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 91 部分阅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进行撕杀的声音全部掩盖,城墙上令旗挥动不已,沉闷的炮声传来,满人的大炮终于开火。
今天老茅的小区停电,只好跑到网吧码字,只能码出章了。
第七卷 博奕 第五十二章 姐妹相认
邢秀娘狐疑的望着喜笑颜开的李鸿基,不明白发生了何事,要让自己匆匆赶来,忍不住问道:“夫君,究竟何事如此高兴。”
李鸿基将高立功的信件交到邢秀娘手中,邢秀娘接过看,也是兴奋,满人平,唐军夺得天下已无人可挡,她这个皇妃是做定了,她先向李鸿基道:“恭喜殿下,贺喜殿下,北方平,我军就可全力攻取京师了。”
唐军已有大半年没有打仗,许多将领都已摩拳擦掌,纷纷要求伐明,却直被李鸿基压了下来,目前过日,唐军的力量便强分,没有十分的把握,李鸿基并不愿过早的伐明,顾忌的便是满人,这在唐军的高层并不是什么秘密,只是众人不解唐王为何会如此顾忌这群蛮夷,凭唐军的实力焉有失败之理,只是唐王要坚持先满后明,众将也只能按唐王旨意行事。
这次李鸿基只是想派高杰阻击侵明的满人返回盛京而已,对李鸿基来讲,每次能削弱满人的机会都不会放过,只是没想到阻击成了袭击满人的老巢,其实这也是唐军上下不忿唐王把满人看得太重的缘故,所以无论是高杰,刘宗敏,还是高立功,旦发现对满人有机可乘,就毫不犹豫的举兵直攻,既然殿下担心满人,那把满人灭了就是。
李鸿基点头:“这确实是件大喜事,若真能按高立功所说。将满人举荡平,不但是我唐军地大喜,也是汉人的大喜。”
邢红娘不知后来满人能入主中原。使个数千年领先世界的民族,生生落后别人上百年,还以为李鸿基说地大喜是可以报复满人以前对汉人的烧杀抢掠。心中阵高兴。如此喜事,夫君竟然单找自己来和他分享,嘴里却道:“此事夫君该对王妃所说才对,她兄长此番为我军立下大功,王妃知道了肯定高兴的很。”
高桂英是正妃,她地两个兄长又是唐军中影响深远地重臣,偏偏她没有为唐王诞下子嗣。否则世子之位毫无争议,而两位侧妃却几乎同时生下子,这让唐军地大臣对立谁为世子也无所适从。
邢秀娘和田玉珠两人为了儿子世子之位,这年多来由原先的好姐妹变得越来越生分了。虽然没有到互不相容的地步,却是步步为营,唯恐被对方抢去了先机,偏偏李鸿基对立谁为世子从来没露过口风,高桂英的态度就成了关健,两人对高桂英正妃的位置非但没有表现出忌妒,反而是争相讨好。
李鸿基微微笑:“王妃那里不急,叫爱妃来此,是因为还有另件喜事。”
邢秀娘大奇:“还有何喜事”
李鸿基却不答,只道:“爱妃莫急,等下便知分晓。”
刑秀娘只得耐下心来等待,不会儿,侍卫来报:“殿下,侍中大人带着河南义军的使者求见。”
李鸿基忙道:“快请。”
邢秀娘更是模不着头脑,夫君要见什么使者,让自己过来干吗。
李仵和红娘子两人却有点忐忑不安,虽然他们见到宋献策时可以坎坎而谈,那是因为宋献策虽然是唐军重臣,但李仵和邢红娘早已知晓了他地为人,又有多年的交情,何况,宋献策的相貌让没有领教他手段的人很难升起敬畏之心。
唐王却不同,此即唐王地身份已隐隐是天下之主,威势已超过了大明皇帝,他们又是来商谈归顺唐军的,见唐王要行什么礼,要不要下跪磕头,都是个麻烦,若是下跪,身份马上就降了层,倘若商谈成功,那也没什么,反正以后要做唐王的手下,只是若是唐王还提和宋献策样的条件,接还是不接,若是不跪万触怒了唐王,那又怎能让唐王接受河南百万饥民,偏偏宋献策又不给半点提示,让他们路行来都在翻来复去的考虑。
进了门,李仵和红娘子两人看到个三十岁左右的人坐在正中央,穿着穿明黄色的衣服,上面绣着四爪金龙,那是仿明朝的亲王服,身躯粗壮,双眼睛凛然有神,给人股压迫感,不过,他的眼睛却露出了几分笑意,冲淡了些许威严,他旁边坐着个全身凌罗绸缎,姿色艳丽的女子,尽显雍容华贵之态。
那男子无疑就是唐王本人了,那女子却不知是唐王的哪位妃子,两人不敢多看,邢红娘先开口道:“河南李公子所部邢红娘拜见唐王殿下及王妃,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邢红娘思来想来,还是没有下拜,只是拱了拱手,那边李仵却扑通声跪了下来,只是见到邢红娘不拜,李仵想起身又有点尴尬,索性拜下道:“李仵拜见唐王殿下,殿下及王妃千岁,千岁,千千岁”
唐军的重臣见到李鸿基般都不需要下跪,对些坚持要跪的人李鸿基也不抗拒,无论两人跪不跪,都不算失礼,只是两人动作如此不协调,惹得旁边的几名亲卫“扑哧。”声笑出了声。
李鸿基咳了声,旁边的笑声马上就止住了:“两位远来是客,不用如此多礼。”
听到唐王没有怪罪,两人才放下了心,今天算是出大丑了,旁边的邢秀娘“啊”了声,指着邢红娘颤抖着道“你说你叫什么名字。
邢红娘出走时才十四岁,尚是个稚嫩的黄花丫头,如今已是二十二岁,样貌大变,尤其是这些年,邢红娘统领数千手下,杀戳决断,眉间又多了层英武之气,邢秀娘看她进来时,虽然觉得有点眼熟,却决没有想到会是她的妹妹,听到邢红娘报出名字才大吃惊,目不转眼地盯着口依稀和八年前的身影重叠,却仍不敢确认。
邢红娘很是奇怪,唐王妃为什么会如此关注她的名字。抬头仔细向邢秀娘看去,邢红娘出走时,邢秀娘已是十八岁。嫁入李鸿基以来。基本上过得都是养尊处优地生活。面貌并无多大改变,只是多了层富贵之气。
邢红娘心里大吃惊,这个唐王妃怎么和失散的姐姐如此相像,可是她却无法把眼前身贵气的王妃同映像中布衣荆裙地姐姐重叠起来,迟疑地道:“未将李公子帐下邢红娘。”
邢秀娘更是激动,“你可有个姐姐和父亲。”
“不错。我有个姐姐大我四岁,在八年前失散了,你是”
邢秀娘再无怀疑,把抱着邢红娘大哭起来:“妹妹。我就是你姐姐呀。”
邢红娘愣了下,才确认下来,想起八年来地离散,两人不顾旁边众多人的注目,就这么抱头大哭,旁边众人也不敢相劝,只能无奈的看着。
宋献策和李仵傻了眼,拜见唐王,怎地搞出了认亲的幕来,李鸿基却满脸得色,宋献策斜眼瞥着唐王,想起当初听到红娘子名字时唐王奇怪的反应,如今才恍然大悟。
李鸿基咳了二声,见两人没有反应,只得大声道:“爱妃,今日你们姐妹重逢,正是大喜之事,何必哭哭滴滴,徒惹人笑话。”
邢秀娘才止住了悲声,扫了旁边的众侍卫眼:“谁敢”
众人连忙避过王妃地目光,邢秀娘望着李鸿基的笑容却突然有所怀疑:“殿下,你是不是早就知道我妹妹的信息,却没有派人去找。”
李鸿基的笑容窒,只是这事李鸿基怎么能承认:“没有,孤王也是听到红娘子地名字,才怀疑她会是爱妃的妹妹,这不才让爱妃前来确认吗。”
邢秀娘回想了下,李鸿基确实没有明说,可是从他此番的安排来看,自己妹妹的身份恐怕早已知道,不过,此时姐妹重逢,邢秀娘心中正是高兴,没有心思去计较。
邢红娘如此大了,又是方首领,被姐姐抱在怀里,开始时心中全是喜悦,并没有发觉有何不妥,如今众目睽睽之下,邢红娘却不好再在姐姐的怀中,趁势挣了出来。
姐妹俩互相望着,只觉得世事之奇莫过于如此,她们恍如梦中,都有许多话要和对方诉说,却不知如何开口。
即然认亲了,这接见就再也进行不下去,李仵和邢红娘都被安排在唐王府住了下来,邢秀娘带着她妹妹去拜见父亲邢有富。
邢有富这些年来过得很是滋润,他本身是个武人,虽然已是过了五旬,身子却很壮硕,前几年娶了个如夫人,如今还为他生下了个男孩,惹得他整天高兴的合不笼嘴。
邢有富的如夫人是个青楼女子,在商洛时,邢有富是管家,每天都有事做,邢有富尚没有动续弦的心思,到了西安,唐王府的事务繁多,管家之职自然不是邢有富能胜任得了,只能交给别人。
邢有富年富力壮,御任管家后整天无所事事,李鸿基又不会亏待了他,每月有花不完的金钱,邢有富遂成了青楼的常客,最后还娶了个红阿姑回来。
这事让邢秀娘颇不痛快,对于父亲留恋青楼,刑秀娘虽然有责怪,却并不太反对,但娶个青楼女子回家,却让邢秀娘接受不了,她怒气冲冲找到李鸿基,想让李鸿基来个捧打鸳鸯。
李鸿基听了邢秀娘诉说的原委,却说了句:“由他去。”把邢秀娘气得够呛。
只是邢秀娘反对归反对,她虽然贵为唐王妃,却没有理由阻止父亲纳妾,邢有富最终还是娶了那位红阿姑,邢秀娘为此有段时间都不愿见到老父。
不过,这位红阿姑却甚有办法,邢有富娶了她之后,这个青楼竟然再也没有去过,直到那个红阿姑生下了小孩,邢秀娘才重新和邢有富有来往。
邢有富原先也住在唐王府,娶妻之后,李鸿基另给他赐了座别院,离唐王府有数里距离,见到邢秀娘过来,邢有富乐颠颠的跑了出来:“秀儿,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从邢有富搬出唐王府后,父女俩见面的时间越来越少,而且邢秀娘在他面前也越来越有威严,邢有富因那名红阿姑的事,有时候还有点怕见到邢秀娘。
邢秀娘指着邢红娘道:“爹爹,你看看她是谁”
看着自己的老父,邢红娘已是双眼含泪,邢有富却完全不认得,这些年,小女儿的形象已完全从他脑中丢下,有自己的女婿靠着,又有了传宗接代的香火,有没有小女儿,对他来说都无妨了。
看到邢红娘的长得标致,邢有富眼前亮,他摸不着女儿的心思,只好问道:“秀儿,这是何人”
邢红娘已哭了出来:“爹爹,我是红儿啊,你不记得我了。”
邢有富看了半天,又望着邢秀娘,见邢秀娘点头,邢有富才敢确认:“你真是红儿”接着也抱着邢红娘的头号啕大哭起来,毕竟邢红娘是他以前最宠爱的女儿,此时重新见到,也是感慨万千。
哭了阵,邢有富才请两个女儿到大堂,又请他纳的如夫人和小儿子与邢红娘相见。
邢有富的如夫人年龄和邢红娘差不多,打扮得花枝招展,进来就带来阵香风,看得邢秀娘直皱眉头。
邢红娘听到她是父亲的如夫人,愣了下神,还是道:“拜见二娘。
那名如夫人扶住邢红娘:“唉哟,好标致的人儿,难怪老爷时常念叨着你,不知你相公是哪位,真是好福气。”她能身为青楼的红阿姑,自然手段活络,头次见面,并不以长辈自居。
邢红娘脸上红,正要答话,邢秀娘却没有什么好脸色:“胡说什么,我妹子还没有嫁人呢。”
邢红娘大为惊异,没想到姐姐对自己的二娘如此不客气,邢有富忙打圆场:“好了,如今我们家人团聚,正是大喜之事,传令下来,准备宴席欢迎二小姐回府,今天府中每人各赏吊钱。”
几名仆役高兴的下去传令,整个邢府上下顿时热闹非常,开始杀猪宰羊,邢红娘从姐妹相认以来,直晕晕糊糊,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家竟然会成为豪户中的员,姐姐更是成了唐王妃。
回到唐王府后,姐妹两人有太多的话要说,当夜两人就睡在起,诉说各自的经历,两人都不胜唏唏,听完邢红娘的经历后,邢秀娘脑里腾的冒出个想法来。
这章晚了点,不过,下章老茅再晚也要码出来
第七卷 博奕 第五十三章 城头缠战
辽阳大炮发射的速度虽然慢,但第轮炮击却没有影响,满人的炮兵早作好了准备,刹时有上百发的炮弹落了下来,开花弹,实心弹,空心弹,满人把城中能搜集到的大炮起集中在城上,他们的炮弹也各不相同,起落入蒙古人的队列中,将正在冲锋的蒙古骑兵炸得人仰马翻。
蒙古人面对如此猛烈的炮火,整个冲击的队形只得散开,那种往无前的气势顿时消失,没等满人高兴太久,唐军的炮兵就象闻到血腥味的鲨鱼样,向城墙上满人的大炮方位追踪而来,刚才冒出硝烟的地方,无例外受到了唐军的猛烈打击。
满人的炮火来不及开第二轮,就有三分之的满人火炮中弹,虽然满人大炮损坏的不多,但炮手却死伤惨重,满人的炮手本来就珍贵,多是以前从投诚的明军中挑选出来的,死个少个,如果再来上几轮,就是大炮还在,没有了炮手,大炮也会成为堆废铁。
城上的大炮再也不敢随便乱开,全都躲了起来,找不到目标的唐军炮兵又在城墙上势虏了番才停下来,唐军的火炮虽然打得准,但也是相对而言,这番炮击,还是有不少炮弹落在了城下,下面攻城的炮灰被炸得乱成团,再也没有进攻的欲望。
有了唐军炮兵的支援,蒙古骑兵顺利的到了城下,他们跳下马匹,接过满人手中地攻城器械。开始了对辽阳的进攻,先到的那些满人,在蒙古人地裹胁下。也重新开始了对辽阳的攻击。
辽阳城外布满了密密麻麻的云梯,无数地蒙古人,满人开始了登城。刹时间。蒙古人与满人。满人与满人,在城上城下杀成了团,作为进攻地汉人却在旁边严密地监视着,旦有人敢逃跑,马上开枪射击。
辽阳的防守物质准备充分,无数的滚木。擂石从城头扔了下来,砸在曾经的盟友蒙古人身上,或者是满人自己的族人身上,攻城的方不时有人惨叫着载下去。不过,经过不懈地努力,终于有蒙古人爬上了城头。
“长生天保佑。”蒙古人用他们本族的语言高喊着口号,向守城的满人砍去,满人的鲜血溅满了他们地弯刀,为了躲避唐军的炮火,满人的精锐都撤了下去,此时城墙上的守军都是从城中征聚的百姓,他们的兵器远比蒙古人简陋,他们的杀人技巧也不如蒙古人,旦蒙古人登城,马上就势不可挡。
从望远镜中看到蒙古人轻易登城,高杰大为称赞:“大将军,看来辽阳不需要出动我军就可以拿下了,蒙古人还没有忘记他们的武勇。”
吴克善听得点头微笑,他心里哼了声:“若汉人不是靠着他们的火枪,火炮,比起武勇来,如何会是我们蒙古人的对手,当然,这句话他是万万不可能说出来。心中此时正在大悔,刚才怎么没有多送点人上去。
另外几名蒙古首领听到高杰的夸赞,心里也是乐开了花,高立功已经答应他们,城破后,除了汉人,其余的人可以任由他们处置,先进去的人无疑占着优势,若满人真是如此不堪击,刚才的苦差可就成了莫大的优差,他们纷纷马屁如潮的飞向了高立功。
高立功听着蒙古人笨拙无比的马屁,心中阵反胃,不过,看到进攻顺利,心里虽然疑惑满人的战力为何会如此差,对这些蒙古人也不便喝斥,只是朝高杰道:“未必,满人可能还有力量没有拿出来,若我是满人的首领,必会将精兵藏在下面,防止被我军的火炮消耗。”
高立功的话声落,就看到先上城的蒙古人步步后退,许多人返身栽下了城墙。
“长生天保佑。”满人同样用他本族的语言说着这句话,无数的满人精兵从下面杀了上来,挡着了正在势如破竹的蒙古人攻势,将蒙古人杀的节节败退。
蒙古人能上去的人数毕竟还少,满人的精兵出击,他们便抵挡不住,满人的骑射已超过了蒙古人,他们的利箭将上城的蒙古人射倒,刀锋向蒙古人步步紧逼,许多刚刚杀的顺手的蒙古人突然发现对面的满人下子就占了压倒性的优势。
许多无法走脱的蒙古人,不顾城墙的高度,翻身下跳,若下面能找到个幸运的垫背,那就可以毫发无伤,若下面是刀剑,那刚好结束痛苦,最怕的是下面什么都没有,或者只是木刺,那会让跳城墙的人生不如死口
很快满人就将上城的蒙古人肃清,开始对城下的蒙古人和满人打击,无数的箭雨向城下射去,让靠近城墙的蒙古人抱头鼠窜,高立功身边州才大赞自己人勇猛的蒙古部落首领,难得致脸红起来。
满人的大炮又响了,这次他们开得都是红衣大炮,这种大炮的射程远大于唐军的小炮,他们怕唐军将大炮拉到城下和他们对攻,所以将红衣大炮藏得远远的,只能靠城头上的令旗指挥来发射,严重影响了大炮的准度,不过,对于城下算得上是满蒙联军的撤退来说,有没有精度不重要,面对群乱七八糟撤下来的队伍,只要炮弹打出去,总能炸死人。
不用将领下令,唐军的炮兵已经自行反击,呼啸着的炮弹重新朝辽阳砸去,满人还来不及欢呼自己的胜利,许多来不及躲避的人就被炸得粉碎,到处是炮弹的硝烟升起,城头的满人大骇,又急忙走下城头躲起来。
失去旗手指挥的满人大炮也停了下来,刚才撤下来的满蒙联军止住了逃窜的脚步,在唐军的整理下,转身重新向辽阳的城头攻去。
就这样。唐军依靠着蒙古人和俘虏地满人,反复对辽阳缠战,当攻城的人不敌时。唐军的火炮马上跟上,不但满人征来地青壮死伤惨重,就是满人的精锐也多有伤亡。仅仅五天时间。城中就有二千多的精锐力量被清灭。征来地三万青壮伤亡更是达万多人,对于这万多人,满人尚不伤心,毕竟城中还有十多万男丁可以驱使,此时已到了满人生死存亡地关头,除了小孩要给满人留下血脉外。危急关头,甚至妇女也可以上阵。
令他们心疼地却是这二千多精兵,这已是城中三分之的兵力了,没有精兵的统领。单靠那些居民,恐怕唐军攻就要崩溃了。
虽然城下伤亡同样惨重,仅仅蒙古人都伤亡了五千多人,而攻城的满人差不多更是伤亡殆尽,但唐军却根本没动,四万多唐军伤亡不到百人,旦城中支持不住,唐军就要扑上来。
辽阳城中已是片愁云惨雾,每个人都知道这样攻下去,城池总有要破的天,可是面对唐军的重兵包围,满人地重臣再相商,却拿不出丝毫的办法,唐军的狠辣,满人已不抱可以投降的希望,竟然唐军可以驱使蒙古人,俘虏地满人来攻城,焉知投降后,不会把满人举族降为奴隶。
城下的唐军却是片,明天就要总攻了,这五天来,本是主角的唐军却做了观众,如今手中的满人已伤亡殆尽,如果单独让蒙古人进攻,不免会有怨言,高立功与高杰,刘宗敏三人相商后,决定明天唐军也参与进攻。
天渐渐的亮了起来,清晨和晰的光晖静静的洒在辽阳城下,本来黝黑的土地已染成斑斑的紫色。那都是鲜血的颜色,城下的尸体虽然都是在当天夜里就运走掩埋,但这股血腥气却依然浓重得让人掩鼻。
数万名唐军列队在辽阳城数里外,他们身上闪亮的盔甲,如林的火枪,带来阵冲天的杀气,蒙古人则列在旁边,禁若寒蝉,他们都已见识过这看似小小的枪管喷出来的死亡啸声,在唐军没有出营时,他们可以自夸自己的勇敢,可以嘲笑汉人只是靠火枪大炮的胆小鬼,可是旦唐军把军队展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唯恐多说句就会招来灭顶之灾。
唐军的鼓声响了起来,这次冲锋的依然是蒙古人,知道破城就在眼前后,这次蒙古人都争先恐后,剩下的各族全部拿出了自己的力量,二万多蒙古人呐喊着向城头冲去。
城上依然静悄悄的,仿佛根本没有人影,唐军的炮兵却等不及了,开始对着空无人的城头轰击起来,无数的硝烟在城头上响起,不时有人体身上的各个部件被唐军的炮弹掀了起来。
唐军的这手出乎满人的意料,以前唐军的大炮总是在攻城部队败退后,对城墙袭击,以便掩护攻城部队的撤退,而且可以杀伤已经露面的满人,从来没有在冲锋时开炮的先例,这是因为若是开炮,免不了有炮弹会落入城下,将自己人炸伤,折了已方的士气。
若每次都要等到攻城部队到了城下,满人的精锐才上城头,未免会措手不及,辽阳已几次让蒙古人牢牢占据了段城墙,满人拼死反击,付出无数的伤亡才重新把蒙古人赶了下去,所以满人后来都是先让人躲到城墙上,暂不露面,等攻城部队上来了才露头打击,果然,蒙古人再也不能轻易的爬上城头。
这次唐军的动静比以往都大,岳托不敢大意,特意遣了二千多精兵先行埋伏起来,没想到这次唐军却又不按常理出牌,无数的炮弹正落在满人精锐的身上。
此时满人却连退也不能退,蒙古人眼看城破在望,后面的唐军又随时会跟上来,都拼命的打马向前,唐军打失的炮弹也不时落到冲锋的蒙古人队里,蒙古人却眼也不眨,越过前面的尸体,照样前行。
这种情况下,就是岳托再心痛精兵的损失,也不敢下令撤退将城头拱手相让,还得忍受唐军的炮火,往上调兵去挨炸。
城里的红衣大炮拼命发射炮弹,炮下去,往往就有七八个蒙古人丢了性命,只是红衣大炮威力虽然大,城里却只有区区十门,以二三分钟才能打出发的速度,十门红衣大炮根本阻止不了蒙古人的冲锋。
蒙古人冲到了城下,马上跳下马背,依靠简陋的工具开始爬城,经过五天的炮击,辽阳的城墙已多处破损,许多蒙古人干脆不依靠工具,就踏着城墙的凹凸不平处,直接攀爬,此时,唐军的炮击才停止。
城头的满人惊魂未定,他们中的十停已去了五停,剩下的满人顾不得庆幸自己还活着,就有蒙古人从城墙下探出了脑袋,他们不得不冲上去和爬城的蒙古人拼杀起来。
蒙古人实在太多了,单依靠城上的满人根本阻挡不了蒙古人的爬城,满人只得拼命添兵。
“轰隆隆。”的声音响起,唐军的火炮再次发威,这次他们对准的不是城墙,而是城墙下满人的援兵,唐军趁着蒙古人攻城的时候,将火炮向前推进,要阻止满人的增援,望着增援的士兵死伤惨重,岳托不得不下令这几天直未动的火炮反击。
首先尝到苦头的是城下正在进攻的蒙古人,城头无数的炮弹砸了下来,将片片的蒙古人掀翻在地。唐军的火炮马上找到了目标,全部的炮口向满人的火炮砸去,不时将满人的炮台掀翻。炮兵炸死。
双方的火炮你来我往,城下的蒙古人终于挺不住了,城头的大炮固然直是炸向他们,唐军也经常有失去准头的炮弹落到蒙古人的队列中,让蒙古人颇为丧气,城虽然眼看就要破了,马上可以大势抢劫,可是也要先把自己的命留着才行。
蒙古人退,高立功挥手,唐军万名前锋跟着出动,此时城头的火炮已经哑了火,只有唐军的火炮还在不停的延伸射击,间或有满人红衣大炮的炮弹落在了唐军的队列中,唐军的前进却丝毫没有影响,见到唐军出动,正在后退的蒙古人呆,顿时又返身杀去。
等到唐军到了城下时,密集的枪声马上将城头的满人压得抬不起头来,蒙古人趁着机会又爬上了城头,辽阳已是摇摇欲坠了。
总算没有食言,今天老茅的第二章送上来了。
第五十四章 联床夜话
邢红娘与姐姐老父重新得以团聚,当夜直兴奋难眠,姐妹两人几乎聊到快天亮才感到困顿,开始睡觉,邢秀娘找到了妹妹,放下心事,很快便沉入梦乡。
邢红娘却心中有事,虽然劳累,但天刚蒙蒙亮就醒来,见姐姐睡得香甜,不忍叫醒,想独自起身时,还是将邢秀娘惊动。
邢秀娘忙将自己的妹妹按下,道:“看你,这些天如此疲劳,昨晚又夜没睡,再躺下睡会,今天就不用起这么早了。
邢红娘这些天都是披星戴月的赶路,身体早已疲惫不堪,昨天几乎又是夜没睡,两只眼睛已成了黑眼圈,听了邢秀娘的话却不肯再睡,道:“义军的兄弟在河南受苦受累,还日三餐不继,我到了这里,远比他们舒服多了,现在他们所有人都正在等我带消息回去,我又如何能安睡”
邢秀娘拍了下她的头,道:“傻丫头,如今你我姐妹团圆,我安然独享富贵,义军的事你就不要管了,我去跟你姐夫说就是。”
若有姐姐帮忙说项,自然最好不过,邢红娘把掀开身上的满被,马上就要起身:“姐,那我们起去吧。”
此时天气炎热,唐王府虽然绿树成荫,外面还是热的不行,卧事内却是清凉无比,邢红娘刚进入姐姐的房间时大为惊奇,李鸿基虽然造不出空调,但唐王府的卧房都被李鸿基命人改成双层。夏天里面用凉水和冰块降温,晚上若不盖着被子还会着凉。
邢红娘被子掀,两人地身形马上露了出来。她们身上所穿衣物都不多,邢红娘这些来年统领数千手下,武艺日不敢拉下。身材健美无比。腰肢纤小,胸部比被未出嫁前的邢秀娘要大的多,此时她身上只穿件小衣,根本掩不住丝丝地春光。
邢秀娘的身材更是绝妙,浑身散发出成熟少妇的风味,此时卧室内若有男人,定会看直了双眼。
看着妹妹地身材。想起那刚离家时,妹妹年龄尚小,只是个黄毛丫头,邢秀娘笑道:“红丫头。你身材如此之好,不知那个有福气娶你”
邢红娘脸上红,这些年,她混迹于群粗汉中,身边招地女兵也大多是农家女子,全都是粗技大叶之人,几乎让她都要把自己地女儿身忘了,对着姐姐羞到:“姐姐的身材才好。”
邢秀娘道:“傻丫头,那是姐姐嫁了人,没嫁之前可比不了你。”
邢红娘倒是不懂这和嫁不嫁人有什么关系,把身材的事丢开,只是让摇着姐姐的手臂,让她陪自己去见李鸿基。
邢秀娘懒洋洋的道:“别急,你姐夫现在还没有起床,我就是要去,也得等姐夫起床了才行。”邢秀娘被她妹妹摇得全身更是波涛涌动,却点起床的意思也没有,这样地天气在卧房里最舒服不过,她也夜没睡,又如何肯起床,重新拉过被子,盖过那诱人的春色。
听了此话,邢红娘大为惊讶,她以前统领不过数千人,尚是日日不得闲,攻下杞县后,她的主帅之位虽然让给了李岩,但因人马的扩招,她地事反而更烦忙,无乎无刻得闲,李岩更是每天只能睡上二三个时辰,本来她以为李鸿基身为唐王应该更忙才对,听邢秀娘这么说,李鸿基可能起床很晚,不由感到疑惑,问道:“姐夫起床很晚吗”
邢秀娘笑道:“也不算太晚,再过半上时辰差不多就该起床了。”
邢红娘无奈,只得把娇躯重新藏到被子下,此时邢秀娘让妹妹闹却没有了睡意,伸手在邢红娘身上掏了把胸前要害之处,邢红娘不由惊叫出声:“姐姐,不可如此。”
邢秀娘吃吃笑了起来:“傻丫头,你已经是二十二岁了,姐姐在你这么大时已嫁给你姐夫四年,你也该嫁人了。”
邢红娘脸上已是通红片,心头掠过李岩的身影,只是李岩的夫人刚刚去世,虽然对她有意,也万不会在此时谈婚论嫁,只能马上抛开,口中淡淡的道:“姐,此事还是过几年再说吧。”
邢秀娘道:“怎能不急,你以前无依无靠,才把终身大事担搁了,你放心,以后姐姐为你作主,不能让你再个人过了。”
邢秀娘说完此话,妹妹却久久没有反应,她仔细看去,才发现邢红娘沉沉睡去,只好替她盖好被子,自言自语的道:“傻丫头,这么不会爱惜自己,这么困了,还硬要起床。
邢红娘得到姐姐的承诺,心事放下了大半,这睡,竟然直到天快要黑了才醒来。
邢红娘大吃惊,不由埋怨姐姐不该让她睡得如此沉,邢秀娘笑道:“傻妹妹,义军的事急也急不来,你姐夫还要在明天的朝会上和重臣们相商,才能最后定下来。”
邢红娘无奈,只得等待唐军明天朝会的结果,当晚邢红娘被邀请和唐王全家起吃饭,李鸿基的三个妻妾全都到场,加上义女李慧梅,二个儿子,连同邢红娘和李鸿基共八人,在饭桌上,李鸿基全无昨天接见邢红娘的威严,笑声不断,让见识过那些豪门大户吃饭时庄严肃穆气氛的邢红娘大感意外。
这饭桌上的气氛,堂堂唐王家中竟然不如个乡绅,不过,也让邢红娘开头的局局不安大为放松,邢红娘曾在李岩家中和他们全家起吃过饭,举动莫不有规矩,家主没有动过的菜式,其他人律不得乱动,吃饭期间严禁说话,让邢红娘别扭无比,从此再也不敢和李岩的家人进餐。
第二天,正是唐军朝会的时间,李鸿基将高立功地信件给大家传阅。唐军重臣看完高立功来信的内容后,个个都喜形于色,若能凭借高立功所部就平了满人。势必会大大加快唐军统中原的步伐。
虽然唐军地力量远比朝庭要强,但只要日没有推翻朝庭,在多数人的眼里。他们依然是乱臣贼子。可只要打下京师。那朝庭也就变成了伪朝了,他们反而成了正统,如今实力有了,谁都想尽快转正。
周凤栖,宋献策,顾君恩三人首先向李鸿基道贺:“殿下。此仍大喜,当明发天下,普天同庆。”
“此事倘且不急,等高将军将北方全境扫平再发也不急。今天另有件大事要与众爱卿相商,目前河南全省遭灾,各地饥民四起,其中最大的股李公子部已派人来向我军接洽,希望我军能够接管他们地地盘,让我军派兵前往,各位看如何”
李鸿基地话说完,下面地嗡嗡声四起,众人群起反对,现在正是该用兵统中原的时候,要打也要先拿下直隶,浙江,山东等地,或者直接进攻京师,怎么可以把河南数百万饥民的包袱背上。
洪承畴道:“殿下,不可,此仍天赐良机,我军可直取江南,将朝庭财赋之地拿下,到时朝庭内有饥民作乱,外无粮饷接济,不需我军攻城,恐怕京师也会支撑不下去。”
周凤梧道:“殿下三思,此时万万不可进入河南之地,否则会对我军造成巨大的拖累。”
顾君恩道:“殿下,河南之地得之无用,李公子的部众据说有数万人,恐怕真正的战力连我军千人也胜不了,又何必为此影响到我军统中原之大事。”
李守忠更是先捂紧自己地口袋:“殿下,此次我军全体俸禄增加二成,每月的开支要多出二十多万两银子,户部的盈余刚刚够用,若要救济如此多的灾民,我军地财政又要亏空。”
只有宋献策沉默不语,其中详细他最为了解,李鸿基先是拒绝,但又在朝会上提出来,那肯定是已拿定了主意。
李鸿基见众人反应如此激烈,问道:“如此,难道河南数百万饥民我们眼看着不救不成,如果他们全部饿死,该谁来负责”
李鸿基此言出,众人都哑口无言,此时谁开口,说不救这数百万人,以后史笔如钩,记道因某某人之故,致使河南数百万人身死,那岂不遗臭万年。
李鸿基接着道:“何况救人对我军也不全是坏处,你们看看这东北的地图,那里的土地如此广袤,我们拿下后,若是没有人守卫,迟早也要丢,若是移民,大家也知道,要想让汉人背井离乡是多么艰难,这救出来的数百万人刚好可以填充到新得的北方等地。
众人面面相觑,原来唐王作的是如此打算,洪承畴硬着头皮劝道:“殿下,只要我军统了中原,我汉人上亿,移民东北,不愁无人可用,他们本来就是朝庭之人,又何必要我军来管,何况殿下不可将目光只放在河南地,中原的战乱多出年,死的人恐怕不止河南之数,殿下只看到河南数百万人可能要死于饥荒,何怎看不到各处战乱死的人恐怕更多。”
李鸿基点头道:“洪爱卿所说在理,只是若能从河南移民,他们都受到我军大恩,只会对我军感恩戴德,若是等到统中原,又会有多少百姓自愿到北方苦寒之地,难道要强迁不成,即使强迁可行,百姓也会对我军抱怨,是数百万对我军怨恨的百姓好,还是数百万对我军感恩戴德的百姓好,而这中间差得只是点粮食而已,诸卿心中都可以算笔帐,何况若是不救这数百万百姓,日后各位就能心安吗。”
众人都沉默起来,洪承畴只得提个折中方案,道:“若殿下的目的只是救人,我军可以暂不占领河南之地,只是出兵,将义军和灾民护送出河南,沿途所需粮草也由我军供应。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这样来,沿途起码要有上百万人迁移,肯定会有不少人死在道路上,但比起让义军单独来投,救得人却要多得多,唐军也不会在河南担搁过多的精力,洪承畴此言起,众人连忙大表赞同。
李鸿基思付了下,点头应充,洪承畴说得不错,若真是为了河南的饥荒,明明有了统中原的时机却白白错过,死的人只怕更多。
邢红娘和李仵两人得到唐军的结论,知道若是硬要唐军将粮运到河南救济,未免鸡飞蛋打场空,也只能接受。
陕西的余粮自给尚且不足,并无多余的粮草接济河南的灾民,粮草只能从湖广调运,时之间,湖南,四川的两省的粮队挤满了水道陆路,唐军先要把粮食调到湖北,其中部分押运到陕西,部分押到河南,最大的部分留在湖北,等待灾民的到来。
其实在湖北与河南的交界处,白江关,丹江口等地都已有许多灾民涌入,粗粗估不下十万人,这些人其实离湖北本来很远,他们首先逃到的地方是南阳,洛阳等河南大城,只是当地的官员全是见死不救,甚至因为怕引起灾民们的暴动,拒绝他们入城,不得已才继续西逃,进入唐军境内。
对于这些灾民的救济,唐军同样采取了以工代赈的方法,湖广今年风调雨顺,丰收之后的劳力短缺,价格也大涨,这近十万灾民能够穿州过府来到湖北,当然绝大数是青壮,他们的到来,反而是湖广有廉价的劳力可用,比雇用本地的劳力要划算得多。
灾民们的要求很低,甚至低到不需要文工钱,只要有口吃食就能抢着做工,吃的东西也不挑嘴,只要能下咽即可,唐军境内的商人,矿主,闻风而动,纷纷抢雇,灾民来到湖北后,往往只要数天时间就会被人挑走,剩下的老弱,或者拖家带口之人才会唐军救济,十万灾民,真正需要唐军救济的只有四五万而已。
但真要等百万灾民来到,那就不是那些商人,矿主能够消化得了,何况若是唐军护送而来,大部分灾民都是拖家带口,整家整家的逃亡,并不是那些商人,矿主喜欢雇用的对象,他们要的只是精壮的劳力。
此次对河南的救济完全以湖北为主,李鸿基的命令下来,整个湖北的官僚叫苦连天,忙得昏天黑地,刘芳亮的总督府全力运作,等待着大规模灾民进来的天。
第五十五章 佟氏毒计
白天的场血战,让辽阳所有的满人都心有余悸,城都快要破了,是场及时而来的暴雨挽救了他们,当时半的城墙已经被唐军和蒙古人占了,天空突然黑了下来,接着就是电闪雷鸣,飘泼的大雨倾盆而下,见此情景,高立功果断的命令撤军。
虽然唐军的火药都有防水处理,但大雨多多少少会对火枪有影响,被雨水阻挡了视线的炮手更是炮不能发,反正唐军占着极大的优势,没有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