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这就是秦始皇 第6部分阅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煌蚩拍源膊还豢车谩k丫耍幌m磺性绲憬崾16绲憬馔选
到嬴政九年九月,只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嫪毐及其同党的审判便全部结束了。审判出奇的顺利,李斯没有受到任何高官的暗中施压,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有吕不韦做后台,再加上嬴政的亲笔诏书,哪个不要命的敢替嫪毐求情。
怪也就怪嫪毐把事情做得没有一丝缓和的余地。可见,凡事不要做得太绝,否则就是神仙也救不了你。
嫪毐铁定是难逃死罪,可用什么方法来要他的命还要研究研究。当时,死罪也是要分三六九等的,不是一刀下去那么简单,更不会有现在的药物注射,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另一个世界。
秦朝的死刑有十多种:戮、磔(片皮人)、定杀(在水中淹死)、囊扑(装在袋子里掼死)、车裂(车马分尸)、剖腹、坑(活埋)、绞、弃市(在闹市之中将犯罪人当众处死)、腰斩(拦腰斩断的酷刑)、射杀、枭首、灭族(将犯罪人三族以内的亲属全部一同处死)、体解(手工分尸)、镬烹(煮)、具五刑(对应处族刑的主犯同时施以黥刑、劓刑、斩趾等肉刑后再处死)等等。总之,只要你犯了死罪,必定有一种死法非常地适合你。
李斯把审案的结果呈报给了秦王嬴政,嬴政仔细看了一遍后,知道李斯没有徇情枉法。
“好,客卿办事,有条不紊,赏。”
“谢大王。”
“该让这个畜生怎么死呢?让他把所有的死刑都尝一遍吧。”
“大王,嫪毐只有一条命,选一种死刑足矣。”
“便宜他了,那就车裂吧,不给他留全尸,让他无处投胎,永远留在阴间受苦。”嬴政恶狠狠地说。
在刑场上,大秦的所有子民都痛恨这个企图篡权谋位的奸臣,当然他们永远也不会知道这个奸臣还与太后有一腿,这种事情属于绝对保密,起码在嬴政活着的时候是属于“家丑不可外扬”的高度机密。
嫪毐放眼四望,除了愤怒和不屑的眼神外,他看不到别的,当然,也根本不会有人来为他送行。人活到这个份儿上,真是悲哀。
负责行刑的官员是李斯,他看到嫪毐满身的落寞,摇摇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时辰快到了,君侯该上路了。”
“终于到头了。”嫪毐苦笑道。华人小说吧 电子站
45。车裂酷刑2
片刻过后,嫪毐就将成为逝者,不复存在。留给后人的恐怕就是那些吃软饭的艳史和谋反叛乱的恶名。
李斯问道:“君侯将去,对这个世界还有什么留恋的吗?”
嫪毐道:“今天我思念别人,明日谁会思念我?人生几十载,生死只不过是睁眼和闭眼的区别而已。”
李斯没有想到,几天不见,嫪毐竟然看破了红尘。其实,逃避不能说不是一种好方法,世间有太多的事情是我们不能掌控的。你承认也好,抗拒也好,它还是发生了、降临了。那我们只能承受,默默地承受。
李斯又说:“你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如果我能办到,一定成全你。”
嫪毐道:“先生,请让嫪毐体面地死去吧。”
有人曾经说过:人活着,就是为了能够体面地死去。可嫪毐已经是砧板上待宰的羔羊,已经没有任何权力可言,他的这点要求,注定无法得到满足。
李斯道:“君侯的刑罚是大王亲自定的,谁也无权更改。”
嫪毐道:“我将如何死去?”
李斯道:“车裂。”
嫪毐已经被捆绑妥当,李斯又问:“君侯有什么遗言吗?我可以帮你转达。”
此刻的嫪毐除了绝望应该还有那么一些愤怒,他应该像那些壮志未酬的革命者一样高呼。譬如:二十年后,老子又是一条好汉。譬如:脑袋掉了,碗大个疤。甚至可以更粗野:杀人不过头点地,要死也是屌朝天。
可嫪毐偏偏说:“下辈子老子还要吃软饭。”
此言一出,全场的人几乎都要晕倒,嫪毐堪称是后世吃软饭一类人的典范。
时辰已到,李斯手掌往下一挥,五马昂首嘶鸣,各朝一个方向狂奔,刹那间,嫪毐已经不再完整,一段段残缺的肢体被五马拉着在刑场上四处转悠,留下了五道长长的鲜红痕迹。这个靠巨大阳物发家的人就这样从人间消失了,只留下了一段关于他以及他的巨大阳物的历史或野史而已。
嫪毐死了,他的三族也被全部诛杀。他的同党被诛杀的有二十多人,数千门客也被一一处罚。因为嫪毐一案而受到牵连,进而被夺去爵位、没收家产、流放蜀地的达到四千多家。
很多家庭的命运因此改变,昨天还是高官厚禄,今天便成了穷困潦倒,人生的得意和失意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表面上看,嫪毐的案子似乎已经了结了,李斯、吕不韦等都可以舒一口气了,可还远没有到最终结案的时候,这个案子的影响深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46。有福未必可以同享
嫪毐被车裂,太后被软禁,嬴政用他的铁腕手段向世人宣告:秦国至尊的王只有一个,那就是嬴政,他绝对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形式挑战他的权威。同时,李斯也借着审理嫪毐一案的东风,出尽风头,赚了个盆满钵满,成为秦国一颗前途无量的政治新秀,连六国也都知道秦国最近出了他这样一位厉害人物。
先是成蟜,后有嫪毐,嬴政只用了两年时间便先后肃清了国内这两股强大的异己势力。他已经稳稳地坐在了大秦王位的宝座之上,而且他的铁血政策也使自己在秦国逐步树立了威望。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嬴政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和嫪毐有联系的人,他要慢慢地把暂时漏掉的鱼一条一条地抓住,加上大料,烹蒸后,食之而后快。
嬴政的攻势不会就这样停下来,下一个人会轮到谁?不要说地球人,连外星人也都知道。
当吕不韦听到嫪毐的死讯时,仰天大笑,终于看到讨厌的老对手垮台了,心情自然是分外愉悦。可笑容很快便僵硬在吕不韦的脸上,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
有人的地方,就有钩心斗角;有政治的地方,就有集团之间的对抗。此消彼长,才有利于最高统治者左右局面。如果只有一方傲然挺立,那么就会威胁到统治者,他便会对这突出来的地方进行打压,甚至屠杀。
如今,嫪毐不存在了,就剩下吕不韦独自一人面对日渐强悍的嬴政,面对连自己母亲和弟弟都不放过的王,他感到势单力薄,力不从心了。
分明是初秋的九月,吕不韦却感觉到丝丝寒意。作臣子的拉帮结派,历来是君王的大忌。嫪毐一派垮台了,可吕派还在。吕不韦知道嬴政肯定要向他下手,只不过是早晚的问题。
嫪毐造反已经牵连到了吕不韦,如果没有他这个媒人,嫪毐现在依然是一个不起眼的门客,又怎么会通奸太后,进而造反呢?其实,吕不韦才是嫪毐造反的罪魁祸首。幸亏李斯处理得当,才没有把他牵扯进去。
不过,纸里包不住火,吕不韦知道这件事是瞒不过嬴政的。
躲过了初一,不见得能躲过十五。摆在吕不韦面前的有三条路:其一,像嫪毐一样谋反,凭借自己手中的权力和众多的党羽,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希望成功。想想门客们曾经的鼓动,吕不韦摇了摇头,他永远不会走这条路,虎毒不食子,哪里有拿自己儿子开刀的父亲。其二,主动承认自己和嫪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罪魁祸首,结果可能比嫪毐死的还惨,这样做有些傻。其三,自剪羽毛,用实际行动打消嬴政对自己的顾虑。
经过一番思前想后,吕不韦决定选择第三条路,只要在嬴政眼中构不成威胁,相信他也不会对自己怎么样,退一万步讲,自己也是朝中德高望重的老臣,应该会有一个善终。
于是,吕不韦请了长期病假,对朝中大小事务不管不问,每天闭门不出,用饮酒作乐来麻醉自己,同时也麻痹嬴政。
嬴政对吕不韦的表现有些纳闷,身体一向都很健康的相国怎么突然就病倒了呢?他摆驾前去探望一番,相国的确是卧床不起,还咳嗽不止。无奈,也只能安慰一番作罢。
这下可高兴坏了宗室的昌平君、昌文君等人,他们趁机揽权,许多吕氏集团的“墙头草”官员便见风使舵,纷纷前去投靠宗室。
战场上有一种撤退叫胜利,官场上同样也有一种隐退叫自保。打江山时,有难同当;但治理江山时,有福未必就可以同享,所以在功成名就后隐退是官场上明哲保身的无奈之选。
47。情人还是老的辣1
吕不韦虽然心生隐退,有意让出相国之位,把大权统统交给嬴政,就此过逍遥的田园生活,岂不快哉。可偏偏事与愿违,一个人的出现又搅乱了他的计划,这个人就是注定和他纠缠不休的女人——赵姬。
自从嫪毐叛乱事发后,赵姬便被幽禁在雍城棫阳宫内,算算已经有半年多时间了。对她来说,这一年是最倒霉的一年,嫪毐和两个孩子的死亡一下子把她掏空了,她甚至找不到再活下去的理由了。可赵姬不是一般人,想当初,在邯郸那么艰苦,她都没皱一下眉,现在,在冷宫中,她照样经过短暂的伤痛后,很快就跟没事人似的。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她只有四十三岁,她坚决不允许把自己的后半生就在这冷清的宫殿内虚度。
以前,她高高在上,可以为所欲为,现在,她只能求别人了,谁能帮她?去求儿子嬴政的赦免和宽恕,简直就是奢望,如果没有别人的劝说,嬴政也许这辈子都不会再来见她了,必须找个说客,而且是不一般的说客。思来想去,赵姬决定求她的老情人吕不韦,因为如果这个人都不能使她重见天日的话,她就不再报任何希望了。
这天,在吕不韦的案头摆着一封信。他打开信封,那隽秀的字迹便浮现在眼前,这种字迹就是把吕不韦打死,他也认得出来,来信的人正是赵姬。
赵姬已经很久没有给吕不韦写信了,生活的无忧,生理的满足,她以为这辈子再也不需要别人的帮助了,可戏剧性的变化让她又想到了这个权势显赫的人,赵姬觉得正是这个人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把自己送进了皇室,那么他也有责任把自己从冷宫中弄出来。
吕不韦抚摸着光滑的竹简,就像二十多年前的那个雨夜,他第一次抚摩赵姬那奇异芬芳的身体一样。一切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一样。
可嫪毐突然又出现在吕不韦面前,他带着嘲笑的表情,而且还和赵姬在做着那不齿的勾当。
吕不韦愤怒了,他把竹简扔到了地上,骂道:“贱人,你也有今天,现在才想起我,晚了,晚了。”
是的,把嫪毐献给赵姬是吕不韦这一生中唯一的败笔,他能在两朝都手握大权,却差点败在嫪毐这个小人手里,他恨赵姬,如果她不给嫪毐那么大的支持,自己就不会因为嫪毐多次在公共场合丢人。
现在你的嫪毐不在了,你的两个小儿子也不在了,你落难了才又想起我吕不韦,对不起,我不和你玩了。手机小说阅读 m.hrsxb 想看书来华人小说吧
48。情人还是老的辣2
赵姬天天盼着回信,可吕不韦那边却杳无音讯。赵姬哭了,哭得很伤心,她知道吕不韦还在恨着她。
可是,自己当初被当成礼物送给异人,还要接纳礼物——嫪毐,是吕不韦背信在先,能怪别人吗?现在理论这些,都没有什么意义了,她迫切需要吕不韦的援手,将她从冷宫里拯救出去。
所以,赵姬虽然心里委屈,却也只能忍耐,更顾不上什么面子问题。于是,她给吕不韦接二连三地写信,表达愿意以身相许、重温旧梦的意思。
虽然赵姬已经没有了年轻的容颜,吕不韦身边也不乏貌美如花的侍女,但每当吕不韦看到自己两鬓的白发时,他就感觉到自己需要一个伴,了解自己的伴,来陪自己度完残年,而赵姬无疑就是一个最合适的人选。在人生的暮年,如果能够和她破镜重圆,未尝不是一件美事。
吕不韦开始动摇了,盘算搭救赵姬的利和弊。
其实,吕不韦明白自己的处境已经自顾不暇了,嬴政正在想方设法地抓他的把柄,而自己在这时候强出头,要来营救赵姬,风险太大,弄不好连性命也会赔进去。但是如果能成功救出赵姬,自己不仅多了一个同床,更是多了一个同盟,万一自己落难,赵姬也许还能说上话,毕竟她是嬴政的亲娘。
决定的过程是很难的,需要权衡利弊,当你决定去做后,一切又变得那么简单,你只要奔着目标想着如何去做就可以了。做任何事都有风险,否则就没有了高回报,当初,吕不韦能“奇货可居”,现在,他同样有胆量敢冒这个风险。
49。情人还是老的辣3
如果赵姬被什么土匪恶霸绑架了,那么,吕不韦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把她弄出来。可现在不同,要救赵姬,就意味着得说服嬴政改变主意。
如果吕不韦亲自出马,就暴露了自己和赵姬的不正当关系,显然不太合适。他必须要找一个中间人,这个人必须是一个杰出的说客,同时又对嬴政有足够的影响力。李斯又一次被选中了,可现在的李斯已经不是当初在他门下做门客的李斯了。他现在是嬴政身边的红人,已经红遍了六国,他还会帮吕不韦这个忙吗?
既然有求于人,自然要登门拜访了。
在家中的李斯听到吕不韦来访,心中暗暗纳闷。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相国登门,自然是有大事。
两人坐下,客套一番后,渐渐进入了正题。
吕不韦开门见山道:“不韦有事相托,客卿一定要帮忙啊。”
既然是相国开口,哪里能回绝,不过,李斯总觉得周围有一种不详的预感笼罩着,还是先问明情况再说吧,于是,问道:“敢问相国有什么事相托?李斯无才无能,恐怕有负相国的重托啊。”
吕不韦道:“现在太后被幽禁在棫阳宫,大王居住在咸阳,母子不得相见。请客卿劝谏大王,收回成命,把太后迎回咸阳,来尽孝道。”
这个老东西,这不是把自己往火坑里推吗,李斯暗想道。
傻瓜都不愿意往刀尖上碰,何况李斯不傻,于是说:“太后的事情是大王亲自裁定的。大王明令在先,凡是敢拿太后的事进谏,格杀勿论。我其实死不足惜,只是做臣子的不应该干预大王的家事吧。”
“王室的家事,实际上就是国事。现在大王囚禁母后,悖行逆天,被国人耻笑,我们做臣子的怎么能坐视不管呢?”
李斯的大脑快速地运转着:看来吕不韦救不了太后,誓不罢休。李斯知道吕不韦和太后曾经有过一段缠绵旧情,但算来也是很多年前的往事了,如今为了一个半老徐娘把自己的前程和性命都搭进去,值得吗?
吕不韦见李斯不说话,接着说:“大王一向都很信任客卿,客卿的话,大王一定能听。不韦一辈子都没有求过人,今天开口相求,客卿千万不要推辞。”
这吕不韦好歹也是相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意味着李斯不接受也得接受。
可如果救出赵姬,李斯落不到任何好处。就算有好处,和所冒风险相比,也实在不值一提。再说,李斯认为吕不韦的失势已经成了定局,属于吕不韦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的吕不韦,已经朝不保夕,而他并不甘心就此沉没,于是伸手乱抓,希望能抓住些攀附物。如果在这种时候贸然相助,不但救不了他,反而会被他拽入漩涡当中,成为他的殉葬品。
李斯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李斯是局外之人,还是不去搅和这滩浑水了。”
吕不韦没有想到李斯的回答这么直接,他翅膀已经硬了,已经不再是几年前的那个小门客了,吕不韦也看出来啦,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利益,李斯是不会出手相助的。
吕不韦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心想:好小子,等有机会一定收拾你。
无奈,李斯是靠不住了,吕不韦只有发动太后和自己的死党来做这件事了。华人小说吧 m.hrsxb
50。重赏之下的勇夫1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何况是搭救自己的主子。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虽然李斯不愿意做出头鸟,但愿意冒险搏一把、肯做出头鸟的人也不是那么很难找。在吕不韦的鼓动和重金的诱惑下,一些大臣开始冒险进谏。
首先站出来的是秦大夫陈忠,他认为有相国做后盾,进谏又是劝说嬴政尽孝道,感觉有七成的把握。于是精心准备了一大篇义正言辞的讲稿,准备凭借自己三寸不烂之舌把嬴政这个堡垒攻下来,梦想着能一举成名,可谓志在必得。
可是嬴政根本没给他开口的机会,直接命人剥去他的衣裳,斩首示众,还把他的尸体暴露于市。嬴政下令:“再有以太后的事来进谏的,下场如此!”
按说被斩了一个,应该再也没有人以身试法了。
可偏偏是一个陈忠倒下了,n个陈忠又站了起来。幸好不是千万个,否则嬴政杀人要杀到吐了也杀不完。
朝中大臣,好像飞蛾扑火,纷纷冒死直谏。虽然被杀的大臣大多是吕不韦和太后的死党,但其中也有忧国忧君、秉公直谏的人。
嬴政其实很爱惜这些对秦王朝忠贞不渝的直谏者,为他们的死感到痛心,但话摆在那里了,想放下屠刀也没有台阶下呀,只好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绝不手软。
这就是王者的权威,威信的建立要靠许多人流血牺牲来奠基。
从嬴政九年九月一直杀到嬴政十年三月,前后被杀的有二十七人,尸积成堆,天下人议论纷纷,不仅议论嬴政的不孝,而且又给他冠上了残暴无道的头衔。这家丑还真不能外扬,否则迟早也要被外人的唾沫星子淹死。此刻,嬴政就好像被悬在半空,上也不是,下也不成,尴尬无比。
二十七人前赴而后继,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悲壮、惨烈无比,换来天下人的同情自然在情理之中。
李斯想想都感到后怕,幸亏当初毫不犹豫地回绝了相国,否则自己肯定是这二十七人中的一个,早已魂归天国了。
而隐藏在幕后的吕不韦和太后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官员们,个个都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除了表示同情和伤痛之外,也毫无办法。本以为事情就这样陷入了僵局,没有任何转机了。
51。重赏之下的勇夫2
谁知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吕不韦万般无奈之际,一个人的及时出现救了他的急。
此人身材高大,年约四旬,满脸胡须,眉毛又黑又长,一双眼睛神采奕奕。他就是齐国人——茅焦。
茅焦是战国末期的一代大儒,他最大的贡献是为秦始皇挣得了一个好名声。不要小看这个名声,在古代,一个好的名声是十分重要的,它所取得社会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嬴政已经斩杀了前来为太后进谏的二十七个人了,一时还无法停手。
此刻,沧州人茅焦,正好游历到了咸阳,在旅店中,他听到旁人说到这件事后,非常愤怒,道:“做儿子的怎么能囚禁母亲呢,天理不容。”于是,沐浴更衣,准备第二天去进谏秦王。
这不是明摆着不拿自己的生命当回事吗。二十七人都是秦王的亲信之臣,尚且难逃一死,茅焦只是一个小老百姓,秦王更不会把他当回事。
众人一再劝说,可茅焦就认准了死理,要一条道走到黑。
第二天天刚亮,他就独自一人向咸阳的皇宫走去。
大家都认为他必死无疑,除了叹息之外,都开始商量着怎么分他的行李了。
死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一个人的胆量和勇气,也可以照出一个人的聪明和智慧。但人只有一条命,茅焦真的不怕死吗?
52。生死悬于一线1
站在咸阳宫前,巍峨又庄严的宫殿给人一种喘不上气来的压迫感。
茅焦对看门的执戟郎官自通姓名道:“齐客茅焦,想要进谏大王!”
此时的嬴政还在气头上,杀人就好像碾死一只蚂蚁一样,一个小老百姓还进什么谏,这不是羊入虎口,自寻死路嘛。
这个郎官心肠不错,不忍心茅焦白白送死,于是并不答话,只是朝茅焦使个眼色,示意他赶快离去,不要自寻死路。
茅焦却并不领情,干脆扯开嗓子,向宫内大呼道:“齐客茅焦,想要进谏大王!”
郎官见这个人*癫狂,不可理喻,无奈入内通报。
嬴政派内侍出来问话:“你要进谏什么事?前提是不能涉及太后!”
茅焦说:“我正是为这件事来的。”
又一个送死的,内侍摇摇头,赶紧回报:“果然是为太后的事来进谏的!”嬴政说:“你可以指指阙下堆积的尸体告诉他,这就是进谏有关太后事的下场。”
内侍出来对茅焦说:“你难道没看见那些阙下的死人吗,你难道不怕死?”
通过内侍这个传声筒,茅焦和嬴政还没有见面,便有了一场交锋。自己不过是无名百姓,既然嬴政没有立即杀他,这说明嬴政的立场正在动摇。想到这里,茅焦心中暗喜。
于是,茅焦说道:“我听说天上有二十八个星宿,降生在人间,就成了正直的人,现在已经死了二十七人,还缺一个,我之所以来进谏,就是想凑齐这个数目!古代圣贤的人没有长生不老的,我又怕什么呢?”
疯了,真的疯了,天下怎么这么多疯子。内侍摇摇头,又回去禀报。 txt小说上传分享
53。生死悬于一线2
嬴政龙眉倒竖,怒气冲天,在大殿里咆哮:“狂傲之人,故意犯我的禁忌!”
在盛怒之余,嬴政命令左右在大殿中架锅开煮,他倒要看看这个不怕死的人在死神面前还那么理直气壮吗?
内侍出来对茅焦说:“大王准备生煮了你,你还敢进谏吗?”
茅焦仰天大笑道:“茅焦千里迢迢来到秦国,一路风尘,正渴望一锅热汤,好好沐浴一番。”
内侍叹息一声,都什么时候了,还满口大话,于是领茅焦进入大殿。茅焦故意走得很慢,内侍催促他快走,茅焦说:“大王就要烹煮我了,我走一步就少一步,走慢点对你有什么害处吗?”
“你既然不想死,干嘛,还来进谏找死呢?”
内侍很可怜他,于是扶着他慢慢往前走。
茅焦来到阶下,拜伏在地。
嬴政按剑而坐,冷冷地观察这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家伙,心想:连一个小老百姓都来管寡人的家事,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左右上奏道:“汤已经准备就绪。”嬴政对茅焦道:“现在汤已经煮沸,你还有什么遗言吗?”
茅焦再拜叩头上奏道:“我听说:‘活着的人不能避忌死亡,国君也不能避忌国家灭亡,怕灭亡的国家就不能生存,怕死的人就不能很好地活着。’明主是怎么看待生死存亡的大计呢?大王愿意听吗?”
嬴政审视着这个不起眼的人,难道他胸怀治理国家的大计,就给他个机会说道说道。
嬴政脸色稍稍好看了一些,问道:“你有什么计谋,说吧,省的带到下面做个冤死鬼。”
茅焦说道:“忠臣不阿谀奉承君主,明主不残暴背天逆行。君主有逆行而臣不进谏,是臣有负君主;臣进谏忠言而君主不听,是君主有负忠臣。大王有逆天的行为,而大王不自知;微臣有逆耳忠言,而大王又不想听。恐怕秦国从此就危险了!”
“危言耸听。”嬴政说完,开始沉思,二十七人不怕死地进谏,这不能说全是相国和太后的手段,现在连老百姓都做这样的事情,难道自己的行为真的有悖于天理人伦?
“继续说下去。” 秦王脸上的怒色已经没有了。
茅焦说:“现在天下的人之所以独尊秦国,不是只靠秦国的威力,也因为大王是天下的雄主,所以忠臣烈士才都齐集到了秦国。如今大王车裂假父,有不仁之心;囊扑两弟,有不友之名;把母亲幽禁在棫阳宫,有不孝之行;诛戳谏士,陈尸阙下,和桀、纣的残暴没什么区别。”
把秦王嬴政比作桀、纣,这不是在太岁头上拉屎吗?
内侍忍不住了,“大胆狂徒,胆敢污蔑大王,活得不耐烦了?”
左右侍卫也怒气冲冲,准备把这个狂人狂揍一顿。
此刻的嬴政却出奇的平静,如果在从前,他早就把眼前的这个人碎尸万段了。难道他真的在反省自己的行为吗?
茅焦抓住这个机会继续说:“大王的这种行为,怎么能够让天下的人臣服呢?古有舜事嚚母尽孝道,成为了王;桀杀龙逢,纣戮比干,天下人都反叛他们。我知道今天难逃一死,死没什么可怕的,只是怕等我死之后,没有了继二十八人之后,再进忠言的人了。哀怨越积越多,忠谋之士却不敢进谏,结果中外离心,诸侯反叛,可惜了!秦国的帝业刚刚有了雏形,而就这样败在了大王手里,可叹,可叹。臣我说完了,开始煮我吧!”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华人小说吧
54。生死悬于一线3
任何人都是要面子的,何况是一言九鼎的王,即使错了,也不会认错,因为王的话就是真理。现在有一个台阶摆在了嬴政面前,他该顺着走下来呢,还是一意孤行到底呢?
茅焦自信他的这番言论一定能打动嬴政,所以,不等嬴政回话,他就自己站起来,开始旁若无人地*衫。他脱得很麻利,转眼间便赤身*了。
嬴政注视着那白中带黑的肉体,闭口不言,好像还在回味茅焦刚才说过的话,又似乎任由茅焦一步一步走进死神的怀抱。
茅焦光着身子,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他本以为嬴政会阻止他*服,却出现了意外,只怪自己一时鲁莽,干嘛这么着急呀。嬴政毕竟是王,不能把他逼得太急,总要给他时间思考,给他台阶下的嘛。
现在没办法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茅焦一步一步走向汤镬,走向跳动的火焰。他虽然走得很慢,但只要走下去,终点总是会到达的。看到嬴政只是面无表情地看着自己,丝毫没有无开口阻止的意思,茅焦彻底后悔了,戏演得有点过了,可是,已经不可能回头了。
茅焦本以为自己这次玩完了,就在他准备跳进大锅的一瞬间,嬴政才从沉思中清醒过来,急忙奔走下殿,一边扶住茅焦,一边令左右撤去汤镬。
茅焦松了一口气,命是保住了,可是戏瘾还没过足,于是假装挣扎着说:“大王已经悬榜拒谏,还要烹煮我,我不敢推辞。君无戏言,如果大王不烹煮我,则没有威信了。”
嬴政命令左右收起榜文,笑着说:“寡人是想试试先生的雅量,千万不要介意。以往进谏的人只是数落寡人的罪状,没有讲明白存亡大计,先生让寡人茅塞顿开,寡人一定听从先生之言!”
茅焦穿好衣服,坐下,再拜道:“大王既然听我的谏言,请马上备驾,去迎接太后回咸阳,还有那阙下的死尸,都是忠臣骨血,应该厚葬!”嬴政马上命左右收取二十七人的尸体,各具棺椁,葬在了龙首山,表曰“会忠墓”。
由于茅焦进谏有功,嬴政拜他为太傅,爵之上卿。
第二天,聚齐文武百官,秦王亲自驾车,浩浩荡荡向雍城棫阳宫进发,迎接太后回咸阳。 txt小说上传分享
55。山雨欲来风满楼1
赵姬听到这样的喜讯,泣不成声,好一会儿才收住眼泪,忙命侍女给自己梳妆打扮,她要漂漂亮亮地出现在众人面前。
赵姬简直就是一个美人胚子,虽然青春已经永逝,但经过精心妆扮之后,还是光*人,风采不减当年。
车驾即将到达棫阳宫时,秦王先命令使者传报,自己跪着向前挪动,见了太后后,叩头大哭,忏悔自己的罪行,请求母后发落。看到儿子回心转意,太后的眼泪也止不住地往下流。
母子久别重逢,好一阵伤感。这感人的场面把旁边随行的大臣和侍者都惹的不断地抹着眼泪,口中还低声念叨着:感人,太感人了。
一行人马在雍城歇息一晚后,第二天便起程回咸阳。嬴政与太后赵姬的车马在先,后面跟的随行车马绵延十多里,极其壮观,道路两旁观看的人都用羡慕的眼神看着皇家豪华的车队,口中也在不住地称颂秦王的孝顺。
坐在车上的嬴政没想到自己的举动会收到这么好的效果,得民心者得天下,茅焦功不可没,嬴政决定重用茅焦,封他为太傅。
就这样,茅焦一下子从一介白衣变成太傅,完成了他的华丽转身,跻身到上流社会。对茅焦来说,这是个天大的好消息,整整一个晚上,他都觉得心旷神怡,从头发尖到脚后跟都那么舒服。
回到咸阳后,嬴政特意宴请了茅焦,和他讨论治国之道,茅焦洋洋洒洒,说的头头是道,嬴政感觉受益匪浅。一时间,茅焦成了嬴政身边的红人,百官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个个对他都媚态十足。
这如果说是认得劣根性,不太合适。想在官场混,就得巴结,巴结,再巴结,这是一个不成文的法则,但却人人遵守。如果你想做正直、廉洁的官,就得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你的官位也许才能达到理想的高度,所以,自古贪官比廉官要多得多。
再说,赵姬回到咸阳后,居住在甘泉宫。她虽然得到了她想要的生活,但却还是那么寂寞。这时,她才发现自己渴望的不是物质生活,而是精神的寂寞无聊,说白一点,自己需要一个男人,即使是和一个男人说说话,也是那么心旷神怡。
一个人蹦入她的脑海,茅焦,早就听说这个人了不得,能把嬴政决定的事情改变,真是不简单,见见这个人,一定要见见,这是必须的。
赵姬便以感谢恩人为幌子,特意在甘泉宫置酒款待茅焦。
56。山雨欲来风满楼2
太后设宴谢恩,茅焦当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当茅焦站在赵姬面前时,赵姬心中暗叹:这个人果然有气质。
其实,在一个渴望得到一个男人的女人眼中,任何一个男人都有不同凡响的吸引力,因为生理的需要会让一个女人的审美降低到常人想象不到的地步。当然,在这里,绝对没有贬低茅焦的意思。
酒过三巡后,赵姬说:“如今我们母子能够再次相聚,全是先生的功劳啊。”
茅焦答道:“哪里,哪里,是大王英明,太后贤惠啊。”
“先生客气了,我该怎样报答先生的英雄救美之举呢?”
从赵姬口中诞生的每一个字眼,都饱含着娇媚和诱惑,让人酥麻到骨头缝。
本来是嬴政孝顺母后的天经地义之举,怎么就成了英雄救美?看来,赵姬是在有意推销她的风情。
茅焦不敢抬头了,他怕被那摄魂的眼神勾住,就再也走不动了。他趁举杯饮酒之际,顾盼左右,却发现侍女早已不知所踪,偌大的太后寝宫之内,只剩下他和赵姬这对孤男寡女。
早就听说赵姬是个水性杨花、*不羁的女子,看来并不是空穴来风。嫪毐就是前车之鉴,自己可不能步他的后尘。
赵姬虽然不再青春,但她的成熟、丰韵、妖娆更加诱人。这个有火辣辣眼神的绝代美人可以让任何一个男人为她折服。
茅焦越坐越难过,已经感觉到自己的生理有所反应了,他怕自己真的控制不住自己,只得胡乱找了个借口,仓皇告退。
赵姬的投怀送抱,第一次被别人冷落,难道自己真的老了?她有些茫然。
此后,赵姬又多次邀请茅焦,但茅焦一想到那*的眼神,便打一激灵,他生怕自己的魂魄被那双眼睛融化,他考虑再三,还是推辞了,但心里却忐忑不安,毕竟是太后的邀请,老是这么躲来躲去的,总不是不是个事。可想想自己还是个处男之身,如果就这么倒在一个比自己大几十岁的女人怀里,总觉得不得劲,再说,这女人是太后,弄不好自己就会万劫不复。
茅焦情场烦恼,官场也不得意。他虽然贵为太傅,爵为上卿,在朝中却孤立无助。虽然众人都巴结、恭维自己,但他们恨不得越过自己,似乎没人愿意向自己靠拢。他总感到,在秦国的官场上,自己好像一头孤狼,无法融入其中。
无法融入群体的就是另类,一般另类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不是淹没在众人的鄙视中,就是自己孤独而死。
难道自己无法真正在秦国立足?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在茅焦的心头。 txt小说上传分享
57。山雨欲来风满楼3
茅焦的出现,引起了李斯极大的关注,这个从布衣一跃成为大秦炙手可热的重臣无疑成为了他在仕途上的强硬对手。
我们知道,李斯和茅焦都是秦国年轻有为的臣子,嫪毐一案的审判让李斯名扬天下,茅焦冒死直谏的美谈也在六国广为流传。
李斯的仕途从郎官开始,爬到长史,再爬到客卿,一路走来,可谓是充满艰辛,费尽心机。可茅焦一来,不费吹灰之力,官职就已经压了他一头,这让李斯郁闷了很久。
既然有了挡路石,就一定要把它搬开,李斯绝对不会绕过去,这不是他的性格。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决定去拜会一下这个大秦新秀。
初次见面,自然少不了一番寒暄。客套话说完后,李斯便开门见山:“一把明晃晃的大刀已经悬在了你的头顶,你的性命危在旦夕。”
茅焦也不是被吓大的,笑道:“我不是怕死的人,要不我也不会冒死直谏大王,何况,死有什么可怕的。”
李斯又说:“听说太后很喜欢你,屡次召你进宫,你却回避。太后不能得到你,却足以毁掉你。你多次拒绝太后的盛情,太后难道没有怒气?太后要杀你,比碾死一只蚂蚁都容易,你不想死在妇人手里吧。还有,得势容易,处势难。你一下子得到高官厚禄,朝臣表面上都巴结你,其实内心对你嫉妒万分,想给你穿小鞋的人大有人在,虽然秦王一时信任你,但以后呢?难免秦王会听信小人之言,这对你不利啊,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你不想死在小人手里。再说,你也听说相国和太后的亲密关系吧,你夹在他们中间,这样的处境很尴尬啊。”
一番促膝长谈给茅焦的震动很大。想想太后的威逼,群臣的敌视,相国的诡异,这秦国真是是非之地。
茅焦的脸色由红变白,又由白变黄,最后都有点发绿了。虽然自己够聪明,可在官场还太稚嫩,真是隔行如隔山啊,看来,自己还是适合专研学问。
李斯已经注意到茅焦脸色的变化了,他知道自己不虚此行,既然目的已经达到了,便告辞回府了。
果然,第二天,茅焦便不知所终,好像一下子在人间蒸发了似的。
李斯得意地笑了,茅焦原来也就是这等货色,被自己的几句话就吓跑了,自己仕途上的一个强有力的对手又被铲除了。
赵姬听说茅焦失踪的消息后,一阵怅然,一声长叹。这是她生平第一回放下女性的矜持,主动送上门去,偏偏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在镜子前照照自己,发现真的是容颜不再,尤其是卸妆之后,岁月的痕迹毫不留情地在脸色留下了痕迹。
这一刻,赵姬不仅外表老了,连心也老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