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耽美小说 > 律政风流最新章节 > 第11章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律政风流 第11章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灯火辉煌。

  雷鸣和杜兰都想起了上海外滩边船只灯光故意照在相拥的恋人在一起情景,两人向游船大声呼叫,船上的人也发现了这对情侣,都尽情地呼喊起来。

  在回去的路上,雷鸣说:“看机会吧,我会找个机会让你们单位的人知道我们只是同学关系”杜兰说:“切,你说有我们这样关系的普通同学吗?拉倒吧你。不过你不要想那么多,都是我的错,不过你想想,现在有几个成年姑娘还是处女?要是我结婚时还是处女,我老公可能还说我有毛病呢!”

  雷鸣大跌眼镜,连忙说:“打住打住!我服你了行不行”第二天,杜兰取了介绍信就去位于古城路的江宁市检察院报到,检察长亲自找她谈话,勉励她好好工作,发挥专业长处,为检察事业作贡献,同时宣布她到起诉处工作。杜兰也今非昔比,很得体地表示一定服从组织安排,努力工作,让领导满意。政治部主任带她去起诉处报到,起诉处11个人都已经和杜兰见过面,对这个美女大学生很有好感,马上给她安排了一个办公桌,落实起诉处副处长、全国优秀公诉人陆辉作为她的业务指导人,同时让她用一周时间安家。当天院办公室给她支付安家费5000元,还安排了一套一房一厅带厨房和卫生间的房子,虽然位于一楼,但也让杜兰开心极了。

  杜兰更高兴的是办公室主管装备的副主任叫杜兰忙完后去她那量一下,顺便领取检察制服。

  其实杜兰并不占多大便宜,多年以后,重点大学的法学毕业生同样是政法机关的抢手货。

  第二天,杜兰就购置了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领取了两套检察制服,晚上就住在单位房子里。

  星期六,杜兰和雷鸣又去田县杜兰家中。本来雷鸣说什么都不想去,但杜兰一定要他去,他只好从命,但他说要当天回来,所以两人六点钟就出发了。

  回到家中,还不到10点钟,杜兰就交两千元钱给父母,说是单位给的,还拿出检察制服给父母看,两位老人高兴得掉眼泪。

  杜兰父母也对雷鸣很客气,雷鸣叫他们帮收购辣椒,他们为此已经收入两千多元,是一笔不小的钱了。

  中午,杜兰家开了两桌,请家族和临居吃饭,大家都感叹杜兰家这次翻身了。杜兰识书达礼,热情地招呼大家吃饭喝酒,雷鸣不知道说什么好,就一个劲地和男客们喝酒,村里人酒量低,就想划拳猜码,这又正中雷鸣下怀,把几个男客都灌醉了,剩下几个不敢再惹他。

  这也难怪,平时雷鸣喝白酒都喝38度以上,现在喝十多度的米酒,就好象喝啤酒一样没感觉。

  酒足饭饱,几个家伙舌头就大了,话也多了起来,就过来和雷鸣套近乎,其中一个说到杜兰是不错,但比不上村里几个姑娘能干,雷鸣大惊,以为村里还有什么人才,就问他为什么这么说。

  那男人说:“杜兰读了十几年书,把家里都读穷了,现在领了国家工资,也不过够她一个人花,以后成家了,就是你家的人了,父母还能有什么享受哦,你看见我们村有几家,也生了两三个女儿,但人家小学毕业就出去了,钱大把地送家里,回家还有小车送。”

  雷鸣这才明白,原来是那种女人,就不屑起来。

  那男人又说:“卖身的又怎么样?现在人们都说:家有两个女,发财人不知道,家有三条管,年年借贷款”雷鸣有点可怜他,但还是被他的观念给激怒了,他大声地对那个男人以及旁听的几个人说:“你们太小看杜兰了,杜兰以后不仅仅能为父母建房子,还接他们到省里住,过不了几年,她就当得比你们县长还大的官,只要他爸爸愿意,她帮她爸爸娶几个二奶都行!”

  众人都听出雷鸣的怒火,但也被雷鸣的话给震住了。

  吃完饭,雷鸣和杜兰就去田县三中,找她的弟弟去。

  杜兰的弟弟见到姐姐,就一直低着头不说话,给他两百元钱他也不收,杜兰有点生气了,他才说,他想去打工,不想上学了。

  杜兰听了,就哭起来,她已经耗尽了家里的能力,父母已经老了,妹妹也快嫁人了,就想着把弟弟培养成人,报答父母的恩情,毕竟她不是男丁,现在弟弟变成这个样子,让她很伤心。

  雷鸣把她弟弟拉到一旁,问道他为什么不想上学了,是不是有人欺负他,他欲言又止,最后他说,父母太累了,他不想让父母太累了。

  雷鸣心一下子酸起来,他说:“你真笨,现在你姐是国家干部了,你还怕没那几个钱,我带你去省城读书,不要你父母出钱!谁敢惹你我帮你砍了他!以后你考上大学了,你姐不供你上学,我就供你,不就几个钱嘛,不花在你身我也会送人的”其实杜兰的弟弟是被同学欺负,所以想缀学打工的,听雷鸣说地如此漂亮,马上就答应了。

  星期六下午不上课了,干脆直接带杜兰的弟弟直接回到江宁市。

  一下车,雷鸣马上找到沈田,请他找到市检察院所在地段的十六中的校领导,哪知沈田也不熟悉情况,沈田就叫他的领导刑侦大队的大队长帮忙,大队长听说是雷鸣的事,又是市检察院的子弟,就马上找到十六中的校长,校长听说是市检的子弟,又是公安局介绍的,二话不说,直接安排插班就读,手续后补。

  星期一,安排好弟弟到校上课和住宿后,杜兰才回到田县三中去补办转学手续,领取档案,又回家告诉父母,她父母才知道儿子已经转学到省城的重点中学,不禁喜极而泣,村里人更是震撼。

  第36章菜市长老

  杜兰搬到单位去住,雷鸣就自由多了,晚上吃过晚饭,他就走到楼下,在门面前,等人过来下象棋。

  雷鸣爱好广泛,什么玩法都会一点,但玩什么都不上瘾。象棋、麻将、围棋、扑克都能玩。

  初秋的江宁依然闷热,还有不少人晚上睡觉时开冷气,吃饭以后,人们都喜欢出来散步或者纳凉。大都在房前聊天、打牌、喝茶之类。雷鸣人脉不错,还有两个美女,又开麻将桌,所以每天晚上他的门面都有很多人来玩。

  李二强是个人精,门面没开多久,就买了一副麻将,每天晚上都在门口开台,虽然只打两块钱一张牌,但李二强很少输钱,半个月下来,也有几百元收入。

  李二强已经摆开战场,展开了长城大战。雷鸣也摆开象棋,等人来下。

  过了一会,黄叔才过来,黄叔见雷鸣早就摆好棋子,就问:“李麻子怎么没过来?他不是说摸象棋比摸老婆更舒服吗?”

  大家都笑了起来,李麻子生意做得一般,可能是下棋上瘾,经常找人全天下棋,耽误了生意,他老婆说他:“你娶象棋做老婆好了”他就说:“棋子是比你好摸多了”这成了他的故事了。

  有一人就说:“他昨天回家了,他母亲过世了”雷鸣就说:“哦,他家有白事,他家在哪?”

  “他家在郊区的金陵乡”黄叔见状,就问雷鸣:“想去近探视?”

  雷鸣说:“我们一起做生意,低头不见抬头见,他家有大事,我们方便的话去探视一下好”黄叔就说:“我知道他家在哪,明天去吧”雷鸣丢下棋子,说:“明天大家都有事,我叫王海一下,如果有车,不如现在去,反正不远,晚上去还凉爽。”

  说着就到店里打王海的call机。

  江宁市的习俗,死人后要停留在家中几天时间,以便亲友去探丧上香,让子女最后尽孝,如果客人来的越多,就说明死者或者其家人德行越好。

  王海对这种事情向来不屑,但雷鸣提议要去,他也就应了,带了一部面包车就过来接雷鸣他们。

  乘凉的人听说雷鸣要去探丧,几个有头有面的老板也说要去,在菜市里住的一众老板也得到消息,大部分都要求跟着去,最后王海又调了一部面包车,但还是不够坐,大家干脆开两部送货的小货车去。

  金陵乡不远,只有30多公里,但李麻子的家还要走10多公里,晚上9点多,车队才到李麻子的家。

  李麻子在村里是外来户,村里李姓只有几户人,平时没少被村里排挤,他母亲过世后,村里人过来探视极少,灵堂冷冷清清的,只有李姓的几个人在守灵,灵堂外的空地上,倒反支起了两台麻将,围了一群人,在赌钱。这些人纯是为了赌钱,大部分人灵堂都没进去过,更不用说上香了,要不是老人已经是九十高寿,李麻子都想尽快出殡了。

  中午,李麻子的妹妹和妹夫刚刚从广州赶过来,休息了一会。刚刚起来,今晚上他们要守灵到天亮,现在正在和李麻子三兄弟烧纸钱,李家的弱势他们早就领略了,他们也不盼望有什么客人来探丧,但心里还是很失望。

  突然村里的狗乱叫起来,几部车开了过来,在灵堂前面的空地上停下。

  包括李麻子在内,村里人以为是乡里搞什么行动,比如抓赌之类,两桌打麻将的人一哄而散,躲到灵堂中。

  直到披麻戴孝的李麻子发现雷鸣、王海、黄叔等人从车上下来,有的人还提着香火,才意识到雷鸣他们过来探丧。急忙叫人放炮竹。

  黄叔见多识广,他等众人排队好了,就鱼贯而入灵堂,先和知客、孝男见过礼,就在灵前敬香上酒,按旧规做得一丝不苟。

  黄叔在灵前三叩九拜,雷鸣和王海站在他们身后,他们的后面是几十个菜市老板,他们都跟着黄叔跪拜躬身。李麻子等孝男孝女就跪在一边答谢。

  行过礼,知客就把他们引到两边坐下,李麻子和他的家人都热泪满眼,村里的老人过世,从来就没有这么多外人来探丧过,村里人也惊呆了,都不知道这些人是不是走错门了,因为临村也有一个丧家,死者有一个儿子在乡政府,这些穿得很不错的人是不是要去那家探丧呢?

  直到李麻子走过去,给大家装烟,并且一个一个地感谢时,村里人才意识到这是李麻子的朋友来了,李麻子的兄弟姐妹妹夫也过去认识他们。

  李麻子的妹妹是广州一个大学的教师,妹夫长得五大三粗,连李麻子都不知道他在什么单位上班,他妹妹从来没有告诉家人他在哪上班,只说是有单位,是保密单位。

  李麻子先介绍客人,首先是王海,雷鸣抢在前面说:“这是我们十里亭菜市的保安队长王海”雷鸣多次告诉王海,要找机会漂清身份,王海觉得有道理,就通过工商所变身为市场保安队长。

  接着就介绍雷鸣,王海也恶作剧地说:“这是我们菜市的长老雷鸣”大家都心照不宣地笑起来。

  接着介绍黄叔和全体老板。

  介绍完客人,李麻子就介绍他这边的人,首先是他妹夫,因为他妹夫算客人,所以才到他的叔伯兄弟。

  李麻子介绍他妹夫时,大家眼前一亮,都觉得他不一般,雷鸣有一种直觉,感觉他绝对不是一般人物,接着介绍他妹妹,村里人也第一次听说他妹妹是大学教师,都有点意外,他这个妹妹工作后很多年没回家了,大家知道也不多。

  接着安排大家吃宵夜,按惯例由村里有名望的人作陪,这些人其实都不在灵堂,听说李麻子这边来了贵客,才过来的,从大家的眼神中,雷鸣明显感觉到李麻子在村里受到排挤。

  因为是高寿,所以酒水还是要上的,有的地方还不许哭,说高寿就是喜丧。

  村长、材支书、李麻子、李麻子妹夫、雷鸣、王海、黄叔还有村里最有名望的老人坐一桌,从众人的眼光中,都可以看到雷鸣是这些客人中的领头人。

  一入席,雷鸣就把一杯酒洒在地上,是敬死者,接着提议大家一起来,敬李麻子一杯,要他节哀。

  第三杯,雷鸣就敬村支书,好话说了一通后,把李麻子捧上天,说李麻子是他们兄弟,以后请多多关照。

  王海知道雷鸣的意图,就把他一身的匪气亮出来,把村里几个灌了几杯,口口声声说李麻子够兄弟,感谢他们对李麻子的关照。

  李麻子的妹夫也和每人喝一杯,几大杯酒下去,竟然一点醉意也没有。

  简单吃过夜宵,也就是喝几杯酒,大家就告辞出来,雷鸣在灵堂门口拦住李麻子,不让他远送,说:“李哥,你重孝在身,就别远送了,你有什么需要就说,要钱要人,你一句话,兄弟们绝对不含糊”李麻子拉着他的手连连感谢。

  在回去的路上,雷鸣和王海、黄叔以及黄海的两个手下同车,王海说:“这回李麻子的够长脸了”雷鸣说:“以后大家要多往来,我们一起做生意,团结起来就力量大,以后你也开始做生意才行,别看你收不少保护费,但你也不是市场里的首富,我估计边前十名也排不上,能做生意赚钱,而且比卖命赚的钱还多,为什么还担那个风险?”

  王海和黄叔都暗暗佩服雷鸣,雷鸣一两个月就做了两起不小的生意,前景都不错,长久下去,这小子绝对是个人物,况且人家还是政府的人。

  然后大家又谈到李麻子的情况,雷鸣就说觉得李麻子生活太好了,有生意做,又能玩,简直就是神仙。

  王海心中有鬼,他看上了王莹,就试探雷鸣:“雷鸣,你也太毒辣了,家里就养着两个美人,菜市里有谁能比上你?”

  和这些江湖的人在一起,雷鸣很注意树立威信,就说:“清明节给祖先上坟时,我经常说,祖先怎么不多保佑我们一些,怎么能忍心让我们一代不如一代,祖宗们都妻妾成群,我们怎么能守着一个女人过日子呢?”

  一车人都笑起来,王海的一个手下就说:“你现在是菜市元老了,可以例外”雷鸣扬手说:“大家别听王海的,我可没那么老,要是这个外号叫开了,我连媳妇都娶不到”“元老”的外号最终没有传开,但大家都领略了雷鸣的号召力和亲和力,只要雷鸣提议的事,大家都愿意去干,雷鸣在菜市中的地位渐渐高于王海和黄叔,特别是经历了“丁老板”诈骗案后,黄叔终于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虽然雷鸣多次安慰他,但他也认识到,这个江湖自己不再适应了。

  雷鸣软硬兼施,把一些人的部分生意抢了过来,大家也不敢有怨言。

  商场就如战场,向来都是这样,只不过雷鸣和善的外衣,让大家很受用,很认同。

  王海也感到了雷鸣对自己地位的威胁,但雷鸣是国家工作人员,不会去和他抢黑道生意,所以也没上心,就算是雷鸣想要他放手,他又能坚持多久?

  雷鸣提议,大家定期聚会,他准备近期带大家到纳怀村玩半天,大家都很期盼。

  雷鸣门面的生意也渐渐好起来,雷鸣的眼光已经不满足目前的情况,想扩大生意,但去武县司法局报到的时间已经到了。

  第37章下马威

  在妈妈的一再要求下,9月13日,雷鸣终于去单位报到。

  雷鸣也想了,以后自己主要还是在单位发展的,从政才是正道,也不能太离谱,总得给单位一丝面子吧。再说,生意上的事永远没完没了,难道自己就不报到了?

  不过,雷鸣在单位已经是名人了,已经落实了近半个,听说介绍信也领取了,但人影都没见过,这也太那个了吧。

  当雷鸣走进武县司法局大门的时候,已经是上午10点多钟,他背着个挎包,而不是当时游行的手提公文包。

  雷鸣对流行的东西不怎么感冒,以前上大学时,女朋友给他买了一件最时尚的毛领夹克,但雷鸣一次也没穿过,不是他有意不穿,而是没有意识要穿时尚的东西,让女朋友气坏了。

  武县司法局办公楼只有一栋四层小楼,外加两栋职工宿舍,楼房很旧,披灰墙面已经很斑驳陈旧,不象旁边的建委,外墙都贴瓷砖。虽然位于县城的主干道上,但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个穷单位。

  司法局的人也不多,总共有办公室、政工股、法律事务股、调解股、公证股、宣教股六个股室,法律事务股加挂律师事务所牌子,公证股加挂公证处牌子。局领导为一正两副,因为是科级单位,所以局长是正科级,副级长是副科级。

  司法局很微妙,即属于政府部门,又属于县委政法委管理,类似于公安局。

  雷鸣喜欢法律,但也看透法律,他觉得,现实中政法机关的人员,都是双面的,有的在办好事,有的在违心地办坏事,所以他没有去公检法部门工作的强烈愿望,如果给他选择,他还想去乡镇,可能还能为群众办一点好事,也为自己积一点德。

  总的来说,他对司法局说不上喜欢,也说不上讨厌。

  司法局的门卫是两个本单位退休返聘的老同志,早就听说单位来了一个大学生,法律专业的,这可是单位第一个科班出身的人才,单位早就议论开了,但是雷鸣就是不来报到,两位老同志早就把这家伙归到跳儿踉当的那类人中,对他一点好感都没有,两人商量好了,等雷鸣一上班,就给他下个马威。

  不光是门卫要给他难看,就是局领导也安排好了,雷鸣一上班就有“好事”等着他。

  雷鸣踏着明媚的阳光,走进武县司法局的大门,纵然雷鸣的心理年龄再老,也有一种莫名的激动感。从校门到单位,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啊!

  雷鸣心里轻轻地对自己说:武县,我雷鸣来了!

  雷鸣从来没有把他只看作一个司法局的干部,而是把武县作为他的舞台,司法局的水太浅了,不够他折腾!

  很快他发现了坐在门卫室窗前的老同志,他判定这个在32度气温里还穿着中山装、系着风纪扣的老人一定不好惹,犹豫一下,就径直走过去。

  果然老人一脸威严,问道:“你找谁?”

  雷鸣脸上带着笑,一边掏出阿诗玛烟,一边说:“大叔您好!我是来报到的!请抽烟!”

  老人一把推开雷鸣递过来的烟,说:“什么名字啊?要到哪里报到?”

  雷鸣老老实实地说:“我叫雷鸣,是来县司法局报到的。”

  老人看雷鸣递过来的烟直滴口水,但为了自己的威风,他忍了。

  当时阿诗玛烟一包10元钱,大约相当于一个普通干部一天的工资收入,也是这个老人抽过最好的烟了。

  “现在还有什么要报到的?哪年毕业生分配不是8月底以前报到的?”

  雷鸣心里一格登:这老家伙,教训我来了。

  要是在平时,这老家伙可能会很难看,但时间地点不允许雷鸣乱来。

  雷鸣笑咪咪地说:“大叔,不是我不想来快一点,来快一点我还能多领不少工资那,你不知道,我家在农村,现在是双抢季节,而且人事局也放宽到15日前都可以报到的,来敬您一支烟,以后我有做不到的地方,请你多多批评!”

  老头子听说雷鸣是做农活所以到现在才来报到,心里感觉找到了同盟军,他本身就是一个半边户,老婆是农村的农民,但几个小孩都不帮工务农,又不读书,好吃懒做,让他气坏了,而且雷鸣的烟对他有吸引力。

  点了烟,老头子就自报家门,然后带雷鸣去办公楼下面,指着二楼的办公室,叫他去二楼尽头的政工股报到。

  雷鸣走上二楼,发现二楼走廊上一个人影也没有,就直接按老头子说的,到政工股去。

  政工股办公室只有一间,一个谢顶的四十多岁的男人正在看见报纸,雷鸣敲了敲门,叫道:“您好!”

  谢顶男过了一会儿才抬起头来,从老花眼镜的上面射出两道冷光,让雷鸣觉得很不舒服。

  “领导您好!我是雷鸣,今年刚刚分配的,我来报到”雷鸣一边说一边走进去。

  谢顶男迟钝了一下,才说:“你就是雷鸣啊?你怎么搞的,现在才来报到?”

  雷鸣这才意识到了他迟迟不报到的恶劣性,连忙说:“对不起,我家里事多,双抢,父母老了,我不好意思让他们自己累”谢顶男又翻了翻手中的报纸,说:“难道司法局的工作就可以随便耽误?”

  雷鸣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要是在大街上,这家伙就有得好受的了。但雷鸣现在是谁啊?能出现这种低级错误吗?

  雷鸣诚恳地说:“本来想帮家里两三天就来报到了,但是我冒雨下田,被淋雨感冒了,又给耽误了几天,真不好意思”谢顶男又继续看报纸,雷鸣赶紧掏出香烟,敬上一支,然后点上。

  谢顶男还是继续看报,雷鸣从心里已经问候他家的女性很多遍了。直到抽完一支烟,才说:“把手续交给我吧,你填个表,其他我来帮你办”后来雷鸣知道,谢顶男人叫唐九山,是政工股的股长。他并不帮雷鸣办什么手续,而是想要雷鸣马上去下乡,所以才这么说的,后来,雷鸣的户口、粮油、组织关系都是雷鸣自己去办的。

  雷鸣很快填好了干部登记表。唐九山看过一眼,就带他去三楼局长办公室。

  局长姓苏,近50岁,当过两个乡镇书记,来司法局这个清水衙门,他是不甘心的,所以他尽量接近领导,几天前他得到米副县长的暗示,就想给雷鸣一个下马威,但他熟悉政治工作,不会象唐股长那么露骨。

  唐股长介绍完以后,苏局长就说:“首先热烈欢迎你到我们局工作,你可是我们局第一个正牌法律大学生,为我们司法机关充实了力量”“其次,我们首先安排你到调解股上班,这是一个很能煅炼人的部门,希望你能发挥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困难,有没有困难?”

  雷鸣可从来没想过要去调解股上班,他想他们会安排他去律师事务所上班。因为他是新人,单位一般不会安排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人去调解股上班的。

  雷鸣不知道,调解股正在调解一个很棘手的纠纷案,这几案件已经发生近30年了,比雷鸣还要老,双方多次斗殴,互有死伤,最近又有斗殴的苗头,县里能派出的人都用尽了,就是解决不了问题,县里成立的工作组,基本上没多少人去调解,大多都请病假了。

  他们是想把雷鸣放到火上烤,然后把他凉到一边,然后下放乡镇,由他自生自灭。

  雷鸣可没想到那么多,他坚定地说:“我坚决服从领导的安排,努力把工作做好”苏局长赞赏地说:“这就好!不愧是在学校就入党的人,组织不会亏待你这样的同志,现在我们局还有两套房子,等一会你去找办公室的同志,让他们带你去选一套房子,房子虽然旧一点,但总比没有好,好不好?

  雷鸣当然说好了,苏局长又说:“我再给你提出一个要求,明天你把家安顿好,后天和调解股的林股长下乡,有什么问题?”

  雷鸣当然再次表态没问题。

  武县下桥乡新生村八队和十一队土地相邻,其中有六十多亩土地和一个十多亩水塘的权属有争议,双方为此多次打架斗殴,因为涉及土地和水利纠纷,所以由县委县政府组成工作组进行调解,其实这个件背后是两个家族之间的斗争,十几年来,双方都因为打架互有死伤,积怨更加深,几乎没有什么调解余地。现在因为经工作双方都申请了调解,所以武县司法局的调解股就成了整个纠纷案处理工作的核心。县司法局领导已经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办才好。不调解,县领导不放过,硬调解,双方都不能得罪,否则双方再有打斗,责任要记在司法局头上。苏局长考虑很久,只能要雷鸣项上一段时间,谁叫他是法律专业呢?他要是办砸了,就处理他,正合米县长的意,要是他办好了,功劳也是集体的。

  雷鸣没有感觉到有人给他出难题,毕竟工作了,领导怎么安排工作,自然有领导的想法,自己不过是一个小兵,领导能对自己有什么看法?

  雷鸣选了一套顶楼七楼的两房一厅,办公室提供的两套都是七楼,不过这一套没西晒,要比另外一套好多了。

  其实单位还有两套不是一楼和顶楼的房子,但局长已经发话,这两套不能给雷鸣住,所以雷鸣也不知道这一回事。

  雷鸣很快把房子打扫干净,买了床铺、桌子等家俱和日用品,住了进去。前后花了三千多元,但他没有得到任何安家费。

  雷鸣不知道,地雷阵已经在前面等着他。

  第38章踩地雷了

  1995年9月15日,星期五,是雷鸣原计划去报到的日子,但今天,雷鸣下乡去了。

  早上八点钟差10分钟,雷鸣就去位于四楼的调解股办公室,办公室的门还关着,他只好在门口等候,不一会,晒得比农民还黑的股长黄富星就过来了。

  黄富星是高中毕业后通过招干考试进到司法局工作的,已经工作10多年,他手下还有另外一个兵,叫李标,以前是小学教师,前年改行到司法局的。调解股就他们三个人了。黄福星、李标和主管调解的副局长谢基为了下桥乡新生村八队和十一队土地鱼塘纠纷问题,已经蹲在那里几个月了,事情一点进展都没有,县领导已经下令,9月底前务必调解成功,否则要从重处理司法局的相关人员。

  按说这类纠纷不应该由司法局来处理,但是当时体制不顺,县国土局也刚刚成立不久,也没有力量去解决这些纠纷。

  雷鸣见到黄福星走过来,他还不认识黄福星,但他很礼貌地说:“您好!”

  黄福星一直注视着他,说:“你是雷鸣?”

  雷鸣微笑着说:“我就是雷鸣,今天来上班了”黄福星主动和雷鸣握手,然后自报家门,然后打开办公室,说:“给你办公室钥匙,办公桌还有几个,你随便找一个整理一下,领导交代了,今天你就和我们下乡,我们九点出发,你要带好行李,多带一套衣服,等会我们在院子里集中出发,可以不?”

  可怜雷鸣连在办公室都没坐下就被安排下乡了,领导都要下去,他能有什么意见?于是满口答应后,马上回房间准备行李。

  九点钟,雷鸣他们坐着北京2020吉普车准时出发,谢基副局长坐在副驾驶位子,雷鸣坐后排中间,黄福星和李标坐后排两边,开车的是司机小卢,很年轻。

  上车前,雷鸣已经和大家认识了,谢基副局长是一个老黄牛式的人,一上车就叫黄福星介绍下乡的目的和案件的基本情况。

  武县下桥乡新生村八队和十一队分属两个自然村,人口都不多,都不到200人,但八队属于梁姓,梁姓是个大姓,周边有好几万人都是梁姓,十一队属于潘姓,潘姓是也个大姓,周边的潘姓也有好几万人,可以说,这是两个家族的斗争。

  争议的六十多亩土地和十多亩水塘,双方都提出在土改时就对这些土地水塘有使用权。并且提出了一些书证,比如“三包四固定”时的文件、土改时的文件。

  这块地在土改时的权属是清楚的,但成立生产大队时,各队土地全部合并,后来又分开,争议就来了,相互分不清楚哪块地是哪个队的,认识上相互的交叉,大队也没能分清楚。特别是分田到户后,两队都把两块地分别分给双方队员,往往一方播种后,另一方马上挖掉,双方根本不能正常耕种,所以双方争斗不断,矛盾升级了,1989年、1991年、1994年双方三次大规模斗殴,出动土炮、*、炸药,致双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