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 119 部分阅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来的大石,若是躲避不及时,任由木筏在奔腾的水流中撞了上去,筏子马上解体,上面的人非死则伤。
今天他们终于都可以上岸,而且再也不用下水,远处的高山已在身后,前面虽然还是起伏不定,灌木林立,却已露出了可以行人的小道。
望着身后滔滔的溪水,每名唐军眼中都闪过丝复杂难明的神色,对这条溪水,闽江的第二大发源地,唐军也不知是爱是恨。
这条溪水,使他们本来可能需要七天,或者八天的路程缩短到了四天。没有这条溪流,他们现在还在深山中打转。可是同样这条溪水。却葬送了唐军二百多条生命,至于受伤的,落水的,更是不知有多少。
“前面就是光泽县了,大家打起精神来,我们进城去。”
“进城进城”刹时间,唐军扔掉了那种复杂难明的神色,全都兴奋起来。
出发时的五千唐军,现在只有四千五百人,身后的大山和溪水吞掉了他们十分之的袍泽。但那又如何。他们终于过来了。那就是胜利。
光泽只是邵武府的个小县,整个县的百姓加起来不超过三万人,而县府所有百姓也不过万五千余人,平时只有不到上百的衙役捕快,不过此时光泽作为最前方的物质基地,郑军还是派了千名士兵防守。
唐军地百名前锋在数十名畲人的带领下,全部装成进城交易的畲人,浩浩荡荡的直接走向城门,城上的郑军没有丝毫怀疑,只是心中暗暗奇怪,哪里下子来了这么多畲人。
对于畲人,当地的官府都不太敢得罪,这些畲人最容易抱成团,又是睚眦必报,惹了个,就会惹来族,非让你损失惨重不可,若是派兵围剿,他们往山中躲,谁也找不到他们。加上他们又有本朝太祖的圣谕,允许他们自己管理,不必纳税。因此官府对于畲人。只要不是闹得太过份,都是睁只眼闭只眼。
畲人的族长也是精明,他们般都能约束畲民不会干出让朝庭难以容忍的事情,几百年下来,朝庭竟然直容忍了这个族游离于自己地势力之外,在闽赣粤边界。若是当地的官府不能处理好和畲人的关系,这个官也当不下去。
所以见到了这么多的畲人下子出现,郑军虽然奇怪,也不理会。只是这些畲人进入了城,突然之间翻脸,百多人同时抽出了兵刀,将十几名看门的郑军全部砍倒,正在门口地百姓大惊,急忙四散逃离,大喊:“造反了,舍人造反了。”
城上的郑军大吃惊,畲人虽然不服王化,对境内的汉人也多有欺压,但说到造反,却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城上的守将并没有发现畲人砍杀守城士兵之事,还以为又是起畲汉纠纷,怕城下的士兵不足应付,慌忙又派了数十人下来。
这数十个人的下场可想而知,刚下城墙就被唐军的特种兵射杀了小半,畲人也杀了另外小半。剩下的人连滚带爬地跑回了城墙,向守将报告:“将军,不好了,畲人真的造反了。”
守将这才相信,他素知畲人善战。亲自集中了北方的所有守军,正要向城下杀去,个军士突然惊叫起来:“将军,快看,那是什么。”
前方惊起来了层灰尘,队数千的人马正向县城而来。唐军已顾不得掩藏形迹,每个人都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向县城奔来。
“畲人,那是大队地畲人,快,赶快把下面的畲人杀了,关上城门,否则大家都要死在畲人手中。”
唐军刚从山中出来,衣服都是破破烂烂,加上被尘土掩,更是难看,守将看到上百名畲人入城,先入为主,自然以为来地也是畲人,殊不知大错特错。
守将还想着把先进来的畲人杀光,关上城门,只是他们连这百多人都应付不了,唐军没有动用火器,见大量郑军下来,个个发出了自己手中的弩箭,郑军成片成片的倒了下来。
这种弩箭地距离在五至十米范围内杀伤力极强,可以连发五支,只是上箭的时候有点麻烦,近距离交战,比使用短枪更管用,是特种兵必备地装备。
郑军守将见对方抬手。自己的部下就被“唆唆”的被弩箭射倒了百多人,他心中有种明悟,这决不是什么畲人。
可惜他明白的太晚,这个念头刚起,他只觉得咽喉痛,就轰然倒下,个郑军大喊起来:“将军死了,将军死了。”
剩下的郑军更是心胆皆丧,连人家百多人都对付不了,何况后面还有数千兵力,想通了此点的郑军不再犹豫,纷纷丢下了兵器投降,隔得远的就悄悄退走。
等到唐军的大队赶到时,北门已完全掌握在唐军手中,唐军马上接管城门,并派人向其它各门的守军攻击。不到半个时辰,唐年已经将光泽县城全部控制,城中的守军不是死了就是投降,有的郑军看到情况不妙想逃跑,却被早已埋伏好的唐军全部俘虏,光泽县的守军连人也没有逃出来。
光泽县县令听到唐军进城,吓得半死,急忙脱下官帽想逃走,城门却已全部被唐军控制,他就是想逃也逃不到哪里,被唐军搜了出来。
那名县令落到了唐军手中,以为唐军要杀他,拼命求饶,李岩的第个命令却让他目瞪口呆:“你去把县里所有的衙役捕快还有酒楼的厨师都请来,马上给我军做饭,越快越好。”
那名县令看到唐军破破烂烂的衣裳,还有消瘦的脸孔,若有所悟,连忙跳了起来,喝斥其他捕快,衙役:“快,去给大军做饭。”
看到唐军进城,光泽的百姓都躲在家中不敢出来,郑芝龙接管福建的政事以来,福建省的百姓过得还算富足,郑芝龙的资财多取于海上,陆上的赋税不足二成,因此郑芝龙反而减免了福建的不少赋税,让福建的民心多有倾向。
光泽县只有两家稍大点的酒楼,厨师也只有六人,好在还有些小酒馆,各种小吃店,都被光泽县令带着衙役气势汹汹的抓到了衙门,总算凑足了五十多人,加上全部衙役,临时给成支百多人的队伍,开始替唐军烧起饭菜来。
唐军和郑军的战事起,郑军对唐军的宣传自然尽力抹黑,因此福建的百姓对唐军也是怕的要命,那些人莫名其妙的被衙役拿来,都是恐惧不已,听到是为唐军做饭才放下了心。
光泽县的各种军需堆积如山,粮食自然不必说,百多人齐动手,很快会为唐军做好了香喷喷的白米饭,许多唐军等不及菜端上来,就开始大口大口的扒拉起来,活象饿死鬼投胎。
唐军在山中已是半个多月,除了那五斤大米,吃得都是野菜,野果。就是这些东西也填不饱肚子,能重新吃得白米饭,就是没有菜每人也能吃下数碗。
吃完了饭,李岩和钟华两人才开始审讯起光泽知县来,那名知县胆小如鼠,基本上是有问必答,唐军没有问的也主动答了出来。
李岩和钟华两人从知县的口中得知。下面的邵武府每五天就会给光泽县送次物质,将物质在光泽县下,然后再由光泽县组织人力将物质送到黄土隘,如今距离上次输送物质已过了三天,还有二天下批物质就会来到。
李岩等人的任务本来是到了福建后,就马上选个关卡强攻,唐军里外夹击,将个关卡拿下来。李岩和钟华两人得知这个新情况,商量后,决定暂缓攻击,将邵武运送物质过来的郑军拿下后,再趁给黄土隘前线送物质的机会,发动对黄土隘的突袭,将黄土隘拿下,把握会大许多,也可以减少自己的伤亡。
第八卷统中原第七十四章黄土隘
但是,计划虽好,可是赶不上变化快。李岩和钟华两人设想伏击的郑军还没有到,倒是黄土隘的郑军信使先行来到光泽县。李岩当机立断,决定马上发动对黄土隘的攻击。
黄士隘过来的信使只有二人,他们是来催要物质的,黄土隘受到唐军直持续的攻击。兵员虽然还没有问题,物质却损耗很大,黄土隘开始准备了大量的石块和滚木,给予唐军大里的杀伤,如今这石块滚木已耗尽,要想补充却是不易,石块要经过打磨成圆形才有威力。滚木也要到山中砍伐,补充极少,只得全靠弓箭挡住唐军的进攻。
只是弓箭对唐军的威胁却远没有滚木,擂石那么大,唐军的要害都有钢片护住,其他地方中上三五箭咬牙拨掉照样能够战斗,唐军每人都穿有丝绸内衣,郑军的羽箭很难将丝绸刺破,只能浅浅的射进肉里,唐军往往拨箭头止住血马上就若无其事。这迫得郑军只能拼命放箭,箭支消耗极快,天就要有十万多支箭羽射出来。以前每五天送次的军械已是不够使用,只得第四天就派人过来催要。
这两名郑军信使自然不会想到后方的光泽县竟然会落到唐军手中,他们毫无防备,轻易落到唐军手中。
随着郑军信使落入到唐军手里,李岩钟华两人对郑军在黄土隘的情况也有了大致了解。黄土隘最高时有万五千余人,如今则只剩下万三千人不到,唐军对黄土隘不停的攻击,也使郑军伤亡不少,不过,若是照这个速度下去,唐军再过个月也休想拿下黄土隘,何况到时郑军还会增援。
令李岩欣喜的是,福建巡抚郑芝龙的二弟郑芝虎竟然也在黄土隘亲自督战,若能将郑芝虎或擒或杀,对郑芝龙都是个不小的打击。
黄土隘也是重峦迭嶂,异常险峻,但比起分水关桐木关却相差甚远。主要是关前的地势角度远没有其他地方大,唐军的些小型火炮甚至可以对着城墙轰击,让郑军防守起来吃力不小,不过,黄土隘城墙的厚度却将这缺陷完全弥补,因为它地城墙厚达五米,深五米,高也有三米多,全是坚石所砌,唐军的火炮轰击过来,只能留下个浅坑。
天已快天要暗下来了。此时正在攻击黄土隘的唐军阵地内响起来鸣金的声音,进攻的唐军马上向潮水般退了下去。顺便将城下的尸体也全部带走,城上的郑军看得暗暗惊心,唐军每次退却都显得留有余力,而且第二天进攻马上就换上了生力军。而郑军虽然有城墙地保护。为了应付唐军的进攻,已经连续作战近二十天,他们许多人都已疲累到极点。
郑芝虎和陈晖两人见唐军停止了进攻,起巡视着城墙。敦促士兵赶快对城墙破损的地方修补,在城墙上堆积物质,以应付明天唐军的进攻。
看到城头上的郑军许多已是疲惫异常,郑芝虎心中也是焦虑,对于此次战役,郑芝龙集困并不是没有异议,许多人认为明朝大势已去,唐军必定会取得天下,不如早降。
只是郑芝龙被儿子郑森说动,关键其实还是唐军的出价太低,不能满足郑芝龙为东海大都督,统领东海所有船只的要求,唐军答应可以封郑芝龙为福建总督。但郑军地海上舰队必须接受唐军的改编。
这点却是郑军中的大部分将领不能接受,海上舰队不但是他们最大的倚仗,还是最大地财源,若是这支舰队交给唐军整编,郑芝龙纵然为福建总督,也是如没有爪牙的老虎,只是迫不得已抵抗时,每个人心中都有个疑问,以福建省之力能挡住唐军吗
唐军大举向福建进攻时,郑芝龙不是没有向弘光朝求援,只是弘光帝听唐军是报复郑军派出舰队在长江的袭击时,马上就将郑芝龙的信使赶了出去,他生怕唐军会对自己进攻,如何敢救郑芝龙,加上郑家不听朝庭的旨意,弘光帝对郑芝龙更是暗恨,任由朝中的大臣磨破嘴皮子讲福建非救不可,弘光帝就是听不进去。
弘光帝不肯下旨发兵相救,在浙江地近二十万兵马便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唐军对福建省的进攻,只有广东军主动答应出兵相助,郑芝龙却不敢接受周家地好意,对于郑军来说,周家才始终是郑家的威胁,原因就是周家同样有不逊于郑家的水师。
万让周家过来,突然之间翻脸,那岂不是引狼入室,郑芝龙想也不想就拒绝了广东出兵的好意,他宁愿不敌之后投降唐军,也不会让广东地军队进入福建要地。非但如此。福建遭到唐军的强攻,此时福建地军队有小半还留在闽粤边境,防止周家趁火打劫。
此时福建的各府已经空虚,军队金都调到了闽赣前线,或闽粤前线,短时间内不可能再得到增援,见到前线情势危急,郑芝虎,郑鸿逵才分别带头上了前线,以稳住军心。
”报,将军,光泽县令已将物质押到,请将军查收。”个传令兵跑了上来,向郑芝虎大声禀报。
郑芝虎喜,向陈晖笑道:“这个光泽县令不错,运送物质如此及时,这仗打完后,可以提提。”
阵晖也是郑氏集团的老将,当年的十八芝之,听到郑芝虎的话,他点了点头:“能得到二哥的称赞,这个光泽县令也算就此交了好运。”
”你交待下面的人查收就可以了,我和陈将军就不去了。”光泽是自己的大后方,又送过多次物质,郑芝虎虽然夸了那个知县句,也不用自己亲自去接待他。
“是”传令兵走了下去,郑芝虎和陈晖两人继续在城墙巡视,见到疲累的士兵就鼓励两句。
趁着关隘上的士兵前去禀报时,钟华仔细打量着这个关隘,暗暗庆幸自己不用强攻,黄土隘建在隘口的最高处,无论是从北边还是从南边攻打,都不得不仰攻,而且南边的城墙比北边更窄,若是强攻,不要说他们没有什么攻城器械,就是有,也非是这四千人所能攻下。
可是今天,这个关门却不用他们强攻了。守关的人连多看眼他们的兴趣也没有,郑芝虎的命令传来,关门马上在“吱吱”声中大开。
见关门趟开。不等关内地人出来。前头的钟华手挥。装成普通民夫的唐军马上挥动了手中的鞭子,打在拉车的黄牛身上。前头的黄牛“哞”的叫了声,拉着车子就往关内挤去。
关内地郑军大骂:“混帐,等等,先让我们出来点数。”
唐军不理不睬,哪能让郑军先出来,此时虽然太阳已经下山。在城上看他们模模糊糊,旦出来,唐军就无所遁形了,至少也要先堵住大门不会再关上才行,后面的唐军见牛车已挤了进去,干脆将鞭子甩的更响,让牛车加快速度。
里头要出来的郑军骂骂咧咧,却不得不退后。或者闪到边,让牛车通过。否则被牛车这么直接撞过来,不死也得重伤。
唐军跟在牛车后面趾高气扬的进入了关内,前来查验物质的郑军将领无奈,只是在关内开始查收,牛车过了大半,郑军终于觉得不对劲,以前每次光泽县运送物质过来时。都是老弱妇儒起上,可是这次却全是青壮,光泽县城才万多人,哪来这么多青壮。
“站住,你们到底是什么人”终于有郑军怀疑。忍不住喝问起来。
可是已经晚了,唐军已有数百人进到了关内。那名精明郑军的喝问。反而宣告了他地死刑。他的话声刚落,几支弩箭起向他飞来,“噗,噗。”数声,那名郑军的咽喉,胸口连插了七八支弩箭,连哼都没有哼声,倒地身亡。
他旁边的郑军大惊,刚要张口大喊“敌袭。”又是片弩箭飞来,个个郑军眼中都闪过无比疑惑地光芒,轰然倒地。
“动手。”其实此时唐军已不用钟华吩咐了,已进到关内的唐军都丢下了自己赶的牛车,迅速向前抢占各个要地,遇到郑军就用弩箭射杀,正赶来查收物质的数十名郑军没有个人发出声音,就被唐军全部射杀。
钟华亲自带队冲在前面,连射杀了两名郑军,才道:“发出信号。让李将军赶快进城。”
“是。”名唐军冲到了关城的高处,用力挥舞着自己手巾的军旗。
光泽每次给黄土隘运送物质地人数只有千人左右,唐军虽然有四千多人,除了在光泽要留守的数百人外,实际上李岩出动了整整四千人参加对黄土隘的突袭,为防止被关上守军发现有异,李岩让钟华带着他地千人作为前队对黄土隘偷袭,自已却带着后队在离黄士隘还有五里远的地方就体了下来,等钟华发出信号才能前进。
“快,快进关。”李岩看到了信号,马上命令身后的唐军跑步前进。
“是。”三千名唐军全部从伏着的地方起身,拼命地加快脚步,朝城门奔去。
城墙上的郑军终于反应过来,扯着嗓子大喊:“敌袭敌袭敌呃”声音突然中断,那是叫喊地郑军已被冲上来的唐军射杀。
刚从前方撤来的个郑军游击将领疑惑的向亲兵询问道:“奇怪,我刚才怎么好象听到敌袭的声音,莫非产生幻觉了。”
他的亲兵也隐约听到,却以为自己是多疑,回道:“将军,可能是太累了吧。”
“敌袭敌袭”更多敌袭的声音喊了起来。
那名游击打了个机伶,顾不得后面为什么会有敌人:“不好,传我命令,马上集中全队,到后面查看。
许多从前线刚下来的郑军也听到了敌袭的声音,他们惊疑不定。这里是后方,那来的敌人,听到全军集合的声音,不敢怠慢,很快汇聚起来,组成了支二千人左右的队伍,朝后方杀去。
钟华此时已完全占领了黄土隘的南门,这里本来就没有多少人防守,唐军以多打少,又是突然袭击,唐军的手弩更是厉害非凡,打造支手弩远比造支短枪麻烦,只装备了唐军的特种部队,三方加起来,郑军自然无还手之力。
看到郑军组织了支两千人的队伍过来。钟华也不由对关内的郑军杏目相看,可惜此时郑军却再也没有机会了:“打”
见匆忙而来的郑军进入了自己的射程,钟华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砰,砰。”枪声大作,唐军已经换上了短枪。对着过来的郑军就是通射击。
前头的郑军顿时倒下了大片,其他人慌忙停止了前进,找地方躲起来。
“投雷”
黑色的手雷,泛着光泽默暗的光芒,向郑军躲藏的地方丢去,到处是硝烟升起,藏在后面的郑军被炸得惨不忍睹,断腿残肢落得到处都是。
“是唐军,唐军到了我们后方,我们完了。”名郑军颤抖着喊了出来。
哗啦声,所有的郑军都拼命向后退去,任凭那名郑军游击将军如何催促,也没有士兵肯再上去进攻,这些天,所有的郑军面对唐军的进攻都产生了惧意,唐军的火枪,手雷无疑威力强大。以前自己有城墙保护才勉强和唐军打个平手,如今唐军还占着地利,自己要去进攻无疑是送死。
“他们没有多少人,进攻快进攻”郑军的游击将军很是尽职,见士兵不愿意进攻。不由气急败坏。
很快唐军就回应了那名游击将军没有多少人的判断,唐军开始了反冲锋。数百名唐军呐喊着向前冲来,唐军的子弹打得到处飞舞。
郑军见到如此情景,非但没有听从将领的命令将向冲去,反而没命的向后溃逃,那名郑军游击将军也身不由已的被亲兵向后簇拥着退去。
听到了后方隐约传来的枪声和爆炸声,正在北门城墙巡视的郑芝虎和阵辉两人脸色大变,想起刚刚传令兵报告光泽知县押送物质来了,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出了变故。
郑芝虎暗骂了声:“该死”
对陈晖道:“我到后面去看看。”匆匆带着自己的亲兵向南门赶去。
第八卷统中原第七十五章势如破竹
陈晖心中已涌起了不详的预感,黄土隘在自己手里过不了今夜,随即嘱咐郑芝虎几句,却还是什么也没说,而是下达命令:“所有人不得休息。快上城墙,防止唐贼攻城。”
等到郑芝虎赶到关隘后方时,李岩的三千唐军都已进城,得到增援的唐军声势大振,向关隘席卷过来,已经拿下了小半个关隘。先前的那名郑军游击将军组织起来的二千多人不是被打死,打散,就是被唐军俘虏,只剩下了他自己和身边的数名亲兵。
郑芝虎把揪住他:“快说。怎么回事”
那名游击将军苦着脸:“二将军,末将也不十分清楚,唐贼突然从后面杀来,末将组织起了二千人,却不能相抗。下子就被唐贼打散了。”
“废物”郑芝虎松开了那名游击将军,大声喊道:“兄弟们,把唐贼赶出去,大家随我冲。”
后面的郑军得到命令,不顾死活的朝前冲击。回应他们的是唐军“唆,唆”的子弹和震耳欲聋的手雷爆炸声,郑芝虎带来的生力军整片整片的倒下,很快向后抱头鼠窜,退了回来。
后面的唐军大声呐咀:“杀杀”随着郑军的败兵跟了上来。郑芝虎的亲兵大急,连忙将郑芝虎护住,步步朝后方退去。
看着自己的亲兵在唐军追击下个个倒下,郑芝虎心如刀绞,破口大骂:“该死,哪来的这么多唐军。”
名亲兵大声道:“二将军,唐贼攻势太猛,快退吧。”
郑芝虎摇了摇头:“退,往哪里退”
其他郑军也是愣,是啊,往哪里退,外围还有数万唐军。这时他们可能已经知道关隘被唐军攻进来的消息,可能马上就要发起进攻,除非他们弃关往武夷山的深山老林里钻,可是这样来,不但关丢,他们又有多少人的死在深山老林中。
那名游击将军听到郑芝虎的问话,知耻后勇,大哭起来:“二将军,是我无能,不能将唐贼赶出来,连累了大家。”
见到唐军的火力,郑芝虎其实已知道怪不得那位游击将军,他正要安慰那名游击将军几句,那名游击将军已站起身来,当先向前冲去:”弟兄们。咱们已经没有活路了。和他们拼了。”
那名游击将军只走出来了十几步。“砰砰”的枪声响了起来。那名游击将军捂着自己的胸口倒了下去,接着又是“砰,砰”的几声枪响。游击将军身后地几名亲兵也跟着倒了下去。
“杀”后面的唐军和郑芝虎距离已不足百米了,虽然太阳已下山,郑芝虎还是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唐军的身影,他们许多人穿的破破烂烂,化装成百姓的模样,可是手中地短枪却毫不留情,射出发子弹马上换装,比唐军的正规军射击速度还要快上数倍。
郑芝虎欲哭无泪,自己碰到的是什么人啊。手中的火器不但比唐军平常使用的精良数倍,更可怕的夜晚好象对他们毫无影响,射个准,他被亲兵夹着向后退去,亲眼看到自己的亲兵在他的身后个个死去,若不是有了他们,自己早也死了。
再这数十米就到了关隘中央了,越来越多的郑军集了过来,密聚的箭雨总算将唐军地进攻暂时挡住,郑芝虎松了口气,可是就在此时关隘的前方又传来了喊杀声,显然城中地情况已被关隘外面的唐军知晓,重新对关城发起了进攻。
郑军顿时不知所措,不知是到前面去好,还是到后方好,前方的兵力已经薄弱,若不去增援,恐怕守住了这里也无济于事。个个往郑芝虎望去。
“传我命令,向唐军投降。”郑芝虎下达了令自己痛苦万分的命令。
周围地郑军象是呆了,名亲兵壮着胆子问道:“二将军。真要投降吗”
郑芝虎象是抽尽了全身的力气,吼了起来:“全军听令向唐军投降。”
钟华冲在最前面,正在不停的催促部下:“前进快前进”
只是前面的郑军太多,箭如雨下,唐军也只能在躲在郑军箭雨之外射击,郑军的箭雨突然停了下来,前面地郑军大喊起来:“别打了,别打了,我们投降。”
此时天色已完全黑了下来。十几米远外就看不清人影。听到郑军喊投降,钟华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关隘内的郑军至少还有上万人,怎会如此轻易投降,他怕中了郑军的缓兵之升,命令道:“继续前进,反抗者格杀无论”
“是”听到郑军喊着投降,唐军本已放松地脚步又加快起来,见郑军队队丢下了自己手巾的兵器走了出来,钟华才相信郑军是真地投降。
随着郑芝虎的投降,黄土隘大部分落了唐军手中,正在北门抵抗唐军进攻的陈晖听到郑芝虎下令投降的命令,也宣布放弃抵抗,将大门打开。向唐军投降。
指挥黄土隘的唐军主将为田见秀和左光先两人,他们两人已在外面进攻了二十多天,直被郑军顽强的抵抗住,李岩率部绕到敌人后方的事他们当然都知道,见到关隘中大乱,就知道肯定是李岩等人在后方发动了攻击,不顾天色已晚。唐军又刚刚退下来,马上下令重新对关隘进攻。
这次的进攻却异常顺利,唐军只是刚到关下不久,腹背受敌的郑军就下令投降,队队的唐军从北门进入黄土隘,将郑军的武器全部缴械,李岩和钟华两人的部下也正在向南门开来,两部唐军在半道相遇,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声。
见到李岩,田见秀愣了下才确认,李岩在唐军中的形象向是风度翩翩,幅贵公子的模样,此时却是胡子拉茬,满脸憔悴。已完全没有了以前的风度,田见秀不由笑:“李将军。辛苦了。”
田见秀比李岩大了数级,李岩却是不敢失礼:“未将拜见大将军。”
正要行礼,田见秀连忙将李岩扶往:“不敢当,若非李将军,不知我军还要在关下苦攻多久,黄土隘能下,全是李将军之功”
李岩连忙道:“不敢,不敢,此仍陛下谋划之功,未将不过代为执行而已,何况若无大将军在前面苦攻。未将又如何能进入关隘中。未将如何敢居功为己有。”田见秀大笑:“李将军不用谦虚,千秋大业,又岂是随便个人能轻易做到,此番李将军立此奇功,皇上必有重赏,恐怕李将军很快就要升级了。”
两人笑谈阵,田见秀才将最关心的问题问了出来:“李将军,不知郑芝虎何在”
李岩回道:“大将军,天色已晚,。郑芝虎关在他的府中,大将军要见他,不如先到他府中如何”
此时关隘完全落入了唐军手中,郑军多是主动投降,关隘中并不显得凌乱,街道上到处点燃了火把,队队的唐军接替了郑军的工作,开始了巡逻,遇到自己地主将行了个礼,就绕道而过。
田见秀点头,随着李岩来到了郑芝虎的临时府第,这个府第本是黄土隘守将陈晖的住处,郑芝虎来了,陈晖就给他腾了出来,黄土隘完全是个军事要塞,隘中除了士兵就是军士家属,而今更是连军士家属也全部迁到了后方,因此这个府第虽然直为隘中主将使用,也不见奢华,只是个四四方方,占地二三百平米的大院了。
李岩让田见秀左光秀等人到大厅坐下,才吩咐弟弟李仟:“将郑芝虎押上来。”
李仟应了声,向后院走去,不会儿,郑芝虎被带了上来,他是主动投降的,又是郑芝龙的弟弟,唐军并没有对他无礼,除了收剿他身上的武器,身上都没有给他束缚,只是派了数十名唐军对他严密看守。
郑芝虎和田见秀交手近个月,两人遥摇相见了数次,自然认识,为激励己方士气。田见秀和郑芝虎还打赌个月攻破黄土隘,见到郑芝虎,田见秀笑得很是愉快:“郑将军,咱们又见面了。不知咱们的赌注算不算”
“愿赌服输,我自会写信向我兄长劝降。”郑芝虎做了俘虏,倒是干脆的很。
“即如此,还那请郑将军马上将信写好,早点让敝兄长投降,免去福建民众场生灵涂炭,如何”
郑芝虎倒不推迟:“给我笔墨。”
几名唐军将笔墨送了上来。郑芝虎拿起了笔,顷刻写好。交到了田见秀手中,田见秀展开看了看,感觉还算满意,将信封好,交给了身后的亲兵,笑吟吟的向郑芝虎询问道:“郑将军,不知福建有多少城守会听将军的命令。”
郑芝虎马上明白了田见秀的用意:“田将军。我已是贵军的俘虏,田将军就不用再打主意了,我即使下令,也没有人会听令,只要我大哥答应投降贵军,他们自然会放下武器,田将军又何必白费劲。”
田见秀心中嘀咕:“谁知郑芝龙降不降,我可不会傻傻等待。”不过,见郑芝虎如此合作,也不好再逼他:“那好,等令兄长投诚后,我们就是家人,只是现在还要再委屈下郑将军。”
郑芝虎面色不变:“无妨,在下本来就是将军的阶下之囚,自然是任凭将军处置。”
田见秀挥了挥手,几名唐军将郑芝虎重新押了下去。
“向皇上报喜,我军已顺利攻下黄土隘,活捉了敌人主将郑芝虎陈晖,不日即将进入邵武府。”
田见秀身后地文书“唆,唆”的将他地话记了下来,递给了田见秀,田见秀盖过大印,马上命令连夜向皇帝报告。
天夜后,李鸿基就得到了田见秀和李岩等人攻破黄土隘的报告,从资溪到铅县,足有六七百里,报信的士兵接连跑死了三匹马,才能如此迅速的将信送达到李鸿基手上。
李鸿基正等地心焦,唐军在各个关卡的进攻,每人都要死人,消耗的物质更是不计其数,虽然唐军家大业大,此次伐明准备的物质和军费都充足,却也不能如此白白消耗。听到黄土隘被攻克,李鸿基大喜,马上命令各个关卡的攻势停了下来,。对各个关卡围而不攻,自己亲率主力从铅县出发,向黄土隘而来。
在攻下黄土隘地第二日,田见秀,左光先等人来不及等到皇帝的回复。只在黄土隘留下三千守军,其余人马全部沿着闽江出发,赶到了光泽县,此时正是邵武府向光泽送物质的日子,他们刚到光泽,就全被唐军团团包围。
邵武府过来的只是二千运送物质地后勤人员,根本没有想到会在光泽遇到突然袭击,看到唐军的数万铁骑,领头地郑军吓坏了,知道黄土隘肯定已破,二话不说,马上投降。
这二千运送物质的人马,刚好被唐军用来诈门,没有半点防备的邵武轻易被装成运成物质回来的士兵骗开了大门,唐军涌而上,马上将城门口的郑军俘虏,牢牢把住了大门。
邵武的守将发现后还想反抗,尽起城头的守军回夺,埋伏在后面的数万唐军突然杀起,望着滚滚而来的数万骑军,邵武的守军全都吓得脸色发白,马上投降,邵武府兵不过万,又多是老弱,城门还被人打开,傻子也知道守不住。
不过,邵武到底是大府,邵武的南门还是有部分守军得到消息,逃出了城,唐军虽然将大部分逃跑的郑军抓获,还是有漏网之鱼,数天后。唐军攻破黄土隘的消息已让郑军知晓,不过,此时已经太晚了,田见秀派出的大军已将分水关,桐木关的守军后路全部切断,数万精锐的郑军就是想撤也撤不出来,下子成为了瓮中之鳖。
攻下黄土隘的五天后,李鸿基亲领的大军也来到了邵武府,李鸿基把邵武府作为皇帝的临时行辕,方面派人持着郑芝虎的劝降书去见郑芝龙。方面却毫不停留,派出数路大军横扫福建省各府,并向郑芝龙的老巢福州逼近。
郑芝龙陆上的军力并不强,精兵又全部派到了边境,许多内地州府除了衙役,无兵无将,唐军挺进的速度飞快,基本上行军到了哪里,哪里的州府就马上投降,在短短的五日之内,福建已有大半的州府投降了唐军。
第八卷统中原第七十六章投降也难
福州郑芝龙的巡抚衙门,所有郑系的重臣全部集齐,郑兴郑彩,杨耿等人都是郑芝龙同生共死数十年的兄弟,当年号称十八芝中人物,郑森虽然才十五岁,因是郑芝龙长子,也被允许列席,只是此时郑军的将领都如斗败了的公鸡似的,无论先前是主降,还是主战,。个个都无精打采。
郑彩和郑森等人在十几天前就已经回到了福州,他们拿下青阳后,开始还悠闲了几天,郑军大多数人整整吃了个月的鱼虾,能重新吃到香喷喷的米饭,面条,还有蔬菜,郑军下子士气大振。
数天之后,郑军在青阳的日子却不好过起来,唐军主帅刘芳亮频频从各地调兵,对青阳形成了围剿之势,而大昌军的主帅刘文秀身受重伤,拖了数天就伤重不治,没有了刘文秀,大昌军的余部马上走的走,散的散,对郑军也帮助不大,郑彩当机立断,将青阳县的各种物质搜杏空后,马上撤出了青阳。
郑军在青阳取得了不少补给,本来还有能力在长江上作战,只是上游已被唐军的炮台封锁,他们再停留也无用处,郑彩只好率舰队返回,当时福建已遭到唐军的猛烈进攻,弘光帝非但不派兵救援,反而深恨这支不听命的舰队,命令对其拦截,不让这支舰队返回。
但弘光朝稍有见识的大臣就明白不救福建简直是愚不可及,只是皇帝下了严旨,不得出兵,大臣们也无可奈何,但对郑家这次舰队的拦截却是谁也不会当真,郑彩才能轻易率队返回。
只是形势变化如此之快,大出郑芝龙集团的意料,数天前还是和唐军分庭抗礼的局面,转眼之间自己的防线就被唐军突破,地盘也丢了大半,最重要的他地两个兄弟个被俘,个被困。
如今福建的军力除了水师,全部集起来也不足二万人。除非向广,东借兵。否则福建再也没有能力抵挡唐军地进攻。被唐军所困的数万大军也无力营救。郑芝龙的白发夜之间多了无数。
郑芝龙勉强打起了精神,望着自己的这些心腹手下,开口道:“唐军的招降书发来了,这里还有二弟对我的劝降书,说唐军势大,不可相抗,大家说说看,如今该如何是好”
“国公爷,不知唐军会给我们什么待遇”问话的是郑芝龙地心腹郑明,郑明跟随郑芝龙数十年,如今被郑芝龙提为福建总兵。
郑芝龙苦涩地回道:“没有提待遇。要求让我们无条件投降。”他不由后悔没有早降,当时唐军还答应给他福建总督的职位,如今再降,恐怕什么也会捞到。
“什么”郑明差点要拍案而起,“我们陆上虽然敌不过唐军。可是我们还有海军,唐军凭什么要我们无条件投降。大不了我们走了之。唐军能奈我们如何”
“就凭我们陆上敌不过唐军,没有大陆,我们海上再强也是无根之萍,走了之,我们往哪里走”说话的是副总兵郑兴,郑兴是当初竭力主张向唐军投降之人,只是得不到郑芝龙的支持,若他不是跟了郑芝龙数十年,可能就会因此事惹上杀身之祸。
郑明马上反驳:“我们可以上海岛,做回海盗,岂不逍遥快活,胜似投降唐军。”
郑兴冷冷的道:“做海盗,兄弟们哪个不是家财万贯,谁愿意做海盗,还有二将军已在唐军手中,四将军被唐军所围,早晚也会落入唐军手中,难道我们能见死不救”
听到郑明说做海盗,所有将领都是脸色变,当初他们在海上逍遥自在,还是接受了朝庭的招安,除了能谋个好出身外,主要他们已厌倦了海上打生打死的生活。加上个个已是身家豪富,当然愿意上岸洗清自己。听到如今又要回到海上时,个个心里都打起了鼓,郑兴的话正中他们的心意,于是个个附合起来。
“是啊,是啊,重回海上,说得轻巧。”
“二将军和四将军不可不救,大哥已失去了三将军,若我们回到海上,唐军发怒,把气出在二将军和四将军身上如何是好”
“大哥,兄弟们家大业大,至少也有数万人,就是回到海上,兄弟们吃什么,喝什么”
“大哥”
“够了”郑森冷笑声,打断了众人地话语,“我听出来了,各位叔叔不就是舍不下这份家业吗,何必找如此多的借口。”
众人脸上红。郑兴反驳道:“大公子,话不是这么说,这也是为大伙作想,这些年我们打生打死又是为了什么,不就是当初活不下才迫不得已吗,如今好不容易大伙儿都有口饭吃,又何必再抛家舍业,如果向唐军投诚,就是不给官当,大伙儿还可以做个富家翁。也胜于在那海上漂荡。”
郑森却不服气:“宁为鸡头,不为牛后,你们怕死,我却不怕。”
被个十五岁的少年指着鼻子大骂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