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浮躁 第4部分阅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衷诰退祷翱瘫∧烟k渌灯缎飨凰溃以谙捎未u笫拼。商锛一乖谑仆罚俨坏媒匆帐八
韩文举说:“现在是什么世道,地分了,庄稼各人做各人的,我不犯法,谁也不能看我两眼半。他田中正书记到了河口,我不让他坐船,他也得光了屁股趟水走!”
话到这儿,河对岸出现一个人,软软地喊船。韩文举说:“瞧,谁到这儿,不给我低三下四!”船摇过去,接过来的却是寺里的和尚。大家立即又乐了,叫道:“和尚,深更半夜的你到哪儿去的,莫要做了花和尚再让把庙烧了!”四十年前,寺里长老是个色鬼,长年蓄一个粉头在佛堂后的暗洞里受活,被百姓群起攻击,一把火将寺烧了。寺院重建后,这和尚倒一心念经,待人十分和善,常被村民作践,也不生恼。当下说:“罪过,罪过。佛性本在人心,心正则诸境难侵,心邪则众尘易染,能止心念,众恶自亡。众恶既亡,诸善皆备;诸善要备,非假外求。悟法之人,自心如日,遍照十方,一切无疑。”
和尚每遇难堪,就口诵佛语支应,且一脸正经。韩文举见话说得远了,就问道:“和尚是从哪里回来的?”
和尚说:“从白石寨云驾而来。”
韩文举说:“白石寨那儿麦收停了吗?”
和尚说:“白石寨一带今年麦客多,一亩地六块钱,人要放抢了似的,麦子全都碾晒入库了。想来也是可笑,人生在世七窍俱生,多有受惑,性是万恶之首,钱为熏心之根啊!”
韩文举便骂一句白石寨人有条件做生意,挣得钱雇麦客;却不同意和尚的观点,说:“和尚,你是法门之人,我们尘世怎能比得,没有钱你让我们喝风屙屁去?”
和尚说:“但凡见性之人,虽处人伦,其心自在,无所惑乱矣!”
韩文举就笑了笑,回头往岸上各个掌火扬场的场畔看看,不免也心胸达观地说道:“和尚,白石寨的麦子哪会有咱这儿麦子厚呢?今年收成好,你们庙里又该热闹吧,到年底,和尚吃供油吃得肥头大耳,连老鼠怕也肥得亮光油色的了!”
和尚说:“这倒不一定!白石寨麦收得这么紧,是有原因呢。满到处传一股风,说是上边政策要变的。先前到白石寨,粮价没有菜价高,寨城的人全拿粮食换鸡蛋,一斤换一颗,还是个儿小的。现在不了!说是又要收地了,地一收,集体去种,以后粮食又该涨价了。可见治国之道亦正是治心之道,欲要治国先治人心,治心不能以物归治,我佛无修而修,无得而得,能使学者,还其天识,如黑而迷,仰目斗极啊!”
众人并没有被和尚的说教所动,但他带来的消息却使大家顿时怔住,韩文举第一个就害怕起来。韩文举害怕的不是粮食涨价,他能吃得了多少?他和小水都是劳力,上不养老,下不供小,粮食再紧张,少得了他一张嘴吃的?韩文举害怕地一收,集体经营,那仙游川又是田家管理,那田中正真的要报复了!心里不悦,要和尚爻测,说:“和尚,你虽教我《六十四卦金钱课》,但毕竟道行不深,人都传说你有一本《透天机》,上面从三皇五帝到下一辈人的下一辈人朝代,分分明明记载着。你查查,是不是朝代有动?夜里看天星有变化吗?你不是说今年风调雨顺,必是国泰民安,怎么又起这股风?”
和尚没有《透天机》,夜里观星斗变化,也只是晓得翌日风雨阴晴,即使一张嘴再能说,说到政治上的大是大非,和尚的嘴就只剩下能吃饭。“夜里起来看过天象,好像有变,好像又不变……天下这事如同州河的风雨一样,说不定的。合合分分,分分合合,不停地变变也好……”
韩文举说:“好个屁!怎么能变?再变人心就不信了,地刚刚种得肥过来,农民有了一口饭吃!”
和尚说:“这真要问问神了,扶扶乩。”
福运说:“和尚,我不大信那个!”
韩文举说:“福运,你胡说!神你也不信?”
福运说:“要说神力无边,为什么‘文革’中毛主席一声令下,神庙要砸,一夜砸个稀巴烂呢?”
和尚说:“青青翠竹,尽是洁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我佛祖提倡直指人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毛主席是至人之生,同人者形,出人者智,父乾母坤,独肖元气,他也是神嘛。毛主席的神大,他管着百神啊!”
和尚说罢,也觉似乎太玄,不能以理服人,寒暄数句,起身回不静岗寺里去了。韩文举情绪颇不高,酒喝完了,也懒得到舱里再取。众人闷坐了一阵,索然无味,又没有瞌睡,不愿回去到家里炕上喂蚊子血肉,总不肯走。韩文举就自我安慰地笑一下,说:“不说了,说说别的。谁听过州河里鬼成仙的故事吗?”众人说:“没听过。”韩文举经多见广,常在渡口上叙说人妖夫妻,老鼠结亲之类故事,将土地未分前饲养室里的‘天方夜谭’移至了这只船上。今夜凉快,莫让和尚的话坏了情绪,负了大好时光,听听鬼怪之事倒令人心里坦然。
韩文举一说起这些,极易进入境界,将烦恼忘却个殆尽:“早年,白石寨是有个道观的,观里每晚要寄宿一个州河鬼。一日,鬼对道长说:‘今天有一男人要从渡口过河,阎王命我拉他做替死鬼。’道长不信。第二天果然见有一男人从此过河,刚到河心便沉没了,但不久又冒了上来。晚上道长就问鬼:‘你不是拉他做替身吗?’鬼说:‘那男人有八十岁的老母,儿子死了,老母也就没法活了,我已是鬼了,估且再做几年鬼吧。’过了一年,鬼又对道长说:‘明日有一妇人过河,阎王命我拉她做替身。’第二天,又果然有一妇人过河,刚到河心便淹没了,但不一会儿又冒了出来。晚上道长便问原因,鬼说:‘那妇人有个半岁的孩子,她死了,孩子就不得活了。我已经做了鬼,还是再做鬼吧。’又过了一年,鬼突然问道长:‘你修道了六十多年,都悟出了些什么?’道长说:‘流水遇土必浊,人要崇高,莫究人世烦恼。’鬼摇头。道长便问:‘那么,你做鬼十年,悟出了些什么?’鬼说:‘一个人变成鬼,该是他反省的机会,我反省了十年,知道了人为什么怕鬼。大凡是鬼,在世间有害无益。道长,你说呢?’这道长低头半天没有说话。鬼又说:‘你愿意为人间做点好事吗?五年之后,白石寨将有瘟疫流行,巫岭上的草木都是药,你随便采上一些就可以给百姓治病。到了那里,或许你还能见到我。’说完,鬼便消失了。五年后,白石寨果然瘟疫流行,百姓灾难深重。道长想起溺死鬼的话,上了巫岭采药为百姓治好了病。百姓对道长感恩感德,称他‘神医道长’。道长深受感动,便去巫岭寻找那鬼,找了多天没找到。一日正要下山,忽听背后有人喊他,回头看时,土地庙里走出一个人来,正是五年前那个溺死鬼,只是穿着打扮像个神仙。”
韩文举讲完,众人皆觉得有趣,于鬼不惧怕,倒可亲可爱。韩文举就又说:“鬼是不用怕的,我一个人在船上,夜里也常有鬼来,它来它的,我睡我的,百无禁忌!大前日晚,天半阴半晴,没有出月亮,好像又有月光。我要拉屎,嫌离渡口近了,风把臭气吹来,就到河边下滩去拉。走到那片石滩边,看见一双花鞋齐齐摆在一块石头上。心想,谁家女人将鞋丢在这里了,踢一脚,把鞋踢下石头,一只朝东,一只朝西。去远处将屎拉了回来,却见那鞋又齐齐地摆在石头上。看四周,并没一个人影,我知道这是鬼捉弄我玩的,偏不吱声,回来倒头就睡了。到了后半夜醒来,看见岸上有一个穿白衣的人往村里走,一边走一边说话,过一会儿一个人从村里走来,却是田中正书记。我问:‘刚才过去的是谁家媳妇?’田书记说:‘没人呀!’我说:‘这又是鬼了!’田书记倒吓得变脸失色,直在船上坐到天亮才到乡政府去。”
韩文举说得痛快起来,哈哈大笑,众人也便笑起来,目光倾注河面,月下一片光亮,水声溅溅,似乎鬼这时也就在那光中声中,全是温柔调皮的样子。
一个人就说:“韩伯,你在诳我们了!田中正书记是怕女鬼吗?你老是看眼花了,怕看到的是田中正书记去找陆翠翠了吧?”
说到陆翠翠,韩文举声调低了,说:“这可是你说的!陆翠翠怎么啦,田中正书记怎的去找了她?”
那人说:“韩伯你别装糊涂!田中正是吃在碗里看在锅里,陆翠翠毕竟是个处女呀!”
韩文举却骂了一句:“处女?她只是没生个娃娃来!他真勾上那翠翠了,那可是个女鬼,女活鬼,够他折阳寿的了!”
话题扭转过来,这伙人就从陆家说到田家,快活时笑一通,愤恨处骂几声。福运则一直头埋在两腿之间不动亦不语。韩文举在摇他:“福运,你睡着了?”
福运没有睡着,他先被鬼所迷惑,满心里想着鬼全是女的,某一夜会从他的门缝里悄然飘进,他福运是不会害怕的。到后来大家说起陆翠翠,他首先倒想起田中正那个嫂子,可怜这个女人要当一辈子寡妇了,不知她又是什么鬼变的。
福运正想入非非,果然一个女鬼在叫他,声调拉得长长的,像孩子拉下屎了叫舔吃的狗。这女鬼却实实在在是人,是田中正的嫂子,一边叫一边从村里直下到渡口来。
赤身裸体的男人本能地立即两腿夹起来,月色苍茫中弯曲了身子。福运一边慌慌张张穿裤子,一边回应:“是田婶吗?你先不要过来,都是光屁股哩。我的裤带呢?”
妇人就笑了,偏不停步:“我又不是十七八的,你吓唬我吗?”
有几个男人一时穿不及,扑扑通通溜进河水里。韩文举却已经站起来了,他对这妇人已没了多少怨恨,更多的则是一种可怜,问:“夜深沉,你也是睡不着吗?”
妇人说:“我哪有你们清闲呀!你们全有劳力,地里收停了,场上碾净了,我们家的麦子全堆在场上还没动梿枷!英英她叔也不见回,顾不上家,英英单位也不放假,你说我苦不苦?”
韩文举说:“书记是忙,他是有应酬的事多哩!可话说回来,家里那么多挣钱的,还在乎那一点粮食?”
妇人说:“我家里能有几个钱呀?她叔和英英挣的都是死钱,村里谁家也比得上我们,金狗不是要成万元户了吗!”
韩文举说:“金狗那万元户,蛇大窟窿粗!哪儿有你们家一个钱当两个使?”
话说出口,韩文举心里就打闪,想起和尚的话,一种阴影又袭上心里,放软了舌头说:“你是来叫福运去帮工的吗?”
妇人说:“福运一个人,无牵无挂的;福运,帮帮我去,工钱我是不亏你的。”
福运就笑了:“我哪儿要了工钱,你顿顿有肉就对了。”
韩文举说:“你嘴头倒馋,田书记家是什么人,能亏你下苦人?明日我有空了,也来帮你家扬扬场。”
妇人说:“你是请不到的人!她叔几日回来了,请你去喝酒,前几天有人送他几瓶四川老窖,好好灌你个稀软!”
韩文举心下想:谁又送他酒了?这些日子去送礼的人多了,必是有了什么变化。就问:“田书记没说什么消息吗?听说白石寨有风声,这地又要收,真有这事?”
妇人说:“这是上边的事,我可不知道。但听说现在各管了各,都去发了疯地挣钱,钱全归了个人,国家倒缺了钱,这样下去,怕也不是长法?”
韩文举心寒了,知道和尚的话不是信口胡说的,就后悔自己不留后路,将来要吃亏了。眼呆呆看着福运跟着女人走了,锐声叮咛:“福运,去了就要舍得出力呀!”
众人也就操心起场上的麦堆来,似乎火燃眉毛,得赶快将今年的麦子收存藏好,方是起码良策。就全站起:“夜不早了,得回去了!”一溜上岸各自散去。韩文举空落落呆在船上,看着那堆火化为红炭,蒙了白灰,最后黑下去。
后半夜,“看山狗”叫起来,仙游川的大麦场上一切寂静,蒙眬中的韩文举掏出六枚“宝通”铜钱在船板上撒开,但苦于月亮已坠,看不分明,也懒得去看了,痴眼守着船尾处水里的那一颗孤星发怵。
第六章
韩文举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他闷闷不乐在渡口上呆了几日,却见一切安然如旧,河运队照常船只往返,走白石寨,下荆紫关,去襄樊,赚钱发财,洋洋得意。且白石寨的小水人也没回来,也不来信,看样子,白石寨方面并没什么大的变动。白石寨那边没事,两岔镇也就没事的,和尚真是逮住风就是雨,白吓唬他一场了。但韩文举毕竟是精透了的人,他要彻底静观了一切形势方可决定下一步言行的,便将一颗小小的聪明收藏起来,有心暗中再探探田中正的口气。
田中正却好长日子了没在渡口上出现。
麦子全部收清后,州河两岸似乎瘦了许多,有些农活利索的人家,点种了包谷,开始了一年一度蒸了新麦面的馍馍走亲访友的“送夏”了,那些女儿、女婿在拜望了泰山泰水之后返回,孩子们无一不带有外婆外爷赠送的花饰“糊联”。这些殷实了的男女老幼见天每日在渡口上喊船,韩文举一边和人家说趣话,斗花嘴,一边心中哀叹自己的悲苦,思想自己无儿无女,守一个小水,偏偏年轻轻的做了寡妇,使自己人到晚年享受不了“送夏”的馍馍,也享受不了对外孙的一份怜爱。田中正家的麦子收得最晚,种包谷时,也是田中正从镇上叫了一帮人去他家耕种的。偶尔在一个云遮月亮的晚上,田中正搭船回仙游川了,韩文举瞧他神色匆匆,脸黑了许多,也瘦了许多,一上船就默默地吸烟,他一颗心就发紧了。待船摇至河心,烟波弥漫,空阔一片,便怯怯地问:“田书记,久不见你回家了,乡政府事情忙呀?”
田中正说:“忙透了!”
韩文举说:“人都眼红你们做领导干部的,却不知你们这些人忙呀!共产党的会多,费脚,费嘴,这倒罢了,那份心苦,谁受得了呀!田书记,近些日子又有什么动向了?”
田中正一根烟抽尽了,又续上一根,说:“当然有动向。”
韩文举再问:“你说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田中正说:“是好事也是坏事,是坏事也是好事。”说完,就不再言语,只笑了一下,船到岸就回村去了。
怕什么就有什么,韩文举嘴嚼田中正的话,似乎是模棱两可,但人家是官,咱是草民,官对于草民用不着促膝相谈。瞧他那匆匆神色,那临上岸时奇奇怪怪的笑,韩文举的一颗心又不稳妥了。
世上的人有大聪明和小聪明,大聪明是糊涂的,是愚;小聪明则往往要被小聪明误。田中正的心神烦闷并不是韩文举所揣度的那回事,他长久日子不回家,茶饭减退,夜寐失眠,是被另一件事所困扰。家里那位半老徐娘的嫂子,愈来愈紧地逼他“熟亲”,而县委田有善的叮咛,也使他把一颗浪荡之心收拢,思考着近期“熟亲”事宜。但是,陆翠翠竟怀孕了,这位熟得像紫葡萄似的女人,一沾手就流水,那么容易就怀孕了,真是该生孩子的不生,不该生的却生!翠翠一怀上孕,就提出要与他结婚,将以前的温顺劲儿全然消尽,凶得像一头母狼,他要她坠胎,她就要他写下娶她的手据,否则她就要将孩子生下来,看田中正这位书记的脸面往哪里搁!田中正骑在了虎背上,上下两难。恰这时县上拨来两个招工名额,是州城报社招收去培养做记者角色的。名额在全县只是这两个,县委书记田有善却要将这名额作为一种鼓励和表彰的奖品,念及两岔乡办河运队有功,便全部下达到两岔乡。田中正立即苦海里碰到一舟,先将英英第一个考虑,来安稳住嫂子的惶恐之心,再是将此事告知翠翠,翠翠便一定要求让其弟去占第二个名额。田中正就和陆翠翠谈判:其弟可以保证去,翠翠肚里的孩子就得打下来,结婚一事缓一步往后再说。陆翠翠一同意,田中正就找来田一申,让他以寻找推销货物的名义,领陆翠翠到远远的荆紫关去打胎。
这一天,田一申和陆翠翠搭坐了一只去荆紫关的船,韩文举在渡口看见了,瓷眼眼将陆翠翠从头瞅到脚,心想这女人长得就是妖,三分是人,七分倒是狐狸精,便想起自己年轻时在白石寨、荆紫关的窑姐儿楼上见过不少这类女人,不觉生出几分鄙夷,在河中呸呸吐了数口。这一吐,陆翠翠有些脸红,韩文举立即意识到这是邪不压正,小聪明又上来,想成心戏弄一下这小狐子了,说:“这位是翠翠吗?渡口上难得见着你啊,你这是去白石寨买药品吗?”
翠翠眼睛飘忽着,说:“是到白石寨的。”
韩文举就说:“白石寨是热闹地方,是该风光风光的!翠翠,听说你爹承包了卫生所,生意还好吗?”
翠翠说:“还好。”
韩文举说:“怪不得翠翠穿得这么艳乍,翠翠,瞧你这体面,将来要攀个官样人家哩!”
正在船上忙活的田一申听见了,就硬着声说:“老韩,你这个酒鬼,八成又喝多马尿了,你管得着人家女婿如何,反正找不着你的!”
韩文举说:“田队长,我这话说错了?你敢和我打赌,翠翠攀不上个当官的吗?!”
田一申严肃了脸面说:“老韩,我告诉你,你那臭嘴真要检点些才是!好多人反映说,你在渡口上散布许多不利形势的话。你说过现在的政策要变了这类谣言吗?”
韩文举立即老实了,说:“这话我说过的。”
田一申说:“这是什么意思?你对目前政府的政策不满吗?要搅乱人心吗?是你制造出来的,还是贩卖别人的?”
韩文举想说出这话是从和尚那儿听来的,但他不想牵涉了外人。说:“坐船的人说的,我真忘了那人是哪里人,姓甚名谁,他是穿了个蓝褂的。”
田一申说:“你这个老鬼头!要是在前几年,你就吃不了兜上了!”
韩文举陡然心境阴沉,看着田一申扶着翠翠上了那只船,开拔下行,他锐声地说:“田队长呀,你以为我是盼政策变吗?我打听这消息,提说这消息,全是害怕政策有变啊!”
田一申却再不理他,船慢慢在河心漂远,最后变为一点,于天和水的交界处忽地消失了。韩文举霜打了一般地立在渡船上,突然间,却十分兴奋。想:田一申的话不是说明这政策不会变吗?哼,只要这政策不变,你田一申当队长,管得了河运队的船,却管不得我韩文举的渡船!田中正也管不住的!!
韩文举心里高兴起来,就立在渡口狼一样吼着喊福运。但福运不知死到哪里去了,不来陪他说话,也不来喝酒。韩文举自个喝了几盅,总觉得无人交流,喝得也没了滋味,看看天色向晚,渡口上已无搭渡之人,便将船泊在那里,进村去找福运,才知道福运又让田中正的嫂子叫去深翻一块菜地了。老汉惆怅半日,忽想起金狗,直脚往不静岗去。
金狗这半年来,越发对韩文举殷勤,韩文举也越来越服起了金狗。这小子,在岸上倒还罢了,一到水上撑木排,就是忘乎一切的亡命徒,韩文举觉得自己年轻时闯州河也没这么个帅劲!这期间,每次放排归来,金狗就要到渡船上和他坐坐,差不多要掏出一瓶好酒给他,说:“这是小水捎给你的!”韩文举就要夸说小水一通,然后将酒瓶打开,两人共享,有几次喝醉了,流着泪说:“我这小水待我这般好,我对不起侄女呀!论人才,论品德,论性情,我的小水是活该有福的人,可她偏偏命苦,无缘无故地做了寡!”遇到这阵,金狗也伤心落泪,百般劝慰,一直待到韩文举醉沉睡定方回家去,往后更是孝敬韩文举如孝敬矮子画匠一样。小水捎来的酒还是不断,韩文举就写了一封信让金狗捎给小水,说他这里一切都好,收缴的船钱够他喝酒的,让她在铁匠铺里攒下钱了,自个好好蓄着,以后有了好的对象,也好经营她的新家。但小水很快寄来一信,说她根本就没捎过酒,酒全是金狗掏自己钱买的。这韩文举就疑惑了,不明白金狗是为什么。他忽儿想到金狗是不是有别的原因,打问别的人,别人全只是笑,说:“那多好的事呀,谁要给我买一瓶酒,我就去烧高香了!”他在一次金狗又拿了一瓶酒给他时,他说:“又是小水捎的?”
金狗说:“她说,让你天天喝点,但不要喝醉,人老了拿不住酒劲了!”
韩文举直愣愣盯起金狗,说:“金狗,你原来是个说谎的鬼头,你以为我不知道吗,这酒是你自己买的!”
金狗脸色大赤,立即笑着说:“是我买的你就不喝了吗?我自小跟你喝酒,我不能还你吗?”
韩文举说:“你老实给我说,你的用心是啥?”
金狗脸色更红了,却平静地说:“有什么用心,你让我喝酒也有用心吗?”
韩文举想了想,这话也是,便将心底处泛上来的某一种想法又悄悄压下,不再提说。两人开始坐喝,喝到酣时,却狡猾地冒出一句:“现在的事情,老年人重要是重要,但老年人毕竟老了,说什么也都只是个参考罢了,问题还在年轻人,是你们年轻人的事!”
他说完这话,漫不经心地,却暗中看金狗的神色。金狗一字一句听在心里,也装作一派混沌,天地不醒,倒反问道:
“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使韩文举心凉了许多。
这夜韩文举到了不静岗,金狗却也不在家,他是收清碾打种毕包谷后又下河去白石寨,几日没有回来了。矮子老爹在灯下用烟煤子和制胶质墨块,热情让韩文举坐了,小而生光的眼睛直瞅着问:“你让金狗去白石寨捎买了什么东西吗?这孩子应人事小,误人事大,他几天也没回来了!”
韩文举说:“我有什么可捎买的,来看看他,不知外边近日又有什么动静了!”
矮子问:“出什么事了?”
韩文举正不知话怎么说,门前的狗就咬,接着有一束手电光从门洞照进来。韩文举还未看清来者是谁,那人就高喉咙嚷开了:“哎呀,老韩伯你在这儿!我在渡口喊船,就是无人应,害得我趟水过来,一边趟一边骂:这老不正经的又跑到哪家娘儿们屋里去了!”
韩文举说:“蔡队长,你好作孽!两年前州河涨水,冲下一个女人,三十郎当,我救她上来,她跪在我面前磕头,说要报答我,我说:怎个报答?她说给我钱,我不稀罕她的钱。她后来要用身子报答我,我拍了拍那腿上肉,肥嘟嘟的,就让她穿上裤子去了。东西倒是好东西,人不中用了啊!”
三人大笑,矮子骂道:“你好过口上的福!文举,你这张嘴遭的罪多,下辈子变驴变马不得转世的!”
蔡大安坐下,将黄狗按在身边,问矮子:“金狗还没回来?”
矮子说:“文举也来找金狗的,有了什么紧事,深更半夜的让你来?”
蔡大安没有立即说,看了韩文举一眼。
韩文举就说:“你们有要事,你们谈,我去卧屋抽烟去。”
蔡大安说:“你和金狗家关系近,你坐着,也不是什么绝密,是关于金狗的好事,你听听不要传出去就是了。”
韩文举就坐下,显得漫不经心的。
蔡大安说:“明日得让人去白石寨找金狗回来!州城里报社要咱县推荐两名搞新闻的人,田书记向县委那儿讨了这名额,意思想让英英去。还有一个名额,我推荐金狗,金狗在部队就搞过这项,又是复退军人,正好是个安置,可田一申却要推荐另一个人。”
韩文举听说招收干部,他不懂新闻这个词,问明就是做记者,记者这名儿他是知道的,心里直替金狗激动!当听道田一申要推荐另一个人,就问:“是哪一个人?”
蔡大安说:“是镇东的那个陆小六。”
韩文举说:“陆小六?”
蔡大安说:“说她姐姐你就知道了,叫翠翠!”
矮子还在迷惑,韩文举就叫起来:“是那小狐狸精?她不是和田中正黏乎上了吗?”
蔡大安大惊,问道:“这是你说的呀!你怎么知道?”
韩文举直觉失口,后悔不及,赶忙说:“这权当我胡说,我也是听外人说的。”
蔡大安则站起来,去门外看了,回来压低声音说:“你们既然知道了这事,咱就在这全说出来,出门就算完事。这翠翠就是田一申给书记牵的皮条,他想让书记和这翠翠结婚,这不是成心拉领导下水犯错误吗?翠翠现在怀了孕,逼书记成亲,可书记总不能为一个臭婊子坏了前程呀!那翠翠就要挟不坠胎,书记只好以让其弟去顶这个名额为条件,才同意和田一申到荆紫关打胎去了。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让金狗回来,快些去乡政府报名,估计乡政府要提供四五个人选,州城报社再来人考察。这事误不得,越快越好!乡政府不让把内部情况透出去,但金狗和我是什么关系?就是犯错误,受处分,我也得来透透风呀!”
矮子顿时慌起来,脚手乱动,不知怎么感激好,忙取酒来招呼。韩文举便插嘴道:“金狗我早就看了,相不是凡人相,这小子去了州城报社,他会成个大人物的,仙游川也不是光田家巩家出人的!可话说回来,田书记既然答应了陆翠翠,他还能改口吗?”
蔡大安说:“事在人为,要么急着找金狗!金狗条件最适合,田一申却死不同意,这人表面上和金狗亲热得不行,背地里却使绊子,我算把他看透了!”
韩文举说:“你们河运队不是盈利好大吗,听说田一申在白石寨货栈,做生意挺有一套的?”
蔡大安说:“那人最鬼,外面倒落个大名声。河运队还不是金狗他们出的力,问问他下了几次河,跑了多少路?他只会卖嘴!光想揽权,好像河运队就是他一人功劳!”
矮子一边添酒,试探地说:“田书记不是挺信任他吗?”
蔡大安说:“我对田书记就是这一条意见!不知他怎么想的,偏要用田一申?!大家都不满田一申,私下议论纷纷要撤换了他,田书记见闹得事大了,同意开河运队大会民主选举,他就给田书记上美人计了。金狗回来,你要让他联合大伙就不要投田一申的票。那算什么东西,河运队现在经济上也一堆问题,再让他管下去,非烂包不可!”
韩文举不大明白河运队里事,也不敢随便发表意见,却纳闷:一个河运队两个队长,倒矛盾得尿不到一个壶里,这不是和当年老支书与贫协主席一个样吗?怎么搞的,吃国家粮的,吃农业粮的,大小当了官就都不和?!不和就不和吧,与他韩文举屁事,他韩文举倒高兴起来了:河运队既然还争争吵吵当头儿,就把金狗的好事吵出来了!他将酒壶提起来,直嚷道酒干了,作践矮子家里要没酒了,他到船上去拿呀。矮子就又取了一瓶,三个人碰了一盅又一盅。
韩文举首先就喝醉了,说:“蔡队长,听你说,田书记的英英也要去报社?英英不是在两岔镇商店吗,有了国家的饭吃还要占一个名额,那女子能写文章吗?”
蔡大安说:“这名额不是田书记到县上要,能拨到咱乡上吗?不拨到咱乡,金狗能去?什么事不是人干的,业务不熟悉可以学嘛,呆在商店自在倒自在,出息能有多大?”
韩文举就勾起一件往事,说:“十年前,州城报社来了一个记者,说是采访,问我当年仙游川田家巩家闹革命的事,我说了一上午,人家就走了,后来报上登出来好大一张。记者是大本事!没本事的人当个官是行,要到报社去写文章,英英我看难哩!”
矮子说:“他韩伯,你怕又是醉了!”
韩文举站起来,说:“是喝多了,人老了,拿不住酒了!四十年前,我喝过二斤白干,到白石寨妓院去,那臭牙婆子以为我醉了,要我三个大洋,我骂了她一顿,和那白脸子睡了,临走倒还偷了她一块胰子。今天是喝多了,蔡队长,我不陪你了,我到船上去,你要回去,河岸上喊我。别人我不摆渡,你是要摆的,摆。”
韩文举从门里往出走,矮子问能不能回去,回答却能的能的,真个摇摇晃晃走了。
回到船上,福运却在舱里等他。
福运浑身湿汗,直打饱嗝儿。韩文举说:“忙了人家半夜,讨了什么吃的?”
福运说:“真有肉的,我吃了十二片。”说罢却脸色赤红,作难了半晌说:“韩伯,你说那妇人好不?”
韩文举醉眼发痴,问:“给你吃了肉,你就说她好?”
福运说:“我是说……”却不说了。
韩文举怔了一下,酒有些醒,问道:“这妇人还给你更好的了?”
福运点头。
韩文举一把扯住:“好呀,福运,你倒还会这个?那妇人可是书记的嫂子,比你大十多岁的!”
福运就慌了,说:“韩伯,这我可没干什么,我挖了地,回去吃饭,那妇人直给我夹肉,肉吃了,她说我乏了,就让在炕上展展身,她就脱了衫子,直嚷嚷热,我不敢,我怕人家没那个意思。后来她坐得近近的,我又怕了,怕人家这是给我上什么计。我说要上个茅房,一出门就到船上来了。”
韩文举一口唾在福运脸上,骂道:“你个没出息的,那女人能给你上什么计?我要在年轻,管得了这些?她就是有计,你也该将计就计!”
福运还呆在一边,惊慌不已。
韩文举笑得不可收拾,寻着词儿作践福运,后来就倒在一边,说:“你小子没种,你不知道田中正在外边相好的多吗?那妇人四十出头,正是发狂的时候,三十如狼,四十如虎,她一是守不住,二是也要报复田中正。人家不寻我……我是不行了,你小子五大三粗的,却不会收拾女人!”
说罢,头一歪,一摊污秽吐出来,再不言语了。
第七章
白石寨城南门外,沿州河是一溜高低错落的破房子,因为不属城建局所规划,全都简易结构,但巧妙性、艺术性却令人叹为观止。州城下来的画家,留着很长的头发,非男非女的,常对着这里作画。这房子并不作基础,墙沿着岸石往上砌,砌成炮楼状,里边就有一架木梯,或是两根绳子上系着木棒的软梯,就可以钻入楼上的一间。岸若不是青石平面,主人家又没有足够的材料,那就垒两个石柱,高悠悠上去,盘踞一个木阁楼。阁楼的窗子皆日夜洞开,有无数的丑美眉眼在州河上望。河面上虽然有风,但州河的水好,无论丑美,脸子却是十分之白。每于清晨,雾从河面上起身,渐渐爬到这些房子顶上,寨城里就像处在打开的馍笼里,街灯半昏不明,显一团羞涩的橘黄。南街,是条老街,就只响动笃笃的脆音,这是挑水的人趿了僵硬的塑料底鞋在石板街上的声动,或者是放圈的早猪,后边有挑了屎尿担的人,只待猪的尾巴翘起,就急忙跑近去用勺接了,倒在桶里,然后勺在桶沿上磕得十分有节奏,如古时的更梆声。这个时候,城外的破房子已经在雾中清楚,一道十分鲜艳的霞光从州河东面水上铺过来,直腐蚀了凹凸不平的石头墙,又一直铺到河的西面,衬出有三四只梭子船、木排摇曳而来。睡在小木石楼上的妇人,一颗蓬头探出窗来,咿呀地叫一声什么,随之将一盆臭水泼下来,重重地在河水面上溅起。清早的河边是臊臭的。州城来的画家常常被这臭水溅及,骂一声“霉气”!那楼上的妇女听见了,忙将帘子放下,嗤嗤地发一阵谑笑。或者画家们正对着那石柱素描,便看见石柱之上的楼底,有一个洞,正一个白嘟嘟的东西蹲着,是在拉屎,恨不能一个石子击上去,取几声“哎哟”解恨。若是冬天,这石柱中间,就冰冻起一个粪柱,有郊远乡村的农人便锤子打砸了,如凿下一节溶洞的石雕,拉上柴排运过河面。这情景别有风采,但往往画家不在此季节来白石寨。若是到黄昏,寨城里差不多苍茫昏暗,河岸上还挺光亮,东边河滩上就一溜一队拉纤人,整齐地排列,一声地吼唱,身子斜到与沙滩平行般地前进,船就慢慢靠了岸边。而与此同时,木石楼上的窗口全趴着脑袋,岸头又站满了人,一起对着船上下来的船工喊:“住店吧?五角钱一夜,被褥干净,有吃有喝!”眼睛就盯着上岸者腰间的牛皮大钱夹。船工们享受了人生的荣耀,想象着战场上凯旋而归的将士威风的味道莫过如此,故全不作答,自己忙自己的,扬长而去。船工是有各自的目的地。只是那些经验未足的,面善心软的,终被开店的包围,如一只羊被众多的狼所撕,结果受力大的携去,于一间木石楼上住了。这木石楼上床十分之小,被褥乌黑,半夜里浑身瘙痒,黑暗中也摸得出四个五个肉乎乎的东西,用指甲挤出一声小小的“叭”!再是,楼板裂缝,楼下有光透上来,看得见店主人的小两口曲尽绸缪,极致了肉体上的杂技,便一时难忍,咬指抚心,倏起倏卧,也在不觉之间将被褥弄得点点脏斑。
金狗是从不住这种店的,每次回来,皆是在河里洗净身子,衣服也于半路洗了晾在排上,至排到岸干了穿着在身,就直直往寨城南街铁匠铺去。骨碌碌的饥肠和眼睛,让小水用饭用酒塞饱了,眼睛也看够了,偶尔于黑暗处交个口,出来对火炉边的老麻子告一声:“伯,我去货栈呀!”回头再一看,门帘处是小水炭红的脸。
这麻子什么都知道,偏唬道:“金狗,你叫我什么?”
小水说:“外爷你老了,我叫人家是叔的!”
麻子说:“我哪里老了?我要他金狗叫我爷爷,他金狗敢不叫吗?”
小水就连脖子都红了,便对远去的金狗喊:“金狗叔,你要再来,别忘了给我外爷提瓶好酒!”
金狗却总未有提过酒,倒是铁匠麻子老以酒款待他。但无论如何,这个夜里金狗是睡在货栈的大铺里,他的话显得特别多,行无老少之序,言没雅俗之分。
一日,金狗和七老汉从两岔镇上十里的山村收购了上千斤油桐子,下行到了荆紫关,价格升了三倍。原本装些大叶烤烟,轻轻地逆河回白石寨,两个人正坐在荆紫关的小酒馆里对喝,馆门外来了一人。此人三十出头,青衣打扮,于街面铺下一张黄油布,放上一堆染红的麦粒和无数小纸包,身后的墙上张挂了三面红绸字旗,弯弯斜斜墨笔书写:“灭鼠能手”、“鼠敌”、“除害专家”。金狗早闻荆紫关三教九流人多,便听那青衣人手持竹板,口若悬河叫卖起来:“列位父老,乡亲姐妹,小伙子不才,却有报效国家之心,目下太平盛世,五谷丰登,但粮多鼠多,鼠害横行,特到贵地推销鼠药。我这鼠药是祖传秘方所制,老鼠见了就吃,吃罢三步倒地。世上卖药的多是行骗,贪图钱财,坏了这行名声,咱小伙子只为民除害!今年人口兴旺,鼠口也兴旺,世上既然生人,就得生鼠,人鼠争粮,不灭鼠,人有七分粮,鼠有粮三分。这鼠药先送后卖,第一包分文不取,如若有假,请列位看这面锦旗!小伙子家住两岔乡,姓吴名风,坐不改名,行不更姓,发现行骗,上告白石寨人民法院,甘受五花大绑,问罪投监,杀头丧命!”金狗听得两岔乡,心头一怔:两岔乡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