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国破山河在最新章节 > 第19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国破山河在 第19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fery uch!~。”范国文手忙脚乱的接住从脑门子上砸下来的信,一看居然真得自己的。

  “你个小白脸,喊你都找不着,一听妹妹找,就跟鬼似的踹出来,下次再这样我就编你啊!”范国文的猛然出现,把李卫吓得不轻。

  让李卫有些不满地是范国文对他的回应好像什么都没听到,一脸兴奋只顾着自己埋头拆信。

  看看手里给自己的信,李卫也在纳闷,谁这么挂念自己也给自己寄信了,但信封上就写了个自己的名字,谁寄的都不知道,还是没办法,这时候连个寄信的规范都没呢,刚想打开信封。就听边上范国文发出惊天动地的尖叫声,差点没把李卫惊的手一哆嗦把手里的信差点给撕烂。

  “心扣引~赞美我主,爹地,妈咪,你们还活着,哈哈哈哈,太好了。”范国文开始像疯了一样又哭又笑,激动地涕泪横泪握着信高举着双手仰天大喊着乱跳。最后语无伦次地不知道在喊着不知道是中文还是英文。

  范国文猛地跳到李卫面前,扑过来,满脸泪水横流地猛抱着李卫,大声哭着:“老大,我找到我的爹地和妈咪了,找到了!~找到了!~他们给我来信了,信!~我爹地妈咪的信!~”

  范国文此时此刻表现的像一个失控的大孩子,毫无一个成年人应有风范地抱着李卫,李卫又是一阵鸡皮疙瘩,又不是…。抱得这么大力干什么。

  还什么肉麻之极的“爹地妈咪”,他习惯性的想把范国文放倒,但是看到他真情流露。找到父母的喜悦,李卫地心中又有一丝不忍,只好任由着范国文宣泄着自己的情绪,看来这小子平时也被压抑了很久。

  想想自己父母,李卫心中一黯,他们现在还没出生呢,也许将来也不一定会有机会见到他们,即使见到也是形同陌路。

  李卫在这个时代几乎可以算是无父无母,看到范国文找到自己父母的喜悦和激动,他倒是真有点羡慕范国文。心底里只有独自黯然神伤。

  “好了,好了!~小声点,安静一下吧,不要干扰别人工作了,你看人家在看到你了,注意点形象。”李卫拍了拍范国文肩膀,安慰了他一下。

  “嘿,嘿!~”范国文不好意思的松开了李卫,抹干净脸上的眼泪道。“勃~心抛出!~不好意思,我实在是太高兴了,老大,我的爹地和妈咪马上要来太行山了,他们来找我了,真的,我要准备一下,马上,我要给他们一个完美的表现和惊喜。”

  “好吧,好吧,先去稍微准备一下吧,唉,也不要太急啊,你的父母估计还不会这么快就到呢,别太激动了。”李卫的眼角中也不知不觉地冒出一点点泪花,连忙眨了几下眼睛给带散了,有妈地孩子像块宝,没妈地孩子像棵草,李卫本身也是一个极有孝心的孩子,只是身在抗战时间,恐怕再无报养育之恩的机会,只有全心全力投入抗日战争来回报养育他地社会了,为后人造福。

  范国文极其慎重的收好信,欢天喜地的去了,见着人就拉着说自己的爹地和妈咪找着到自己了,闹得兵工厂的其他人以为范国文得了神经病,不过听着他话里有个什么爹的妈的,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几个技师心里还在纳闷咋洋鬼子都喜欢把自己的爹和妈喊作爹地和妈咪呢,一听这词儿就汗毛直竖,这么大人了还说话奶声奶气的。

  李卫苦笑着摇了摇头,继续拆开自己的信,展开信纸一看,上面写着是一个政审通知,要自己抽空去王家峪一趟,接受政工科地同志进行面谈审查,应该来说相当于一次面试。

  前几天李厂长和刘部长找了自己谈话说上级要提拔兵工厂的一批干部,给正式确定一个正式的级别和职位,估计看来这个就是之前例行公事的审查工作。

  本来李卫是半路出家进了兵工厂,挂了个顾问这一职,虽然权力不低而且管辖范围不小,但最终还是一个没有实际的官方名份,自己当时也无所谓,在兵工厂里就跟玩一样,倒也玩出一点新花样。

  但现在不一样了,兵工厂自从搬到黄涯洞以后,新任军工部部长刘部长的到来,重点进行扩建工作,研发出一批新式的武器和生产工艺,再加上李卫带回来的一批学生等精英骨干人才,兵工厂的实力已是今非昔比,由原来地小打小闹,搞搞修复性的军械所成长为一个正式的大型兵工厂,其重要性已经等同于八路军的一个要害部门,不能被忽视的重要存在,直接关系到八路军各部的战斗力。

  第二卷 第九十四节

  进入194o年以来,战斗规模和频率越来越大,光依靠缴获和国际援助实在是杯水车薪,太行山抗日革命根据地对黄涯洞兵工厂的军火需求越来越依赖,内部的组织机构规范化已经被列入正式议程,虽然李卫年纪太小,没有什么扎实地基础,而且也没有资历和人脉,但在兵工厂的扩大和成长中,不论机床的开发,推动生产工艺的提升,地雷和八一式步枪研发过程中的贡献,带入活力新血的学生研发团队,事实上挂了一个无实名的顾问职位的李卫已经不能被忽视,作为涉及到机密和重要项目的黄涯洞兵工厂核心人物之一,连兵工厂的上级领导自己也看不下去小李子只有一个虚职的现状,的确得有必要好好奖励这个小伙子。

  “嘿!~要升官了~!”李卫心中忍不住一阵窃喜,不动声色的折好信件,收好装回信封内。

  黄涯洞兵工厂只有极少数人知道李卫极有可能有正式级别的消息,而且李卫对谁都没说,依然是正常的参与工作,这个定级对他来说只是走走形势,开张任命书而已,之前是干什么活,之后也是干什么活,并没有什么区别,倒是范国文这几天显得特别活跃,干起活儿来劲头特足,兴奋的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掰着手指不断得算父母什么时候会来太山行,若不是其他人知道了范国文是因为父母找来了而这么兴奋,否则都还以为他吃错药。

  黄涯洞兵工厂特备的无线电报机也收到了范国文父母到了太行山的消息,范国文的父母是爱国华侨,以前没少为抗日捐款,也算是重要进步人士,因此来太行山找儿子也特别受到八路军领导重视,特别使用电报发送消息。

  黄涯洞兵工厂里的不少人很快就知道了范国文一直没有直说的底细,立刻另眼相看,啃过洋面包在当时也算是见过大世面了。对于这些出身自信息闭塞的农村小镇的战士和技师们来说,在他们眼里原来还是个李卫在外头捡回来的野小子立刻就出息了,人家是专啃洋面包地,就是不一样。

  清晨,李卫还在兵工厂的警戒岗亭边上已经有些不耐烦了,等这个范国文这小子摸东摸西在折腾见父母前的准备工作,已经快半个小时了。

  从凌晨四点钟起,范国文就已经耐不住思亲的激动。从床上爬了起来,又是洗脸,又是刷牙,再花了很长一大段时间来理自己的发型,然后就为了决定该穿拿套衣服是见自己的父母而犹豫了快一个小时,连早饭都没怎么吃,还在打理着自己的皮鞋。

  李卫已经等地直打呵欠,半坐在岗哨的拒马上,他是闹不明白这小白脸倒底是去寻亲还是去相亲,有这么为了表现一个最佳地外表而大费精力的么。

  李卫已经耐不住开始犯困。差点习惯性的开始修炼起炼神诀来。

  正当他有些不耐烦的想跑回去把喊范国文时。

  兵工厂的洞口才见着这小子施施然的迈着方步出现了。

  待范国文走到他的面前,李卫看得直摇头,一脸的油头粉面的小白脸状配上兵工厂的工作服。两种不搭界地风格凑在一起,巨大地差异化简直是有碍观瞻,更令人可气的是脸上居然还带着自以为是得满意笑容。

  连岗亭处站岗的警卫战士都是看得目瞪口呆,差点举枪直喊“站住”。

  “唉,你瞧瞧自己,一副鬼样,这么大地人了,连理自己的生活都没学会,你的审美观念真是让人感到羞耻,一个大男人还抹着什么粉。这粉哪儿来的?!不会是滑石粉吧,头上搽得是什么?你不会把机油当发油抹在头上吧,你这样出去是要吓死人的,长得难看不是你的错,但出去吓人就是你的不对了,知不知道。”李卫忍着爆笑的冲动调侃着,这个范国文也太会胡搞了,就是用西方人的一套也不看看地方。

  “老大,你说怎么办?”范国文花了近三个多小时。自认为焕然一新打扮,一下子被李卫毫不客气的戳穿并狠狠地鄙视了一把,难怪早上兵工厂地其他人一看到他就像见着鬼一样闪得远远的。

  李卫指了指不远处的小溪,道:“去,把满头满脸的给洗干净了,不然我可不带你上路。”

  “噢!~”范国文无奈的应道,花了这么大力气却是落得白辛苦一场,还得重洗,老实向溪边走去。

  李卫看看岗亭里的马蹄表,估计差不多也有六七点钟的样子,赶到王家峪镇也差不多要吃中饭的样子,都是这范国文害的,浪费半个白天在路上,想想自己手头上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心下有些不爽,捡起一块石头,向趴在溪边洗脸地范国文掷去。

  “动作快点,把头上的油也给我洗干净了。”

  “哇!~”范国文惨呼一声,石块正中屁股,很干脆的脑袋整个儿一头没进溪水里。

  洗掉一头的油头粉面,范国文再也没搞出什么花样,老老实实的跟着李卫直奔王家峪镇的八路军总部。

  在一座农家小院,李卫陪着范国文见到了范国文的父母。

  “爹地!~妈咪!~”范国文像一个未长大的孩子一样扑向站在屋门口脸上绽放着惊喜的一对中年夫妇。

  三个人搂抱在一起先是开怀的大笑,最后抱着痛哭起来,一家团圆的场景总是充满了那多的喜悦和伤感,李卫转过身去悄悄的抹去溢出来的眼泪,大步而去。

  找到了政工科的办公所在地,李卫报上了姓名后,立刻得到了他们的热情接待。

  “李卫同志,来来,请到里面坐!~”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干部连忙站起身收拾自己办公桌上的文件,走上前来与李卫握手。

  这名干部很主动的把李卫带到一个房间,屋内两张拼在一起的四方桌,李卫刚坐下,立刻就有人给他泡来茶水,李卫对他们的热情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连忙边接住茶杯边不住的道谢。

  “坐坐坐,不要紧张,也没什么,只是核实一些情况。”一个带着眼镜的干部握着几份文件坐到了李卫的对面。

  第二卷 第九十五节

  八路军的工作效率一向很高,既然李卫人到了,政审工作立即开始,一戴着眼镜的年轻的干部坐到李卫面前。

  戴着眼镜的年轻干部把手上的文件放到桌上,脸上带着一种让人信任的微笑,道:“李卫同志,你是x市的人是吧?”声音不大,有一种像是兄长的亲切感觉。

  李卫点了点头道“是!~”

  “原来住的地方是瓦堂弄一带吗?”戴着眼镜的年轻干部看了一眼手上的文件。

  “是的。”李卫几乎没经思考就回答道。

  “你确定~~”三个字虽轻,却像是大锤一样重重击打的李卫的心头。

  李卫的脸色变了变,犹豫了一下,但还是点了点头。

  李卫的确是住在x市的瓦堂弄,却是几十年后的事情。

  “但是经过我们详细调查,整个瓦堂弄这一带的所有李姓人家中并没有叫李卫的,这是通过党组织专门查问过数十个当地长者的结果,而且在x市的同志对那一带每家每户彻底调查,李卫同志,在你所说的地址这一带,甚至附近五里内都没有叫李卫的这个人的!~”戴着眼镜的年轻干部的和善眼神开始变得咄咄逼人,紧盯着李卫的眼睛。

  李卫的瞳孔收缩了一下,脸色开始慢慢地变得惨白,他忽略了一个大漏洞,当初他落入这个陌生的时空,报给接收他的独立一师三团的个人资料虽然是真实的,但那是相对于几十年后而言的,在现在这个年代根本是查无此人,他更没想到党组织的情报能力能达到这种细致程度,居然会派出这么多的人力大海捞针式的去调查核实他地资料,可惜他并没有幸运地被老天爷用其他相近人的身份掩盖这个真实的谎言。

  李卫没想到上级领导对他的重视程度会达到这种地步,换一个角度想想,已成为八路军要害部门的军工厂。怎么会任由一个真实身份不明的人加入到兵工厂的核心之中,在残酷的战争中,革命志士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但是他们并不傻。

  当时二战时期地共产党的情报网络,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下,在全世界所有的情报系统中几乎是最具效率和的情报网络。

  看到李卫的表情,政工经验丰富的戴着眼镜的年轻干部的脸也开始变得更加冷峻。心下的翻腾几乎不亚于李卫,在李卫进入兵工厂地初期就做过基本调查,但仅仅是表面地,对人的调查,再加上后面李卫所做出的贡献和成果,基本排除了会是j细地可能性,但是当他在一周前拿到现在手上这份资料时,和好几个政工科同志一样,都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算是小有名气的兵工厂顾问居然身份不明。这种概率几乎很少出现。但每次出现,都意味着不是什么好事。

  由于事关重大,牵涉到兵工厂的生产和研发。戴着眼镜的年轻干部手上这份资料还是经过再三确认,对于李卫的身份调查甚至扩展到了x市的周边范围,虽然戴着眼镜的年轻干部的说了是方圆五里,但是实际上在方圆五百里的范围内都没有人地符合李卫的身份条件。

  戴着眼镜的年轻干部还是抱着一线希望,凭着他的工作经验,看得出李卫之前说话的语气和表情不像是在说谎,他尽管控制住自己的语气中的激动道:“不要紧张,再仔细想想,是不是记错了?!”事实上他说这句话几乎是等于没说,一个精神和行为正常的人怎么可能记错自己的身份呢。

  李卫低下了头。脑海中思绪一片纷乱,这一瞬间他想了很多,既然上级领导能有这种细致地调查能力,即使他用其他任何理由或假冒的身份都会被调查清楚,可笑得是他真正的身份又与这个时代对不上号,如果直接说明自己是未来人,但现在连科幻小说都没呢,人的思维又这么落后,根本没人会接受。谁信啊?!恐怕自己就会被几名荷枪实弹冲进来的战士当场给拖出去,更别说历史也是自己知识层面的弱项,眼前这个干部的说话和动作可以看得出是阅人和反间谍经验丰富的专家,自己从网络上学来的未经实践和专业训练的零散特工知识根本经不住久经考验的专业人员盘问,现在的这个房间,对他而言几乎是命运的分水岭,他的将来甚至有可能至此划上句号。

  李卫无声地笑了一笑,这贼老天还真会作弄人。

  李卫慢慢努力把心境平复,他很清楚越是这个重要的时候就越要镇定,不然阵脚一乱,在政工专家眼里,自己的脸上明显像是被写上“我是j细”。

  李卫再次抬起头,脸上自然的浮现出坚定的笑意,以不容怀疑的语气地斩钉截铁般道:“我确定!~”

  “你,你说什么?!。。你真的确定?!~”戴着眼镜的年轻干部略略前倾的身体顿时无力向后倒在椅子靠背上,他的眼神中带着几分失望,第一是他失望得是李卫没有说出让他想要的“合理”答复,李卫依然坚定地确定了他手里已被认定子虚乌有的身份,第二是他在李卫眼中没有看到说谎的神色,看到了一种真实自然的眼神,人会说谎,但作为心灵的窗户,眼睛却不会说谎。

  “我真的确定!”李卫再次用同样的语气复述了一遍。

  李卫毫不退缩地把自己的眼神对上了那个年轻政工干部的眼睛,他要赌一把,在这些专家面前说谎几乎不存在任何侥幸,他就要赌一把自己的这个真实的谎言,让对方再次合理视对自己的理解,赌的就是他们最终是选择相信自己这个人,还是选择相信那份资料。

  房间的门无声地被推开,几名政工人员轻轻走了进来,以有一种审讯的态势站到了李卫的前面,显然这次政审李卫的不仅仅是坐在李卫面前的这个干部,隔壁房间还有旁听。

  第二卷 第九十六节

  “李卫同志卜请你慎重作出你的决定,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会对你的将来产生很大的影响,请你慎重回答。”曾热情接待李卫的年长干部坐到了戴着眼镜的年轻干部身边,面对着李卫说道。

  李卫无言的笑了笑,道:“我没有其他的答案了。”恐怕眼下也只有以不变应万变。

  房间内的其他政工干部互视一眼,他们本以为李卫会给出他们想希望的解释,李卫自认的身份却没有任何依据可以证明,一方面是极其重要的军工人材,一方面却是真实身份不明,但至少李卫的忠诚度和觉悟毋庸至疑的,在为兵工厂所做出的业绩完全排除了j细的可能性,而眼下李卫的回答确实把这些政工科干部推到一个比较难堪的局面,他们实在是没办法对李卫做出评鉴。

  经验最丰富的年长政工干部曾经审问过很多j细特务,他们即使隐藏的再深,甚至他们的身份来历比李卫的身份都要真实一万倍,而且在审查中对答如流,表情上毫无破绽,但他们的眼睛和动作细节还是暴露了他们心中的不安,但现在这位年长的政工干部,无论怎么观察,也没有在李卫身上看到那些说谎者的共同特征,相反一双镇静的清澈眼神和平静的表情,都看不出李卫有任何说谎的痕迹。

  若不是自己亲自接手调查李卫的身份,而且连实地都去过,年长的政工干部甚至会怀疑手上这份调查资料是不真实的。

  年长的政工干部心中一动,道:“李卫同志,既然你这么确定,那就说说你住的地方周边环境吧。”

  这可难不倒李卫,因为瓦堂弄一带还没有进行城区改造,当初的老墙门,老石板街依旧是老样子。李卫自是很轻松地挑出自己曾住的地方仍是比较古旧的地貌描述了起来,比如说哪个位置有个井,井边写得是什么字,哪个位置有棵大树,某个院门的大户人家姓什么,哪里还有个庙,甚至很细节地地方都能如数家珍般说了出来。

  年长的政工干部额头不自觉的扭成明显的川字,其他几个政工干部也是面面相觑。李卫的描述几乎没什么错误,甚至比他们曾经调查过的还要详细清楚,只有长年住在那里的人才会了解到那种细节部分,即使是事先有心准备的人也不可能有这么清晰地记忆。

  年长政工干部的指节不自觉的敲击着桌面,发出似乎能让人心跳与之同步的敲击声,年长的政工干部甚至在怀疑自己调查有错,但他切实的调查了每一个人,确实没有李卫这一个人存在,而李卫这然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突然出现在太行山的人。却可以准确描述出自己住的地方。这确实让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年长的政工干部猛然站起身,在其他人惊愕的目光中推门而出,只听到隔壁房间转出一阵手摇电话地摇动声。

  “我是政工科,请接总参!~”

  再就是一阵故意压低了声音地对话。

  李卫仍是故作镇定,一脸平静,耳朵却努力的探听着隔避房间的电话声音,很可惜却听不清那个刚出去地政工干部的声音。

  很长一会儿,那个政工干部放下电话,随着脚步声向近房间,却猛然在门外停住了脚,在外面来回踱着步,像是在决定着什么。李卫和房间内正襟危坐面对着他的政工干部们同样在精神高度紧张的等待外面那名年长政工干部所带回来的上级意见。

  最终,那名门外的政工干部还是踏入了房间,向其他政工干部招了招手,几个人围在一起耳语一阵,然后他径直走到李卫面前,表情很是慎重地道:“经政工科审查,李卫同志身份不明,与调查事实不相符合,又因开发的碎甲弹。或名红爆头弹,违反国际公约,受到国际援助组织战争观察员查实并举报,但因工作努力认真并为兵工厂做出重大贡献和技术突破,经上级领导研究决定免除李卫同志黄涯洞第一兵工厂当前所有职务,降级为普通战士,三日后前往新兵连报到。”

  李卫的心情随着这个年长政工干部的话而一起一伏,居然又插进一个违反国际公约的红爆头弹来,看来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祸不单行,还真有人喜欢更这个较真地,日本不是没签国际公约嘛,若不是自己还是为兵工厂做了点小小的功绩,恐怕连枪毙的资格都有了。

  李卫却不知道当时比利时藉的国际观察员,在看到红爆头弹后当即向八路军上级提出抗议,说是这种歹毒的子弹就是严重违反海牙国际武器公约的达姆弹,还好当时八路军的首长老练,随便拉过几个八路军的战士,指头红爆头弹就问:“这个是达姆弹吗?你们认识吗!”

  本来就文化不高的八路军战士哪知道过什么达姆弹,连达姆达姆兵工厂所在地印度在哪儿都不知道呢,指着首长手里的刷着红漆的子弹就说:“报告首刊这啥?啥达姆弹?俺没听说过,这不就是咱的红爆头嘛。”

  国际观察员楞是半天没说出话来,只能算是不知者不怪,但因为已经牵涉到国际上的军事援助,还是让国际组织追查到这太行山战区赫赫有名的红爆头弹是黄涯洞兵工厂顾问李卫的杰作,正巧凑上李卫的身份审核,又不尴不尬出现身份不明的审查鉴定结果,这可让八路军上级有点为了难,不罚吧,又是涉及到国际上,而且这小子怎么这个时候冒出来身份不明的鉴定,处罚吧,又是宝贵的人才,也有过汗马功劳,但也不能继续留个身份不明的人留在兵工厂这个要害部门,万一出了事谁都负不起这个责任,经过仔细考虑,上级领导最终还是决定了把李卫开除出兵工厂下放为一个普通八路军战士,即使国际组织来查,反正兵工厂也没李卫这个人,等李卫的身份查明了,再调回去就是。

  第二卷 第九十七节

  看到李卫变得有此神色黯然,刚刚宣布完上级命令的年长政工干部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李卫同志,不要灰心,你还年轻,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请相信上级,我们不会放过一个坏人,也不会冤枉一个好人,我们会调查清楚的。”

  语气中充满了安慰和鼓励的暖意,没有任何推卸责任和指责的语气,年长政工干部依然关注李卫的身份资料调查,并没有直接否定李卫的说法,反而在找自己的原因。

  李卫有些感动,他站起身,立正,向房间各个政工干部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谢谢各位的理解。”

  还有指望的升官算是彻底没戏,更因为红爆头弹的关系被降为普通战士,李卫却没有丝毫怨言,这丝毫不能怪别人,自己这个现代人的身份在当时根本是无据可查,而且红爆头弹对八路军在国际上的不利影响,上级领导仅仅是通报警告、取消晋升并降为普通战的处罚士已经是格外开恩,没把自己当场抓起来算是看在自己以为积累的功劳上很给面子了。

  走出政工科的院落,李卫的心情与进来之时已经大不一样,心头除了一种失落外,还有一种对未来的迷茫,除了兵工厂他还能干什么,至少现在他还没想好。

  “老大,你出来啦,怎么样了?没问题吧!~升官了应该一定要请客哦!~”没想到范国文已经在政工科的院外正等着李卫,范国文的父母也跟在后面走近过来。

  李卫苦笑着摇了摇头,没好气地说道:“别提了,还升官呢,现在惨了,降级了,成新兵蛋子,被开出兵工厂了。”

  “hat?老大,你开玩笑吧。一定是开玩笑,你又骗我!~我才不信呢!~”范国文先是一楞,脸上又浮出像是看破天机的笑容。

  “这是上级的命令,你自己看去吧!~”李卫抖手甩出一个信封扔给范国文。

  “嘿,说得跟真得似的,这一定是任命书,我看看哈!”范国文没读几个字就楞了,瞪大了眼睛。脸上的笑全消失了,立刻蹦了起来,“fuck!~什么,身份不明,私造违反国际公约弹药,这简直是污蔑,老大,咱去告他去,哪个狗日的敢诽谤您,看我不一枪蹦了他。太不讲道理了。说甩就甩啦,当老大你是什么,用完就扔!~太不给面子了。走,找他们讲理去。”

  范国文气呼呼的想拔出沙漠之鹰,在身上三摸两摸没摸着,才想起来沙漠之鹰给扔在兵工厂了,今天是寻亲不是干架所以没带。

  范国文地动作直让不远处政工科大院的警卫战士直翻白眼儿,这算什么,看到范国文这架式是摸短枪,能配得起短枪的都算是干部了,就范国文这小样儿还是干部?!瞧他这动作做得倒跟真的似的,没枪还在这儿装!

  范国文的沙漠之鹰是李卫赠送的。警卫战士自然不知道当中的细节。

  李卫连忙拦住激动地范国文,道:“算了算了,国文,你就别再跳了,没用的,撤了就撤了吧,无官一身轻,就当体验士兵生活了,话说回来上级还算挺照顾我。光是红爆头弹的事儿,没把我关起来就不错了,上级的压力也大,你也就别添乱了。”

  范国文一下子拉住李卫的手,瞪着眼道:“不成!~咱们不能就白白让人给耍了,老大,跟我走,回美国去,咱们不干了,打什么屁仗,回美国发展去,凭你卫哥的本事还怕过不下去!”

  范国文的父母走了过来,范国文的父亲按住儿子的肩膀很有礼貌地道:“是啊,李卫先生,小儿说得没错,中国现在打仗随时会有生命危险,我们也要回美国了,你不如和我们一起走吧,我们会你申请一个美国国藉,根本不用担心什么身份不明的问题,也不会有人来我们地庄园调查什么红爆头子弹地事。”

  若不是儿子事先有介绍过,范国文的父亲甚至还以为眼前这个年轻人的年纪比儿子还要大,他在这个不到二十岁地年轻人身上看到了只有历经风雨的长者身上才会有的沧桑和老成感觉。

  “请李先生考虑一下国文父亲的建议吧,这也可以算是我们报答李卫先救了国文的恩。”范国文的母亲依在丈夫身边,慈祥的摸着范国文的头,对他们来说,能在战乱中走失的范国文能够生存下来,而且过得很好,这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迹,而且完全是李卫的功劳,听儿子说如果不是李卫出手救助,恐怕他不是被打死就会被饿死,范国文夫妇地心中只有一片感激,不知道该用什么来报答这份恩情。

  美国自然是一片黄金热土,李卫虽然历史知识方面不是很擅长,但至少还知道美国将来的经济水平和发展,凭着对历史的记忆,如果李卫想要衣食无忧并成为一方巨富却是一点都不难。

  现在中国处于抗日战争的危险时刻,尽管李卫很清楚共产党这支蓝筹股将来是毕胜,但现在离开就意味着他是逃兵,仅此一个理由就足以让李卫不愿舍下那些前仆后继的抗战将士,独自去美国偏安一隅,这个时候做了逃兵,将来自己也不会原谅自己,只有亲眼看到中国把日本鬼子赶回日本老家去,李卫也许才会选择到美国去发展一下,而且李卫仅记得的华尔街的几个大牛股ib,微软和苹果现在在哪儿都不知道呢。

  李卫摇了摇头,黯然的脸上露出坚毅,语气很坚定道:“不!~我不能走,不看到日本鬼子被彻底消灭,我是不会安心的,范叔叔,你们先带着国文走吧,早一天回美国就少一分危险。”

  “老大!~你倒是是傻了还是怎么了,人家都不要你了,你干嘛还要替他们着想啊!“范国文快急疯了,怎么老大李卫在这个时候不开窍呢。

  李卫推开范国文地手,盯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道:“国文你要不多说了,我是不会走的,就算是战死在沙场,我也不会走,这是一个中国人的血性和骨气,是每一个人保卫国家的义务,你不用劝我了。”

  第二卷 第九十八节

  范国文的父母以赞许的眼光看着李卫,李卫的话铿锵有力,句句字字充满着一片爱国的赤子之心,范国文的母亲拉着儿子的肩道:“李先生说得很好,我们夫妇非常佩服你的精神,国文,不要勉强李先生了,李先生,这是我的名片,将来如果有需要可以来找我们,我们一家将全力帮助您,希望将来我们能再次见面,国文我们走吧。”

  范国文的母亲说话带着鲜明的美国风格,非常尊重李卫的意见,也没有过多勉强,她看得出,多说也没有用。

  李卫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道:“谢谢伯母能够理解!~国文你还是快回美国吧,这里的战争实在是太危险了。”

  “我先走了!~伯父伯母,你们先和国文好好聚一聚吧。”李卫头也没回的,直接走了。

  “不!~我不走,老大不走,我也不走,要死,就一起死,我的命是老大捡回来的,我不怕。”范国文却在这个时候犯起牛皮气来,死命要挣开父母的手,想要追上李卫,然后父母却同样死死的拉住儿子。

  李卫对身后范国文一家子的纠葛不作理睬,甚至范国文被父亲狠狠甩了一耳光的声音和范国文的哭叫声都充耳不闻,只管自己埋头走人。

  这一天李卫都不知道是回到黄涯洞的,直到太阳下山的,月亮升起的时候,李卫独自一人跌跌撞撞的出现在兵工厂的门口,当时把警戒的哨兵吓了一下跳,但看到李卫失魂落魄的样子,上前打招呼,却是李卫一言不发的挥了挥手道:“我很累!”直直的走进自己的宿舍。

  当时兵工厂地工作人员看到李卫回来,满是笑容的看到李卫时都楞了,一脸的黯然显示着李卫今天遇上了什么不妙的事。

  看到李卫的异常,有人连忙把李厂长叫了过来。李卫一句话也没说把上级的命令递给李厂长,然后拉起被子蒙头睡觉,这一天折腾得他身心俱疲,真得很累。

  拿着上级的命令文件,李厂长的脸变得铁青,同样一句话没说赶回了自己地办公室,重重的关上了大门。

  那晚兵工厂的很多人都听到了厂长办公室内乒乓乱响的声音,却没人赶推门进去看个究竟。只是第二天早上李厂长红着双眼出来了,叫了十几个骨干和干部进办公室,其他人进到办公室后却发现里面是弥漫着一股子呛人的烟味,而且办公室内能砸的都砸了个稀巴烂,看来这老厂长这次的火气真得不小。

  吃过早餐,李厂长传达了上级撤消李卫职务,下放至新兵连的命令,至于李卫的身份不明的事情他没有说,只是下达了红爆头弹当即停止生产地命令。

  这一下立刻在黄涯洞兵工厂里引起一场宣然大波,若不是主要地骨干和干部事先被李厂长有所交待并及时控制住局面。恐怕连罢工抗议都会有出现。

  特别是李卫带回来的手工社那帮学生更是叫嚷着要离开兵工厂。说什么李卫去哪儿,他们就跟去哪儿,最终还是李卫亲自一个个人做工作才安抚了下去。这些学生是李卫拼死带出来的,除了李卫话,他们谁都不听。

  八路军地军工部刘部长也急火火的赶到兵工厂,这次兵工厂的高层变动,弄不好会伤筋动骨,他怎么能不出面。

  在刘部长解释了上级下达的命令后,大伙儿才真正理解是红爆头弹是违反什么鸟国际公约,对于八路军在世界上的声誉不利,上级的命令即是处罚性同时也是保护性的,毕竟红爆头弹已经引起国际组织的重视和关注。李卫在兵工厂是不能呆下去了,只是他下放到战士以后的命运就只能听天由命,如果将来能在战场上存活下来,说不定以后还会有一线转机,毕竟把一个优秀的军工人才送上国际法庭,上级领导绝对不会干这种亲者痛,仇者快地事,毕竟领导也精明着呢。

  同李厂长一样,刘部长同样没把有李卫身份不明的事说出去。这种说不清道不明,还有待查清的事儿,说出来恐怕更会添乱,而且上级领导、政工科和情报部门的同志都因为李卫的身份问题而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

  在自己被撤消职务后,李卫不但没有受到其他同志和领导的冷落和打击,反而他们的鼓励和理解让李卫深受感动,刘部长的一番话使他更加坚定自己地信念,“不论是在哪里,只要愿意为抗日事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不论在兵工厂还是在战场上,都一样是抗日,都?br />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