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骑士的血脉 第259章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打算?”
埃尔文问道。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很想和另外两个人好好聊聊。
“我打算重组青年军,那是布鲁姆和我毕生的寄托,我们一直都觉得蒙斯托克需要一种精神。”
坎贝尔的心底仍旧有着属于他的骄傲。虽然此刻他创办的青年军完全被独立军比下去,但独立军的核心根本是利奇的大后宫;那帮女人对某某精神、某某主义之类的东西全都兴趣缺缺,利奇本人在这方面从来没有任何想法。
坎贝尔一直觉得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精神寄托。指望利奇做这件事是不可能的,这个家伙连骑士精神都欠缺。脑子里除了才华,只有和性爱有关的内容。
坎贝尔敢这么说也是因为他知道海格特有同样想法;不只是海格特,还有一批原来的青年军成员,都感觉到现在的蒙斯托克缺少些什么。
“我没什么想法,我只要管好学院就足够了,学院的事都多得管不过来呢。”
卡隆乐呵呵地说道。
他没办法不乐。本来他以为自己的位置最差,远没有其他人风光,但将近一年下来,他却发现骑士学院院长的位置相当不错。
今日不同往时,现在骑士学院要资金有资金、要功法有功法、要战甲有战甲,而且全都是一流的。再加上因为利奇的缘故,帕金顿、奥摩尔和卡佩奇都派来最好的教官,他现在风光无限,而且没有任何烦恼。
不过表面上卡隆仍旧要抱怨几句。
“我现在头痛啊!那些从帕金顿、奥摩尔和卡佩奇来的教官,水准没的说,但是他们有各自的一套训练方法,我根本不知道采纳哪一方才好?难道把学员分成三批?另外还有一件事让我头痛,最近那小子又搞出来一套模拟装置,据说这是第二代模拟系统,我的人连第一代都还没有摸熟呢。”
“这真是幸福的烦恼,我还巴望着能有这样的烦恼呢。”
埃尔文笑骂,他的心里有些酸溜溜的。
原本他以为自己这边全是世家传承,底蕴厚重,随便拿出一些高级功法肯定可以吸引很多人投奔。没想到骑士学院直接公开二十四种高级功法!更让人羡慕的是,骑士学院还收藏一部《力量之书》的复本。
感到心里发酸的不只是埃尔文,坎贝尔的感受也差不多。
他比埃尔文好一些,透过海格特,他多少能得到一些东西,但毕竟不能和卡隆比。利奇对师傅的老爸、又是不公开的岳父大人够慷慨,不只是骑士学院要什么给什么,还趁着召开联合会议的机会,凭他的关系让卡隆进入帕金顿皇家图书馆,让他阅读《力量之书》的原本。
卡隆在准辉煌境界已经卡了将近十年,始终差一口气没有办法突破,没想到这一次从《力量之书》里得到他需要的东西,从天之城回来之后只用了半个月,他就突破瓶颈成为真正的辉煌骑士,而且实力一跃超过埃尔文。
这对埃尔文是一个打击。但对他打击更大的则是他现在成了蒙斯托克唯一的准辉煌骑士。
在一年前准辉煌或许是一种荣耀,但现在却显得那样刺眼。
第二章总攻开始
几天的侦察让利奇对卡斯莫利纳的情况有了一些了解。
这座城市已被瓦雷丁人布置成了一个修罗场,可谓步步杀机。最令人头痛的是,这些布置全都设在一幢幢民宅里,从外表根本猜不出里面有些什么。
他根本不指望情报部门的帮助。
在那座城里,同盟的情报人员至少有五、六十个,但此刻没有一个人能把情报送出来。
“这一仗不好打啊!恐怕要死不少人。”
埃尔文老头背着手,一边绕着卡斯莫利纳的模型转着,一边哀声叹气。
“把进攻时间推迟半个月,我让后方把刚制造出来的炸弹全都运过来,先把这座城市摧毁。”
利奇发狠了。虽然他对这座城市有点好感,这里让他留下不错的回忆,但关系到自己人的伤亡,他也顾不得太多。
轰炸对于骑士和战甲来说不会带来太大损伤,却可以把房子全都炸掉,这样至少可以知道瓦雷丁人在里面搞什么。
“果然是有钱,有钱人的打仗方法,我们这些穷地方出来的人实在学不会啊。”
阿罗多叹息着,旁边的哈桑也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这是跟帕金顿人学的吧?”
海格特笑嘻嘻地看着利奇。
利奇笑而不答。他当然不可能告诉别人,这根本不是学自当今任何一个国家,而是从太古时代那些记录影像里得到的经验。太古时代在大规模进攻之前会先把目标摧毁一遍,或是用轰炸方式,或是用远程火炮进行覆盖性炮击。
这一次他不担心会让战争模式回到太古时代的样子,毕竟现在只是特例。瓦雷丁人打算用乌龟战法,对付乌龟战法的最好办法,就是用强大火力将乌龟壳直接摧毁。
“现在负责指挥的是谁?安德森还是科尔萨克?”
嘉利在旁问道。
不同指挥官有着不同的指挥风格,安德森擅长的是机动作战,攻城时要当心他突然发起反击,和他交手就要稳紮稳打,部队衔接的地方不能有任何缝隙。
科尔萨克则是老牌的指挥官,耐力足,最擅长打硬仗;如果指挥官是他最好的办法就是集中兵力猛攻一点。
众人的目光看向海格特,海格特则看着利奇身后。
在利奇身后站着的除了担任保镖的罗拉莉丝,还有从北方赶过来的米莉亚。
米莉亚第一次参加这种会议,多少有些怯场,好半天之后才结结巴巴地说道:“根据我们刚得到的消息,这几个月来一直在公众场合出现的安德森根本是个冒牌货,真正的安德森早已不知去向。除此之外,他的未婚妻、前入侵军总指挥官凯德内的女儿也很久没人看到,所以我们怀疑安德森根本不在卡斯莫利纳。”
“你们肯定有所猜测吧?”
嘉利继续问道。
“是的,六月中旬,瓦雷丁的第二舰队和第三舰队突然降级成为辅助舰队,所有大型船只全都并入第一舰队,而且几个月来第一舰队始终在海上……所以我们怀疑,安德森就在第一舰队。”
米莉亚将分析结果说了出来。
众人转头看了一眼挂在墙上的瓦雷丁地图。
那犬牙交错般的海岸线让每一个人都感觉异常头痛。
“还有什么和这有关的情报?”
利奇问道。他不喜欢这种挤牙膏一样的感觉。看到利奇说话,米莉亚反倒镇定下来。她管情报部门也快一年,收获总是有的;再说,敌方和同盟的情况一样,眼看瓦雷丁已经没有几天日子,那些骨头比较软的高官显贵开始为自己的后路做打算,此刻他们可以拿出来的只有已经不多的情报。
和第一舰队直接有关的情报不是很多,但第一舰队有几万之众,每天的消耗就是一大笔开支,更别说第一舰队所需的大量物资,从这上面可以分析出很多东西。
米莉亚没打算就事论事,她要趁这个机会显示自己的能力。
“据我们手头掌握的情报来看,瓦雷丁人早在三年前就开始在南方海域修建永久性的基地,还将一些原本没有价值的岛礁改造成隐密的补给点,用来储存食物和维修物资。除此之外,他们还下了很大的力气,逐个勘察稍微大些的岛屿,将能提供淡水的岛屿全都标记出来。可能那个时候他们已在为失败做准备。”
“三年前?”
利奇有些难以置信。那时联盟正处于最辉煌的时期,西线推进神速,东线也是连战皆捷,中线百万大军正围攻卡佩奇。有些难以想像瓦雷丁人在如此大好的局势之下,居然意识到危机的存在。
一阵讶异之后,他又似乎明白了什么。
或许瓦雷丁人的准备不是为蒙斯托克的反攻而进行,那时的瓦雷丁已经被弗兰萨帝国这个老大哥抛弃,在毕克拿麾下熬日子,他们的骑士正被当成炮灰使用。
一想到这些,利奇暗自庆幸。他不相信瓦雷丁人没有产生过异心、没有向同盟高层表达过投诚的意愿。
三年前正是同盟最困难的时候,瓦雷丁人如果投靠过来,同盟十有八九会接纳,那样蒙斯托克和瓦雷丁之间的恩怨将如何了结就很难说。
显然瓦雷丁人错过这唯一的机会。在那之后,卡佩奇战役以同盟的胜利告终,独立军的作用凸显出来,再加上桨叶推进技术和流水线制造技术的先后出现,他的价值、蒙斯托克的价值显露无遗。与此同时,西线突袭计画也在制订之中,瓦雷丁人就算在那时提出投诚意愿,想必也会被拒绝,再往后更没可能了。
很多事情往往差了这么一点。
这时阿罗多在一旁问道:“你们的海军实力怎么样?”
阿罗多朝着利奇询问。
利奇被问得一愣,五年时间他对蒙斯托克的骑士力量有了一些了解,对其他方面却所知甚少。
连海格特也无奈地耸了耸肩。
在这方面稍微有些了解的只有埃尔文。老头皱了皱眉头,思索片刻才说:“以前海军是独立的,并不受统帅部管辖,而是另外设立一个海军部。负责管理海军的全是普通军官,高层里没有一个骑士,平时管的只是护航和海上巡逻之类的事;打仗时海军部才会向我们这边借调骑士过去。所以这一块的事我知道得也不多。只知道我们大概有十几艘大型战舰,排水量大多在两、三千吨之间;中型战舰稍微多一些,不过远不能和瓦雷丁相比。快船的数量倒是挺多,主要用于护航和巡逻。”
“赫肖投降时,舰队也一起投降了。”
米莉亚补充。
利奇挠了挠头,他转头看向墙上的地图。
毁灭之战的后期,那些绝望的国家将小行星推过来。
这些小行星撞击的全是当时最发达的国家,撞击点的位置也在这些国家最繁荣的经济带上。这些经济带全在海边,集中在北纬三十度至六十度之间。这些地方同时也是大洋板块和陆地板块的交界处,是最脆弱的部位。
结果板块发生大规模碰撞,最大的那块大陆朝中间挤压,原本分开的地方被挤压在一起。西半球本来有两块大陆,但因为当时最强大的一个国家在那里,所以成了重灾区;数百颗小行星砸在那里,结果两块大陆都消失了。
百万年的时间还不足以消除板块碰撞造成的地形变化,正因如此,当今世界大陆的边缘被一圈高山围拢,这就是板块碰撞挤压造成的。
因为这圈山脉的存在,想要建造港口没那么容易;就算建造港口,交通运轮也不方便。
建造港口是为了贪图海运的方便,但要先翻山越岭把东西运到港口,除了吃饱没事可干的人,一般人肯定不会这么做。所以当今世界所有港口几乎是大江大河的河口。
相对而言,北方雨水稀少,河流也少得多,入海口往往不多,到了冬季还会被冰封。
像瓦雷丁这种南方国家就不同了。这里的河流多、入海口多,港口自然也多。港口多就意味着船多,保持一支稍微强一些的舰队,显然非常有必要。
虽然不知道具体情况,利奇大致能猜到,瓦雷丁的海上力量肯定比蒙斯托克全盛时期要强一些,蒙斯托克的海军全都投降之后就更用不着说了。
如果现在重新招募水手、重新建造战舰,想形成战斗力要等到许多年之后。更让他感到烦恼的是,这一次他没地方借兵。
他熟悉的那些国家,包括帕金顿这种顶级大国,在这方面似乎也不怎么样。至于奥摩尔和卡佩奇就更不用考虑,那两个不比德雷达瓦好多少,都是内陆国家。
突然间,利奇跳出一个念头。
这也不错。
他原本就不怎么想和安德森为敌。他一直觉得安德森是一个真正的骑士,一个执着于骑士精神的傻子。
利奇前前后后看过很多人,其中比安德森实力强的人多如牛毛,但比安德森更像是骑士、更执着于骑士那套东西的人,却不见一个。
就连大叔和老伯在这方面都无法与之相比。大叔和老伯与其说是骑士,还不如说是武者来得更贴切一些。
除了这个想法之外,他还有一点私心。
让瓦雷丁留下一点残根或许不错。一个国家必须有外部威胁;如果没有外部威胁,内斗就要开始了。
当利奇眺望着城里时,城里也有两个人看着城外。他们看的正是利奇所在的那座小山头方向。两边都有侦察气球,对方有什么部署全都尽收眼底,像指挥部这种重要目标,根本不可能隐藏住。
科尔萨克始终一言不发,他旁边站着的霍华德二世同样也保持沉默。这位皇帝陛下已经不再像当初颓唐,他似乎想通了,或许是因为两个孩子已经送到安全的地方,他再也没有后顾之忧。
不知道过了多久,霍华德二世突然冒出一句话:“我突然想到,这场战争结束之后,蒙斯托克如果能像当初的弗兰萨帝国一样成为顶级国家就好了。”
科尔萨克有些奇怪地看着皇帝陛下,他不知道陛下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
他虽然不至于诅咒蒙斯托克人,却也不会希望蒙斯托克进入顶级国家之列。
难道陛下的脑子坏掉了?
霍华德二世知道科尔萨克在想些什么,他轻笑着解释:“将来蒙斯托克就算变得再强,他们也不会忘记有过一个叫瓦雷丁的国家,他们曾经遭到这个国家的侵入、曾经被这个国家占领。”
这位皇帝陛下越笑越开心,他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开怀大笑过了。
科尔萨克一开始猜想皇帝可能因为受不了压力,所以精神失常,不过仔细琢磨,他又觉得皇帝的话不无道理。
既然不能成为成功者,那么让成功者牢牢记住自己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们至少努力过了,这场战争也是我们打响的,将来的历史书里肯定会有我们的名字。”
科尔萨克用自己的方式诠释陛下刚才的那番话。
“你总是这样无趣。”
霍华德二世恢复以往肤浅轻狂的模样。
科尔萨克终于放下心,他知道皇帝已从忧郁中走了出来。
没有人比他更加清楚,这个表面轻狂的胖子是瓦雷丁两个世纪以来最好的一个皇帝。他肤浅可笑的外表之下,隐藏着的是深沉算计;哪怕是弗兰萨帝国的那位皇帝陛下,都不只一次被他算计过。
本来瓦雷丁是可以成功的。
科尔萨克叹息一声,他的目光又朝远方投去。
如果没有那个人的话,胜利原本是属于瓦雷丁的。如果第二阶段战役的时候,那个人没有发明飞行技术,那场战役早就结束,也用不着又拖延一年,赫肖更用不着向帝国投降,瓦雷丁也不会被弗兰萨帝国看轻。
如果那个人没有搞出后来的东西,联盟或许还会步步紧逼,最终让罗索托投降,逼迫奥摩尔和卡佩奇低头,让帕金顿不得不承认南方新兴势力的胜利……
可惜这一切都是臆想。
“你在想些什么?”
皇帝的发问打断科尔萨克的思绪。
科尔萨克并不喜欢在别人面前表露出自己的想法,他乾脆顺着刚才的话题说道:“我只是觉得你刚才说得一点没错;蒙斯托克如果成为顶级大国,未必不是瓦雷丁的福气。毕竟越是大国,需要考虑的东西就越多、越要体现出大国的气度……”
科尔萨克突然卡了一下,过了片刻,他的嘴角稍微抽动一下:“当然,像罗索托这种顶级大国也是有的。”
霍华德二世点了点头。像罗索托这样的顶级大国确实让人没话可说,一点都没有大国的气度,像一头永远吃不饱的熊。
“蒙斯托克应该不至于变成那样。”
科尔萨克对于这一点不是很有把握,所以他的口气没有刚才那样坚定。
“安德森那边现在怎么样了?”
霍华德二世终于说到正事,他在意的自然不会是安德森,而是他的那对儿女。
科尔萨克知道皇帝陛下在意的是什么:“他那边非常好,按照最保守的估计,他准备的物资至少能让舰队维持三年。在这三年他可以建立一套自给自足的体系。至于两位殿下,安德森已经把他们隐藏在一个非常安全的地方,正在训练他们的自理能力。听说王子殿下已经学会打渔和捕猎,公主殿下也学会了做各种家务和一些简单的救护方法。安德森打算在合适的时候,把他们送往另外一个地方;他们身边的人越少越好,那样才最安全。”
皇帝在旁边点着头,他现在终于放心了。
他很清楚,如果安德森阴奉阳违,想拿他的两个孩子和蒙斯托克人交易,肯定会像在宫里那样,让他的两个孩子吃好睡好、无忧无虑,让他们连自己被出卖了都不知道。
现在这样恰恰证明安德森信守承诺。
想要让两个孩子真正得到安全,最好的办法不是把他们保护得多严密,那只不过是另外一种变相的软禁。应该让他们独立,让他们可以靠自己的力量生存。
至于瓦雷丁帝国的延续需要名义上的皇位继承人,对于安德森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他只要随意找两个年龄差不多的孩子就可以了。
说实话,霍华德二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坐那个位置。亡国之君的位置不是那么好坐的,想要保全自己只能做傀儡,而且是整天提心吊胆的那种傀儡。想改变傀儡的地位就必须弄掉安德森,那样根本就是自毁长城,最后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与其那样,还不如做两个普通人呢。
这位皇帝陛下不担心自己的两个孩子会活不下去。不管怎么说,他们身上流淌的是骑士的血,而且是最强的那种。
“谢谢你告诉我这些,这样我就彻底安心了。”
霍华德二世确实放心了。
科尔萨克退后半步,微微鞠了个躬:“这恐怕是我最后一次进入皇宫,我也应该和你道别了。”
“道别?是啊!是到了道别的时候。”
皇帝重重叹息一声。
各种大型飞翼飞起落下,落下又飞起。
前线的各个仓库早已装满弹药。
运来的并非只有炸弹,更多的是炮弹。
利奇当初设计肩扛式无后座力火炮时,同样也考虑过其他发射方式,所以只要稍微改动一下,把两根炮管连在一起,然后把尾部的喷射口封死,两门肩扛式无后座力火炮就变成一门普通的滑膛火炮。
后膛装塡,五尺长的炮管,八十几倍的长径比,大量的火药,大角度滑膛发射,这些加起来使得炮弹能飞出六十多公里,足够覆盖整座卡斯莫利纳。
炮击和轰炸相比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在短时间里投送大量弹药。
对于利奇来说已经足够,反正他追求的不是精准度,炮弹掉在哪里都一样。
每个人都在忙碌,不知不觉中,预定的进攻日已经到了。
十月十二日上午九点钟,随着一阵阵车辆启动的声音,持续半个月的沉寂被打破了。
数以万计的车辆从各自隐藏点驶了出来,在它们的前后左右是缓缓而行的战甲,战甲总数达到十一万七千多部。
离卡斯莫利纳至少有十公里远,各支队伍就停了下来,前方是两道工事。
这两道工事是由两边士兵分别挖的,为的就是尽可能限制对方进攻的步伐。
蒙斯托克的工事比较简单,除了一道十尺宽、用来阻挡战甲和车辆前进的战壕,只有几座零星的炮台。
瓦雷丁的工事严密许多,不但有阻拦战壕和炮台,还有一道道铁丝网,他们还改变河道,构建好几圈的护城河。
如果是五年之前,利奇或许会被这种防御工事吓住,但现在他却一点都不在意。
当初卡佩奇的防御工事比这要严密百倍,却在几个小时内被弗兰萨人强行炸出一条通道。
海格特同样也准备强有力的“攻城槌”只不过现在还不到拿出来的时候。
十点钟一到,各个兵团进入各自的阵地。
一门门火炮从车上抬下。这些火炮非常简单,只有一根细长的炮管,炮管长五尺,口径只有六十毫米,也没复杂的调整装置,甚至连拖拽的轮子都没有,只有一个用三角铁焊接而成的支架。
利奇制造这玩意儿,模仿的是太古时代一种称为迫击炮的武器。考虑到射程,他最终采用后膛装塡的模式。
“各单位注意。”
扩音器里响起海格特的声音,因为距离远近的缘故,好像有无数的回声。
“上炮弹。”
海格特稍微停顿一下,他看着表,等了五秒钟。
五秒钟足够将炮弹和发射药推入炮膛之中。
“发射。”
海格特终于下达最后命令。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直接负责指挥的军官们也一个接着一个喝道:“发射。”
一连串的炮声顿时让大地随之震颤。
那五尺长的炮管喷吐出一团团黑烟,一发发炮弹飞射而出,朝着卡斯莫利纳城而去。这些炮弹在飞到最高的高度、弹体开始放平的时候,纷纷弹出一对两寸长的滑翔翼。
太古时代中后期的时候,炮弹上才出现这种滑翔翼。这玩意儿可以使炮弹飞得更远、射得更准,只不过后者需要计算机技术做为支撑。
对于利奇来说,他需要的只是射程。
炮声仍旧持续不断地轰响,节奏不是很快。他需要的不是瞬间高密度的攻击,而是长时间连续不断的攻击。
因为有滑翔翼的缘故,炮弹飞得很慢,两、三分钟之后,城里才响起陆陆续续的爆炸声。
这是漫无目的的炮击,事先甚至连校射都没有进行。反正他们打的是一座城市,这玩意儿如果再能打偏,也实在太有本事了。
越来越多的炮弹落在城里,每一颗炮弹落下之后,都在轰鸣声中化为一团火球。这些炮弹全都经过改装,减少爆炸威力,将大量油脂充进炮弹之中。
这种改造过的六十毫米口径炮弹,威力不是很大;如果打的是要塞之类的军事设施,顶多留下一点痕迹。但现在击中的全是民房,瓦雷丁的民房是竹木结构,最是脆弱不过,而且很容易着火。一发炮弹下去,爆炸的烟雾散去之后,房子往往还在,但已经被点着了。
那些油脂是专门调配的,当初西线突袭时曾经大量使用这种燃烧剂,火势一开始不大,但是很难扑灭。
可惜的是这里是瓦雷丁,而不是西线各国。瓦雷丁的城市马路一向修得很宽,而且城里到处都能看到绿地,这些全是天然的隔离带。
在城里,原本藏在地窖或隐蔽工事里的人们全都冒了出来,顶着从天而降的炮弹救火。
蒙斯托克人的炮火非常猛烈,但对付这座大型城市就显得有些稀疏;运气好的街区顶多挨上一、两发炮弹。
这些人敢出来灭火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些炮弹被改造过后,多了燃烧的能力却减弱杀伤力。只要听到炮弹破空之声就立刻趴在地上,即便炮弹在身边炸开,也有很大的机率生还。
正面战斗还没有打响,两边已经进入拉锯状态。蒙斯托克方连续不断地进行炮击,为了这场战役,利奇事先准备数百万发炮弹。瓦雷丁方则是仗着人多,虽然大部分居民全逃到外地去,城里仍旧有二十几万平民,而且都是男人,有这么多人救火,一时间炮击很难显露应有的效果。
不过放火毕竟比救火容易得多,一发炮弹爆炸开来将四周化为火海,只需要一刹那的工夫;但要扑灭一处火头却至少要一刻钟。万一炮弹掉落的地方有很多杂物就更麻烦了。所以时间一个小时接着一个小时过去,卡斯莫利纳的局势开始渐渐失控,城里到处是熊熊燃烧的大火,火势还朝着四面八方蔓延。
除了火之外,更多的是浓烟,滚滚浓烟沿着大街小巷弥漫开来。
那些骑士还好受一些,平民就有些受不了,一开始还可以弄一块沾湿的布捣住口鼻稍微支撑,但渐渐地连这种办法都了,浓烟刺激的不只鼻子,还有眼睛,被烟燻到的眼睛全都火辣辣地发痛。
中午时分,真正的灾难开始了。成百上千架的飞翼出现在卡斯莫利纳的天空中,不只是“金雕”就连不适合用来羁炸的“游隼”、用来运货的“鹈鹕”、甚至几架仅有的“云雁”都被调过来。无数炸弹从天而降,这些不是刚才那种用来点燃房子的炮弹,而是形如罐头,尾部带着两片旋翼,像天女散花般被抛洒下来,旋转着飘落到地面的人员杀伤弹。
这些巴掌大的炸弹异常凶残,它们在人们头顶上爆炸,因为之前的炮击,瓦雷丁人养成习惯,一听到爆炸声就立刻趴在地上。对于刚才的炮弹来说是正确的选择,但现在却变成催命符。
大量杀伤敌方的人员之后就是放火,这一次落下的是特制的燃烧弹。
因为是有目的的投掷,所以这些燃烧弹不会落到马路或空地上,只会落到房屋最为密集的街区中央。它们的威力也惊人,爆炸瞬间如同一张火红的大伞一样笼罩下来。
瓦雷丁人不可能任由敌人对他们进行轰炸,这座城市每个角落都藏着专门对付飞翼的快炮,所以蒙斯托克人的飞翼在天上乱飞,地面上火舌喷吐,箭弹就像是雨点一般从下往上倾泻。
虽然飞翼的外壳有能量装甲保护,但打开舱门时却是异常脆弱,所以时不时天空中会在“轰”的一声巨响之后,多了一颗翻滚的巨大火球,金属碎片和血肉碎屑从空中纷纷落下。
在指挥部里,利奇、海格特和其他将领们静静地坐在那里,四周的萤幕可以清晰看到远处的战况。
这些战斗影像有的是从飞翼上拍摄的,不过更多的却是来自于侦察气球。
旁边的房间里,一群参谋正在估算瓦雷丁人的损失情况。
“瓦雷丁人原本藏在民房里的战甲,现在全都躲不下去了。不过那些半防御性工事比较麻烦。”
海格特皱眉看着其中一个萤幕。
萤幕上显露的是一排被烧成废墟的房子,这些房子上面的楼层全都坍塌,但是最底下那层楼却站立着,残垣瓦砾之间露出燻黑的水泥板。
这玩意儿是直接在竹木地板上浇一层水泥,或许还加了几根钢筋,谈不上坚固,但想靠六十毫米口径的火炮把它们打掉就有些难度了。
“可以知道这些已经很不错了。”
利奇叹道:“最后的胜利还是要用人命去拚。”
说完这话,利奇突然感觉自己的心似乎变得越来越硬。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人命在他眼里变得非常廉价。
“我们的人什么时候上?”
海格特问道。
利奇看了看他,耸了耸肩说道:“你才是指挥官,你不应该问我。”
海格特知道自己才是指挥官,不过此刻将星云集,三个老头就不说了,利奇、嘉利更是排名在他之上的绝世名将,甚至连合作一年的黛娜,论起此刻声望也在他之上。
海格特很清楚,他能得到这个指挥官的位置完全是因为利奇有意助长他的声望,让他以后有资格牢牢掌控中部战区。要不然北部有埃尔文坐镇,南部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