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数量金融的在我国的情况
目前我国的衍生产品市场发展明显滞后,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排名前20位的国家中,只有中国没有金融期货,整个金融业全面缺乏衍生产品定价能力,产品定价处于跟随的低端状态。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的企业却已经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参与竞争,企业面临了很多企业不愿意承担的风险,例如市场风险、汇率风险等等,而很多国际大企业就可以通过衍生产品或者其它产品将许多风险头寸规避掉,这样在发生竞争时,我国的企业就缺乏抗险能力和灵活性,在竞争中就很可能处于劣势。因此很多国内企业就去海外市场做衍生产品,但是在衍生品市场还只是个幼儿的我国企业往往会被国际投机者盯上,在他们精心设计的陷阱中损失惨重,例如1994年,中联石化在一系列衍生品交易失败后,遭受雷曼兄弟起诉,要求偿还4400万美元;1998年,株洲冶炼厂在伦敦金融交易所投机性卖空锌损失1.76亿美元;2004年,中航油(新加坡)在石油衍生品交易上损失5.5亿美元,直接导致公司破产……而在损失发生后,这些企业无不声明对衍生品市场不了解,受到交易对手或合作的投行有的欺诈,但是在国际市场,这样的纠纷诉求要想获得保护几乎不可能。因此在我国尽快推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相当必要,首先,企业在国内进行衍生品交易被欺诈,容易受到保护;其次,容易受到监管,在上述的案例中,企业在衍生品交易中,都是误入歧途,脱离了规避风险的初衷,对于规范地监督企业的衍生品交易十分必要。
不仅仅是生产性企业,我国很多金融机构由于缺乏必要的衍生产品对冲风险,正痛苦地承受着许多不必承担的风险,在2006年12月12日的财经年会上,工行、建行、中行3家上市银行高管表达了他们眼下颇为忧虑的事情,即人民币持续升值给银行带来的汇兑损失。建行2006年半年报显示,2006年上半年,该行汇兑损失高达24亿元人民币,平均一天的损失大约是1300多万。中行2006年半年报显示,2006年上半年,国内第一大外汇银行——中行汇兑损失高达35亿元人民币,平均一天的损失大约是1923万。高盛此前曾发报告预测,人民币每升值1%,中行的盈利便将降低3.3%,净利润将减少0.6%。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6月底,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各类外汇敞口在800亿美元以上。据外汇局提供数据,2006年,我国外汇储备超万亿美元大关。据海关总署2006年12月6日提供的初步统计,截至到11月底,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593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110亿美元,增长24.3%。按每年5%的人民币升值保守预期,初步估算,我国商业银行、外汇储备、贸易总值可能分别面临约40亿美元、500亿美元、800亿美元的损失。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市场化进程的深化,汇率波幅越来越大,我国金融机构和涉汇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也越来越严峻.如何管理汇率风险,大力发展人民币衍生产品成为日益紧迫的课题。除汇率风险之外,还有利率风险、信用风险的管理和控制都是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所必须面临的难题,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股市风险越来越大,尤其我国A股市场系统性风险占总体风险的比例较高,稳妥适当地退出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工具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深化金融改革,促进衍生产品的发展是一条不可逆转的发展道路。但是发展衍生品市场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我国缺乏数量金融工程方面的人才和专家。
二、 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最主要动因是
注意:任何事情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风险规避了一定是有人去承担了,衍生产品的高杠杆性就是将巨大的风险转移给了愿意承担的人手中。交易者可以分为三类:对冲者(hedger)、投机者(speculator)以及套利者(arbitrageur)。
对冲者采用衍生产品合约来减少自身面临的由于市场变化而产生的风险。投机者利用这些产品对今后市场变量的走向下赌注。套利者采用两个或更多相互抵消的交易来锁定盈利。这三类交易者共同维护了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上述功能的发挥。
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不当将导致巨大的风险,有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国外的有巴林银行事件,宝洁事件,LTCM事件,信孚银行,国内的有国储铜事件,中航油事件。
扩展资料:
常见工具:
1、期货合约。期货合约是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实物商品或金融商品的标准化合约。
2、期权合约。期权合约是指合同的买方支付一定金额的款项后即可获得的一种选择权合同。证券市场上推出的认股权证,属于看涨期权,认沽权证则属于看跌期权。
3、远期合同。远期合同是指合同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以约定价值,由买方向卖方购买某一数量的标的项目的合同。
4、互换合同。互换合同是指合同双方在未来某一期间内交换一系列现金流量的合同。按合同标的项目不同,互换可以分为利率互换、货币互换、商品互换、权益互换等。其中,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比较常见。
三、 金融衍生业务的金融衍生产品特点
金融衍生产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零和博弈.即合约交易的双方(在标准化合约中由于可以交易是不确定的)盈亏完全负相关,并且净损益为零,因此称零和.
2.高杠杆性.衍生产品的交易采用保证金(margin)制度.即交易所需的最低资金只需满足基础资产价值的某个百分比.保证金可以分为初始保证金(initial margin),维持保证金(maintains margin),并且在交易所交易时采取盯市(marking to market)制度,如果交易过程中的保证金比例低于维持保证金比例,那么将收到追加保证金通知(margin call),如果投资者没有及时追加保证金,其将被强行平仓.可见,衍生品交易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
金融衍生产品的作用有规避风险,价格发现,它是对冲资产风险的好方法.但是,任何事情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风险规避了一定是有人去承担了,衍生产品的高杠杆性就是将巨大的风险转移给了愿意承担的人手中,这类交易者称为投机者(speculator),而规避风险的一方称为套期保值者(hedger),另外一类交易者被称为套利者(arbitrager)这三类交易者共同维护了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上述功能的发挥.
从金融衍生品的种类和定义来看,其最大特征是依托一种投资机制来规避资金运作的风险,同时又具有在金融市场上炒作交易、吸引投资者的功能。
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不当将导致巨大的风险,有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国外的有巴林银行事件,宝洁事件,LTCM事件,信孚银行,国内的有国储铜事件,中航油事件.
四、 简述金融衍生品的作用!!
金融衍生产品的作用有规避风险,价格发现,它是对冲资产风险的好方法。但是,任何事情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 一面,风险规避了一定是有人去承担了,衍生产品的高杠杆性就是将巨大的风险转移给了愿意承担的人手中,这类交易者称为投机者(speculator),而规避风险的一方称为套期保值者(hedger),另外一类交易者被称为套利者(arbitrager)这三类交易者共同维护了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上述功能的发挥。 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不当将导致巨大的风险,有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国外的有巴林银行事件,宝洁事件,LTCM事件,信孚银行,国内的有国储铜事件,中航油事件。 (1) 规避风险,套期保值。
(2) 价格发现。
(3) 增加市场流动性。
(4) 降低融资成本。
五、 信用社三比一创演讲稿
六、 被誉为“打工皇帝”搞成中海油巨亏入狱的是谁?
中航油事件沸沸扬扬,舆论评说正热。早就听说一些垄断性国字号大企业的薪酬水平高,但高到什么程度,毕竟多是传闻。这回陈久霖“玩火”,总算顺带让我们看到了谜底:被称为“打工皇帝”的陈久霖,年薪大约合人民币2350万元。
2350万元!在中国,为一个月以百元或千元计的薪水锱铢必较的工薪族不在少数,为免了点农业税和多了点种粮补贴而露出笑脸的农民兄弟更不在少数。所有这些人,想必都会为这位“打工皇帝”的天价年薪而咋舌惊叹。
做如此对比,绝非“妒富”更不是“仇富”。改革开放20多年了,相信大多数中国人已接受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吃不得”的道理,也赞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收入拉开差距、档次,总得合情合理。如果中航油是陈久霖私人的企业,个人即便一年赚个几百几千亿,人们也无话可说;然而中航油却是个国字号企业,既然是国企,高管到底该拿多少薪酬,国人就有权“说三道四”。
国企当然应该有合理的激励机制,近年来的改革也出台了不少必要的新政策。但这种激励机制,必须考虑几个因素:
国企高管薪酬,究竟由谁说了算?由于出资人缺位,导致某些上市公司资产处于管理职责不清的状态,这就出现某些身为内部人的“打工者”为自己制定高薪酬并在公司内部获高票通过的怪现象。要合理确定垄断行业高管人员薪酬,关键是让出资人职责到位,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在业绩考核评价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并对垄断性国字号企业的薪酬水平定一个合理的标准。
企业高管人员的薪酬,必须与真正的业绩优劣挂钩。如果企业的经营质量没有“与国际接轨”,高管人员的薪酬就不能先“与国际接轨”。中航油长期靠垄断价格向国内航空公司供油,赚取暴利,这能算是真正的经营质量吗?依据行业垄断赚取的暴利作为薪酬标准,实质是国家和公众利益单位化、个人化。这实际上是一种恶意圈酬行为,其危害是掏空公司净利润,最终严重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股东的利益。
对国企高管的薪酬激励,应根据竞争性还是垄断性而区别制定。像家电等竞争较充分的行业,激励的标准可以高些;而石油、电信、电力、金融等行业的国字号大企业,就不能乱激励。比如石油行业,国际油价涨了,只知道让消费者去消化,这不是经营本事;一些公用事业想涨价,就来“听证”成本如何高,为什么不敢公开薪酬成本有多大?因此,凡是由于垄断形成的高利润,都不应作为薪酬激励的依据。
大量发展中国家的教训表明,收入差距的不合理扩大,不仅严重影响经济效率,也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垄断性国字号企业关乎公众利益,绝不能允许少数人将国家和公众利益单位化、个人化。( A
七、 企业风险监控最需要注意的方面有哪些
八、 交建上世界银行黑名单是什么鬼
目前国资监管部门和央企国企总部对境外国有资产监管大多依靠“自己管自己”的内审机制,一些监管空白点的背后,境外国资经营中存在诸多乱象:
——利益输送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在巡视中,中石化被反馈的问题就包括“经营管理人员利用掌握的资源和平台,在海外经营中搞利益输送和交换”。而此前王雪冰、张恩照等落马国有大行负责人,也曾在国外通过受贿等方式将国家利益变成个人利益。
——参与海外腐败行为,国企上行贿“黑名单”。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乐近期在“强化企业合规,推进依法治企”研讨会上透露,有12家中国企业上了世界银行的“黑名单”。记者看到,这份“黑名单”中包括大庆油田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工程集团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国企。(据新华社电)
参考文档
下载:证监会公布了批准原油期货交易的通知《执行交易纪律》《期货今天交易吗》《证券期货3号》《保德期货》《炒期货高手》下载:期货亏损怎么办更多关于《中航油金融衍生品交易巨亏案例》的文档...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推坊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lyfang.com/store/233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