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茶酒共和国最新章节 > 第 6 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茶酒共和国 第 6 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0月9日新晚报的专栏岛居杂文,以油腔滑调“灌”什么为题,对王延芝批评番,结语说:“东拉西扯拟于不伦的灌茶,灌**汤而已但迷得了什么人”专栏作者署名“丝韦”,就是新晚报总编辑罗孚。王延芝立即写了篇给丝韦之流灌**汤,答复他的批评。他没有再用文字回应,可是前两年他这个老党员突然以“给美国人作情报”罪名下狱,王延芝当时心中颇感不安,不知他是否因为灌了太多**汤而油迷心窍。但假定如此,他也是咎由自取;因为王延芝在那篇文章里已经提醒他:“如果丝章先生之流恐怕自己被迷,不敢灌过于油腻的**场,请先撕下张**语录,烧成灰喝下肚去预防。”换言之,王延芝已警告他“七碗吃不得也”,但可能他不听山人之言,未曾采取这项预防措施。

  电子书分享平台

  池宗宪:运泉卖水泡好茶

  山脚下石壁间,有道清泉渗了出来,顺着石壁缓缓而下,经过平台,泉水流速慢了,逐渐汇集成小潭。汲水人用条管子疏导泉水入桶,六分钟能装满五加仑,然后按照订户远近,将泉水桶依次排列,装车后定时送上。这就是专为泡茶品茗讲究饮水品味的人所带动的行业运泉。

  运泉在古代是专为文人饮茶者服务的,宋朝李白华书有“运泉约”,说明了买卖名泉的行为和交易情况,当时买卖双方订有契约为凭,可见运泉受重视。如今,喝厌了有氯气的消毒自来水的民众,总想“净化”水质,尝到甘洌甜美的泉水,而且有人以专车送运到府,惟恐花钱买泉心不疼。

  目前,五加仑桶的泉水时价是五十至七十元,价格较廉是因为大量订购,尤以茶艺馆居多。用户若住郊区,以零买为主则加添二十元。台北市的专业运泉人有三四人。

  扮演运泉人不单只是负责接送泉水,最重要的是找泉。找口远离人烟水温冬暖夏凉甘而不寒的佳泉并不容易,通常运泉人会请登山界人士指点迷津,然后入山“采”泉,带回“样泉”试喝,并送往化验机构分析水质,才推出山泉。

  杨志峰任运泉工作年多,已有点规模,他平均日送百加仑泉水。他就是透过登山名家沈武铭推荐,找到口位在新店燕子湖的“石泉”,当成他运泉的泉源。陈朝南送天然泉水之初,遍寻近郊名泉,几经论“泉”比“水”之后,才选定汐止山区里的处泉源。

  运泉人的体力消耗颇大,等水汇集成桶颇费时,将泉水桶搬上车,抬下车,送到用户家里,光是提五加仑的水重,就能令人汗流浃背,所获“代价”不完全是在金钱方面,建泉的人认为也可以借机锻炼身体,更可与些喜欢品泉的人结缘。

  运泉人平日按照客户需求量供水,遇到雨天就叫停,怕取回的水质混浊。根据他们的经验,年四季中,秋季取的泉水很甜美,而且据说每年端午节中午11时45分开始,到12时15分取得的“午时水”经年不坏,所以每年节前就有人预约,大清早运泉人就带水桶排队,等候时辰汲水。通常这“午时水”的叫价高出平日行情倍。

  由于泉水的消费层面大都以好品茗者为主,他们讲究好水才能泡出好茶,佳泉才会益茶。常用泉水泡茶的何良夫说,用泉水泡茶,茶味能淋漓尽致发挥,入口茶味饱满,滑润顺口而下,与般自来水泡茶喝起来有“咬”舌涩感迥然不同,于是,许多茶艺馆采用泉水泡茶招引客人,但有的业者挂羊头卖狗肉,以欺骗手法,自称使用的是泉水,实际用的只是滤过或放置过的自来水,般消费者无从辨认常被蒙蔽。目前,已有企业集团大量开采泉水,以企业手法经营运送泉水。相信在讲求生活品质需求自然健康食品观念推动下,这构想前途看好。但是主管卫生单位应该加强检验,以防泉水在装载过程中的污染问题。

  节录自1985年8月13日台湾联合报万象版

  桑简流:茶乘小引

  我要是会写诗多好诗,我总是看不懂。看见诗,就好羡慕能写诗的人。坐在山坡,对着片大山,清早,雾还罩着,我喝下口热茶。远远野鸽颤巍巍的叫声,从空山又传回来。脚底下松枫榉的枝丫空格,闪出涧水的声音。这条山涧,该不会流过华兹华斯用诗写活的天磴寺,汇合大小渔人两座瀑布,入海

  茶杯里忽然出现诗晨光金色的倒影,漩涡放大,幻成追忆的大海。啊,外国诗里什么时候才能开始有“茶”字,好和“大海”押韵威尼斯那么浓的运河波光侵蚀老石头门墙,人为什么不懂喝茶,去冲淡马可波罗从蒙古的燕京学回来的炸酱面大蒜味希腊这西方文化的源泉,为什么到现在还不懂喝茶峨玛迦牙鲁拜集最后,静坐冥想七十二日夜,仍然无依傍,“杯好过百家争鸣,啜欣逢中国盛世”;这样景仰中国,为什么不会喝茶

  从前小时候,从潼川回峨嵋的路上,父亲骑马,半路歇在道旁,支起茶箱休息。热茶羼著水田泥稻味水牛味熟橘柑树叶味,加上茅屋的柴火味。记得到了大佛寺乌尤寺,坐在殿廊休息,尼姑捧着茶盘,口里用四川话念道“阿弥陀佛滤州豆酥”。我直记得。还有抬我们上福州鼓岭的女轿夫,头上簪着三把刀,茶色的皮肤,健步如飞。诗里为什么没有写过这类茶色的美人呢

  我在日本在茶道世家做过客。印度多茶园,唐代翻译梵文经,把荼和茶含含糊糊用在薰酒迎神的郁金香和藏红花姜黄麝香蔷薇之类,笼统译作茶矩磨,有时写作荼矩磨。这件小事,在我是最大个诗意我所懂得的诗意,只是只鸟从棵大树飞到另棵大树,等我发觉,早已杳然,我闻声不见影,但是心里追想鸟飞的形影,还痴想飞上乔木的感觉,这就是诗。

  晨光中空山饮茶,神思已经飞过几片大洋。茶矩磨为什么和周礼祭神的郁鬯完全样呢周礼郁鬯为什么和上古希腊祭神酒同名读如羌又和梵文喜神酒几乎同名呢出乎意外,已够诗意,真够诗意必要伤心而说不出“哀以思”。我死也反对印度在中国和希腊文化交流上起媒介作用。我坚持蒲公英式花粉散布,马克波罗炸酱面式跳跃传递。而这里却出现火炬接力式交流.焉得不伤心。

  最伤心诗意被现实戳破。我在英国住下,这里之讲究吃茶,唯有中国能相比。日本印度苏联都稳退,以酒代茶去了。英国人起床杯茶,通利下,吃早茶,两小时后休息喝茶,两小时后午餐,下午三点到五点又喝茶休息。乡下家庭和大小旅馆,茶具很考究,茶车茶盘茶壶壶套茶碟茶杯水壶奶盂糖盂茶漏斗刀叉匙羮都是银壶磁杯盂麻面棉包衣。茶厅厚木精装,天花文杏作梁。轻酌浅啜,叉食糕饼或夹心面包片。鸦雀无声。今年四月英国不声不响禁止中国瓷器餐具进口,饮茶知音眼看断弦。

  诗史诗史,想到这里,诗境转入史境。英国饮茶风度可以说上追唐宋。陆羽茶经出而唐人饮茶渐成风。蔡襄写茶录,而道家茶道流风直流传到今天海外潮汕客家茶室。英国史上,以茶税原因坐失美洲大陆,因鸦片而得香港,演成今天宋辽议和划雄州为“两输地”局面。茶税鸦片都不好意思写入正史,也就不好入诗。香港还我本来身,原是广东海岸香州海外小岛。百年变,海市蜃褛真实现,成为海上敦煌

  茶友中国,茶风也不弱。美国近邻的中南美小国,人民始终贫穷,长期沦于苛政。苏联的东欧附庸和亚非与国,也是。唯独中国往来通商的四邻个个繁荣。仅仅香港茶厅饮食业,在欧洲美洲东南亚大城小镇开拓的宋城唐人街,数目规模已超过从前外国的租界十几倍。香港人的族谱,不少南北朝唐宋血缘,祖先会鲜卑语突厥语和各地方言的很多,今天他们在海外语言文化适应力之强,远超过外国人之上。这也是诗史奇迹。中国强,不侵略,供养全世界茶饭。

  饮茶勿谈国事。我想,应该有人动手写部茶谱茶史的时候到了。我喝过四川茶福建茶江西茶浙江茶,什么毛尖雨前六安爪片龙井云南沱茶潮州茶日本御苑清菜苏联铜炉煨茶蒙古奶茶。还主持过大批湖南安化茶砖运到青海新疆的事。茶的品种还多得很。西方人爱甜茶和奶,我国清茶先苦后甘。中国饮量,国大,量大;英日小岛,国小,量小。英国这里,茶叶交易所规模极大,样品几千种。开会,衣冠俨然,像枢密会议,厅堂全部紫檀镶装。亚非两洲运茶来的茶箱,尺八寸长宽,尺四寸高,木料很好,市面到处有售,镑半只,卖给人作书箱什物箱。中英两国有同好,喝茶,应该有大宗茶交易,但英国茶市由印度锡兰占去。中东回教国家也如此。祁门红茶已成绝响。目前戒烟忌酒风尚盛行,正是在海外开设茶居机会

  中国茶史从何时开始说法很乱。我看,茶不会早于唐代。以前都是药草茶,像神曲五式茶乌头茶人参茶之类,叫做荼。嵇康说酒肉伤内脏,但是没有想到喝茶。魏晋清谈而没有茶,很可惜;提到的琼蕊玉英紫芝,不知是那些药草茶。

  早茶时,邮差上门,信件中有北京寄来农桑辑要校注本,其中有种茶法。作者石声汉。农桑辑要七卷,元世祖朝司农司撰以颁行。元文类收蔡文渊序。焦竑经籍志与钱曾读书敏求记皆云七卷。永乐大典作二卷,非有残缺,盖修书时并合之。

  书里根据北京图书馆藏我外祖父傅增湘手校本,及手录卢文弨据元刻本对勘校记的武英殿本。现在北京农业出版社农桑辑要校注的作者石声汉先生,在校注后记提到窝阔台汗元太宗不听蒙古将帅将长城内农地改为牧场的主张,采纳耶律楚材的意见,重农以裕税收。忽必烈汗世祖至元十年秋天刻成农桑辑要分发给各省劝农官。

  元代收农田改农社,设农官督导,效果如何饮茶翻书,忽然在元人姚燧牧庵集卷九学稼亭记,映入眼帘段话:

  “言不可执。求其学者,由之,不可执。居者,官使然也。且官以农为名,而曰,吾学稼之,是羞教督之不先也,艺树之不勤也,铚获之失有秋也,使千耦之夫环视其授法。如此,旷怠而窳”

  再翻阅下去,卷七,南平楼记,记忽必烈攻襄阳,先在邓县强征农民两万人集体耕种,“夜火鼓之千里,画万耦其耘耕”。集聚大量粮草之后,进围襄阳六年,才攻下。前天早茶时,收到牛津大学博德琳图书馆寄来为我影印的r bb拉丁文法文笺证集散页,有页.3,论乌古斯汗,说蒙古人“随便强制推行法令,凭少年血气征略,破毁城乡,蒙昧无知,不知外国情形 r ' rr。”

  应该读辍耕录有则记画师“王思善采绘法,茶褐,用土黄为主,入漆绿烟墨槐花合”。作者陶宗仪,元末明初位避兵逃难耕田下苦的文人。序里说他“时时辍耕休于树荫,遇有肯綮,摘叶书之。盖十载而后成书云,凡三十卷”,于元代法令制度书画文艺记录颇详。为治元史元曲重要参者资料。

  陈援庵先生考据宋末遗民寄命道教寺观的史料,极详备。我在元代姚燧牧庵集卷九又多发现则,见太平宫新庄记。此处“宫”指道教寺观:“其道有三:曰货取,曰施入,曰力作力作者,创茶磨四所,凡42盘于德化庄,曰义兴。又垦田二千,肇为五庵。宫之前三曰东西太平与紫元。宫之后二曰涌翠,谷峰。其始皆菅茅枞。众所薪牧之囿,皆募人钱镈。铚斧而出高蒔。松杉柏茗皆摘实授子,畦而苗之,移置其地下久者方五年,近者岁,而木之布列冈阜,新者虽没草间,而生意茁然。久者已离立如人,将数万本。”

  文中举出附近茶磨所在地有:石门,启石锦溪石塘龙冈龙溪兴国大冶德化翠麓元山万安福兴永兴蕲县德安等,在江西福建境内。

  采茶焙茶的方法,宋代丁谓有茶图,专说明采制。上篇论茶,下篇论其器。种茶之法,四时类要说:

  “收取子,和湿沙土拌。筐笼承之,穰草盖。不尔即冻,不生。至二月中,出,种之。于树下或北阴之地开坎,圆三尺,深尺。熟斸,着粪和土。每阬中,种六七十颗子,盖土厚寸强。任生草,不得耘。相去二尺种方。旱时,以米泔浇。此物畏日,桑下竹阴地种之,皆可。二年外方可耘治。以小便稀粪浇拥之,又不可太多,恐根嫩故也。大概宜山中带坡坂。若于平地,即于两畔深开沟垄泄水。水浸根必死。三年后收茶。”

  品茶读书,不觉日上高林,该吃早点时候。从山坡石桌起身回房,余意未尽。嵇康琴赋说,饮酒乱性,不宜听琴。我想去间广东大茶厅,趁茶客满堂熙熙攘攘的时候,用录音机录下部饮茶交响乐大曲。第乐章入座唤点心;第二乐章杯盘叠错,牙筷起落;第三乐章大快朶颐的高谈;第四乐章声震屋瓦,振聋发瞆。题名新广陵散,吽然宏朗,如千佛洞大寺大殿大众梵呗念经。证明嵇康食补养气之论,并和英国人饮茶的岑寂幽独作对比。

  1985夏伦敦西郊墨玉园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