  他一边说一边抬起头,却惊讶地发现杜行止现在的脸色绝对称不上好。

  杜行止嘴角不停地抽搐:外国人

  是啊是啊章泽连连点头,听他说话就知道特别浪漫,就是以前离过四次婚,我觉得不太靠谱。

  杜行止一下子站起身来,重复章泽的话:四次婚

  章泽点头,目光有些茫然,杜行止这是不高兴了

  小泽,杜行止却忽然笑了起来,握住章泽的手贴在脸边亲了一口,在章泽疑惑的目光下温柔地说:我收回刚才的话,这样的人是一定不能扯上关系的。

  突变的画风令章泽猝不及防:你怎么

  杜行止抱着他的脸对着嘴唇狠狠地亲了一口,舌头伸进去肆虐口齿,好一会儿之后才气喘吁吁地松开对方:广东的工厂怎么样了

  章泽眨了眨眼,意识从模糊到清晰,立刻被转移了注意力:挺好的,设备和冷库都已经快要落实好了。其实我现在手上资金充裕,还想去上海批块地皮来加盖工厂,你跟我说的做生意要趁早,我也想趁早把这些事情都给办了。

  杜行止笑着拍了拍他的头,眼神温柔:去做吧,就算失败了,背后还有我呢。

  章泽一点不领情,这人说话怎么尽不讲好听的幸好他说坏话不灵呢。

  被瞪了一眼,见章泽离开书房,杜行止一个人安静地站立了片刻。笑容逐渐消失,眼神慢慢变冷,他心中反复重复章泽说的那个对张素有意追求的、离过四次婚的外国人。

  让他去死吧。杜行止的太阳xue疯狂蹦跳起来,被他用一只手指,狠狠地按住。

  位于广东的加工厂规模比起在天津的大了四倍不止,可容纳近万吨产品的超大冷库、流水线作业的无菌车间、直接空运进口的检测设备。从卫生角度看,这一切比起如今这个时代的固有模板高出了几个阶级不止。很多人包括石磊在内,都对他此举很不理解,只有章泽知道,食品安全问题再过没几年就要变成社会新闻的重中之重了,他想要将杜氏生煎做大做强,并且一直发展下去,除了永远不做改变的口味之外,更重要的是让消费者能感受到放心。他现在提早做到了这些,便能免除掉日后也许会到来的许多危机。企业不是明星,任何的负面新闻都会造成对名誉难以估量的损害。

  因为他的固执,公司内的几个管理对建厂投入的争执并不多。从天津调过去一些工作出色的工人管理工厂,年节前已经联系好的一些新工人在新春过后陆续地前来上班。给所有人统一办好了健康证后,工厂开始动工。

  与此同时,对华南地区的包装广告大量地投放了下去。广播、电视、平面海报,以前所未有的冲劲卷集而来,这对如同白纸一样的消费者们是前所未有的攻势,很快的,杜氏生煎四个大字已经到了让人耳熟能详的地步。

  加上已经章泽在今年即将上映的笑傲江湖、情深深雨蒙蒙和铁齿铜牙纪晓岚三部大剧之前斥重金拉关系搞了片头黄金档,也就是那一句本剧由赞助播出,等到电视剧热播之后,杜氏生煎的知名度将会再一次扩大。

  这一次章泽就不是自己来的了,他带着石磊,从机场里朝外走的一路上看到随处可见的广告牌,石磊笑嘻嘻地说:咱们在宣传上用的钱可是其他公司的双倍,做广告之前业内还笑话我们,说什么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屁话。现在一个个眼红的要命,可央视广告黄金档价格水涨船高,还是多仰赖老大你的效益。

  我哪有那能耐章泽拦下一辆出租车,朝窗外打量着,手指头朝着远处一指,那个,也是你们搞的

  侧前方一辆公交车平稳地开着,车身上精美的大幅广告无比显眼一双象牙白的精致长筷夹起一颗底色焦黄的生煎包,煎包侧面被咬出一个小小的缺口,粘稠的浓汤便顺着缺口淌落下来,汤汁是半透明的深褐色,油光闪亮。在那之上,木色的大字深沉厚重,令人见之难忘。

  哦,那个啊。石磊随意瞥了一眼便收回视线,现在公交公司好像没有把广告业务当回事,这是宣传支出里面最便宜的一笔了,不光是这个广告,上下车时的到站播报也是一起附送的。

  再过几年可不是这样了。

  巡视工厂要做的事情并不多,毕竟很多准备在开始动工之前就已经落实好了。章泽这一趟去主要就是视察一下秩序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卫生有没有按照他要求的标准执行。

  工厂和广东的一家养猪场签订了长期合同,包括蔬菜和面粉,都由长期合作的老厂商供应。一是质量放心,二则价格合理,第三,双方都对对方的底线和要求了如指掌,不会出现新合伙人想方设法摸清脉络的毛病。

  章泽的要求真的不多,省心就够了。不用日夜担心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哪怕价格高一些都好,他已经够赚钱了,多那一点也不会长生不老。

  检疫证明、采购单、合格证明一大堆册子翻完后,章泽点了点头:一直保持这个状态下去就好,工厂的日常关卡还需要你们把好。不要因为一时的轻松就掉以轻心,杜氏生煎的规模还不够大,根基还不够稳,如果我们自乱阵脚,就等于将把柄送给对手借题发挥。

  虽然杜氏生煎是国内首先打开名声和销路的冷鲜品牌,可这市场最不缺的就是模仿者。后来居上的企业日后会越来越多,章泽不怕跟人光明正大的竞争,因为他能保证杜氏生煎直到自己放弃这家公司之前都将质量做成市场的佼佼者。然而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阴沟里的老鼠,他们躲在暗处,时刻盯着你的一举一动,一旦抓到一点可乘之机,便立刻借题发挥。其实这样做并不能保证他们自己的上位,因为通常这些人并不注重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也许只是某种奇异的心理作祟,将一个原本前景大好的企业拉下水,便能让自己扭曲的嫉妒心得到慰藉。

  因为我没有成功,所以你也不允许成功。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章泽所能做的,就是在吃到教训或是没吃到教训之前谨记着这一道理。他只担心旗下的员工们没有这一份危机感。后世的不少案例都说明了公司越大人员越复杂,管理便越发艰难。阳奉阴违,自作主张的下属无需太多,只要一个两个,便足以令企业陷入泥沼。

  他倒是低估了自己在公司里的威信。原本总是和和气气笑眯眯的老板冷不丁这样严肃地叮嘱一件事,不说厂长,就是石磊也颇有种压力产生。两人一时正襟危坐,却见章泽又埋下头开始看他的文件。

  石磊犹豫着开口:老大,你觉不觉得我们的产品应该增加几样了最近市场上已经有类似的品牌开始出现了,只是现在还不成规模。我觉得既然人工和冷库都是现成的,为什么不多增加几样产品呢比如煎饺馄饨这些同样冷鲜的东西。

  章泽抬起头,微微挑眉:煎包都还没做大,开始想别的了

  石磊摸了摸鼻子:既然是一起打开市场的,不如双轨并行,新产品的开发同样进行,然后投入已经占据一席之地的市场上,您看怎么样

  章泽翻书的手一顿,倒是真的认真思索了起来。

  他在后世所见的产品,确实是水饺和汤圆居多。这两样产品能这样占据冷鲜食品的半壁江山肯定是有道理的,相比起生煎包,中国人恐怕还是对水饺与汤圆更有归属感。更何况,汤圆和水饺的制作工艺比起生煎包来简单多了。如果杜氏生煎要做大的话,倒不如将店面里的产品,诸如馄饨水饺汤圆和凉面,都研制一份面向冷鲜市场的。这样既可以保证市面上顾客们的接受度大大增加,又可以一举双得,一个广告扩大两项产业的知名度。

  他敲敲笔杆,想到杜氏生煎如今的工厂规模。之前说的上海工厂他已经去批地皮了,想要投入生产所需要的时间并不多。

  百度搜:读者吧网阅读本书全部章节.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