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清穿日常 分节阅读_280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咸吗
应该是咸的。李薇后来又陪站了大概两刻钟,德妃手里的茶碗就没放下,一会儿抿一口。
总之,敢于跳出来戳穿皇帝新衣的小孩都是不存在的,大家保持着羡慕熬过了永和宫的时间,一直到出宫才算放松下来。
四爷还没出来,于是他们就在宫门口的车里等。
三格格这段时间也开朗点了,没上车前小声问她“李额娘,御膳是什么味儿的”她小心翼翼的避开了大格格。
李薇觉得好玩,配合她也小声说“李额娘也不知道啊,等见到阿玛了,扎喇芬问问阿玛啊”
三格格大概从来没主动跟四爷说过话,她叫她去问四爷,不亚于叫她去揪下老虎的胡。
李薇还是希望她的胆能大一点,不趁小时候在四爷那里多刷些好感,等大了就不好办了。看四爷也知道,他对越小的孩越宽容。
等四爷他们出来,就弘时和她一起坐。剩下三个女孩一辆车,弘昐和弘昀一辆车,福晋一辆车。
她好奇的问弘时见到皇上没有
弘时也挺失望的“我跟着大哥和三哥去磕头,没看到皇上长什么样,皇上坐得好高,我就看到他的桌。还有好多人,三哥说都是我堂兄弟。”
跟四爷一样带着孩去谢恩的人还不少呢。
为了刷皇上的好感,龙们都是见逢插针,不遗余力啊。
“那你见着弘晰了吗”
“见着了,阿玛领我去的。还见了太二伯和大伯王。”说起这个他就高兴了,他赶紧从荷包里掏出两个小东西塞给她,“额娘,这是太二伯和大伯王送给我的。”
太给的挺奇怪,是个象牙扳指,一看就是大人用的。可能太临时没带小孩的东西,就随手拨了个扳指给他。
直郡王给的是串红玛瑙串,看尺寸至少十二,这也是直郡王随身的东西吧。
李薇只好交待他“好好收着,这都是好东西。”
弘时很高兴,他喜欢这种大人的东西,比小孩的还要喜欢,很珍惜的收到荷包里了。
至于蝈蝈,当然不可能叫人给带进宫去,所以当面打过招呼后,明天四爷再叫人去送。第二天,他就亲自带着蝈蝈笼进宫了。
毓庆宫里,太早就等着这个弟弟,他刚进院,他就听到蝈蝈的叫声了,笑着迎出去,道“这个动静可有日没听过了。”
兄弟两个就在院里说起了话。太拿起蝈蝈笼,含笑看了道“真是难得的好东西啊。”
进了屋,阿宝早就准备好了几个精致的或瓷,或木的蝈蝈罐。
四爷看到一个眼熟的,手捧大小,紫檀制,罐身阴刻了几个顽童扑在草丛石堆旁抓蝈蝈的图。不是名家所制,但却是太头一次跟着皇上下江南时,在江南街边自己买的。
太把草笼里的蝈蝈都放到罐里,捧着那个紫檀的道“叫弘晰和弘晋过来,就说他们四叔给他们带好玩的来了。”
阿宝笑着应声而去,不多时就听到弘晰和弘晋小跑着过来。
两人进屋先向四爷问好,弘晰就道“昨天就盼着呢,我早就准备好罐了。”一眼看到桌上摆的蝈蝈罐,兄弟两人上前一人抱了一个。
太笑道“看你们这样吧,好了,既然是你们四叔给的,那就准你们今天读了书可以玩一个时辰。”
弘晰和弘晋笑嘻嘻的谢过四爷,说都是托四叔的福才得了半日空闲,盼着日后四叔常来呢。
屋里只剩下了他们兄弟两个,阿宝送上逗蝈蝈的草杆也退下了。
太拿草杆逗着罐里的蝈蝈,问四爷“说吧,有什么事”
四爷犹豫了下,还是拿弘时道“百姓都说小儿,大孙,老人家的命根。弟弟府上有四个阿哥,弘时的哥哥们在弟弟面前连大气都不敢喘,只有这个最小的,皮起来无法无天。”
他也过去拿了草杆逗蝈蝈,“就说这蝈蝈吧,在庄上没住够硬给带了回来,说还要回去抓虫,他额娘哄不住他,叫人上街买了几百个蝈蝈,院里都快吵得翻了天,半条街都能听到我家晚上蝈蝈叫唤。”
太缓缓放下手,四爷继续说“就算这样,我也不舍得动他一根手指头。”他嘬住嘴对着蝈蝈吹了声口哨,仿佛真的在专心逗蝈蝈。
太转身端起茶碗,吹散浮沫,半天才说“你这算是给孤出了个主意”
四爷道“弟弟只是说句闲话罢了。弟弟告退。”他躬身退下时,太没有说话。
出宫的路上,他也不知道太会不会用这个办法缓和跟皇上的关系。只是说了总比不说强。太未必就想不到用弘晰去争圣宠,只是想到不代表他就能下决心去做。
不过过了几天,他听说弘晰去请教皇上学问,皇上给弘晰讲了半个时辰的事后,不由得松了口气。
京自索额图死后的紧张气氛也是随之一松。
回京后一直紧闭大门的直郡王府,终于也肯开门迎客了。直郡王在叫人转过三四家亲近的府邸后,叫人又给弘昀和弘时补了一份礼物,说是颁金节那天的见面礼太寒酸了。
四爷和李薇一起看了礼物,他道“那两匹蒙古马听说是科尔沁给的聘礼,直郡王能一下舍出两匹,这礼实在不能算轻。”
“有麻烦吗弘时可是乐歪了。要是知道阿玛想把马还回去,非拉上半个月的小脸不可。”李薇想到就头疼,现在院外头还有蝈蝈叫声呢。不过好消息是听赵全保说昨天死了十几只,叫人悄悄丢了,没让弘时看到。大概再过半个月,不等都送人也该死光了。
四爷一开始确实是想还回去的,后来打消了这个主意,“你帮我想想,怎么把这份情给还回去”
“我听说直郡王要嫁女儿的,不如添点东西”颁金节在宫里时就听说了,据说直郡王的四个女儿生的日期都很接近,基本上就是一年嫁一个的节奏。
不过她说完就想到四爷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那他特意提出来的意思是想尽快把这个礼还回去
毕竟圣旨刚下没两天,婚期是明年。四爷不可能现在就跑去添妆。
颁金节后是四爷的生日,但他咬死了不是整生日不大办,府门紧闭谁都不理,也不下帖请客,连几个兄弟的礼物都给推回去了。
就算是在府里,当天也没有任何庆祝活动,只是给下人们多发了一个月的月银。
如此低调也挡不住汹涌而来的人潮,连李家那边都有人不停的登门,李苍不得不也来了一把闭门谢客,对外说家里没人在,只有下人。
福晋娘家那边也有人频频上门拜访。东小院也听到风声了,有时上午下午都有人来,热情的程度叫人吃惊。
李薇再傻也知道四爷估计是有什么大计划在施行了。这些人不像来送礼的,倒像来托关系的。这种热情程度她就见过一回她所在的市重点初招生前,教学楼里天天都能看到家长带着礼品来堵门。
各种豪车堵着校门,一群群的男大款女大款在校园里亲切问学生同学,你们校长去哪里了
同理,跑去李家的和来找福晋的,也是想问四爷什么事吧
而四爷不在书房,就躲在东小院里头,谁来都不见。
李薇把柿蒂摘掉,拿小银勺挖里面的柿肉喂到他嘴里,笑道“四爷,你这跟躲债似的。”
他靠在榻上,枕着胳膊说“你怎么知道爷是躲债的”
李薇怔了下,反问“那你是要债的”
214、年关难过
四爷如此逍遥,自然有看不过眼的人。
这天,他照例在东小院消磨时间当大爷,置院外的无数访客和帖于不顾。苏培盛悄悄进来,递上一张帖。
能越过重重阻碍叫苏公公特意拿进来的,想必不是个简单人物,
李薇好奇的看着四爷接过帖,看了眼署名就问苏培盛,“是谁送来的,”
“是顾俨。”苏培盛道。
四爷下榻穿鞋,李薇见他这就要出去见人,马上跟着下榻给他拿衣服,苏培盛挺自觉的去拿梳,帮四爷把躺乱的辫打散重新辫好。
叫她在一旁都在想,这位顾俨是何许人也
送走四爷,她喊玉瓶“把往年咱们收到的帖都拿出来。”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这位顾俨要真是重要到递个帖就能把四爷叫走的地步,她这里肯定有他家的礼单。
玉瓶发愁道“全要那可有好几箱呢。”
李薇想了想,说“先把弘时当年落地、洗三、满月、周岁的帖找出来。”
顾俨这人她一点印象都没有,可见不是常跟四爷来往的。但这人又如此重要,那弘时落地这种四爷府上添丁的大事,应该能找出顾俨的帖。
就这拿出来也有好几摞。
玉瓶和玉烟来回搬了好几趟才搬完,堆得满榻都是。
这是要找到明年的节奏啊。李薇把二格格喊来了,跟她一块找。
“额娘找的是哪家的帖”二格格很快来了,母女两人对着一榻的帖开始翻。
她道“顾家的,我也不清楚,姓顾。”
二格格也糊涂起来,额娘要找帖,连是哪家的都不知道
因为入关后满人流行起汉人名字,所以这个顾俨到底是满人还是汉人也搞不清。娘俩翻得无比痛苦。为了给这个枯燥的工作增加一点趣味性,李薇开始教二格格从帖里看跟府上的关系,还有对方对四爷是亲近避讳公事化应酬等等。
帖上的礼物都是价值千金的,未必就跟四爷府的关系有多好。比如承恩公府的帖就被重点拿出来说。
二格格看了不解道“这不是唐伯虎的画吗”
“你阿玛不喜欢画嘛。”李薇解释,见二格格还是不明白,她思考了一下,换了种方式说“你阿玛虽然喜欢画,但他没有在外面表现出来。所以这幅画如果是送给你三伯,那就很合适。因为他在外头表现的就是很喜欢书画。”
二格格这下明白了,“哦,这么说这人送这画,不是因为阿玛喜欢,而是这画值钱”
“贵重。”李薇换了个词,四爷的外表还没那么嗜财如命。送礼的人是看这画贵重才送来的。不过还是没有拍对马屁。
其实弘时落地,送点小孩用的东西就好,不必多值钱,是个心意。四爷不是指着这种事揽财的人。
寓教于乐,各种帖里包含的东西太多,一时半刻说不完,而且很多都是要靠自己意会才能明白的。李薇发现帖也是很好的教才,打算等弘昐回来,给他和二格格一人分一堆帖回去看。
“啊,找到了。”二格格举着一个外表很普通的帖说。
这张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