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 118 部分阅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将刀插入刀鞘中,向自己的名亲兵丢了过去,双手向畲人摊,示意自己空着手。
那名畲人见马继先丢掉了宝刀,顿时大喜,向马继先冲来,腿扫向了马继先,使用的正是每个畲人都要学的畲拳,畲拳虽说是拳法,其实也包括了腿法中的踢扫跳等势,畲人见族中的勇士使出了畲拳,恢复了对勇士的信心,又开始喝起彩来。
马继先开头见轻易胜了那名畲人,本不将他放在心上,哪知越打却是越惊心,这名畲人的拳法张驰有度,结合的丝丝紧密,加上他身强力壮,拳法越发显得威力,马继先几次和他硬拼,都没有分出胜负,只好开始小心翼翼的周旋,否则,若是在两军阵前败给了个畲人,他的脸都不知往哪儿搁。
双方拳来腿往,交手小半个时辰竟然不分胜负,都开始精力不济,大喘粗气,观战的人看得精精有味,不时为自己人喝采。
畲人的喝采声突然都停了下来,全都往两旁分去,让出了中间的道路,并低头行礼,队整齐的畲人武士走了过来,不同于前面拿着菜刀,木棍之类兵器的畲人,这队武士全都拿着长枪,放眼望去,整个走过来片枪林,而他们身上穿得也是色的蓝衫,每人身上还佩有刀或者剑。
畲人武士的身后,是群年轻的畲人侍女,她们的上衣布满了各种刺绣,在衣领大襟服斗甚至袖口上都有各色刺绣花纹图案和花鸟龙凤图案。显得艳丽非常。
侍女的后面,才是个大汉坐在八人抬着的大轿上,那个大汉全身肌肉涌起,看样子不过三十多岁,二眼有神,身上披着张完整的斑澜虎皮,显得刹是威风。
见到了那人,和马继先正在相斗的畲人连忙跳了出来,弯腰向那名大汉行礼,马继先见半天赢不了那人,也觉无趣,回到了唐军营中。
李鸿基恍然,能有这么大的排场,估计是畲族的族长来了,难怪柳敬亭去了那么久,他放眼望去,见到柳敬亭在也乘着四人抬地轿子。坐在那名大汉的后面,李鸿基才松了口气。
看到唐军就在前面,那名畲人族长连忙命人停下轿子。向唐军走了过来,李鸿基身便服,但看周围的唐军都以李鸿基为中心。那名畲族族长也有数。直向李鸿基走来。到了离李鸿基十步左右。唐军已出来拦住他继续前行。
那名大汉停下了脚步,向李鸿基弯了下腰,才道:“山哈族族长雷虎拜见大唐皇帝陛下。”他说得却是口地地道道地汉语。
畲人虽然多住在大山中,却不是不与外交往,相反,他们与汉人的交往还很密切。铅山县被誉为“八省通衢”之地,异常繁华,到明朝中叶,铅山已发展成为江南地区五大手工业区域之。以手工造纸业与松江的棉纺苏杭地丝织业芜湖地浆染业景德镇地制瓷业齐名。
纸张茶叶的大宗集散,带来了百业之繁盛,而成为与景德镇樟树镇吴城镇齐名的江西四大名镇之。各路商贾,远至山陕之晋帮,近至皖南之徽帮,纷纷涌至此间开号设庄,进行商业之竞逐。
畲族在铅县生根,畲族族长能够说口地道的汉语并不奇怪,只是畲族人却通常不让汉人进入他们的领地,汉人虽然和他们做着各种各样的生意,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他们,普通畲人也多不会说汉语。
那些畲人见到族长来到,本来无不精神大振,以为可以把那些汉人都驱赶出去,见到族长还对汉人行礼,傻了眼,只得个个跪了下来。
“大胆,既然知道是大唐皇帝,为何还不下跪。”李过在旁边大声向雷虎指责。
雷虎却不着恼,望了李过几眼,见李过站在皇帝身边,肩上有三道金质横线,记起了柳敬亭地话,唐军的军职是用金银线来区别的,五品以上官员才绣有金线,从五品到品,金线的数量刚好是倒过来,分为道到五道,这个三道金线就是三品地将军。
他心中顿时凛,没想到这个人如此年轻却已是三品大员,连忙回道:“回将军的话,我们山哈族长除神之外,从不下跪,昔日我族族长拜见明太祖时,上了金銮殿尚且没有下跪,雷虎添为本族的族长,却不能破了祖宗的规矩,还请大唐皇帝和各位将军见谅。”
雷虎这番话说得不卑不亢,又不至于太过得罪唐军,李过时语塞,李鸿基摇了摇手:“算了,各位都免礼吧。”
雷虎转头向后叽哩哇啦的说了通,刚才那些跪着的畲人才敢起身,柳敬亭这时已回到了唐军的队列,向李鸿基汇报道:“皇上,他们同意为我军让路,也可以给我军提供向导,只是他们要求皇上下旨,仿大明例,封他们的族长为世袭百户,畲人世代免税。”
李鸿基皱起了眉头,封个官职倒是没什么,让畲人世代免税这个条件绝对不能答应,唐军境内现在还没有免税的先例,若是这个口子开,以后就会变成明朝样,官员,功邸人家可以免税,然后是士绅可以免税,朝庭的税收就会集中在普通老百姓身上,到最后富者恒富,穷者恒穷,朝庭的财源慢慢枯竭,走上大明的老路。
只是若是断然拒绝,眼前的这个雷虎恐怕不会轻易认输,势必会和畲人产生冲突,影响自己的统大计:“好,朕可以封你为世袭百户,不干涉你们畲人的自治。”
雷虎松了口气,畲族不同于般的土族民族,他们的不但有门第观念,还有中原正统观念,以盘蓝雷钟四姓最贵,他们的族长和长老都在四姓中产生,只是自从雷姓出了个雷乌龙创造出畲拳,被畲族人全体尊为乌龙公后,雷姓就牢牢把握了族长的位置,而其他三姓只能成为长老。
畲族的盘蓝雷钟四姓可以说相当于中原的官宦士大夫家庭,他们都以出身中原为荣,以南蛮出身和中原之外其它地区出身为耻,他们每家都有编造的族谱,也总要认同于先祖出身于中原望郡,还要将先世的迁徒路线说得曲曲折折,以此证明自己祖宗乃中原望族。
因此畲人下层对身边之事漠不关心,但上层对中原的事情却是了如指掌,如今中原产生巨变,大明朝已被改朝换代,势必也会对畲人造成冲击,雷虎身为族长对之最为不安,若是和唐军产生了冲突,畲族就有可能落到灭族的边沿,即使畲族幸存了下来,他这个族长也恐怕当到了头。
若是能保住畲人目前的这个地位,他的族长之位不但可以稳固,而且至少在几代内都会是他的后代,柳敬亭走南趟北,曾经和上任畲族族长也就是雷虎的父亲认识,因此他对畲人提出是前任族人的朋友,才能轻易见到雷虎,雷虎听到柳敬亭说唐皇亲自率军前来,他连忙跑出来迎接,想趁机提出要求,让唐皇答应他保住畲人以前的地位。
看到雷虎轻松起来,李鸿基后面话又传来:“不过,我朝尚未统天下,税法也未执行到此处,自然还谈不到对贵部的征税,朕可以答应你,至少三年内不会征税。”不能答应,只好拖了。
雷虎对这个条件当然不满意:“皇上,如果三年之后皇上已统天下,可否免去我山哈族世代的税收。”
李鸿基打了个哈哈:“三年后的事谁又说得清,自然是三年后再协商。”
雷虎看到李鸿基身后的唐军个个精神饱满,充满杀气,想到整个铅县,广丰带有四十万唐军,比畲族的族人还多,不由打了个寒颤,知道唐军绝不是畲族能硬挡,沉吟了下,才道:“既然如此,山哈族就遵从皇上之意。”
李鸿基见这个畲族族长松口,轻松了下来:“好,那还请雷族人给朕派出向导,朕要前往桐木关观。”
雷虎抬头看了看天色:“皇上,天色已晚,不如今晚在小族作客,小族别的没有,各种山珍却打了不少,皇上明日再起程如何”
唐军在这里担搁了数个时辰,早已饥肠露露,闻到畲族有山珍招待,每个人的肚子都咕咕叫了起来,李鸿基见与畲族达成了交易,点了点头:“也好,那就打扰族长了。”
“哪里,哪里,皇上能来到敝族,是敝族的荣耀,皇上请。”说完,雷虎已头前带路。
这周的爆发承诺已完成,明后两天老茅要休息下每天只会更新章下周再开始爆发,
第八卷统中原第七十章中招
铅县正是武夷山风米最秀丽也处,高高的黄岗主峰支独秀,屹立在赣闽边界,奇峰突兀,云蒸霞蔚,黄岗主峰以下,峻岭逶迤,劲松苍翠,云雾飘渺,恍若仙境,层峦叠嶂,森林茂密,中部低山丘陵区,梯田层层,油茶遍布。
难怪畲人在这里留就是数百年不肯走。住在这样的山中。恐怕每个人的寿命也会延长不少吧,首人居住的地区多在武夷山下的丘陵地带,山不高但苍翠,水不阔却纵横,唐军路走来,不时看到开垦出来的稻田,更多的却是绿油油的茶叶,还有大片大片的甘蔗。让他们都差点忘了脚下崎岖不平的山路。
山中村落都很小,多为数十户人家组成,不过,很少看到有瓦房,多是棚户组成,雷虎的百名畲人勇士组成的侍卫带头前行。后面再跟着五十名年轻亮丽的畲人女子。畲人数百年来直自治。族长就是土皇帝。雷虎才有如此大的排场。
看到族长的侍卫出行,后面还跟着二千多唐军,那些畲人小孩都好奇的走出自己的棚户,站在两边观看。他们家的大人都出去堵唐军路了。现在那些畲人只好跟在唐军后面,待唐军走过,才能回到家中。
这数千畲族人也不知分散在多少村子,能这么快全部聚起来拦阻唐军,他们可能另有能迅速联系的方法,畲人能将人迅速聚起来,又都善武,难怪能在大明开国时对抗朝庭,让朝庭许下不交税的好处。
唐军在山路上走了大约半个时辰,前面出现了大片平地,无数的庄稼在风中摇摆。此时已到了九月,水稻快要成熟,青中微带黄色的稻格不时掀起层层波浪。远处山上股银白色的水流直冲而下。发出轰隆隆的声音,在稻田地尽头。座大寨露了出来。越来寨墙。可以看到排青砖瓦屋高高耸立。丝毫不比些大城的壕富人家逊色。
唐军上下都看得啧啧称奇,这里简直可以算得上世外桃源。得知大唐皇帝要来,畲族的主要人物已到了寨口迎接,见到李鸿基,都跪下三呼万岁迎接。
雷虎忙为李鸿基介绍,那个满面红光,身材高大的就首族的蓝长老,那个瘦高个的是畲族地盘长老,那个稍矮点的是畲族的钟长老,畲族总共十五个长老,其中盘蓝雷钟四家每人占了三个,只有三个是出自其他杂姓。
雷虎每介绍到个,李鸿基就点头示意。让他们起身。大唐皇帝降临他们地山寨对于这些念念不忘中原出身的长老也是激动万分。对皇帝的礼节却丝毫不敢马虎,定要三跪九磕才肯起身,这让有些不满畲族族长不肯向皇帝下跪的唐军将领舒坦了许多。
畲族的主寨虽然很大。但也容纳不下突然多出来的二千多唐军。好在寨外有大片坡地可以驻扎。李鸿基命令田见秀李岩等人带着大队人马驻扎在外面,自己只带宋献策李过马继先任继荣左良玉等将领和二百名近卫军进入寨中。
宋献策趁畲族族长雷虎不注意时。悄声对李鸿基道:“皇上,谨防对方有诈,是否再多带点人。”
李鸿基看了看远处的恭顺地畲族长老,格了摇头:“不必,二百人足矣,若他们真有二心,枪声响,田见秀他们自然会赶来。”
李鸿基身后的近卫军都是千挑万选,此次因要查看敌人的关卡,都是以战斗方式配备武器,除了每人有把短枪腰刀匕首外。还有二枚手雷,畲人若是真有歹意,这两百名近卫军至少也能护卫皇帝两个时辰,足够寨外的近卫军冲进来。
宋献策还是不放心,又特意叮嘱了田见秀番,才随着李鸿基进入畲人的大寨。
众人在外面还只觉得畲人上层的建筑不比大城中的豪富差。进入雷虎的族长宅院时更是叹服,雷虎的宅院占地极广,李鸿基带来地二百多人全部进入宅院点也不显拥挤,里面花园,假山,湖泊应有尽有,幅江南名园风范。
此时天已微微黑了下来,雷虎家中的仆人早已在大厅点上了巨烛,整个大厅富丽堂皇,到处是镶金镶银。厅中已摆满了宴席,却是雷虎早已叫人提前通知作了家中准备。
雷虎将李鸿基请到了正中央的上席,才请示道:“皇上,是否可以开席了。”
李鸿基问道:“外面如何”
雷虎忙答道:“皇上放心。外面将士们地饭菜早已准备好了。没准他们已经吃上了。”
李鸿基才点了点头,雷虎拍了拍手,队畲女花技招展的托着各种佳肴上来,不会儿就摆满了桌,整个大厅刹时充满了饭菜的香气。
宋献策还在想是否需要用银针来查验下时,却赫然发现畲人盛菜的碗筷,盘子全是纯银做成,银盘在烛光下发出片耀眼地白光。宋献策这才对畲人之富真正有了解,难怪皇帝不愿意答应畲人免税。
铅县盛产金银铜,这些矿产多为畲人所有,畲人又善种茶,数百年累积下来的财富非同小可,宋献策想起进山时看到那些普通畲人全都住在低矮地栅户里,不由暗叹这世外桃源也是如此的不公。
眼前呈放着盘盘色香味皆全的菜,李鸿基不由食指大动,看到唐军的将领都在眼巴巴的盯着自己。暗骂了声没出息。叫旁边侍候自己的名畲女给自己盛了碗竹筒饭,便示意大家可以开吃。
众人看着皇帝的筷子落了下去,马上不客气,开始风卷残云起来,雷虎看得愣,他本来是要先安排歌舞劝酒,被李鸿基打乱。只好先将歌舞撤下,众人饿了半天,吃得奇快无比,很快就将席上的菜肴扫灭了大半,不过畲人直都在添菜。让唐军的将领吃得大呼过瘾。
雷虎见众人吃得差不多了。向李鸿基道:“皇上。我族有道名菜唤蜜唧,味美滋补。不知皇上可要尝尝”
李鸿基还没有点头。马继先已是不客气了:“好你个雷虎。有好东西哪有不拿出来的道理,快拿来,快拿来。”肛眺盯霸虎道:“这道菜有点特别,非我族人恐怕不愿吃。所以微臣还要请示下皇上。”
马继先嚷道:“即然你族人食得。我们自然也食得,皇上若不食,你给我们尝尝也好。”
雷虎点了点头:“即如此。端蜜唧上来。”
十几个畲女应声而入,在每桌上放下了只大盘子。盘子里装满了种红通通的手指大小地东西,看上去粉嫩可爱,好象还有尾巴,在盘中蠕蠕而动。
众人看得面面相觑。这是什么,能吃时众人谁也没有动筷。
那边的畲族长老已个个将那蠕蠕而动的红色小东西夹起来,放到了嘴里,咬了起来,那东西突然张开了嘴,发出唧唧的声音,众人看得毛骨棘然,畲族的长老却吃得津津有味。不会儿,人已吃下去数只。
马继先小心翼翼的问道:“这就是你所说地密唧。”
雷虎道:“不错。马将军可否尝尝。此物最是细嫩,滑嫩可爱,马将军若吃上口,保证会喜欢。”
马继先吞了吞口水:“雷族长。不知此物从哪里来。”
马继先知道山里面住的人喜食各种虫卵。那些虫卵产于各种山藤中。美味可口,营养丰富,马继先以前也尝过,只是看到那些畲人长老吃起来时,这东西却发出唧唧声,不象虫卵,让马继先时不敢下手,其他唐军也是如此。
雷虎道:“此物却也简单,只需选用刚产下来的鼠胎,饲之以蜜,过个三五天即可食用。”
“原来这是老鼠,怪不得会有唧唧声,如此我就放心了。”马继先说完。夹了只扔进嘴里咬,那只鼠胎只发出了声唧唧声就被马继先吞下了肚子。
“好吃,果然美味。”马继先说完。又夹起了另只塞到了嘴里。
李鸿基只觉得胃里阵翻滚,另侧地宋献策,陈贞慧等人更是不堪,哇的声吐了出来。任继荣左良玉见到马继先吃了下去,却是眼睛眨也不眨,也开始大口大口的吃起来。边吃边称赞。
雷虎却不理宋献策,陈贞慧等人,见马继先任继荣左良玉等人吃得开心,向李鸿基道:“皇上是否尝尝。”
李鸿基强忍嘴中的呕吐之意,忙道:“朕已食饱。不需要了。端给他们吧。”
雷虎已知道这是皇帝的托词,也不勉强,让畲女将皇帝面前的那盘密唧撤到马继先等人的旁边,马继先等人却也不客气,大吃起来。
这老鼠虽多,要找到那刚刚产胎地却也是不易,畲人虽然产甘蔗,这蜜也不是平常人吃得起,因此密唧多是畲人上层人物才能吃到,般的客人首人都不会用密唧招待,非贵客不能用。
而畲人也自知有人恐怕接受不了这种吃法,上这道菜时必须先问清客人是否能接受,否则反而不美。
看到自己的手下吃这种老鼠吃得津津有味,李鸿基阵恶寒,他连忙先退了下去,到了畲人为自己准备的寝宫才勉强压下胃中的翻滚之意。
见皇帝退席,马继先等人虽然对这种密唧恋恋不舍。也不得不放下筷子,回到皇帝的身边,此时畲族虽然好象没有半点恶意,只是皇帝安危事关重大,他们不敢疏服。
第二夭大早,雷虎亲自选了数十名精通地形的畲人给唐军作向导。将李鸿基等人送到了山口,宋献策等人都松了口气,能得到畲人的帮助,可以大大增加唐军的胜算。不过。宋献策和陈贞慧等人都是脸色苍白,脸病容地样子。
马继先等人却是个个神采飞扬,个个大口大口嚼吃雷虎送给他们的肉干,宋献策昨夜吃得东西全部吐掉了,见到马继先在吃肉干,不由问道:“马将军,这是什么可否分份给我。”
”这可是好东西,是他们的风味小吃汀州八干,侍中大人要。当然可以给。”马继先说完。扔了份给宋献策。
宋献策接过,先递给了李鸿基,再向马继先要了份,李鸿基刚好也感到肚子饿,连忙拿起来放到嘴里,口咬下去,只觉得又香又甜,几下已将这份肉干吃了下去。心中却感到奇怪。雷虎等人怎么只把这些东西送给自己地武将,突然想到件事,不由脸色大变。
宋献策也吃得津津有味,他边吃边问:“汀州八干,马大人可知道是那八干。”
李鸿基只感到胃里又是阵阵翻滚,忙喝道:“不要说出来”
可是已经晚了,马继先答道:“我也记不清了,好象有豆腐干,肉脯干什么的,我们吃的是老鼠干。”
”哇”的声。李鸿基终于忍不住了。口吐了出来
又是“哇。”地声。宋献策听到老鼠干,也跟着吐出来,君臣两人在路边开始大吐特吐。
李过连忙叫人端来清水给李鸿基漱口,对马继先怒目而视,马继先无故的看了李过眼,他哪知道皇帝有如此反应,而且老鼠干也不是他给皇帝地。
李鸿基差点把胆汁都呕了出来,才感觉轻松点,宣布继续上路,想起自己把那么恶心的老鼠干吃到肚子里去。李鸿基在路上又连呕了几次,宋献策也是如此。
等到了桐关下,李鸿基吐得仿佛全身虚脱似的,只好坐上了由几名唐军抬着的软轿,对桐木关也没有了兴趣,匆匆看了下,就吩咐返回。
桐木关的守军居高临下,当然看到了这队唐军,他们正准备应付唐军的攻关或者查探时,唐军已经打道返回,让他们感到莫明其妙。
李鸿基回到铅县,休养了二天,才将这种恶心的感觉驱散掉。有了熟悉地理的畲人帮助,唐军对各个关卡的情况都了如指掌,李鸿基感到身体好了后,马上开始排兵布阵,准备发动对各关的全面攻击。
第八卷统中原第七十二章奇兵
唐军人多势众,四十万大军,除去民夫辅兵,真正的作战士兵也高达二十二万,精锐的野战近卫军两支就有十五万人。所以开始攻击,唐军就对赣闽边界的郑军各个关卡发动了全面的攻击。
时间,从广丰到黎川锦延上百里的两省交界处,郑军的关卡全受到了攻击,连最险的浦城县枫岭隘,也有支上万人的唐军对着虎视眈眈。
分水关桐木关黄土隘的唐军更是密密麻麻,郑军时处处告急,虽然仗着地形优势,各种关卡都打退了唐军的进攻,但各个关卡都拼命给郑鸿逵发出求救信,唐军的攻击异常猛烈,若不增援,很可能有失陷的危险。
郑鸿逵郑芝虎两兄弟本来还以为依险而守,唐军虽多也无可奈何。听到各个关卡的报告,他们也坐不住了。将后方的郑军全部支援到各个关卡,自己也带着亲兵亲自到唐军攻势最猛烈的分水关查看。
分水关的地势比桐木关的地势还有高,达千三百多米,山势陡峭。唐军的大炮就是运了上来,仰攻的效果也太差,只能依靠人海战术强行攀爬,唐军还试着在城墙下掘洞安放炸药包,只是山石坚硬,也毫无效果。
只是分水关关城较长,正面有四里左右可供唐军攻击。城墙也不高,矮的地方只有二米。最高处也不过三米五,分水关的守军虽然让郑军加强到前所未有的三千人,防守起来依然吃力,唐军直是仰攻,却让郑军受到很大的压力。
郑鸿逵到分水关时,正是唐军攻击最猛烈的时候,唐军不计伤亡,对分水关地攻击浪高过浪,整个分水关下都是唐军层层叠叠的尸体。郑军往往从城墙推块打磨好的圆石下去。至少也能碾死十几名唐军。
只是郑军也并不轻松,唐军的阻击手藏在郑军伤亡不到地地方,将敢露头出来的郑军射死,让郑军只能躲在城垛口下防守,不时有唐军从垛口爬了上来,虽然都成不了气候,但这些到了垛口的唐军甩出的手雷却也让郑军死伤惨重。
有了郑鸿逵的援军,分水关的形势才稳定了下来。唐军可能心疼前面的大量伤亡,在郑军增加了关卡的兵力后,对各个关卡的攻击开始延缓,郑军上下松了口气。
就在郑军将所有地注意力都放在各个关卡的防守上时。支五千人的唐军却在畲人的带领下,从江西地资溪出发。从片片原始森林中穿过,准备翻跃武夷山脉。
资溪位在铅山县和黎川县中间,这里的南面是福建的光泽县,资溪位和光泽县中间的武夷山脉孕育了福建最大的河流阂江支流的中源富屯溪。
闽江水量与黄河流域地水量相近,居金国第七位。闽江上游有三支支流:北源建溪,中源富屯溪,南源沙溪。三大溪流坑蜿蜒于武夷山和戴云山两大山脉之间,最后在南平附近相会。
从资溪翻跃过去。要经过无数的崇山峻岭。鹤东峰出云峰野鸡顶大旭山座座山峰高耸入云,全都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没有经常在山里奔走地畲人引路,再多的唐军也只能在山中迷失。
率领这支唐军的将领是李岩钟华两人,除了钟华的千特种兵外,另四千唐军都是从皇帝近卫军中挑出来地人马,尽管钟华的职位比李岩高级,实际上是与李岩为主,而钟华只是协助李岩地这支人马过山。
毕竟唐军训练的特种兵再厉害,也不能全靠他们去占领敌人的城池,特种兵应该用在刀刃上,不能用来守城,只是此次翻跃武夷山,太过艰难,才不得已出动千特种兵。
本来李鸿基的打算是在各个关卡不计伤亡的发起进攻后,等到守关的郑军疲惫,才在夜晚出动特种兵,偷偷夺下个关卡,只是畲人提出从资溪可以绕过郑军的关卡翻跃过去后。李鸿基才改变了主意,出动支奇兵直袭郑军的后方。
今夭已是这支唐军进入山林中的第十天了,他们第天在山中走了近七十里,后来他们能走的距离却越来越短。如今每天能走上四五十里就不错了,路上除了山还是山,许多唐军已是筋疲力尽,而带队的数十名畲人向导却还是生龙活虎,仿佛他们永远不会疲惫般。
李岩和钟华两人都看得暗暗吃惊,身后的这些唐军都是精选出来的,比起畲人倘且不如。又何况其他人,如果唐军和畲人冲突起来,他们只需要往山中藏,就能让数十万唐军无可奈何。
前面股隆隆的水声传来,畲人都是欢呼声,向前飞奔而去。崎岖的山路在他们的脚下如履平地。他们多是穿着双用水稻杆制成的草鞋,尖锐的石块对他们却毫无影响。反而是穿着牛皮鞋的唐军感觉脚步越来越重。
虽然山中不缺水,但多是小溪,用来擦擦脸还行,要想洗澡却不太可能。唐军在刚进山时,全军威武无比,如今却是个比个脏。听到水声,精神也都是振,每个人都加快了脚步,想赶过去将全身的污垢洗个干净。
只是这水声看似仿佛就在附近,走起来却仿佛没有尽头,过了五六里远。前面的畲人早已没有了影,唐军却没有见到水流。
李岩忍不住向这支畲人向导的首领雷的询问道:“雷兄弟。还有多久才能见到水流。”
雷豹是族长雷虎的堂弟,不但汉语讲得流利,而且还熟读诗书,这次雷虎派自己的堂弟亲自给唐军作向导,也不无讨好唐军之意。
雷豹答道:“将军莫急,快了,马上就到。”
李岩却是苦笑,畲人回答的快了是以他们的速度而言。他们在山中能日行百多里而不觉劳累,而唐军除了钟华的那千特种兵或许可以办到外,其他人连半速度恐怕也办不到。这次却是近卫军成了拖累,否则如果是那千特种兵单独和畲人前行,现在恐怕已到了郑军地身后。
果然,唐军又走了近小半个时辰才看到了道水流,水势从山腰的四面八方喷涌而出。在下面汇成股巨大的河流,空中漂着层水雾,山腰上的树木
个巨大地湖泊出现在众人的眼前。而湖泊的下面。又是道峭壁,从湖里溢出来的水以更猛劲头向前冲去,摔到陡壁下,向远处流去,仿佛没有尽头。
先前到来的首人全都已跳入到河中,正在尽情的嬉戏。后面的唐军顿时精神大发,个个迅速脱下身上已是十天没有换洗的衣服,赤裸裸的跳进了湖中。
雷豹向李岩介绍道:“李将军,这就是中源富屯溪地源头了,过了这里口以后的路就好走了。我们乘着筏子。用三天时间就可以到光泽县了。”
李岩大喜:“终于过来了,好,就让大家尽情的洗个澡,然后休息,明天再出发。”
雷豹忙提醒道:“将军,这里湿气太大,不能在此休息。”
现在已是九月。山中的天气其实已经不热。如果在水汽如此重地地方休息晚,恐怕明天就又要有不人倒下。李岩马上明白过来:“是我疏忽了,看来让他们洗完澡还得马上赶路才行。”
唐军的五千人,拉成了数里长的队伍,每个人见到了大湖,第个反应就是跳入湖中,这顿澡洗了近个个时辰,才全都心满意足的上了岸,洗完了澡,唐军重新变得精神焕发起来。
李岩重新统计了下人数,五千人现在只剩下四千七百三十人,比昨天宿营时又少了二十六人,这些人有可能是爬山时滑到了山崖。有的是途中病倒,有的却可能仅是掉队,如果不能追上来。他们几天之后就必死无疑,山中猛兽,毒蛇甚多,让人防不甚防,就是天天在山中行走地畲人,也不敢独自人翻跃这武夷山脉。
尽管多留段时间就有可能会有掉队的唐军能追上来。可是李岩还是吩咐马上队伍马上出发,唐军正在对郑军各个关卡全线攻击,目的就是要让郑军地后方空虚,他们若多担搁天,唐军可能就要多付出数百上千人的伤亡。
许多人都恋恋不舍的看着这个大湖。这十天来。除了第天刚进山林让唐军的官兵还兴致颇高外,其余地只是日复日的赶路,只有这个湖才给他们带来了快乐。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从这里过去,就全是下山地路了,这里是水流下去的地方。几乎成九十度的直角,人当然不可以下去,他们必须从侧面绕弯过去,唐军在畲人的带领下,忽而向右,忽而向左,到了天快要黑下来,还没有到达雷豹所说的可以造筏走水道的地方,唐军只好停下来宿营,开始寻找食物。
他们在进山之前,每个人都带了五斤大米,若是在平时,这五斤大米不够个士兵吃上三天,如今他们要靠这五斤大米过上十几天,。甚至更久,自然不能仅靠大米过活。
山林中各种野果野菜磨菇还有不长眼的毒蛇,老鼠各种虫卵都被收聚起来,畲人在丛林中的经验丰富,各种野果野菜蘑菇能吃不能吃,都能分别,此时就是那些畲人最忙碌的时候,每次宿营都会有些新的可吃食物发现,当然也会有些新的有毒东西,若他们不甄别,唐军就随时有食物中毒的危险。
吃完了饭,所有的唐军就马上休息,积蓄体力,以便明天赶路。否则精力损耗太多,就有掉队的危险,到时没有谁能够获救,进入山中的第二天就有人开始掉队,掉了队的人从没有个能再追上队伍。所有的唐军都相信他们已经遇难。
每个人都是和衣而卧,身下只铺些软绵绵的草,他们翻跃山顶。没有帐篷,也没有被子,身上仅有张牛皮衣可以暂时充当雨具,如果雨下得稍大,他们就得全身淋湿,只能在雨巾湿淋淋的行走,十天来,他们遇到了三场雨,幸好山中的雨虽然大,却不会下太久,有时下完雨,唐军走着走着,身上的衣服已经干了,否则病倒的唐军绝不会不满百人。
山中不时有狼嚎声传来,偶尔还夹杂着两声虎啸,看似极静,其实离得极远,没有人会去理会这些野兽。它们其实都很聪明,尽管唐军侵入了它们的领地,但它们只能尽量远离这只庞大的队伍。
当然如果有猛兽敢进入唐军的队伍,无不被唐军击毙,成了唐军的牙祭,这十天来,有数十只野猪,十几只狼,还有二只猛虎,三只的豹子进了唐军的肚子,他们巴不得有猛兽会傻得闯过来。
第二天大早,唐军纷纷起身,马上就开始了行军。他们也没有什么可以收拾,身后只留下了无数个茅草窝。
远处的水声不时传来,吸引了唐军注意,他们绕了大圈。终于又与富屯溪相遇了,这次他们不用再绕它而过。而是可以由让它将自己轻松带到山下。
李岩吩咐伐木的声音传来,唐军象打了胜仗般高兴,如今可以沿水道而走,就意味着他们成功了大半,再也不用象以前走得那么辛苦了。
花了半天的时间,唐军才做好了足够多的筏子,天又已过去。只能等到第二天再出发。是夜,所有的唐军都兴奋的辗转难眠,眼看辛苦就要到头了,自己会突然出现在敌人身后。立下巨大的功勋,成为全军的英雄。
第二天,唐军都高高兴兴的上了筏子,沿着河道朝下面漂去。此时他们才发现畲人所说的可以乘筏的河流是多么险峻,溪流中间突然之间就会冒出块大石不说,而且河床坡度经常有十几米落差的地方,稍不小心就会让筏子变得四分五裂,上面的唐军纷纷惊叫着掉到水中,若是运气不好,马上就是头骨颈折,或者身受重伤,只半天功夫,唐军伤亡已达二百多人,快赶上以前十天的总和。
李岩此时却不能退缩,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乘筏赶路,若是要在丛林中走,实在是太慢了,而且他们的粮食也基本用尽,没有了大米,靠山中收聚的食物绝对支撑不了他们走出山林。
唐军哪知道闽江上游流传着句“上下三十六滩,滩滩都是鬼门关”的说法,只是畲人说得轻松就以为好走,却不知这些畲人认为好走那是每个人都走惯了的缘故。
第八卷统中原第七十三章光泽县
铅山县不亏是号称为八省通衢之地,从大明中叶以来,这里已经成为江南地区五大手工业区域。异常繁华。唐军的到来。使这里和福建。浙江等地的交通下子切断。许多商家下子陷入困境。
但这只是短暂的现象,很快唐军的大量采购就让铅山县的商家喜笑颜开。纸张,你有多少,军队全包了,有人忍不住偷偷问:“军队要这么多纸干什么”
有懂得人马上回答让这些纸商们大吃惊:“当然是学文化”
傻大兵,傻大兵,什么时候大兵也要学习文化了,以前听到传言说唐军的军官个个读书明理,许多人还以为谣传,没想到连大兵也要学习,商人不由对唐军大为服气,难怪唐军能够战无不胜。
还有茶叶,也是军队大量所需,喝茶能让人安神提气,减少士兵的烦闷。还有粮食,肉类,丝绸,棉布,军队都要大量采购,时之间,铅山县的商人象发狂似的从各地将货物运来,只要你的东西能运过来,不愁你不脱手,唐军只比本地的卖价低成收购。可是架不住量大,又转手快,商人们都赚得盆满钵满。
本来这些东西都是要在后方采购,再由民夫运到前线,现在全部转给了商人,这是户部侍郎陈宇大力推动的结果。陈宇在攻下京师时就算过笔帐,唐军地军需如果由民夫来运的话。到了前线。价格基本上要翻上二倍,而就近购买,最多翻上倍就行。
唐军虽然没有特别提出重商的政策,但每攻下个地方,首先就是大量修整道路,撤消厘卡,给商人极大的便利,陈宇就向李鸿基提出可以由商人来承担运送部分军需。
这个提议在唐军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对。李鸿基自然知道唐军自己来运送效率低下,但军队的安全当然不能掌握在商人手里。除了粮食和军械必须保证由军队自己来运送外,李鸿基同意了其它物品可以由军需官作为试点向商人采购,才引发了这次军队对商人的大采购。
陈宇下子成了唐军中最忙的人。他每天都催促手下采购大量军需物品。计算他们的成本,看用何种方法合算。毫无疑问。唐军这次向商人采购军需地行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唐军各种物质成本至少要下降四成。
李鸿基从畲族回来后。就将皇帝的行辕从广信府搬到了铅山县。安排好了各支军队对郑军关卡的进攻后,他这个皇帝倒是无所事事。
唐军的兵力虽大,但在这样地地势下却展不开手脚,敌人也没有偷袭的可能,每天只能靠双方的实力硬拼,如果不是有李岩的支奇兵,可以想象,唐军除了寄希望于夜间偷袭成功外,就只能和郑军直耗下去。直到郑军受不了为止。
这些自然都有将军们来指挥,李鸿基只能每天坐在铅山县府烦闷的等待。好在身边有个田淑英直陪着,田淑英能歌善舞。琴棋书画无不通,李鸿基闲暇时可以欣赏下田淑英的歌舞或者让田淑英陪着自己下下棋。让李鸿基不至于太过烦闷。
唐军的各个将领也是焦急异常,赣闽边境的关卡多能容纳十万唐军的攻击,他们许多人只能看着前线拼杀地热火朝天,却没有他们什么事,每个人都盼望前线早日能传来取得突破的消息。
唐军发起攻击的十几天来。每天的伤亡达千多人。如今唐军的伤亡达到了前所未有地万多人,这个伤亡却必须继续下去,李鸿基和他手下的唐军将领都在等待,等待前线传来突破地消息,唐军才能长驱直入,发挥出自己的全部实力。
四天了,李岩和钟华二人率领的这支唐军在水里漂了四天。除了晚上能上岸休息外,唐军全天都在水里,承受着各种危险,全身被水流打湿只是小事,还随时要防备前方突然出现段十来米的悬崖,不小心筏子上地人就会全部掉入水中。
这也不是最危险的事,悬崖下多半水很深,掉下去受伤难免,却基本没有生命危险,唐军最怕地就水流中间突然多出来的大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