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大官魔 第15部分阅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人极了,声音也动听极了,充满了难言的魔力,在一遍一遍地说服她,引诱她……
赵茗荃的脸『色』冷了下来。
这时,王铎道:“你回去吧,不要送了,明天早上我来接你。”
王铎走了,望着消失在夜『色』里的背影,赵茗荃良久伫立,她『迷』『惑』了,一开始是王铎刚才说的话,跟着就是王铎的整个人,都化成了一团根本无法辨识的『迷』雾。
―――――
求推举票。
第一卷 七十五章 大怪胎
到了长武县城,赵茗荃和王铎去了县委县『政府』。
一走一个多月,对家里自然不能不管不顾,赵茗荃常常往公社打电话的,期间,王大木告诉赵茗荃,说县委书记刘大生和县长韩立邦都让她一回来就去县委县『政府』。
王大木现在是社长了。
废除革委会一元化领导体制之后,赵茗荃是红星公社党委书记,王大木是社长,而王铎则降职了,现在只是派出所所长。
“赵书记,赵书记……”
赵茗荃和王铎走在县委大院围墙外的小路上,离大门还有十几米的时候,就听一个热的能烫掉一层皮的声音扑面而来。
热浪先到的,跟着,他们才见到热源,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颠儿颠儿地绕过大门,向他们跑了过来。
这位,太有喜感了,很瘦,却有胖企鹅挪动小碎步拂风摆柳的范儿。
赵茗荃都忍不住笑了。
王铎认识胖企鹅,是大王公社的党委书记王半屯。
王半屯一过来,双手伸出,赵茗荃也不好不接着,只得把右手伸过去。
王半屯双手握住赵茗荃的手,道:“赵书记,你可回来了!”
赵茗荃把手抽回去,问道:“王书记,怎么了?”
“哎呀,怎么了?”王半屯夸张地道:“我说赵书记,你要是再不回来,我老王就得撒泡『尿』自己浸死了!”
赵茗荃知道王半屯铺垫这些的目的。
现在的长武县可谓是谣言四起,谣言的核心就是红星公社发财了,发大财了,家家钞票用麻袋装。
红星公社怎么发财的,谁都知道,去城里,挣城里人的钱,但对县里其他公社的老百姓而言,绝对是知易行难。
不,不是知易行难,而是根本就学不来。
王半屯现在这个劲儿,目的就是要红星公社带着大王公社一起发财,一起去挣城里人的钱。
赵茗荃头疼,这不是她一个人能帮王半屯的事儿。
“赵书记呀,你要是不帮老哥一把,老百姓的吐沫就能把我淹死……”这家伙真能说,吐沫星子四溅。
赵茗荃面子矮,一脸的抹不开,但又实在不能应承什么,她见王铎在一旁笑模滋听着,看样子会这么一直看下去,没办法,只得偷偷踩了王铎一脚。
王铎闻脚而动,立刻道:“赵书记,刘书记等着呢,你看是不是和赵书记谈过之后和王书记另约时间?”
王半屯也是人精,知道这会儿掏不出什么来,也赶紧道:“那赵书记你先去见刘书记,只要不忘了我们大王公社就行。”
王半屯没走,返回身又进了县委大院。
赵茗荃一个人去见刘大生的,王铎没跟进去,他和王半屯站在走廊里边等边闲聊。
――――
赵茗荃一进县委大院,刘大生就看见了。
刚才让王半屯缠的脑袋疼,好不容易把王半屯打发走了,他就站在窗子前松弛松弛神经。
看见赵茗荃,刘大生心情很是复杂,实际上,他对赵茗荃的做法完成赞成,但是,事实上,赵茗荃又给他造成了几乎无解的困境。
红星公社理应轰动全国的,但直到现在,除了把长武县搅成了一锅粥,外界几乎还一无所知。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红星公社是个怪胎,大怪胎,而且现在谁也不知道这个大怪胎会发展成什么样。
当前,两股力量主导着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他们一方主张改革,一方反对改革,而红星公社让这两股力量都无所适从,面对红星公社,他们的处境一模一样。
红星公社同时朝两个极端的方向发展,这两个极端方向,两股力量都是对一个极端超级喜欢和迫切期待,而对另一个极端超级不喜和高度怀疑。
这样一来,双方对红星公社的态度也就跟着一模一样了:无视,不说好,也不说坏,不支持,也不设障碍。
刘大生的政治倾向是偏于保守的,但他又是陈光然这个改革派一手提拔起来的,所以,他的困境一不小心就会放大,甚至是无限地放大。
对红星公社,改革派的想法是限制红星公社他们不喜的那个极端的影响,同时扩大他们喜欢的那个极端的影响。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刘大生就有了一个刚『性』任务:包产到户大倒退的事儿必须限制在红星公社。
但是,现在,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悖论。
改革派是绝不会阻止红星公社外出挣钱的,因为一旦这么做了,就必定会为反改革派所利用,恶劣的影响必将是全国『性』的。
但是,不阻止,红星公社发财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而红星公社越发财,自然就越刺激其他公社的群众,他们就越想跟着红星公社学。
不过,还好,这事儿是赵茗荃一手搞起来的,红星公社的事儿,赵茗荃完全可以控制,只要赵茗荃同意,这事儿还是可以解决的。
刘大生纠结,是他不想这么做,他更想看到的是让红星公社就这么发展下去,看看最后到底可以发展成个什么样。
赵茗荃进来,刘大生非常热情,他从办公桌后站起来,绕过办公桌,招呼赵茗荃坐下,然后又给赵茗荃把茶倒上。
坐下后,刘大生道:“小赵,出去这一趟,收获不小吧?”
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赵茗荃道:“刘书记,对不起,本来应该跟您请示的。”
摆了摆手,刘大生道:“我明白,你是不想我这个书记难做。”然后,又问道:“这次出去,有什么收获?”
赵茗荃道:“触动很大,不但那些社员触动大,我自己也一样。”
沉了沉,刘大生笑道:“刚才让王半屯这家伙缠的够呛吧?”
王铎制订了一个全面的计划,涉及的是整个长武县,赵茗荃曾为之热血,但这一刻,真要启动了,她的心又很是忐忑。
――――――――
求推举票。
第一卷 七十六章 大爱
要想事情顺利,取得刘大生的支持至关重要,沉『吟』片刻,赵茗荃道:“刘书记,你怎么看红星公社的问题?”
刘大生沉默不语。
表面上,赵茗荃没有接他的茬,回答他的问题,但实际上,他们的谈话从一开始就围绕着一个唯一的核心。
看来,赵茗荃对此有着清楚的认识。
沉默半晌,刘大生道:“我对你们的工作是完全支持的。”
赵茗荃道:“刘书记,我们的群众太苦了,每次回到城里,住在干净的房子里,吃着香甜的饭菜,我心里常常很难过。”
赵茗荃声音平淡,言辞质朴,但那一股赤诚的悲悯情怀如清泉一般,静静地流淌着。
刘大生跟赵茗荃的接触不多,这一刻,他蓦地明白了红星公社的群众为什么叫赵茗荃观音娘娘。
一种莫名的情绪在刘大生心底升起,好像有着什么东西在净化他的灵魂。
“小赵,你说吧,你不论想怎么做,我都完全支持。”这话一出口,刘大生心中一愣,但随即,就彻底放开了自己。
赵茗荃道:“刘书记,我们的条件即便在全国不是最差的,但也肯定是最差那一级的。我这次出去考察,最大的收获是认识到了一件事。”
刘大生道:“是什么?”
突然有些激动,赵茗荃道:“刘书记,要改变我们的落后面貌,现在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但要是抓不住,机会稍纵即逝。”
刘大生道:“小赵,你详细说说。”
赵茗荃道:“刘书记,我们的机会就是先行一步。先行一步,小张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几天,甚至是一天就可以挣到您一个月的工资。但是,这种情况绝对不会长久的,我想用不了多久,城里人自己就会来赚这些钱的。”
眉头皱起,刘大生问道:“那怎么办?”
赵茗荃道:“关键还是在先行一步,我们通过先行的第一步得到了原始的资本积累,也就有了继续先行一步的本钱,如果每一次我们都能先行一步,那就足以抵消我们各方面条件不足的缺陷。”
赵茗荃的话不多,却不下于一道道霹雳在刘大生的心头沉浮,赵茗荃的话给了刘大生巨大的启发。
刘大生刚才表态对赵茗荃的支持是出于一种单纯的情感,而现在,感情反而不那么重要了,感情让位给了理『性』。
如果全力支持赵茗荃,使得长武县在各个方面都发生飞跃,那么,抛开对长武县老百姓的影响不谈,对他自己,将会有什么影响?
不论是改革派,还是反改革派,最后都要用结果来说话的,只要于国于民有益,那就是正确的。
他这么做,暂时可能会触怒陈光然,触怒改革派,甚至被边缘化,但只要结果好了,那终有一天,陈光然会改变对他的看法。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是巨大的政绩。有了这个政绩,他今后会走的更远。
当然,这是一场赌博,但值得赌,觉得值得,刘大生都觉得自己有些跃跃欲试了。
赵茗荃说完,刘大生道:“小赵,我看你已经有了通盘的想法,你就竹筒倒豆子,全都说出来!”
感受到了刘大生的变化,赵茗荃心中高兴,她道:“刘书记,要一劳永逸地改变我们长武县,甚至是整个陕省的落后面貌,赚钱建工厂什么的,这些都还不是关键。”
愣了一下,刘大生吃惊地问道:“这些不是关键,那什么是关键?”
赵茗荃道:“改变我们生存的环境。”
刘大生不解地看着赵茗荃。
赵茗荃道:“刘书记,种树,只要在荒凉的土地上全都种满了树,那即便我们没有工厂,人民群众的日子也会很富足的。”
刘大生有些瞠目结舌。
赵茗荃又道:“刘书记,我想到了一个法子,只要我们有决心干下去,那最多五年,我们长武县的面貌就会彻底改变。”
“什么法子?”刘大生的脸『色』异常的凝重,真要能让长武县的荒山秃岭长满了绿『色』,他就是豁出命去都干。
赵茗荃从兜里掏出了一张纸,铺开,放到了刘大生面前。
纸上是一些图,图很简单,赵茗荃略微讲解了几句,刘大生就明白了。
腾地一下,刘大生站了起来,他满脸通红,眼中有着隐隐的泪光,恭恭敬敬给赵茗荃鞠了一躬。
“小赵,这话不该说,但我还是要说,谢谢你!”
赵茗荃也非常激动,她从刘大生身上感受到了对生养自己的这片土地的那种无法言喻的爱。
这种爱,很多时候是绝望的,以致自己都感受不到,可一旦被什么引发,那这种爱就是天地间最深沉的爱,她可以让懦夫变成勇士,让自私的人心甘情愿献出一切。
两人重新坐下后,赵茗荃道:“刘书记,要想改变长武县贫穷落后的面貌,包产到户是绝对不行的,我们必须把所有人都拧成一股绳。”
刘大生道:“我明白,小赵你放心,这事儿你就不用管了。”说到这儿,他笑了,道:“其实根本不用做什么,只要顺其自然就够了。”
赵茗荃道:“这样,您可能要面临很大的压力。”
一挥手,刘大生道:“命我都能豁出去,一点压力又算得了什么!”
屋子里,赵茗荃和刘大生把全盘的计划都仔仔细细地梳理了一遍又一遍。
这一番商议下来,刘大生对赵茗荃的印象更深了,他发现赵茗荃虽然年纪轻轻,但心思之缜密就是他也大大不如。
刘大生彻底服了。
―――――――
求推举票。
第一卷 七十七章 难呢
赵茗荃离开后,刘大生靠在沙发上,闭上了眼睛,他现在面临着一个难题,不好选择。
这个难题就是去不去市委见市委书记陈光然,把事情提前说了。
如果不说,事后,陈光然肯定对他会极其不满,他们之间就会产生可能永远都无法弥补的裂痕。
如果说了,陈光然会是个什么态度?
如果陈光然只要不明确反对,那问题就不大,可陈光然要是明确反对,那问题就大了,矛盾就会立刻激化,那对接下来的工作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赵茗荃提出的这一套法子,如果认真实施了,那能把长武县改天换地,但很可惜,这只是特例,没有普遍的意义,不能全面推广。
赵茗荃在红星公社做的事儿,看着简单,但除了赵茗荃,谁能做到?即便跟着学,刘大生自问,就是他去带这个头,成败也在两可之间,根本没有把握,心里一点底儿都没有。
他都如此,其他人也就可想而知。
如果有推广的可能,那刘大生相信,陈光然一定会不顾一切去做的,但可惜,没有。
陈光然最有可能的态度还是放任红星公社,但对其他公社,决不允许有开倒车的情况出现。
刘大生没有犹豫多久,陈光然是他的老领导,对他有恩,他宁可当面翻脸,也不愿陈光然日后对他寒心。
想了就做,刘大生中午饭也顾不上吃了,叫上司机,开着吉普车,往天古市赶去。
――――
见过刘大生之后,赵茗荃又去见了县长韩立邦。
赵茗荃对韩立邦这位县长没什么好印象,这主要是因为这个人比较嫌,也就是嫌得来的那种嫌。
对韩立邦,赵茗荃自然不会说实话,应付而已。
从县长办公室出来,王半屯还没走呢,三人向县委大院外走去。
――――
县长办公室里,韩立邦侧着身子,只『露』出了半边脸,偷窥正向县委大院外走的赵茗荃。
赵茗荃不是一般人,不仅拥有极高的威望,还有很深的背景,韩立邦知道他没机会,但越是得不到,心就越是火烧火燎的。
直到看不见了,韩立邦这才回到办公桌后坐下。
刚才和赵茗荃谈话,不管说什么,目的都是一个,就是把刘大生放到火上去考。
实际上,不仅跟赵茗荃说话是这样,他跟那些公社党委书记、社长,也是这么说话的。
当然,说话要讲究艺术,要隐晦,将来要是出事了,要让任何人查不到他的头上。
只要还有几个公社开包产到户的倒车,陈光然必然震怒,调走刘大生几乎就没什么悬念了。
把刘大生调走,他接任县委书记顺理成章,更是没有悬念的事儿。
他要是当上县委书记,赵茗荃这个『马蚤』观音,他就未必没有机会。
麻痹的,那俩大『奶』子……看上去真肥,韩立邦觉得嗓子眼发干,还有点冒火。
――――
桌面上放着一张图纸,陈光然坐在办公桌前,眼睛死死盯着图纸,一动不动。
这张图张就是赵茗荃给刘大生看的那张。
刘大生走后,陈光然就是这个样子,已经四个多小时了。
刘大生的话给陈光然的震撼是空前的:先行一步和种树。
震撼太巨大了,陈光然没有当场表态,他让刘大生先回去,等市委最后的决定。
陈光然是改革派,他痛恨特殊时期中的种种疯狂,但他又是务实的,不会陷入到为痛恨而痛恨的泥沼,所以,刘大生才会带给他如此的震撼。
陈光然比刘大生看的更远,更清楚这件事背后的复杂『性』。
改革与反改革,很多时候不是讲道理就能解决的,实际上,这是两种意识形态的激烈交锋,彼此都只有胜和败一种结果,失败的一方退出历史舞台。
所以,即便局部是正确的,比如红星公社,甚至是长武县,但作为改革派一方,也是不应该坚持的。
目前,改革派正取得节节胜利,但这些胜利还不是决定『性』的,现在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但是,刘大生说的,对红星公社,对长武县,甚至是对陕省,意义可能都极其重大。
改变落后面貌,根子在于改变恶劣的自然环境,而要改变恶劣的自然环境,就要全面绿化,可要全面绿化,就得开包产到户的倒车,重新把群众组织起来。
这里面太复杂了,最复杂的是这其中参杂了太多的情感因素。很多改革派对过去的一切全都恨之入骨,而人民公社又无疑是其中的代表。
个别的村子这么搞没什么,一个公社这么搞,问题就已经存在了,如果一个县这么搞……
不要说支持,就是默许长武县这么做……陈光然也深知其中的艰难。
陈光然纠结,不仅仅是因为这些,更因为似乎已经无法阻挡长武县这么做。
到了这个份上,已经不是他想阻止就能阻止的了,甚至不是改革派想阻止就能阻止的了。
改革派推进改革最大的利器是让人民自己选择,充分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如果他们强力阻止,那就必定会掀起新一轮的大战。
现在,要想解决问题,唯一的可能就是从赵茗荃身上着手。
陈光然陷入了沉思。
――――――――
求推举票。
第一卷 七十八章 百看百厌
夜幕下,一辆黑『色』轿车无声地停在了柳家门前。
车门开了,一个身材瘦削、风度翩翩的老者从车里走了下来。
老者是柳仲群。
柳仲群是西江省省长,前天回的京城,他这次回京城是来国务院开会。
柳仲群一进院子,柳毅诚和周平珠就从客厅里走了出来。
柳毅诚道:“爸,开完会了?”
柳仲群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进到客厅,周平珠问道:“爸,还吃不吃点?”
柳仲群摇了摇头,道:“不用了。”
洗了一把脸,柳仲群把手巾递给了在一旁侍候的儿媳『妇』,柳仲群一边往书房走,一边对柳毅诚道:“毅诚,你来一下。”
书房里,父子俩坐下,等周平珠端上一壶茶,退出去后,柳仲群问道:“毅诚,高江鹏有个儿媳『妇』,你了解多少?”
柳毅诚愣了,问道:“爸,你问江鹏的儿媳『妇』干什么?”
右手手指轻轻敲击着沙发扶手,柳仲群道:“高江鹏的儿媳『妇』叫赵茗荃,她现在可是风云人物,了不得啊!”
柳毅诚一听,心中就是一动。
柳毅诚和高江鹏是好朋友,彼此敬重,但因为王铎,他们两家几乎没什么交往,就是柳毅诚和高江鹏见面,也都不大提及各自的家事。
柳毅诚知道高江鹏的儿子高书礼亡故的事儿,但对高江鹏的儿媳『妇』,他唯一知道的是老爷子高海廷让王铎跟着那个儿媳『妇』去了陕省。
一开始知道这事儿的时候,柳毅诚很不解,后来他严重怀疑高家人是想把他们的儿媳『妇』跟王铎撮合在一起。
儿子刚刚亡故,高家人这么做很不合理,但细一想,却又是再合理也没有了。
高家人喜欢王铎,尤其是蒋秀媛,柳毅诚感觉的出来,蒋秀媛既因为他们不同意王铎和女儿的事儿而不满,但实际上,又希望王铎和女儿分手。
蒋秀媛的这种心态,当然是为了她的女儿高红丽。这一点,柳毅诚在跟蒋秀媛的接触中,早就有所察觉了。
王铎就如同高家的第二个儿子,高家这么做,不论从哪一方面考虑,都是理所当然的。
儿媳『妇』那么年轻,早晚是要走一步的,那么,这个人还有比王铎更容易让他们接受的吗?
何况,还有孩子。
儿媳『妇』嫁给王铎,孩子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当然,高家做的这么急,甚至都有点出格,这绝对与王铎跟女儿的关系有关。
这事儿,让柳毅诚心里很不痛快,但又没有办法。
“爸,到底怎么回事儿?”
“是这样的……”柳仲群把事情说了一遍。
柳毅诚越听越是惊讶,他的眉头紧紧皱起,最后都拧成了一团。
“都惊动中央了!”
柳仲群点了点头。
“爸,那中央是什么意见?”
“中央的意见是对待新生事物要有务实的态度,既不能打压,也不要揠苗助长,总之,外界不要干预,要相信群众的智慧。”顿了顿,柳仲群又道:“这件事要是闹开了,会引起不必要的思绪混『乱』,所以中央定下了调子。”
最后,柳仲群叹道:“真要是搞成了,这孩子将前途无量。”
柳毅诚心底冒出一丝丝苦涩,他几乎可以肯定这事儿跟王铎有关,有极大的关系,就完全是王铎一手搞出来的,他也一点都不奇怪。
终于发现儿子的神『色』有些不对,柳仲群问道:“你怎么了?”
沉默片刻,柳仲群道:“爸,我看这事儿很可能跟江鹏的儿媳『妇』关系不大。”
眉头一皱,柳仲群道:“这怎么可能?”
柳毅诚道:“爸,你还记得小云有个对象吧?”
柳仲群道:“记得,小云不是和他分手了吗?”
叹了口气,柳毅诚道:“爸,我怀疑你说的这些事跟小云的那个对象必定有关系。”
柳毅诚虽然用了“怀疑”这个词,但那口气分明就是肯定。
柳仲群大感兴趣,他道:“你给我仔细说说。”
柳毅诚道:“那孩子叫王铎,他很有本事,有点类似汉之郭解一类的人物,任侠尚义……”
柳仲群越听越惊讶。
柳毅诚继续道:“这孩子在缅甸杀人如麻,我很不喜欢,一心想拆散他们,但等到他们真的分手了,我却又感到极为可惜。”
听柳毅诚说完,柳仲群也已肯定这事儿确实如儿子所说,因为红星公社一开始组织社员去城里挣钱,这跟王铎在京城烙馅饼根本就是如出一辙。
沉默片刻,柳仲群道:“要是这样,那王铎为什么要藏在幕后呢?”
柳毅诚道:“王铎的想法与众不同,我想他或许不愿意从政。”
皱着眉头,柳仲群问道:“那他想干什么?”
柳毅诚道:“回城后,他就在一个食堂当厨师,听说还干的有滋有味,最拿手的一道菜是溜肥肠。这次,如果不是高家老爷子发话,他还在食堂做厨子呢。”
柳仲群道:“真要是这样,此人是大才,而且正是我们最急需的大才。现在,见识比什么都重要,一个正确的意见不知可以让我们少走多少弯路。”
柳毅诚道:“明天我就跟江鹏谈谈。”
点了点头,柳仲群道:“现在还不急,等这件事有个结果之后再说,你先把底儿弄清楚。”
谈话结束,从父亲的书房里出来,柳毅诚看到妻子,真是越看越讨厌,百看百厌。
女儿那么喜欢美国,是不是就因为妻子也这样?
―――――――
求推举票。
第一卷 七十九章 市委的态度
五点十分,赵茗荃从党委书记办公室出来。
夕阳的余晖很艳,也很暖。
赵茗荃背着余晖走来。
公社的院子很大,赵茗荃的办公室离他们住的屋子有三十来米的距离。
屋前,王铎坐在小板凳上,他的面前是饭桌,碗筷饭菜都摆在了桌子上。
屋子是夕照日,还有些刺眼,王铎眯缝着眼睛,静静地看着余晖中慢慢走来的赵茗荃。
赵茗荃本就美,这一刻,更美。
赵茗荃身高在一米六七上下,长年在这贫苦之地奔忙,使得她风流婀娜的体态中又略显刚健。
美人如玉,赵茗荃的肌肤如玉石般明净,又染着一丝丝淡淡的红霞,双眸似水,波光粼粼。
沐浴在很艳很暖的余晖里,赵茗荃好像是从梦幻中走来。
王铎静静地坐着,心头滚过一丝丝热浪。
他觉得自己是魔鬼,因为只有魔鬼才既邪恶,且又完全不会被邪恶所折磨。
这一刻,他就是。
不知从何时起,他冷静地计算着,为了满足自己贪婪的欲望,他编织着一张大网,他要一点一点,不知不觉,把赵茗荃捉住。
这是一个无比艰巨的任务。
赵茗荃是一个相当执拗的人,如果不是这样,她也就不会在丈夫故去后,还坚持留在红星公社。
赵茗荃绝对有一条道跑到黑的本事,拿下赵茗荃本就极不容易,何况,他要拿下的不仅仅是赵茗荃,他还要让赵茗荃接受其他的女人,比如,高红丽。
王铎也愧疚,但并不难受,更不会放弃心中的渴望。
天天要王铎做饭,赵茗荃早已经习惯了,不会觉得不好意思。
在王铎对面坐下,接过王铎递过来的饭碗,赵茗荃拿起筷子,开始吃饭。
赵茗荃神『色』轻松,递过饭碗,王铎笑道:“心情不错,有什么好事儿?”
笑了笑,赵茗荃道:“爸爸下午打来了电话。”
王铎问道:“姐你挂号党中央了?”
赵茗荃道:“爸说这事儿要是宣扬开来,可能引起不必要的混『乱』,所以中央定调了,让我们自己『摸』索着来。”
点了点头,王铎道:“好事儿。”
第二天上午,刘大生到了红星公社。
会上,刘大生宣布了市委市『政府』的意见,组织上经过了周密的讨论,决定对红星公社的干部群众给予最大限度的信任。
刘大生宣布的组织意见,换句话说,通俗点就是县委县『政府』不干扰,也不参与,红星公社爱咋咋干,出事再说。
听到这个意见,与会者人人振奋。
他们这些最穷最穷的穷公社的土干部,他们自己是国家干部,但家里人绝大多数都是农民,都能从即将组建的联合体中受益。
当然,更重要的是前景太美妙了,太灿烂了。
意见宣布完了,众人都散了,立刻各司其职,忙开了。
赵茗荃把刘大生请到她的办公室。
坐下之后,刘大生道:“小赵,我要调走了。”
赵茗荃吃了一惊,丈夫还在的时候就非常敬重刘大生,丈夫去了,她跟刘大生接触多了,她同样敬重刘大生。
“您要调哪儿去?”
“市建设局,当局长。”
这是评级调动,但建设局局长的重要『性』是远比不上县委书记的。
赵茗荃心中难过,道:“是我连累了刘书记。”
摇了摇头,刘大生道:“小赵,我对你和书礼,心中只有感谢,至于我个人的得失,那不算什么。”
说到这儿,刘大生遗憾地道:“只是不能参与其中,说实话,我多少有些遗憾。”
赵茗荃道:“我们后天开大会,把联合体彻底定下来,您要是不急着走,欢迎您留下来监督指正。”
笑了笑,刘大生严肃地道:“这将是一个历史的时刻,即便不能成为国家的历史『性』的时刻,但一定是红星公社,甚至是长武县的历史『性』的时刻,我作为长武县的子弟,一定是要参加的!”
说到这儿,刘大生又道:“小赵,有把握吗?”
沉了沉,赵茗荃道:“刘书记,对不起,还有件事儿没跟您说。”
刘大生一愣,问道:“还有什么事儿?”
赵茗荃笑了,道:“我们还有一个杀手锏。”
刘大生吃惊地问道:“什么杀手锏?”
赵茗荃道:“我有些海外关系,促成了一家合资工厂,一家港商和西都3o7厂组建了一个生产电视机的工厂。谈判的时候,出现了一个难题,港商不希望由3o7厂控股,但政策又不允许由港商控股,所以我就建议,由小张村算一方,占百分之二的股份,港商和3o7厂各占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
刘大生瞠目结舌,好半晌,他问道:“小张村拿什么入股?”
赵茗荃道:“入股的资金暂时欠着,先由港商垫资,然后分期还上。”
刘大生道:“小赵,不用说,钱不会少了,小张村拿什么还?”
赵茗荃道:“组建的电视机厂需要工人,我们就是不缺劳力,把一些年轻的社员送去电视机厂当工人,然后可以从他们的工资扣下一部分,作为还债用。”
刘大生大喜,他一听就知道红星公社铁定成功,有了这个百分之二的股份和去电视机厂当工人的名额,就足以把整个红星公社捏成一个团,赵茗荃简直想怎么地就可以怎么地。
他可以安安心心地走了。
――――――
求推举票。
有朋友觉得男主感情生活贫乏,嘿嘿,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美女也会有的,大家放心投票。
第一卷 八十章 村民联合体
每个村子七名代表,红星公社下辖十九个村子,也就是总共有一百三十三名代表。
今天,这一百三十三名代表都聚集在了公社的大会议室里。
每一名代表都是各个村子里的强人,至于谁来代表村子里弱势者的利益,那是不需要『操』心的,有观音娘娘呢。
联合体的组建章程早就发下去了,每个村子都翻来翻去地讨论过。
原本是不需要讨论的,他们都相信赵书记,赵书记说啥就是啥,没有人敢有意见,但赵书记说了,鼓励每个村子都争,争好处,谁争到就是谁的。
既然是赵书记发话了,那还有啥好说的,争!
在这个正式大会召开之前,他们就不知聚在一起争了多少次,合纵连横,耍了不知多少的心眼。
争吵,小菜,动手的都有。
就在这些激烈火爆的过程里,共识也就越来越多,知道那些地方该让步,那么地方的坚持是虚张声势,而什么地方又是必须坚持的。
争论主要是在各个村子之间,在每个村子内,争论就少多了,因为少数弱势者是无法跟多数强势者争论的。
每个村子最终的意见稿,昨天就送到赵茗荃的手里。随后,当天,就通过了联合体章程的终稿。
代表们们坐在长条凳上,不少人浑身不得劲,因为不能抽烟。现在,别说是在会场上,就是在家里,只要赵茗荃在,也没人抽烟。
九点,赵茗荃陪着刘大生走进了会议室。
长武县委县『政府』真是严格贯彻了上级指示,今天这样的日子,一个人也没来,只有刘大生这个客人。
他们一进来,会议室里登时鸦雀无声。
赵茗荃请刘大生讲话,刘大生笑着摆了摆手,表示自己今天只带着眼睛和耳朵来,没带着嘴。
由于成长的环境特殊,赵茗荃还有真正受到过官场的洗礼,不会讲什么套话官话,几句开场白过后,她就开始把联合体章程逐条念了一遍。
由红星公社十九个村子组建的这个联合体是两级机构,各个村子为一级,村子之上的委员会为一级。
委员会并不是虚的,不是十九个村子在一起坐下来商议事情的地方,而是一个真正的权力机构,一个凌驾于各个村子之上的权力机构。
委员会以小张村为主,也就是说小张村的地位凌驾于其他十八个村子之上。
当初,争论的焦点就是这个。
对这个争论,赵茗荃没有『插』手,最后是他们自己摆平的,而小张村,也就是张海林之所以能摆平,当然是那百分之二的股份以及电视机厂工人名额的原因。
当然,这是秘密,只有张海林知道,其他人只知道张海林有本事把他们的子弟送进城里当工人。
确立了小张村的领导地位之后,争论才真正地开始了,这回争论的焦点是小张村独大,要如何防止小张村偷吃。
于是,监督的章程建立了。
自然而然地,既然开了头,那要监督的就不仅是小张村,而是涉及到了所有的方面。
联合体委员会除了是决策机构,它能够凌驾于各个村子之上,还因为它掌握着联合体基金。
所谓联合体基金,也就是十九个村子的公共财富积累。
委员会每一年都要从当年的总收入中提取一部分,作为公共累积,也就是联合体基金。
联合体基金是属于全体村民的,但却并不属于个人,没有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情况下抽走联合体基金。
这也就是说,一个人脱离了联合体之后,联合体基金是不能带走一分一毫的。
联合体章程除了这个核心之外,主要的章程就是村民以土地入股,年终分红。
联合体的人除了年终分红这个收入之外,还有其他的收入,这个其他的收入就是像国家干部一样挣工资了。
这部分就不是平均主义了,而完全是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