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耽美小说 > 花开美利坚最新章节 > 第760章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花开美利坚 第760章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嗯……艺术区的话,就以漫画或者说动漫为主了。”

  凯瑟琳不由得想到了自己临时为学区加入了艺术学区。

  现在凯瑟琳发现,原来自己临时加入的这个学区,似乎并不是那么没用。

  至少凯瑟琳现在看来,这个学区似乎还有那么一点点作用,至少用来培养一批能够让凯瑟琳看得顺眼的动漫,这便已经够了的。

  说起来,通过艺术来改善审美,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人们都是追求艺术的,高雅的艺术,哪怕仅仅只是跟风,也会让人趋之若鹜。在中国的时候,这一点不明显,但是放在欧美,这却能够显而易见的看出其中的差别和差距了。

  欧美人都比较喜欢什么艺术的。

  在中国,拍卖出高价的玩意儿的东西,往往是古董。

  而在欧美,却往往是艺术品。

  什么梵高、毕加索,什么的达芬奇、罗丹之类的,都是大众喜闻乐见的玩意儿。

  凯瑟琳想了想,觉得可行。

  “另外,机甲一定要合理,我实在想象不出一个大块头是如何能够在宇宙之中穿梭而不被重力撕裂的……嗯,米氏粒子的话也就看看而已,实际用起来的话,似乎并不太好用……”

  凯瑟琳想到了高达系列里面原本的一些内容的。

  说实话,凯瑟琳倒是挺喜欢高达那拉风的造型的,故事剧情大部分时候也很喜欢——除了某些时候日本人特地犯二的时候。

  说起来,凯瑟琳觉得高达蛋蛋里面的刹那的那句:“我就是高达。”实在是很燃很带感。

  米氏粒子看起来是为了高达的存在而设定的一种强大的玩意儿,但事实上这东西也是漏洞百出。

  如果换成是无数的电池包 rpg大p"/>,那才是王道啊……人形机甲在太空绝对hold不住,先不说重力了,主角那种bt的驾驶水准,就能够让机甲散架。

  骚年,机器没有那么坚强,真的。

  所以凯瑟琳干脆设定有一种“力场”,这种力场会产生一种圆形的质量效应场,力场本身是均匀的,所以开启了力场的机体,便可以看做是一个球体,所以什么空气动力学、什么重力什么的,就都可以无视了。

  而且这样的力场可以让机器转移大部分的攻击,而且还有战斗辅助系统,这种系统从实战出发,能够让驾驶员发挥出最大的力量,而且g"/>据人类意识本身判断,换成机甲是最合适的。

  另一方面,凯瑟琳设计的“力场”只有同样的力场才能起到抵消的作用,于是,传统的攻击手段就被淘汰了,历史回到了如同中世纪那样的骑士小队的j"/>英作战的过程……当然,一般人也不是拿力场没辙,开启了力场之后,整个机器就会变成一种类似于超强的合金体一样的存在,如果是类似于大伊万这样的存在,便可以将其直接破坏。

  “力场”源于机器本身的质量效应器,效应场本身具有很强的能量,只是需要电源才能激活,如果被破坏的话,机器就会整个爆炸,所以“高达”系列里面没有能量的机器还能毁上面,便能够看到那种气息。

  因为他们都带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心态。

  而且最重要的是,在这里,政客并不是日本政府那样的耍戏的猴子,而是真正的手握权柄的存在。

  凯瑟琳又拿出了一张纸。

  虽然确定是0079了,但是凯瑟琳还是决定要将各类机器美化一下。吉翁很好,但是或许还能再帅一点……在历史上的那个高达系列之中,新人类在驾驶时会发挥出远高于旧人类的战力,因此也是战场上的主要角色,或者说是j"/>英或英雄。“高达”早期各作品的主角一般都是新人类。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高达”中,强力机体和驾驶员的作用被过分突出,而普通士兵的作用却被忽视。这种现象确实存在,并且在《高达w》、《高达seed》和《高达00》等作品中表现的尤为明显,经常出现主角一方区区数机对抗敌方数以十计甚至百计机体的情节。

  不过后者已经不是富野由悠季的作品了,所以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意识形态什么的,已经是完全不同了。

  在富野由悠季的作品中,新人类一般仅作为优秀的驾驶员,而很少作为杰出的政治领袖出现。这说明富野由悠季所想要表达的意思,是英雄并不能在g"/>本上推动历史前进。

  这和后来的**神一个人揍得世界和平,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即便是**神,不也有一个粉发妖女在后面c"/>纵么?

  说起来,也正是因为遭到“宣扬j"/>英主义”的非难,制作方在以90年代的三部ova为代表的几部作品中尝试以普通士兵的视角表现战争,也取得了很高的评价。

  凯瑟琳喜欢高达,却有不喜欢高达。

  在凯瑟琳这个“娱乐至上主义者”的眼中,既然你想要商业化,那就抛掉那不必要的人x"/>探讨好了,抓住观众们的爽点才是第一啊!

  而硬要想表达自己的观点,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为什么又要用商业化的理念来遮遮掩掩的阐述自己的问题呢?

  这不是很重要的,事实上抛开思想x"/>而完全融入整个故事——当然,是用上帝视角——那整个故事也是很不错的。

  可另一个问题,则也是凯瑟琳讨厌的东西所在。

  那就是在这其中的日本人的武士道的存在。

  武士道是日本特有的文化现象,它随着武士阶级一同诞生,而在武士阶级业已消亡的今天尚深深扎g"/>在日本的国民x"/>中。这种j"/>神的内容主要包括对领袖——包括天皇和自己的领主——的忠诚,视死如归,荣誉感,正直,坚毅,诚实,尊重对手等等。

  在日本,以表现武士道为主题的传统艺术作品比比皆是,如歌舞伎中的《忠臣藏》、《复仇》和《曾g"/>崎心中》。

  武士道能在日本大行其道,主要有两点原因。首先,是出于封建统治的需要。其次,在多种宗教——神道教、佛教、基督教——的共同作用下,日本人形成了独特的生死观。他们认为死并不是人生的终结,而是新的轮回的开始,是另一种形式的生。在日本的家庭中,计算人口时是要将一定期限内死去的人也算进内的。可以说只要是为了自己所信奉的理念,日本人并不怕死。

  在战争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武士道j"/>神被体现的淋漓尽致。远如战国时代武士的切腹——对于那个时候,武士切腹是稀疏平常的事情,就比如最近的三岛由纪夫一样——近如二战中的神风特攻队。

  而在“高达”中,各部作品中也总有这样的角色,他们一般是中年男x"/>,对自己的祖国无比忠诚;在战斗中讲信义,尊重有实力的对手,从不在背后放冷枪,而选择堂堂正正的决斗式的战斗;胜利的喜悦不会表现出来,失败的话也能无怨无悔的去死。

  《高达0083》中,吉翁的驾驶员基利在与主角的战斗中失败后,机体即将爆炸,主角念到与他的一面之交,喊道:“基利先生!快用逃生装置!”基利给出的答案是一句不屑的“哼,逃生装置?我会用那种东西么?”随即消失在火光中。

  日本人好像忘了,战争从来就是不义的,这世界上只有不义之战,而并没有所谓的理想国。

  或许在平时的时候,这些人是值得称赞的,但是在战争中,除了找死,还真找不到什么的好理由来形容这些人了。

  如果34年的时候,红军与围剿军死磕,而不是进行两万五千里的长征的话,那红军早就不存在了。

  在日本,这样的角色总是拥有极高的人气,很多时候甚至超过主角。

  就比如《高达0083》中的阿纳贝尔.贾图就是这种角色的一个典型:他在一年战争中的最后得知吉翁的覆灭之后,四年卧薪尝胆,在83年随当年的长官迪拉兹一起率领旧部对联邦发起新一轮的攻势,在战场上杀敌无数,终因寡不敌众败下阵来,最后与一艘联邦战舰同归于尽。

  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武士道的几乎所有特点:忠诚——在得知迪拉兹的死之后,他几近疯狂,一心只想报复杀人凶手;强悍——他在一年战争中的战绩甚至被写进军官学校的教材中;荣誉感——在最后一役中,他心中最重要的事也不是战争的胜负,而是曾经给他以失败耻辱的对手;死得其所——战死疆场,且采取的是同归于尽这种极其符合武士道风格的死法。

  有人说,日本人学习中国只学到了一半,凯瑟琳看来,这是正确的。

  他们学习到了牺牲j"/>神,如果自己的死如果换来了自己所属的群体的利益,就是有价值的。武士道j"/>神一方面让日本人在面对外敌时空前的团结,以极其坚毅的j"/>神,不惜付出一切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这也彻底的扼住了日本人的思维。

  他们并没有学习到的,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如果刘邦在六十万大军被项羽打趴下后,选择和项羽同归于尽,就绝没有后来的强汉。

  凯瑟琳突然笑出了声来。

  “嗯,怎么了,凯特?”

  “不,没什么,我觉得我有些太认真了。太思考合理x"/>了。嗯,有时候抛弃一些合理x"/>,让故事燃起来,也不错吧。”

  凯瑟琳突然想到,自己似乎在和一部动画片较劲。

  这又不是雨果的《九三年》,也不是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动漫本身是纯粹的,自己何必多增添那么多的意义呢?

  看就是了!

  凯瑟琳打定了主意。

  有些问题还是别去想的好。

  故事本身才是王道啊…………因为大家似乎对咱对高达的认识有些误解,咱就多写了一点……不想分段了,所以就一章放出。

  嗯,只是阐述一下本人对于高达的观念和观点而已,虽然咱也喜欢高达,但是高达真的很纠结。

  只是稍微探讨一下,勿喷啦^_^还有一更~努力码字ing……

  (未完待续)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