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国破山河在最新章节 > 第96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国破山河在 第96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蚕食、鲸吞和多种扫荡攻势,并没有取得像抗战初期那样迅猛推进的战果,在反复拉锯式的大小战役中,反而让中共在顽强抵抗中一点一点慢慢将原大小根据地连成一片发展壮大,成为战略防御纵深,掩护着南方国民政府的大后方积极发动战争机器全力支援抗日,王保心里也不再只想在如果在根据地内慢慢发展和拔掉更多的据点,而是尽快让目前的十二区队能够形成大规模兵团作战的基础,每一个战士都将是未来主力的骨干,通过进一步扩张,以达到上级播撒火种的预期目标,最终决定胜利的大决战还是需要人多才行。

  第八卷 第三百七十六节

  想到这里,王保还是有必要等回驻地后再召开一个排级以上干部的会议,需要统一思想,提前打下这个预防针,王保轻叩着桌面道:“至于这次战斗中缴获的战利品……”听说王保说战利品,所有人的耳朵都竖了起来,其实大家心理都明白军功还不如战利品来得实在,这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十一区队这次伤亡不小,在战斗中出了很大的力,这次战斗缴获,除了毒气弹外,其他都对半开,一家一半。”王保把一碗水端得平,虽然在战斗中十二区队的战斗力占了主要的部分,十一区队的军火储备也并不在乎这么一点,缴获的冬装加上年初的大生产开垦出棉田和养的绵羊,冬天的服装被料绰绰有余,不让十一区队白辛苦一趟,也算乐得送十一区队一个人情,以后有事情也好有个招呼着。

  “行行行,还是王区队长厚道,呵呵,赚到了。”十一区队长兴奋的直搓着手,人家十二区队家大业大,出手也是豪阔,一点都不含糊,至于毒气弹根本就是麻烦根源,要不要都无所谓。

  “战后总结由李卫同志负责编写,三日内交区队部,不得少于五千字,油印附件上报司令部和分送十一区队。”王保把主要的话题说完后,收了个尾,将总结报告的活儿丢给李卫。

  “给我?!怎么又是我,这不是三连的工作吗?!”李卫直叫屈,这种文笔工作理应是直属区队部的三连文职人员干的活儿,哪儿听说还有让战斗连队连长写总结的。

  “你是这次战斗的指挥者,又是大学生?你不写谁写?!别罗嗦!干活去随紧交作业。”王保瞪了李卫一眼,李卫不在的这段时间,整个十二区队像缺了一把利刃似的,作战时心底都有些不踏实,严斌和林成两人单独归队,带来了马永受伤留在平民家、车五牺牲,最后李卫和丁鹤洋失散的消息,令12区队上下好一阵紧张,幸好吉人天相,半个月后才从吕梁山根据地发来电报,李卫和丁鹤洋两个人在吕梁山休养了一段时间再行归队,同时带来了军火接头信息。十二区队这才松了一口气,原本以为很容易的接头工作哪想得当中出了那么多波折,引发了一连串大事件。

  “是!”李卫颓废地扑倒面前的轻机枪,砸得桌面直响,好命苦啊!保哥怎么不知道体恤下属呢,简直是剥削啊。

  “大学生!”十一区队长哽了哽脖子,十二区队的干部阵容在全根据地用豪华来形容都不为过,一个区队拥有两个大学生连长,一个是近战精英,一个是神枪手。上得战场下得考场。不像自己区队从上到下,只拿得枪杆子,就楞是没几个能拿得笔杆子。难怪人家厉害,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果然是没错,十一区队长眼红的牙痒痒。

  在临时营地休整过程中,日军出乎意料的没有做出任何报复性的扫荡,只是听说附近县城日军指挥部内有几个日军军官剖腹自杀了。这毒气弹的威力,日本人自己也清楚的很,几乎是毫无人道的武器,如今落在八路军手里,天知道会不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各大据点间的日伪军士兵身上的装备中都多了一条毛巾和防毒面具。

  这也让王保他们松了一口气,原本担心日军为了泄愤,拿高家庄的村民报复,从日军并没有动一兵一卒的现状来看,也不需要十二区队分兵援助。

  八月十九日,冀鲁豫军区五个主力团发动的卫(河)南战役胜利结束,八路军气势正盛,日军只能是眼巴巴的硬吃下这个哑巴亏。以极少有的低调回应着八路军的军事行动,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

  十五军支援的军火最终还是使十一分区从量变达到了质变,正如雪中送炭,恰到好处地临门一脚,推进了八路军在十一分区的扩张。

  李卫跟在十二区队返回石井镇驻地,就忙得后脚跟踢前脚跟,忙着适应新的区队编制,整个十二区队地扩张,新的结构建制从原来日本同志组建的日式建制,偏向于八路军化,建制总人数达到了六百余人,以营级主建制,下辖以五个排升级成五个连,连级以下编制为四四制,主攻政宣、文工和情报等非战斗职能的三连人数并没有多少扩张,只有一百人,一连和二连人数增加较多,占了全区队的一半人数,四连和五连依旧坚持了精兵路线,只增长了一倍,在扩编的时候,李卫都不在区队,四连的工作则是由原副排长丁弘代替,李卫回到区队里却发现手下的兵多了一大堆,短时间有些适合不了,那个谁谁谁的,陌生面孔都叫不出名字,每天早上点一圈名,一个多星期,李卫才认出哪些是自己的手下。

  升任连长,区队里还给每个连长配了一个指导员,这是标准配置,连级编制的人数也不算少,内部的心理指导和政治学习是必不可少,中国的指导员、教导员和政委就相当于心理医生,负责鼓舞士兵,协助军事指挥官指挥战斗,所以一直以来中共的队伍就没什么战争心理综合症的说法,不像老美打个海湾战争都弄出那么多战争综合症等心理问题。

  四连的指导员就是从原三班长汤少明担任,老红军的7年军龄,政治过硬,参加了一个星期的指导员培训班,也算是走马上任,其性格冷静,精于计算,与李卫搭档,也算是相得益彰,互有补充。

  李卫正与康扬、胡平志和范国文几个连长在区队指挥部的地图室内,指着地形图商量着小规模练兵战斗,趁着日军在局部地区地一时势弱,不趁人之危,落井下石一下,实在对不起日军华北司令官冈村宁次,刀剑是越磨越利,部队的战斗力是越打越强,目前十二区队刚刚完成扩编,需要加强集体战斗力的稳固,大量小规模的练兵战是必不可少。也正如前期区队内部会议中,王保区队长提出的战略性思维,从局部兵力优势形成全局兵力优势,日军叫嚣着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破灭了几年后,中国战场上的局势也慢慢开始明晰,谁都打算会将来开始做准备。

  练兵战斗的方式就和当年李卫在老三团的时候一样,采用多兵种配合的战斗小组,针对日伪军落单的兵力进行马蚤扰和游击战,同时加强攻坚的训练和巷战的配合,保证各兵种的战斗力达到最优。

  “报告!”通讯兵出现在地图室门口。

  一连长康扬停止了和五连长范国文等人的争论,转过脸对门口道:“什么事!?”

  “报告,有人找四连长!”通讯兵道。

  “找我?!是谁啊!”李卫的目光从沙盘上挪开。

  通讯员回答道:“有五六个汉子,说是要入八路军,领头的姓王,说认识您!”

  “你们先商量着,我去瞧瞧!”李卫向几个连长打了声招呼,跟着通讯员去了。

  走近军营门口时,就见着几个壮实的汉子站在军营岗哨边上正和哨兵聊着天,一看到李卫走过来,立刻蹦了起来,直喊着:“李卫,李卫!可找着你了。”

  李卫一看,原来是当日,作为掩护进入根据地,一起替卢家挑货物的那些挑夫们,当初在分手前说过,如果想抗日就来十二区队找他,没想到这些挑夫们还真正得上门。

  也许是看到李卫身上笔挺的军服,几个挑夫们在李卫走近后,反而没了方才的手舞足蹈,双手在衣服上不断蹭着,有些手足无措。

  “老王!你们可真来了。”感觉到自己的官威造成的心理隔膜,李卫主动拉起了当初挑夫头儿王头儿的手,打消了他们的顾虑。

  李卫的亲近表现,一下子让双方心理上的距离再次拉近了许多,就像是当初一起做挑夫的日子里,挑夫们把李卫围在当中,上下打量着,羡慕的啧啧作响,李卫也任由他们好奇的摸着身上的徽章和军服质料。

  “李卫兄弟,咱们可是顶天立地的汉子,说话算话,这狗日的日本鬼子把咱们中国老百姓逼是没活路,反而兄弟几个也是光棍一条,这不,就来投奔你们了,希望李卫兄能收留咱们,只要能打鬼子,有口饭吃就成。”王头儿有些激动地紧紧握住李卫的手,当初挑夫们跟李卫一起打死了一个小队的日本鬼子,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下了手,已经和日本人结下了梁子,若是让日本人知道也是死路一条,还不如投了八路军,混个前程。

  “行啊,来得正好,咱们这儿正求之不得呢,走,我跟去新兵营,我来安排你们参加八路军。”李卫拉着他们去新兵营。

  “李卫兄弟够仗义!咱们兄弟几个的命就卖给你了。”几个挑夫喜出望外,一喜的是李卫也一样说话算话,收留他们,二喜的是这支部队分明是纪律严明,装备整齐,看来是一支能征善战的好部队。

  第八卷 第三百七十七节

  李卫亲自带着那些挑夫们,在新兵营做了初步体检,然后进行新兵登记,安排好入伍的手续,每个挑夫都得到了一套作训服。

  在安排这些挑夫分散进入新兵编制后,李卫对他们说道:“现在大家互相之间就要用同志来称呼了,丑话说在前头,咱们十二区队训练严格,只有考核合格才能离开新兵营进入作战部队,如果作战部队里表现不合格也会被退回新兵营回炉,这叫能上能下,希望你们能经得起这个考验,成为一名合格的八路军战士。”

  “放心吧,李兄弟!咱们啥苦没吃过,再苦还能苦过咱们挑夫风里来雨里去挑着重担子的日子。”王头儿露出了踌躇满志的笑容,能带着兄弟们有一个安稳的落脚点,总算是放下了心头一件大事,待打了日本人就可以回家安安稳稳的种地过日子,还可以娶一房媳妇生下一窝娃,这辈子也就值了。

  “你们先待着,新兵营的教官和老兵会告诉你们怎么做的,别担心,八路军里没有欺生这一说法,如果不知道随时可以向自己的教官请教,当然!在新兵营里,自己受到的尊重完全是由军事素质表现决定的。”李卫交待着自己曾经在新兵营经验,十二区队的新兵营是更加严格,李卫先向这些挑夫们升级成的新战士打预防针。

  “我还有事,先走一步,你们慢慢聊!”李卫摆了摆手道。

  “是,连长同志!”一干新兵用刚学的军礼送走了李卫。

  九月十日,有如一支火把丢进一滩汽油的一条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华北地区的根据地,一时之间,全中国上空的无线电电波都在重复发送着同样的消息,欧洲法西同盟国之一,德国盟友,昔日统治大半个欧洲的罗马帝国,意大利政府宣布投降。

  九月初,美英联军在西西里岛和意大利南部登6,正式向意大利本土发动进攻,意大利内部原本存在的严重分歧激化,突发的政变行动使原当权者墨索里尼下台,新掌控意大利政权地新政府已经无力再战,正式宣布投降,并签定了无条件投降的停战协定。法西斯联盟第一次出现裂痕,这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反法西斯参战国都处于欢欣鼓舞之中,既然第一个已经完蛋了,那么剩下的几个法西斯国家离战败也不远了。

  这条激动人心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全中国,这预示着法西斯主义面临失败,反法西斯的战争终将取得胜利,各大报纸的记者和编辑们都死盯着国际电报站,飞快的撰写出一篇篇新闻报道,印刷机轰隆隆地全速运转。仅仅在几个小时候。满大街着报童们都带着十足的劲儿喊着:“号外,号外,法西斯国家意大利战败了,正式宣布投降。”两个铜板的号外转眼之间就被街头的人们一抢而空,街头,墙边,任何一个角落都有一堆人挤在一起,瞪大了双眼,听着读报人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着号外上的新闻,似乎要将每一个字都一个不漏的听进耳朵里,牢牢的印在脑海中。

  街上不时会有人过于专注于手上的报纸新闻而撞在一起,然而双方却是脾气异常好,没有任何争吵。只是看了一眼对方手中的报纸,不约而同地会意一笑,互相拉着重新站起身,略朝对方胸了个躬或点了点头,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各走各地。

  不论是共军战场上,还是国军战场上,士兵们直勾勾地盯着通讯兵大声的宣读出来着欧洲战场上的大胜利,然后不顾着一切地欢呼,跳跃,不顾飞过来的流弹,抱在一起,或者拉起机枪对着冲上来的敌人一阵狂扫,冲锋号响起,为了纪念这个重大的胜利,而发动全面的冲锋。

  意大利战败了,这个法西斯主义国家虽然离中国相距千万里,甚至在利益上都挨不着边,但对于深受战争苦难的中国来说,一个法西斯主义国家倒下了,就意味着中国战场上对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斗争就有了一丝胜利的希望,只要有这么一丝希望,那就一切都有可能,中国人民就是需要这么一丝希望来彻底爆发出全部的斗志。

  根据地内,民兵们架着高音喇叭,对着日伪军们的据点大声宣读着意大利战败投降的新闻,每一次宣读都会引来附近群众们的围观,甚至有很多人为了多听几遍从别的地方赶过来,屡听不厌,每次宣传都会引起群众们有如潮水般的欢呼声。

  据点内,不论是日本军还是伪军,无一不是脸色苍白,战战兢兢,甚至伸出头往据点外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伪军们表面上只是静静的听着外面的高音喇叭,然而内心却有如惊涛骇浪一般,在他们眼里恐怕意大利是个什么样的国家都不知道,但他们知道日本也是法西斯同盟联盟的国家之一,意大利作为日本的同盟也战败了,那小日本恐怕也要危险了。

  伪军们的人心浮动是避不可免,少许受武士道和法西斯教育较深的日军军官强力弹压那些有躁动可能性的日伪军。

  四连的连长单独宿舍内,一盏小油灯摇动着黯弱的灯光,手中捏着一张刚刚电报发过来的十一分区战斗简报和情报汇总,李卫靠着炕边的小桌上仔细阅读,日军的扫荡目标是针对整个华北地区,而十二区队的情报体系只能照顾到自己所负责的根据地内,对于根据地以外的地区鞭长莫及,除了地方游击队偶尔会送过来的紧急情报外,只能依赖十一分区司令的参谋部制作情报总编更新,以了解最新的敌军军事力量调动。近年来日军反复的扫荡政策被抗日军民所熟悉,扫荡效果越来越差,反而被八路军游击队利用其作战习惯狠狠收拾了几次。

  今年初日军采用了新的作战策略,类似于蛙跳战术在其他的区佯动,利用汽车等运输工具趁夜突然发动远距离突袭,给根据地造成不小的损失,各地区的战报和上级情报分析出日军作战方向,在一张一驰之间,保持区队的警戒力量和战斗力。

  意大利的宣布战败完全在李卫的意料之中,一向以来意大利能打能拼的精锐力量就不多,墨索里尼领导的意大利也不如德国在希特勒领导下那么充满着疯狂和侵略性,历史依然不可抗拒地照着从既定的路线走过,不论是李卫有没有被送入这个时代,甚至连一丝涟漪都没有泛起,这让李卫对未来安心了许多,中国的抗日战争必将取得胜利,经历过血与火的中国人民和政府必然会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稳定社会,尽管以后依然会有很多弯路要走,但是做为一步步成长壮大起来的中国,不经历这些风雨,怎么能见日后的彩虹。

  李卫全神贯注地浏览着手上的文件,屋外突然响起了喧闹的声音,混乱的脚步声从屋外由远及近,甚至可以听到几个人满含愤怨的声音。

  “娘的,故意整我们是吧,这里还没处说理吗?!没王法了吗!”

  “就是,欺负咱们做苦力的,瞧不起咱们还是怎么的。”

  “不行,你们不能过去!退后!”警卫战士的声音响起,他试图阻挡着那些闯入宿舍营区的人。

  警卫战士倒也不怕这几个人冲击宿舍区,宿区既不是什么军事重地,这些人身上没带枪,他们要去的又是四连长的宿舍,就是眼前这几个人再乘以十倍人数,冲上去也是白给,四连长配枪可是机枪,否则警卫战士早就鸣枪示警了。

  李卫抬起头,扫了一眼边上伸手可及的捷克式轻机枪,手伸向了桌边摆着的格斗刺,朝着屋外喊道:“谁啊!这么晚上不睡觉,吵什么啊!”

  屋外的混乱一下子静了下来,就听到警卫战士的声音在屋外道:“报告连长,是几个新兵,想要闯进来。”

  “让他们进来吧!”李卫将手上的文件资料塞进一只牛皮文件包里,外面来人的声音他也熟悉的很,就是那些他推荐进新兵营的挑夫们,只是不知道怎么会跑到这里来喧闹着,好像受了什么委屈似的。

  “是!”外面的警卫战士当即就放了行,不过却没有走开,而站到了宿舍边一处警戒着。

  “进来吧。”李卫拉开了门,看见几个穿着新兵作训服,曾经是挑夫苦力的新兵们。

  “连长好!”原来的挑夫头儿,在新兵营将原来的小名儿王狗儿,在教官们帮助下重新取了个大名叫王学正的新兵带着其他几个新兵在门外齐刷刷敬了个军礼,虽然仍是不太标准,右手用力紧绷的肌肉显出这个军礼敬地极其认真。

  “呵呵,晚上还有空么,来,坐吧。”李卫从来就没什么官架子,以前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可能有,他把这些新兵们像老朋友一样,都拉了进来坐下,拿了几个小茶盅摆着屋内的方桌边,倒下茶水。

  第八卷 第三百七十八节

  “连长,俺们不渴!”对于李卫的殷勤,让新兵王学正却不知道该将手往哪里放,其他的新兵们也是一样局促不安的神情,尽管李卫不摆谱,毕竟连长的身份摆在哪儿,进了新兵营大半个月,连长和士兵之间的差距,这些新兵们已经从新兵营里知道了。

  “没关系,天这么热,喝口水,有话慢慢说。”李卫给每一个人都倒上了茶水,然后坐回了炕边,看了看这些新战士,道:“怎么?!有什么事儿这么闹心么,慢慢说。”

  “李卫兄弟,不是俺们贪生怕死,俺们既然入了八路军也做好了豁出这一条命的打算,俺也不是怕苦怕累,什么苦力活没做过,只是在这个新兵营里,那姓韩的教官实在是太折腾人啊。”王学正语气中满含着怨气。

  “就是,那韩教官欺负新人,看咱们老实老欺负,想着法儿耍弄咱们。”另一个新兵毛铁柱道。

  “呵呵!怎么个耍你们呢?!”李卫也没有着急,脸上带着笑意看着王学正他们。

  新兵营韩洪教官李卫是熟悉的,老底子是原红三军团的一个排长,改编后在冀中地区带领游击队打游击,在五一大扫荡后被日军打散后,被十二区队给收编了,由于其出身于正规红军,也是曾经是经过共产国际派来的俄国军官培训过的老兵,作战经验丰富,专门作为新兵营的教官,性情外粗内细,带兵经验丰富,也颇像李卫在训练新兵时的霸道作风,把新兵们给吓得跟耗子见了猫,再老油条的新兵也架不住韩教官一瞪眼,很多新兵在新兵营时都对他有不满和投诉,不过正式进入战斗部队后才算是明白了教官的苦心,当兵就是要有一股子霸气。就是要当一只不好捏的硬柿子,在战场上没什么礼仪,道德和规矩,所有人都丢开了虚伪,只有更凶狠才能活下去。

  “韩教官欺负咱们是新来的,成天就叫咱们走路站队喊口令,也没教咱们其他的,从早到晚都是这样。人都快麻木了,啥都没学会,直到今天咱们连枪都没见过,连长兄弟,你说说咱们来当兵就是玩这样花花肠子?!一点打仗的东西都没学到。”王学正的脸上满是气愤,大半个月下来,千篇一律的枯燥动作都快让他变成丨人偶。

  “动作不到位或者走神,还经常让咱们列队罚站,韩教官很会凶咱们,好吓人的。”一个新兵插上话来,抱怨着自己的不满。

  “就是嘛。那嗓门大的,都以为他要吃了咱们似的……别的班都在进行战术动作训练了,咱们还在练走路。你说咱们吃了这么多年饭,这么大人连路都不会走?!分明把咱们当几岁孩子一样耍……我听说国军那边这会儿新兵都可以拿枪练打靶了,就咱们还傻乎乎的背着半截木头,连支真枪都不肯给一支,简直是太丢人了。”几个新兵七嘴八舌把自己的不满说了出来。

  李卫听了他们的抱怨,不禁轻轻笑了起来,这挑夫们出身的新兵们实在是太可爱了。

  王学正两条浓眉一抖,看向李卫道:“李卫兄弟,你笑啥啊,你倒是给评评这个理。有这么个整人吗?!”

  “这个么,我并不认为韩教官是在整你们,他做的也没有错误。”李卫点了点头,没有半分跟着一起生气的样子,从小在学校里受同学歧视的环境下成长,李卫的性情一向就比较独立,不容易受别人的带动。

  “什么!”王学正一下子站了起来,一双大眼瞪的溜圆,似乎不敢相信刚才的话是李卫说的,指着李卫道:“没想到我也会看错人,哼,八路军也不过如此,这里没法呆了,瞧不起人是吧,咱也不受这份闲气,弟兄们,走!”

  有几个血气方刚的新兵也站起身,也有几个老成稳重的新兵没动。

  王学正刚走到门口,就听到李卫在后面道:“老王,先别急!先听我把话说完,怎么一点耐心都没有呢。”

  猛一转身,王学正回过头一字一句地道:“说啥?!我瞧就是看不起咱们做苦力的。”

  “呵呵,那是你一厢情愿的想法,来来,坐下,坐下!”李卫笑呵呵地把王学正和几个新兵拉了回来。

  王学正看李卫仍是没有半点生气,依旧和颜悦色的样子,再高的火气也要降下来,方才他火气上脑拍桌子要走人,刚走近门口心底就有些后悔,八路军里没呆几天就走,一时昏了头脑的行为岂不成了逃兵么,名声也不好听,正好李卫的话响起,算是给他个台阶,他也顺势被李卫拉了回来。

  王学正气呼呼地坐了回去,盯着李卫道:“你倒是说说看,要是说的不中,我马上就走人。”

  “来,喝口水,别那么着急上火的。”李卫笑着递过茶盅,道:“韩教官有打人行为吗?!”

  “这个!~~”王学正一楞,想了想,老老实实地摇摇头道:“说实话,我没见过韩教官打过人!”

  “好像除了说人是窝囊废,废物,垃圾这些词外,也没特别骂人骂得厉害,只是态度特别凶。”另一个新兵也回忆着在新兵营里韩教官的行为。

  “啊!韩教官就是喜欢凶人,不过也没见打人的,好像教官们都没有打过新兵。”一说起这个,新兵们的态度倒没刚进屋那会儿那么火爆,冷静下来一回想,除了受了一肚子怨气外,教官们都没有打过人,国军那边带新兵的事儿他们也听说过一点,那当官的打手下的兵可是一点都没手软,都说棍棒下面出孝子,皮鞭下面出好兵,老兵待新兵是特凶。

  “你知道我曾在新兵营的称呼吗?!”李卫笑了笑,故意露了个神秘的表情。

  “不知道!”王学正看了一眼李卫,老老实实地摇摇头。

  “嘿,新兵们当初叫我‘恶魔教官’!”李卫伸出一根手指头摇了摇。

  “恶魔教官?!”王学正瞳孔放大一圈,似乎有些不太相信似的上下仔仔细细打量了一眼李卫,和善的笑容,除了曾经在日本人据点时杀日本兵的冷酷无情外,一直在他们面前都是平易近人的李卫从头到脚都找不出半分像恶魔的特质。

  “嗯!”李卫点点头再次肯定,接着道:“当初我带新兵那会儿,可比韩教官要凶多了,我不仅骂人,还把一帮子敢不听话的全揍了一顿,这下子那帮新兵们可就全老实了。”他还挺念想着当初的丰功伟绩,一个人的快乐果然是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尤其是更多人的痛苦之上,当初那些新兵们都是被折腾惨了,李卫的凶名也就此传播了开来。

  “呵呵,李卫兄弟,这,这不可能吧!?”王学正以为李卫在跟他开玩笑,只是“恶魔教官”这一词在新兵营是绝对的禁忌,所以新兵们大多都不知道,只有进了正式战斗连队后才知道一点半点,这也造成了新进到李卫手下的兵几乎从没有敢带炸刺儿的。

  李卫没有继续回答王学正的话题,只是脸色一正,表情转为严肃地道:“你们知道为什么只有三千万人口的日本能了侵略拥有四万万人口的中国,并先吞东三省,再入华北,把中国军队压着打吗?!”

  李卫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似的话题。

  这些挑夫们出身的新兵们以前哪里想过这种问题,齐齐地摇了摇头,他们现在才知道中日双方的人口差异居然那么大,心中的一丝愤怒正在膨胀,连中国人口一成都没有的小日本居然侵占了半个中国,简直是奇耻大辱,人多的反对人少的欺负,这对王学正等人来说是根本无法理解的。

  “中国人口虽多,却是一盘散沙,而且内部矛盾不断,而日本呢,捏成了一个紧密的拳头,硬是让中国的散沙被这个拳头打的四分五裂,哪怕人口再多也是没用,中国军阀们各自为政,各行其事,根本不能齐心协力,总体优势却成了局部劣势,这才会让东三省轻易丢失,不团结,没有纪律性,这就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积累下来的通病。”每次说起这个李卫总是会变得很激动,他扫了一眼屋内的人,道:“韩教官的训练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训练你们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你们做了挑夫这么多年,一般人各自养成的习惯根深蒂固,不容易习惯和其他人紧密协作,要是想纠正这一点,就要不断重复训练,让合作和纪律成为身体的本能,才能纠正中国不团结没有纪律的劣根性,一块好玉也需要不断的磨砺才会露出美玉本质,才能可以进行雕琢,光靠口说,人是无法改正自己的缺陷,只有通过行动让自己永远记住才行,不吃点苦头怎么行,给你们一杆枪你们就能上战场?!就怕你们连一群儿童团的娃娃都打不过。”儿童团与新兵们的对练演习偶尔也会有过,那些没有任何战斗经验的新兵哪里是一群长期处于斗争中成长,古怪精灵的孩子们的对手,三下五除二就被缴了械,事实更证明了团结就是力量。

  第八卷 第三百七十九节

  李卫深入浅出,结合实际现状的一番话,让王学正等新兵不由自主的不住点头,在新兵营里晚上学了些文化知识,虽然李卫的话还有些难懂,但还是隐隐觉得非常有道理。

  “明白了吧,十二区队的新兵营是我一手带起来的,每一个教官之所以那么凶,就是我专门要求的,当你们习惯教官的凶狠以后,等上了战场就再也不会怕日本人的凶狠,日本人再凶还能凶得过教官?!这叫做心理麻痹,嘿嘿,咱们区队新兵营是很有讲究的,叫科学带兵,要是不具备团结和纪律,一只老虎也斗不过一只猫。”李卫卖弄了个新名词,这帮子大头兵哪儿知道什么叫科学,个个听得高深莫测,不过之前的火气全没有了。

  “李卫兄弟,你不用多说了,我明白了。”王学正立起身道:“是我们对不起韩教官的一番苦心,辜负了李卫对我们的期望,我和弟兄们现在这就回去,一定会好好训练,绝不会再有任何怨言。”

  “呵呵,明白了就好,你们应当理解新兵营的训练方针,咱们区队和别的部队不太一样,我们的兵永远都是分区里最好的,随便一个兵放到别的部队里都能独挡一面,所以在训练上的严格要求希望你们能坚持下去。”李卫也站起身,大力拍了拍王学正的肩膀,这些新兵们和其他出身的战士们都一样,质朴而爽直。

  “怎么样?!想通了?!”屋外一个人扳着脸走了进来。

  像是条件反射似的,屋内王学正等新兵啪地立直,敬礼,大声对着那人道:“教官好!~”多日的训练已经让他们将军礼深深地刻进了骨子里。

  来人正是韩教官,他已经在李卫屋外站了有一会儿了,就是为了领这些新兵回去的。

  “一群混帐小子!私自离开营区,哼!这帐回头再跟你们算。”韩教官扫了一眼屋内的新兵们,走到李卫面前敬了个军礼。死板的脸上浮起一丝淡淡的笑容道:“李卫连长,这次还是给你添麻烦了。”

  韩教官会笑?!新兵们几乎以为自己眼花了,这个成天脸上都是一副冷冰冰模样的教官居然还挂着笑意,以前还以为这个家伙脸上是铁铸的呢,看到韩教官进了屋,王学正等人都像是耗子见了猫似的,心虚地站到一边,低下头去。

  李卫回了一个军礼道:“人总会有想不通的时候。说清楚就行了,干八路,连死都不怕,还会怕苦怕累吗?!”李卫却没有说实话,他自己就是怕苦怕累却不怕死的典型代表。

  “好了,你们还不赶紧回去,已经吹过熄灯号了,难道还想继续违反纪律吗?!到外边列队等我,快滚!”韩教官瞪了一眼王学正等新兵,新兵们立刻低着头灰溜溜贴着墙,排队走出了屋子。

  目送着那些准逃兵们离开,韩教官又朝着李卫敬了个军礼道:“李卫连长,我会好好严加管教他们的,不打扰你了。我先回去了。”

  “慢走!”李卫只是将韩教官送到门口。

  王学正等新兵在屋外列队等,韩教官带着这些新兵,在隐在暗处的警卫战士目送下,离开宿舍区,返回新兵营。

  几日后,王学正去问那些教官们关于恶魔教官的事,出乎意料的是,所有的教官无一不是讳谟如深,所有人都神秘地笑了笑一言不发,再问那些老兵。老兵们无一不是脸色一僵,像是想起了什么可怕的事,狠狠地瞪了王学正几眼,甩下一句:“问四连长去。”然后撒丫子就闪人,四连长李卫可真是藏得深哪,这时候王学正等人才感觉到脖子背后直发凉。

  九月中旬,中国战区美国援华物资负责人,中国战区参谋长、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东南亚盟军司令部副司令兼中国驻印军司令,约瑟夫沃伦史迪威司令向蒋介石建议。调动中国西北方面国军部队配合共军展开一系列打击日军的军事行动,欧洲战局的变化给予了史迪威司令充分的信心,更加看好中国的反法西斯侵略战争,尤其是近年中共八路军在西华和华北地区表现及取得的战果,同时利用自己为美援华物资负责人的权限,向中共部队调拔一批军事物资,以支援中共抗日武装力量进一步牵制日军主力的侵华进程。

  八路军在七月末和八月下旬期间发动的收复根据地攻势,本来已经让日军十分恼火,意大利战消息,等于当场把磨刀霍霍准备着组织扫荡日军给一把常打蒙了,九月中旬刚过,华北日军司令部就下达了针对八路军总部出没的北岳地抗日革命根据地发动毁灭性扫荡,坚决要求执行彻底地寸草不留,将近四万日伪军整装杀入北岳一带,全力围剿根据地内的抗日军民。

  刚开始根据地的群众并没有意识到日伪军的疯狂决心,遭到极大损失,甚至因遭到灭绝人性的大屠杀而出现了无人村,根据地内的各支抗日部队立刻做出回应,联合晋察冀战区内其他部队支援,也同样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血还血,大规模开展破击战,游击战,与日伪军的毁灭性扫荡政策针锋相对,日伪军们的公路几乎无时不刻都处于遭到破坏的状态下,地雷、深坑、陷坑和四角钉等从未在各条公路上消失过,而电话线,始终都是中断的,神出鬼没的游击队员不断地从通讯电线杆上把电话线剪下来。

  由日伪军在北岳地区引发的新一轮扫荡与反扫荡大战,给没有平静多久的晋察冀战区点了一把火,陷入一片混战之中,正所谓火烧连营,你让我不痛快,我还不让你安生。

  十二区队的控制区相对平稳一些,但是也没有闲着,作战策略稍微做了转变,从拔掉据点变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