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肉文小说 > 风月无界最新章节 > 第2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风月无界 第2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雅惠,你正被老公宠爱着,这个男人会一生一世都这样宠爱你吗?肖洁,你为什么要爱上有妻室的男人呢?阿芬,你为什么不可以对老公温柔点?张迈,因为美丽获得的爱情曾经让你在事业上占尽便宜,同样也是这份爱情让你迷失在爱情中,从此厄运连连。我假设像你这样聪明美丽的女人如果心甘情愿地过一份平平淡淡的生活是不是更容易把握到手的幸福呢?“凡所难求皆绝好”,你得来的失去的那么快,是不是因为来的太容易太轻巧了呢?卡洛林?帕拉迪奥律师,这本书里最了不起的人物马可?卡兰德拉大概就是你未来的丈夫了,如果你嫁了他,真的能从风流的他那里得到女人一生梦寐以求的幸福吗?

  谢天谢地,看京威的《风月无边——教父身边的中国女人》不像吃蜡烛,看这本书就像我读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它们的共同之处是都有异国风情,故事情节都引人入胜。不同之处是中国女作家京威的作品能读到更多的文化理念的共鸣,毕竟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京威说,小说中的女性几乎都有原形,她熟悉他们,爱她们,同情她们,在写作时常常情难自禁,潸然泪下。我要告诉京威,受她的感染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也被有些情节、一些话语感动得落泪。我很想好奇地问问京威,小说中的女主角林艾维是不是就是她本人,如果不是,她如何能将艾维的心里刻画的那样生动,如果是,那么我要隆重地祝贺她九死一生终于虎口脱险,我祝愿她能够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归宿。

  txt小说上传分享

  评论4:相恋几时(1)

  相 恋 几 时

  刘 霞 景观设计师

  有人说中国的作家不能再写中国人在海外的故事了。从十几年前的《北京人在纽约》开始,影视作品上便大量充斥着中国人怎样在国外辛勤努力、卧薪尝胆地起家,而困难总是风起云涌。最后主人公们如何千辛万苦地站稳脚跟,当然为此他们必将失去爱情、家庭乃至信仰才能成功摆脱卑微的社会地位。

  眼下到了给这类作品做归纳总结的份上了,因为再也没什么新鲜的包袱去吸引观众了。

  本人作为一个没有在海外长期生活过的普通百姓,不喜欢这类作品还有一个原因,总觉的那些人脚是踏出去了,而生活无一例外仍在中国城里,周围也都是一些或好或坏的同胞,不断提醒着主人公怎样转变才能生存下去。而真正应该占据大多数的外国人则只能作为匆匆掠过的背景,要不就是性格统一毫无特点的大群众,如此牺牲自我地陪衬着中国人之间的那点家长里短、恩怨情愁。总之,它们还是在讲述咱自己的故事,只不过换了个地儿。于是看客们腻了,又有了新鲜玩意儿了,作家们也就去迎合新的喜好了。

  记忆中,有一个女作家海外题材的作品曾深深打动过几代人,她就是三毛。她的每一篇游记都能把你带入一个新奇的国度,那里的美景,性格迥异的当地民众,稀奇古怪的风俗以及或平淡无奇或动人心魄的爱情故事,经她笔下展开,仿佛你就身处其中,痴痴地看着那个国度发生的故事。

  所幸,最近经朋友推荐看了一本新进女作家的小说《风月无界——教父身边的中国女人》,闷骚型名字,隐忍着没有直白说出内容,让你无限联想地翻开篇章。

  文章开头讲一个中国女留学生林艾维,因为找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而终止了罗马的学业,独自跑到意大利黑手党活动频繁的撒丁岛开始了梦寐以求的职业生涯。由此,这个美丽的中国女孩彻底融入意大利社会,并由命运牵引着开始了与意大利男人的两段恋情。作者很在意对主人公的细节描述,在她笔下,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跳跃出来。

  林艾维善良、坚定,彻彻底底的中国人本性,她有着跟那个年代大部分人差不多的家庭出身,因此她就是个小人物的性格。她喜欢名贵的服饰、喜欢出风头、不解职场风云、对周围的人少有戒备、对朋友毫无底线地鼎力相助,真诚可爱得让人心疼。仿佛她就是你身边的某个年轻女孩,每天风风火火地跑来跑去。

  然而,命运的神奇力量把我们分割开来,把这个善良的小姑娘送到了美丽的意大利海岛,我们只能通过作者的笔触跟随她前行了。在艾维的带领下,我们看到了美丽的异域风情,看到了小城中居民的懒散生活,也看到了意大利黑手党人的强大势力。我们还跟随她走进名声显赫的时装公司,从一个小白领的角度体验时尚公司的职场风云。在这些生活赐予的经历中她也交到了朋友,有保守善良的房东老夫人、同样来自意大利平民家庭的公司女同事、对她略有好感的男青年、温州来的偷渡客,还有数量不多的身份高贵的人物,最重要的是她和两个意大利男人的爱情故事。首先是林艾维奇遇般地认识了风度翩翩的律师罗贝托,他们感情发展火速,很快就到了谈婚论家的地步。幸福中的女孩以为她已经走在通往中产阶级的道路上。然而,一次舞会上让她结识了喜欢中国女孩的黑手党接班人马可。生活的轨迹就此逆转。

  一年后,艾维终于和年轻英俊但充满危险的黑手党接班人马可走到了一起,一个不小心竟闯入了上流社会。同时,她也被黑手党神秘的危险因素所包围,历经常人无法想象的种种生活。艾维和马可象两个青涩的少年般疯狂地相恋着,甜蜜的时候令所有人都嫉妒,气愤的时候又不免让人忧心忡忡。几番欲生欲死的回合后,当艾维又一次满怀期望嫁给这个男人时,命运之手再次愚弄了他们。文章的末尾林艾维在幸与不幸间反反复复,最终与她爱的人、爱她的人擦肩而过……

  华人小说吧 m.hrsxb

  评论4:相恋几时(2)

  通篇读完,很是为林艾维惊心动迫的爱情伤神。也为这为女作家不凡的写作功利及广博的知识所打动。她对书中各个职业的描写都细致入微,包括意大利政府和黑手党在法律条文上的较量都似行云流水。对此篇所花的心血可见一斑。

  一直为喜欢女作家三毛的作品很少改为影视剧而婉惜。读京威这部爱情故事是深深被她作品中强烈的镜头感所震动,思想忍不住跟着她漂向那个遥远的海岛。

  又是一部应当风靡的作品,否则只有一句话“可惜了”。

  2008、02、04

  评论5:似曾相识的感动

  似曾相识的感动

  moondreamer 24岁 北京大学

  记得在新东方新托福培训的课堂上,30岁左右的口语老师经常给我们讲起她17岁从大陆高中毕业之后到berkley勤工俭学时的种种艰辛,虽然她现在已经有很体面收入很好的工作,但是说起当年的这些回忆,无论是类似刷盘子这种纯体力劳动的辛苦,还是在学校里身为华人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仍然唏嘘不已,曾经如此经历和考验,披荆斩棘一路走来,仿佛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又想到《the devil wears prada》中美丽聪明的女主角,出身平凡,却机缘巧合跻身于身处时尚最前沿的公司,土气地周旋于时尚靓丽的各个同事主管之间,忍受白眼和刁难,所能凭借的只有自己的努力和才智。

  还有身边那么多同学、好友,飘在异国他乡,每每在blog中贴出照片展现美丽迷人的异国风情,在电话里在msn中说些新奇有趣的故事,总是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家人,展现给外面;其中很多人都是家境一般的自费生,或是只依靠微薄奖学金度日,各中艰难辛苦,大概只会自己说给自己。

  所以在读完《风月无界》之后,很有些似曾相识的感动。艾维的正义感,在大部分情节中体现出来的独立和坚强,努力与不甘平庸,都让人觉得亲切和熟悉。身边就有一个个艾维的影子,有一点小虚荣却并不拜金,有一些天赋却还谈不上多么出类拔萃,从小就有生活的目标,虽然可能并不高尚博大到关乎国家关乎人类,仅仅只是希望自己和家人过上何等标准的生活,却善良和富有正义感,更知道一切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获得。

  一方面艾维是如此努力,凭借辛勤和天赋获得合法的身份、争取到正式而优秀的工作、可以信赖的朋友、以及梦幻般的爱情——相信罗贝托、马利安以及马可,不仅是因为艾维的年轻美丽或是异国风韵而爱上她,更是因为她的坚强独立,富有正义感和善良。另一方面,艾维绝对是幸运的,虽然出身平凡,但毕竟辛苦付出有所回报,能够遇到赏识自己的主任、朋友、以及爱人,在异国他乡遭遇不测、走到山穷水尽时,总有爱她的靠山会挺身而出拔刀相助。相信大多数在外求学或谋生的游子,还是在默默无闻的工作和忍耐,平凡而努力的生活。

  很欣赏艾维,只是有两点稍稍遗憾。一是正义善良如艾维,面对身为黑手党头目的亲密爱人,是不是会有翻江倒海般的内心挣扎?的确她收集简报,试图了解一些内幕,并敢于在马可面前质疑;也憎恶马可暴力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多次提出抗议。但似乎在看到和知道部分真相之后,略略挣扎就选择了回避和不知情,选择了爱情和可以不再无助孤单的生活。二是不太喜欢艾维的任性冲动导致自己被绑架。作为罗贝托与马可深爱的女子,聪明如艾维,在大致知道局势是如何紧张的情况下,怎么会贸然离开住所,怎么会在诊所贸然离开保镖的视线。一贯不愿意给别人增添麻烦,只在最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求助于马可,如此深爱马可的艾维,不会不知道自己的安全对马可的重要性,不会无视如此严密的安全措施,又怎么会凭白给所有人带来这么大麻烦。看到这一幕,又仿佛看到90年代的科幻或探险电影,总是给男主角添麻烦的女主角一样,只会在最危险的时刻尖叫或者做错什么事情,引出更多问题,让人无奈。

  也许因为身为女生,也许因为作者也是女生,所以很喜欢也很能理解书中对个个女子的细腻描写,无论是索尼娅,还是张迈,无论是外在形象还是心理活动,都感觉被描绘得如此真实丰满,甚至优于书中的两名男主人公。

  生活大抵如此,无论波澜壮阔还是平淡不经,我们所能做的也只有努力和坚持。祝福所有现实生活中努力的艾维们,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谢谢作者。

  华人小说吧 电子站

  评论6:速 写 京 威(1)

  速 写 京 威

  ——试谈《风月无界》的创作风采,小议

  《我愿意》中性描写惹来的蜚短流长

  张玉太

  小荷初露尖尖角。

  我总是在想,这些年来,为什么一批批女作家像是初绽的花蕾,一开放就卓然而立,引起读者的兴趣,令人欣喜!难道是作为女人的先天禀赋——细腻、柔情、敏感而有灵气,在文坛上涂抹了一片好风景?

  京威就是带着这部《风月无界——教父身边的中国女人》走上文学之路,敲开小说之门的。

  《风月无界》这部小说塑造了一个名叫艾维的北京女孩,寻梦他乡,历经与两个意大利男子的情感纠葛:一个情愿用自己的命与对手赌,却不忍用心爱女孩的安危下注;一个可以挥斥方遒、指点江山,却无法决定自己的爱情……诡谲迷离的黑手党世界,奇异绚丽的撒丁尼亚风情,追梦的中国女孩在黑白角力中辗转长吟、身心俱疲……

  京威第一部长篇小说就出手不凡,可喜可贺!这当中透露出她良好天赋和文学修养,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执著追求。

  小说中的艾维是个不甘平庸的北京女孩,她就职于一家意大利知名时装公司,饱受生活压力。很快,命运发生了逆转,一个从头到脚都宣泄着摄人魅力的意大利男人与她不期而遇,继而,这个男人以一种无往不胜、舍我其谁的魄力闯入她的生活,虽然这可能是一个“坏男人”……然而,备尝艰辛的艾维觉得,一个赏识她的强盗比一个爱她的懦夫好得多,最让她放心的是,有了他,不管身边哪一件糟糕的事情再度发生,都不会让她回到过去那种无助的日子……

  马可来自于意大利著名的黑手党家族,这是一个身陷在黑暗漩涡里的危险人物,同时又有着极度诱惑的一面,令女人欲罢不能。作者把艾维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刻画得细致入微。女主人公爱上这个男人,除了有外在的生存和物质因素,也有内在人性的一面。从某种角度说,人性是无法区分其阶级和社会属性的,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具有共同的东西——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现代版的黑手党人物,他可能是法官口中的危险家伙,是意大利人敬而远之的帮派分子,甚至像报纸上描绘的属于恶魔一类的恐怖分子。但无论如何,他还是一个如常人般有着七情六欲的男人,他是企业家,他的盈利并非都取自不义,他的手下不乏硕士和博士生——没有人能强迫这些知识精英们去放高利贷或者开妓院。借用书中那位意大利律师的说法:从干上律师这一行三十多年来,他见过的最不道德的人恰恰是制定宪法或叫嚷着维护人民利益的当权者……因此可以说,马可这个人物的塑造真实而生动,他与艾维的情感胶着完全符合人物性格发展规律。

  如果说要探讨这部小说的成功之处,那就是作者以情动人的写作手法。“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对海外中国女性的生存状况和精神困境,作者表现出的是激情血性的批判和以善为美的悲悯情怀。而对黑手党之间因利益分配产生的绑架、厮杀、复仇的描写,又给读者以强烈的冲击力。作者曾说,小说中的女性几乎都有原型,她熟悉她们,同情她们,在写作时常常情难自禁。这使我想到巴金老人的话:“我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这个‘感情重于才华’的写作秘诀,作者无疑心领神会。

  表现异国情调的作品,异域风情固然必不可少,搜奇猎艳也在情理之中,但如果缺少应有的内涵,只剩下“猎奇”二字,那样的小说是谈不上什么文学品位的。京威的这部作品,将以上诸多方面处理得比较妥当,首先是读起来好看,还可从中引发思考,既飘逸又不失厚重。作为一个初涉长篇的女作者来说,实属难能可贵。

  说到今后对京威的展望,我是充满信心的。就在这部小说定稿之际,我在今年7月份的《山西文学》上读到了她的短篇小说《我愿意》,我一口气读完并与京威通话表示祝贺。这篇小说描写了一个现代的北京女人,她在工作、爱情、家庭上的波折和无奈,造就了她敢爱敢恨的泼辣性格。小说文笔如行云流水,以单线条方式叙述故事,以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内心。特别是其中有关女性身体和性的描写,不拘一格,真实,热烈,大胆,开放,使人耳目一新,既打破了传统守旧的写作手法,又不同于那种赤裸裸的男欢女爱、沆瀣一气的床上游戏。京威的叙述和描写,不是色情的展览,完全是依据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发展所必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让读者体会到的不是“淫邪”,反而凭着这样的描写,抽象幻化为生动,生生把故事中那个馍馍拉至身前,似乎大可以聊上几句了。而,更多的读者怕是要喜欢闷骚的馍馍,对其必是好奇的,充满兴趣的。

  评论6:速 写 京 威(2)

  这部小说发表之后,据说有人看到后大为光火!视为性描写过头,淫邪下流——也许是我天资愚蠢吧,若有一点性描写就被视为淫邪下流,就有人迫不及待地跳出来点评,且理直气壮的很。他们对时下新鲜的文艺现象,既充当瞎子的角色,又极尽扭曲之评判;既远离人性,又缺少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更谈不上海纳百川的气度和胸怀。若照他们的主观臆想,人类的男女之欲大可以取消了,夫亦不必为夫,妻也不必为妻,统统远离性事,岂不干净!?记得鲁迅先生曾讽刺过,看见女人的白胳膊就去想要性交——这种人实在是不绝如缕,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必定会有。我弄不明白,某些人士为什么对环保、矿难、黑煤窑之类的悲惨噩耗打不起精神,而对脐下三寸——却如此关注,死咬不放,坚持不怠?难道一个女人的胳膊腿儿竟比那些大事件来得更惨烈不成?这真是可笑、可悲、又让人心伤的!

  京威曾开玩笑说她是带着笔跳进万丈深渊寻求人性最真实的某种精神。对此我毫不怀疑!

  这部短篇小说,可见其笔法的张扬和潇洒,是性子使然,还是才情所致?我与京威几番谋面,觉得她经历挺拽,文字挺拽,用她自己的话说,二十岁时她是一更拽的女孩!一天天年龄走了下坡路,才情却是前行的,只是那份傲俗的习气没变,形成了她不拘一格的创作风格。

  所以,京威被人关注,不足为奇。

  我们毕竟是人,七情六欲加上物质生活丰富了我们,所以我们极其需要一种真实情感的流露,一种符合人性的、至少是不做作的生存方式。我想,京威做到了这一点。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讲,这是生活稳定,公民权利得到保证的幸事。

  这个社会,缺失一些东西,让真实不敢袒露。

  这个社会,有些条条框框,让人固步自封,自我愚弄。

  太真实了,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

  貌似君子的,其实早就被人唾弃。

  这很有趣,幸好我们已学会分清真伪和对立牌坊之流的厌恶。虽然身体是走了下坡路,脑子却是正当年。

  行文至此,我真的是和尚打伞,有点诚惶诚恐。我倒是不在乎那些“淫邪、过头”论者继续冒出头来,全当给京威的《我愿意》发锦旗了。我有兴趣看这场“涉黄”之说怎么被某些人士继续进行下去,让更多的民众看到、听到。

  2007年12月于北京临风斋

  《风月无界》由作家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主要人物关系表

  林艾维:留学意大利的北京女孩,就职于意大利凯尼尔时装公司。

  罗贝托?费里尼:一个具有正义感的意大利律师,艾维的未婚夫。

  马可?卡兰德拉:意大利黑手党卡兰德拉家族的新生代力量,伊卡鲁斯公司注册所有人。

  索尼娅:意大利女孩,艾维在凯尼尔公司的同事。

  博罗迪:《 评论报 》副总编,后效力于卡兰德拉家族。

  弗尔巴哈:地方检查官,曾参与对黑手党人的“世纪审判”。

  马赛罗:地方检查官,后被黑手党暗杀。

  艾达:艾维在撒丁岛的房东太太。

  雅惠:来自香港,嫁与意大利建筑设计师高里为妻。

  高里:伊卡鲁斯公司的建筑设计师。

  祖名:温州人,撒丁岛华府中餐馆老板。

  阿芬:祖名的妻子。

  肖洁:青岛女孩,艾维的好朋友,祖名的女友。

  阿华:撒丁岛某中餐馆老板娘,阿芬的同乡兼好友。

  陈苏珊:北京人,艾维的好朋友,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经商。

  时涛:陈苏珊的男朋友、合伙人,来自福建。

  马利安:意大利超市老板,艾维的知己。

  李未:北京人,在佛罗伦萨成功地创建了迪迪克公司和自己的服装品牌。

  张迈:佛罗伦萨大学经济学硕士,艾维在迪迪克公司实习时的顶头上司,李未的女友。

  米尔德:意大利中部某黑手党家族的中层干将,与张迈相识并相爱。

  贝萝:马可名下的“美丽之岛”店铺负责人。

  萨曼:来自中东“石油王国”,艾维在罗马留学时的同学。

  奇乔?古齐:罗贝托?费里尼律师事务所的侦探。

  露西娜:艾维就职的凯尼尔公司的业务主管。

  斯卡拉:罗贝托?费里尼律师事务所的秘书。

  让?卡兰德拉:意大利黑手党卡兰德拉家族的教父,马可的祖父。

  西蒙?卡兰德拉:让?卡兰德拉的长子,继任掌门人。

  乔万尼?卡兰德拉:让?卡兰德拉的次子,跨越意、法两地的刑事辩护律师,马可的父亲。

  克拉:乔万尼?卡兰德拉的妻子,马可的母亲。

  布?卡兰德拉:西蒙?卡兰德拉的长子。

  紫罗兰:布?卡兰德拉的妻子。

  杰奎:卡兰德拉家族###级人物,与西蒙同为让的左膀右臂。

  西亚:卡兰德拉家族成员,杰奎的儿子。

  康必沃:马可的大学同学,加入卡兰德拉家族后成为马可的得力助手。

  法拉:伊卡鲁斯的安全部负责人。

  塞巴斯蒂亚诺?巴尔托洛梅奥:卡兰德拉家族成员。

  博西亚:马可的朋友,荷兰人。

  杰伊:马可的朋友,荷兰人。

  卡洛林?帕拉迪奥:意大利律师,美国黑手党教父约瑟夫?帕拉迪奥的小女儿,马可的未婚妻。

  莱纳尔:市政委员,负责签发市政工程建设许可,马可的秘密合作伙伴。

  萨娜:莱纳尔的太太。

  格里马尼:阿登俱乐部马可的合伙人之一,卡兰德拉家族成员。

  温妮:格里马尼的妻子,艾维的朋友。

  各奇:卡兰德拉家族的头目,后背叛家族。

  皮埃罗:卡兰德拉家族的老对头——某黑手党家族高层人物,长期包养张迈。后策划西亚谋反。

  《风月无界》序(1)

  却疑春色在邻家

  《风月无界——教父身边的中国女人》——序

  张玉太

  小荷初露尖尖角。

  我总是在想,这些年来,为什么一批批女作家像是初绽的花蕾,一开放就卓然而立,引起读者的兴趣,令人欣喜?难道是女人的先天禀赋——细腻、柔情、敏感而有灵气,在文坛上涂抹了一片好风景?

  京威就是带着这样一部《 风月无界 》走上文学之路,敲开小说之门的。

  《 风月无界 》这部小说塑造了一个名叫艾维的北京女孩,寻梦他乡,历经与两个意大利男子的情感纠葛:一个情愿用自己的命与对手赌,却不忍用心爱女孩的安危下注;一个可以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人物,却无法决定自己的爱情……诡谲迷离的黑手党世界,奇异绚丽的撒丁尼亚风情,追梦的中国女孩在黑白角力中辗转长吟、身心俱疲……全书堪称一曲悱恻凄凉的爱情长恨歌,一出斑斓多彩的人生活报剧。

  京威第一部长篇小说就出手不凡,可喜可贺!这当中透露出她良好的天赋和文学修养,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执著追求。

  记得是在2005年的一个秋日,一个清清爽爽的北京女孩,带着她的书稿来编辑部找我,她说,她看过由我责编的《 不跟你玩 》等几部女作者的长篇小说,很喜欢,希望我能看看她这部书稿。我说,是不是《 北京人在纽约 》那类作品,她说不是,您读后自然有一番不同的体会……临走时,她莞尔一笑,怡然自得,自信中带着几分调皮。这就是京威。

  出于职业的习惯,在评判一部小说之前,我总是先看开头几章和结尾几章,从描写、叙述等诸方面去感受作者的文采。

  开篇的部分,她描写了一场舞会,其场景和氛围充满西方上流社会特有的尊荣气息。而她对主人公艾维和马可这个男人初次接触的那种心理,描写得细密微妙,又为后文埋下了伏笔。小说结尾也很漂亮,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那种“欧?亨利式”的结局,既把悲剧推向高潮,又创造出无限的遐想空间。

  读完全书,我断定,这是一部好小说的坯子。此后,我与作者又进行了多次商讨。我们探讨最多的是小说的剪裁——去掉那些可有可无的人物,削减那些庞杂游离的情节。就这样,作者几易其稿,个别地方甚至推倒重来,直至满意为止。“斫去月中桂,清光应更多”,这么一改,作品显得更为紧凑、精炼、耐读。

  小说中女主角艾维,不甘平庸,她要凭一己之力奋然前行。起初,她进入一家意大利知名的时装公司就职,很快,命运发生了逆转,一个从头到脚都宣泄着摄人魅力的意大利男人马可与她在偶然场合不期而遇,继而,这个男人以一种无往不胜、舍我其谁的魄力闯入她的生活,虽然她知道,这是一个“坏男人”……然而,备尝艰辛的艾维觉得,一个赏识她的强盗比一个声称爱她的懦夫要好得多,最让她放心的是,有了他,不管身边哪一件糟糕的事情再度发生,都不会让她回到过去那种无助的日子里……

  马可是意大利黑手党卡兰德拉家族的后代,是其掌门人西蒙的“得力助手”,“人们都看好他是未来接班人的首选”。这是一个危险而复杂的人物。“给了我无边的怨恨,又给了我做女人的快乐;把我捧上天,又一掌将我打入地狱。”然而,马可又有着极度诱惑的一面,令艾维欲罢不能,“他的眼睛凝视着我,一种熟悉的温情渗透在那里面”。以上这些话,把艾维及其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刻化得细致入微、真实可信。她爱上这个“坏男人”马可,除了有外在的生存、物质因素,也有内在人性的一面。从某种角度说,人性是不好区分其阶级和社会属性的,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具有共同的东西——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乃至生老病死。因此可以说,这个人物是令人可信的,尽管是以悲剧告终,也因其符合人物性格发展规律,所以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华人小说吧

  《风月无界》序(2)

  艾维聪明美丽,有点浪漫,还有点任性和虚荣,在那个她一心渴望羡慕的世界里,盲目而执著地追求着她心目中的幸福,但马可毕竟身份特殊,他的家族无法容忍一个毫无背景的中国女人侧身其中,因而悲剧也就无法避免,最终被那个无情的世界打造成一个稚气全无的沧桑女人。“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我想,类似遭遇并非主人公艾维所独有,那些飘泊海外、做着异国梦的青年女性,不知还有多少。“蜂蝶纷飞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两句美丽的唐诗,给人们留下无尽的遐想和启迪,却不料千载之后,如此巧合地为一个现代女性的人生际遇做了悲剧性的注脚。心灵失重的出国梦想的破灭,导致多少女人遗恨他乡!

  如果说要探讨这部小说的成功之处,那就是作者以“情”感动读者,吸引读者。要能让作品以情动人,作者首先要受感动。对海外中国女性的那种生存状况和精神困境,作者表现出的,是激情血性的批判和以善为美的悲悯情怀。作者曾经告诉我,小说中的女性几乎都有原型,她熟悉她们,爱她们,同情她们,在写作时常常情难自禁,潸然泪下。

  这使我想到巴金老人曾说过的话:“我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们的祖国和同胞,我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来表达我的感情。”这个“感情重于才华”的写作秘诀,作者无疑心领神会。

  说到对作者未来的展望,我是充满信心的。就在这部小说定稿之后,我在今年7月份的《 山西文学 》上读到了作者一篇名为《馍馍》的短篇小说,我一口气读完并与作者通话表示祝贺。这篇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的北京女人,她在工作、爱情、家庭上的波折和无奈,造就了她敢爱敢恨的独特性格。小说文笔如行云流水,以单线条方式叙述故事,以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内心。行文不拘一格,大胆、开放、热烈,使人耳目一新。

  表现异国情调的作品,异域风情固然必不可少,搜奇猎艳也在情理之中,但如果缺少应有的内涵,只剩下“猎奇”二字,那样的小说是谈不上什么文学品位的。京威的这部作品,将以上诸多方面处理得比较妥当,首先是读起来好看,还可从中引发思考,既飘逸又不失厚重。作为一个初涉长篇的女作者来说,实属难能可贵。

  如果说《 风月无界 》这部小说尚存缺憾,那么,就艺术方面而言,有些细节还应选取得更典型、更独特一些,人物的心理刻画也还可以掘得更深刻、描摹得更生动。

  我们期待着京威在不久的将来,能为读者写出更加精彩的作品。我坚信!

  2007年12月于北京和平里

  《风月无界》第一章(1)

  1

  “卡普里纳”餐厅是由两个大厅组成,它可以同时招待上百位客人就餐,这在意大利撒丁岛的南部,算很有规模了。今天,一九九三年夏末秋初的这个晚上,将在此举行一场结婚周年庆典。正式宴会从七点钟开始,然后是化装舞会。晚会的男主人高里是当地知名的建筑设计师,他年轻美貌的太太雅惠来自香港。

  整间餐厅重新进行过布置,一间沿着四面墙壁立着铺了雪白台布的长条形自助餐台,上面摆满各种美食,如新鲜的龙虾、生蚝、乌贼,香喷喷的烤乳猪、烤野兔,冷的或热的蔬菜、沙拉,切成片的奶酪,还有刚出炉的甜点。另一间有水晶吊灯的大厅则变成豪华舞厅的格局,墙壁和天花板边缘上镶满令人眼花缭乱的饰品。

  门童们在前面广场通道上恭候客人光临,训练有素地将一辆辆豪华轿车停向指定位置。我在距广场几十码的地方下了出租车,我的前边走着一个个色彩缤纷、衣着华丽的男女宾客。我根本谁都不认识,我是今晚唯一受邀的中国人,我的一位同事与男主人沾点亲,他出面替一心想结识中国朋友的女主人邀请了我。

  走到灯火辉煌的餐厅门口,我放慢脚步,再一次检查自己的耳环、衣服,然后紧张地走上台阶。

  我见到了这场体现了富有和炫耀的晚会女主人雅惠。她让我想起仕女图中的古典美人,感觉得到她就是被丈夫捧在手心里的那种女人,天生好命。

  “呦!”站在我面前时,她发出了吃惊的声音。“这么美丽的北京女孩!看看,我都有点惭愧了。”

  为参加宴会,我从半个月前已开始考虑装扮的事情。可我的衣橱里没一件适合的服装,因为我不是常有机会出席这种大场合。最后还是男友带我去专卖店定制了这条嵌亮片的浅绿色丝绸吊带裙,并为它配上同色系的窄口鞋和一对珍珠耳环。打扮得尽善尽美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女主人必须喜欢我,她那么富有,一定经常出入社交场合,还有那些嘉宾,据说其中不乏举足轻重的角色。

  所有的局促不安从我迈进大门之后渐渐消失,我很快就兴奋起来。雅惠笑吟吟地将熟人引荐给我,这个过程是激动人心的,我看见很多双热情的眼睛,而他们身边,不乏珠光宝气的美女跟贵妇。

  怀有七个月身孕的雅惠穿一套棉质孕妇裙接待女宾,与满场昂贵而鲜艳的名牌服装相比,极不合时宜。但她妩媚的笑容、彬彬有礼的举止弥补了那一切,甚至面对我这个风头强劲的同胞,也始终抱以友善。她一定从小生活在一个幸福富裕的家庭,有良好的家教,她平和的心态远不是那些家境贫寒或环境糟糕的人所能具备的。雅惠从小就读香港的教会学校,英语是母语,可留学数年,如今她连思考问题都用意大利语。我建议她最好说英语或意大利语,那样我就不必猜谜她的粤式国语了。听我这样说她不好意思地笑了,唇边有一只小小的酒窝,好美!

  “懂多国语言的人才在大陆一定很抢手喽?”她改说英语。“即便是意大利,这对你找一份好工作也非常有帮助。哦,我相信你已经体会到这种优势了。”她揣度地看着我,猜测我能听懂多少。

  “噢,这很平常,国内像我这个专业的学生掌握第二、第三外语的大有人在。”我轻描淡写,自忖我的美式卷舌音比港味英语动听。

  “美貌的女人何须聪明,艾维你一点不需要谦虚,这两样你都不欠缺。”雅惠由衷地感叹道。

  到第一支曲子开始时我的男朋友罗贝托?费里尼还没来,他是一名合伙人律师,今天上午去岛北部参加绿色环保听证会,听说市长也出席。不过他向我保证会尽量赶下半场的化装舞会。雅惠陪我在回廊里等男朋友,否则我不得不接受青面獠牙的魔鬼或小丑的邀请。

  几分钟没见到老婆,高里便寻出来。这是一个年纪大到可以做我叔叔的意大利男人。他把小小的雅惠挽在怀里,一只手悄悄从衣服的腋窝处伸进去。雅惠咯咯娇笑,花枝乱颤。最后高里又在雅惠的屁股上揉两把,才意犹未尽地走了。

  《风月无界》第一章(2)

  “意大利男人就是这样又热情又冲动啦,可他们活得非常明朗、真实。”光影下雅惠的额头闪闪发光,她吐吐舌头,“噢,瞧我,你男朋友也是意大利人呀。”

  没错,可这是我的初恋,她并不知道。我对男女之事知道得很少很少。可是,有一种内化的东西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形成了:夏天看见街头那些把乳头塞进婴儿嘴里的阿姨;楼后巷子里那渴望生男崽的大婶挨挨挤挤带出一串衣裳不整、鼻涕哈喇的丫头们;因馋嘴的儿女偷吃了奶奶的点心而满街追打不休的媳妇……这些女人,以最原始、最真实的面貌提醒着我:决不要过她们那样的生活。

  幸运的是从英语专业本科毕业后,我敲开了留学之门,于一九九一年初来到意大利——我在大学的第二外语就是意大利语。九二年底我被米兰凯尼尔公司驻撒丁岛分部录用,便放弃了在罗马大学攻读的心理学专业。

  2

  费里尼律师到达时舞会时间已过半。我们戴上一对王子和公主的脸谱滑进舞池,身边闪过一对对情侣,耳边环绕的是那不勒斯老情歌。我仰头看这个男人,他的面孔被遮住了,只看见他宽宽的肩膀,瘦高的身体。他注意到我在观察他,就在我的背部轻轻抚弄着,指尖不时隔着柔软的丝缎面料勾起我的胸罩带。我因为今晚听到太多恭维话并被人热情关注正飘飘然。

  “吧嗒”,噢,背扣弹开了。我赶紧低头,上帝,我高耸的乳房和突显的乳沟瞬间从胸前消失。天知道我花了怎样的心血才营造出那性感效果。吊带裙被设计成至少由c码的丰乳撑起来才好看,而我一直是b码,并且绝无可能在短期内有任何变化。我花了数晚研究怎样才能使这条高贵的裙子看起来很饱满,我一遍遍地佩戴各种功能的胸罩,最后又塞上一层水“魔垫”……

  我摘下面具,双手挡在胸前朝卫生间方向猛跑,心里祈祷魔垫可千万别掉出来啊!沿着通道指示箭头急拐弯,咣当,脑袋撞上一堵厚实的“墙”,我倒退几步,一屁股坐到地上,险些来个后滚翻,一只皮鞋也掉了。

  迎面,一个身材高大、外表冷厉的年轻人条件反射地后退半步,惊愕了几秒钟,他才反应过来。“对不起,我太大意了。”一双指甲修剪得很好的手递到我眼前。

  这时我感觉胸前微微一滑,糟糕,魔垫要坠下来啦!此时如果我想从地上爬起来,势必得用手去撑地面,甚至借助他的力量,那样我就不能捂住胸部并拽住裙摆。另一个结果,除非我就这样坐在地上,等他离去。

  “我扶你起来。”他俯身握住我的胳膊。我闻到一股非常好闻的味道,像是某种昂贵稀有的香精味。

  我被他架起来,左脚赶快伸进高跟鞋里。我又窘迫又恼怒,脸发烧,仿佛裸露的大腿和半袒的胸部在作无声的告白。我左手不敢离开前胸,腾出右手向下拽裙脚,回过来又捂胸。

  “受伤了?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