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律政风流 第42章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上,而是结合实际情况灵活执法,在一般的大学生中不多见。
而雷鸣则是从吴大伟的案件资料中学到这些招数的,而其中一个细节,更让大家拍手叫绝。
在“种房子”风潮中,仙湖李家村的人也参加了,其中有不少人就占用了菜地建了农配房。
雷鸣通过调查,决定从这些人开刀,让他们先自动拆除房子。
李家村人口少,向来都得受马家村排挤,雷鸣和马家村的人往来密切,所以李家村对雷鸣也很生份。
雷鸣和挂村干部到李家村时,李家村两个队长都不怎么热切。
雷鸣苦口婆心地动员违建群众开一个会,但队长多次说人召集不起来。雷鸣干脆先做这两个队干的工作。
“关于拆违问题,我先和你们算一笔帐”雷鸣给两位队干递上“红塔山”为他们点上火,然后拿出纸笔,给他们讲解:“按政策,征用菜地一亩是6万元,而建设用地是一万元,这你们清楚了吧?”
两人经历多次征地,对这些基本知识还是知道的,就点点头。
“那好,现在你们把菜地改为建设用地,就算一亩地都建上临时农配房子,也只能建666平方房子,按现在的价格算,一平方能补100元,除去成本,一平方也就能赚50元,一亩地上的房子也就得到3万多元,再加上征地费1万元,最多也就四万多元,你们算一下,哪种方式合算”两者一对比,谁多谁少当然就一目了然,但两个队干还是不相信雷鸣:“你要是地上按农配房补偿,土地再按菜地补偿那不就行了吗”“这种事情不会在仙湖开发区出现,土地性质是根据地上附着物来决定的,谁都不会会你们负担这么大的风险”两个队干思考一会,又自己演算一番。雷鸣趁热打铁:“现在大家都想拿到现金,我可以为你们争取一下。”
谁不想拿现金?现在谁有现金,就可以再投资,开发区已经动了起来,各种生意都很旺,但开发区在前期征地中采取“以地换地”的形式征地,让农民空有地而没有钱,害得不少人贱卖宅基地,现在宅地经过炒作,一天一个价,让农民后悔了,但二期征地并不是大面积推开,有企业需要就征地,没需要就先不征地,让农民很被动。雷鸣事前已经知道有一家食品加工企业看中了李家村的土地,所以他想借机叫他们自己拆除违建房。
“雷鸣,你说话算话,我们要是拆了房子,你就先征用这些菜地,我们需要一次性付款”“一次性付款不可能,规定是交地才付全款,反正我们按规定办,优先征这块地,当然前提是你们自动拆这些简易房,还有,不能到处宣扬是按菜地征得到钱更多!”
“行,我们先回去商量,有什么给你回话,你也要给我们一个准信,让我们好和群众说”黄三听雷鸣说李家村可以自动拆除违建房,大喜过望,马上答应了雷鸣的条件。
第143章强行拆除(下)
李家村得到征地款后,马上家家户户起房子,让别的生产队眼红不已。李家村的自行拆房行动让仙湖村其它生产队触动很大,黄三特意安排工作队员到各队去宣讲政策,以促进征地和拆违齐头并进。
雷鸣拿下李家村,当然心安理得,有点飘飘然,他要吸取上次出风头的教训,准备在强拆那几天请假,不出这个头。
但人算不如天算,雷鸣到底还是躲不开这件麻烦事,他被安排在拆除行动组副组长,负责拆除马家村的违建房。
雷鸣想了很多,终于想出一个办法,就是先由执法主体单位派人现场宣读法律文书,这样可以减少一些阻力和敌对人员。
关键时刻,雷鸣还得请马一英出马摆平马家村的人。而马一英的回话让雷鸣有点为难:“村民们说,要是是你来拆除,他们不为难你,但过后要找黄三的麻烦”事到如今,雷鸣也没什么好办法,也只好侧面向黄三反映了情况:“黄主任,现在有风声说现在拆除没什么阻力,但以后开发区的事他们就不配合了”但雷鸣还是交代马一英:“你们准备一些要求,拆除是挡不住的,不要到时大家都下不了台,多没面子”其实黄三已经留了一手,就是当初划给农民的宅基地的办证问题,黄三可以以此抓住村民们的小辫子:“你们大可不要担心,我自然有办法,现在不拆除,以后肯定拆不了”强行拆除那天,雷鸣带了100个工人,这些工人都是从外地请来的,本地人根本不敢来拆除马家村的房子。
政法委的领导作为指挥部人员,先叫100名公安人员清场,然后雷鸣才带人拆除。
一群婆娘堵住公安人员的去路,讨要说法,按方案执法主体单位要派出人员讲解,因此土地、规划、建设部门的人员就在前面给群众做思想工作。
思想工作做了一个多小时也不通,黄三亲自出马,马上被那些婆娘骂得狗血淋头:“好你个黄三你个白眼狼,征地时你求我们,我们现在有事你就来作坏,你不得好死!”
黄三说话的机会都没有,无奈,只好召集各组领导现场研究。
雷鸣作为副组长也得参加会议,但他一言不发。法制局的局长说:“我就说指挥部下令才更有效,你们都不信!”
十多个人参加会议,大家都知道这个局长说话是什么意思。雷鸣被惹毛了,说:“你不是以指挥部正文了吗?干嘛还不拆?”
黄三说:“你们就别争了,大家说说,现在应该怎么办?是拆还是不拆?拆之前还要做什么?”
大家的意见分两边倒,一部分人说不能拆,一部人说好不容易准备好了,得拆。
大家又争了一会,雷鸣说:“公安可以带离阻挠人员了,只要你们一带离人员,我们就开拆”公安局副局长说:“你以为这是什么,想带人就带人?”
这话让雷鸣彻底哑火。
雷鸣越想越气,说:“那这样,等一会我来做思想动员工作”黄三马上打断雷鸣的话说:“大家多想办法,一起克服,争取今天能拆除完毕”但凡这种行动,大家都退缩到后面不想出头,雷鸣实在是看不过去,所以就站出来了。他对黄三说:“黄主任,你可以再和农民沟通一下,看他们还有什么请求,如果我们能满足,又不违反原则,那不是更好吗?”
黄三想雷鸣的话也有道理,反正大家都没什么主见,于是就让雷鸣找几个农民代表来谈。
雷鸣一出现,场面就不一样了,雷鸣说:“你们这样做是不对的,你们有什么要求可以和领导说,现在你们派出三代表来,现在就谈”雷鸣本来就是马家村人的上宾,所以他一讲话,大家都服从,很快,三个小队干出来了。
三个小队干已经有备而来,一见黄三的面,就提出几个第三问题:“黄主任,我们的要求有三项,一是我们现在还是农民,所以要求划三产用地;二是部分土地以前是种菜的,现在按旱地征收不合理,要调整;三是村里的鱼塘被征用一半,放水影响生产,要求指挥部增加一台抽水机,解决我们种菜供水难问题”先前指挥部征地是以地换地,没有考虑到农村集体三产用地问题,按省里的规定,平均每个村民可用40平方的三产用地,这次马家村提出要求也没有出格,而且征地政策也规定,土地性质可根据历史情况适当调整,而解决抽水机问题,菜果局当场就答应了无偿划拨一台供全队使用。
经过有关部门现场研究,全部答应了村民代表的条件,这时,黄三提到强拆的问题:“问题解决了,下面我们谈怎么拆违的问题”队干说:“你们不能强拆,我们农民挣钱不容易,你们一拆,材料就变成废料了,你们得给我们三天时间,让我们自己拆。”
黄三坚决不同意,他很清楚,农民说三天拆完,其实是不可能完成的。
雷鸣说:“这样好不好,我带人帮你们拆除,保证不打烂东西”三个队干一合计,同意雷鸣的提议。
强拆行动从早上六点就开始,但真正拆除则从上午近10点才能动手,指挥部的领导、开发区管委的职工、各执法主体单位人员,以及请来的民工都和建房子的农民一起拆除简易房。
雷鸣和大家拆除到11点半,就悄悄给马一英打电话,让他买一些水来现场,不能让黄三他们渴坏了。
马一英正在外地,雷鸣马上叫马齐去做这事。
马齐带着几个人来到现场给大家发水,黄三脸上就堆满了笑意。
马齐先递一瓶水给黄三,黄三把水递给雷鸣,说:“今天雷鸣是功臣。”
黄三嘴上是这么说,但心里很矛盾,雷鸣要是经常象今天这么强势,肯定不会有好果子吃。
雷鸣也听出黄三话中有话,说:“黄主任是批评我了,我接受”说完接过水就喝。
黄三也开了一瓶水喝了,说:“你办法多,但得注意表达方法,得罪人容易,想修好很难的”
第144章兔死狗烹
随着开发区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和开发区管委人员的不断充实,指挥部的存在已经没有更充分的理由。当黄三又一次被别的领导过问想要买宅基地而他又很被动时,黄三终于要下决心让指挥部解散了。
雷鸣没能调入肥得流油的开发区管委,这太出乎大家的意料了,副县长苏桂林为此问过黄三,黄三什么也没说。
现在在黄三眼里,苏桂林什么也不是。下一届新的无党派人选可比苏桂林有来头有能力,苏桂林离开政府那是肯定的事。
黄三自己也很矛盾的,但黄三自己有自己的尊严,他不可能让雷鸣无止境地挑战他的权威。
雷鸣自己也知道自己错了,但他几乎没办法补救,在黄三眼里,虽然雷鸣在工作上很有建树,但功过相比,过大于功。
黄三本来是想把谢基拉到开发区管委的,但谢基在他的眼里份量不够重,谢基长期在不重要的岗位上工作,已经没有锐气,黄三不喜欢,况且全县多数干部想调入开发区,他黄三何愁无人可用?不过黄三还是记得谢基对他的好,在李为民书记面前提名他当司法局局长,苏局长已经55岁了,没什么能力,反正一个主任科员,随便放在哪都行。
雷鸣在开发区事情很多,但没了雷鸣,开发区不会变天,在调入了10名干部后,开发区管委本身就有40名干部,加上派出所、工商所、土管所等一些二层机构,开发区已经有上百名干部,指挥部已经不需要长期借调人员了,李为民为此也和黄三提到过解散指挥部办公室,指挥部是要保留的,但日常事务就交由开发区管委来负责。黄三也有此意,他不想让指挥部把开发区管委给掩盖了,准备在做完一些基础工作后,清退指挥部的借用人员。
黄三虽然下不了重用雷鸣的决心,但他对雷鸣还是有所顾忌的,雷鸣法律专业出身,点子多、做事动作幅度大,自己也不得不当心,万一被雷鸣惦记了,后果也不会好到哪去。因此他把谢基和雷鸣叫来一起吃饭。
黄三作为一个县委常委,要是他亲自约雷鸣吃饭,那是不正常的,但黄三自有他的办法,快下班时,他手拿着公文包,很巧妙地经过了雷鸣办公室外面,然后很“偶然”地看见了雷鸣,他好象突然记起什么一样,伸头对雷鸣雷鸣说:“雷鸣,司法局谢副局长过来办事,你跟我接待一下。”
雷鸣自然地跟上他。
两人在办公区外接到谢基,三人就开车向仙湖野味馆过去,这野味馆是黄三的一个朋友开的,档次不高,但价钱不低,经常有好货。黄三在野味馆前停车,老板就知道他来了,亲自出来迎接他们,黄三说:“三个人,有什么好货?”
老板知道黄三的风格,黄三要是这么说,肯定是想吃比较好的东西,于是就报上来:“新鲜的有果子狸、清水河剑鱼”“那就上这两种”三人在包间坐定,老板亲自为他们倒茶后,就关门出去了。
黄三在*时是宣传队队员,表演方面有天才,这种场面绝对不会冷场:“谢局,开年了,有什么好玩的?”
谢基曾经和黄三搭档过一段时间,知道黄三说的意思,说:“刚刚开年,武县宾馆来了一批新人”“哦,你们年轻人多玩些,不要学我,我老了没用了”“黄书记现在是正当年,你一去到那里,我们就没市场了”黄三把话题往情色方面一引导,场面就活跃了:“雷鸣,你什么回事,怎么还让那个电视台的李娜一个人守空房?你要是不上,别人就高兴了”黄三曾经和谢基、以及广电局领导想掺和雷鸣和李娜,但雷鸣就是不来电。“我不符合她的标准吧,反正没来电”“是不是嫌她在电视台工作不好,那三哥我帮你给她换个单位”“谢谢三哥了,我和她是不来电,话都没能说上几句,我要是想帮她换单位,她一定是认为是我疯了”黄三呵呵地笑了,接着面色一沉,对雷鸣说:“没把你调入开发区,是不是有想法?”
雷鸣可没想到黄三这么直接问的,想了一下,说:“没想法是假的,没想法我就不写申请了”黄三对谢基说:“我先说你的事,我已经向李书记推荐你了,先在司法局,毕竟你当副手有一段时间,不好直接到好单位,司法局不好,但终究是一个县局,是司法部门,我已经尽力了,往下就看你造化了。”
谢基从乡长位上调到司法局当副局长已经5年,郁闷得想天天造反,但又没条件发作,眼下又有希望了,激动得语无论次:“谢谢黄书记了,我我我一定好好工作,报答黄哥的提拔!”
黄三说:“不是我提拔你,是组织可能要提拔你,现在事情还没办成,先别感谢我了”黄三转而对雷鸣说:“雷鸣的事情,我是这么考虑的,谢基你在司法局,没一个得力的助手不行,雷鸣是法律专业人员,来开发区是学非所用,况且上一次不知道为什么你的名字被涮下来了,你要提副科,还要在科员岗位上干够三年才能符合条件,再说了,开发区不是我个人的开发区,说不定李书记明天头脑一热,就把我给撤了,所以我考虑,你先在司法局帮谢局控制局面,你没意见吧?”
雷鸣能有什么意见?但黄三现在所说的和他在过年前所说的不一致,雷鸣是体会到了,但说到底,这件事是雷鸣乱搞引起的,如果雷鸣不出那个控制开发区所有宅基地的馊主意、黄三不被动,雷鸣也不至于不能进入开发区管委,这点大家心知肚明,所以雷鸣只要认了:“三哥,我没意见,我一定好好工作,谢谢三哥!”
黄三长叹一声,说:“我是很为难啊!”
其实黄三心里还是很希望雷鸣能再求他一次,如果雷鸣再次开口求他,他就把雷鸣调到开发区了,但是雷鸣还没有那个悟性。
“没意见就好,有什么事情需要三哥解决就直说,别见外,等一会叫几个小妹上来陪我们喝酒,就我们三人大男人喝酒没什么意思”黄三是聪明人,对引起两人矛盾的宅基地和砂石供应只字不提,雷鸣几次想解释混凝土公司恶意欠款的事,但黄三都装作听不到。领班的少妇带两个模样尚可的姑娘上来陪酒后,雷鸣就不再提这事。
这个领班明显是黄三的老熟人,上来后就直接坐黄三的旁边,两个人坐得很近,而且两个的手都不放在台上。
另外两个陪酒的小妹人小经验却不少,分别缠上谢基和雷鸣。雷鸣见两个领导都动手了,也和一个陪酒的小妹挤在一起,一手摸那小妹妹的大腿,那个小妹妹直接就摸雷鸣的命根,让雷鸣一阵肉紧,急忙把她的手扯到一边,让那姑娘取笑了。
不过,大家都有所提防,所以虽然话说得很暧昧、动作很出格、喝酒花样很多,但没有一个人上楼去开房间,八点半,雷鸣借口离开,黄三也一起离开了。
第三卷铁血律师
第145章无级别的官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武县仙湖开发区建设指挥部终于在1997年五一节前解散,全部人员回到原单位上班,雷鸣也回到司法局报到。
仔细算来,在开发区指挥部这近一年时间里,人均收入要比平时高一倍以上,而开发区管委的收入就是以指挥部为参照的,所以开发区管委成了全县人都争相调入的单位。
雷鸣不差钱,但不能让人不以异常的眼光看他。
黄三为没能调入开发区管委的20多名指挥部人员送行,席上,黄三高度表扬了雷鸣等人对开发区的贡献,很多人的心情是失落的,雷鸣则无所谓。
雷鸣给黄三敬一大杯酒,说:“三哥,我给你敬酒,我头脑简单,做不对的地方,您多担待!”
黄三心里想:这话为什么今天才说?他发现两个酒杯都没倒满酒,把酒把两个酒杯加满,然后和雷鸣碰杯,说:“谁没有年轻过?你好好干,天下是你们的!”
雷鸣给大家都敬了酒,喝了不少酒,他到卫生间吐了几次,最后还是醉了,幸好黄新龙把他接走了。
黄新龙对酒醉处理很有经验,直接把雷鸣送到武县中医院门诊,让医生忙活去。
第二天,雷鸣才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吓了一跳,急忙用手摸身体,以为发生什么事了。也在一边睡觉的黄新龙见状急忙说:“雷鸣你没事,我习惯来这里醒酒了”雷鸣才从病床上起来,说:“操,你还有这个爱好,不过不错,头不痛,饿了,过早(吃早餐的意思)去”雷鸣和黄新龙一边吃老友粉,一边聊天,黄新龙很可惜雷鸣没能调到开发区管委,黄新龙说:“狗爱xx的,做事就记得你,有好事就忘记你,黄三不是人”雷鸣说:“你别乱说话,说错话是要交税的。黄三要是不对我好,你怎么到了开发区派出所?”
黄新龙到开发区派出所,是雷鸣一手办的,他当时和黄三说了情况,黄三对公安局局长说了,所以黄新龙得以调到开发区派出所,而且得到重用,这些黄新龙是知道的。
那为什么黄三不调雷鸣?黄新龙也迷糊了,他放下筷子,自言自语地说:“不对啊,是不是你不想调?”
雷鸣掏出烟来,递给黄新龙一支,然后点燃,说:“你别想那么多,什么原因也没有,你帮我盯住唐九安,这家伙太操蛋,争取让他下台”黄新龙早就知道唐九安和雷鸣的事,早就想搞他一搞了,当下就答应了:“要不是你拦着,我早就让他闭嘴了,我早就等你发话了”雷鸣说:“不要设陷阱,记住了!”
黄新龙点点头,心想:我不设陷阱怎么能逮住这老狐狸?
黄新龙曾经调查过,唐九安其实是那种谨小慎微的人,这种人不可能有很多小辫子给人抓住的,如果不设陷阱,还真难搞下这种人。
五月份上班第一天,谢基被任命为司法局局长,苏局长到县政协养老,黄耿被任命为县法制局局长。
黄耿原本是律师事务所主任,是副科级干部,这次算是提拔了;而谢基当乡长是已经是正科级,这些年一直是当副局长,但都注明是正科级,现在终于转正了。
黄三任局长后办的第一件事,就是下文任命雷鸣为律师事务所副主任。
县律师事务所是一个自收自支的股级单位,武县是个大县,县领导高兴了,可以给主任配副科级,也可以不配级。当时机构的观念不完整,所以律师事务所表面上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但没有会计也没有出纳,只是由司法局的会计出纳兼任,而具体的在编人员也是乱七八糟的,司法局想填报谁的名字就是谁的名字,没一个定数。
黄三说的没错,武县司法局律师事务所缺少人才,现在在所上班的六个人中,两人是持律师证的已经退休的老同志,他们的律师证是评上的,不是考取的,所以水分很大,有一个人是刚刚从司法学校毕业的中专业生唐坤,何况学的不是法律学,而是司法行政,一个是从老师改行到司法局的语文老师王志林,27岁了,有一年办案经验,还有一个是刚刚从外地区调来的女乡干部杨淑,大专学的是历史教学,在200多公里外的一个乡政府工作7年了,她老公是县二中的历史老师,为了解决两地分居,好不容易调到武县,哪还管什么单位和岗位,是事务所唯一一名女性。
还有一个人,那就是雷鸣了。
司法局的人不少,但能办案的人真不多,这些人很差,要不是有两个老律师镇场,这律师事务所一个真的律师都没有,可以关门了。
雷鸣也没有律师资格证,而且工作时间还不够三年,所以不可能任他为事务所主任,只能让他任副主任,负责律师事务所全面工作。
2000年以前,律师代理业务还是司法局的主要业务,而没有停留在律师管理业务上。当时谁当司法局局长都不可能放弃这一项业务。
谢基召开了全体职工大会,在会上宣布了对雷鸣的任命,雷鸣第一次当“官”有点激动。
近30个职工,绝大部分人都拍手祝贺,雷鸣站起来招手示意,感谢大家对他的支持,他注意到唐九安和苏玉生拍手了,但很不自然。
会后,谢基叫雷鸣到他那个简陋的办公室去谈话,田副局长和唐九安也在场。
谢基在任命前,是和雷鸣有沟通过的,雷鸣也愿意到律师所工作。但任命后的谈话也免不了。
谢基做思想工作很在行,要求雷鸣第一要加强思想和理论学习、加强业务学习;第二要求雷鸣团结同志,做好班长,带好队伍;第三要雷鸣努力工作,争创好业绩,为局里分忧,特别是财务上的困难。
雷鸣也为此表了态,他没说大话,只是按谢基的路子重复说了一遍,至于财务方面,雷鸣说:“我争取独立解决全所人员的工资福利问题”就这样,雷鸣走马上任这个没级别的官。
第146章得罪法官
谈话后,雷鸣在谢基和田佳玉副局长、政工科唐九安的带领下到律师事务所报到,律师事务所几个人都在办公室,雷鸣和大家握手问好后就离开,第二天就上班了。
雷鸣上班很早,还没到七点四十就到事务所了,他发现事务所大门已经开了,事务所唯一的女干部杨淑已经在做卫生,雷鸣向杨淑问好:“杨姐早!”
杨淑已经近30岁,在基层工作多年,很有群众工作经验,一看就知道是知识分子。要不是法律专业水平太低,事务所主任应该由她来当。
正在拖地板的杨淑抬头见是雷鸣,也说:“主任也早,我帮你打扫房间了,等一会我帮你打一壶水,现在水还没开。”
雷鸣发现,自己的办公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就对杨淑说:“谢谢杨姐了,我自己打水”武县司法局大院位于县城必要热闹的街道,司法局的近10间门面房子,律师事务所占用了两间门面房,接待和办公场地有近150平方米,有接待用的房间一间,一间小会议室,四间办公室,雷鸣占用了最里边的办公室,所里还在办公楼上占用了一间资料档案室。
八点钟,律师事务所人员到齐,雷鸣让唐坤请大家八点半到会议室开会。
八点半,大家都集中到会议室,雷鸣给大家发烟,杨淑给大家倒茶。
两个已经退休回来发挥余热的老同志已经年近七旬,来兼职就相当于来晨练,王志林又黑又壮,象个农家汉子,而白白净净的杨淑象个小学老师,唐坤则象个大学生。
雷鸣根本就不指望他们能做多少事,但他作为一个没级别的领导,也得负责任的。如果一个律师事务所都管不好,还怎么按太爷说的去从政,关键是太爷不仅仅是要雷鸣简单地从政。
雷鸣环视大家一圈,说:“大家都不陌生了,黄耿主任升迁了,我回来上班,被局里任命为负责人,在这里除了唐坤,年龄都比我长,我也没级别,所以大家叫我雷鸣就行了。我们还是按老规距办,大家有什么意见?”
大家没什么意见,这时有当事人过来办事,雷鸣就宣布散会了。
雷鸣刚刚到任第二天,仙湖开发区管委、武县建设局、武县建筑公司、武县自来水公司、池州化工集团就聘请他为法律顾问,雷鸣为此为所里争得了五万元多元的顾问费,打了一个开门红。
这几个顾问单位,除了池州化工集团是何富龙和魏真铭友情赞助以外,其余几个单位都是黄三为雷鸣引来的。
这就是黄三为人的高明之处。黄三虽然对雷鸣很有意见,甚至不敢启用雷鸣,但他仍然不会让雷鸣绝望:反正都是信手拈来的事情,对他黄三没什么害处,他何乐而不为?
雷鸣为此也专门给黄三打了电话,客客气气地感谢了黄三的帮助,黄三勉励雷鸣好好工作,认真扎实地干一段时间,积累经验,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基础工作。
有时候,人是很无奈的,人际关系就是如此微妙!
雷鸣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深刻检讨自己的行为,把工作两年来的得失一一列举。
得的方面是办了一些案件,解决了一些问题,在工作上取得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失的方面就是人际关系没处理好,没能好好打造自己的团队,没能在工作中积累人脉,甚至把黄三这种能影响他仕途的大人物也得罪了,失去了一次调动和平稳发展的大好机会,教训深刻。
开发区管委是副处级单位,副科级以上职位就有20个,占了全部编制的4成,而司法局有30个编制,却只有8个副科级以上岗位,差别不小啊!
下了班,大家都走了,雷鸣狠狠地把案件记录本摔在桌子上,想:狗爱xx的,我就不信,我不能把这个小所带好!
雷鸣清楚,国有律师事务所不会长期存在,他只想在这这个岗位上干上一两年就调离,要是想干律师,雷鸣还不如在经天事务所干!这个律师事务所,说白了只是一个跳板!
武县律师事务所也出过两个名律师,但这两个人出名后就已经调离了。
晚上,黄耿牵线,全所人员请武县法院民庭法官吃饭。
当律师,法官是绕不开的话题。和法官关系好了,不仅仅有案源,还会在案件判决上有很大主动权,更有甚至者,甚至可以有交易!所以民间对律师就有不好的印象,甚至被称为诉棍!
雷鸣做人还是有底线的,他不会因为案件去买通法官,他自己的案件都不这么做,为别人办案他更不会这么做,但他作为一名律师事务所负责人,他得和法官搞好关系,这个姿态是肯定得做到的!
黄耿的父亲是县委老书记,现在到县政协了。他一家几兄弟都很争气,在各自岗位上做得风生水起。黄耿提拔到县法制局后,在县里也小有名气,县法院的人也乐意买他的帐。
雷鸣在武县大酒店开了一个足以坐下十几二十个人的大桌,民庭一正两副还有四个普通法官都到场,事务所除了两个老同志外几个人都出动,黄耿带着大家和法院的人捉对喝酒,杨淑也把两个女法官侍候得服服帖帖。
法院的人当然不会不认识大名鼎鼎的雷鸣,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对雷鸣客客气气,很多人对雷鸣能办好马一英、何富龙以及双桥镇新生村土地纠纷案等几个有名案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