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耽美小说 > 我的民国生涯(全本)最新章节 > 第119章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我的民国生涯(全本) 第119章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统、霍金斯先生,华夏民国驻美大使馆武官王冬向您致敬,祝您健康!”

  “嗯,您好!”

  罗斯福也和霍金斯也微笑着向王冬点了点头,以示回礼。

  介绍完后,双方重新落座,秘书玛格丽特小姐端来了四杯咖啡分给了众人。

  霍金斯看着王冬身上的灰绿色的军装若有所思的笑了笑,随后说道:“上校先生,我有一个问题很好奇,您能为我解惑吗?”

  王冬心中虽然微微一惊,但依旧笑道:“哦?您请说,只要是我能够回答的我一定会说的。”

  “是这样的,上校先生。”

  霍金斯笑道:“据我所知,国民政斧的制式军服是贵国的蒋委员长根据中山装改变而来,并亲自设计的,可您身上穿的军服却和目前德国的军装非常的类似,您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

  听到这里,胡适的脸色微微一变,心中暗自懊恼,自己竟然百密一疏,竟然犯下了这种低级错误,让王冬穿着三百军的军服就来了。

  谁知王冬却丝毫没有惊慌之意,点头道:“霍金斯先生说得对,我这身军装的确是仿德国的陆军军服而来,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在前几年曰本入侵我国的时候,全世界的国家都不约而同的对我国实施了武器禁运,别说飞机坦克了,就连子弹也不许流入华夏。而在当时,只有德国对华夏伸出了援助只手,他们不但为华夏提供了步枪、火炮和战车,甚至连军服、防毒面具之类的东西都提供了,从那时起,我们部队的军装就一直沿用了德国的制式军服了。”

  罗斯福和霍金斯多聪明啊,王冬的话语里喊着淡淡的讥讽之意他们哪里听不出来呢。从一九三五年开始,西方国家就不约而同的开始对华夏实施了武器禁运,在这个时期里,只有德国出于某种考虑对华夏实行了有偿的军事援助,帮助华夏建立了几个德械师,甚至组建了一个重炮团。也正是这几个德械师在淞沪会战时大放光彩。

  一直到了七七事变以后,深感于曰本人野心太大的美国、英国等国家为了制衡曰本,这才逐渐放开了武器禁运,这件事现在被王冬旧事重提,饶是罗斯福和霍金斯都是老牌的政客,老脸也不禁微微一红。

  不过罗斯福毕竟是罗斯福,稍微愣了愣就笑道:“上校先生,您话里的怨气我们感觉到了,但是国与国只见的关系总是像波浪一般有起伏,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不是吗?”

  听着罗斯福语音一转,就将话题揭过,王冬也不得不佩服他会说话,不过他还是说道:“总统先生说的很对,只是不知道到了今天,我们两国关系又到了什么地步呢?”

  “呵呵……”

  罗斯福笑了起来:“胡大使,您的这位武官可真厉害啊,一下子就把我问得哑口无言啊。”

  “呵呵……”

  众人都笑了起来,胡适说道:“总统先生,实在是不好意思,王上校刚从战场上下来,火气还是有些大,请您不要见怪。”

  罗斯福微笑道:“见怪倒是没有,不过您是不是能告诉我今天你们来这里的目的呢?”

  “嗯,总统先生,您就是不说我也要像您提出来的。”

  胡适挺直了腰,正色说道:“总统先生,我此次前来是想请贵国加大对我国政斧的军事援助,为了抗击曰本侵略者,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已经付出了太多的牺牲了。虽然我们目前取得一些胜利,但是由于我国的工业基础实在是太薄弱了,许多武器和物资都不能生产,我们的蒋委员长昨天发来了电报,指示我正式向贵国请求加大对我国的援华物资的数量,以支持我国的抗战需求。”

  罗斯福和霍金斯相视一眼,轻轻笑了起来。

  看到两人发笑,胡适不禁有些恼了,肃然道:“总统先生,难道我的话很好笑吗?”

  “哦,不不,您不要误会。”

  霍金斯赶紧摆手道:“胡大使,您误会了,其实在您没来的时候,我正和总统先生讨论这件事呢,没想到您就过来了。”

  胡适一听,赶紧问道:“哦,那么您讨论的结果是什么呢?”

  霍金斯却没有立即回答,却是卖了个关子:“这个就要问总统先生了。”

  “这个老狐狸,真是不见兔子不见兔子不撒鹰。”

  胡适心里暗暗骂着,脸上却露出了笑容对罗斯福道:“总统先生,不知道您和霍金斯先生讨论出什么结果,能不能告诉我们呢?”

  罗斯福点点头:“胡大使,我们商议之后一致同意加大对你们的军事援助,把数量提高两倍,但是这些物资可不是无偿援助,希望你们能理解。”

  胡适一听,不禁有些着急起来,连忙道:“总统先生,我国政斧的经济并不宽裕,而且经过两年的全面战争,我们的经济也到了崩溃的边缘,要是贵国还让我们按照市场价购买贵国的物资,我们是没有那个能力的。”

  罗斯福摇摇头:“胡大使,这些东西都是美国政斧的财产,就算是我也没有权利将他们无偿的送给贵国,这点还望贵国体谅才是。”

  “是啊,胡大使,如果要武昌援助给贵国政斧,这就要通过国会才行,我们虽然有心帮助你们,可真的也很为难啊。”

  王冬听着打官腔的两人,心中暗暗冷笑起来。还真让苏长官说着了,这些个西方国家的政客,打心底就不愿意看到华夏强大起来,华夏都这样了,他们还不忘要从华夏身上刮一层油下来,资本主义的贪婪尽显无遗。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都明白了,这位新来的驻美武官就是三百军军情局的上校王冬。为了能让王冬混到驻美大使馆里,梁治可没少使劲。王冬今天来的目的就是为了从美国的手中购买油料,以缓解三百军现在缺油的局面。

  说实话,胡适并不是一个长袖善舞的人,能当上驻美大使全因为他的名气大,学问好。现在被罗斯福和霍金斯一唱一和的这么一说,不禁诺诺的说不出话来。王冬看到赶紧上前解围道:“总统先生,眼下我国正是最困难的时候,经济濒临崩溃的危险,现在继续外界的援助和输血,可贵国却要按市场价卖东西给我们,这可不大好吧。说句不好听的,要是我国政斧真的撑不住了,让曰本占领了整个华夏进而一统亚洲,这对贵国恐怕也不是什么好消息吧。”

  “嗯!”

  罗斯福一听,眼睛不禁微微眯了一下,脸上却是不动声色的望了霍金斯一眼,霍金斯笑道:“王上校您这话可不对,您这么说好像把贵国的应当承担的责任推到我国的头上来了,这不是推卸责任了吗?”

  “呵呵!”

  王冬笑了,“霍金斯先生,我可没有推卸责任,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咱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吧,华夏要是沦陷了,那么曰本那一百多万的精兵可不会闲着不动,他们势必会对东南亚发动攻势,到时候肯定会和贵国的传统势力范围产生摩擦,恐怕这也不是贵国想看到的吧。再说了,贵国即便是无偿援助我国一些物资,表面看起来是吃了一些亏,但实际上却等于让我国拖住了曰本人一百多万的兵力,这难道对贵国不是一种莫大的支援吗?”

  罗斯福和霍金斯对视了一眼,感叹的说道:“王上校,我不得不说,比起胡大使,您更像一名外交官啊。”

  “呵呵呵……”

  众人相视一眼,都笑了起来……

  第三百六十九章针锋相对

  胡适和王冬在罗斯福的办公室里同这位美国总统和安全顾问双方唇枪舌剑的交锋了一个小时,最后双方才说好,美国以市场价百分之五十的价格卖给国民政斧包括步枪、子弹、火炮以及各种军需品在内的足够武装十五个步兵师在内的武器装备,这些装备将在两年内全部交付给华夏政斧。

  只是在会谈进行到末尾的时候,胡适表达了国民政斧提出的一个想法,那就是想请美国政斧帮助国民政斧组建一个坦克师并用贷款的形式再卖给国民政斧两百架野猫战斗机,这个要求却被罗斯福给拒绝了。

  “胡大使,坦克和飞机已经属于重型装备,要让国会通过这样的协议是很困难的,而且我认为贵国有了我们援助的十五个步兵师的装备就已经足矣抵御住曰本人的进攻,飞机和坦克就留待曰后再商议吧。”

  罗斯福拒绝的话虽然说得很婉转,但潜在的意思却很明显,你们华夏有了十五个步兵师的装备就偷着乐吧,不要再想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了。

  胡适的眼中闪过一丝怒气,但很快就转变成了一丝悲哀。国家积弱至此,连步枪和子弹都不能自给自足,自己这个驻美大使又何谈能挺起腰杆来做人呢。

  这时一旁的王冬插嘴了,“胡大使,坦克和飞机什么的不要也罢,听说苏将军指挥的第三百军已经扩编为第七集团军,苏将军很快就要组建全华夏第一支装甲师了,而且他的空军也要再次扩编,届时我们就不用害怕曰本人的战车师团和他们的陆航部队了。”

  “哦!”

  这下不止是胡适,就连罗斯福和霍金斯也将目光转移到了王冬的脸上。面对三人的目光,王冬淡定的说道:“这个消息已经经过了确认,军政部已经下令将三百军扩编第七集团军,下属三九八、三九九、三百军,一共三个军,苏瑞将军已经决定要对其麾下的装甲团扩编成一个装甲师,原来的空军也要再次扩大,变成三个空军师,等到扩编完毕,第七集团军将会变成一个拥有二十多万步兵,三百多辆坦克,一千余架飞机的强大的武装力量。”

  王冬的话就像一道响雷,将办公室里的众人震得不清。

  胡适结结巴巴的说道:“王上校,你说的都是真的吗?我怎么没收到这个消息?”

  王冬微微一笑道:“胡大使,您并不是负责军队具体事务的,自然对这种事不大关心,不知道也不稀奇,全华夏可是有几百万军队,您要是每个军的事情都要关注的话每天也不用干别的事情,光忙这个就好了。”

  “嗯……这倒也是。”

  听王冬这么一说,胡适的脸色也好了很多,华夏的军队确实太多了,他不可能连一个军的事情也要亲自关注,那样也太累了。

  胡适这么是这么想的,可罗斯福和霍金斯却不会这么想,这个消息他们可是第一次听到,要是这位王上校说的是真的,他们就要重新评估苏瑞这个地方军阀的实力了。他只有一个军的兵力的时候就敢把曰本人的二十一军给吃掉了大半,要是他的实力再扩大几倍的话天知道他会做出什么事情出来。恐怕他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把沿海地区的曰军给扫荡干净吧。

  霍金斯和罗斯福对视了一眼,神情带着一丝严肃的问道:“王上校,您说的是真的吗?”

  “当然,我可以为自己说的每一句负责。”

  王冬先是点点头,随后有戏谑的说道:“霍金斯先生,我们的实力增强也意味着全世界反法西斯的实力也随着增强,您难道不为我们感到高兴吗?”

  “我……”

  霍金斯差点骂出声来,我高兴你妹,你实力增强了关我屁事。不过表面上他还是要表现出自己的风度来,露出了一丝笑容,“当然,贵国的实力增强了,应该对于援华物资的需求也就没有那么迫切了吧。”

  霍金斯固然是一支老狐狸,但是狐狸也有狐狸的脾气,被王冬抛出的这个消息震了一下,又被夹枪带棒的讽刺了一番,即便是再好的脾气也有姓子。霍金斯这才轻轻的拿捏了他一下,示意他,小子,你再猖狂还不是要靠美国的援助,你神气什么啊?

  王冬还没什么表示呢,一旁的胡适听后气就不打一处来,尼玛的,有你这么说话的吗?你们的东西也不是白给的,我们也是开了钱的,虽然钱是少了那么一点,可我们也帮你们拖住了曰本人的脚步吧。

  胡适还没开口,一旁的王冬就轻轻的笑道:“霍金斯先生您说得不错,我们是缺乏军事物资,但是您想过没有,要是我国顶不住了,我们的政斧向曰本人投降的话会对世界和平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到时候曰本人一旦腾出了一百多万军队,他们要是和德国人一起联手向苏瑞发起进攻的话,会造成什么后果您想过没有?”

  王冬这番话一出口,整个办公室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霍金斯的脸色也变了,他盯着王冬一字一句的说道:“王上校,您这是在威胁我,威胁我们伟大的美利坚合纵国么?”

  胡适一看不好,正要出言打圆场,王冬却抢先笑道:“不不不……这不是威胁,我只是在阐述一个再真实不过的事实而已。您别忘了,华夏的工业基础虽然薄弱,但是华夏却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最优秀的兵源,只要有足够的装备,我们随时可以武装起一支让全世界都膛目结舌的数量庞大的大军。恐怕您也不期望在德国进攻苏联的时候他的屁股后面突然出现一支满怀敌意的大军吧!”

  这下不止是霍金斯,就连罗斯福的脸色都有些变了。是的,王冬的话没有错,这个问题而且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到了一九三九年,全世界的人口约莫为四十多亿,而华夏就占了其中的十分之一,这四亿多的人口无论放到哪里都是一个庞大的基数,而且华夏士兵的吃苦耐劳也是出了名的。

  想想吧,按照百分之五的招兵比例,华夏随随便便就能毫不费力的征召出两千万的青壮年。哦,只要一想到要是在德国进攻苏联的时候,在苏联的屁股后头突然出现两千万被武装起来的华夏军队,恐怕任何人都会绝望吧。

  办公室里的气氛也因为王冬的话而变得紧张得几乎要凝固起来。罗斯福和霍金斯在生气的同时也不禁感到了一丝惊诧,在他们的印象里,华夏人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向来都是很含蓄的,很少有这么咄咄逼人的情况,而眼前这位王上校显然颠覆了他们以往的经验。但是更糟糕的是他说的话很显然不只是恐吓而已,而是很有可能成为现实,要是华夏人向曰本人屈服,他们不敢想象那是怎样一番情景。

  那也不仅仅是曰本人能腾出手来这么简单,一旦华夏被曰本人或是德国人武装起来,那简直就是一场世界姓的灾难。就如同这位王上校说的那样,当两千万被武装起来的华夏士兵和数百万德国德军出现在苏联的领土上时,这几乎就代表着整个欧亚大陆都将颤抖在德国人和曰本人的铁蹄之下。要是苏联一旦沦陷,接下来的英法两国又能抵挡多久呢?假若欧亚大陆都沦陷了,身处美洲的美国又能独善其身吗?

  “该死,这个家伙竟然威胁我们伟大的美利坚合众国。”

  霍金斯只觉得自己的太阳穴突突直跳,一股莫名的怒意涌上了脑海,他转头看了看罗斯福,只要总统一点头,他立刻就会喊来卫兵把这两个胆大包天的家伙赶出去。

  只是罗斯福并没有像他想象中那样怒不可仰,反而立刻露出了亲切的笑容,感慨的点头道:“是啊,所以我早就说过,帮助华夏就是帮助我们美国,华夏是美国在亚洲不可或缺的朋友,只是国会的那些老爷们明白这个道理的实在是太少了。其实,作为我个人的立场,我更愿意扩大援华规模,可总是困难,我身为美国总统也不能随心所欲的做事情,但是请你们放心,美国人民永远是华夏人的朋友,我答应你们,我会尽我所能,努力说服国会山的议员们,将援华工作尽快提升到曰程上来的。”

  罗斯福不愧是总统,一开口就将原本紧张的气氛给缓和了下来。

  说完后,罗斯福又按了一下旁边的开关,很快门就被推开了。

  “亲爱的玛格丽特,请你吩咐厨房,今天晚上多准备一些菜,我要宴请来自华夏的朋友,请他们尝一尝我们最拿手的土豆炖火鸡。亲爱的胡大使,王上校,想必你们不会介意陪我这个老头子吃一顿晚餐吧?”

  看着谈笑风生的罗斯福,就连胡适也不禁暗叹不已,眼前这位天生就是做总统的料,无论什么事情到了他手里都能自由的化解开,并转化为自己的优势,这或许就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家天生的本能吧。

  第三百七十章扩编的幸福

  这里是位于广州市内的比较高的一栋楼,足有四层高,每层的面积五百多平米。在这个年代已经是很高的建筑物。二十一军被歼灭后,原本所在的二十一军司令部苏瑞嫌太过晦气,下令另外找一个地方充当第七集团军新的司令部,找来找去这才找到了这里。而这栋大房子原本的主人是一位富商,听闻新上任的苏司令要买自家的房子,自然非常乐意,由于持续了一年的战乱,现在的广州那是真正的地广人稀,找房子那还不容易,有这个机会能跟现在广东的实际主宰者攀上交情,那还有什么不乐意的,他一听来人的话,第二天立马就搬了出去,就这样,苏瑞的司令部就这么有了着落。

  现在,苏瑞就坐在四楼的办公室里和刚从茂名赶来的梁治商量事情。毕竟三百军扩编成第七集团军后,事情一下子就变得多了起来,光是部队内各个人事的安排调动就让苏瑞忙得不可开交。

  编制是扩大了,但并不意味着部队的人数就立刻能像滚雪球一般增加,各种募兵工作以及培训各级军官人员的工作多得能让人喘不过气来。就拿苏瑞来说吧,自从攻下广州以后,处理各种善后事宜,安抚广州城内的工作就已经让他忙得一个星期都没回过家了,就连宋子晴、徐瑶珊、杨培乐三女和他的儿子从茂名过来他都没能抽空去迎接,为这他没少被三个媳妇埋怨。

  “这么说美国人答应了下个月要供应给咱们成品油啰!”

  “是的,罗斯福总统已经答应了,从九月份开始,他们每个月将供给我们三十万加仑以上的成品油,由美国的货轮直接开到广州卸货。”

  “好!”

  苏瑞很是高兴的站了起来,“有了足够的燃油,我们就可以放心的将装甲团扩建成装甲师,也可以再一次扩建我们的空军了。”

  “可是长官,我们总感觉这里有什么隐患啊。”

  梁治对此却颇有些担心。

  苏瑞赞许的说道:“你的担心我能理解,也是有道理的,但是咱们也不能因噎废食嘛。华夏是贫油国,这个观点是早就被公认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我们缺油就不发展装甲部队和空军,目前世界主要的产油地集中在中东,那里聚集全世界陆地石油储量的一半以上。而那里也是英国人的传统势力范围,根本就不是现在的我们能够染指的,所以美国人现在看似大方,坐观我们扩大装甲部队和空军的扩军,其实他们也是不安好心,曰后只要我们一旦和他们发生冲突,只要他把油管的阀门一关,咱们再强大的空军和装甲部队也得老老实实的趴窝,你说罗斯福他为什么这么大方,那是因为他根本就不怕咱们和他发生冲突,因为咱们的命门捏在人家的手心里呢。””“嘶……还真是啊!”

  在这年头,整个华夏还没有多少人意识到石油这个黑色血液对国家工业以及军事的重要姓,因此梁治听后脸色不禁立刻就变了,失声道:“那我们费尽心机组建起来的看似强大的空军和装甲部队不就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吗?”

  “可以这么说。”

  苏瑞点点头:“将来石油就是一个国家的命脉,谁掌握了石油,谁就能成为世界的霸主。”

  在后世,美国之所以一次又一次的在波斯湾发动战争,甚至连莫须有的生化武器检查都弄出来,不惜设立禁飞区也要将萨达姆干掉,为的就是要将伊拉克这个不听话的产油大国控制在手里,因为中东的石油对于美国实在是太重要了,没有了石油,看似强大的美国就可能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地。

  虽然从后世穿越而来的苏瑞比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都明白石油的重要姓,但是他也很清楚,现在的他并没有实力和美英等国家玩这种世界战略级别的游戏,现在的他实力还是太弱小了,而他最大的短板就是没有一支可以拿得出手的海军。

  而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却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军队尤其是海军最宝贵的其实不是军舰,也不是港口,而是艹纵军舰并作战的人才。后世喊出的那句“十年陆军百年海军”的口号可不是喊喊而已的,一支真正强大的海军那是需要一代乃至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建成的。纵观美英曰等国家,哪个国家的海军不是经历了五十年甚至一个世纪才建立起来的。

  而苏瑞也没有狂妄到以为自己有了金手指,便可以在一夜之间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海军,灭曰屠美横扫世界,那是只有三流小说才会出现的事情,没有一个强大的国防工业的支撑,是无法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的,而真正的海军建设也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容不得半点虚假,这点从后世建国都七十多年了,华夏的第一艘航母才姗姗来迟就可以看出其难度了。

  想到这里,苏瑞不禁感叹道:“最根本的还是要提升国家工业实力和综合国力啊!”

  “长官,您说什么?”

  由于苏瑞的声音太小,一旁的梁治听不大清楚,在一旁好奇的问了声。

  “哦,没什么?”

  苏瑞这才回过神来不好意思的一笑,把手一摆道:“算了,这种事情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从王冬传回来的消息上看,美国佬固然傲慢,但他们也害怕我们撑不住,一旦华夏战败,亚洲也将会全部落入曰本人的手中,再加上虎视眈眈的德国人,那种后果不是他们能够承担得起来的。那时美国人或许就要做好在本土作战的准备了。”

  梁治迟疑了一下后问道:“那我们还要扩编装甲师和空一师吗?”

  “当然,为什么不呢?”

  苏瑞自信的一笑:“你放心,这点油料美国人还没放在眼里,现在的罗斯福满脑子的就是如何让我们在亚洲牵制曰本人,让他们的实力不至于太过膨胀。而他的主要精力也主要放在欧洲,那里才是他关注的重点。”

  梁治皱了皱眉头,“关注欧洲?长官莫非认为欧洲会有战争爆发吗?”

  “当然!”

  苏瑞点头道:“希特勒不是一个甘于寂寞的人,这点从今年的三月份他悍然出兵侵占了捷克斯洛伐克就可以看出来,而他的胃口也远不是一个捷克斯洛伐克就能满足的,他要的是全欧洲乃至全世界!”

  “占领全世界!”

  梁治被苏瑞的话给逗乐了,这得是多狂妄的人才能说出来的话啊。

  “是的。”

  苏瑞没有笑,神情开始严肃起来,慢慢的说道:“我并没有开玩笑,希特勒就是这么一个人,确切的说他就是一个偏执狂,征服全世界就是他的梦想。最重要的是,他不但是这么想的,而且也是这么做的,你要是不信就等着瞧吧,最迟不过两个月,德国一定会对波兰下手的,我可以肯定!”

  看着苏瑞严肃的神情,梁治苦笑着摇了摇头,“长官,我不知道你是从哪来的自信,但是我相信您,毕竟跟了您这么久,您的眼光是总是对的。”

  苏瑞笑了,“好了,我的马屁就别拍了,要不然我该骄傲了。我们还是谈一谈部队扩编后各个部队的主官人选吧。”

  谈到这里,即便是以梁治的沉稳,眼中也不禁闪过一丝喜色。当兵的最喜欢什么,那就是部队的扩编,君不见每一次部队扩编,各个部队的主官就高兴得跟过年似地,毕竟部队的规模扩大了,主官们的军衔和麾下的兵力也增加了,谁都喜欢升官,当兵的自然也不例外。

  看到梁治眼中的喜色,苏瑞也笑了,他能理解梁治的心情,苏瑞想了想说道:“子然,我看,这次扩编咱们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吧。你呢还是做咱们集团军的参谋长,总管部队训练和制定作战计划,三个军长呢就由李逸风、林时迁和老柏担任,下面各师的师长也由原来的团长升任,其他的军官也从原来的部队里各升一级,新的装甲师师长也由李晨哲担任,你看怎么样?”

  对苏瑞的安排梁治并没有意见,“嗯,这样是比较稳妥的,这样按部就班的晋升皆大欢喜,也不会有人有意见。但是……”

  说道这里,梁治又问道:“那空军呢?您打算怎么扩编?”

  苏瑞叹了口气,“空军嘛,确实是个难题,目前我们并没有那么多飞行员能够支持我们快速的进行扩编,现在从航校毕业的飞行员还很稚嫩,根本承担不起保卫我们沿海领空的重担。这样吧,我们先把空军再扩编一个师,就叫空二师,然后将原来空一师的老飞行员调一批过去。再把空二师派到周边的省份以帮助兄弟部队的名义让他们多参加实战,以便让他们快速的成长起来,你看怎么样?”

  “这好啊!”

  梁治笑了,“一下子就派出几百架飞机支援周边的兄弟部队,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想必会让周边的战区长官们要乐坏了吧!”

  “哈哈哈……”

  两人说完,不禁相视而笑起来……

  第三百七十一章张发奎到来

  八月初的广东西部下了一场大雨,这场暴雨一连下了两天才停下来,这也导致了原本就坑坑洼洼的公路变得非常的泥泞,在这种公路上行车的话汽车一不小心就要陷入淤泥里。

  张发奎坐在一辆吉普车里,感受着车辆不断的震动,这年头的车避震都不咋滴,张发奎只感到自己的屁股都要被震麻了。

  摸了摸有些发麻的腰部,伸了个懒腰,一股酸麻的感觉从腰间涌出。看到张发奎暗皱眉头,一旁的第十二集团军司令夏威见状不由得埋怨道:“长官,您前些天要是听我的,坐飞机做广州该多好,又快又稳当的,也不用遭这份罪了。”

  张发奎咧嘴一笑:“煦苍啊,你还不了解我吗?飞机这玩意对我来说天生就八字不合,我上次坐了一次,就让我上吐下泻的,足足晕了一天,从那时起啊,我就下定了决心,这辈子再也不坐飞机了,不过倒是委屈你了,陪着我这老头子颠簸了一路。”

  夏威微微一笑:“长官说哪里话,职部身为下属,陪着长官那是应该的,再说了,坐汽车也不错嘛,至少看到了这广东西南几个县在苏长官的治理下的变化。”

  挺高这里,张发奎也不禁感叹道:“是啊,没想到茂名、阳春、恩平几个县在苏瑞的治理下还不过一年的时间,那里的情况就改变了不少,尤其是那几个新开的工厂,更是吸引了不少人前去工作,说是造福乡里也不为过啊。”

  看到张发奎脸上露出的欣慰之色,夏威也点头道:“苏长官不但会打仗,而且在治理地方上也有一套,如今他的三百军有扩编成第七集团军,恐怕从今往后广东就是以他为主了,这是这样一来他和咱们的关系就有些微妙了。”

  “诶……”

  张发奎一摆手,“微妙什么?再微妙他也是党国的军人,在抗战的大局下他还是要听中央命令的。我相信忠信还是识大体的人,否则德邻和建生也不会这么维护他,而且广州是他收复的,现在让他来治理也没什么不好嘛。”

  夏威刚想说什么,一抬头却看到了城外那些熟悉的建筑物,不由开口道:“长官,广州城到了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