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清穿日常 分节阅读_285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今年就是个很普通的八仙桌了。
因为桌面不够华丽,李薇感觉这饭吃得比较美好。但她也深刻感觉到了皇上很穷,所以娘娘们也很穷的概念。
德妃这么努力表现,李薇索性从第二天起就不换斗篷了,一直是那条狐狸皮的。首饰更是减了五件之多。
四爷有天回家后看到,问她“怎么戴这么少的东西”
她马上把娘娘拿出来说,道“不是我不想戴,只是娘娘都这么朴素了,我怎么好比娘娘戴得更多”
他笑了下,很痛快的拆穿了她“你不过是嫌沉罢了。”
她就很沮丧的撒娇“真的坠得头皮很痛啊难得有个能少戴几天的机会,爷就容我少戴几件吧。”
四爷亲手替她把首饰取下,头发散开,点头。果然见她欢喜的笑起来。
“一身懒筋。”他拍着她道,“什么时候懒到连饭都叫人喂到你嘴里。”
她扯着他的手不撒,“我现在就懒得不想动了。”哼哼叽叽跟他磨。
四爷打横将她抱起,颠了颠道“这回成了吧”跟着就抱着她在屋里转圈,转得她又笑又叫的。
但再怎么闹,还是神马都不会做。两人洗漱过后就上床盖棉被纯聊天了。
她又把脚伸到他的被里。
四爷掀开被等她钻进来,先一步夹住她捣乱的双脚,“今晚不许胡闹了,快睡。”
她最喜欢就是他无奈让步的时候,感觉那时整个人都被他宠爱着。
于是她钻到他怀里,叼着他脖根附近的一个盘扣豆豆不放。
他就在离她很近的地方叹气,她呼出的热气也扑到他的脖和耳根处。两人紧紧贴在一起的身体间,他的小鸟正在慢慢立起来。
他的大手在她的脑后和后脖颈那里揉来揉去,在她耳边说“爷都是心疼你早上起不来才不动你,这么闹是说你起得来”说罢他的手就滑到了她的屁股上,缓缓揉了两把,跟着还要往里滑。
她腿一夹紧,他在她耳畔笑道“不闹了”
她只好乖乖放开他的盘扣。
他在她嘴边亲了下,手抽出来轻轻拍在她的背上“睡吧,明天早上爷叫你。”
有他这句话,她几乎是一秒入睡。
第三天早上醒来时,还是他站在床前的背影。听他道“醒了给我。”
他弯下腰,大手拿着烫热的毛巾在她脸上狠狠抹了好几把,脸上的刺痛叫她很快清醒了。
梳头上粉时,她小声交待玉瓶“用点面脂就行,今天不用粉了,也不用胭脂。”
玉瓶凑近她的脸细看,刚要惊呼就被她拉了一下。
“主,你这脸上是搓伤了,都有血点了。”她小声道。
李薇点点头,轻轻抹了一层面脂。
背后,他一直在等她,见她弄好就说“去用早膳吧。”
“好啊。”她起身挽着他的手。
到了堂屋还没坐下,她举起他的手看,心道怪不得给她抹把脸都快把皮搓破了,这爪上骨头硬得跟铁铸似的。
正看着,他的手捏了下她的鼻,他正冲她笑,一脸无奈“盯着爷的手看什么又想作弄爷了”
她也很无奈,没办法,为了不叫他心里难过,她就不说他把她的脸差点洗破吧。
她真是太温柔了。
218、 皇上跑了
忙碌又朴素的新年终于过完了。
比起以前的新年,李薇居然觉得朴素版新年过起来更轻松。好多人家送来的请帖都能用一个理由回了,我家爷不让。
田氏的弘景在过了十五后就常到府上来玩了,能跟他玩到一起的只有弘时。叫她没想到的是,弘景居然是个很天真的性,第一天来就能毫无顾忌的对她说,“婶,我想尿尿。”
原来弘景打小就是蹲着小便的,站着他会尿到裤上,然后就哭。可蹲着他又嫌丑,常常憋得照样尿一裤。他跟弘时在花园里疯跑时,弘时尿急了就叫下人围成个圈,把他的小鸡鸡掏出来就地放水。
可弘景不行,他还知道要是在别人家尿了裤就更丢人了,急得跑回东小院找她。
干嘛呢因为田氏在哄他乖乖蹲着尿时,都是拉着他的手陪着他的。
连奶娘他都不要,只要田氏。
李薇在弄清事情真相后,忍笑陪他尿了一次。第二天田氏大概昨晚上听下人说了,就叫人送了道歉的礼物来。
其实这倒叫她觉得田氏也没那么不好。虽然她性格有些小刻薄,可对弘景是实打实的真心疼爱。收了田氏的礼物后,她表示欢迎日后弘景常来玩。
没过两天,田氏居然亲自上门道谢。
“都是因为在你家叫你陪着尿了一次,回去后他死活都要学会站着尿尿。”田氏高兴的满面红光,道“说学不会就不敢再来找弘时玩,真是托了你家的福了”
本来今年冬天没下雪,不能堆雪人玩雪让弘时很不高兴,现在有了个新的小伙伴,弘时就乐上天了。
于是李薇也对田氏说“弘时有弘景做伴也高兴的很呢,叫弘景常来,在我这里绝叫他吃不了亏。”
除了弘景之外,弘昀也有五爷府上的弘晊找上门来。
比起二格格当年很长时间只能在家里一个人玩,弘昀和弘时已经有了不少找上门来的朋友。
李薇以前想过,因为她与福晋的不和,导致二格格和弘昐不得不跟同府的兄弟姐妹有隔阂。她感觉非常对不起孩们。
如今风水轮流转,她却还是担心。只是这次担心的是这些找上门来的小朋友背后的家长是否居心不良。
不过就算这样,她也没有限制弘昀和弘时去交朋友。朋友本来就多种多样,就像她跟田氏与纳喇氏,大家走到一起的理由肯定都不那么纯粹,但能当朋友就是缘分,在没有重大分歧的时候,不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另外还有一件大事,十五之后,皇上迅速下旨叫四爷领户部的差事。这是一。第二就是皇上跟着就去南巡了。
一点没耽误的正月就走了,还带走了直郡王和太。
速度快的李薇都没反应过来。可看之后四爷忙得脚不沾地,她又觉得皇上这是逃走了吧
四爷的差事到现在她也看出来了,就是清理户部欠银。府上从皇上下旨又出巡后,各种请托的人就更多了,送给她的礼物也多的堆成了山,直到有天看到一座尺高的金佛吓得她请示过四爷后,从此拒收一切礼物
在东小院里,四爷安慰她时说“皇上心里也有数,特意把直郡王和太都带走,就是怕却不过情面。他们都不在京里,我才好施展。”
欠银的是大爷,这句真理在清朝已经有了。
她很担心的说“可是这是个得罪人的活吧”四爷您真是杯具帝。
谁知他笑着摇了摇头,握着她的手说“你想错了。”
谈兴大发的四爷给她上了一堂关于借银和还银的学问的大课。
总结起来就是,借银是为了面,可也不是都能安心捂着银不还。至于现在,大家就是想找一个合适的还银的时机。
四爷打了个比方“比如两个人欠银,一是一百两,一个是一万两。要是会说话,找准时机,还了一百两也会叫皇上高兴,记着他是个忠臣,一心为皇上尽忠。可要是不会找时机,他就是还了一万两,那也是带罪之身。”
这就很好理解了。
还银自然是希望皇上高兴的。就是她也明白,还一百块叫朋友高兴,还一万块叫朋友怨恨的事可不少。前者大家还是好朋友,后者可能会反目成仇。
四爷带着笑说“大家都在等这个机会。这时哪个第一个还上银,就是众矢之的。”
“这个我就懂了。份量不够的不敢先还,上头有人的要看上面人的意思,有派别的要看大家的想法。所以”她正说得高兴,突然发现下面不太对啊。
“所以现在没有人还银”
迎向她震惊的表情,四爷故做深沉的点了点头,跟着就笑道“可不是一群人都在伸长脖四处看呢,就怕跳出来的时机不对,反把自己陷进坑里了。”
所以收银不是难事,怎么制造机会叫大家放心的把银拿出来才是问题
“咱们府上的银也还没动,等等看吧。”他叹道。
连四爷都说要等等才能还银,可见京里其他人是什么想法了。
这种复杂的政治斗争不是她的强项,当个热闹听听就算了。摆在她面前的一个大问题是今年是选秀年。
李苍的媳妇佟佳氏来看望她的时候说“街上现在到处挤的都是人,还有人到咱们家来问能不能租两间屋住呢。听说有不少都是去年就从家里出发了,在路上过的年。”
选秀之年,京城就叫秀女们给塞满了。
李薇也听说了,不过是听她两个舅舅说的。
她道“我听小舅舅说,他们从年前起就没歇过一天。先是皇上出门,然后紧跟着就是秀女进京。”
佟佳氏也知道,过年时她还特意叫人往两个舅舅家送过年货,怕他们顾不上吃饭,家里又没有女人帮衬,特意派了一家人过去帮着看门做饭收拾屋。
“也有不少人挺可怜的。千里迢迢的来了,恰逢过年,京里宽出严进,好些人想早点来租个房过年的,都叫挡到京郊去了。”佟佳氏这话一说,李薇听出话音了。
先说有人问租房,再说选秀的人没租到房很可怜。
说起来李家现在人口少,空房多,租几间出去也不要紧。但叫李薇担心的是难不成李家缺银了她自己过得金尊玉贵的,何况李家以前的日也是小康水准,李璧又一路高升的当官。
李家不该缺银啊。
李薇一瞬间转过许多念头,问佟佳氏“家里想租房给秀女缺银了”
佟佳氏想了下,还是悄悄跟她说了“前年阿玛那边就来了信,额娘说阿玛的俸银都支出去了,就不往家里送银了,叫我们紧着些过。”
李薇的眼睛马上瞪大了。前年的事她现在才知道
佟佳氏忙道“我们不跟姑奶奶说,也是不想叫您操心。外头的阿玛、额娘还有你弟弟都是这个意思。你在府里不容易,咱们还是别给你添乱的好。”
李薇深呼吸几次,道“以前的事先不说了,到底是怎么回事,说给我听听吧。”
总之就是李璧为人比较疏阔,换句话说就是老好人那种。他在外当官,喜欢结交人雅士,还喜欢资助贫家学。这都是好事,何况有个当贝勒爷侧福晋的女儿在京里,他每年收的三节两寿,冰敬炭敬都不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