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 63 部分阅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兵就象割麦子样,排排倒下,许多弓箭手虽然射出了手中的箭支,但马上被唐军的火枪在全身打满了无数地洞,唐军有人倒下,被扶到边,身后之人上前步补齐,脚步丝毫不停,向官军压了过来。
官军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打法,唐军整齐的脚步声就象压在自己的心上,神志为之夺,加上眼见到前面的人个个倒下,更是慌乱,开始还是步步后退,后来有人发声喊,转身狂跑起来,所有官军也有样学样,转身狂奔,希望离那帮杀神越远越好。
唐军并没有因他们逃路而放开脚步追击,还是步步排队前进,道路高矮不平,让他们的队列也是呈锯齿状,但丝毫不减少气势,官军只敢远远回头眺望,谁也不敢再去冲击,可他们身后就是坚城,边是峭壁,边是江水,没有船只,现在虽然离唐军远远的,但唐军上来,他们又往哪躲去。
望着越来越近的唐军,震耳欲聋的枪声又已响起,此时唐军已经全部上岸,三千名唐军黑压压的挤了过来,所有官军都手脚冰凉。已有人宁愿跳到江中,也不愿返回和唐军撕杀。马祥麟面如死灰,任他喝破了喉咙,只有为数不多的官军冲了上去,但眨眼就死于唐军的枪下。
马祥麟抽出自己地佩刀,就要往自己的脖子上抹去。身边地亲兵连忙抱住了他的双手,扯着往后退,此时已有半官军站在了水中,岸上的官兵也处于唐军的射程下,官军实在已是退无可退,江中之人不时有被风浪卷走,唐军才停下了脚步。齐声大喊:“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前头的官军咣得下丢下了自己手中地钢刀,跪在了地上。接着是后面,眨眼间所有官军的兵器都丢了下来,唐军这种队列式的射击,仿佛排山倒海,无穷无尽,让所有的官军都丧失了勇气。
唐军上前,命令放下武器的官军站成列列排好,那些还处在水里的士兵却不知如何是好。若是上去不知会不会受到唐军的打击,若是跪下在水中投降,立马要把自己淹死,李柱望着这些已处于绝境的士兵,对亲兵吩咐道:“让他们上岸,告诉他们放下兵器可以免死。”
唐军喊道:“上岸免死,上岸免死。”水里的官军才敢走上岸来。此时正是四月,江水尚凉。许多官军上岸,不由大声咳嗽,全身发抖。
马祥麟没死成,也无奈做了俘虏,他被押到了李柱身边。个亲兵回报道:“大人,这就是官军的主将,被我们抓了。”
李柱望着仅剩只眼地马祥麟,饶有兴趣,当官讲究体面,不知只独眼的人如何会当上军主将,对他道:“报上你的名字,官职。”
马祥麟仰起了脑袋,敌人的这种打法让他输得毫不服气,不过是仗着火枪厉害而已,他自付如果有队骑兵,马上可以将敌人杀个片甲不留,可惜打仗没有如果,听到李柱的问话,他冷冷的回道:“你爷爷就是独眼将军马祥麟,现任副将之职。”
马祥麟的左眼是与女真人交手丢掉的,他在镇守山海关时,带兵巡罗,与队女真士兵相遇,马祥麟在眼睛被敌人射中后,连发三射,射死了三个女真人,让这队女真士兵大为惊恐,拔马便逃,从此马祥麟便有个独眼将军地称号,这却不是嘲笑他,而是士兵发自内心对他的尊敬。
李柱却不理他,冷哼了声:“独眼将军,无名小卒,没听说过,押走。”这些近卫军个个眼高于顶,每个人都把目光放在秦良玉,张令,这样有名望的大将上,马祥麟虽是秦良玉的儿子,但除了马家军自己外,外人的目光般放在她母亲身上,自然不会留意他。
马祥麟被李柱这轻蔑的眼光扫,分外受不了,见士兵就要把自己押走,叫道:“唐贼,休要得意,我母亲很快就会将你们这些贼寇击溃的。”
李柱心里听得动,叫道:“回来。”
两名唐军又把马祥麟押了上来,李柱问道:“你母亲是秦良玉”
马祥麟骄傲的回答:“不错,你若不是仗着火器,我未必会输,有种地咱们再真刀真枪的打过。”
周围的唐军哈哈大笑起来,这个人莫非疯了,想让唐军弃火器不用,和他们比刀法,李柱点头笑道:“本以为你只是只小虾,没想到还是条小鱼,你母亲号称四川柱石,等抓到这条大鱼再让你服气不迟。”
马祥麟“呸。”了声道:“你作梦,我母帅有五万大军,我石柱兵马随时可以再拉十万出来,你们就等着在死在四川吧。”马祥麟其实也知无论是他们马家也好,四川也好,此时形势都极其可危,但虎死不倒威,他只能寄希望亍母亲率军再创奇迹,击败唐军,保全四川。
李柱没有兴趣再与马祥麟斗口,挥手道:“把他押下去,咱们进城。”
城上的孙大兵早已看见了唐军已将外面的官军歼灭,把门打开,孙大兵远远迎了出来,见来得是近卫军,更是不敢怠慢,问道:“是那位将军带队。”
李柱已瞧见了孙大兵,笑呵呵地道:“是孙兄吗,这次可是兄弟领队。”
孙大兵瞧见了李柱,不由暗叫声苦,孙大兵和李柱两人同在个队中当兵,又同时升为武总,把总,后面成立近卫军时,孙大兵进了特种部队,李柱进了近卫军,那时特种部队人更少,能选中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孙大兵自觉高李柱等,每次见面都要在李柱面前大势吹嘘他们特种兵如何如何强,李柱也只有羡慕的份。
没想到特种兵训练虽严,却没有什么出彩的机会,而近卫军跟着唐王打了几仗,又扩编过次,现在李柱的军衔已是上校,孙大兵却是中校,每次见面后,孙大兵都要向李柱行礼,让他颇为尴尬,本以为这次立下大功,回去后肯定会提升,那就再也不用向李柱行礼了,没想到还没回去就碰上了,暗叹倒霉,却还是不得不行了礼,道:“特种兵中校孙大兵向李上校敬礼。”
李柱心里乐,道:“孙中校,免礼,现在钓鱼城怎样了”
孙大兵苦着脸,回报道:“回上校,情况很好,敌人虽然还在攻城,但他们对我军无能无力。”
李柱拍了拍孙大兵的肩膀,道:“怎么幅苦瓜脸,难着见到我来救援不高兴”
孙大兵忙道:“高兴,高兴。”心里却想道,早知他会来,不如守东门好了。
李柱哈哈笑:“我就说吗,咱们起参军,起进近卫军,情如兄弟,兄弟见面,当然是高兴才是,孙中校,快带我去东门吧。”
孙大兵哪还愿陪他到东门,自找罪受,连忙推脱道:“我是西门守将,不能离开职守,我会让亲兵带你们过去,”
李柱刚刚击溃了官军,又抓到了马祥麟,在昔日的同僚面前摆足了上官的威风,心情大爽,不再为难他,道:“那好,我自去钟将军哪里。”
孙大兵才松了口气:“恕不远送。”悄悄将头上的汗珠擦去。
第六卷烽火岁月 第三十二章坐困愁城 作者:老矛
钟华见李柱带援军来到,虽然只有三千人,但城中下多了这三千人,钓鱼城可以说是已是固若金汤,听到后面还有万二千大军,上百门火炮,钟华更是大喜过望,不再节省物质,命令唐军将各种滚木,擂石使劲的往下砸去,同时直很少使用的火枪和手雷也开始大规模的使用,登时把正在攻城的官军打了个晕头转向,死伤累累,只有不停的往后退。
陈星看到这种情形,心中痒了起来,这两天直处于防守,还没有反击过,连忙向钟华请战,道:“将军,到了该反击的时候,属下只要二百人,足可以将他们杀个落花流水。”
钟华朝城下看了看,钓鱼城居高临下,靠近城墙之处大部分地区怪石凌行,官军不能展开大规模的攻城,同样,唐军想反击,也只能沿着城门的路出去,人多也施展不开,点了点头道:“教训他们下也好,不过追击不准超过里。”
陈星大喜,应道:“是”,点齐了二百人,全是他手下的特种兵,登登登的跑下了城楼。
官军已在城下立不住脚,退出了数百米外才重新开始整队,突然发现钓鱼城城门大开,官军愕然的看着,正不解时,数百名唐军从里头冲了出来,向官军攻去。
这二百名唐军就像是群死神,和官军相隔还有百米远时,每人手持两支短枪,“砰,砰。”枪声不断的向着官军射击,前面的上百名官军还没有反应过来,已被唐军射倒,唐军用完了子弹,把双枪往腰间插。将双手腾出来,取出手雷,拉开了插销,向密集的官军群中扔去。
爆炸声在官军的阵营里到处响起。官军马上顶不住,纷纷后退。连邵仲龙派出的督战队也被士兵冲散,谁也不想被唐军的火器炸个粉身碎骨,任邵仲龙在后面如何大声咒骂也无济于事,好在唐军只追了数百米,就收兵回城,惊魂未定的官军才停了下来。
这顿打击直到唐军已退回城中,还让官军心有余悸,虽然只死了数百人,但因是唐军地第次出城反击,对官军的士气打击太大,直以为城中唐军兵少,只能挨打,下子发现唐军不但物质丝毫没有消耗的迹象,还有余力出兵反击,官军的士兵顿时低落。
邵仲龙在东门,他根本不知道西门地情况,甚至不知道西门还有支官军也在直攻城,士兵虽然可以隐隐听到那边的声音,但大家也没当回事。对这支官军已全被唐军歼灭,唐军地援军已经入城,更是无所知,但邵仲龙从唐军的突然反击中却知道唐军这两天来的防守直没有出全力。
邵仲龙重新整理好了队伍,来时二万多官兵,短短不到两天的时间,伤亡已超过五千,剩下的人也无精打采。在这种情况下,邵仲龙知道再要攻下钓鱼城已是不可能了,他几乎将牙咬碎,从嘴里恨恨的吐出两个字:“退兵。”
官军如蒙大赦,潮水般退去,钟华看得大为惊讶,对领兵将领佩服起来,没想就只反击次,官军将领就判断出攻不下钓鱼城,果断退兵。早知如此,就不该让陈星带人反击,等大部队到来后,再出城追击官军,定会取得更大的战果。
不过,官军退了总是件好事,所有的唐军都欢呼起来,当天,钟华就解除了全城的戒严,允许百姓进出,钓鱼城才算彻底归于唐军地治下。
李过的大军又过了二天才到,这些大炮严重拖累了行军的速度,每到江水湍急之时,前进步都要小心翼翼,不过,这上百门大炮运过来,不但钓鱼城稳如泰山,就是重庆,也随时处于唐军的威胁下,若是唐军愿意,马上可以发动对重庆的攻击。
李过没有唐王的命令对重庆倒是不敢乱动,只是合州辖下的几县马上被唐军拿了下来,合州的官军大部分集中在钓鱼城,其下面得小县兵力不过数百人,自然是毫无抵挡之力。
秦良玉在三天后才得到钓鱼城已经失陷,而马祥麟更是下落不明,这个打击让秦良玉眼前黑,差点栽倒在地,稳定心神后才对报信的弟弟秦民屏道:“这个消息军中是否知道。”
秦民屏道:“大帅放心,我知道事关重大,逃回来地士兵我都把他们关在秘密的地方,先前接触到的人我也严令他们闭嘴。”
秦良玉才有气无力的道:“这就好,消息必须严密封锁,否则传到了军中,军心非得大乱不可。”
良玉此时才后悔没有早点退回石柱,如今后路已断,最令她心痛的是不知马祥麟的生死,马祥麟是她独子,从小宠爱,长大后又能文能武,成为她的得力助手,好在马祥麟已生有两子,否则,万有个好歹,岂不断了马家的香火,那她怎么和死去地丈夫马千乘交待。
就在秦良玉心乱时,亲兵来报:“大帅,唐军已到城外了。”
秦良玉惊:“这么快,走,民屏,我们起去看看。”
秦良玉快步登上顺庆府的城头,马千使迎了上来,道:“大帅,唐贼刚到,看来人数不少。”
秦良玉忙往外瞧去,见城外旌旗飘扬,人叫马嘶,营帐连绵数里,足有数万唐军将顺庆府的东面为了个水泄不通,其他数门却毫无人影,秦良玉知道顺庆府的外围已全部拿下,如果官军想从其他门出去也无用,反而会白白失了坚城。
李鸿基在派李攻占广安后,渠县的大军并没有停下来,为了不让秦良玉率军逃跑,他并没有直接攻击顺庆府,而是将大军分成两路,路大军驻扎在营口,作出攻击的姿态,另路大军绕过顺庆。从阆中府出发,以掩耳不及的速度突然拿下了蓬溪,隔断了南充和重庆的联系,此时南充的整个外围已落入了唐军手中。官军若要退,只有条武胜关的通路了。
等李过到了合州,传回消息,李鸿基彻底放了心,秦良玉即使从武胜关退走也来不及,武胜关后面就是合州,钓鱼城在自己手里,秦良玉又能到哪里去,摆在她面前地只有死守顺庆府,重庆地援军她是不用想,就看成都能否派出援军来。
见唐军旁若无人的在外安营扎寨。秦民屏大为气愤,道:“大帅,唐贼太过目中无人,让我前去冲杀阵。”
秦良玉点了点头,道:“试试也好,你带三千骑兵出城吧,有不对,立马回城。”
三千骑兵是目前顺庆府所有的骑兵了,秦民屏自己姐姐对自己的关心,道:“大帅放心。等我好消息。”
秦民屏下去后,点齐三千骑兵,打开城门就向唐军冲去。
唐军正在扎营,从没想到官军还敢出城迎战,骇了跳,田见秀却正合心意,他马上领着万骑兵迎战,心想终于轮到自己露脸了。李过因要走水道去增援合州,他地马匹全部流了下来,刚好便宜了田见秀,让他指挥这万骑兵。
唐军这次进攻南充,除了周边的驻守部队外,已将所有地力量都集中起来,此时城下有五万大军,其中除了万骑兵,还有四万步军,不过,真正的正规军只有二万人,其余三万都只是经过训练的民夫,若按般的眼光来看,进攻的该是官军方才对,可是唐军的装备远比官军先进,谁也不会认为唐军攻不下顺庆。
李鸿基已把马祥麟从钓鱼城提来,他这次不想和官军来个硬碰,此次军中带了百门火炮,只要扎好了营,倒是来个万炮齐轰,就看城中能够挨上几日,等到轰的差不多了,再派人招降就是,有马祥麟在手,估计会减少招降的不少阻力。
秦民屏刚出城门,正要冲进唐军的营帐砍杀,远远望见唐军的骑兵迎了上来,他已有和唐军骑兵交手的经验,知道唐军骑兵的厉害,见唐军骑兵远多于自己,心知讨不了好,他倒是不鲁莽,知事不可为,马上道:“回去回去”官军驶出城门不到里,转身又返回。
田见秀大急,自己刚出来,敌人怎么就要走了,这也太胆小了吧,拼命的催动胯下的骏马,要追上去,却还是晚了步,等到田见秀上来,官军已全部进城,只留下地的灰尘,田见秀大为不甘,让骑兵绕城向城上射击。
城头的士兵正在观看己方骑兵的出击,见己方不战而回,正在惊愕间,唐军的骑兵已逼到了城墙下,随着唐军火枪响个不停,城头的官军个个惨叫着摔下来,等官军正要反击时,唐军已在城下划了道弧线,远离了城墙,官军顿时气馁,看着唐军远去地背影咒骂不已。
秦民屏安顿好带回来的将士,返回帅帐,对秦良玉跪了下来,请罪道:“大帅,末将无能,没有和唐贼对阵就败了下来,丢了大帅的脸面。”
秦良玉叹了口气,道:“起来吧,刚才的事我都看到了,你做的很对,唐军的骑兵远多于我们,若是被他们围住,恐怕个人也跑不了,你能不损兵卒,把他们带回来,已是大功件。”
秦民屏道:“可是末将在出战前就应该考虑到唐军骑兵,此次未与唐军交战,已让我军士气大损,还望大帅治罪。”
马千使也从城头下来,刚好走进帅帐,听到秦民屏的话,忙道:“将军快请起身,你的出站仍是大帅允许的,如果要论,岂不大帅也要治罪,如今我们至少知道了唐贼军中有如此多地骑兵,也不是件坏事。”
秦民屏站起了身,他忧心忡忡的道:“大帅,唐贼骑兵众多,我军下步该如何应付。”
秦良玉也毫无办法,此时唐军虽然只围住了个门,其他三门只有些游骑,但要想出城是不可能,先不说周边的各城已被唐军攻占,就是还在官军手里,也不能弃城而逃,否则,拿什么也阻止唐军骑兵的追杀。
马千使还不知道合州已被唐军占领,提议道:“大帅,看来这南充无法再守,不如我军连夜撤退,回到石柱。”
秦良玉和秦民屏相视苦笑,马千使瞧着神色不对,还是道:“大帅,快下令吧,若我们连夜就走,唐军肯定料想不到,等他们发现时,就是用骑兵追击,我们顺流而下,他们也追不到。”
秦良玉道:“晚了,今天刚接到的消息,钓鱼城已被唐军攻占,不打败唐军,我们是不可能回到石柱。”
马千使呆,他反应过来,忙问:“那祥麟呢,他可曾回来。”马千乘死后,马千使是看着马祥麟长大,虽然名为叔侄,实则亲如父子,望着空荡荡的大帐,马千使其实已有答案,只是还抱着万分之的希望。
秦良玉的鼻子酸,马祥麟是她仅有的儿子,是死是活尚且不知,怎不让她心如刀绞般难受,见了秦良玉的神色,马千使顿时想到了最坏的打算,颤声道:“难道祥麟他殉职了”
秦民屏忙道:“没有,没有,祥麟只是失去了下落,或许逃了出来。”这话连他自己也不信,不过,只要没有确切的死讯,总还有希望,秦民屏不愿两人抬难过,只能如此安慰。
望着秦良玉已是白发苍苍的头,脸上流露出来的悲哀,马千使才发现,在他心目中直是飒爽英姿的嫂子真的已经老了,或许这大明朝也已垂垂老矣,这场战争他们根本就不该参与进来,若是早点回到石柱,这切祸事都不会有。
马千使见到秦良玉如此伤心,安慰道:“嫂嫂,马祥麟这孩子从小就福大命大,你想,他被满人射中眼睛尚且没事,这次也定能化险为夷。”
秦良玉好像下子老了十岁:“但愿如此。”
秦良玉此时已感到心力憔悴,先是在达县久攻不下,嫡系损失惨重,接着后路又断,唯的艾滋下落不明,她不由暗暗自问,难道我真的老了吗
三人相对而坐,每个人都心事重重,直到天黑,秦良玉的婢女把饭菜端了进来,三人才各自结束了自己的悲痛,尽管已是半日没有吃东西,三人却完全没有了胃口。
第六卷烽火岁月 第三十三章百炮齐射
城外的唐军没有了官军的捣乱。扎营速度极快。未到天黑,大批的营帐都已竖起,营外根了二道壕沟,同时炮台也已修好,为稳妥起见,唐军还在周围埋上了地雷,防止官军狗急跳墙,前来袭营。
地雷虽然容易生产。但唐军已开始限制它们的使用。对唐军来说。这种武器虽是防守的利器,但太过简单,很容易仿造,若是让官军知道了做法,唐军以后就要头痛,而且每次埋完地雷。战后还要颗颗挖出来,虽然作了标记,但也免不了有误伤。能不用还是不用为好。
陈贞慧这些天在唐军中度日如年。他每天要起草唐王的各种文书。对唐军和官军的交战了如指掌,眼看唐军路势如破竹,现在秦良玉又已被围,若秦良玉失败,恐怕四川形势再也不可收拾,但凭他的能力却丝毫不能阻止,他越想越感到心急如焚。
此时唐军中有不少是朝庭的降官,洪承畴,左光先,卢象升都是唐王亲近之人,左光先还握有兵权。要破坏唐军的胜利。只有把目光瞄向这些人身上,可惜陈贞慧虽然和每人都见过。但根本没有机会和他们谈话。他就是想策反也无从下手。
今夭立好营后。陈贞慧终于忍不住了。趁饭后来到了左光先的帐前。见无人注意,他侧身溜了进去,左光先正在擦拭自己的佩剑。但还是很警觉,忙喝问:“谁”
陈贞慧渡了出来。道:“左大人。是我。”
左光先见是陈贞慧,大为惊讶,陈贞慧只是相当于唐王的个抄写员。平时传令唐土都是用亲兵。从不用他。而且现在陈贞慧的官职也只是区区九品,远低于左光先的五品宁远将军之职。但毕竟是唐王身边的人。或许句话就会影响到他在唐王心目中的位子,左光先虽然惊讶。却不敢失礼,道:“原来是陈先生,不知陈先生到此。是否唐王有令”
陈贞慧故作轻松的道:“非也,只是陈某久仰将军地威名。如今大家同殿为臣,特来拜访将军。”
左光先满头雾水。拜访自己。这个陈贞格是竹沼意思。耐着性子道:“陈先生,左某只是阶武夫,说话喜欢开门见山。大人有话不妨直说。”
陈贞慧当然不可能敢马上鼓动左光先造反。只得旁敲击侧地道:”左大人,不瞒你说。陈某是个文人。从末经历过战事。如今大战临起。心中不由有点慌乱,可陈某进军不久,在军中无亲无故,才想找大人聊聊。”
左光先大笑,道:“陈先生可以放心。我军士气高涨。武器精良。官军不是对手,过不了多久,整个四川也可拿下。”
陈贞慧道:“听将军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接着又叹了口气。
左光先对陈贞慧用意摸不着头脑。见他叹气也不追问。陈贞慧无奈,只得问道:“不知左将军对当今朝庭如何看”
左光先顿时警觉起来,陈贞慧是什么意思,莫非是唐王派他来试探自己的忠诚。连忙道:“当今朝庭赋税繁重。境内民不聊生。伪皇更是刚愎自用,识人不明,自毁栋梁,而今已是大厦将倾,到了覆灭边沿,唐王雄才大略,早晚可以取而代之,你我日后封妻荫子不在话下。”
陈贞慧听了左光先的回答。心里顿时凉。脸上却不敢表露出来。道:“那是,那是。”
陈贞慧知道了左光先的心意。心里沮丧。两人又聊了些无关紧要的废话,陈贞慧才起身告辞。
左光先将他送了出去。却还是对陈贞慧突然到访摸不着头脑。想到州才并没有说错话才放下了心。
陈贞慧出去不久。贺景就找到了李鸿基。将陈贞慧的举动报告给了他,李鸿基大讶,这个陈贞慧,还真有几分胆量,敢在自已的军营里策反大将,但只是笑笑,却没有理会的意思。
贺景忍不住问道:“殿下。这个陈贞慧分别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殿下何不把他拿下治罪”
李鸿基反问道:“拿下他治罪。治他何罪”
贺景马上道:“阴谋勾结大将。企图背叛殿下这还不够吗”
李鸿基笑道:“他从参加科举以来,孤王就知道他不会真心加入我军,孤王还是要用他,何也,孤王用他并不是需要他的忠心,只是需要个招牌,陈贞慧在南方士林交往甚广”用他只不过为吸引更多地士子来投效,孤王让他起草文书,但不让他直接向下面的将领传令。纵使他有二心又有何妨。何况他这次拉扰不了左光先。恐怕就该死心了。”
贺景还是觉得放个有二心地人在唐王身边太过不安全,劝道:”殿下,陈贞慧在殿下身边。万哪天他对殿下起了暗害之心。殿下岂不危险。”
李鸿基斥之以鼻,道:“他个书生,有心也无力,此事就此揭过吧。你们情报部多注意下就是了。”
贺景见李鸿基已拿定的了主意,只得应道:“是。”退了下去。
夜平安过去,或许知道唐军定会严密防护,秦良玉断了偷袭的心思。她已定下了死守的决心。在城墙上已加强了巡罗。防止唐军偷偷攻城口
天亮,整个军营热闹了起来,喂马的喂马,做饭的做饭,到处升起了缕缕欢烟,仿佛下面的不是军队,而是群露宿的旅人,竟无丝杀气口唐军毫无进攻的意思。城上的官军却不敢怠慢。紧盯着唐军地军营。稍有大的动作,都能引起官军的阵慌乱。
唐军的火炮早已准备好了,上百门火炮静静的蹲在起,上面盖上了帐篷,官军虽在高处。也无人发现。等所有唐军用过了早饭。才传来了李鸿基命令:“炮兵准备进攻”
孙和鼎命炮兵将大炮身上所有的遮盖物全都掀去。顿时露出那默黑地炮身,在阳光照射下,发出闪闪地光亮,显出丝丝杀气。
城墙上的官军早已注意到了唐军营中地异样,瞧见这蹲蹲大炮,有的人还不认识为何物,纷纷询问。四川地势险峻,运输不便,加上朝廷的大炮要优先供应给关外对付满人,满人力弱后,又全都运到了山西前线。四川除了成都重庆有大炮外,都它各城都没有,所以有许多官军并不认识大炮。
那些跟随过秦良玉上京勤王的士兵却都见过大炮的样子。凡认识的都被吓坏了,百门大炮摆在起,太过振撼了。亲兵连忙跑去向主帅报告。
秦良玉大早就巡视过城防遍,见没有什么破绽,唐军又都在生火做饭,好象暂时无进攻之意,就回到了帅帐,刚坐下不久,见到亲兵匆匆进来,不由问道:“怎样。莫不是唐军要进攻。”
那名亲兵上气不接下气的道:“大大帅,不不好了,好多知大炮,好多知大炮。”
秦良玉惊:“你是说唐军有好多大炮。到底有多少”唐军攻打广安时,动用了数百门大炮。半日之间就攻下了这座坚城。秦良玉虽知唐军动用了大炮,但是却不知有这么多,昨天唐军来时,站在城头地官军并没有看到有大炮运来。遂不在意。
唐军刚来,当然不能让官军看到有这么多大炮。否则。昨夭官军恐怕就会趁唐军还没立寨拼命,或都干脆逃走,虽然四边的道路都已被唐军堵住,但除了唐军本部外,其他地方要堵住数万心想要逃走地官军。恐怕够伦。若让这些官军逃脱。躲到深山里。唐军再剿就要难得多。
所以唐军在扎营前,就在炮身上都作了掩盖,唐军地大营又离城头有数里远,官军看不到也不奇怪。
亲兵回道:“大帅。有好好几十门,不不,是有上百门。”
马千使在旁听到急了,把揪住亲兵的衣领:“到底是多少门。”
亲兵更慌张:“是几十门,或许是上百门,也可能有数百门。”
秦良玉越听越心惊,就算只有数十门。扼碾疫格也首锭净不慢;扼连忙走出帅府,朝城头走去,马千使放下那个亲兵,跟了出去,后面亲兵连忙也跟上。
还没等众人走到城墙,只听到”轰轰轰。”连续三声巨响。整个大地仿佛都在晃动,唐军已开始了炮击。
三声过后,稍停了会儿。接着就是天崩地裂的声音。仿佛是已到了世界末日般,大炮声至此再也没有停止过,竟是无休无止。
唐军上百门火炮起发射。打在顺庆府的城墙上。整个城墙都晃动起来,仿佛马上就要倒塌,城墙上来不及撤离的官军通通倒在了地上。有的已被炸起了数段,大腿胳膊到处都有,有的全身鲜血淋漓。虽然没有断臂断腿,却也无救了,还有的全身完好无损,只是口眼鼻耳全都流出血来,显然是被活活震死。
秦良玉被这轮炮击也震地左右摇摆了几下。才稳住了身子。她向前望去,却是呆了,前面整个就象是地狱,到处是爆炸声不断,里面的官军已被炸晕了头,许多人都在乱转,根本分不清方向。甚至还有人向城下冲去。
秦良玉知道自己不用上去了,唐军的这轮炮击充分展视了他们的实力。至于唐军到底有多少门炮,是数十门,还是数百门,已经不重要,无论是那个数字,这顺庆府就是三个字“守不住”
城上的官军已无留守的必要,她马上给亲兵下令:“快,传我将令。将城头所有官兵全部撤下来。”
亲兵呆,道:“大帅,我们不用守吗。”
秦良玉骂道:“守个屁,这样的炮火能让人上去守吗”
亲兵目瞪口呆的看着秦良玉,他做了秦良玉十年的亲兵,还是第次听到秦良玉口出粗言,见亲兵看着自己不动,秦良玉再也忍不住了,踢了他脚,道:“还不快去。”
亲兵才反应过来,连忙跑去传令,可是在唐军直不停地炮火面前。要传令也不容易,远了根本听不清,非要直到近前才能听见,等官军全部撤下来,已伤亡了千多人。
顺庆府的城墙却还是顽强的顶住了唐军的第轮炮击,虽然晃了数晃。但坚持着没有塌下来,后面唐军的炮火已开始轮流射击。虽然连锦不绝。毫不停歇,但威力毕竟不如齐射那么大,城墙还是挺了下来。
唐军不是不知道齐射的威力更大,只是齐射时的声音太大,就是站在旁边的炮兵也受不了。第次齐射后。许多炮兵措不及防。有人耳中也震出血来,孙和鼎连忙命令火炮分散发射。防止炮声太大。将炮兵伤着。
唐军将城墙轮流射过遍后,才又开始了延伸射击。许多已下了城墙的官军以为到了安全的地方,又被唐军炮轰了个正着,官军连忙后撤。这次退出老远才敢停下来。
唐军地大炮并不停止,仿佛他们的炮弹无穷无尽。在许多地方都犁了数遍,所有的官兵都心惊胆战,他们何曾见到这么强大的炮火。就是许多跟随秦良玉上京勤王的白杆兵。以前只见过十门大炮齐射就以为了不起,当时他们许多人都对火炮的威力深深敬威。这上百门火炮射击。又远射当年的那十门红衣大炮。
唐军整整炮击了个上午。才停了下来。此时。顺庆城墙虽然没有大面积塌方,但已有多个地方露出了缺口。战马从下面跳就可以进城。所有官军都以为唐军会马上进城,许多人尽管手脚还在颤动,但已准备好了和唐军撕杀,唐军也是人,刚才的炮火虽然厉害。但官军多数及时撤了下来,死伤不到二千人,城中尚有四万多官军,还可战。
可等了会儿,唐军却毫无动静,秦良玉派人到城墙上去查看,几名士兵战战兢兢的上了墙城。往下看。城下哪有唐军。唐军的军营又升起了欢烟,敢情人家在吃饭。
秦良玉听到回报,心里半信半疑,亲自登上了城墙,才知前头几人所说不假,唐军的士兵动也没动。只有上百门火炮还直指着顺庆府。却停此了射击,她和马千使,秦民屏几人面面相觑。唐贼这是什么意思
第六卷烽火岁月 第三十四章母子重逢
虽然搞不清唐军的用意,但难得唐军的炮火主动停了下来,到处是破损的城墙,秦良玉马上传令所有人抓紧时间抢修,数万名官军在秦良玉的命令下战战兢兢的走上了城墙,他们放下了手中的兵器,运石头的运石头,搬砖块的搬砖块,彻墙的彻墙,整个城头下子变得人头攒动起来。
官军开始还担心人上来,唐军就会开炮,但看着城墙破损。有机会又不能不补,只能硬着头皮上去,许多人已作好了准备,旦唐军开炮。就马上溜走,但唐军对他们毫不理会。任由他们修补城墙。官军胆子才渐渐大了起来。
差不多过了个时辰,唐军营地的欢烟已经熄灭。唐军才开始动了起来。许多唐军已奔出了军营,城头的官军严密监视着唐军的动静,见此马上停止了修整城墙。重新拿起了武器,等待着唐军的进攻。
唐军的先头部队只是朝前根进了里左右。又开始了扎营。同时唐军的大炮开始响了。炮弹成片成片的砸在了刚才修整的城墙上。城墙上到处升起了硝烟,唐军的大炮响,所有的官军都拼命往后撤,退得稍慢的人马上丧生在唐军的火炮下。
幸好唐军的火炮好象不是为了杀人来的,只是反复在城墙上轰炸,不到半个时辰不但刚才数万官军的辛苦金部化为乌有,城墙的缺口还在不断的扩大;退下来的官军只能看着唐军的炮火肆意对城墙躁踏,根本没有办法反击。
这轮炮击直到天黑才停止了下来。顺庆府的城墙经过大炮天的轰击。整个东墙已成了断壁残檐,处处塌陷,唐军地步兵已可以直接攻上来口偏偏唐军没有丝毫进攻的意图。天黑。整个唐军军营已是灯火阑珊。
官军却不得不防备,城墙没了,整个顺庆府就象个赤裸的少女,唐军想什么时候进攻就进攻,秦良玉只得抓紧时间,命令官兵趁黑抢修。防止唐军半夜攻城。
外面的数万唐军好象真是来旅游的,镇整五天,唐军直没有出动,连用大炮对顺庆府轰击了五日,就是不出兵攻城,只是大营每天向前推进数百米,火炮也由刚开始只轰击城墙,慢慢延伸到城内,到了第六天,唐军的军营离城墙只有数百米,炮击的范围已覆盖到了顺庆府的中心。
头两天,秦良玉还派人每天夜里抢修城墙。但官军修城地速度哪比得过火炮的破坏,城墙到了第三天已是彻底不能修,秦良玉索性放弃。只是每晚派人严密监视,防止唐军在黑夜攻城。
唐军的举动让秦良玉摸不着头脑,按理在炮击的第二天唐军就可以攻城了,若是怕遇到官军抵抗。那就该大量杀伤官军才对。可除了第天的炮击没有打招呼之外。后面的炮击唐军好象故意先指明炮击的地方,开始地炮弹稀稀疏疏,等官军和百姓全部撤离了才密聚起来,更象故意放官军马。
顺庆府本身就十多万居民,下子驻扎了四万多官军。已是拥挤不堪,如今这近二十万人只能挤在半个城中。更是苦不堪言。唐军虽然伤人不多,但官军的士气已到冰点,这几天,官军白天忍受唐军炮火的轰炸。晚上又不得不防备唐军攻城,城内的官军早已疲惫不堪。
李鸿基看时机差不多了,才派出卢象升和马祥麟进城劝降,马家世世代代忠于朝庭,马祥麟又经过秦良玉几十年耳提面命。他刚被唐军抓获时。颇不服气,每次有人劝降,马祥麟都破口大骂,心求死。
这次炮击顺庆府。李鸿基派人把马祥麟押到了炮兵阵地。第天。那种百炮齐发的声势就将马祥麟震住了,大炮非人力所能挡,城内的官军毫无胜算,他心中五味杂金,边是忠义,边是生死,还有家族的传承。个人生死事小,若是马家坚持不降,唐军就是将马家全部夷平也非难事,想到母亲就在城内,正在承受着唐军轮又轮的炮击。他更是替母亲担心,当夜马祥麟辗转反侧,想了晚,第二天,马祥廊才重新求见唐王,表示愿意归降。
李鸿基大喜,有了马祥麟地归降,那么秦良玉再归降就不是难事,李鸿基本想马上派人却劝降,但还是打消了念头,秦良玉不是轻易能降的人。不把她彻底打服,劝降恐怕很难,才有了后面数天的炮击
马祥麟也深知自己母亲的脾气,只是担心炮弹无眼,伤着了自己地母亲。李鸿基才答应他尽量只毁坏建筑。少伤人。才有唐军这么奇怪的炮击。唐军本来的策略也是如此,能卖马祥廊个面子当然最好。
秦良玉这些夭苦恼万分。从未没有打过如此窝囊的仗。对方仗着火炮的犀利,让官军只能挨打不能还手,再这样继续下去,官军就是不用唐军来攻,也要崩溃,秦良玉试着对唐军的大营发起反攻。可是白天唐军的炮击不止,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