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肉文小说 > 广东大荡匪最新章节 > 第8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广东大荡匪 第8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8。剑指西江,横扫18股顽匪(11)

  但匪徒行动鬼祟,有时白天集中,晚上分散无踪;有时半夜回来,天亮前又离巢而去,行踪飘忽。要消灭这股匪徒,必须掌握准确情报,采取果断措施。

  1950年秋天的一个晚上。

  马踏区对匪监视侦察哨送来特急情报:“陆匪今晚集中。”

  邵局长立即和县大队取得联系,决定从公安队和县大队挑选200人,组成一支精锐的战斗队伍,分为长枪队、短枪队,黑夜急行军,直逼匪巢。

  夜,没有星光引路,泼墨般黑。

  一支荷枪实弹的武装队伍,像一支离弦的箭,射向马踏区凤门村。

  凌晨1时许,队伍到达目的地,各小组立即按计划,进入了战斗岗位。

  短枪队有24人,分为三个小组,用软梯翻越围墙,潜入院内,分别埋伏在炮楼门口的两侧,负责监视院内的动静;长枪队则把庄园团团包围,并在正门外架起机枪,加强外围的火力封锁。

  凌晨5时,一名队员因抽烟的火光引起炮楼匪哨的警觉。

  匪徒发现被围后,在惊慌中匆忙突围,仓皇地向楼下开枪,并扔下一颗手榴弹,在炮楼门口爆炸。接着,炮楼里滚下两个匪徒,企图乘着火力掩护突围。埋伏在院内的短枪队员,立即以密集火力,封锁炮楼门口。这两个匪徒见势不妙,立即卧倒在地,短枪队员立即上前把两个匪徒擒获。

  邵局长敏锐地洞察出匪徒的企图,是想实施弃卒保车之计,以两个小卒的生命来侦察公安火力的虚实。于是,邵局长立即指挥院外长枪队向炮楼猛烈射击,让陆匪放弃逃出重围的侥幸心理。霎时间,长、短枪和机枪声大作。

  在组织火力猛攻的同时,剿匪队还发起攻心战,打一阵子后,就停了下来,齐声喊道:“你们已被重重包围,顽抗到底,只有死路一条!”喊完话,又继续开火。

  匪徒们见突围无望,只好下楼缴械投降。匪首陆湘领先跳下炮楼,哀求道:“不要打了,我们缴械投降!”短枪队员立即跃上前去,举枪顶住陆湘,缴下他的驳壳枪和左轮枪。其他匪众见首领已被缴械,纷纷举枪投降。

  9。将红旗插上南澳岛(1)

  南澳位于粤东近海,素有“闽粤咽喉,潮汕屏障”之称。

  国民党败退广东大陆前夕,余汉谋委任大土匪洪之政、吴超俊为“挺进司令”,并将南澳定为###基地。这支1700多人的反动武装,为非作歹,严重威胁粤东地区的安全。

  广东军区下达命令:第四十一军渡海作战,解放南澳。

  炮声隆隆,千帆竞发。一场激烈的登陆作战迅猛展开……

  1。 南澳岛,国民党残兵败将的“海上堡垒”

  位于粤东近海的南澳岛,素有“闽粤咽喉,潮汕屏障”之称。

  解放前,南澳岛历来是海盗出没之所。

  1947年12月,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主席宋子文派喻英奇到潮汕任行政督察专员兼第五“清剿”区指挥官。喻一到任,即将桑埔山土匪、南澳海盗收编为伍,将当地著名匪首洪之政、陈汉英、吴超骏委以重任。

  1949年10月,国民党败退广东大陆前夕,广州绥靖公署主任余汉谋正式任命洪之政为“广州绥署挺进第一纵队”司令,吴超骏为副司令。

  老奸巨猾的洪之政,眼见国民党大势已去,连忙召开紧急会议,将南澳岛锁定为最后的###基地,由吴超骏负责经营,自己则出走香港避险。

  10月23日,吴超骏、陈汉英等人在解放军的军事压力下,伪装“起义”。

  11月下旬,吴超骏拒绝整编,率部叛乱,潮汕军分区立即组织围歼。

  12月中旬,吴超骏逃至宫田,乘船逃往南澳。

  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司令胡琏逃往金门后,得知吴超骏拥有千余匪众,盘踞南澳,是一支“可用的反攻力量”,便派第五十八师少将师长郭梦熊赴南澳,任“华南###救国军”司令,以控制和利用吴部。

  台湾国民党当局的特务机关,有意将南澳作为“###”的前哨和补给站,特地将逃台的原国民党南澳县县长黄绍宗派回,作吴超骏的副手,以加强南澳的###力量。

  这样,面积不过170余平方公里的南澳岛,成了国民党残兵败将、海盗土匪、地主恶霸三位一体盘踞的“海上堡垒”,变成了台湾国民党当局“###”的“前哨阵地”。

  为了实现他们的“反攻”美梦,统一岛上的组织指挥,台湾当局任命吴超骏为南澳总指挥,黄绍宗为副指挥,并将岛上的反动武装1700余人编为2个团、2个警卫营,划分了4个防区。

  这伙匪徒在暂得安栖之所后,即在附近海域拦截船只,抢劫财物,并不断派出人员骚扰沿海,严重威胁着粤东地区的安全。

  2。“旱鸭子”练成“海上蛟龙”

  1950年1月,我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兵团兼广东军区下达命令:第四十一军准备渡海作战,解放南澳,消灭吴超骏匪部,确保南大门的安全。

  1月上旬,四十一军奉中南军区命令由桂入粤,于中下旬到达指定位置,军部驻惠阳,一二一师驻潮汕地区,一二二师驻西江地区,一二三师驻东江地区,分别担负驻守地区的剿匪任务。

  接受攻打南澳的命令之后,军首长决定由一二一师具体执行,并与中共潮汕地委、专署,以及潮汕军分区共同商量部署,就渡海作战的船只、船工、气象、后勤支援,以及解放后南澳县领导班子的组建等问题,一一作了安排。

  一二一师官兵为了完成这一光荣任务,紧急投入了艰苦的海上作战训练。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自北方,不习水性,有的还未见过大海,是名副其实的“旱鸭子”。

  要让“旱鸭子”下海,并非易事。一开始,很多人晕船、呕吐,吃不下饭,但人民军队的英雄气概,鼓舞着每个人不畏艰险,不惧海浪,一往无前。

  经过近一个月的海上大练兵,终于使大部分官兵初习水性,有的人还成了名副其实的水手。

  “旱鸭子”终于成了“海上蛟龙”。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渡海作战工作即将就绪。

  四十一军副军长李福泽来到了前线,与师团领导干部一起,研究作战部署。

  9。将红旗插上南澳岛(2)

  一二一师参谋长韩复东就南澳岛的地形、匪兵力布置等情况向军首长作了汇报:

  南澳岛长30公里,南北宽,西部为公里,东部为10多公里,面积为170平方公里,山地占70%。

  环岛周围可靠岸和停泊船只的港湾较多,北岸从长山尾至西阁后一带,就有11处不受潮水涨落影响的登陆点。

  在南澳岛与粤东大陆之间,还有三个小岛,可以停靠船只和安置火器,是南澳后江的咽喉。

  匪首吴超骏的司令部设在县城隆澳,其防御重点是西起长山尾,东至走马铺、青澳一线的北岸。

  匪第一团守备在中部地区,第二团在东线,两个警卫营在西线,岛之南部防线较弱,仅有保安队百余人防守。南澳距福建东山岛20海里,国民党第十七军残部驻在该岛,需防来援。

  军、师首长经对南澳岛匪情、地形、气象等诸因素的分析之后,确定采取宽正面、多路突破、分头登陆、集中作战的办法,歼灭南澳之匪。并要求登陆后,首先控制要点,巩固滩头阵地,夺取侧翼,清除匪徒火力点,然后分路向攻击目标前进,向纵深发展。

  参加作战的主攻部队由步兵第三六二团、三六三团、潮汕军分区第一团一营,以及一二一师山炮营组成。步兵第三六一团为第二梯队。

  具体部署是:

  三六三团攻取南澳岛西部。以一个营在下田鞍登陆后向隆澳镇发起攻击,夺取南澳县城,迅速摧毁吴超骏的敌指挥所,并控制其南岸渡口,阻止匪徒向外海逃跑;以一个营的兵力从小猴澳峰子洞登陆,向西发展,肃清西半岛的匪徒,并控制要点,防止匪部的零星船只逃窜。以一个连配备三艘汽艇及八二炮等重武器,到达南岸之前江一带巡逻警戒,以保证主攻部队右翼的安全。另一个连以同样的装备,警戒左翼之安全。

  三六二团攻取南澳东部。从白牛至羊口一带登陆后,夺取深澳、云澳、青澳三个要点,肃清岛上东部地区的匪徒。另以两个连配备汽艇、八二炮等重武器,分头巡逻于左右两翼,以策安全。

  三六一团待主攻部队启渡以后,立即进入海山岛,作为总预备队。

  师山炮营阵地设在南澳岛至粤东大陆之间的案屿、凤屿两个小岛上。此处匪徒没有设防,炮兵占领后可以轰击敌人的滩头阵地,掩护部队登陆,也可以轰击可能出现的国民党军舰、汽艇,保证登陆作战的安全。

  部署之后,部队和参战的船工分别进行了临战动员。

  军师首长在动员会上强调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念。师参谋长韩复东说:“我们一二一师有着敢打硬仗的光荣传统。这次渡海作战,就要以一往无前、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以最快的速度占领滩头阵地,抢夺要点,消灭南澳岛上盘踞的匪徒!”

  指战员们举起拳头,宣誓的声音如海潮拍岸,动人心魄:“解放南澳,肃清残匪,庆贺春节!”

  3。 一声号令,千帆竞发

  万事齐备,只待令下。

  前线指挥部原定2月23日18时发起攻击,但从2月22日晚8时起,风向突变,微弱的北风转为强劲的东风,且持续不停。

  这样,船队南渡,风从东来,将影响航向和航速。

  在这种情况下,要不要改变总攻时间?前线指挥部找主攻团的代理团长刘存智商量,经过仔细分析,权衡利弊,表示总攻的时间不变。

  其理由是:

  偏东风对航向虽有影响,但船只可靠岸的地方很多,即便是登陆偏差一点,对整个登陆作战影响不大,调整登陆点也并不困难;

  延迟进攻时间,匪情可能出现变化,甚至可能招致国民党军舰来援,增加攻击的难度;

  风浪较大,虽影响我军南渡航速,但外海航船也难于行驶,同样增加了匪徒从海上逃跑的障碍,有利于把他们一网打尽;

  在气候恶劣的条件下发动攻击,可以收到奇袭的效果,打匪军一个措手不及。

  9。将红旗插上南澳岛(3)

  指挥部把这几条意见传达给全体指战员,坚定了全体官兵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使部队始终保持了高昂的斗志。

  时针在一圈一圈地跑动,总攻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指挥部一声令下,338艘木船,在1000多名船工的驾驶下,乘载渡海作战部队,浩浩荡荡,分批起渡。

  23日凌晨2时30分,一二一师炮兵营乘夜暗起航,于拂晓到达案屿、凤屿两个小岛。

  上午10时,全部火炮及器材登陆完毕。下午3时,筑好了炮兵阵地,完成了射击准备。为掩护大部队登陆南澳,提供了重要的火力支持。

  23日17时,担任东线攻击任务的三六二团从饶平县的柘林、西澳、信州等处起渡。

  18时,担任西线攻击任务的三六三团从海山岛的义女庙、埠尾山起渡。

  霎时间,海面上千帆竞发,迎风击浪,向南疾进……

  起航后,船只在浪中出现了头重尾轻的失衡情况。原来,战士们为了加强木船的防护力和攻击力,都用麻袋装满牡蛎壳堆集船头,当做掩体,这在风平浪静的情况下是可行的;但现在风大浪高,船身头重尾轻,不但会减慢前进速度,而且船头必然进水,一旦掉头,更容易翻沉。

  指挥员采纳了老船工的意见,传令各船迅速把麻袋掀掉,轻装前进。

  危情解除了,船只在波峰浪谷里疾速前进……

  4。 大炮“发言”了

  航行中,由于从侧面吹来的东风很猛,船身倾西,船工们凭借他们熟练的驾驭技巧与长期的海上航行经验,稳稳地掌握着航舵。

  战士们有的帮助摇橹,有的警戒着前方,尽管风浪打来,海水从头往下浇,成了落汤鸡,但大家都不以为然,目视前方,盼望快些登陆。

  船过中流,设在案屿、凤屿小岛上的我军大炮在轰隆声中喷出火焰,战士们兴奋地说笑:“听,我们的大炮发言了!”

  炮火在匪徒控制的滩头阵地和山头据点渐次漫延……

  船队临近彼岸时,各自拉开距离,战士们子弹上膛,摆开架势,准备抢占滩头。

  这时,匪徒们也对我军船队开始了猛烈的射击。顿时,枪炮齐鸣,浪花四溅,一场激烈的登陆作战迅速展开。

  担任掩护登陆作战的一二一师炮兵,此时更准确地发现了匪徒们的火力点,很快调整射击距离,一发发炮弹像长了眼似的直接在敌人阵地上爆炸。

  不一会儿,匪徒们的火力减弱了,有的火力点消失了,船队趁机迅速冲上滩头。

  三六三团二营在炮火的掩护下,仅用45分钟即在猴澳登陆,所属四连仅用38分钟就踏上了南澳滩头。

  他们登陆后,在战旗的指引下,跑步前进,直插县城隆澳,向匪指挥部攻击。

  一营以1小时零2分在上下田鞍登陆,亦按计划沿下寮一线向隆澳攻击,并迂回到岛的南岸前江,扼守匪徒往外海逃窜的渡口。

  三营以1小时20分在凤仔澳登陆,沿长山尾、尖石、金交椅一线,肃清南澳岛西部之匪。

  三六三团于当晚8时到达指定位置,并占领了隆澳。

  登陆部队随即按事先约定,燃起三堆大火,向指挥部报告胜利登陆的消息。

  三六二团在东线作战,二营于当日19时25分在白牛登陆。登陆后自北向南发展,首先夺取了东半部南北交通要道雄镇关,继而向南夺取南澳岛东南重镇云澳,并以部兵分力向东端的青澳前进。

  三营于19时30分在西阁后登陆,登陆后沿烟墩子自西向东直取云澳,并于22时占领,歼匪一部。

  一营于20时10分在走马铺登陆,夺取东北部重镇深澳,随即令二连占领贼澳,令三连配合二营夺取青澳。

  23日24时之前,各攻击部队已全部到达指定位置。

  南澳岛上的战略要点、交通要道,顷刻间全部控制在人民解放军的手中。

  残匪在炮火硝烟中溃退至山沟岩洞……

  9。将红旗插上南澳岛(4)

  5。 5个勇士生俘64个匪兵

  24日,各登岛部队一面派人严密控制各渡口码头,一面以小分队为作战单位搜索岛上的山沟岩洞,追歼残匪。

  这天,金门国民党军派出二艘军舰开至南澳水域,一艘位于前江湾,一艘位于贼澳湾,向岛上实施炮击。

  一二一师炮兵营当即还击,前江湾的那艘敌舰被击中,两舰见势不妙,只好加大马力溜之大吉。

  四架敌机嗡嗡地飞来,在南澳上空盘旋投弹扫射,战士们以轻重机枪对空射击,迫使敌机不敢低飞,盘旋几圈后也飞走了。

  匿藏在山中的匪徒眼见军舰、飞机都被解放军打跑了,知道反抗只有加速灭亡,有的打着白旗出山投降。

  三六三团八连机枪班长赵昌龙、三班长张闵,战士宫万均、张福、侯满库,在登陆作战时与连队失去联系,五个人按照事前指定的方向,乘船向粗河驶去,登陆后连续越过七个山头,进至笔架山下。

  这山是南澳岛的最高峰,上有匪一个营部和一个连队驻守。

  战士们事先并不知道山上的匪情,只是在敌机盘旋时,抬头一看,偶然发现了山上有两个匪兵在向敌机招手、叫嚷。

  他们随即隐蔽迂回,北折向西,插到匪兵后面,准备发起突袭,打匪军一个措手不及。

  恰在此时,他们的行动被匪兵发现了。

  战士侯满库当即厉声向匪兵喝令:“喂,下来!下来!”

  机枪班长拿过小侯的步枪瞄准匪兵,“快下来缴枪,不下来我就开枪啦!”

  一会儿,山上下来了一个人,他自称是“广州绥署挺进第一纵队一团二营”上尉指导员,名叫吴福。

  战士宫万钧对他说:“你赶快叫他们投降,你想想,用美式武器装备起来的新一军、新六军都被我们消灭了,你们这几个人算啥?现在你们已经被我们包围了。我也是一年前被解放过来的,只要你们放下武器,解放军是宽大的。”

  吴福听了宫万钧的话,便供出了山上匪军的人数和装备。

  正在这时,班长赵昌龙发现山头上的匪军有两挺机枪,心想,只要把这玩意弄到手就有办法了。于是,他便叫匪兵头目吴福喊那两个机枪手下来。

  吴福抬起头讲了几句汕头话。一会儿,那两个匪兵扛着两挺机枪下来了。赵昌龙、宫万钧一个箭步向前,就把机枪夺了过来,用机枪口对准了山头上的匪兵,说:“快下来,不然就要开枪了,枪一响,我们的炮就要打上来了。”

  吴福一听说他们还有炮,急忙求宫万钧不要打枪,他去山头喊话,保证让他们下来投降。

  几分钟的功夫,匪敌二营营部和五连一部40多人放下了武器,乖乖地做了俘虏。

  下午,当赵昌龙等5个勇士押着64名俘虏走在隆澳大街时,战友们惊奇地问:“哗,你们多少人抓住了这么多俘虏?”

  赵昌龙挺胸抬头,自豪地回答:“五个人。”

  看着战友们纷纷竖起的大拇指,五个勇士心里乐开了花。

  被抓的匪少校团长和上尉营长听后面面相觑,露出了一副狼狈相,暗骂了自己一句:“窝囊废!”

  6。 匪首天涯无活路

  经过两天的搜索,岛上大部分残匪已肃清,但没有发现匪首吴超骏等人的踪影。

  指战员们十分焦急:“难道他们插翅而逃?”

  原来,匪司令吴超骏对自己的军事力量充满信心。他盘算道:“海上风大浪高,工事固若金汤,量###本事再大,也不敢鸡蛋碰石头。”

  他没有理会前沿据点部属关于###渡海作战的报告,仍然躺在床上抽他的大烟,玩他的女人。

  当解放军的炮弹落到他的司令部附近时,他一下子变得蒙头转向、惊慌失措了,他一把推开缠在他身上的女人,匆匆带上几个随从和卫兵向前江逃跑。在途中,一发炮弹正好在他身旁爆炸,他的胳膊和大腿都受了伤。一个卫兵背他到田野草寮中躲藏,然后自己逃命要紧。这时,吴超骏真正体会到“凤凰脱毛不如鸡”的感觉。

  txt小说上传分享

  9。将红旗插上南澳岛(5)

  第二天,一农夫来到田间,从草寮里发现受了伤的他,一动不动地躺卧在地上,哼哼地发出呻吟,就走过去问了一句:“喂,喝水吗?”

  吴匪有气无力地张张嘴,用舌头舔了一下干裂的嘴唇。

  农夫给了他一瓢水,又弄了点东西给他吃,然后让他赶紧离开这里。

  临近夜晚,吴超骏只好离开草寮,藏于附近的一个洞外的草丛中,想寻机找条小船或竹筏外逃。

  这样过了两天,他忍不住饥饿与伤痛,乘夜色踉踉跄跄走到附近村庄寻找食物。

  恰在这时,三六三团三连战士孟范文、欧阳根南正巡逻放哨,看见有个人影闪动,就大声喝问:“谁?”

  吴超骏见是解放军的哨兵,转身便逃。

  孟、欧两人快步追上去,把他抓住带回连部询问。

  他哆哆嗦嗦、吞吞吐吐地说:“我是卖大烟的,是黄岗人。”

  再查问他的伤是怎样来的,他支支吾吾,不敢直说。

  于是,解放军便向他交代人民解放军的俘虏政策,指明只有坦白才能从宽。吴超骏迫于无奈,只好结结巴巴地供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匪副总指挥黄绍宗,躲进园堆山上的一个岩洞,被搜索部队擒获。

  匪参谋长周必信躲藏在海边的空壳山岩洞口,几天之后,为南澳县人民政府治安股的便衣警察发现,经治安人员呼喊,他见大势已去,别无出路,只好与四名卫兵走出洞来,举手投降。

  胡琏派去的南澳少将师长郭梦熊,因不熟悉南澳的地形情况,只能混杂在败兵之中逃命,后被查获。

  土匪西部地区指挥官吴泽波是南澳岛后宅村人,带着两挺轻机枪藏在附近的亲友家中。两个月后,被人民政府的锄奸小组清出,人枪并获。

  南澳岛上的主要匪首,逐一落网。

  南澳之战,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匪军1400多人,缴获长短枪1200多支,轻重机枪52挺,汽艇3艘。

  南澳的解放,对把守南大门,巩固粤东海防,粉碎国民党军的“###”阴谋,有着重要的作用。

  10。血腥“大刀会”(1)

  龙门县铁岗圩,是广东解放后土匪暴乱最早的地区之一。

  这里地处罗浮山脉北端,道路崎岖,崇山峻岭,号称“山中王国”。

  由于长期受封建会道门势力控制,这里民风剽悍,宗族争斗不断。

  伪乡长许锐礼组织匪特近百人,并发展外围组织“大刀会”千余人,伺机进行反革命暴乱。

  1949年11月,大刀会血洗乡政府,16名乡政府工作人员顷刻间倒毙在乱刀之下……

  县大队前往解围也被青面獠牙的大刀会重重包围,当场牺牲20多名战士。

  1950年1月,第四十一军接到进剿铁岗匪患任务。

  剿匪部队兵分多路袭击顽匪。

  短兵相接,敌众我寡,我军暂时退却,土匪们以为解放军惧怕他们,大量灌饮烈酒,挂着红胡子,舞着明晃晃的大刀,嘴里念着咒语,一个个失去理智,凶猛异常……

  剿匪部队的机枪响了,尸横遍野,原来这些所谓的“神兵”并不是刀枪不入!

  1。 千余大刀会徒歃血为盟,抄起磨得闪亮的大刀“杀啊!”

  龙门县铁岗,地处罗浮山脉北端,四周崇山峻岭,道路崎岖,交通闭塞,号称“山中王国”。

  解放前,这里有居民4000多人,是龙门县下辖的一个乡。

  由于长期受封建会道门势力的控制,这里民性剽悍,时有宗族格斗,匪患绵年,农民苦不堪言,痛不欲生。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粤赣湘边纵队东江三支队,曾活动于罗浮山区,并建立过人民政权,进行减租减息。

  但铁岗圩封建势力相当顽固,政权落在了伪乡长钟绍文及反动会道门头目许悦礼、戴礼等人的手里,他们组织匪特武装近百人,并掌握其外围组织大刀会千余人,一时声势大振,企图进逼县城。

  东江三支队虽多次对大刀会进剿,也未能彻底平息,恶性势力依然顽劣。

  1949年10月,龙门地区各级人民政权相继建立。此时,东江三支队奉命进驻珠江三角洲,龙门地区仅剩下一个组建不久的县大队,势单力薄。

  匪特武装头目钟绍文、许悦礼、戴礼等人,以为时机已到,便紧急策划武装暴乱,妄图颠覆新生的人民政权。他们广泛散布谣言:

  “政府要的民夫都是给共产党当炮灰的。”

  “乡政府已准备好500根麻绳,要从铁岗乡绑500个壮丁去前线当炮灰。”

  “乡政府贪污我们几百担公粮,现在该清算这笔账了。”

  “我们有神来保佑,大家起来打倒乡政府呀!”

  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也随之起哄。

  许悦礼、戴礼乘此之机以大刀会的名义,召开会徒盟誓大会。

  他们要到会的农民斩鸡头,割手指,歃血为盟,叫嚣攻打乡政府,打跑共产党。凡不参加者,格杀勿论,云云。

  他们在神像面前盟誓,1000多会众将原先埋藏的数十条枪支挖起,抄起磨得闪亮的大刀,一场暴乱的血光之灾在反动势力的操控下下倏然爆发……

  2。 20多名县大队战士被暴徒疯狂追杀

  1949年11月1日,大刀会围攻乡政府的行动开始了。

  这时,乡政府内16名工作人员,持有长短枪13支,依托乡政府的院落和两座砖石炮楼,奋起抵抗。

  铁岗乡政府遭大刀会围攻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县里,龙门县县长李绍宗即带领县大队前往解围。

  但由于县大队不足百人,且多为新兵,武器也十分陈旧。他们刚一到铁岗圩东边的老鸦口,便遭大刀会匪徒的包围。

  由于大刀会人多,每张脸又用锅底污垢涂成青面獠牙,狰狞可怕,县大队的新战士未经历过这种场面,一见大刀会土匪这副模样便吓得惊慌失措,不少人拔腿便跑,来不及跑的20多名大队战士被暴徒疯狂追杀,不幸先后牺牲……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第三天,李县长再次组织救援,终因兵力不足,未能奏效。

  华人小说吧 m.hrsxb

  10。血腥“大刀会”(2)

  坚守乡政府的乡长杨其祥,副乡长于炳南等16人,在院内多次插起红旗,坚守阵地,浴血奋战,最后弹尽粮绝,全部壮烈牺牲。

  匪徒们攻下乡政府之后,即刻成立了以匪首钟绍文为“乡长”的“乡公所”。他们在圩上捕杀人民政府工作人员的家属,手段极为残忍。

  于炳南的妻子和13岁的儿子,被会匪枪杀。

  另一名东江纵队战士牺牲后,其妻被会匪逼迫上吊。

  一时间,铁岗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龙门县县长李绍宗心焦如焚,他曾求助邻区和路过此地的部队,对铁岗会匪实施过几次进剿,但都因时间短促,或战机延误,未能将会匪全歼。

  大刀会匪狡猾如狐,往往你来他溜,你走他回。

  这种胶着性的拉锯战持续了一两个月,匪势仍炽,平民遭殃。

  3。 塔山英雄团初碰大刀会

  1950年1月,第四十一军由桂入粤,担任守卫海边防和平息广东匪患的任务。

  军部刚在惠阳安定下来,县长李绍宗就上门报告匪情,请求派兵围剿。

  军长吴克华、政委欧阳文、副军长李福泽等军首长,热情地接待了李县长。

  军首长听罢匪情后,怒发冲冠,拍案而起,立即令一二三师三六七团去执行剿匪任务。

  三六七团即是名震中外的塔山英雄团。

  塔山英雄团于1940年组建,原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第十六团,后为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十二师第三十四团。

  1948年秋,国民党军在人民解放军的沉重打击下,将东北地区的全部军队分别收缩在长春、沈阳、锦州等地,实行重点防御。

  东北野战军根据毛泽东关于封闭国民党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方针和以主力首先攻克锦州就地全歼国民党军的指示,于9月12日发起辽沈战役。

  蒋介石为解锦州之危,飞抵沈阳,坐镇葫芦岛,以11个正规师组成东进兵团,救援锦州,并将主要突击方向选在塔山。

  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以三个步兵师和一个炮兵团于塔山、虹螺山一线布防阻击,第三十四团奉命扼守塔山堡等主要阵地。

  塔山一带地势平坦低洼,国民党军东进兵团抢先在塔山以南高地修筑坚固工事,使第四纵队阵地全部处于其火力控制之下。

  10月10日开始,国民党军东进兵团每天集中3~5个师的兵力,在飞机和军舰炮火支援下,向塔山轮番攻击。

  第三十四团官兵凭借临时构筑的土木工事,发扬“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同仇敌忾,前仆后继,与国民党军展开殊死搏杀。

  工事一次次被摧毁,又一次次修复。

  前沿堑壕得而复失,失而复得。

  有的连队伤亡大半,仍以一当十坚持战斗。

  子弹、手榴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直至进行肉与肉的碰撞,刀与刀的格斗。

  经六昼夜激战,第三十四团在兄弟部队配合下,先后打退国民党军几十次集团冲锋,弹痕累累的阵地始终飘扬着被炮弹撕破的红旗。

  此战,东北野战军阻援部队使国民党军东进兵团在塔山阵地前沿丢弃6600多具尸体和大批武器。

  15日12时,国民党军全线溃退。

  塔山阻击战的胜利对保障攻打锦州部队的侧后安全,夺取锦州,进而取得辽沈战役全胜起到了重大作用。

  1948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领导机关授予第三十四团“塔山英雄团”荣誉称号……

  驻在惠阳坪山的三六七团,接到命令之后,团政委郑戈令即率第二营前往军部,听候军首长的调遣。

  吴克华、欧阳文等军首长向郑戈令介绍了在座的东江军分区副政委黄庄平、龙门县长李绍宗,然后坐下来共同研究平息铁岗匪乱的作战方案。

  李绍宗介绍了龙门地区匪患情况和几次进剿铁岗会匪失利的教训。

  10。血腥“大刀会”(3)

  黄庄平谈了该股匪的特点和铁岗地势,提出了改变进剿战术的建议。

  军首长根据他们谈的情况,对郑戈令政委率队执行这次平暴任务进行了具体布置。

  郑戈令接受任务后,率二营直奔龙门。

  到达龙门县城后,剿匪部队打听到土匪武装已多次逼近城郊,县政府所属机关不得不搬往别处办公,不少商店关门停业,一派萧条冷落的气氛。

  当地群众见解放军剿部队开进县城,纷纷夹道欢迎,说是李县长搬来了救星。

  正在这时,第四十四军一三一师炮营的一个连,带着两门步兵炮和两挺重机枪,在李副营长的率领下也路经龙门。

  当李副营长听了郑政委和李县长的匪情介绍后,征得上级同意,也欣然加入平息铁岗匪患的战斗。

  为了一举荡平匪患,各方人员在龙门县召开了一个小型军事会议。

  第三六七团政委郑戈令,东江军分区副政委黄庄平,龙门县长李绍宗,三六七团二营营长于长友、教导员范丕忠,三六七团侦察股长王急进,一三一师炮营李副营长等参加了会议。

  会上,大家根据前几次与大刀会作战的经验,作出了几项规定。

  首先是调整进攻路线。前几次都是从龙门县一路向西经左潭圩、约坊、新围、老鸦口一带冲进铁岗,土匪已摸到进剿部队的行进线路,早有预防。 这次改为从铁岗以南绕过铁岗,进入圩后从西向东打,使土匪出其不意,措手不及;

  其次,着重打击匪特分子和大刀会的头目。要求在作战时注意识别匪特分子与一般会匪,匪特分子着便衣持短枪、步枪,大刀会徒多穿黄色法衣,手持刀棒等原始武器。在战场上主要打穿便衣的持枪者,对盲目冲击的刀会会徒,主要打击组织指挥的头目和点传师;

  其三,在兵力的布局上实施多层次的纵深配备,让土匪逃不出进剿部队的火力圈;

  其四,要以严明的纪律,秋毫无犯的形象进入铁岗,用行动粉碎匪特分子制造的谣言,并决定部队食用的粮食、蔬菜全部外运进来,绝不动群众的一草一木、一针一线。

  会议决定由李县长组织几十人的工作组配合部队一起行动,充当向导,开展群众工作。

  会后,各方进入了紧急的战前准备,一场围歼大刀会匪的战斗即将打响。

  正在这时,匪首钟绍文派人送来一封求降信。

  郑戈令即找黄庄平、李绍宗商量。

  黄、李两人看完信后说:“钟匪玩弄这套假投降的伎俩已经屡见不鲜了,我们不能再上他的当了。”

  郑戈令道:“既然如此,铁岗会匪仍用军事手段解决!”

  4。 刀枪不入的“神兵”挡不住大军的子弹

  1950年1月21日下午,进剿部队向铁岗圩进发。

  由于采用了新的进剿线路,比原先的线路要远出一倍多的路程,加上天下大雨,道路泥泞,部队行动速度较为缓慢。

  但指战员们剿匪心切,毫无怨言,不时也传来轻松的说笑声。

  部队进至永汉村时,郑戈令政委又命令六连按地图标记的羊肠小道,翻过五老峰,直扑山辰村,突袭钟绍文匪部的老窝。

  第二天拂晓,主力部队通过铁岗西口陡峭的石阶,进入西部腹地。

  二营的四连、五连立即对附近的几个村庄展开搜索,但没有发现匪踪。

  正当部队准备向铁岗圩中心的乡公所推进时,忽地在几个村庄同时响起锣声、牛角号声以及擂鼓声。伴随着这些嘈杂之声,又响起了枪声和匪徒的呐喊声。看来土匪早有防备,钟绍文的投降信不过是迷惑人的鬼花招。

  这时,天已大亮。从蒙蒙薄雾中可以看到各个村庄的人影晃动,匪徒们正在集结队伍,向剿匪部队咄咄逼来。

  郑戈令见状,立即指挥部队占领铁岗西面普济堂南北梁两处高地。

  四连、机枪连、一三一师炮连及县大队一部,控制往普济堂北面的168高地。五连在教导员范丕忠的指挥下抢占了普济堂南面的144小高地。

  10。血腥“大刀会”(4)

  这两处小高地皆可向东俯瞰铁岗全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这时,太阳已经冉冉升起,绿色的山野涂上橘黄色,站在高地上的指挥员,纵目远看,铁岗周围的地形尽收眼底:

  南面,是高耸入云、山头上覆盖着白雪的五老山帽子峰;从西至北,是险峻的鸡枕山;东南,是铁门似的山峰夹持着铁岗圩的入口。

  所有山峰上都覆盖着浓绿阴沉的原始森林,高峰顶上的冰凌在阳光下特别耀眼。

  从高处往下看,铁岗圩就像一片桃。

  他们一个个凶神恶煞,拥簇一起,脚步趔趄,手摇芭蕉扇,挥动着刀棍,口里吚吚哇哇地发出怪叫,装出吓人的样子。

  据本地人介绍,他们口里喊的是几句壮胆的咒语,意思是“菩萨保佑!菩萨保佑!”“打不倒,打不倒!”“刀枪不入,刀枪不入!”等等。

  在“神兵”队伍的前后,夹有一些穿便衣持枪的人,这大概是指挥和督阵的匪特分子。他们混在大刀会中,操纵会徒,为首作恶。

  守在高地上的解放军指战员们,看得十分真切,早已严阵以待。

  168高地上的二营于营长,考虑到会匪人多势众,经请示后将前沿阵地适当地收缩,使兵力、火力配备更为集中。

  正当部队调整的当儿,刀会“神兵”以为是解放军畏惧后撤,大声喊道:“###怕我们了!弟兄们,冲啊!”便从东、西、南三面簇拥而上。

  这些人在临阵前吞食了朱砂、雄黄等热性药物,又大量灌饮烧酒,一个个昏头昏脑地失去了理智,显得凶猛异常,不可一世。

  这时,只见冲在前面的一个挂着红胡子的“神兵”,手里舞着明晃晃的大刀,嘴里念着咒语,后面跟着一群会匪,直往四连阵地冲来。

  郑政委判断,这是“神兵”的一个头目,立即下令:“打!”

  四连班长马明超举起冲锋枪,一个点射,那个挥舞大刀的红胡子头目,一只膀子被打中了。但这家伙仍不死心,继续往前冲。机枪手张挺见状来了一个连发,红胡子仰面倒地,丢了大刀,心窝里直冒血……

  战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