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清穿日常最新章节 > 分节阅读_175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清穿日常 分节阅读_175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见四爷一路往东小院去。

  到了东小院,里面的人正热闹着。快到用午膳的时候了,因为十三爷刚才过来,四爷就叫弘昐和三阿哥回来用膳。

  李薇正跟三阿哥商量“你今天吃肉,明天就不能吃,只能隔一天吃一次。”这孩别的不像她,偏偏爱吃烤羊肉串这点特别像,就连体质也完全继承了她,只要吃油炸烧烤的东西必定要上火。上次她要李家厨做油臭炸豆腐,洒了厚厚的孜然和辣椒面,还有香菜碎,叫他看见跟着吃了一碗,结果第二天嘴里就起泡了。

  三阿哥不依道“额娘你上回明明说吃肉没事,只要多吃菜。”他讨价还价,举起两根手指“我吃两份青菜还不行吗”

  李薇“你本来就爱吃青菜,别想糊弄你额娘。”这孩就没不爱吃的,一点都不挑嘴。

  三阿哥抱着她的胳膊扭来扭去,别提多可爱了

  她享受了好一会儿儿撒娇的乐趣,还是很残酷的拒绝了他。

  “额娘你不疼我了。”三阿哥使出杀手锏。

  李薇一听这个就没辙了,“胡说,额娘最疼你了。”抱住这小的大脑袋在脑门上响亮的亲一口,服软道“这样吧,每顿只许吃半份,许你每天都吃。”

  到底是一天吃一整份烤肉十串,隔天不吃好,还是每天吃五串好

  三阿哥陷入了艰难的选择。

  周围一圈人都在看着他笑,二格格和弘昐这对兄姐最坏,一个说一口气吃十串才过瘾,一个说五串是少点,可每天都能吃到啊。

  李薇还在旁边催他快做决定,三阿哥被他们三个都绕糊涂了,一眼看到门口的四爷,欢呼着扑过去喊“阿玛阿玛快来帮我”

  四爷拍拍他的小脑袋,牵着他进来轻轻埋怨她道“怎么就是喜欢逗儿”

  李薇被三阿哥认真的小模样逗乐了,见此终于起了一点点的愧疚,道“那就还按我说的,隔一天吃一次。”

  “不行”三阿哥抱着四爷的胳膊说“我要每天都吃五串就好。”他委屈不甘的样叫屋里的人都笑了。

  四爷也露出一丝微笑来,弯腰道“今天阿玛来,不算,阿玛许你吃十串。”

  三阿哥欢呼得蹦起来“太棒了”

  127、人皆有私

  正院东侧间,福晋正在读书。

  朝每年都会刊发新书,四爷都会拿回来放到书房里。弘晖在上书房的先生也最爱讲解里面的章。

  福晋现在抄经抄得少了,漫长的白日无法消磨,李氏爱听戏,格格们爱互相斗嘴,她也只好拿弘晖带回来的书看看了。

  除此外,一府的衣食住行这等小事都由嬷嬷们代劳,她只需要偶尔过问。

  孩们虽多,但弘晖进了宫,十天才回来一次。大格格与三格格从不多事,二格格与弘昐兄弟更有李氏操心,她略伸伸手就叫人侧目。

  而且大格格经过当年奶娘与嬷嬷的事后,宋氏也挪到远处的院去,与两个女孩也难得一见,大格格就把三格格身边的事都接了过去。

  福晋有时也难免唏嘘感叹。当年因为她的疏忽,宋氏的大胆,倒成就了大格格如今的刚强性格。虽然四爷一直不打算把大格格指出去,为此更是一直要她装病。可大格格却在私底下与嬷嬷商量,她愿意远嫁蒙古,只求能将三格格留在京里。

  有时候在困境面前,人是不得不立起来的。

  大格格如此,福晋自己也是如此。

  一本书字斟句酌的慢慢品读,一上午很快就过去了。用过午膳,石榴叫人收了膳桌,过来悄悄道“膳房那边最近日日跟钮钴禄氏过不去,不但饭菜都是冷的,最近更是份例都少了。”

  在阿哥所时,福晋还年轻面嫩,对宋氏与李氏管束都不严。何况阿哥所各处院都不设小厨房,叫膳统一到大厨房去。她进门晚,宋氏、李氏两人都习惯了自己叫膳,她来了之后也没改掉这个习惯。

  后来一是看在四爷面上,二是想到她们两人都是侍候四爷的老人,比她进门还早,多少留几分面是应该的。

  进府后,李氏不消去说,四爷捧着护着。宋氏乖顺,武氏虽有反骨,无奈宠爱有限。等耿氏和汪氏进府,府里的规矩已经有了。后院膳房也早定了规矩,除主们外,格格们的饭食定好份例,鸡鸭鱼肉,米面蔬菜,一样样都分好,没有点膳挑食一说。

  若是哪个格格手里宽裕,想吃点别的,自己掏银求膳房的人做。

  钮钴禄这等身份,半大不大算个主,可上无宠爱,下无依靠,膳房的卡她的份例根本就是理所当然的。

  福晋想起她刚进府时,后院几乎叫四爷安排的四位嬷嬷把持。后院膳房管着后院所有主、下人的吃食用度,每日流水数目惊人。她不知道李氏在前院叫膳,稀里糊涂的就叫他们蒙混过去,等她收拢过来,才发现之前的账也不好查问了。

  当时李氏虽然只是个格格,却是后院三位主最有宠的一个,跟现在的钮钴禄等人不可等同。

  想起当时膳房主管的嘴脸,福晋仍然心憋闷。

  如今虽然算是有规矩了,可对着格格们,她能用铁血手腕,对着上上下下一府的下人,她却只能怀柔,有时不得不睁一眼闭一眼,免得叫人传出坏名声来。

  不管家,不知道管家的苦。

  福晋后来也是不得不想通的。这是四爷的府,他定的人,他不叫她多管,亏也是亏了他的银。反正又不少她与弘晖的,她何苦替他操心还落不着好

  谁不乐意当个菩萨叫人说好话

  何况人皆有私心,皇上还禁不住贪官污吏呢。

  说服自己后,福晋也放开了些,此时听到石榴的话也只是微微点头。见这丫头一脸失望的出去,她心冷笑。个个都拿她当傻哄不成她要是真顺了这丫头的意去责问膳房总管,受人埋怨的是她,钮钴禄感激的却是石榴。

  就算她真是个傻,过了这些年也该受够教训了。

  石榴出去后不久,庄嬷嬷进来。这老货小心翼翼的跪在脚榻上,拿起美人捶给她捶腿。她闭目小睡一觉,起来后见庄嬷嬷还是跪得笔直,手上不轻不重一下下捶得好极了。

  这份本事实在叫她惊讶。

  如今想想,这群下人不说是过江龙,至少也是镇山的猴。她托福在投了个好胎,论起心计本事,未必就能稳压他们一头。

  见她醒来,庄嬷嬷赶紧起身扶她靠坐在迎枕上,再捧来一碗热茶给她漱口。

  福晋吐掉漱口水,接过第二碗茶,对她道“你去开我的箱,上次我做衣服剩下的那半匹藕紫的松江缎拿去给钮钴禄氏吧。还有上年的钗,我记得有两个颜色旧了,说要送去炸一炸,也别折腾了,一起给她拿过去。”

  庄嬷嬷接过她的茶碗,陪笑道“主这是”

  福晋懒得看她装傻,直接道“主爷如今忙着正事,冷落了这孩,我看她人小小的,在家也是阿玛额娘手心里的宝,不能叫她进府了还委屈。你却了多替我宽慰她两句,就说等我闲了,叫她过来玩。”

  庄嬷嬷领命而去,下午耿氏就来请安了,手里捧着她新绣的一叠帕。

  福晋与她一上一下对坐着,细细翻看帕,笑道“你的手实在是巧。上回你给我绣的那扇屏风,咱们主爷瞧见了也说好呢。”

  耿氏微微红了脸,既期待又胆怯的问“若是主爷瞧着好,奴才正绣着一幅奔马图,想着今年主爷生辰时能做贺礼。”

  福晋都感叹,这耿氏实在是聪明,话都给她说到明处,也不像宋氏似的在她面前从来不敢表现出想要亲近四爷。若不是身份上略差钮钴禄一筹,她还真打算捧她一把。

  话虽如此,命数这东西也是不好说。谁又知道耿氏日后如何呢

  福晋就道“你有这个心就是好的,需要什么颜色的绣线就去针线房拿。到咱们主爷今年的生辰也就一个多月了,你赶一赶,到时漂漂亮亮的捧出来,主爷高兴,我也高兴。”

  送走耿氏,福晋就放松了些,继续看书。直到庄嬷嬷回来,她放下手里的书听她说钮钴禄氏。

  “钮钴禄格格感念您的大恩,当时就哭着跪下。”庄嬷嬷叹息道,“膳房那群人也实在是太折腾人了。”

  说这么好听,还不是掂记着膳房那边的差事

  福晋淡淡道“今天你去这一趟,膳房怎么着也会收敛几天。好了,这等小事就不必一再的说了,去瞧瞧今晚膳房炖了什么好汤大格格和三格格都有些体弱,晚上用碗汤,一夜手脚都暖暖的多好。”

  庄嬷嬷只好讪讪的下去,福晋明摆着不打算管钮钴禄格格的事,她再多说福晋就该烦了。

  武格格的院西厢房里,桥香在外屋守着,里屋钮钴禄氏和参花正拿着福晋新送的半匹衣料参详,钮钴禄把藕紫的料比在身上,参花替她掂着料头,道“这天说话就凉了,格格真打算用这块料做个旗袍叫我说不如做个坎肩,边上像侧福晋那样镶几层边。”

  钮钴禄氏也想起那天去东小院磕头时,见着侧福晋端坐在上首,宽大的袖垂在身侧,层层镶边别提多别致了。

  参花用手掌量着布料,再在钮钴禄身上比一比,道“做成旗袍是不是行,就是欠点,做成坎肩倒是能余下点料,可剩下的也做不成别的了,这么好的料有些可惜了。”

  钮钴禄氏赶紧说“要是就做个上衣呢袖做得大些。”她把参花拉起来,给她说侧福晋当时穿的那件衣服。

  参花进府后还没有那个荣幸近身见过侧福晋,湖心小亭那次她只顾着急了,没仔细打量侧福晋身上的穿着。再说,就是真有机会细看,她也没那个胆啊。

  听钮钴禄说过后,倒是有点印象,却摇头道“好是好,可是奴婢没那个手艺听格格说的,侧福晋这衣服大约也是自己想的,不是外面的样式,这前后怎么裁奴婢拿不准,回头再糟蹋了块料可怎么好”

  主仆两人面面相觑。

  参花有心再想个别的主意,却见钮钴禄坚决道“你拿银去求求针线房的人,看能不能请给侧福晋做衣服的人帮咱们一把不要她动手,只要给咱们说怎么裁就行。”

  参花愣了“格格”

  钮钴禄看着手里在烛光下隐隐流光的衣料,这么美丽的衣料她只有半匹,还是福晋赏的。而侧福晋那里吃穿摆设,一草一花,哪有一样不精致自从听说侧福晋连用膳的盘碗都是四爷特意给她烧的后,钮钴禄就想要是我也有那一天就好了

  她不死心不拼一把,她怎么都不甘心

  大家都是娘娘给的,大选进来的,凭什么只有侧福晋能得宠,能高高在上除了福晋是圣旨册封,其他人都一样。

  她比侧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