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国破山河在最新章节 > 第124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国破山河在 第124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也没拉下,以前电视上看到的主人公太过嚣张结果被人乌龙大翻身的镜头李卫看得实在是太滥了,这饭庄里将近三分之一的客人都是十二区队的直属武工队员装扮的,就算是店门口卖着破旧衣服和货郎担都是武工队员,暗底下都是清一色德制二十响驳壳,就算是一个中队的敌人来了,也别想轻易讨得了好去。

  冯铁几乎敢打赌,那个姓李的至少有不下十种方法瞬间要了自己的命,在这样的强者面前,自己甚至连反抗的权力都没有。

  更何况附近几桌的有神枪手时刻准备着,随时能将这两个汉j打得满身是血窟窿。

  “李!你真是太棒了!”米露尼见着这两个恶棍变得服服贴贴,毫不吝啬地冲着李卫甩了一个飞吻,立时引来周围不少人侧目,这洋妞儿太火辣了,一向封建保守的中国人哪儿见过这个,边上几桌暗底下用枪对住冯家舅甥俩的神枪手差点儿没一失手将这两个家伙给崩了。

  李卫的嘴角咧了咧,这个美联社的洋美女这句话不论词还是表情简直是太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其他人即便听不懂她说的什么,光是那个动作也猜的得出来说的是什么意思。

  “你们,继续!~”一向不主动招惹女人的李卫微笑的作出一个请的手势,这些无冕之王可是一点儿都不好惹,这绝对是敌我双方少有的共识。

  “谢谢!~”米露尼和茉莉两个美女极为淑女的点头答谢,转过目光看向冯家舅甥时,目光中充满着火辣辣。

  冯家舅甥直感觉自己好像是羊落入了虎口,怎么着也由不着他们自己了。

  “各位客官!~上菜喽!~”从饭庄厨房里出来的伙计们端着香气四溢的菜,一边卖力响亮地吆喝道。

  李记饭庄的菜在李卫眼里,只能算是一般般,几乎没什么突出的特色,对于从小生活就优越到没什么叫作温饱概念地现代人而言,感觉就是太咸,太辣,口味儿有点重,即便十二区队里伙食也是更接近于现代人的口味,稍稍清淡,营养更均衡,而记者们从未见识过这样偏向于味觉极端的食物,稍稍尝了几口,就不住的扒饭,味道这么重的菜实在是杀饭,连两个美女记者也禁不住干翻了两海碗的米饭。

  可怜冯家舅甥俩,只能站在一旁砸巴着口水,看着别人吃饭,自己点的菜全部便宜了那个疯子和记者,手里只捏着两个喂狗似的干瘪馒头,指望着李卫能优待俘虏,几乎是没可能的事。

  可怜的冯家舅甥根本没了之前的威风,他们几乎发现这些记者几乎比中队里的刑讯人员更加专业,一旁有李卫虎视耽耽,自己这条小命危如累卵,是否能多呼吸一口这个世上最后一口新鲜空气,还得看对方的心情。

  冯铁和冯打谷对李卫那个恨啊,可是又没胆子恨起来,弄不好稍有点异样表现出来,立刻会招来杀身之祸,他们只能祈求老天开眼,不过指望着这个姓李的开眼几乎是靠不住的。

  说是采访,更像是审讯,边上有那么个要命的家伙呆着,冯家舅甥几乎是根本不敢藏掖着,老实交待,坦白从宽,绞尽脑汁的回答记者们各种刁钻古怪的提问,甚至也让李卫等战士背后冒出了一些冷汗。

  最终的结果让记者们很满意,没什么能比将近于日伪军中高层的人员供出更有价值的东西了,李卫也很满意,这两个恶贯满盈的家伙在被送去他们该去的地方前,李卫毫不吝啬地榨干他们最后一点价值,虽然这和资本家没什么区别,甚至更加盘削彻底,但有谁会反对呢?!

  吃饱喝足,抿上一杯茶,冯铁和冯打谷被武工队员押往何处不得而知,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们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正应了一句话,敌人见了李卫面,就等于在阎罗殿上挂了贴,阎王要谁三更死,谁敢留他过五更。

  两个汉j罢了,在根据地里汉j地位还不如狗,谁还会对杀两条狗有意见。

  第十卷 第四百七十七节

  李记饭庄里因为也有其他客人存在,在押走了冯家舅甥俩后,避免夜长梦多,李卫不由分说的立刻带着四个记者迅速转移。

  果不其然,许是冯家舅甥俩的失踪,或是有想赚点告密钱的食客向日伪军漏了消息,在离开饭庄没多久,任丘县城里的日伪军立刻充斥了整个县城各个角角落落,到处叫喧着踹开民居的门,搜捕潜入城的八路军分子。

  尽管和往常一样入了夜,但是任丘县城却陷入不同以往的,到处都是想搜捕李卫一行人的日伪军士兵,几乎所有的士兵都出动了,日伪军已经调查出有三个外国人和一个中国记者进入了城内,毕竟外国人那种西方的外貌在一群中国人堆里仍在是太过惹眼。

  “李!~我们不会有事吧?!”米露尼抱着一杯热气腾腾的红茶一小口一小口的嗫着,外面日伪军士兵大声呼喝,仿佛自己已经陷入重围,南京大屠杀事件就曾证明,日本人可不会因为西方人而有任何心慈手软。

  “没事没事!不用担心!一切尽在掌握中。”李卫坐在竹椅子上扇着凉风一点都不在乎外面的热闹,山本大队长的别院里可以说是安全得紧,在外面翻东找西,折腾的一身臭汗的日伪军们绝对不会想到,他们要找的目标,正在日伪军军营旁,山本大队长的私宅。

  尽管山本佐之助大部分时间都是住在军营里的宿舍,但有时也会到军营边上的这处原本大户人家的宅院里小住一段时间,平时除了山本和几个卫兵外,不会有其他闲杂人等人敢来打扰,负责看守院子的人也是十二区队三连所属的地下情报人员,这也正应了这一句话:“最危险的地方往往就是最安全的。”

  “那我们什么时候出去呢?!”哈利还是有些心惊胆战,日伪军老窝里多呆一分钟,都多一分危险。他们是记者,而不是战士,尽管参加这个记者组都对危险情况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没人希望自己白白牺牲。

  “太可怕了!~得尽快离开这里。”米露尼脸色有些苍白,冒了险之后,日军士兵的禽兽行径让她隐隐感到后怕,心头有一种玩火玩过头的胆战心惊,小命只有一条,深处敌窝之中。没人是刀枪不入的金刚不坏之身,听着外面日伪军穷凶极恶的搜捕,这样的玩法让记者们开始感到后怕。

  “李连长,看你的样子好像已经早就有所安排,能跟我们说说吗?!”反倒是同为中国人的大公报记者茉莉看出了胸有成竹的李卫稳如泰山的背后真相。

  “等一个恰当的时机!~aitg!”李卫却不急着把自己的计划直接说出来,尽管他在这里安然自若的坐着,然而城内的情报组织和潜伏的暗线早已经如一台精密的机器快速运作起来,正应了一句话: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一连串无关紧要的事件正出乎人意料的串了起来,却成为影响任丘县内形势悄然转变地进程。任丘县城不少有心或无心地推波助澜之下,像是一个无形的大手在强有力的控制着任丘县。

  后半夜!~城内的大搜捕依然没有平静下来,差点让人以为睡着了的李卫突然睁开眼,从竹椅上一跃而起道:“时间到了,准备出发,六十秒准备!”

  记者们一惊,虽然对李卫突如其来的命令有些莫名,却知是军令如山倒,从有些昏昏欲睡的状态下清醒过来,活动起筋骨,开始收拾随身的装备。

  任丘县好进不好出,记者们自然明白李卫的命令不是无的放矢,至今为止李卫连长还没有让他们失望过。

  炎热的天气让日伪军士兵们的体力消耗极大,至后半夜,日伪军士兵们已经不再保持初始的精神头儿,不自觉地放缓了搜查速度。

  李卫就像是在逛街一样,带着记者们径直漫步在大街上,一会儿快走,一会儿慢悠悠的地像逛街。记者们十分惊奇的发现,一路下来,居然没有遇见任何日伪军士兵,而且更多的时候日伪军搜捕队伍往往与他们擦边而过,最近的时候只是差了一个街角而已,他们刚过了一个路口,日伪军士兵就正好急匆匆的从路过奔过,丝毫没有发现他们要抓捕的目标正大模大样的在城内安全的兵力真空的道路段上走过。

  记者们不会发觉,经过的路上附近民居中传出的咳嗽声,小孩哭闹声,屋内夫妻的拌嘴,夜鸟的低鸣,幽幽的虫吟,在李卫耳中却有各种各样的含意,使他不断发出或行或停的命令,一路有惊无险。

  不消一会儿,李卫和四个记者就已经接近了西城门,东门进,西门出,这就是城内情报组织给李卫安排的行进路线,尽管城内也存在通向城外的秘密通道,但依十二区队的情报组织而言,并不值得为了四个记者而冒险暴露这条机密。

  这确实是一条安全路线,三连的武工队和情报组织安排的精确行进路线,李卫他们每过之入必是日伪军搜捕的真空区。

  在城门边上民宅的阴暗里,李卫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小玩意儿,七寸长还带着弦,信手一拉,滋滋的冒着火花和青烟。

  “你,你手里拿得是什么?!”米露尼以为李卫摸出个手榴弹出来,这家伙居然高举在手中,扮董存瑞状。

  “嘿!~”李卫也不搭话,呲着牙笑了笑,手上那玩意儿一震,呯一声射出一个光点,直射天际,一颗闪亮的光点攀升到顶点后在空中飘曳着落下。

  “连长是在发射信号弹!”守护记者们的战士好意提醒道,怕记者们尖叫出来,暴露出他们的位置,毕竟那信号烟花拿在手里冒着青烟和火星,实在是太像手榴弹。

  “信号是‘向我开炮!’”李卫笑得格外阴险,话音未落轰一声巨响,城门口迸发出一个巨大火球和无数残屑,环状的冲击波带着一闪即逝的白光向四周围扩散而去,碎裂的城门挟着火光向城门内的大道上飞散开去。

  战士们和记者被巨大的冲击波震的东倒西歪,尽管没有处在杀伤范围之内,但是爆炸产生的气浪掀得所有的人站立不稳,始作俑者的李卫双手捂着耳朵蹲在地上,似乎早知如此似一般,李卫自认是正常人类,而不是什么无敌金钟罩外加横练铁布衫。

  城门口就像是被引爆了一枚大当量的炸弹,确实已经是不能用几两装药量来形容,高爆性能的九二式步兵炮高爆弹直接将任丘县城的西城门给轰了个粉碎,甚至连第二炮都不需要,城门口已经被清夷一空。

  算起来这大威力的九二式高爆弹还是拜原大队长小野二雄所赐,在傍晚时间,王保派出的接应连队已经与城内的情报组织接上了头,迅速制定出接李卫他们出城的计划,一门九二式步兵炮趁着夜色架在了西城门三里外的位置,六连的炮手瞄了好几次,就等着四连长这发信号弹。

  守卫西城门的日伪军士兵们几乎都被突如其来的炮击给打蒙了,剧烈的爆炸让日伪军士兵全部爬在了地上,守城门口的几个士兵更是被高爆炮弹撕的粉碎,根本没有在日内瓦国际公约上签过字的日式原装货的杀伤威力让日伪军自食其果。

  “走!~”李卫拔出了格斗刺,手一挥,第一个向城门口冲去。

  四名记者被包夹在中间,左右各有神枪手端着枪谨慎地护送着向城门冲去,战场上子弹可不长眼,不小心些,有个万一,拿身体挡子弹也挡不住三八枪的穿透力。

  直接轰开西城门口后,城外六连的九二式步兵炮并没有再次开火,似乎在等待着城内的人从炸开的城门口撤出来,厚实的城门在七十五毫米口径的高爆炮弹面前,还是略显单薄,炮弹炸开了门栓,冲击力直接将大门撕裂。

  一个伪军从被成半截边的拒马旁边摇摇晃晃的站起身,两耳轰鸣中,猛然发现一伙人正在向着城门冲过来,条件反射式的突然要大喊:“有,有……”一抹寒光彻底封住了他嗓子眼即将喊说的“敌人”字!~

  冲在最前面的李卫如同旋风一般毫不留情的抹过数名敌兵的咽喉,以自己的近战优势,在日伪军士兵们从炮击后回过神来,迅速杀开一条血路,甚至让后面压阵的神枪手连一枪都没有射出。

  “有,有敌人!~”待有伪军士兵回过神来发出凄厉的惨叫声,李卫他们已经顺利冲出了城门。

  “十二区队李卫在此!~哪个敢来找死!~”李卫明目张胆的瞎咋乎着,回应他的是密如蚂蝗般的弹雨,鬼子们也不傻,十二区队四连长也算是一条大鱼,虽然厉害,也不一定能抗得住子弹的,不信邪的人总是不会少。

  第十卷 第四百七十八节

  若是放在平时,那些个日伪军士兵们一听见李卫这般叫嚣,恐怕多半会立马调头就逃,哪个还敢胆边生毛去惹这煞星。可是这会儿被炮击给炸昏了头的日伪军士兵,早就被吓蒙了神,根本什么都不管,根本就不卖李卫的帐,只要哪儿有动静,直接就照着一顿乱枪打了再说。

  自食其果的李卫怪叫着在弹雨中躲闪,似探戈,似华尔兹,辗转腾挪,把以前在战场上磨炼出来的本事全数抖了出来,已经跑出城头敌人火力范围的记者和十二区队战士们转过身来,就看见四连长李卫灰头土脸从后面追了上来。

  看到李卫难得的狼狈样子,记者们和战士们轰然大笑起来。

  李卫抹了一把脸上黑一块白一声的硝烟泥灰,外强中干地恐吓道:“看什么看?!没见过这么帅的帅哥啊!~”这张小白脸恰似一张京剧里唱曹操的黑花脸。

  记者们却是一点儿也没被李卫给吓倒,反而笑的更加大声,从枪林弹雨脱逃后,人的心情总是很容易就能放松下来。

  女记者茉莉一边笑着一边扭过头去抹着眼泪花儿,掩饰着自己无法平静的心绪,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会明白过来,刚才自己能够安然脱离敌人的火力范围,与李卫连长不惜暴露自己的位置,吸引敌人火力分不开关系。

  人家那是拿自己的命来保护他们这次行动,记者们哪里会不清楚?!

  在众人笑了一阵儿后,李卫突然板着脸喊道:“立正!~”

  几乎所有的战士和记者们不约而同的刹住了笑声,齐刷刷地站挺身子,只要稍经过正规军事训练的人,都会这种军事口令形成条件反射。

  “好了!~收队!”李卫回复一本正经的表情,这些家伙就属给三分颜色就敢开染房的主儿,不治一下,恐怕下回就要上房揭瓦。

  趁着夜色,李卫和记者们在任丘县西城门的日伪军茫然的乱枪声中,安然返回十二区队。

  任丘县城内山本佐之助大队长正襟危坐在办公室内,铁青着脸看着面这一群无能的属下,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似乎有谁又要倒霉。

  能资格坐在边上的原任丘县日军大队长小野二雄偷眼瞧着山本不善的脸色,心底里哀嚎着:“这姓李的哪回进城都没安生过!每回都非要搅得鸡犬不宁不可。”

  话说回来小野二雄彻底失去大队长的宝座,与李卫这个他的天生克星不无关系。

  “八嘎!~废物!饭桶!~你们都是帝国的耻辱!~无能的饭桶!你们应该剖腹自杀!~连头猪都比你们强?!”山本佐之助大队长的怒火终于爆发出来,房间内的日军军官和伪军军官都被山本大队长左右开弓的大耳刮子抽得东倒西歪。山本对于中日两方军官倒是没有任何歧视,一率一个爆栗两记窝心腿三下黑虎掏心加四下抽皮子大耳光,任了个副的小野二雄好歹自己算是退居二把手才躲过了这一劫,却着实被山本佐之助下手的狠劲儿给吓到了,这丫的简直是把自己下属当敌人看啊。

  十二区队的情报部门已经确认了李卫他们把任丘县城搅得了天翻地覆,带着冒险进城的记者组在两个连队的护送下安全返回后,王保长长地叹了口气,瘫坐在座位,自打这四个记者进了城,他这颗提起来的心就没有放下来过。

  把接待记者组的任务交给李卫,也实在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没有人能不被那些刁滑的记者给难住,也就只有这鬼心眼儿最多的家伙能够以毒攻毒,不过小李子每次都玩得让人险些心脏病发,实在让人受不了。

  这些记者们也该知足了,王保摸着头痛的脑袋想道,这些记者只能用好奇宝宝来形容,到了根据地里对什么都是万分好奇,不论敌我双方,不时都会闹鸡飞狗跳的小小混乱,更何况还要加上唯恐天下不乱,平时就喜欢火上添油的小李子。

  待刚刚完成任丘县半日游的四个记者于天亮时分,在两个连队全副武装护送下,返回到十二区队营区。早先被李卫撵回来的中央日报闻达编辑揉着睡眼惺忪的双眼,披着件衣服,习惯性地打听了几句,待他听到大公报女记者茉莉等记者那里流传出来的一星半点消息,闻达编辑原本来半睁半合的眼睛,瞪得溜圆,睡意全无!~

  闻达两手蹂躏着自己的头发,有些失常地喃喃自语道:“亏了亏了!~啊!~社长会杀了我的?!天啊!上帝啊!~我怎么这么倒霉啊!~”从事新闻行业的闻达自然能从这几句口传的话语中嗅到其中有同金矿一般的新闻价值,然而整个中美记者联合采访组。只有自己被那个该死的连长找了个借口撵回来,五个记者,偏偏只有自己一无所获。

  本以为借着无冕之王的记者身份,那些傻大兵们也得让三分,哪晓得碰上这么一个不信邪的精似鬼,闻达为自己逞一时之快,反蚀把米的结果懊悔不已。

  社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想到又肥又矮,满嘴臭豆腐味的社长大发雷霆的场景,闻达就差点儿吐血三升!~

  李卫很生气,闻达很倒霉!~

  鉴于到达冀中地区十二区队根据地进行先期采访,中美记者采访组通过无线电台加密反馈回来的的第一手极具价值的新闻材料,还待在重庆等候着前方消息的其他各报社记者都再也坐不下去了。米露尼和茉莉等记者返回的新闻稿,无疑于告诉在中国战场大后方筹备待发的记者们,这里的战斗很激烈,日本鬼子和伪军很疯狂,条件很艰苦,八路军的战斗力很强大,抗日很积极,当然!还有,还有个别非人类的存在,若干!

  夜入任丘之行,成为了记者组在十二区队根据地采访活动的压轴戏,个中刺激和惊险,恐怕只有当事人和读着第一手原稿的人才会感受得到。

  十二区队的战士们和米露尼等记者们不会想到,他们这个记者组发回去的消息究竟给大后方的人们带来了什么样震憾,他们的采访行动实在是太过于疯狂,以后再也没有这样能深入敌巢,捕获敌方高层人员,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机会。

  那些没轮上先期打前站的记者们的记者们恐怕又要捶胸顿足一番。

  六月中旬,在延安方面传来消息,由中外记者团“迪克西使团”一行二十一人乘专机直飞延安,由党中央参谋长叶剑英专程接待。

  大公报的记者茉莉、中央日报的闻达、美国美联社的记者米露尼·乔、时代杂志的默多克·华盛顿和纽约时报的哈利·杰克逊都同时接到各自报社的指令,要求与延安的记者团汇合。

  即将离开十二区队,多少还是生出些感情的记者们感到有些依依不舍,甚至连中央日报的闻达也再没有冒出什么怪话,他自认高人一等,事实上轻视别人的同时,也是让别人轻视自己,人家十二区队能文能武,撞够了南墙的闻达也学会了夹起尾巴作人,临走之前还假惺惺的挤出两滴眼泪,拍着十二区队的几个连长直嚷嚷:“兄弟,辛苦了!~”至于李卫,就是借他仨胆也不敢碰那小子一下,跟区队教导员丁鹤洋一样,都犯得是“小李子综合症!”还是没救型的。

  记者们前往延安没有让十二区队多费周张,十一分区派了一队精干的战士配合十二区队护送五名记者到冀南地区的一个国军秘密机场,由中美联合航空大队的飞虎队派出的小型运输机径直载着记者们直飞河南,再中转飞抵重庆,休整后转飞延安,尽管路途上要折腾似地兜一个大圈子,与毕竟没有什么空军基础的中共方面根据地来说,远点儿却是安全了许多。

  而对于记者们唯一不利的消息就是,面对日军主力长时间的压力下,长沙终于失守。

  另一方面传来的消息,新四军开辟江浙皖战场初有成效,成功建立起睢宁和泗县等多个稳固的根据地,为进一步开展抗日游击战创造了有利活动空间,通常情况下由主力部队负责拔钉子,打掉难啃的敌人,由地方小规模部队配合主力稳固根据地控制区。

  前脚记者们一走,后脚分区司令部下达的文件就到了十二区队。

  八路军各军区发起的夏季攻势和晋冀鲁的几片根据地胜利相连,形成更大型的根据地,党中央的农村包围城市攻略已经初见成效,不少敌占的县城被地方部队孤立,至于李卫带记者大闹任丘县却有入无人之境,日伪军也同样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也并非偶然。

  “这是上级发下来的文件!每个人给我看一遍,签字确认后,都写一份心得上来!~”王保召集了所有的连长,围坐在会议桌前,甩出一叠油印文件。

  第十卷 第四百七十九节

  论起人口复杂程度,环境,社会阶层,经济结构,城市与人空分散的乡村完全不一样,万一打起仗来,城市里复杂的建筑环境就没法儿和空旷的田间地头相比,大大限制以机动游击作战为主的游击队和八路军各支部队的战斗能力,而且城市的人口密集让人顾忌很多。

  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仅占领城市和重要地理位置,并不能够将日本人赶出中国,好战的军国主义日本多面树敌,已经无法保持战争刚开始的以战养战目的,国力与开战之初已无法相比,目前的状况用深陷战争泥潭来形容都不为过。中国凭借着自身人口和国土优势,一点点的扳平双方间的实力天平,中国人越打越强,抗日武装越打越多,正应了一句话,没有枪没有炮,敌人为我们造,即便缺乏自己的军事科技,只要敌人有的,中国人也很快就会有,而且凭借着人口基数比例中无可比拟的无数优秀人才汇集起来,绝对是一股极为可怕的力量,成长中的中国军事基础正因为战争刺激,一改以往大刀弓箭的落后陈旧面貌,在个别军事项目上恐怕就连其他各国都要刮目相看,刺刀见红的白刃格杀,号称日本人恶梦的地雷战,无坚不摧的爆破攻坚,神出鬼没的游击战,仅仅是这些就足以让其他反法西斯国家也得竖起大拇指。

  战争的天平向着中国方向慢慢倾斜着,日本的优势一点点衰退,这是不可避免的,论起民族的融合性,恐怕全世界任何一个民族在任何历史中,都无法与中华民族相比,日本企图同化占领地百姓,却得到的是无尽的抗争和报复,东三省内。东北抗联就把日本在东北资源掠夺线捣出千疮百孔。

  与美国的太平洋战争牵制住了日军主力,国军与英美在缅甸打通物资生命线,致使日军南下力量的不足,而东北的关东军又得时刻提防着虎视眈眈的苏联,根本抽身不得,使晋冀鲁豫陕甘宁的中共抗日武装得到了充分的成长时间,又通过无数次大小实战锻炼了部队的战斗力,仗越打越顺手。中共部队在抗日战争中所起到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国外环境也越发对这支由弱小成长起的势力重视起来,中共部队的实力已经不再满足于当前广大农村根据地,党中央也意识到了城市工作也关系到将来关键性一战,特在六月五日向各大军区电发了《关于城市工作的指示》一文。

  中央要求各中央局、各区党委“必须把城市工作与根据地工作作为自己同等重要的两大任务,负起准备夺取所属一切在中小城市与交通要道的责任。”

  从文件中看到这一条,十二区队的连长们心底里没来由的一阵激动,党中央终于要干大的了,这是要开始拔钉子啊,这么些年总算没有白忙活,人品要爆发,集体热血。

  大城市啊,十二区队附近就是任丘,保定,往南是沧州、衡水和德州,往西南是石家庄,往北是天津,北平,不论哪一个城市规模都不小,随便占哪一座城市都是牛气的很。

  李卫摸着这一叠纸,打量着文件名《关于城市工作的指示》,这是党中央刚刚发下来的最新指示,李卫的表情和其他几个干部一样,激动之余仍带着一脸茫然。

  大伙儿都深入农村,深入基层群众工作多年,乍一看到上级对城市工作的指示,个个都是大闺女上花轿,头一回。

  找哪些城市打?怎么打?占领后怎么管理?!怎么分部门?!按现在的村委会整一点儿都靠不住,城市里有规范的市政、环卫、交通、治安、商管和税收等机构组成,根本不像现在石井镇里一个干部顶两个用,不少干部还不知道什么叫环卫,什么叫经济,冒冒然地进了城,弄不好还要生出事端。

  几个正副连长大眼瞪小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出身老鼠拉乌龟,无处下手。(文'心'手'打'组'手'打'整'理)

  王保也是有些头痛,他自己是根红苗正的红小鬼出身,可就没怎么进过城,若是十二区队有管理城市工作的能力,当初攻破任丘县城也不会依旧退出,而没有继续占领。即便是现在石井镇,也不过是人口密集些的大型村落,其中的主要人口都是以军事为目的而存在,与常规的城镇性质是不一样的。

  “国文区里就属你洋面包啃得最多,你来说说城市的一些情况吧!~”王保有些庆幸,自己拉得这支队伍好在是什么样的人都有,也不至于看到上级的文件手足无措。

  “这个?!这个?!我也不知道?!”一向活跃的范国文也是头大如斗,吃洋面包喝牛奶长大的,自己虽然从小就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长大没错,比其他的战士见过些洋世面,可是就是没怎么接触过城市管理。

  “卫哥!你来说说不?!”范国文死也没忘把祸水东引,求助的目光移向李卫。

  李卫双手一摊,翻翻白眼地道:“我只会打仗杀人!不懂行政管理!”虽然是生活优越的现代人,可也不过是普通市井小民家庭,没什么公务员出身,自小在学校里就一直因体胖其貌不扬而倍受歧视,从没当过什么班干部,现在这个连长都还是靠着副连长丁弘帮衬着才维持着干着,对于市政管理完全是两眼一摸黑。

  眼见着两大虎将全部缴械投降,王保皱起眉头,部队要发展,必需适应新环境,才能跟上中央的脚步,建立起更稳固,更坚实的根据地,势必要将以锁钉链的那些城市、公路和据点这些肉中刺全部拔除,可偏偏这些家伙城市工作经验都没有。

  “还知道行政管理这个名词么,那就不是完全什么都不知道!”王保最明白这会儿一定要赶鸭子上架,行也得上,不行也得创造条件上,这世上没人是天生就什么都会的,没经验还可以学么,大活人还怕学点儿东西。

  “我猜卫哥只会惦记着屠城!”范国文不知死地嘀咕了一句,眼神儿飘了飘李卫。

  其他人耳尖,一个字儿都没漏,脸上表情怪怪地,强忍着笑意,四连长公认杀气太重,若是让他负责城市工作,怕会图省事清静,不把城里人都一股脑儿杀个干净才怪。

  “你不说话会死人啊!”李卫打定主意在会后跟这姓范的小子好好讨论一下什么是民主,论证一下这家伙跟“犯人”和“饭桶”的谐音关系。

  范国文立刻噤若寒蝉,这姓李的一向是拳头硬的是老大,希望等会儿会后可以三言两语应付蒙混过关。

  其他人抖动着肩头,低下头去掩饰着自己忍不住的笑意。

  “肃静!严肃点儿,这是在开会,不是说书台子。”王保顿时气结,这两个活宝的怪话新名词儿简直是层出不穷,要是一天不闹腾,那就天下太平了。

  “我认为,还是一个字!”李卫收拾起表情,伸出一个手指。

  “什么字?!”王保立时来了精神,小李子这家伙在战场上是一员虎将,却不是没脑子的家伙,有时候会判若两人地冒出来一番惊天言论,事后却又让人不为之惊叹其准确性,一九四二年五月一日,日军发动大规模扫荡前,李卫就曾经对日军的动向作出过准确的判断,几乎所有人都惊讶于这家伙什么时候有那么出色的军事头脑;在十二区队建立后,李卫提出的一项项建设性政策,无一不在区队成立后被证明起到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甚至王保都对李卫在关键时提出来的建议有一种盲目性的信任。

  “杀!~”李卫在自己脖子上虚虚一抹!

  几个连长瞪大了眼睛,立刻像泄了气的皮球似的扒在桌上直摇头,四连长的方法还真是让五连长范国文给说中了,果然是一点建设性都没有。

  “你!~”王保的脸色开始向铁青渐变,重重地拍着面前的文件怒道:“杀杀杀!你当是割麦子啊!要是靠杀就能解决,那还要这份文件干什么?!”

  “以战止战,以杀止杀!”李卫吐出八字真言,继续道:“从现在开始,尽可能的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拓展当前根据地面积,为将来的扩张减少阻力和牺牲,根据地内加紧民兵训练,着手培养行政管理人员,时机一成熟,立即大规模扩编,迅速占领有利城市和地理位置,安插行政人员,届时根本不需要担心大势已去的日本人会不会抵抗,拿下这些城市对我们来说根本不费吹灰之力。”

  没有人会比李卫更清楚,十四个月后,日本一宣布投降,所有接到投降命令的敌战区城市和据点几乎有如不设防般,只需要有人往里面一占,大批的日伪军士兵就会自动上门来老老实实地接受受降和收编,当时中共和国军为了抢这块大蛋糕,拼得就是双方的接收速度,手快有,手慢无。

  第十卷 第四百八十节

  “有什么根据吗?!”王保仍是半信半疑,李卫神棍似的言论和行为确实是能蒙过不少人,至少一贯道的那些群众信徒们都是李卫装神弄鬼给彻底搞定,不过真真假假的种种记录,也让一向爱较真的王保也不能确定李卫是在扯蛋还是摆大道理唬人。

  “这个!~”李卫摊开双手放在桌上,神色一整道:“日本,是一个社会阶层等级森严的国家,上下级明确,由于日本的岛国主义狭隘性,注定他们是一个可悲又可怜的民族。”

  “等一等!”王保听得心理上有些无法接受,连忙道:“可悲又可怜?!用词不当吧。我看小日本嚣张的很!”

  “看看当初西方是如何砸开曾和大清一样闭关锁国的日本的,日本这个民族对强者就像是一条狗一样,而对弱者却无毫不怜悯,这种情况在日本人内部也是一样,上级打下级的耳光,下级不仅仅得老老实实的挨个结实,还是陪上笑脸,上级对下级拥有绝对的统驭性,而下级对上级也是绝对的服从性,习惯成为了死板,日本人根本不会去考虑其中的对错,从日军各级军官的管理现状就证明这一点,就因为这种民族特性,一旦日本天皇发布投降的命令,以天皇为最高精神领袖的日军从上到下都会无条件服从,因为这对日本人来说,这是命令,就必需彻底执行,我们去接收日军的控制区,日军只会配合,却不会抵抗,那些依靠日军生存的伪军则是比较头痛的一件事情,他们将会被日本人彻底抛弃,应该在他们成为乱兵,为祸地方之前迅速收编他们,流溃的败兵有时会比侵略者造成更为严重的破坏。”

  这些老道理基本上是现代人的老生常谈。日本人一向在研究中国,而中国人也同样的在研究日本人,成千上万的无聊人士你研究一点我研究一点,慢慢拼凑起的资料,李卫随便翻出几个陈芝麻烂谷子的旧帐,对于这个年代的人来说也着实吓人的很。

  “战争还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呢,卫子,你就想着接受日本人投降。你也太乐观了吧?!”作为教导员丁鹤洋一向自认脑子比一般的连排长干部活泛,始终认为李卫弄虚作假的成份居多。

  “还剩一年,日本必亡!~”李卫郑重其事地回应了丁鹤洋的质疑,屋外亮光一闪,轰!~一道惊雷在会场上空响起。

  天诛!~难道是泄露天机?!李卫瞪大了眼睛,毫不犹豫地矮起身子,时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