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茶酒共和国 第 1 部分阅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金庸创办的明报月刊42年精粹:茶酒共和国 作者:黄苗子 等著
群星灿烂月华明总序
金庸
明报月刊创办人及第任主编
明报月刊创刊十周年时,我最初写了篇纪念文字,题目是“明月”十年共此时。明月最初十年是相当艰苦的,过的是寂寥的岁月,作者不多,读者也不算多,在学人之间没能引起多大注意。在我担任总编辑期间,我常去日本,独自在东京神田町的旧书店中翻阅尘封蛛缠的旧书,冀望发现些可以用做插图的旧图片,那时的心情也是寂寥的。
后来情况渐渐改善了,我们的处境也好了些。读者多了起来,作者群也渐渐扩充了。读者们翻阅2000年明月的总目录,可以发现,我们的作者几乎包括了海外与中国文化知识有关的各家各派人士,真正可以说得上是“群星灿烂”。明月的主持人与编者受到过各种各样的攻讦,然而受得多了,也就不在乎了。真正的炸弹包我们也收到过,些文字上的污蔑算得了什么。
中国自和西方思想接触以来,出版过很多极有影响力的报刊杂志,例如梁启超的新民丛报,其后的新青年语丝新月创造小说月报,台湾的文星等等,都曾对当时的文化界知识界起过介绍新思想讨论新问题的作用。新月和这些前辈刊物相比,以对中国社会影响之深,作用之大而论,自然是万万不如,所刊载作品的学术价值和思想深度,到目前为止,恐怕也是有所不及,然而我们还在继续出版,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将来还有长远的前途。我们的作者包括了全世界的华人,方面之广,大概已超过了上述那些前辈刊物,所介绍和讨论问题之广泛,大概也已超过。看情形,明月今后定会愈来愈精彩。希望将来再刊登些外国学人的中文作品或外文作品的中文译文,成为份国际性的中国文化刊物,既有深度又能普及,那时才真正是“群星灿烂月华明”了。
滕健耀:酒饮酒酗酒与酒诗
作者为加州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临床教授
四千多年前美索毕达米亚人已知用葡萄酿酒。巴比伦人及埃及人,早在六千年前会发酵造啤酒。传说,中国造酒的是杜康,用的也是粮谷。
醉酒,大概先是大自然里果食的动物,于年秋季,后院山坡上火辣辣的结满了红枣,累累叠叠的片红珠。冬尽春来,些雀鸟啜食后,飞起来,颉颃颠倒,好似醉了。人们打开红果嗅,酒气醇浓,原来发酵成酒,招来遍院的醉鸟。
人类可能就是这般发现了酒,或是由吃剩过久的饭中找到的。喝到嘴里甜,吞入肚中乐。有人在旁则兴奋的滔滔不绝,晕晕倒倒的能歌善舞;无人在旁则鼾鼾酣睡。醒时可能病酒风酒,头痛欲裂。
无限度的饮酒便是酗酒。殷商时代的酗酒,是这样记载的:“纣好酒滛乐。”“大最即聚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县即悬肉为林,使男女课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见史记殷本纪。上行下效,沉湎酗酒滛乐,不务正业,,终于亡了国。古希腊及罗马也通行这套,他们称滛乐酗酒为r,也有人因而亡了国的。
酒是食品,饮料。也是毒,又是药,又是化学工业上广用的溶解剂。医先从巫,后从酉,酉即酒。不仅指出医的演进,也说出了酒医与文化的联系。医学的进步随同文化的增长,古今中外,尽同。
古时代,酒同馔肴并贵。“食必祭天”见礼记,由尊长祭酒。“荀卿三为祭酒”史记,荀卿传。后来,祭酒主长太学院,即是今日的大学校长。“周礼天官”设酒官,有酒人,酒正。好东西不能自己独吞,须与天地祖宗鬼神共享。酒在礼上很重要,有礼不可无酒。
酒分两种:是发酵酒,如葡萄酒花雕黄酒糯米酒啤酒及各种的水果酒。二是蒸馏酒,是用大麦高粱玉米或番薯制成的威士忌。墨西哥人用仙人掌的汁制出“提气拉”,中国用米麦高粱造成的大曲烧酒白干茅台及汾酒等,都属此类。
另外有白兰地酒,乃由葡萄酒蒸馏出来的。般是用做宴后酒,但随时啜之,亦不为过。洋人的喝法,是以大杯或小量,边谈边嗅边细啜。白兰地若加上糖及果味,便成了糖酒,以小杯酌饮,细品慢咽,相当于餐后的糖果,色味各自不同。
还有那高级的饮品,香槟,原是加进了二氧化碳,冒气泡的多种葡萄酒掺合而成,微酸微甜不涩不苦。
葡萄酒的品质高低优劣,要看葡萄的种质,天气及酿工。南欧的葡萄酒每年在品质上有出入,有差别,原因在天气。葡萄喜旱,欧洲却夏短雨多,常阴霭,少曦阳。葡萄若多得日光,便含糖量大,春夏两季日光好的年月,便会出好酒。好酒是“四微”,微甜微酸微苦微涩。不浓不淡。过甜是“浓”,不甜是“干”,亦即,“酒厚曰醇;酒薄曰醨”。我乡烟台并新疆及美国的加州,夏长雨少,太阳多,葡萄生长的好,因而年年好酒满瓮。
欧洲人以酒佐餐,饮料唯有酒。“水是牛马喝的”。餐牛食羊,红肉餐用红葡萄酒;吃鸡吞鱼,白肉餐用白葡萄酒,有讲究。咱们的古人,也有讲究,“红酒曰醍,白酒曰醝”。欧洲在宴前的“煮酒”,鸡尾会及酒宴,皆进各色的葡萄酒,少有烈酒威士忌。将美酿数种,分次酌来,边饮边嚼笑谈天下,有排场,有风度,尽多是三分酒意。
美国的酒会,是烈酒飞天,雅士俊杰皆同,直挺挺地站着,引颈急吞。吵吵嚷嚷,令人耳聋。这可能仍是开发西部的遗风。再者,美国人饮酒,般难知酒滋味。威士忌中添水,加冰,掺汽水,调橘汁,番茄汁,好酒也是白糟蹋。又不知为什么总爱“酒咬”,急三枪地快吞速咽,数杯入肚,已是七分酊酩,就再给他什么,也辨不出味道来。记得有这样个笑话:位老兄已喝得差不多了,仍向酒保讨酒,酒保不胜烦,给他杯马尿。他仰首喝尽,舌撩着上唇赞道:“好酒好酒只是略带尿臊气”
咱们饮酒,自古以来,就很讲究。有小酌,有大酺。商周秦汉的帝王世族饮酒与祭酒用的金器有:尊斝觥爵彝觯罍勺卣盉觚。这串的家把事儿北语的器具,可真了得今天发掘出来的,都是国宝。后来改用了精细的瓷器,金银杯盏。西方的大户直到十七八世纪才赶了上来。宴客时,瓷器碗盘碟,银器刀叉勺。刻雕的晶杯,每客套,三四十件。“葡萄美酒夜光杯”,琳琅满目。水有水杯,酒有酒杯,红酒杯白酒杯烈酒杯香槟酒杯啤酒杯糖酒杯甜食盏。只这套水晶杯盏,往往价值千金。西洋人对于看比吃更重要。
酒除了作药物及化工溶剂外,不是生命里所必须的。说起来是奢华品。法兰西意大利人以酒代水,是饮食习惯的问题。也是酒工业的问题。若是人人都喝水饮茶,岂不垮了酒工业美国的酒税是政府大笔的收入。瓶威士忌的酒本约二角五分钱,酒瓶装璜及广告费约元,行家酒商却赚去元五,税金高达五元。
非酒的国家如阿拉伯的回教民族,有他们自己的固有文化,生命里无酒,也不会缺少了什么。其实,中国比起西方来,也不能算是个痛饮的民族。以笔者在国外的经验,中国人与犹太人不纵酒,为的是避免酒后失言,失体统,损尊严。犹太朋友的家宴,备酒,自己少喝,劝外教朋友多饮。中国人家多不备酒,有好餐而无酒,好似短了味。每逢中国朋友请客,我有先见之明,在家先行喝它杯,再去赴宴。
若说中国人不酗酒,便以为东方人都不豪饮,那是逻辑上的错误。日本人及韩国人就畅饮不休。美国的酒徒很多,倒在路上,警察准拖他入狱,又加以小罪名“扰乱治安”。我以为这是法律的多管闲事。情理上,应当有家的送他回家,无家的请他拘留所里去醒酒。何必加罪横竖他是天天醉,治安是天天扰。韩国人便开朗多了。街上醺醺的醉鬼,若同你吵闹,错归你。言道是:人醉后失知,你是个清醒人,何须同他争吵
酒同文化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咱们的文化。假若说文艺是文化的花园,诗歌便是文艺的花果。酒便是滋育这些花果的甘露。在文艺上,中国敢说是个诗的国家。如果,能将今古的诗词歌赋都存积起来,定能覆地三尺。
酒与诗人词客,自古有不解缘。酒在西方的文艺上,诚然亦有影响。但不若中国那么显著。中国的诗人是把酒喝足了,诗情才更能倾泻。思索联想牵扯得愈远愈高,诗情愈妙,而更添仙意,解放了大脑意识的约束,情愿联想,咕噜的冲了出来,构成好诗。
画家不能多喝,喝多了,只看成两双,笔又抓不稳,岂不只能泼墨涂鸦
秦以前的古诗中也有酒,只是清淡,而又不甚醉。隋唐以后就大不同了,有了陈年的佳酿,味醇美,而醉人更甚。那些言酒言醉的诗,不胜枚举。且作个文抄公,录出些常见的句儿为例:
那度叱咤风云的项羽,末路上,“夜起,饮酒帐中,”悲歌慷慨地唱出:“虞兮虞兮力拔山兮”虽歌中无酒,却是酒在歌前。
那“对酒当歌”的曹操,却忧有术,说道:“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其子,植的诗,风流俏丽有似后代十世纪,维也纳的豪富社会,歌舞醇酒与美人:, “置酒高殿上”,“齐瑟和且柔”,“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陶渊明能酒,几乎诗中无句无酒,尚不够醉,又写了廿篇的“酒诗”。
张华很爽快,干脆开出了酒单子来:“苍梧竹叶青;宜城九酝醝”见轻薄篇。
更甚者,没过于那“醉痴”“醉仙”“醉鬼”。阮籍刘伶颜延之及“饮中八仙”。
穷病潦倒的杜甫,喜欢喝竹叶青及菊花酒。无钱买酒,只好去喝人家的酒,为人写诗做报酬。“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国家衰败,自身穷病,百感交并,酒也浇不了的愁。“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世事两茫茫。”
杜甫是个爱国的诗人,又能为穷苦人民说话的诗人。曾以富豪宰相家的仕女“丽人行”,对照穷苦人民的遭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乃“咏怀五百字”里的不朽句。以“瘦马行”喻人。“无家别壮游里”:“下悯万民疮”。再看那些:“兵车行”,“望春”,“述怀”,“新安吏”,“羌村三首”,“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等等数不尽。他自己的生活,是数米粒,喝稀饭:“吾安藜不糁”,“应过数粒食”。见风疾舟中。到头来,人老疾频,姜弱于病:“行叶病涔涔”。“送穷反遭俗白眼”。“亲朋无字,老病有孤舟”。于此情景下,他大概活了五十七岁。怎好怪他死前三两年中,日暮途穷,心灰意消,悲观的吐露出,来自道家佛教背景的:“百年赋命定”“有客虽安命”“宿昔世安命”“自私犹畏天”。在他千千百百的诗句中,单只由于这四句,几个近代的文人,为了增加自己的政治本钱,用来无情而刻薄地批评他,甚至于毁谤他。有比,个极尽将死痛苦的病人,错求了粒“镇静丸”,何济于事岂好忍心骂他他的诗歌在生前,只不过换来酒吃,他哪会知道,身后为百世人民所珍贵给我们遗留下这笔“金不换”的文化财富
另外,又有批文人,嚷吵着追封杜翁为“诗圣”。这也是多此举。人民崇敬的是代他们说话的诗人,唾弃那些代帝王吹嘘,宣扬“功德”的“圣人”。痛苦尚可忍,肉麻最难挨。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这是李白对孔子酒后开玩笑,没把“圣人”看在眼里,又说:“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很妙绝意思是:只要能喝,便够名气。喝的愈多,愈过“圣贤”。他是有大名气的。清早,张开眼睛便喝:“会须饮三百杯”“但愿长醉不愿醒”。天又是个烂醉如泥,岸上跌了个踉跄,再就没爬起来,大概是六十二岁。不知他是醉死,摔死,还是肝硬化病死的。
李白的诗,浪漫奔放。“斗诗百篇”,功效很大。而且诗境范畴大无极.空间时间全宇宙,往来古今,上下四方。“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生活稍为好过杜甫的有白居易,有钱沽酒。虽不似李白早起便喝,却也“日中为乐饮,夜半不能休”。醉眼矇眬,倒也看到人民的痛苦,写入了“牡丹”,及“缭绫”,将着绫人同制绫人互相对照。“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刻画出被剥削的“卖炭翁”。“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是手抱婴儿的农妇“观刈麦”。不愧也是个人民的诗人。
唐宋以来,诗的酒醺味越来越重。但,尚不如词。那简直是个大酒桶,拧把捞山来的。读之,无酒令人醉。白描自然的长短句,更能写尽逼真。
先看我乡那儿女情长的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销魂”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她明明是每天“病酒”,反道是:“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又有那慷慨激昂的辛弃疾,“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将军百战身名烈。”“谁共我,醉明月。”最妙的首“西江月”,把醉酒写得态尽意至,尤胜过陶翁的“醉酒廿篇”。“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你看他醉酡酡的自言自语,同苍松呱答。自家摇摇晃晃,偏说是松在走动。好醉好醉
李煜苟安江东,亡国前,首“斛珠”,细腻写出他同周后的旎旖缱绻情态。“杯深施被香醪涴,绕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四十岁北上为虏,“胭脂泪,留人醉。”醉的却不是酒,而不再需酒的扶持。但凭满腔的悲情哀思,倾吐出来,叮咚铿锵,已是金声玉振。“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几时重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亡国之音,哀以思。
宋家的皇帝赐给他最后的盏酒,饮牵机毒死r。抽风痉挛,死得也痛苦杀了个亡国的帝王,不足惜,毁了个四十二岁的诗人便是赵家皇朝的罪过了。
“红酥手,黄藤酒。”陆游“错,错,错”地道说他的伤心事。
礼教下的牺牲,所谓命苦的朱淑真,折磨泪水里过日子。“千钟尚欲偕春醉。”“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苏轼能发酒狂,“欲乘风归去。”“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先要知道天上“今夕是何年”他想做太空飞行了。“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人。”
风流潇洒的柳永,酒醉颠倒,轻声问道:“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淡彩轻描,朦胧缥缈,似莫奈的画笔。醉眼惺忪,烟雾迷蒙里写了“煮海歌”,申盬民的困苦。
古诗今诗,言意述情,悲怨怡欢,喜怒哀乐,撇不开酒。古今诗人的生写作里,能有几人是“免酒”的敢说无人。
既不能诗,亦不能文。我却喜嗜小酌,不干诗文,故无效颦之嫌。写下来备案。却是与武有些瓜葛,效的是俺乡武二哥。上山打猛虎,下山打不平。除恶霸,灭强犦,能造反,好个硬汉,是我幼年眼里的英雄。
在我的幼年时,对于学课不感兴趣,迷读小说。把古今的武侠小说都读遍了,也读通了。下了个结论,是英雄皆能酒。以此要成英雄,当先由豪饮做起。
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家中是“清教徒”。禁烟戒酒。自出娘胎,酒未沾唇。再者,那副模样,难够英雄像。肌羸骨瘦,黄疴疴的贫血。不善愁而多病。在街上是个“弱小民族”,惯遭欺负捱揍。爹看我那派头,见了饭就冒火,听说吃就烦恼。不像个能长大成人。百医无效,于是,送我去打拳。那以后,街上的孩子们对我刮目相待,有了敬意。见好便收,我也不会“称霸”。
同酒会面的那天,是师傅岳母的丧礼。七十多岁的老人升天,当然须送行庆祝。几桌酒席宴罢,成人们都外出送殡。拳房里只留下五个孩子。大师兄十七八岁,老末是我,年不满十三。做了东道。请师兄们坐地。把出胜酒“二锅头”来,大碗酌出,笑谈天下论英雄。武二既能口气十八大碗,我干他个二两碗,又算等闲
二锅头是掺水量少新出炉的白干。力气大,有赛火箭的燃液。大口咕噜入肚,由肚脐眼迳冲喉咙到双鼻孔着了火皱锁眉尖,自思道:“这唠啥子英雄怎能下咽”对英雄前途不再乐观。
歇儿,肚中那口酒起了作用。头上晕颠颠,皮下热烘烘。三思之下,这酒却也不大难喝。何妨再尝它几口那以后的事,我就不知道。生命的纪录上,缺了廿四个钟头。大师兄驮我回家,扔下就跑。做老大的未能尽职,不负责,有愧心虚。娘看我是醉死了,呕吐喷唾,酒气薰天。我饮而名闻全乡。恰似李白说的:“唯有饮者留其名。”第二天醒来时,赚来好个“头大痛英雄”四十年后于荷京,喜相逢大师兄。问他,我那天喝了多少他说:“半大瓶”
好些年前,我约法四章,绝不越轨。夕阳不下山不喝。二饭后不再喝,以免“夜半不能休”。三有事则戒,无事只限酒意三分,以避夜晚急症,“举刀伤人”。笔者是个五品郎中,专脑外科。四少饮烈酒。
各种酒的酒精含量不同。威士忌约40到50。中国的白酒60以上。葡萄酒及谷酒约12到。过此,是加了料酒精的酒。美国的啤酒法定不能过6。欧洲及中国的啤酒是10到12。
带几分酒意的人,往往自感特别能干。实际上是判断力减低,错误率增高。做诗人尚可,干政治掌军事,营经济,办外交就不行了。般的错误以为酒有助于性能。莎翁说得又准又好,酒只是“促进欲念,而不济于行事。”见哈姆莱特。
少量的酒对神经细胞是刺激,多量是麻醉。法医上的规定,血液中有的酒精量,便是醉。超过可醉死。愈高,活的机会愈少。
酗酒之害,尤胜过吸毒。伤脑及肝。致脑萎缩疯癫症r' 。因纵酒,不顾饮食,缺维生素,致患神经炎性的肢体瘫痪。又损肠胃,肠中毒废吸入血,进肝,毁了这个“去毒机关”,因而肝硬化,流血死。
酗酒的“抖颤酒疯”r r与鸦片吗啡海洛因的瘾症如出辙。酗酒是个严重的社会病。心理上的病源在于逃避现世,彷徨浇愁。近些年来,在美国酗酒的半数是青年。威士忌在美国的消耗量很有可观。年约五亿万加仑可灌满个小型的水库全国两亿二千万人,平均每人两加仑半
关于酒,李时珍是这样说的,抄下来借用作为结论:“酒,天之美禄也。麦曲之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遗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若夫沉湎无度,醉以为常者,轻则致疾败行,甚则丧邦亡家,而陨躯命。”见本草纲目
1978年12月于洛杉矶。
小说上传分享
黄苗子:酒故
苗子曰:吾友杨宪益博士,沉缅麴蘖,嗜威士忌如命,而锡之以佳名曰“苏格兰茶”,益讳言酒也。吾夫敢以直谏尽友道:因集古酒人荒诞之事以进之,题曰酒故,纪故实也。宪益阅此,殆会心笑,而嗤之曰:老头不可教也
大禹与美酒
小时候读书,对禹很崇拜。书上说:“禹恶旨酒而好善言”,觉得这样位古代贤君圣主虽然顾颉刚先生的考证,说禹只不过是条“毛毛虫”,果然善于克制己的嗜好而爱听群众的有益舆论。近来年纪大了,对事物总爱动动脑筋,这才知道小时候相信这句话是上了儒家的当。你看,禹的生存年代,约公元前2100,即距今四千年前,距新石器时期的氏族社会还很近,那时的酒,只是烂野果或谷类植物泡在水里发酵造成,顶多像今天的甜酒,含酒精量不多,决比不上大曲茅台五粮液根本说不上“旨”。喝点果酒,醉不了人,他老人家就不高兴了。说文:“古者仅狄作酒醪,禹当之而美,遂疏仅狄。”说明禹这个人伪善。“禹闻善言则拜。”孟子,“拜”,用今天的话,等于说,“你提的意见已看过,十分宝贵”,夸奖过“宝贵意见”,“拜”了,只是并不实行,这正是官僚主义的典型。何况仅狄作的既然是“美酒”,这就可以出口赚外汇,国家酒税收入也可大大增加。从经济价值来衡量,仅狄先生实在是位科技生产的开拓性人物,如果禹不“疏”他,那么不要说威士忌白兰地之类用外汇买的奢侈饮料可以不必由外国进口,最低限度“可口可乐”那种不醉人的甜饮料也可以不需引进设厂了。方面赚外汇,方面节省国家外汇支出,“旨酒”肯定不是什么可“恶”的想通之后,鄙人对于禹,就不那么崇拜了。
二阮藉借酒遁
读过鲁迅先生的魏晋读贤与药及酒文的人,约略知道“读贤”的饯酒服药,带有点“避世”之意,但也不尽然。当时两个大酒鬼嵇康和阮藉嵇康同曹操的后代有裙带关系,官拜中散大夫,后来司马氏取代了曹氏家族,嵇康失去了靠山,只好回家当铁匠,当个出身好的工人阶级,以为这就没事了。但是依旧逃不过权钟会的手掌,嵇康“夏月常锻大柳下,这会过之,康锻如故,康曰
“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有所闻而来,有所见而去。”晋书双方针锋相对地口舌场,钟会便借故杀了嵇康,嵇康临死只遗憾他所弹的广陵散没有传给后代。
阮藉这家伙比嵇康“鬼”得多,嵇康喝酒只是喝酒,没有借酒来搞什么名堂,阮藉却不然,“司马昭晋文帝初欲为子炎求婚于籍,藉沉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欲置之罪,皆以酣醉获免。”小说上有“借水遁”“借土遁”之法,他老兄却发明了借“酒”遁,不想把女儿嫁给**后来还当上了地位相当于中央主席的“晋武帝”,就借酒装醉。对付野心勃勃的对立面,也借“酣醉”的办法得免于“罪”。司马昭用他做“大将军”“从事中郎”,他为了不想太靠近权贵以免猴年卯月“咔嚓”声丢去了脑袋不太好玩,就借口警卫部队步兵炊事班会酿酒,还存下了三百斟酒,就要求当步兵校尉这个“官显职闻,而府寺宽敞,舆服光丽,伎巧必给”通内的散官,乐得个逍遥自在。阮藉终于不像嵇康那样傻,白白地给雄钟会“咔嚓刀”
宋叶梦得的石林诗话中说道:“晋人多言饮酒,有至沉醉者,其意未必真在于酒,盖时方艰难,人各惧祸,惟讬于醉,可以疏远世故。陈平曹参以来,俱用此策。汉书记陈平于刘项末判之际,日饮醇酒戏妇人,是岂真好饮者耶曹参虽于此异,然方欲解秦烦苛,付之清净。以酒杜人,是亦术。”这种“其意未必真在于酒”的权术,恐怕不会是酒徒所认同的。不过我们北面的邻居,据说不久前也有很多酗酒的居民,他们也常常“以酒杜人”。可惜他们吃醉了经常回家打老婆,家庭矛盾超过政治矛盾。
三钟会偷酒饮
钟会这厮,从小就暴露出他那肆无忌惮的性格:有天,趁他爹午睡,他和哥哥钟毓就起去偷酒喝,老爹钟繇其实没睡着,就偷看他两人的举动,钟毓端了酒,作个揖才饮下去,钟会搯起了酒瓢就喝,没有作揖,钟繇起来问钟毓,为哈作个揖才喝酒,种毓说:“酒以成礼,不敢不拜。”问到钟会,他干脆说:“偷本非礼,所以不拜。”魏略是啊,那些滥用公款饱入私囊的,还恭恭敬敬地向国库作个揖,还未见过这种头等“傻冒”
钟会后来终于反了司马昭,最后被乱军杀了。
四刘伶醉后捰体
和嵇阮同属“竹林七贤”的另个大酒鬼刘伶,也是酒界中知名度很高的前辈。那时候的人,可是不太讲精神文明,刘伶喝醉了,就“脱衣裸形屋中”。虽然那时花花公子之类的刊物当未出版,他也算得当今“天体运动”和“脱星”的老祖宗了。有人责怪这醉鬼太放肆了,刘伶说:“我把天地当居室,把房子当裤衩,是你们自己跑进我的裤子当中去,你怎么怪我了呢书记这句话在入世的哲学家看来,是彻底的荒谬的主观唯心论,但文学家会欣赏他的浪漫主义意念,认为没有这种荒诞的意念,文学是不会产生的。虽然他生平“未尝厝意文翰”,辈子只写过篇酒德颂彼亦是非,此亦是非,且由它去吧。
人类都喜爱外形美和勇敢品德的男人,可是史书上却说刘冷“容貌甚陋”。他曾经和人争吵,别人抡起拳头就要揍他顿,你猜他怎么回答的他站起来慢慢地说:“鸡筋何足以当尊拳。”那人也确实觉得不值得打那么个“挠种”,于是这场本来极其壮观的超级武打,就告终了。不要以为凡是酒人都是武二般好汉,即使自认为“以细宇宙,齐万物为心”的刘伯伦,在现实生活面前,其实也不过是自认豸虫的阿之前辈云耳。
刘伶当过建威参军这不大不小的官,“常乘鹿车,携酒壶,使人荷锸随之,谓曰:“死便埋我”晋书,似乎对个人的生死看得很随便,但是从他在拳头面前那副熊样,很可能鹿车上受点风寒,也得马上赶回家去喝板兰根和速效感冒片。“死后埋我”这句话说得倒通达,可比起五国时代的郑泉,却差得远了。
五酒汉的遗嘱
郑泉这个醉猫,临终前告诉他的朋友说:“必葬我陶家注:做陶器的人家之侧,庶百岁之后,化为土,幸见取为酒壶,实获我心矣”吴志,郑泉的遗嘱,希望骨灰变成泥巴,让百年之后制陶的人把它揑成个酒壶,这才不愧是个真正酒汉如果我的朋友工艺美术家韩美林揑的其个酒壶,确实用的是郑泉骨灰的料,那么,我定由他讨来,转赠给杨宪益记。不过世界上事情往往不尽如人意,保不定百年之后,陶家挖了郑泉的骨灰,却揑了个尿壶,
六张公吃酒李公醉
遇斋闲览有段故事:“郭朏有才学而轻脱。夜出,为醉人所诬。太守诘问,朏笑曰:张公吃酒李公醉者,朏是也。太守因会作张公吃酒李公醉赋,朏爰笔曰:事有不可测,人当防未然。清河文人,方肆杯盘之乐;陇西公子,俄遭酩酊之愆守笑而释之”。张公喝酒李公醉,是古时候句俗话,郭朏好端端被醉人诬告他喝醉闯祸,当然是无妄之灾,幸好这太守也是个书呆子,叫他做篇赋就放走了。大革文化命的年头,被诬的很多,你越是掉书袋,越是引用经典著作据理力争,你就越倒霉,毕竟玩弄政治的像这位太守那样的人少。至于郭朏那首张公吃酒李公醉赋的开头两句,倒是耐人寻味的。
七白居易的劝酒诗
自古及今,似乎诗和酒的关系特别亲切,以酒为题材的诗,真是罄竹难书。陶渊明是较早的位酒诗人,李白更不必说,据郭老的考证,杜甫也是个酒鬼当然,他的酒中八仙歌不会把他自己写进去。,我倒是喜欢白居易的劝酒诗:
劝君杯君莫辞,为君两杯君莫疑,
劝君三杯君始知。面上今日老昨日,
心中醉时胜醒时;天地迢迢自长久,
白兔赤鸟相越走。身后堆金挂北斗,
不如生前杯酒
地球永远转动,人的寿命短促,把短促的寿命浪费在钞票追求上,“身后堆金挂北斗”图个啥我近来虽然点酒都不沾唇,但“面上今日老昨日,心中醉时胜醒时”的酒徒心情,却是能了解的。
八结语
这里还是用姓杨的故事作结束:宋初有个老头儿叫杨朴据说近来的文艺家都喜欢认个祖宗,我没有考证过他是宪益的第几代祖宗,也不知道他认不认,是个怪人,平日骑头骡子在郊外溜达,然后躲在草窝里作诗,“得句即跃而出”把过路人吓跳。宋太宗真宗都召见过他。
候鲭录有这段记载:“宋真宗征处士杨朴至,问曰: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对曰:臣妻有诗云:更休落魄贪杯酒,亦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提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从前的知识分子不愿当干部,害怕什么时候闹个把运动,老头皮便“咔嚓声”保不住。现代的知识分子受了三十多年的革命教育,知道做官是“为人民服务”的真理,于是很多人都愿意,并且实践过“提将官里去”的光荣。不过贪酒咏诗,是否都戒了在这里,在这个问题上,却各人都还有他的自由的。
电子书分享平台
郑愁予 酒侠诗
有晚,我站在街灯下快活地对自己说:“喝酒的人活生却过两辈子。”
乙醇乃溶剂之母,是众所周知的,酒则因醇而香美,且更化为“性情”之溶剂,此亦为善饮老所乐道,即使平日设防藏真的人,在感情上坚壁清野,但经醇酒融合,不仅门关城府大开,胸壑中流水百花亦无不呈现。所以“干杯”用在感情交融上比之作揖握手亲颊拥抱都要有“功能”得多。我数十年饮酒如日,平生知己多是酒中定情,这友情亦是数十年如日,像是多股酒泉溶为流,涤荡俗世,长波不渝。
我之爱酒,应该是感性上早于口腹上,小时候看古典小说,有的以酒为阳刚美的表现力如水浒,有的以酒为智慧美的泉源如红楼梦,无论是三碗不过冈的侠义或是行令吟诗的风雅,酒似乎是不可或缺的妙品,还记得第次看京戏中美猴王大闹天宫,那猴子连连干杯的姿态使我鼓掌大乐。那时每逢年节,家人团聚,孩子们也须饮杯以应时令,我每次总是斟满盅,学着美猴王的模样仰而尽,便博得大人的讶赞:“这孩子够楞啊,真行”当然口腹是不受用的。
酒,与中华文化同寿,酒器,是华夏造型艺术的登峰造极。酒言酒语,是汉文诗词中的法术魔咒,使人醉而忘返。当我读诗而觉得诗是生命中的快乐时,我对饮酒已有了所谓的“境界”了。这岂不就是在蒙昧中自我认知的开端我开始写诗是在北平,那时正是革命与反帝的浪潮激荡期,酒似乎是激情的酵母,我结识了几位长我数岁的写作青年,有时便跟着喝些不知品味的酒,而我真正喜欢的却是饮酒时大家激烈的议论,这使我进入个感性侠情的世界,有时喝多了些,微醺地走在街上,那平时不欣赏的昏黄的街灯,灰暗的房檐,都觉得亲切美好。甚至心中盘算,将来如何能为这“美好”的城市和屋檐下住着的善良民众贡献牺牲。这已不再是我真实生活的那生,这酒后的另生,已放逐了自许烦忧和私欲,有晚,我站在街灯下快活地对自己说:“喝酒吧喝酒的人活生却过两辈子。”
在台湾读新竹中学时,学校同学到景色清幽的狮头山远足。我诗心动,便用午餐钱买了瓶廉价的桂圆酒装在水壶中。逛了几座庙宇,大家在山巅午餐,我便站在树后冲着山水对着瓶嘴喝将起来。树边走过人,赫然是训导主任也是带队的罗富生老师,他却关心地问我:“你怎么只喝不吃呢没带便当吗”他是我们高级班唯本省籍的老师,堂堂的相貌,国语说的字字真切。我有点腼腆,又不好意思说出无余钱买饭,便俱以实告:“这是酒呢”“酒什么酒”“桂圆酒”,“不可多喝的来,到这边”他走到山旁,首先盘腿端坐在石矶上,又说:“像我这样坐下。”我便对面盘腿危坐,风吹动我们的头发颇有些道场的形象,他没有责我之意,反而递给我块面饼,又把酒壶要去也喝了口。桂圆酒是橘黄清澈的,淡苦却又浓甜,我忽然想起了这句诗:“两人对酌山花开”,眼中有些湿润,罗老师兼教地理,我是他班上成绩最优的学生,这不是他对我优宠的理由,而却是因为文化:酒;师生端坐,对饮倾谈,既和谐而又有无比的庄严。听说他曾在二二八事件时保护了辛志平校长家的安全。罗老师是位饮者,是位教育家,更是位侠客。
酒有兴近乎侠,侠生倩近乎诗;诗呈美近乎酒。
这三段过程其实是舞三步,循衍不息。1952年结识诗人纪弦,我饮酒的段数已可以系上黑带了。当时我们常聚饮又写诗的君子先后有楚卿拓芜沉冬叶泥德星世旭舒凡罗马痖弦辛郁夫梅新沙牧叶珊杨牧等,这些饮者中略可以三型分之:杜甫型;以饮酒为抒表情谊之用。杜诗云:“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明日重阳酒,相迎自酦醅。”间或亦应审美过程之需要,如:“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再如:“何时尊酒,重与细论文。”,“酒”词常被杜甫嵌入律偶之中,呈出的是静态美。第二型是李白型,是以整个生命向酒投入,李诗云:“涤荡千古愁,流连百壶饮。”再如:“富贵百年能几何,死生度人皆有。孤猿坐啼墳上月,且须尽杯中酒。”李白酒兴之后,侠情大发:“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詠涕泗涟。”我们饮者中具此豪与者,以头角峥嵘的纪弦为首,世旭舒凡夫沙牧亦不相让。第三型则为“时社时李型”,因人因地而殊,酒前和和气气,旦迸发,怒指千夫,庙堂为之震撼。
饮酒制造感情事件亦引发解禁现象则十之七八惹人议论:卅年前,有次是我与痖弦戴天三人在基隆码头送客,却提着瓶土制烈酒沿廊游走,逢着女郎便各饮口并吟诗句致以敬礼,瓶喝光,不觉醺醺然,而海轮已不知去向,被送的客人觉得失望自是难免。
最“悲壮”的次则是我与纪弦世旭参与作家团访问金门,地主得悉是日是我生日,送来四大瓶红头大曲做贺礼,我又买了两樽。纪弦出生在保定府,与我认同乡,而身在太武山下,时家国情浓,四人干了六瓶,“狂饮高歌”不免“飞扬跋扈”,虽然表现着爱国情怀,同行的作家很多是滴酒不沾之辈,看在眼下大不以为然。最有兴致的次则是在德星婚礼中,我与纪弦叶珊据椅登高,面向新人,口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