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 50 部分阅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为女儿都忍不住要迷失。
李慧梅左看右看,拉着左边的那人说:“你是杨姐姐。”又对右边的人道:“你是顾姐姐。”
两人笑了起来,柳如是道:“错,我是你柳姐姐,这个顾姐姐倒是不错。”
李慧梅明白过来,道:“好啊,柳姐姐,你连姓也要骗我。”
柳如是叹了口气,道:“姐姐倒不是有意要骗你,只是姐姐的身份上不得台面,不得不改名换姓,或许你知道后就再也不会跟姐姐来往了。”
李鸿基也走进了大厅,第次见到两人穿上了女装,双眼大放异彩,心想:“乖乖不得了,这两个小娘门换上女装简直可以勾人魂魄,难怪能够红遍整个金陵,许多高官纷纷想亲芳泽而不得。”不过,李鸿基见惯了美色,田玉珠和邢秀娘在容貌上并不输给她们,很快双眼就回复了清明。
柳如是见李鸿基眼色刹就恢复过来,不由暗赞,以前在金陵时,那些达官贵人初次见到她们时无不紧盯不放,双眼射出贪婪的光芒,不由对李鸿基又高看几分。
李慧梅道:“姐姐是什么身份,我猜猜,我知道了,你们定是富家千金,被恶少无赖看上了,上门逼婚,才离家出走的对不对。”
李鸿基心里阵恶寒,却无可奈何,李慧梅虽然不喜欢读书,却爱听那些才子佳人的故事,高桂英要给她选郡马,她马上威胁要离家出走,高桂英只能妥协,想让李鸿基把她管住,李鸿基却答应让她自己选郡马。
柳如是摇了摇头,脸黯然:“姐姐不是什么富家千金,反而出身贫穷,从小被卖入烟花之地,被妈妈徐佛收为养女,教我琴棋书画,后来成为江南带的名伎,这次是被人逼婚没错,可却不是什么恶少无赖,而是朝庭高官显贵,我才和顾妹妹躲到这西安来。”
李慧梅道:“姐姐不要伤心,我也是出身贫家,若不是爹爹和娘亲收养了我,我现在也不知在哪里呢。”
柳如是和顾媚两人又起向李鸿基行礼道:“到西安以来,还要多谢李大哥的照顾,若没有李大哥,当时我们可是无处可依了,向李大哥隐瞒了身份也是逼不得已,还望李大哥见谅。”
李鸿基连忙上去扶住,触到柳如是的手腕,才知不妥,连忙缩回,嘴里灿灿的道:“两位姑娘请起,你们孤身在外,自然应该有所防范。”刚才那触手宛如凝脂的感觉却已映入脑海。
柳如是脸上也是红,道:“多谢李大哥见谅。”两人才盈盈起身。
顾媚却在旁边笑道:“不过,李大哥好象也没有告诉过我们真名,我们现在连府上在哪都不知道,我们可打听过了,唐军的官员中根本没有李本这个名字。”
李鸿基阵尴尬心道:“老子的名字说出来会吓死你们。”口里却道:“哪里,李某只是个小官,你们打听不到也不奇怪。”
顾媚还想再说,柳如是却拦住了她,道:“顾妹妹和大哥开玩笑呢,李大哥不必介意。”
李鸿基干笑了两声,道:“无妨,无妨。”
顾媚还不服气,被柳如是在手上重重扭了下,顾媚“啊。”的声叫了出不,柳如是连忙缩手,李慧梅听到顾媚的叫声,连忙询问:“顾姐姐,你怎么啦。”
顾媚若无其事的道:“没事,被蚊子咬了口。”
李慧梅纳闷白天蚊子还敢出来咬人,四周看了下,没发现有蚊子就将此事丢开,向柳如是问道:“姐姐,你们怎么搬到这里了,还不如搬去和我同住如何。”
柳如是心道:“你家在哪里我还不知道呢,怎么搬过去。”嘴里回道:“不麻烦你了,我们要在这里住上年,干脆买了这个小院。”
李慧梅打量着这个小院,摇了摇头,道:“不行,这里太小了,还不如我个人的院子大。”向李鸿基道:“爹爹,我让柳姐姐她们起搬过去和我同住如何。”
李鸿基估计柳如是两人不会答应,笑道:“你的院子自己作主,问问你两个姐姐的意思就可以了。”
李慧梅又把目光转向了柳如是,顾媚两人,柳如是又怎肯轻易去寄人篱下,摇了摇头道:“妹妹的好意,姐姐心领了,这里挺好的,姐姐就不过去了。”
李慧梅大为失望,但她的性子转眼就把此事丢开,和两女谈起在客栈中的几人来,当听到客栈中的那人能用掌断树时,两女也吃了惊,把目光转向了李鸿基,李鸿基知道柳如是以为李慧梅夸大,点头道:“确是如此,虽然那棵树曾被方密之用火枪打穿了个洞,但掌断大树,确实也是了得。”
柳如是手抚胸口,道:“我还以为那些说书人所讲都是假的,没想到真有如此厉害之人。”
李鸿基见她不经意的动作,说不出的迷人,尤其是心中惊讶太甚,胸膛起伏有致,更显出了那惊人的曲线,恨不得放在胸前的那只手是自己的,这当然只是想想而已,口里道:“飞檐走壁或许夸张了,但确有武功高功之人,人可敌数十人。”
李慧梅见柳如是好象有点害怕,道:“姐姐不用慌,那人被我用火枪打中,恐怕数月也不能动武。”
柳如是顿时埋怨起她来,道:“妹妹怎么可以随便开枪伤人,那不就和人结仇了吗。”
李慧梅毫不在乎的道:“姐姐,你不知那人有多凶,掌就向我拍来,若不是廖护卫接住了的话,我可就要脑袋开花了。”
柳如是听她说的惊险,心中也是紧,李慧梅活泼可爱,柳如是不愿她受到伤害,不忍再责怪她,李慧梅眼睛转,道:“姐姐只有数人,住在这里太过危险,不如我赠给姐姐两把火枪吧。”
柳如是个性坚强,魄力奇伟,很有男子气概,那天见到了火枪的威力,知道这是唐军赖以至胜的火器,心里也颇为羡慕,但方以智碰了鼻子灰后,她就死了心,知道唐军不会把火器轻易流出去,见李慧梅主动提出给她们火枪,怀疑道:“不是每把枪都有编号,不能流传出去吗。”
李慧梅骄傲的道:“当然不能随便流传出去,但只要爹爹答应了就可以,我想爹爹不会那么小气。”转向李鸿基,缠着他道:“爹爹,我想送给两个姐姐人把火枪,你不会不答应吧。”
李鸿基无奈地道:“好,答应你。”
李慧梅欢呼声,叫进来几名侍卫,道:“把你们身上的枪都拿出来。”
侍卫看着李鸿基,见他点头,无奈着把枪取了出来,这些短枪跟着侍卫都有段日子了,每个人都象宝贝样爱护,听了李慧梅的话,自己的枪可能要送人,都心疼的要命,虽然知道马上就会补上,但总是没有原来的好,心中都在保佑,千万不要让这个女子选中自己的火枪。
五把乌黑发亮的火枪放在桌子上,柳如是看看这把,摸摸那把,只觉得每把都爱不释手,顾媚虽然不象柳如是那么喜爱,见了短枪也是心动,拿了把就舍不得放手,李慧梅见柳如是不能定,拿出把编号为300058的火枪道:“就这把,这个数字好。”
柳如是看着上面的编号道:“这是什么意思。”
李慧梅道:“前面这个为三,表示是第三种火器,后面是生产的顺序,这把是生产出来的第五十八把。”
顾媚道:“那我这把就是第五十六。”
李慧梅道:“不错,走,我们出去试枪。”
李慧梅又让选中他们枪支的两个侍卫把子弹献了出来,两名侍卫大叹倒霉,当初正是看中了这个编号才选中了这把枪,没想到今天又是因为编号把它丢了。
三人幸冲冲的跑到了院中试枪,开始柳如是和顾媚都没有想到短枪的反震力会有这么大,颇吃了些苦头,多打了几次后,才渐渐掌握了些决窍,时之间,院中枪声大作。
两人直到手都震麻了,才结束了试枪,李慧梅见天已经晚了,又让侍卫给她们留下了足够的子弹才回去。
第四十九章吃瘪
柳如是和顾媚两人见唐军精良的火枪,李慧梅说送就送,李鸿基点为难的样子也没有,对李鸿基的身份更加不敢猜测,李鸿基走后,顾媚埋怨道:“姐姐,我要问出那个李本的来历,你为什么不让我说下去。”
柳如是道:“他不告诉我们自然有他的道理,我们又何必让他为难,只要我们知道他对我们没有恶意就行了。”
顾媚道:“可是不知道他的身份,总觉得有层东西隔着,让人心里不舒服。”
柳如是道:“傻妹妹,难道身份真得有那么重要吗,你是不是心动了,想嫁给他。”
顾媚脸上红,反击道:“我看你才是心动了,我可没看到两人手碰手的样子,不过,听李慧梅说她还有二个姨娘,你嫁过去就只能排第四了。”
柳如是大恼:“你这个小妮子,自己心动了就不要扯上我,我若是第四,那你就只能排老五了。”
顾媚笑道:“这可不是我说得,是你自己说排第四。”
柳如是不依,过去哈她的痒,两人互相攻击,顿时笑成团。
鸿安客栈此时热闹非凡,赵财见到了李良辰和青猴儿的武功,大起招揽之心,改以前和他们漠不往来的态度,见青猴儿受了伤,买了许多名贵的药才补品来看望青猴儿,李良辰本待不和赵财这样的人亲近,林若灿得知赵财的身份后,心中却动,若能把赵财拉笼住,不是又多了个帮手,才把赵财让了进来。
双方都有意笼络对方,赵财豪爽的在大院里摆下酒席,请黄宗羲行人赴宴,听到黄宗羲的名字,赵财更是热情,黄宗羲虽然看不起象赵财这样全靠盘剥穷人发财的粮商,但受不了赵财强拉硬扯,而且锦衣卫中人也有意赴宴,只得入席。
青猴儿刚刚受伤,不能喝酒,只能郁闷的看着别人大碗喝酒吃肉,越想越气,道:“奶奶的,那个臭丫头太欺负人了,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赵财连忙劝诫:“青兄弟,这侍卫都带有火枪的人,定是唐军中的高官,报仇就别指望了,反正也不算吃太大的亏,等青兄弟手好之后,又是个生龙活虎的好汉子。”
青猴儿冷笑道:“高官又怎样,就是那唐王我们也要”
林若灿连忙喝住:“青猴儿,你没喝酒,怎么也说胡话。”
青猴儿顿知自己失言,连忙止住了嘴,转道:“我听说唐王最是公正严明,他就是唐军高官也不能胡来。”
李良辰对自己徒弟道:“不是双方误会吗,男子汉大丈夫,何必和个小女孩计较。”对其他人道:“喝酒,喝酒,不要理他。”
众人又干起来,青猴儿气闷,起身离开,黄宗羲听到青猴儿刚才的话心中却起了疑,青猴儿是什么意思,就是唐王也要怎样,想到这,他吓了身冷汗,忙让自己的书童悄悄跟着青猴儿。
青猴儿直接找到客栈老板,问道:“今天来的那个丫头是什么来历。”
老板回道:“客官,对不住了,小老儿也不知道,她们又不住在本店,只是经常来这里寻她们的朋友玩,小老儿才熟悉了。”
青猴儿问道:“那她的朋友是什么人。”
老板知道青猴儿吃了亏,可能要找人报仇,哪肯直说,道:“客官,你这不是为难小老儿吗,本店要对客人的身份保密。”
青猴儿大怒,用左手把揪住老板的衣领,道:“跟爷还保什么密。”
老板只觉得脖子紧,连气都喘不过来,忙道:“客官住手,住手,他们本来有四个人,好象都是来参加科考的士子,还有四名下人和四名保镖,有两个人考中了,其中有个还是探花郎。”说到本店出了个探花郎,老板也觉得脸上有光,不觉挺直了身子。
青猴儿大为不耐:“什么探花郎,说说他们现在住在哪里。”
老板顿时迟疑起来,见青猴儿的手又要揪过来,忙道:“好,我说,我说,他们就住在北门大街,第三个院子就是,上面写着的是杨宅。”
青猴儿点了点头,警告道:“不准乱说,知道吗。”
老板见青猴儿眼中射出股凌利的杀气,想起白天他血流满地却声不哼的情景,打了个冷颤,忙道:“小老儿知道,客官请放心,小老儿不会多嘴。”
青猴儿满意的离去,老板越想越不放心,叫来个伙计,让他赶快给衙门报信。
众人喝酒喝得正开心,突然数名捕快闯了进来,老板趾高气扬的站在边,指着青猴儿道:“官爷,就是他逼问我客人的住处,我怀疑他要图谋不轨。”
名捕快冷冷的道:“有没有这回事”
林若灿暗暗咒骂青猴儿,成事不足,败事月余,满脸堆笑地站起来,道:“官爷,对不住了,我那位兄弟受了点伤,只是心中不忿而已,其实倒没什么恶意。”说完,悄悄塞了锭银子到捕快的手中。
捕快面色变,将银子摔下,道:“好啊,当众行贿,给我拿下。”数名捕快就要上前动手,林若灿暗暗叫遭,没想到这个捕快不吃这套,只得使眼色向黄宗羲求救。
黄宗羲其实巴不得能摆脱那六名锦衣卫,但他们拿了,马上就会牵连到自己,只好出来道:“几位官爷误会了,这几人是我的随从,下人粗鲁,不通礼议,其实并无行贿之意。”
捕快看了他眼,道:“你又是什么人。”
黄宗羲连忙拿出自己的身份证明,那是朝庭发的路引,上面写着黄宗羲的籍贯,还有现在的秀才的身份,还有份唐军发往各地邀请各地大儒前来参加鉴宝大会的请贴。
唐军对朝庭过来的秀才都有优待,捕快的脸色稍为和缓了些,问道:“他们都是你的随众。”
黄宗羲道:“正是,这些下人出门就欠了管教,倒不是故意要惹事,我定重重罚他们,让他们记住这次教训。”
捕快道:“不惹事最好,在我们唐军的地盘上没有贪官污史,只有你遵纪守法就可以了,强行打听别人的住处,就有惹事的嫌疑,若有事发生,我们就会着落在你头上。”
黄宗羲连忙点头:“是,我会管好那几个下人,不会再让他们惹事的。”
捕快道:“那好,人我就不抓了,以后要注意点,不能仗着有点力气,就想横行霸道。”
众人阵气闷,只得听任捕快的训斥,那捕快早从老板口中得到了整件事的经过,知道侍卫能持有短枪的人,定是唐军的高层,怕青猴儿等人吃了亏,要向他的朋友寻仇,才特意来警告青猴儿他们番,估计他们再也没胆量惹事,也就算了,这些天,进入西安的人越来越多,若这点小事就抓人,那西安的监狱就要人满为患。
众人好不容易听完了捕快的训斥,把捕快送走后再也没有心事吃喝,只能草草收场,回到房中后,青猴儿见自己这次又差点搞砸了事,低垂着脑袋不作声,众人本来地位相差不大,看在青猴儿受伤的份上也不好计较,刘良辰代徒弟陪罪后,大家还安慰了他几句。
林若灿冷笑的看着黄宗羲,道:“黄秀才,刚才好威风啊,我们这些下人粗鲁,不通礼议,你怎样管教啊。”
黄宗羲理直气壮的道:“那只是迫不得已罢了,不这样说,又怎样应付得了那些捕快,难道你们大家想尝尝唐军监狱是什么滋味,看看和朝庭的有什么不同不成。”
林若灿道:“好个嘴利的秀才,祸从口出,不要忘记你父亲是怎样死的。”
提起父亲,黄宗羲顿时气冲斗牛,害死黄尊素的虽然是宦官,但锦衣卫也充当了帮凶的角色,不过,眼前这些人当时还没有加入锦衣卫,黄宗羲才赖得跟他们计较,这时听林若灿提起自己的父亲,气道:“信不信我现在出门大喊声,你们是锦衣卫,到时你们个也跑不掉。”
李良辰见两人闹僵,忙打圆场,道:“好了,好了,现在大家都是条线上的蚂蚱,若我们锦衣卫的身份暴露,黄秀才,你也脱不了干系。”
黄宗羲哼了声,忍不住问道:“你们到底来这里干什么”
孙锡君在旁道:“不是告诉过你,我们只是来确定下和氏璧的真假,回去好向皇上禀报吗。”
黄宗羲道:“但愿如此,那就不要惹事,你们平安离去后,我也落得个轻松。”甩手出了房间,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青猴儿悻悻的道:“这么个破书生也敢对我们指手划脚,若是以前,我掌就要了他的命。”
李良辰怒道:“你住嘴,今天你惹了多少事。”青猴儿乖乖闭上了嘴巴,当他发现自己的武功好象还要高过李良辰时,心中的恭敬慢慢减少,但李良辰毕竟做了他十几年的师傅,余威还在,今天的比武就是想确定下是否能赢,才会步步紧逼,现在受了伤,青猴儿却怎么也不敢得罪师傅了。
黄宗羲的资料很快放到了李鸿基的桌子上,他并没有改名换姓,在客栈里登记的资料都是真实的,不过,这六个人作为他的随从却都用了化名,贺景的情报部再历害,在这个交通不发达的时代,也没有那么快查到他们底细。
李鸿基看了贺景情报上对黄宗羲的评价,此人似乎还对唐军颇有好感,数次在公开场合说李自成是汉人的英雄,没被锦衣卫抓起来,算他运气好,恐怕还跟他得到了崇祯的亲口称赞有关。
难怪黄宗羲敢大摇大摆的进入唐军境内,也不更换姓名,既然黄宗羲是这样的人,李鸿基暂时放下了心,他的随众应该不会是来作犯科的,只是在贺景的情报上批了知道了三个字,没有再叫贺景特别监视他们。
李双喜终于从草原归来,关于草原之行的收获,李双喜已用快马通报了李鸿基,得知李双喜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李鸿基亲自到西安城外十里迎接他的归来,加封李双喜为归德大将军,从三品衔,在武将中仅列于马维兴,高立功两人之后。
得知蒙古人火拼,各部死伤惨重的消息后,顾君恩已无顾忌,放弃了以前的建城计划,将以前按设想建成的大城全部缩小,改成了只能容数百人到千人的小城,却大大增加了建城的数量,若不是唐军的人力不够,顾君恩想把整个草原都纳入进来。
蒙古各部已毫无抵抗力量,唐军进,其部落不是远迁,就只能投诚,数月时间,已有十几万蒙古老幼投靠,顾君恩征发了全部部落的男丁用来在草原上筑城,其妇孺给她们重新划分牧场放牧,蒙古各部已没有了抵抗力,待遇自然比不上前面投诚的蒙古人。
这些筑城的蒙古人吃饱肚子是没有问题,唐军的土豆,番薯,玉米等杂粮多的是,工钱却是没有,每人必须做满三年才能放回去,分到的牧场就是他们三年筑城所得的报酬,这大大降低了唐军在草原筑成的成本,顾君恩雄心勃勃,三年后,要将整个草原建成为唐军的栅栏,每个城就是道屏障,将广阔的草原分成块块小的草原,蒙古人就能在栅拦里老实生活放牧,旦有反意,分布在各城的唐军就会将之剿杀。
敖汉奈曼喀喇沁三部蒙古人实力没有受到什么损失,但苏布台深知仅靠三部的力量与唐军相比只能是以卵击石,面对唐军的咄咄逼人,苏布台只能率人退再退,避过唐军的锋芒,等他们退到安加拉河附近时才暂时安顿下来。
苏布台等人以为草原广大,避过唐军就会没事,那知不远处就有远比唐军更加凶残的哥萨克火枪手,这些人在征服寒冷的西伯利亚时,可是经常靠吃人肉过活。
在崇祯五年时,沙俄已占据了叶尼塞河中下游和上游部分地区。然后从北方的曼加结亚沿下通古斯卡河,从南方的叶尼塞斯克沿上通古斯卡河,这些哥萨克马上就又走古代埃文基人所经常使用的古道,来到勒拿河流域,到时必定会与敖汉奈曼喀喇沁三部相遇。
唐军对草原的侵占,逼得不想投靠唐军的蒙古人只得重新返回西伯利亚地区,此时正是沙俄的哥萨克大举向西伯利亚进军的时候,两者相遇,必有番争斗,沙俄想象原来样,轻轻松松的将这大片土地染指已经不可能,唐军的无心之举,为以后将西伯利亚地区纳入自己的怀中减少了许多阻碍。
第五十章鉴宝会
李良辰等人从青猴儿受伤后,就老老实实呆在客栈,连练武的时间也减少了不少,这让监视他们的情报部人员放心了不少,加上上面又没有什么特别指示,监视渐渐松了下来。
赵财倒是很活跃,他派人到处打听唐军鉴宝大会的情景,想知道唐军在大会上还会展出什么宝贝,好先下手为强,他嫌银子笨重,带来了十几万两黄金,想着能全部花出去,买到自己喜爱的物品,他这种上窜下跳的行为,唐军倒是点也不理会,除了先前公布的批珍宝,其它东西赵财点也打听不到。
赵财之所有敢在唐军境内点顾忌也没有,是因为他曾和唐军做过大量生意,他甚至次就走私过十万石粮食到唐军境内,还得到了唐王的嘉奖,发过枚三级铜制郧章给他,让他视若珍宝,遇到唐军检查,他就会拿出这枚郧章来晃动,唐军士兵对他立刻会客气许多。
铜制郧章不同于铁制郧章,除了在军队中要斩首定数量可获取外,其它除非对唐军作出了重大贡献才可以授予,更是很少能授予商人。
唐军的鉴宝大会已准备的差不多了,李鸿基令人将原先收剿的个壕强大院改建成后世拍卖会的形式,外面交两银子就可以让人随便参观,但到了内堂,那就要收取千两银子的保证金才可入内,许多珍宝在外面展览完天后,就会搬到内堂进行拍卖。
在唐军已公开的珍宝中,最让赵财心动的是棵翡翠大白菜,翡翠本来备受商人青睐,它温润的质感,青翠欲滴的绿色,吸引着无数人热衷地追求,唐军的这棵翡翠大白菜高达四尺,宽二尺五,厚尺,重达八百余斤,真正可称得上翡翠白菜之王。其中主体大白菜高三尺五,上宽二尺二,下宽尺二,其叶子深绿,叶片白中透绿,色泽鲜艳,几只绿色的昆虫还悠闲地在上面匍匐。陪衬的葫芦瓜果,藤蔓缠绵。总体寓意“百财福禄到家”。
这棵翡翠大白菜是秦王最为心爱之物,据传当初云南王沐英从缅甸得到这颗翡翠白菜的原石时,重达数千斤,为了这个巨大的翡翠,缅甸的土司你争我夺,死伤近千人,后来缅甸王把它献给了沐英,沐英请了数十名技艺精湛的工匠,花费了两年时间才把它雕刻成棵翡翠白菜。
此宝太过贵重,沐英不敢自藏,刻好后将它献给了朱元璋,把它作为朱元璋七十大寿的贺礼,朱元璋得到这件珍宝后,足足欣赏了天夜才舍得离开,后来,怕自己沉迷于此,将它赐给了秦王,成为秦王府世代流传最为珍贵的宝物。
唐军公开这颗翡翠大白菜会出售,赵财就心动了,他才会带如此多的黄金过来,让他沮丧的是这些天赵财得知还有许多富商对这颗翡翠大白菜垂涎欲滴,有数名财力还雄于他的海商,赵财才想改弦易撤,看看还能不能找到其它宝物,可惜唐军保护的太严密,不让别人知道的点口风也没有露出。
而让读书人为之疯狂的莫过于唐军公布的三件贴了,三件贴件是晋朝书法家王羲之写的叫快雪时晴帖;第二件是他的儿子王献之写的叫中秋帖;第三件是他的侄子王珣写的叫伯远帖。
而又以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最为珍贵,王羲之书法广为流传,保存下来的却没有几件,快雪时晴帖篇幅不大,全文仅二十八个字,写的是“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据传唐太宗得到快雪时晴帖时,对上面的书法痴迷不已,死时要求用快雪时晴帖陪葬,却被个画工偷梁换柱,用双钩填廓法临摹复制了张模样的快雪时晴帖将真迹换了出来,双钩填廓法是用张透明的薄纸或是涂了蜡的纸,铺在原作上描出轮廓再将它描在要复制的纸上,然后按原样用墨填写。这样的复制品几乎与原迹样,保持了原作的神韵,太宗不察,竟被骗过,这快雪时晴帖才得已保留下来。
在万众瞩目下,唐军的鉴宝大会终于开始了,这天,西安城里万人空巷,在展览馆的外面人山人海,唐军出动了数千名兵丁维护秩序,两白银的价格只是进去看眼,却也挡不住众人的热情,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些珍宝若不是在唐军手里,不论花多大价钱也休想看到,现在只要两白银,值。大不了个月缩衣节食,总能省得出来。
许多人却没想过这个鉴宝大会整整有十天,每天展出的珍宝都不相同,若有人想每件都看到,至少也得花十两银子,十两银子足可以让人逍遥的过上大半年了,普通的老百姓也只能看天就舍不得,因此第天的人特别多,大家都想争睹那翡翠大白菜的容颜。
唐军准备的这个大院足可以容纳数万人,里面还是挤的满满的,李守忠亲自带着户部的官员在门外收银子,看着筐筐的银子被抬了下去,李守忠笑眯了眼,这下子收进门费就收了几万两啊,等到晚上拍卖时又不知会有多少银子入帐,对唐王想出这个法子挣钱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以前空有那么多珍宝压在手中,靠贺珍点点的往江南卖,几年下来还不到百万两银子进帐,李守忠估计十天下来,进门费就能抵得上贺珍贩卖所得的大半了。
唐军每件珍宝前面都有数名士兵守卫,严禁有人用手触摸,防止被人损坏,翡翠大白菜面前围的人最多,里三层,外三层,好在这翡翠大白菜够大,隔得远远的也能看见,赵财靠着护卫的帮助,挤在了最里面,望着这晶莹剔透,宛如真物的翡翠,心中个声音狂喊:“它是我的,它是我的。”知道自己再也放不下这件东西了。
突然肩上被人拍了下,赵财正要发怒,扭头看,见是周府的管家周忠诚,连忙堆满了笑容,道:“周管家也来了,你们家小姐在么。”
这个周家是突然崛起的岭南大财阀,在十年不到的时间中,周家从个小吏之家发展到有海船上百艘,矿山数十座,商铺数千间的大商家,其周家家主更是依靠雄厚的财力,由十年前广东个小县的县丞升为现在的广东巡抚,周家子弟更是遍布广东各个要害部门,把持着广东的军政大权,俨然是广东的个土皇帝,朝庭却毫无所察,崇祯反而因广东本是个穷省,却能连年不拖欠赋税而多次嘉奖,据传朝庭有意让周家家主担任两广总督,条件是每年上交赋税番倍。
可是这个周家对外主事之人却是个女人,周家的大小姐周碧,这周碧从十岁开始就显露出做生意的才华,各种费夷所思的生意手段都是周大小姐想出来的,让周家财源滚滚,生意不断扩大,在周碧十五岁起,媒婆就踏破了周家的门槛,人人都想娶到这个财神爷,可周家却提出个苛刻的条件,男方须由大小姐亲自选定,还须入赘,这把许多有条件和周家攀亲的人吓跑了,因此这个周大小姐直到二十岁还云英未嫁。
赵财做粮食生意也少不了与周家打交道,周家的财力非他能比,见周府管家也在这里,生怕周大小姐会和他争夺这翡翠大白菜,那他就毫无希望了,连忙打听周家的大小姐是不是也来到。
周忠诚道:“我们大小姐在那边,是我见了赵东家,所以过来打个招呼。”见赵财满头大汗的样子,周忠诚道:“你放心,我家小姐不会和你争夺这翡翠大白菜的,我们大小姐看中的是那三件贴。”
赵财松了口气,朝三件贴旁边的展台看去,只见许多精壮的护卫围着个俊俏的少年郎,见他望来,点了点头,赵财连忙哈了下腰,讨好似的笑了笑,那名少年郎没有再理他,低头细细的欣赏着那三件贴。
赵财见过周碧几次,知道那就是周家大小姐,对周忠诚道:“大小姐书法高深,自然喜欢那王右军的真迹了,在下祝大小姐早日得到三件贴了。”赵财倒也不是不学无术之徒,知道三件贴的珍贵,但他自付财力不及,自然不会去打它的主意。
周忠诚道:“若不是那三件贴,还真没有什么东西能引起我家小姐的兴趣。”
赵财道:“当然,当然,周家什么会没有,哪需要千里迢迢的来这里。”
周忠诚和赵财打了招呼后,就再未理他,回到了周碧的身边,回报道:“大小姐,那赵财只是痴迷于翡翠大白菜,无意要三件贴。”
周碧点了点头,她从进来就直站在这三件贴旁边,已瞧出这都是真迹,让她痴迷不已,下决心要得到它,周碧虽然财力雄厚,自负无人可比,却不愿意花大价钱买下此物,她用钱的地方多的是,不能只顾自己的喜好多费钱财,因此让周忠诚先给那些有财力购买三件贴的财东打招呼,表示周小姐对三件贴势在必得,让他们打消竟争的意图,才能让她以最小的代价买下这三件贴。
等到了晚上,参观的人已离去了,李守忠数了数收上来的银子,乐得合不笼嘴,竟然有十万千五百多两银子,也就是说,西安城差不多每户人家就有人来参观过次,这当然是不可能,其中外地人就占了三四成左右,现在院中只剩下了不到千人,他们都是交了上千两保证金,准备参加晚上拍卖会的财东和他们所带的家人。
人少了,他们更能近距离的观察到展品,许多人连饭都舍不得出去吃,他们明白,以后这些东西到了别人手中,除非是知交好友,恐怕就再也见不到了,唐军对这些可能的买主也大方了许多,除了不能触摸外,可以细细的近前观看。
今晚参加拍卖的就百余件物品,最为珍贵的是有件战国龙耳虎足方壶,这口壶高二尺四寸,口径五到七寸,腹径尺寸,重达五十多斤,壶上有冠,中空,四壁镂出蟠虺纹。壶冠下沿四边各有兽首边四个,使壶冠不易脱落,侈口,弧颈,颈侧有双龙环耳,垂腹,长方形圈足,圈足下有双虎承托。是战国时楚国青铜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其造型飘逸洒脱,动静结合,已有许多财东打定了主意要买下它。
书画中最有名的就是芙蓉锦鸡图,仍是北宋宋徽宗赵佶的作品,此图所画锦鸡,飞临于疏落的芙蓉花枝梢上,转颈回顾,翘首望着对流连彩蝶翩翩舞飞。画上有徽宗题诗:“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翳。”
其它珠宝,瓷器比起这二件物品都差了不少挡次,翡翠大白菜,三件贴这几件东西却是要连展十天,在第十天结束时才会被拍卖。
院中的这些人都是方的大富壕,彼此之间就是没有生意往来,也听说过对方。其中郑家也派了郑鸿逵来参加,郑鸿逵和周家很不对路,双方为了垄断海上贸易,争斗了数次,郑家还吃了小亏。
本来郑家见与周家相持不下,想起要与周家联姻,却被周家所拒,让郑家大失颜面,无奈郑家无论是在官场还是在商场,对上周家却完全没有优势,双方才彼此约束,现在郑家垄断了与日本和朝鲜的贸易,而周家却垄断了与南洋的贸易,双方有点各守其位的样子。
唐军的这次鉴宝大会几乎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读书人被那无数的名家书画吸引,商人被古玩珍宝所吸引,野心家更是被和氏璧所吸引,郑鸿逵就是听说了和氏璧才赶来的。
酉时整,唐军的拍卖会终于开始了,院中的展品都收了起来,等到拍卖时才会拿出来展出,许多人都是最后次看见这些珍品,毕竟每件珍品的主人只可能有个。
第五十章鉴宝会二
财东们都坐了下来,许多人惊奇的摆弄着自己手中的号牌,他们被告之这个号牌是用来叫价的,除了来自岭南的商人参加周家的拍卖会用过外,其他人都是第次使用,唐军为了防止人太多,拍卖时受到影响,将每个号牌入场人数压到二人,此时整个拍卖现场也有三百多人。
担任拍卖师的是闯军宣传部的个官员白文忠,此人能言会道,李鸿基说拍卖的规则他马上就明白,在场摸拟拍卖中,他成功的将个市面上只值百两银子的瓷瓶买了千多两的高价。
第件拍卖品是宋代的个瓷枕,名为定窑孩儿枕,此枕为卧姿男童,他双臂环抱,伏卧在木榻上,头侧垫在左臂上,右手拿个绣球,双脚交叉跷起,副天真顽皮的神态。胖胖的圆脸,双目炯炯有神,身着长袍,外穿坎肩,下着长裤。衣纹线条和衣着木榻上的刻花装饰简洁流畅。定窑瓷器“象牙白”的色调和质感,给人以自然恬静高洁的感染力。
托着孩儿枕的是唐王府的名宫女,为了增加拍卖会的气氛,李鸿基特于从唐王府的宫女中挑出了二十个姿容俏丽的女孩充当模特,这让洪承畴他们颇有微辞,此举有伤风化,不过见李鸿基坚持如此也没有办法,倒是唐军中那些军官大声叫好,他们在模拟拍卖时过足了眼瘾。
那宫女身材高挑,肌肤雪白,与孩儿枕起构成了副母子图,连周碧看了都心动,其他财东巴不得连宫女也能起买回去,却只能心中想想而已,这孩儿枕开价只有百两,应当不高,市面上做工如此好的孩儿枕也要数十两银子,宋代的那更需要数百两银子才能买到,但大家还没有习惯这种拍卖的方式。
白文忠在叫了百两银子起价,每举次牌加价十两后,半响无人反应,白文忠顿时冒出了身冷汗,这种情况在以前模拟拍卖时也遇见过,若是第件拍卖品就无人购买的话,会大大影响下面的拍卖进程,他的目光不由望向唐军中的几个托儿。
李鸿基也坐在了拍卖会现场的个角落,见第件拍品白文忠就想用托儿,朝他摇了摇头,来的这些人至少也有数十万身家,哪个不是精得象猴似的,他们之间许多人又有来往,第次举牌的人必定会人人瞩目,若是让托儿来举牌,万暴露,那唐军的拍卖会非要搞砸不可,宁愿让它流拍第次也不要用到托儿。
白文忠见李鸿基摇头,反而豁了出去,让模特绕场走了圈,让大家仔细观看这件拍品,自已在旁边滔滔不绝的把这件拍品优点说了出来,等到模特重走到展台前时,终于有人举起了牌子,白文忠兴奋的叫了起来:“好,三十五号出价百两,还有更高的没有。”
众人都扭头看去,见举牌的正是郑家的第二号人物郑鸿逵,郑鸿逵刚娶了名最宠爱的小妾,孩儿枕本来就有求子之意,郑鸿逵见这个孩儿枕晶莹白晰,买下来送给自己的小妾定会喜欢,众人见郑鸿逵出价,许多人虽然心动,但也迟疑着不再出价,白文忠叫了三遍后,宣布这件孩儿枕归郑鸿逵所有。
许多人心里都叹息的声,这件孩儿枕若在市面上出售,至少也要三百两银子,大家都不举牌,让郑鸿逵捡了个便宜,郑鸿逵见第次举牌就拿了下来,心中也是乐滋滋的,他做生意多年,眼光自然毒辣,眼就能估出这件孩儿枕的价值,下子赚了二百两,心里当然痛快。
第件物品顺利出售,接下来的拍卖就容易多了,众人竟相出价,热闹非凡,大多数物品以数百两到数千两成交,只有数件物品几人相争拍上了万两的高价,这些展品般都会是底价的二到三倍,有十几件底价只有十两二十两的小物价竟然都拍卖到了百两以上,郑鸿逵的孩儿枕在已拍卖的近百件物品中价格竟然是最低,让郑鸿逵大为得意,这种拍卖很快就让些人上瘾,郑鸿逵更是频频举牌,有几件底价只有二十两的小物品让他花了二三百两的银子卖了下来,等回过神来才发觉吃了亏,却只能装作毫不在意。
等到白文忠宣布最后两件拍卖品上来时,大家都屏住了呼吸,首先由四名美貌的宫女将战国龙耳虎足方壶抬了上来,这件铜器有五十多斤,许多人都心痛起抬壶的宫女来,这龙耳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