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清穿日常最新章节 > 分节阅读_449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清穿日常 分节阅读_449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小太监们把匣捧出来,拿竹刀把黄封完整的挑下来,再打开后托到主们面前。

  扇多是成双成对的,材质也不一而足。

  四爷给她挑了好几柄,先把她手上的这个给换下来了。其实这柄也是今年他才拿给她用的。

  不过这些东西就是赏玩的,没有电视电脑和报纸,人只能在衣食住行上钻研。特别是一辈都被圈在宫里的女人,不享受这个又享受什么呢

  李薇顺着他的意,每一柄都拿起来用给他看,最后挑了一把象牙柄的绢底花鸟扇。等她拿着这把扇在他面前扇风了,他方才满意点头,让人把这个箱全都送到永寿宫去。

  李薇拦道“万岁何不留着赏人”

  四爷摆摆手,苏培盛带着人抬着箱下去了。“好东西自然是要留下来使的,你放心,赏人的朕都另外有。”

  他手里拿的是把折扇,正反各有一面字,李薇看着不对,按住他的手翻过来瞧。这背面不是他的字。

  他就笑“看出来了这是朕跟十三一同写的扇面。”

  看来他们兄弟关在养心殿,也未必是都在说正事,这不挺有闲情的吗

  西五间那里能看到有几个小太监在忙来忙去,李薇看到还有人抱着被褥出去,就猜到这几日十三爷肯定留宿养心殿了,说不定还跟四爷抵足而眠。

  她在这边走神,四爷却是忙了几天后憋着一肚享乐放松的心。他把素素喊来养心殿后,见着人仍觉不足,突然起身道“随朕去御花园走走吧。”

  说罢他已经先走一步了,李薇只好赶紧跟上。

  在御花园东游西转了半天,还进万春亭喝了盏茶,她才从他说的要不是时间不够,更想去景山转一转,又说等圆明园修好就好了等等话里,猜出他是忙够了想看看景色,结果紫禁城走到哪里都是房的地方无景可赏。

  比不上圆明园里一抬头就能看到碧波万顷。

  兴冲冲出门去,扫兴回到养心殿,四爷就道“这几日太热了,等下场雨凉快了,朕带你去景山。”

  可第二天,他等不及下雨就非要带着一群人去景山跑马。

  李薇坐在车里时都想,他这性真是越来越急了。掀开车窗帘看出去,四爷正和十三爷骑马走在大太阳下,景山地界确实凉快点了,但只看这二位都晒得一脸通红,就知道肯定热得不轻。

  十三爷比四爷要黑两个色度,露在外面的脖脸全是黑红色的。而且,跟他比一旁的四爷反倒被比成了个胖。

  比方一下,十三爷像身高一米八,体重一百四的,四爷像一百的。

  虽然只胖那么一点点,但显然四爷比十三气色好,人也更丰腴。

  两兄弟不知说了什么,四爷拿马鞭的手往前一比,两人均纵马跑了出去,身后跟着的侍卫也都呼啦一下都跟上去了。

  李薇今天根本没换骑装,顶着大太阳跑马,她真的敬谢不敏。而且四爷对十三爷的热情劲还没过,这些天粘弟弟粘得厉害。

  到了地方,帐篷已经早就提前扎起来了。李薇从车上下来就能直接进帐篷,只是外面凉风习习,她带着玉瓶在周围转起了圈。

  大概是因为她来了,所以十三把兆佳氏也带出来了。只是兆佳氏才出月,柳嬷嬷把她补得过了点,现在人胖了些,稍稍动一动就是一身汗,看着就辛苦。李薇让她先回帐篷休息,她去看看孩们,把兆佳氏劝回帐篷后她才动身。

  百福、造化都被带出来了,永寿宫地方小不够它们跑的,从刚才一撒下车就欢乐的跑起来。小喜紧紧跟着它们。

  看到李薇,两个小家伙都跑过来围着她,她挨个拍拍头,说声“去玩吧。”它们才跑走,但都是跑远一点就回头看看她,像是要记住主人在哪里。

  李薇嘱咐小喜“今天来的人多,小心别让它们跑丢了,看到侍卫骑的马要赶紧的避开。”

  “奴才都理会得,贵主儿放心。”小喜忙道,见狗儿们跑开了就赶紧去喊。

  苏培盛过来道“贵主儿,这会儿太阳大了,奴才侍候您回去歇着吧”

  李薇猜他大概是有事不能在外面说,搭在他手上回了帐篷,坐下后等她洗漱完,苏培盛才说四爷和十三爷跑得不见影了,午膳大概不再回来用,刚才传话来说膳房班不用动,从这边做好了送过去就行。

  “那就照万岁说的办。”她道。

  苏培盛看了贵妃两眼,见不像说假的,等了会儿也没别的吩咐就出来了。出来了还嘀咕,贵妃不跟着过去万岁在外面,她就这么留在这儿了

  没有四爷,没有孩,李薇突然觉得浑身都轻松了。她也不想再坐在帐篷里,让赵全保留下看摊,她带着人去山里溜溜。

  等苏培盛去传完话过来,就见贵妃的轿和人都没了就留了个赵全保,这小还呵呵道“我们娘娘出去散散。”

  苏培盛心道你骗谁啊贵妃一准是去找万岁了。跟着又一想,不对啊,万岁是骑着马跑的,除了十三爷和身边带的侍卫,现在他都不知道万岁在哪儿。贵妃想坐着轿追那是白日做梦。

  贵妃别是把景山当成圆明园了吧这地方大着呢

  苏培盛想过会儿就能看贵妃失望而归了,不由得嘿嘿笑起来。

  赵全保看他这一脸不安好心的样,故意上前道“苏爷爷想什么好事呢”

  苏培盛回神,忙拍拍他道“放心,你爷爷有好事一准忘不了你。”

  赵全保笑道“那小的就等着了。”哄谁啊

  另一边,李薇走累了就上轿让人抬着,坐烦了就下来走着,还跟玉瓶说忘了把马牵过来了。玉瓶说“主要是想骑,这就让人去牵来”

  李薇摆手说不用,快到午膳点了,要是想骑下午再骑。

  正走着前头传来阵阵马蹄声,随行的侍卫赶紧迎出去百十米。主们进景山来多是骑马的,贵妃却是步行。要是前头来的人没看清直接撞过来,不说撞着贵妃,撞着她身边的人也是一桩麻烦事。

  李薇被护在后面,到现在也只听到两队人马汇合的声音,马蹄声越来越多,却根本看不清来的是哪边的人。

  她想起侍卫身上都带着旗,忙让身边的人看旗。

  前头一个侍卫回来说“是万岁。”

  果然接着就看到了高高竖起的明黄旗。

  四爷那边在看到过去的侍卫头领时就明白是素素了,他转头跟十三说“是贵妃的人。”

  十三也看到贵妃的金黄旗了。

  景山里现在就这两个黄旗,一见就知道是谁。

  他连忙下马“臣弟给贵妃请安。”

  四爷摆手“不用多礼。”他策马过去,前头的侍卫纷纷跪下给他让路。

  李薇看到他骑马过来,也蹲身一福。

  四爷在马上冲她伸手“上来,朕带你过去。”

  她看到十三爷就在四爷背后冲她行礼,连忙抬手让他平身,然后才搭着四爷的手,他伸胳膊把她给抱了上去。

  侧坐在马上,十三爷也从后面骑马跟上来了。

  四爷笑道“正往回跑呢,没想到在这里碰上你了。”他看到素素身边带着轿,就知道她是过来散步的。

  回到营地里,人们看到明黄旗早早的就出来跪下迎接了。

  赵全保也看到了贵妃的旗,立刻就带着人迎了上去。

  四爷先下马,再把她抱下来,道“把孩们都叫回来,一会儿一块用膳。”

  她就让侍卫们上马去分别传话,不一会儿就见到二十多支旗向营地聚拢。然后就看到一队队的侍卫护卫着阿哥们策马而来。

  等到用膳时就热闹了,营地央好大一片地都用地毡铺满了,四爷居于上首,李薇坐在他身后,面前是张小桌。十三爷坐在左首第一位,落座时辞了很久,四爷坚持让他坐在那里。

  弘晖带着弘昐等坐左列,弘晰等坐右列。

  额尔赫也是个小桌,却坐得比弘晖还靠前,离四爷的桌也近。

  弘昤由太监领着也有他一张桌。

  一场野餐吃得像个大场面。

  四爷却很高兴,上桌后频频赏菜,说弘晰爱吃这个什锦菜卷,豆腐皮裹着的放着绿豆芽金针菇等,让人给他端过去。说弘晟爱吃毛豆,弘晋爱吃大拉皮,弘曙爱吃炖豆腐,等等。好像每个阿哥的口味都被他记在心里了。

  他每点一个人,那人就要赶紧起立谢恩。比起自家亲生的孩,他对兄弟家的侄倒是更疼爱。

  李薇的桌上也有盘拔丝苹果。

  她吃的时候就想,四爷确实细心体贴又周到,当他是皇上之后还肯付出这份心意就让人动容。这两次她见到的弘晰等人,除了弘晰看起来一样恭敬之外,往下如三爷家的弘晟,七爷家的弘曙,对着四爷时就没那么诚惶诚恐,不敢说不敢坐,什么都不敢了。

  现在弘晟就在跟弘曙拼酒,举着盛着米酒的酒斟豪迈的干杯。

  四爷在上面看到了还笑,让人给他们再提两瓮去,道“只管喝,喝倒了汗阿玛让人把你们抬上车去。”

  弘晟笑嘻嘻的说“谢汗阿玛”然后还要过来找弘晖喝。弘晖强不过,勉强喝了三杯。

  晚上,四爷对她叹道“十三真是朕的肱骨之臣。”

  炕桌上的笸箩里还摆着雍正钱,他拿起一枚叹道“治大国如烹小鲜,真是一丝一厘都不敢错啊。”他把这枚钱扔回去,发出清脆的当啷一声。

  “这些雍正通宝都收起来吧。”他木然道,“等宝源局把新钱送来,朕再拿来给你玩。”

  李薇虽然还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也点点头。“那这个就叫人挪出去吧。”她指着摆在东五间里的那个百枚雍正钱编的大钱串。

  一串五枚,四串一股,看着虽小却十分的沉。四爷硬是让人弄了个红木架来挂它。

  四爷看着那一大串钱,半晌才道“不必,就这么搁着吧。”

  也让朕时时看着,日日自省。

  隔了几日,李薇让人收回宫里散出去的雍正通宝。去年四爷把这钱给她后,她就拿这个来赏人。永寿宫上下也都爱在打赏时用雍正钱而不是金银角了。

  有她带头,西宫里雍正钱打赏成了时兴事。特别是过了一个新年后,太监宫女们吃酒耍牌斗骰,用的都是雍正钱。

  四爷的态度改变,她自然也要变一变。让人拿银把雍正钱都给兑回来。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