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盗宋最新章节 > 第 170 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盗宋 第 170 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意劫掠的事情,后勤压力会更大许多。

  单凭传统的陆上运输,单单是牛车骡车,恐怕就是个天文数字,当兵的要吃饭,运送物资的人也要吃饭,石粮食等送到前线交给军队的时候,能剩下四分之就算是谢天谢地了。

  所以高怀远在仔细考虑过历史上南宋北复中原遭遇惨败的原因的时候,就现了这个严重的问题。

  最终他想到的解决办法,也只有依靠水路运输,南宋之所以在蒙古大军入侵下坚持数十年时间,其中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南宋这边在前期始终掌握着水军的强项,只要是在河道所及之处,开始的时候蒙古军可是吃过宋军水师的不少闷亏,所以他们能依靠的也只剩下了水上的优势,要是用船来运输粮食以及各种物资的话,对于大军的后勤保障会有很大的帮助,船只的运载量比陆上运输要大许多,用人也少许多,这样便减少了粮食在路上的消耗,对于支持大军行动,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有运河在,但是当年北宋覆灭的时候,南宋为了抵御金军南下,防备金军利用运河乘船追击宋军,以前的汴河许多地方都被人为的淤塞了,加上后来黄河泛滥,更是淤积了不少河段,更加上无人维护,以至于现在运河只能通达到楚州,而且运河也淤积的难以通过大船,假如以后宋军北伐的话,就必须提前做准备,疏通宋军可以控制的辖地之中的运河河段,尽可能的保证可以让船只朝北行动。

  要是切等到以后开始北伐再做的话,就大事晚矣,所以这次高怀远这么急着收拾李全,运河也是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高怀远在奏章之中详细陈述了疏浚运河的重要性,请赵昀下旨,调拨粮食资金支持他展开这项工程,但是他奏章是这么写,却不等赵昀答应这件事了,当即他便下令,将先期楚州宝应宿迁以及徐州这里的降兵先行投入到疏浚运河的工程中去,省的养着他们,白白浪费粮食。

  当高怀远写完了这份奏章之后,窗外东方的天空已经开始泛出了鱼肚白,高怀远重新审视了番自己的这份奏章,心里面感到还算是满意,只是这文笔和字体实在是连他自己也不敢恭维,来到这个世上这么多年了,他练就了身强横的武功,却直没有练出手好字,看着这字体,高怀远还真是颇有点汗颜。

  于是他叫道:“来人!”

  个靓丽的身影撩开门帘,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高怀远眼前亮,自从出兵之后,他直都没有安稳过天,直到攻下徐州之后,他才得以在徐州城的官府之中稍微休息下,这些日子以来,他都有点忘记了身边还有个秋桐的存在,而今天让他感到意外的是秋桐今天居然换上了身女装,虽然她这身女装并非女子日常穿着的裙装,而是身劲装,下着条胡裤,但是让高怀远这个满眼都是男人已经几个月时间的家伙还是不由得觉得很是惊艳了下。

  高大人是在叫我吗?秋桐显然是刚刚起床不久,脸上还带着丝的慵懒的神态,她自从出来之后,为了不让人现她的女儿身,就直留在高怀远身边,前段时间倒是陪了杨妙真段时间,但是高怀远出楚州之后,她便又跟了过来,依旧留在高怀远的身边,即使是晚上,她也都在高怀远大帐之中休息,明里她是高怀远的亲卫,实质上只是为了避免混迹在其他男人之中。

  让秋桐感到郁闷的是,高怀远这家伙似乎是对她不感兴趣,虽然她有的时候故意在没人的时候,露出些小女儿的姿态,但是高怀远这个家伙每次都是视而不见,全然没把她当女人看待,和她之间始终都保持着种距离,她占据他的内帐,高怀远就在外帐席地而眠,连她有时候在内帐里面洗浴,高怀远都立即躲出大帐。

  刚开始的时候秋桐还对高怀远的表现嗤之以鼻,认为男人都是猫,这世上没有不偷腥的猫,可是当这么长时间过去之后,她现,高怀远已经将全身心都扑在了这次北伐李全的事情上,根本就没有对她表现出任何觊觎。

  这让秋桐觉得很失败,她当初在跟着高怀远出来之后,曾经设想过许多可能性,特别是她曾经设想过假若有天,高怀远突然间兽性大,要吃了她的话,她该怎么做,这个世上现在她只认定高怀远才能当她的丈夫,可是假若高怀远真的要和她生关系的话,她能这么将自己的身体交给他吗?

  可是直到现在,她知道自己多虑了,因为她现,高怀远到现在还是对柳儿网情深,丝毫没有将心思放在她的身上,只是将她当作师妹看待,点也没有表现出任何逾越的念头,所以秋桐渐渐的这段时间心绪倒也淡了许多。

  她开始对高怀远表现出了尊重,默默的继续留在他的身边,充当他的亲卫,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会默默的自怨自艾,觉得自己碰到高怀远太晚了些,让柳儿抢在了前面,这个世上这样的男人太少了,除了他之外,还有谁能比他更强呢?虽然对于高怀远对她的视而不见她很有些失望,但是在内心深处,她却越认定了这辈子无论如何都跟定这个男人的决心。

  现在秋桐已经不再考虑名分的问题了,在高怀远的心中,柳儿的位置无论是谁,都是无法取代的,既然如此,她也不再像什么正妻的位置了,只要能留在高怀远身边,她也就知足了。

  所以渐渐的她收起了以前的脾气,对待高怀远也越来越温柔了起来,这两天看到高怀远虽然已经解决了李全的事情,但是依旧还是在忙碌不停,心知高怀远实在是太累了,所以这两天她直默默的在照料高怀远的起居生活,昨晚她看高怀远伏案书写奏章,便直都在外间等候,不时的给高怀远送茶倒水,为高怀远更换蜡烛,可是夜过去,高怀远都在不时的沉思或者书写,丝毫没有注意到她的存在,直到快天亮了,秋桐才撑不住在外间的椅子上睡了会儿,当听到高怀远叫人的时候,她才被惊醒,赶紧起身走入了房间。

  朝堂之争 第580章 春色

  高怀远这会儿才注意到了秋桐,昨晚他只顾着忙于书写呈给赵昀的奏章,丝毫没有留意身边生的事情,现在回想下,才想起来,昨晚其实秋桐也夜没睡,直在照顾他,于是心中暗自生出了种愧疚的感觉,微微的叹了口气。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呀!他这么长时间过来,当然也现了秋桐的变化,柳儿曾经在他面前多次提及让他纳秋桐入高家,哪怕是将正妻的位置让给她也成,但是高怀远念及柳儿为他受了那么多苦,次次的拒绝了柳儿的提议,这次柳儿鼓动秋桐随他起出征,其实他心中很清楚柳儿这是在暗中撮合他和秋桐的事情,肯定是想着他个血气方刚的年轻男人,不可能几个月都不想男女之事,让秋桐留在他的身边,就是想趁着这次他出征期间,成全了他和秋桐的事情。

  而他最终虽然无奈之下,接受了秋桐留在他军中的这个事实,但是却直都严守着他们之间的男女之防,从未对秋桐流露出任何的情意,处处警惕自己,始终对秋桐敬而远之,如此已经渐渐的习惯了秋桐在他身边,但却从来没有非分之想过。

  但是这不代表他就完全感受不到秋桐的思想,这段时间来,秋桐越来越收敛了脾气,绝少再在没人的时候出言刻薄的顶撞于他,而且变得越来越沉默,默默的照料着他的起居生活,不时秋桐会用种深情的目光注视着他,这让高怀远有时候很不自在。

  这个时代其实有点钱或者权的男人,哪个不是都娶的有三妻四妾,对于秋桐的归宿问题,高怀远也不是没有考虑过,有时候想想干脆收了秋桐入房也就罢了,反正柳儿也支持他,而且这个时代的制度和道德观念也允许他这么做,加上他也看出了秋桐对他的情意,这么做其实无甚不可。

  但是转念想,就又打消了这个念头,毕竟他骨子里面还是现代人的思想,夫妻制的观念早已在他脑海中根深蒂固,秋桐这个女孩子虽然也着实不错,很附和他的口味,但是他总觉得这么做,对不起柳儿,柳儿从小就照顾他,为他吃尽了苦头,不管他是个傻子也好,还是个穷光蛋也好,始终都不离不弃的跟在他的身边,默默的为他做事,支持着他,现如今他能有今天,可以说柳儿是功不可没的。

  虽然柳儿不能生育,担高怀远觉得这也不是他另寻新欢的借口,女人的心思他其实很清楚,不管她多大方,都不可能希望自己的男人被另外的女人分享,他实在不忍让柳儿伤心,觉得这么做对柳儿实在不够公平,她已经为他付出了所有,仅仅凭着这个理由,就另寻新欢,高怀远觉得做不出来这种事情,所以他尽可能的回避秋桐对他的示爱。

  但是今天当他看到秋桐为他熬夜熬得有些红肿的眼睛,却又有点动摇了起来,秋桐现如今同样也对他情根深种了,这点他可以看得出来,他不敢说自己定是这天底下最好的男人,但是他也知道,假若让秋桐再去移情别恋,喜欢上别的男人的话,恐怕是难上加难,自己如此不念及秋桐的感受,难道就对秋桐公平吗?

  毕竟秋桐年纪也不小了,放在后世的话,倒也还好说,但是放在这个时代,秋桐已经算是大龄女青年了,假如这么拖下去的话,岂不等于耽误了秋桐生的幸福了吗?

  高怀远叹息了声之后,对秋桐报以歉意的微笑道:“看来师妹”也是夜未睡呀!真是辛苦你了!我刚才招呼你,是想要让人去叫书吏过来,替我抄写修改下这份奏章,你也夜未睡了,还是先去休息下吧!

  秋桐对高怀远今天的表现有些诧异,这么长时间以来,高怀远很少在她面前说话这么温柔过,听罢了之后让她觉得心中暖,也很开心,觉得自己这夜的辛苦总算是有所回报了,所以也就不觉得委屈了。

  “师兄也该休息下了,李全现在已经被讨灭了,淮东基本上已经平定,师兄用不着如此辛苦,也该适当的休息休息了!”

  秋桐看到高怀远夜之间写出了厚厚叠奏章,心知这样的事情消耗的脑力,比上阵打仗还要辛苦,再看看高怀远熬得通红的双眼,于是有些心疼的劝高怀远道。

  高怀远点头道:“多谢师妹关心,我这是身在其中,不得不关心这些事情呀!说起来李全已经平定,但是这也只是个开始,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时不我待呀!”

  高怀远摇着头便又把话题扯到了眼下的政务上。

  “饭要口口吃嘛!你这么不顾身体,要是嫂子知道的话,定不会放心你的!连我也看着心疼!”

  秋桐接口道,不知不觉之中,便流露出了她对高怀远的担心。

  高怀远听罢之后望向秋桐,可是偏偏目光落在了秋桐的胸脯上,秋桐晚上在没有外人的时候,会卸掉自己的男人妆,恢复成原来的面目,而且她也习惯了高怀远对她的无视,晚上没人的时候便将衣服里面紧紧缠绕胸部的布条解开,让胸口的双丸放松下透透气,昨晚她瞌睡坏了,坐在外面的椅子上不知不觉睡着了,听到高怀远招呼她,赶紧便起身走入了房间,却没有注意到领口悄然的松开了,露出了大片雪白的胸脯,侧露出了大半个坚挺的浑圆,甚至连上面的点猩红都在领口若隐若现。

  高怀远可是几个月没有进过女色了,当看到秋桐胸口春光乍现的惊艳幕之后,身体微微震,鼻血差点喷薄而出,赶紧移开视线说道:“我就是这么种人,旦忙起来,就忘了切了!呵呵!以后我会注意的!会儿我还要召集诸将议事,先出去洗漱下,你也先去休息休息吧!”

  说罢之后逃也般的走出了书房,在院子里面深深的呼吸了下新鲜的空气,想要将刚才看到的那幕给忘掉,可是惊鸿瞥之下,那幕却深深的印入到了他的脑海之中,胸中阵燥热,摇摇头心道,这么下去可不是个办法,秋桐现在越来越在他面前表现出了女儿态,看来还是要尽早解决这个问题!

  可是他又不好提出来,毕竟秋桐并没有直接说出来,他也不知道该如何提出这件事,再说了,直接回绝个女孩子的爱意,那是非常煞风景而且非常伤人的件事,高怀远还真有些不忍伤害秋桐!

  秋桐看着急吼吼跑出去的高怀远,微微皱眉小声嘟囔道:“真是个没心没肺的家伙,你难道真的看不出我对你的心意吗?”

  说着她低头去整理桌子上的高怀远所写的奏章,眼角的余光忽然间看到了自己的胸口,当即微微惊呼了声,赶紧捂住了自己的领口,慌乱的把胸口的那抹春色给掩住,粉面下便被臊得通红了起来。

  她下就想明白了高怀远为何急匆匆的逃出去了,这家伙定是看到了她胸口的这幕春光了,想到自己最隐秘的要害之处被高怀远看到,秋桐就觉得心跳不停的加了起来,这让她可怎么办呀!假如这家伙不答应娶她的话,她还怎么嫁人呀!

  不行!定要嫁给这家伙,反正身体也快被这家伙看光了,不能白白便宜了这个家伙了!秋桐边收拾自己的衣服,边暗自咬牙切齿的下定决心。

  高怀远简单吃了点东西之后,吩咐个亲信的书吏将他昨晚写的奏章重新抄写遍,顺便再帮着他修改下措辞,省的片白话文交给赵昀,让赵昀这个知识分子耻笑他。

  秋桐早晨之后便没有露面,高怀远脑海中又闪现出了秋桐胸口的春光乍现的那幕,不觉间荷尔蒙有点加分泌,赶紧将思想调整下,落在当前的公事上面,他估摸着秋桐可能也现了她自己胸口的不雅,搞不好这会儿也正在害羞,不好意思出来见他,于是也不招呼她了,径自带了李若虎起到了前堂。

  徐州城这几天在高怀远他们众的打理下,已经归于平稳,该振抚的也振抚了,该处理的也处理了,并且临时找了些徐州城的读书人,暂时负责处理些地方政务,他和诸将基本上已经可以抽出身来,专心眼下的事情了。

  诸将习惯性的早就来高怀远的临时帅府听候吩咐,早早的便在前堂聚齐,正等候高怀远的出来。

  “参见大帅!”

  众人看到高怀远从后面走出来,两眼还充满了血丝,就都猜出他又是夜没睡,心中不由得都十分敬佩,心道高怀远虽然已经立下了大功,但是还点也不懈怠,如此勤勉的做事,这种人眼下在南宋还真是不多见了,于是赶紧纷纷抱拳给高怀远见礼。

  “免礼!都坐下说话吧!你们来的正好!华将军,刘大勇那边情况如何了?”

  高怀远摆摆手在帅案之后坐下,众将也都分列于两侧,在凳子上坐了下来。

  朝堂之争 第581章 北上

  “启禀大帅,刘大勇结束了盐城之战后,便立即率军朝徐州赶过来了!眼下他们估计已经到了邳州,再有两日估计可以到达!”

  华岳这次出兵其实充当的是高怀远的副手,许多事情高怀远都让华岳代他去做了。

  “还是有点慢了点!不过这也算是不错了!前两天下雨,估计路上不再好走,待到他到了之后,我们就可以动身了!”

  “周俊,付大全何时领兵赶到徐州?你可已经有消息了吗?”

  高怀远边点头,边转头对周俊问道。

  周俊赶紧起身答道:“启禀大帅,付大全已经领兵出沭阳,朝这边急赶,估计今天晚上可能会赶到这里!”

  高怀远这就放心了,点点头道:“可以,你尽快带你的人接管徐州城,这里地势重要,要严防金军不甘心,趁着我们出兵之际,攻打这里,你要多留心点,多多增派斥候,在砀山线监视金军的活动,多派些细作,去应天府查探金国的动向,做到提前有所准备才行!徐州城你留下五千精兵,再在降兵之中招两千精壮之士,补充下兵力,你以后就暂时驻守徐州城,不要大意了!同时还要监督降兵们,尽快疏通运河,至于粮食的问题,我已经写好了奏章,奏请当今圣上调拨粮食朝这边运,确保今年秋收之前,你们这里不会有粮食的短缺!”

  周俊赶紧点头答应,躬身接令之后退回列中坐下,现在他也当自己是宋军中的员,起来听高怀远的吩咐。

  “眼下我们的粮草已经不多了,假如粮草再不能运至这里的话,恐怕就要耽误我们的出兵行程了,华将军你派人再去催下,让粮草尽快转运过来,假若耽搁了本帅的大事的话,粮草官自己就提着头来见我好了!”

  高怀远接着对华岳说道。

  华岳再次起身答应了下来,高怀远历来做事要求令行禁止雷厉风行,他在徐州破,就派人去楚州和扬州以及镇江府督办粮草,为出兵冀州做好准备,现在离他最后要求的期限还有三天,他不许有任何人耽搁了他的出兵大计。

  “赵府堂听令!”

  高怀远接着点到了赵府堂的名字。

  赵府堂赶紧起身道:“末将在!”

  “徐州城已经打下七天了,估计着军中将士也该休息的差不多了,你今天就将手头的防务给周将军交接下,明天早,你先带五千先锋,先行赶往济南府,和彭义斌军接洽下,我随后便带大军赶往济南!”

  高怀远随即对赵府堂下令道。

  赵府堂微微愣,不是他不愿意接令,现在打仗他不怕,怕的是现在李全已经讨平了,其实高怀远这次出兵也就达到了目的,如此继续北上的话,怕朝廷那边有人不乐意,背后说高怀远儹越,那么对于他们这些将领来说,就不是好事了,现在武将们被文官压制时间长了,不由得就有点害怕文官会动不动说三道四。

  看到赵府堂愣神,高怀远便知道他在想什么,而且其它宋军将领也都有点吃惊,于是笑道:“难不成你赵府堂不敢北上去碰碰蒙古军吗?”

  赵府堂听这个,就不干了,马上叫道:“大帅误会了,我姓赵的是什么人,大帅最清楚,上阵杀敌岂会害怕,不就是蒙古军吗?末将岂会害怕他们!末将得令便是!明日定会立即出!”

  高怀远点点头表示满意,华岳提醒他道:“大帅,现如今李全新灭,我们继续兵北上,是否要等到官家同意之后再兵呢?要不然的话”

  高怀远马上截断了华岳的话头,摇头道:“拖不得了,此事自有本官担当,蒙古军已经南下很长时间了,包围冀州城已经多月,假如冀州失,蒙古人便可以直逼京东腹地,德州也就危险了!”

  “以彭义斌和张林的战力,恐怕难以阻挡蒙古大军长驱直入,而我们此次北伐并非只为了讨灭李全,控制整个京东乃是此次我们北上的最终目的,岂容蒙古人此时染指京东,故此时不我待,将在外君明有所不受,不能再等下去了!”

  “我已经写好奏章,对圣上阐明了此次北上的目的,料想圣上能体谅我等苦心,应该不会阻拦我们北上抗击蒙古军的,此事自有我来担当,假如有事的话,责任在我,不在你等身上!”

  “不管这次朝廷如何决定,都不能动摇我北上的决心,三天之后,刘大勇和军粮到,我们便立即开拔,此次北上我们不是攻打城池,随军器械便少了许多,我们必须在十天之内,赶到济南,和彭义斌合兵处,解冀州之围!”

  大堂中诸将立即轰然应命,各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打算和蒙古军去较高下,经过数月时间和李全军的鏖战之后,这些将领们现在各个都信心倍增,而且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眼下他们各自都积累了不少的战功,如此再去冀州和蒙古人干场,见识见识蒙古人到底有何厉害,到时候得胜回师的时候,估计赏赐绝对是少不了的!

  第二天早,赵府堂便点齐了殿前司护圣军五千兵马,拜别了高怀远等人,率军出了徐州,路朝着济南府方向赶去。

  这次出兵之前,高怀远已经提前和身在济南府养伤的彭义斌进行了联络,彭义斌这几个月仗打的很苦,在蒙古军包围冀州城之后,他数次兵想要解冀州之围,但是最终在孛鲁的反击之下,都功亏篑,连他也身负重伤,险些在冀州城南丢了性命。

  现在他的军中士气低落,已经开始出现了逃兵的现象,而且损兵折将之下,兵力已经出现了不足,而他的盟友张林也自顾不暇,无力出兵解冀州之围,飞虎军更是在帮着宋军对付李全,彭义斌现在有些孤木难支了。

  彭义斌现在可以说急需援助,无论是兵力还是粮草器械,都需要有人帮忙,而朝廷的兵马这次出奇的争气,居然三个多月时间便讨灭了李全,现如今居然主动提出要派兵来援,这让彭义斌大为惊诧,不由得大喜过望了起来。

  彭义斌这个人是个忠义之人,虽然他生于金国辖地之中,但是他的祖上却直都当自己是宋人,彭义斌自幼便受祖上教导,盼望着有朝日宋军能重新夺回京东乃至整个中原,后来刘二祖在京东起事,他便立即纠集了几百乡邻,投入刘二祖手下反金。

  后来刘二祖兵败身死之后,他又从郝定继续抗金,郝定建立了天齐政权,改元顺天,但是郝定后来也被仆散安贞击败,被俘身亡,他无奈之下,领兵投奔了李全。

  本来他还是很佩服李全的,跟着李全南征北战打了不少的胜仗,但是后来他现李全这个人狼子野心,倒行逆施,悍然动楚州兵变,逐朝廷官员,杀朝廷命官,还传令他跟着起做反,彭义斌不从,这才领兵联系了周边不少红袄军叛离了李全。

  其实彭义斌很愿意朝廷强势些,收复京东带,怎奈以前史弥远当权,处处采取避让的政策,以至于眼看着京东已经不受金国控制了,却还没有能收复京东,着实让彭义斌感到失望。

  而现如今朝廷生了大变,史弥远党居然被当今官家动兵变,举干掉,当即便换了番气象,不到几个月时间,便兵讨剿李全,看来这次朝廷是改换了作风,要彻底将京东收回控制权了。

  所以彭义斌在病榻上很高兴,当即派人快马给高怀远回复消息,请高怀远率军北上增援于他,尽快解冀州城之围。

  不过彭义斌身边有人劝告彭义斌,说这次朝廷兵讨剿李全,别趁机来这里,再夺了彭义斌的兵权了,劝彭义斌最好只接受朝廷的粮秣器甲的支援,自己解决北边的事情。

  但是这个劝告之人当即便被彭义斌给赶了出去,彭义斌大骂道:“我等乃是大宋子民,虽然是凭借咱们自己,打下了这份田地,但是这两年来,朝廷也算是待我不薄,多次调拨粮饷,援助我军!

  再说京东本乃是大宋旧土,现如今朝廷大军来助我等,救冀州弟兄于危难之中,我岂有拒绝之理?好歹现在我也乃是朝廷所授命官,岂有不听朝廷之理?

  我彭义斌岂是李全之辈,只想着自己坐大?你当我是什么人?给我立即退下,再敢多言,看我不立即将你绑了送交朝廷处置!来人,将他给我赶出去!”

  结果劝告彭义斌的人落了个灰头土脸,被赶出了彭义斌的住处,其余人等看,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毕竟眼下他们情况不妙,朝廷派兵来援他们,也是好事,李全现在都被朝廷打得落花流水了,他们也当初叛离李全,不正是因为李全这个人太过嚣张了吗?

  假如宋军过来之后,要收编他们的话,他们也认了,毕竟现在他们还是义军,算是草头将军,假如朝廷收编了他们的话,他们好歹也都是正儿八经的命官了!以后也不会吃了上顿没下顿了,月月还有饷钱拿,比起现在起码日子好过些!

  所以彭义斌军中上下,对于宋军来济南,也没有太多的抵触情绪,都期盼着朝廷派兵过来支援他们。

  再说汴梁城中的金主完颜守绪,当他看罢了归德府镇守赤鲁都的奏折之后,愤然将奏折摔在了龙案上面,怒道:“南朝欺我太甚,朕自从登基来,直想要交好他们,现如今他们却又夺我徐州,实在是不可理喻!徐州乃是我大金属地,陆付同已经归顺我朝,可宋军还是攻占了徐州,实在是欺人太甚了!我岂能容他们如此得寸进尺!来人,传旨告诉赤鲁都,让他集结兵马,将徐州给我夺还回来!假如再这么下去的话,他们恐怕就要打到我们眼皮底下了!”

  听罢了完颜守绪圣旨之后,有大臣赶紧便出言劝诫道:“陛下息怒,此事事关重大,陛下还需从长计议,现如今蒙古军尚在猛攻西夏国,对我朝威胁日紧,我朝重兵皆移师西北,现在国中兵力已经不足,虽然南朝欺人太甚不假,但是现在实不易再和南朝冒然再起刀兵,此次微臣听闻,南朝官军势盛,短短数月便将李全剿灭,而陆付同乃是李全旧部,宋军攻打于他,也情有可原!

  假若陛下震怒之下,兵攻打徐州的话,难保不会引来南朝调集大军北上,到时候岂不正中铁木真的下怀?而现如今微臣还听闻蒙古大军在孛鲁率领之下,正在攻打红袄贼的冀州城,意图染指京东带,而宋军旦解决了李全之后,说不定会北上救援彭贼,也正好牵制了蒙古大军,使宋蒙交恶。

  故此徐州之失事小,抗击蒙古大军事大,还望陛下能收回成命,莫要此时再生事端!以至于激怒南朝,使我们又陷入腹背受敌之中!”

  假如历史上说完颜守绪是个亡国之君的话,恐怕是有失偏颇了,要说金国的灭亡,真正的罪魁祸,恐怕是要算到前几任的皇帝身上,特别是金宣宗完颜珣,才是真正的亡国之君,而完颜守绪这个人还可以说是个明君,而且是颇有能力的哪种明君,只可惜的是他出声和上台太晚了些,以至于在他登基之后,接手的确实个级烂的大烂摊子,金国在前几任皇帝的折腾下,已经可以说是积重难返,让完颜守绪背了个黑锅罢了。

  完颜守绪刚才失态那是因为震怒所致,当听罢了手下大臣的劝诫之后,他当即便冷静了下来,他也是个明白人,现在当然清楚不能和南宋交恶,惹毛了南宋,现在的南宋当家的那位也是新上台不久的年轻皇帝,从他登基短短两年时间,便将朝中掌控大权的史弥远党诛除这件事上看,这个南宋掌权的皇帝就不是个安分人,假若现在他兵攻打徐州的话,保不定真的会惹的那个南宋皇帝勃然大怒,调集大军来攻金国,要是这样的话,那么金国也就彻底完蛋了,在宋蒙夹击之下,他怎么也不可能扛得住两强夹击,大金国覆灭也就在眼前了。

  想明白这点之后,完颜守绪不由得出了身的冷汗,幸好是大臣出言相劝,要不然的话,他冲动派兵去攻打徐州的话,这次可能就惹出大麻烦了,所以完颜守绪赶紧便收回了成命,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眼看着徐州被大宋夺去了。

  不过这个亏吃虽然是吃了,但是也不能彻底白吃才行,完颜守绪于是派出个大臣当使臣,出使南宋,要求面见南宋皇帝赵昀,走下礼数,权充大方点,将徐州让给南宋,尽可能的向南宋示好,最好能拖着南宋帮他抵御蒙古大军。

  其实完颜守绪恐怕是大金国最明白的人了,他这么多年以来,已经深知铁木真的残忍,从铁木真成为大汗之后,这么多年来,南征北战灭了数十个国家,所过之处几乎是赤地千里,杀的人有多少已经不能计数了,假如让铁木真灭了大金国之后,以铁木真的贪婪,绝不会放过肥羊般的南宋的,金国灭,也就该轮到南宋倒霉了,唇亡齿寒的这个道理他很想让南宋朝廷明白,这个时候唯有他们联合起来,才有线可能抵御住蒙古大军南侵,否则的话,大家恐怕迟早都要起玩儿完。

  完颜守绪连连叮嘱了使臣不少话,让时辰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见面南宋皇帝,争取和南宋朝廷达成和解,千万莫要让南宋趁着他们落魄的机会,再在他们背后插刀了。

  而使臣答应了之后,便带上了扈从,路出了汴梁城,朝着临安方向走去。

  朝堂之争 第582章 会师城下

  济南城现如今基本上除了义军之外,没剩下几个百姓了,深州遭屠城的消息让老百姓都吓坏了,蒙古人的凶残出了他们的想象,故此不但济南府的老百姓出逃了,恩州现山东武城县德州的老百姓也都裹挟了些细软之物,路逃往了京东腹地,顿时让通往南方的道路上人满为患。

  京东的老百姓想不通,他们为何如此多灾多难,当年金军南下的时候,就祸害他们老祖宗不轻,这二十多年来,金国盘剥日紧,京东各地义军蜂拥而起,京东就此就没安生过几天时间,老百姓只想好好种地,能有饭吃就知足了,可是往往他们刚刚种下粮食,还不待成熟,便又打起了仗,结果他们只好逃难,躲避兵祸,等他们回到原来的土地上的时候,种下的粮食早已没有了,这么来二去,老百姓也不愿种地了,反正种下也收不了,种了也是白种,索性有力气的就去投军,管跟着谁,只要能吃饭活命就成,没力气的只能逃难,结果让京东的人口越来越少,许多地方的土地都撂荒成了荒地。

  高怀远领兵出徐州进入到滕州之后,便行动缓慢了下来,道路上满满都是南下避难的百姓,这些百姓各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路上又得不到食物的供给,以至于许多人走着走着便倒在了路上,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饿死。

  当看到道路上出现了支大军之后,这些难民不知详情,赶紧纷纷走避,但是当他们看清楚来者乃是大宋官军的时候,这才胆大了些,有些人凑到路旁,跪在地上哀求官军赏他们口吃的。

  如此惨状让北上的宋军官兵无不各个心悸,看着不断倒毙在路旁的饿殍,不由得让人嗟叹落泪。

  高怀远不忍看着如此多的难民就这么活活饿死在逃难的道路上,下令在沿途开设赈济的粥棚,施粥给这些难民,但是他也不敢将大量军粮拿出来施粥使用,毕竟这次他们北上所携兵粮数量有限,假如都给了这些难民的话,那么他们到了前线,就要饿着肚子打仗了,这仗不用打也知道会是什么结果,高怀远还没有蠢到爱心大泛滥的程度,只能拨出少量的军粮,稍加振抚,不能保证让每个难民都吃饱吃好,只能确保他们有口稀粥喝,不至于在饿死在路上。

  眼看着这么多难民如此凄惨,高怀远知道仅凭自己眼下的力量,是不足以赈济这么多难民的,所以路出了滕州之后,他便立即写奏章给朝廷,请朝廷快快调拨南方府库的粮食北运,并在楚州徐州宿迁等地设置安置点,接收安置这些难民,待到北方平定之后,再遣返他们,同时他着令莱芜县的飞虎军也设置难民安置点,接收安置难民,给予赈济,还着令刘成义尽可能拿出多些粮食,在沂州设置大型安置点,尽可能多的接收难民,提供食物给他们。

  这些难民这些年受苦太多了,恐怕连历史都不曾记录过他们的苦难,假如今日高怀远不亲自率军前来的话,恐怕也不会知道京东的老百姓居然已经苦到了这种程度,现在全军上下,对于这次出兵北上,都再也没有了异议。

  高怀远多次在军中给将士们阐明,京东乃是大宋旧土,这里生活的老百姓都是大宋遗民,也都是同根同源同样血脉的兄弟,他们此次就是要去拯救这些难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唯有稳定了京东的局势之后,这些老百姓才能得以安身立命,如此长时间的宣传,让全军上下达成了个共识,那就是必须要去击退蒙古军,才能拯救黎民苍生于水火之中。

  当然,单凭这种心理上的宣传还是不够的,高怀远还以军功鼓励士气,鼓舞军中将士阵前建功,为自己以后的富贵荣华去拼争,理想不能当饭吃,最实惠的还是军功,这些将士们当兵为了什么?个是为了有饭吃,有饷钱拿,另个就是希望能通过军功,有朝日出人头地,只要军中能赏罚分明,谁说宋人就天生懦弱了?打起仗来不怕死的大有人在,这也是这次他们得以顺利剿灭李全的重要原因。

  大军越往北走,难民数量越多,以至于行军的度也越来越慢,高怀远掐指算,他们离开徐州已经十天时间了,却只走到了曲阜以北,假如再这么慢吞吞的走下去的话,他担心不待他们走到冀州城,冀州就被蒙古人攻破了。

  旦冀州丢,那么京东门户便被蒙古人洞开,接下来蒙古大军可以攻打德州,还可以南下攻打恩州抑或是长驱直入攻打济南府,如此来,再想将蒙古人赶出京东,到时候恐怕仅凭他手头上这点人马,加上所有飞虎军的兵马,都不足以完成这个任务了,半年的时限是他自己定下的,到时候京东不稳,他难辞其咎呀!

  于是高怀远再也不敢怠慢,着令大军加赶赴济南府,只留下少量辅兵沿途赈济难民,如此来才提高了行军的度。

  这次他领兵出战,总共带来了四万兵马,除了殿前司和步军司的兵马之外,还抽调了批镇江府的兵马,同时还带上了付大全率领的七千飞虎军,除此之外,还临时编入了这段时间投降宋军的李全军旧部之中的五千精壮之士,才凑足了四万大军,假如这次他们抵达冀州城,不能击退蒙古军的话,那么再从国内调兵,恐怕就来不及了。

  所以这战想要打胜并不容易,高怀远在徐州的时候就和手下诸将商讨了无数次应对的办法,基本上现在可以做到胸有成竹了。

  在宋军的大队人马之中,出现了大量的种式样奇特的车辆,这种车前面和个侧面有厚实的木板,上面行军之时可以装载物资,大些的以骡马牵引,小型的也可由兵卒拖拉,这种车子式样以前不多见,不仔细琢磨的话,肯定以为这不过是未完工的辆板车罢了。

  而高怀远却知道,此物将是他们克制敌军骑兵的东西,不过眼下很少人知道它的实际用途。

  济南府的彭义斌望眼欲穿,就在他几乎又要觉得被朝廷愚弄的时候,有人来报,说济南府以南出现了支宋军,人数大致在五千人左右。

  彭义斌先是喜,接着便又是阵失望,喜的是盼星星盼月亮的总算是将宋军盼来了,失望的是宋军只来了五千人,对于围困冀州城的三万蒙古军来说,实在是太少了些,他几次带兵数万,去解救冀州城,都被蒙古军所败,难不成宋军有三头六臂,能以当十不成?

  但是好歹人家来了,他也不能失礼,他眼下腿上有伤,不利于行,只能派出手下副将石崇贵代他出济南府迎接这支宋军,而他坚持着让人用担架将他抬到了济南府南门等候宋军的到来。

  赵府堂路赶到济南府,为后面的大军打前站,虽然兵马不多,但是跪在护圣军乃是高怀远最嫡系的兵马,其精锐程度乃是在宋军之中屈指的,无论是装备还是士气,都出彭义斌的义军很多,当石崇贵领着三千义军在济南府城外十里迎住了他们的时候,看罢了这支宋军的情况之后,不由得倒吸了口凉气。

  他现在明白了为何宋军这次能举将李全剿灭了,因为这次他见到的宋军实在是大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