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律政风流 第10章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我们今天就装货”雷鸣马上叫李玉梅和一个帮工跟着丁则成去银行划帐,交代他们直接划帐,不要取现金。
不一会,他们几个就回来了,雷鸣拿过存折一看,确实已经有两万元钱已经到帐。
雷鸣笑了笑,叫丁老板叫车,等会就出发,丁老板马上打了一个call机,雷鸣在一边默默记住了丁老板打的号码。
寻呼马上得到回复,丁老板叫对方备车,准备去武县装货。
雷鸣就打电话给王海,叫王海过来,要他去武县帮丁老板装车。
不一会,王海就带两个人来了,因为昨天晚上的事,今天早上他被警察叫去问了半天,刚刚回来不久,那个打断黎明的腿的人已经离开江宁了。
昨天晚上的事王海自然推得一干二净,就是黎明他们的人,也没有指认说王海动手,王海“自然”也不认识那些打人的,他喝酒多了,路都走不了,是别人扶他回来的。
奇怪的是黎明自己没有提花多少有用的信息,甚至要求警方不要查下去。
王海远远就见到雷鸣给他做了一个大拇指的手势,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雷鸣把手举起来,仔细地看了一会,突然发力,朝丁老板的脸上狠狠抽了一把。
丁老板一下子被打蒙了,惊恐地捂着脸,望着雷鸣。
雷鸣抬起脚,一脚就踢在他背上。
王海三人也上去踢打,丁老板痛得在地下翻滚。
很多客人和附近的店里的人都围过来,黄叔也跑过来,大声喝吼王海和雷鸣,阻拦他们继续踢打。
雷鸣拍了拍手,说:“诈骗犯,说说你是哪里人,有几个人,可能爷爷会给你留下一条腿”丁则成却是耐打的主,虽然头破血流,但也能挣扎坐起来。
看来这家伙经常被人打。
他抹了抹嘴上的血,说:“你们误会了,我真的是成都的丁则成,我没有骗谁呀,老黄,你可得帮我作主”雷鸣又踢了他一脚,说:“诈骗金额超过了两万元,要判多少年,你不是不知道吧?是不是要到公安局去让公安为你作主呢?”
丁则成就不再说话。雷鸣也不再说什么,动手搜查他的口袋,果然从他的口袋中搜出两张身份证,一张是丁则成的,但上面的照片可以看出不是他本人,另外一张照片则是另外一个省的,照片上就是他本人,不过名字也不是丁则成。
雷鸣把两张身份证递给黄叔看,黄叔脸都白了。不知道说什么好,也狠狠地打了他一巴掌。
王海看到已经弄清情况,就叫围观人群离开,带着假丁则成去市场保安室。
一进入保安室,假丁则成就跪下来,求他们放过他,雷鸣把他写的协议全部拿回来后,私下交代王海几句,安慰黄叔两句,就直接去银行把那两万元钱领了出来,回家去了。
直到现在,这种案件还经常发生,犯罪分子利用经商者急于做生意的心理,首先麻痹当事人,一般经常是非常守信用地做几次生意,可能还做比较大的交易,麻痹当事人,然后做一次大生意,然后消失,让当事人血本无归。雷鸣从开始就已经怀疑对方了,经过加价试探,多次拒绝,对方仍然要做下去,已经说明其中有问题。
这也难怪,这个假丁老板已经骗了大半个中国,见到雷鸣年纪轻轻,但牛皮哄哄,就存心诈他一把,让自己在辉煌的诈骗史上添上浓重的一笔,他已经骗取过政府官员、执法人员,就差雷鸣这种自以为是的大学生了。不曾想,他落在了雷鸣的手下。
雷鸣取出两万元钱是有深意的,警方万一查了这个案,他可以按协议上说的5元一斤的标准,以四千斤干辣椒充当赃物,如果以2万元现金为赃款被没收,雷鸣可就一分不赚,所以他要马上将这两万元钱转移掉。
当然,他已经要求王海最好不要报警察。
第33章破案任务
雷鸣已经好多天没有回家了,西院的生意让他放心不下。要是让他重新选择,他不会做干货生意,太累了,村里有个人卖成衣,听说都发财了,做成衣生意就比做干货加工销售省力多了。
雷鸣就在西院前下车,见花生榨油坊有几个人围在门前,有机器声音和油香传出来,雷鸣提着的心就放松许多。
罗少武见到雷鸣走进来,高兴坏了,连忙叫他到里间去汇报这几天的情况。
这几天生意不错,榨油收入一万多元了,关键是有一个老板拉来了几车因为下雨没法晒干的龙眼,在西院烤房里继续烘干成龙眼干,扣除煤电成本,也有一万元多元的收入。那老板也正好在西院,他过来见到雷鸣,惊异不已。当时能做生意的人不多,而且一个刚刚出大学校门的还没有参加工作的学生能做这么大的生意更少。
所总之,这几天西院就有近三万元的毛收入,钱都交给雷鸣的妈妈了。
有收入,雷鸣当然高兴了,他卖力表扬了罗少武他们两人,顺便把他们的工资发下去了。
罗少武还掏出一张纸条,说:“诺,上次那个老板又找来了,没见到你,人家好失望,留下了电话号码,说请你务必给他打个电话”雷鸣接过纸条,只见上面写了一个人的姓名,叫魏真铭,下面有手机号码、固定电话号码和bb机号码,都是池州地区的号码,这个魏真铭应该是池州人。
雷鸣这才想起来,就把几张名片留给罗少武他们,罗少武一见到“纳怀实业公司办事处”字样,都很兴奋,就知道小老板这几天不会没事干瞎逛。
雷鸣又交代他们以后有大事就向他爷爷或者妈妈汇报,或者去镇里给他打电话。说完就去爷爷的代销店。
爷爷见到雷鸣,就问他近段时间生意怎么样,雷鸣不敢说十里亭的生意,就说收入有近三万元了。爷爷知道近段西院有些小生意,但他认为生意不在于大小,而在于长远,所以他还是告诫雷鸣要找长久生意做。
刚刚从爷爷那边出来,雷鸣的bb机就响了,是王海在呼他,他匆匆地回到家中,见妈妈没什么要交代,就赶到县城去复机了。
雷鸣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有点急,因为上午他从菜市出来时,就有事没有处理完。
王海在电话中告诉雷鸣,有一个城北公安局的人有急事找他,说他是黄新龙的警校同学加铁哥们,叫沈田。
接着沈田和雷鸣通话。自报家门后,沈田说,他想查“丁则明”的诈骗案,因为他有破案任务。
雷鸣没有立即表态,叫他让王海接电话,问王海道:“丁还在你手中吗?”
王海说:“在”雷鸣又交代:“别乱讲话,我马上回去,见面再说”说完挂电话。
雷鸣是担心他那两万元钱被当赃款没收,所以没有马上答应公安立案。
雷鸣马上打黄新龙的bb机,后面加上了321的代号。
321是公安特别情报人员的代号,90年代,江宁市公安部门的缉毒、缉私、缉赌、缉黄等工作中,从群众中发展了一批“特别情报人员”这些人员由公安机关领导批准,配合公安机关进行破案工作,说白了就是眼线。这些人在工作中只说代号,统称“321”黄新龙接到加了“321”代号的传呼,兴奋异常,他以为又有案件线索送上门来,马上去复机,听到是雷鸣的声音,心里就冷了一半。
雷鸣哈哈大笑起来,他感觉到了黄新龙的失落。因为黄新龙的破案和罚款任务还没有完成,心里很急。
“新龙,你是正宗的重财轻友了,我雷鸣就不能给你案件线索吗?”
“呵呵,你的线索一般都小不了,你有什么指示就说吧,我听候您的命令!”
雷鸣要他马上到电话亭来,有急事商量。本来黄新龙正在值班,他马上向领导亮出bb机上的代号,说是有特情人员要见面,领导立刻找人帮他顶班。
见了面,雷鸣就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说给黄新龙听,黄新龙听说是沈田在找案子,就说:“沈田是我兄弟,我经常和他提起你的,如果方便,可以让机会给他,我们是新手,破案任务很重的”雷鸣很为难地说:“兄弟,我不是不知道你们难,但你想,如果这个案要公了,那我那两万元钱就要当赃款上缴了,这两万元钱我已经花出去了,我现在生意淡得要命,还欠人家一大堆货款呢”这下子,黄新龙也为难了。黄新龙给沈田打了电话,沈田说,他和刑侦大队大队长是一个办案小组,这个季度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如果能把这个案子归到他们名下办理,他们就轻松多了。黄新龙又不好说雷鸣的情况,只好推托说找雷鸣商量一下再说。
沈田是黄新龙的好兄弟,况且沈田在城北区公安局刑侦支队,就管辖十里亭菜市那一带,如果雷鸣给他们一个面子,以后就好打交道了。
雷鸣也想到这一层,也已经有所防备,就说:“不过”雷鸣故意卖关子。
黄新龙估计雷鸣有办法了,雷鸣不仅仅是有名的智多星,还是法律专业大专生。就卡着雷鸣的脖子说:“有屁快放,我等不及了!”
雷鸣其实也怕战机失去,就说:“你先看协议”说完把协议拿出来。
雷鸣就说:“如果沈田的领导同意用两三千斤干辣椒作赃物,不没收我提得的两万元,我们可以合作,而且你也有立功机会,我可以引诱他的同伙来我家装货,然后我们就直接控制他们”黄新龙也觉得可行,就马上给沈田打电话,刑侦队长就在他旁边,两人商量一下,同意了雷鸣的要求。
雷鸣马上叫王海交人给沈田他们。一方面打上午“丁老板”打给他同伙的call机号码。
打完号码,雷鸣就笑着对黄新龙说:“如果对方不上当,你可别怪我不给你机会哦”话还没说完,电话就响起来了。
雷鸣拿起电话,说:“你们怎么搞的?丁老板说你们来装货,到现在都没过来,你再不过来我就不等了,你们还过不过来?”
其实对方已经请了两部加长东风货车在城郊的停车场等候很久了,但一直没有接到“丁老板”的电话,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如果再没有消息,估计就是骗局漏馅了,他们可能要溜掉了。
对方的警惕性很高,说:“你是谁?老丁呢”雷鸣说:“我是小雷,就是丁老板的朋友,老丁他去吃饭了,刚才我们去银行排队取钱,耽误了,我们厂也没有通电话,所以没办法通知你们,我为了出来打电话,饭都没吃上,如果你们今天不装车,那明天再装也行,两万斤货,不是那么容易装车的,我的工人都等得不耐烦了”欺骗,到手才是财,所以雷鸣一说可以装车,那些人仿佛见到了人民币在向他们招手,所以也没考虑什么了,说:“我们已经在仙湖这里了,你在哪里等我?”
“我在城北镇三叉路口等你们,路口有个电话亭,我在电话亭等你们,我背一个挎包,这里人不多,很好找的”打完电话,雷鸣就冲黄新龙作一个成功的手势。两人商量好黄新龙回去叫人,然后去纳怀村,等他们装好车以后连人带车一起带走。
下午四点多,雷鸣接到“丁老板”的两个同伙以及两部请来的加长车,“丁老板”的两个同伙同样能说会道,雷鸣一看就知道是老江湖,他们千方百计试探雷鸣,雷鸣就装傻,他们见雷鸣傻呼呼的,而且还是一个人,所以就没有再怀疑。雷鸣上了他们的货车,带他们到西院,就指挥罗少武和那个技术工人把近两千斤质量最差的干辣椒装上车,两千斤,已经很大一堆了,干辣椒比重很小。
这时,黄新龙带五个干警出现了,两个同伙一个也没跑掉。
这个案,让黄新龙和沈田他们大大缓解了案件和创收压力,市内总共起获赃款5万多元,还据“丁老板”及其同伙交代,破了多个诈骗案件,涉及数额特别巨大,达一百多万元。案件虽然由城北公安局主办,但也算武县公安局的指标,黄新龙也得到局领导的表扬。
按照当时的政策,在市内起获赃款5万多元是无主的赃款,应该充国库,又按市财政政策,全额返还给办案的局、所作经费。等于沈田他们给单位增加了5万多元的经费,让他们领导高兴极了,雷鸣的两万元也没有被收缴,只是那一千多斤的干辣椒,被当做赃物收缴后,又按一斤一元钱处理卖给雷鸣。
此外,黄新龙还从领导那里领到了一千元的“特情费”王海所在的十里亭市场保安服务大队也得到了市工商局的通报表扬。
这都是后话了。
雷鸣配合公安机关录完笔录后,就给魏真铭打电话,但手机打不通,不在服务区,呼机不回复,打固定电话,他家人说他不在家,雷鸣无奈,只好留下雷鸣自己的电话号码给他家人,让他回来后再联系了。
这时候,雷鸣收到了“城关农中铁杆校友会”的聚会通知。
第34章四大金刚
城关农中是“武县城关镇农业中学”的简称,是雷鸣初中时上的学校,学校就在城关镇仙湖村原“五七干校”不过,城关农中已经成为历史名词,学校已经在雷鸣毕业时解散了,学校的房子几乎已经全部倒下,剩下的几间烂房子,已经成为盲流的乐园。
学校从1983年开始招生,到1989年解散,存在7年时间,每年招一个班初中学生,总共招了7个班,解散时,还有两个班学生没有毕业,都转学到别的学校去了。
学校只有6个教职工,校长姓谭,上政治课,还有语文教师、数学教师、物理教师、化学教师各一名,没有英语教师,英语和副科都由各班班主任自己上。
雷鸣在这个学校上了三年学,他伟大的英语老师自己不会英语,不会英语的教师上英语课,所以说他是伟大的。雷鸣因此也与英语无缘,高中时也无法补过来,就好象一个先天发育不良的女子,后天怎么补,也不会长出让人频频回头的身材一样。因此高考时,雷鸣的英语科考了26分,老师说,说是只填一个字母,也应该得20分(单项选择总共有80题80分,四选一,押对概率是25%)当之无愧地全校垫底,估计他的成绩在市三中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城关农中教工中的名人是学校工友,专门蒸饭的,叫马全,校友会也是由马全主持。
马全是部队复员军人,他除开要给全校学生蒸饭,还兼学校的保卫干事。可以说,农中一半的历史,是由他主导或者完成的。
农中位于县城郊区的仙湖村,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学生来源最复杂。每年中小考后,市一级的重点初中先录取一小批人,其次到县级初中录取,再次到镇中学录取,还有一大批没人要的小孩,这时公办学校中,就是农中最后录取了,如果农中不录取,那就只有到私立中学上学或者回家放牛了。
雷鸣的父母管教太松,雷鸣对学习也不上心,所以雷鸣也有幸成为农中的一名学生。
农中每年只招一个班,按说应该只有三个班级,但学校却有四个班级,老师为了创收,办了一个补习班。
80年代,是一个疯狂的考学年代,经济困难,只要哪个小孩在中考时考上中专,他就有出息了,他就成了“天之娇子”会有干部身份,国家会包分配,从此衣食无忧。
曾经有很多的说法,雷鸣记得谭校长曾经多次说过:“万般皆下品,唯有中专业高”说法虽然很偏激,但也说明当年考中专的热情。上高中要多花三年精力不说,高考录取率也只有10%左右,所以,当年很多优秀学生经常放弃上高中。
因此农中办的补习班人满为患,每年中考成绩也是很不错,一些正规学校因为没有补习班,中考成绩还不如农中好,因此农中也名声在外。
农中除了“小”“陋”“高”(升学率高)以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乱。
农中可以说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学校,学校虽然有围墙,但没有大门,围墙也很低矮,有几个地方还破了大洞,形同虚设。
这也有个好处,学校被流氓从大门攻进来时,护校队可以从低矮的围墙越过,对流氓实施反包围。
农中是一个奇怪的地方,其中一怪是有一支由工友带队的由本校初中学生组成的护校队。
农中的补习班有的学生年龄很大,反正档案是可以随便改的,有的学生补习三四年,考不上中专不罢休,当年,中专录取的分数线要比高中录取分数线高。
学生的年龄大,就意味着更成熟,农中一些女学生裤带很松,教工少,远离政府和派出所,因此,农中成了周边地痞流氓争风吃醋、打架斗殴、抢劫学生财物、展现流氓本质的好地方。
在雷鸣的印象中,学校几乎没有哪个礼拜是安宁的,不是外面的流氓过来打,就是本校的学生自己打。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学校工友马全就充当护校队队长来了,成员都是能打的学生。
马全组织的护校队一般有30个人以上,每人发一根硬杂木做的棍子,一半用红油漆刷上,另一半刷白油漆。长短一致。平时放在宿舍或者教室,如果有流氓来闹事,马全在巴掌大的校园内一声令下,护校队就会迅速行动。雷鸣就是护校队成员之一,参加过大大小小几十场打斗。
护校队从开始无意识的临时的护校行动,变成后来主动的护校行动,从开始的胜败互见,到后来的战绩赫赫,从开始的“打出去”到后面的“出去打”一定程度上保卫了学校,但也造就了江宁市两大黑帮头目唐荣和“癫然”在护校队“四大金刚”中,除了唐荣和“癫然”外,还有韩康钒和雷鸣。“癫然”大名叫黄子然,因为这人对打斗有瘾,一打起来就象发癫不好阻止,所以叫“癫然”农中后来也是因为能打而被撒销办学资格,马全一腔“吃公家饭”的愿望被取消,回乡务农,其他教师另外安排工作。马全念念不忘他在农中的战功,就发起成立了“城关农中铁杆校友会”成员除“四大金刚”外,还有几个当年护校队的骨干,总共也就10来个人,一年聚会一两次。
下午五点,雷鸣就回到县城,打了韩康钒的呼机,韩康钒马上过来汇合,两人一起坐“三马仔”(运客三轮车)去县城最大的广友大酒店。
韩康钒比雷鸣高一届,初中毕业后直接到县供电局工作,他有一个叔叔是市里一个部门的领导,有能量。“四大金刚”中,他和韩康钒关系较铁,唐荣和“癫然”是补习班的元老,比雷鸣大四五岁,雷鸣和他们没有多少来往,也无深交。
韩康钒问雷鸣:“不带马子?”
雷鸣说:“我自己顾自己都来不及,还管得了什么马子,看样子你混得不错。”
韩康钒说:“也没什么,经常帮公司做点基建,赚两个酒钱”韩康钒已经有点发福。
两人来到广友大酒店“真兄弟”包厢,发现已经来了不少人,马全、唐荣、“癫然”都在,只有“癫然”带了一个女人,另外还有几个当年比较积极的护校队员。
马全已经四十多岁了,但还是理一个小平头,头发根根竖立,已经有点斑白。
马全在学校解散后就被解聘,他回家做过很多生意,都不成功,现在在帮一个老板开车。
唐荣后来比雷鸣早一年高中,高考时考上中专,在开学前打人致重伤,学上不成,就开始混,现在在江宁市开地下赌场,还帮人看场收保护费,有一些小兄弟,他是“四大金刚”中最阴险的。
“癫然”则是比较明显的大老粗,人也长得五大三粗,初中后就不再上学,什么来钱做什么,曾经为几包烟帮别人打过架,现在为别人看地下赌场。
这些人当中,就只有雷鸣上过大专,要不是当年护校队是学校成立的,雷鸣不会参加这种活动。从骨子里,雷鸣是反对黑社会的。
雷鸣和韩康钒和他们一一打招呼。
“癫然”的嘴巴比较贱,他阴阳怪气地对雷鸣说:“鸟人,大学生这次怎么不带马子了?被马子甩了?”
上一次聚会,雷鸣带了一个漂亮女朋友,让他们眼红不已。
雷鸣本来对他也没有多少看法,但看他马子有几分姿色,心里就不想让他太牛皮,就笑着说:“癫哥,我马子太多,不知道带谁好”众人都怪笑起来。
马全就问雷鸣的一些情况,雷鸣也老实把毕业分配的情况说了,大家都对雷鸣能分到政法机关感兴趣。
马全感叹:“我们护校队看来雷鸣前途大一些。”
雷鸣也感慨,要不是姥爷看不过去,托领导把雷鸣送到市里最好的三中念高中,恐怕自己今天也和他们没什么两样。
“癫然”在马子前丢了一次脸,现在见到又有机会,就又要拿雷鸣开玩笑:“切,一个大专生,来帮我提鞋差不多。”
雷鸣更会开玩笑:“好的,你上刑场那天,我一定帮你提”众人哄堂大笑,“癫然”更是无地自容。
象唐荣、“癫然”这种小角色,江宁市里多的是,雷鸣虽然没什么势力,但也是一个人物,自然不会把他们当一回事。
才刚刚上菜,雷鸣就倒了三杯白酒,对“癫然”说:“你怎么有新马子了就看不起我了,来,我敬你们两公婆一杯。”
雷鸣就是欺负“癫然”酒量浅,“癫然”却笑着接受,他可不想真的得罪雷鸣。
聚会完全是照顾马全的心理,他们几个人之间虽然有生死交情,但平时往来并不密切,不过这次唐荣发起聚会,是还有一层意思的。
酒喝了一半,唐荣就拉雷鸣到一旁,神秘地说:“兄弟,有人出10万元买你的一条腿,他们想知道你想收钱还是想留下你的腿。”
雷鸣就下酒杯,用双手摸着双腿,他想了一下,估计就是黎明这小子惦记他了,此外没有人那么恨他。许久,雷鸣才说:“荣哥,你说我这两条腿这么性感,怎么才值10万元?你不知道多少姑娘爱死这三条腿了。你对他们说,价钱太低了,不成交。再说了,我有荣哥你罩着,我怕过谁呀?”
唐荣只有苦笑。
雷鸣又盯着他的眼睛问:“荣哥,是不是姓黎的叫你来?”
唐荣考虑良久,轻轻点了点头。
雷鸣敬了唐荣一杯酒,说:“荣哥,谢谢你了,以后我的腿不见了,我就叫姑娘们找你要得了。呵呵,还有,你告诉姓黎的,昏迷是重伤,要判多少年叫他自己查,他另外一条腿也是我的,他要是还想用,就有开租金,一个月一万元够了,一次性付款有优惠,哈哈哈”雷鸣之所以赖上唐荣,就是唐荣不会做人,这事怎么说都是黎明的错,唐荣万不该帮黎明传狠话,雷鸣趁机把唐荣给赖上了,言下之意,我雷鸣要是有什么事,我第一个会找你唐荣算帐,迫使唐荣一起对付黎明。
唐荣后悔得肠子都青了,早知道这样就直接把雷鸣的事迹都说给黎明听,让他死了这条心,或者干脆不再和黎明往来。
第35章美女检察官
李玉梅在管理上果然的一套,整个门面给她管理得妥妥贴贴,从人员工作安排、进货计划、销售计划、财务管理、后勤管理,协调外联,至少雷鸣认为都做得很好,而且她每天早上开一个早会,做得比菜市内任何一家店都要好,李二强刚刚开始时认为自己了不起,要不是看在雷鸣的面子上,他不会服从管理,但只过一个星期,他就服服贴贴了。
李玉梅有一些量化的管理要求,比如营业员一定要戴统一的围裙,不能穿拖鞋,男子不能留长发,客人进店一定在5秒钟内有人招呼,客人付款后一定要示谢等等,让人耳目一新。
营业额也渐渐平稳增长,前5天的日平均营业额有两千多元,第二个5天就翻番,而且呈增长趋势。
倒是干辣椒生意有一搭没一搭的,几乎没有什么利润,要不是榨油和帮别人烤龙眼,雷鸣甚至想把留守的两个人撒回来了。
李玉梅和两个杂工住进来后,杜兰就有所收敛,没有整夜地和雷鸣纠缠在一起,只是在没有人注意时,偷偷地过去一会儿。9月10日,她终于拿到了市检察院同意接收安排工作的公函,她送去市人事局,市人事局要她第二天过来办手续。
别提杜兰有多高兴了,雷鸣也高兴坏了,他约了王海、黄叔以及全体店员到大富豪饭店吃了一餐,也没说什么原因。
吃完饭,雷鸣和杜兰独自沿西江岸边散步,杜兰穿着雷鸣给她定做的套裙,挽着雷鸣的手,胸前丰满的半球碰到雷鸣的肘部,让他心猿马意。
晚风吹得杜兰的长发轻轻飘起,更让她楚楚动人。两人可谓是男帅女靓,特别是他们身上透射出来的自信的光芒,让在江滨路散步的人纷纷看过来。
雷鸣感觉到别人对他们的关注,就带杜兰走进江滨公园去。
西江水平静地流淌,雷鸣和杜兰相拥坐在石凳上,看着江中的船只平静地停泊或者默默地开行,看着对岸城市灯光辉映下的楼房和风景,默默无语。
70天时间,发生了很多事,但操作杜兰这件事让雷鸣最开心。
在许多年之后,一位领导也说过这么一句话:“为你批一个项目、为你拨一笔款,或者你送我一笔钱,都不如为你谋到一份合适你的工作让我开心”这一句话,不在那个位子上的人,是不会体会到其中的真谛的。
杜兰从一个悲观的小女人,到一个自信的大学生,特别是听杜兰说整个检察院就她是第一个从重点大学毕业的法律专业本科生时,雷鸣感觉他很有成就感。
杜兰捧着雷鸣的脸,动情地吻着他,雷鸣也激烈地回应。
杜兰看附近没什么人,就拉开雷鸣的裤子拉链,把他的命根掏出来,低下头吻上去,然后脱下自己的内裤,坐到雷鸣的下身上。
激情过后,两人又紧紧地抱在一起,象热恋中的学生一样。
雷鸣毕竟还是清醒的,他对杜兰说:“你上班以后一定要低调,没事别外出,住单位的年轻姑娘最引人注意了”杜兰摸着他的胸肌,说:“我知道”过一会,又说:“报告上都说我们是对象呢”雷鸣说:“这个没问题,别人问到时就说分手了”杜兰说:“那不行,别人以为我利用你完了就甩开,把我说成什么人了”雷鸣说:“那你可以说我把你甩了”杜兰幽幽地说:“反正我们都说不清楚”许久,雷鸣说:“杜兰,你想过我们结合会是怎么样子吗?”
杜兰张开嘴巴,往雷鸣的胸口用力咬去,雷鸣痛得龇牙。杜兰又用舌头舔他渗了一丝血的伤口,才说:“我不敢想,我更不敢想我们结合后又分开后的生活”雷鸣是个完美主义者,这种有瑕疵的婚姻,他自己也不敢保证自己是否能坚持到底。
其实两人都明白,就是雷鸣没有心理障碍,杜兰自己也会有心理障碍的,但都没有说出来。
两人都有“恨不相逢未嫁时”的遗憾。
杜兰叹气说:“我们是没有明天的。”
雷鸣忽地站起来,说:“我们怎么没有明天呢?你是一个人民的检察官,我是一名光荣的司法工作者,我们没有明天,哪谁有明天?”
这时一条游轮开过来,甲板上站满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