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清穿日常最新章节 > 分节阅读_574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清穿日常 分节阅读_574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自己擦完手再替李薇擦,道“朕看宫里在阿哥所膳房侍候的许照山不错,可以调到园里来听使唤了。明天你用印,把人宣来吧。”

  今天弘时和弘昤不在,四爷吃完元宵就觉得好像有什么事没干,平时他这个时间回来得早,就会问问弘昤的功课。而且他还喜欢问弘时在书房的事,弘时的眼睛毒,胆大还敢开口。有时跟他说话会有醍醐灌顶之感。

  他发了一会儿的呆,笑道“孩们不在,朕竟然觉得没事做了。”

  说罢起身去写字。

  铺上纸后他才想起来已经很久没有在饭后睡前练字了。

  下笔都觉得生疏了。

  四爷摇摇头,李薇在旁边陪他一起写,发现她的字倒是没落下,习得越来越好了,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风骨。

  他放下笔,拿起她的字看。

  薇薇以前的字透着一股缠绵之意,字与字之间总是很喜欢连起来,好像有一条线从头连到尾。那时他记得要是她间写断了,就会说这张写坏了,要重新写。

  现在字与字之间已经少了这条线,每一个字反倒都端端正正的立起来了。

  而且笔锋内敛,显得圆融了不少。

  四爷看着这笔字有些出神。

  他突然觉得他可能错过了什么。

  李薇看他出神半晌,道“爷这张写坏了”

  四爷回神摇头,放下她的字道“不是,朕是看你的字都没断,倒是朕的已经很久没练,现在连你的都不如了。”

  “爷每天写得字多着呢,那也是练字了。”他每天批折,一批几百本,写得字哪里少了今年他还让御药房给他做膏药,专贴手腕和手指的,大大小小的几十帖。因为据说他现在把能直接上奏折的权利近一步的扩大了,在京三品官都能上。

  这就意味着他每天批的折将有一个量的飞跃。

  李薇都想说要不要跟四爷提议,提畅极简办公效率。比如规定四爷批折,每本不得超过一百个字。

  她真怕他有哪一天是累死在这批折上的。

  晚上,四爷就像打算一晚上补齐作业的学生一样,足足练了二十张字才停下。

  李薇终于没忍住,提议简化办公用语这一利国利民的政策。

  四爷听了觉得有道理,待再听下去是由他来以身做则,每本折少批几个字时就笑了,连连点头道“朕懂了,朕以后少写几句。”

  第二天,李薇送走四爷后,不急着先传话让许照山来,而是叫来常青问御膳房里现在是个什么情形。

  刘宝泉走后,他的徒弟小路纯粹是靠着他师傅的情面坐上膳房头一把交椅的。原来酒库的太监不像刘宝泉那么幸运,他折进去后,各库房总管太监都想着能把酒库的钥匙给占过来。

  常青道“奴才看,小路怕是压不住阵。”

  李薇让他悄悄先去给小路透个口风,等许照山来了,让他们两个搭班把这一摊给按下去。一面算全了这么些年跟刘宝泉的情份,二来也是替许照山铺个路。

  既然四爷说许照山能用,应该是已经让张保查过了。

  常青心里觉得贵主儿是个心里有旧人的。许照山以前是贵主儿身边侍候过的不说他,刘宝泉压根都不算贵主儿的人,她都肯照顾,现在连小路也得了她的济。

  要是贵主儿是安心想在膳房里放眼线那也罢了,可他知道贵主儿没打着这种主意。不然万岁爷也不会把这事交给她。

  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常青心里叹了两句。贵主儿的手段越发的好了,施恩不落地,叫人心里记着她的两三分好。

  下头的人自然都盼着能被贵主儿记在心里了。

  小路那边正有力不从心之感,一听说起是许照山,脱口道“原来是许哥哥哎呀我们可是老相识”

  早年他就在师傅的示意下跟许照山打过交道,没想到那时起的结下的交情现在竟然成了他的救命稻草。

  小路不免想起了师傅,等许照山来了之后,交接清楚了,他找个机会报假回城探望刘宝泉了。

  内务府刑堂里走一遭,刘宝泉反倒瘦了不少。小路有两个月没来了,一见在大树底下乘凉的刘宝泉都不敢认。

  刘宝泉对着小路笑“怎么样你师傅现在从馒头瘦成油条了。”

  小路的眼泪刷的就下来了。

  刘宝泉哈哈笑“你师傅我原来胖的时候不怎么显年纪,就是因为两腮的肉都吃起来了,把皮给绷紧了。现在肉没了,这皮就松下来了,正常。”

  小路抹了把泪,把他从园里带出的礼物拿给师傅看。

  是一节金华火腿。

  刘宝泉一见就两眼放光,撕下一条肉丝尝了,点头道“果然是这个味儿。”问小路,“这是李主赏的”

  小路眼睛还红呢,扑哧笑道“师傅真神了”他道,“师傅,我给你做,也让师傅瞧瞧我的手艺长进了没。您想怎么吃”

  刘宝泉摇摇头,可惜的把火腿推远了“快让人拿走吧,别放在这里馋我了。回头炖成汤,我尝个味儿就行了。”

  他看小路好像在担心自己送错礼物了,解释道,“别瞎想。你师傅现在是不能多吃。吃多了坏肠。”他叹了口气,“在里头饿得了,等把肠胃养回来再一饱口福吧。”

  小路老家不是这里的,家里还有什么人也说不清了,他的探亲也就是探他师傅。当晚陪师傅喝了一顿清粥,就粥的还是当年李主折腾出来的肉松。

  刘宝泉吃着叹道“出来后多亏李主的这个肉松啊,不然你师傅我算是一口香的都吃不着了。”

  一连喝了几天的稀粥汤,小路肚里的油水都快扫干净了。无奈刘宝泉不许他在家里开火,道“你做出来了,叫我干闻着味看你吃去想吃就出去下馆去”

  小路便出来了,到了前门大街上,到处都热闹得很,沸沸扬扬的。小路生就一个御膳房出来的好鼻,循着香味找到一处酒家。大堂里的小二走近一打量,立刻认出这是个宫里出来的公公。

  这份眼力都是要练的。在京里别处看不到的,一个是满大街跑的王公贵族,第二个就是公公了。

  小二知道公公平时不出来,一出来都是办差,身上的银都不少,也不把他往大堂带,直接就上了二楼,找了一个雅间安置他。而且雅间外靠墙就是向下的楼梯,直通到酒家的侧门。出去就是马房了。

  酒家里常有那多事的,看不起公公,叫他们撞上了闹起官司来,倒霉的还是酒家。

  所以小二待小路特别殷勤,道“爷在这里坐着,小的叫个人来侍候着,爷要什么只管吩咐他就是。要出去下楼,旁边就是。”

  小路不免赞了一句“你倒机灵,是个人才。”

  小二连连哈腰,只觉得被夸得寒毛直竖。一个公公夸他是人才,难道是说他能当个好公公啊呸

  等菜上齐了,小路挨个品过去,不免在心里道这道海参烧得够火候,这鸡块老了,猪肝炒得倒好,这道炖驴筋不错,当是这厨看家的本领了。

  此时外面有人上楼,就是从他这雅间前头的那楼梯上来的。

  小路不免放轻呼吸,听着外头的动静。

  这都是习惯了的,不管是偷吃还是在做正事,听到外面的动静时都要竖起耳朵,免得是主叫唤没听到。

  小路暗骂自己真是修不掉的奴才命。

  恰在这时,他还真听到一个主的声音了。

  外头,弘时小声道“就是这里”

  弘昀看不惯他这副做贼的样,且不说他们是来抓别人的短处的,就是真撞见了,出来吃顿饭而已,要心虚也该是对方心虚。

  也是弘时天天念叨,恰好弘时的人也送消息过来了。弘昐来了兴致,自己却不好上场,干脆从园里把弘昀也喊过来,今天专门到这里来堵人的。

  所以他故意道“有点出息。不就是想吃驴宝吗我打听过了,这里的最地道。”

  小路的下巴算是掉下来了。

  他等外面两个主都走了,也顾不得再吃下去,放下银就溜回了刘宝泉那里。

  刘宝泉听他说完肚都笑疼了,小路怕他笑出个好歹来,帮他扶胸顺气。

  “这种壮阳的东西不能给主乱吃,你啊,就当自己没听到吧。”刘宝泉擦着笑出来的眼泪道。

  他又留小路住了一晚上,第二天就撵他回圆明园了。

  下午,小路风尘仆仆的赶回园。先去更衣洗漱,再去找许照山消假。

  现在许照山是膳房大总管,他是副的。

  “许爷爷,我师傅让给您带个好。”小路一面笑,一面送上特意在京里买的礼物,不过定睛一看,就见许照山脸上的神色不大对,忙道“许爷爷,是不是出事了”

  李薇在万方安和里按着太阳穴发愁。

  她早就想到这一群各府阿哥聚在一起,肯定会因为这个那个的事闹起来。上次才几个人就打了一架,现在这么多,不出事倒不正常了。

  不过后来她也想到了,跟四爷道“我猜是因为弘昀和弘时都出去了,弘昤又一向不爱掺和他们的事,所以才变成这样。”

  弘昀和弘时就算什么也不做都是四爷的儿,皇上的阿哥,他们就是定海神针。结果先是她看弘时可怜,找了理由放他去京里找弘昐住几天散心。跟着弘昐传话把弘昀也叫过去了,四爷道弘昀手上的事办得不错,可以放两天假。

  结果这两人才一走,阿哥们就在练武时比赛布库,有五个都摔得鼻青脸肿的。

  最后还是弘昤听到消息匆匆过去,让人把他们给拉开的。

  四爷笑道“这不挺好的再来两回,弘昤在他们间的威信也竖起来了。”

  李薇愣了,他道“是朕让人去问弘昤的。”

  李薇反应了下,四爷就看着她,等她想通。

  “爷是想用他们来给弘昤练习”她猜到了,但觉得是不是有些太儿戏

  仿佛太不拿那些阿哥当回事了。

  四爷跟她坦白“其实以前,先帝也常放任小阿哥们吵架打闹。”宫里一堆小孩,哪会个个都乖得很大家都是皇上的儿,大了以后可能会明白哥哥弟弟不能打,母族,朝堂,名声等问题。小时候谁懂这个

  借着练布库的机会公开报仇的可不在少数,就连四爷自己都曾经借机报过仇。

  李薇领会精神“莫非先帝也是这样来锻炼你们的”主要是四爷好些养孩的手段都是跟先帝学的。

  不过先帝做出来就很高大上。

  她现在再一想,就觉得这事没那么难以接受了。

  她不是之前还发愁弘昤不太通人情吗现在四爷正在磨练他。

  第450章

  树上的知了叫得厉害,勤政殿西侧的屋里,弘晖心里烦躁,他放下笔走到冰山前,仿佛在发呆,又像太热了站在冰山前贪那凉意。

  屋里没留太监,只有一个太监守在门口。他也不是弘晖自己的太监,而是勤政殿里侍候的。他看到屋里弘晖起身,有些迟疑的不知道该不该进去侍候。

  弘晖冲他摆摆手,,他现在只想一个人多清静些。

  因为他看不懂皇阿玛现在到底是怎么想的。

  三年前,弘昐没开府就去了户部,他在事后才知道,那时弘昐负责督管十四叔带军出征的粮草。虽然只是按照皇阿哥的旨意从各地拨粮、调粮,但也算是插手部了。

  弘昐把弘昀叫过去帮忙,皇阿玛也是睁一眼闭一眼的由着他。

  十四叔回京后,借着这份功劳,弘昐受封贝勒。大家都道照这样看,二阿哥日后就算不是太,只怕也是个实权王爷。

  弘晖知道他应该替弟弟高兴,可在他的心底深处,隐隐的不安始终没有消退。

  因为皇阿玛从来没有把政务交给他处理过。

  最近几年,皇阿玛常常出巡。但多数都是由军机处和怡王叔来参赞政务,他连一点边都摸不到,而据他打听出来的,弘昐和弘昀似乎并不像他这么清闲。自从在户部插了一手后,部里的人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