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大官魔最新章节 > 第10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大官魔 第10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国家要强盛,没有强大的工业是绝对不行的,现在,国家最急迫的任务不是农村,而是工业。

  包产到户,说穿了就是国家对农村来了个大撒手,从而最大限度地把精力集中到工业建设上来。

  前三十年靠工农剪刀差建设国家的工业基础,今后,为了建设强大的工业,依旧需要牺牲农民的利益。

  王铎点点头,道:“我赞成海林的看法。”顿了顿,又道:“这事儿现在还是只能做不能说的阶段,既然都传到我们这儿了,看来至少是县里的领导要做这事儿了。”

  张海林点了点头,道:“是这个理。”

  赵茗荃刚要说话,发现张大朱好像还有不同的想法,就问道:“大爷,您老的意见呢?”

  叹了口气,张大朱道:“我们这一大家子,赞成的多,没意见的也有,而明确反对的只有海林一个人。”

  赵茗荃笑了,道:“大爷,要只是种地,我也就不说啥了,但种地发不了家,要想真正过上好日子,我们大家就得拧成一股绳。”

  别说张大朱,就是张海林都吃惊地看着赵茗荃。

  赵茗荃指了指王铎,道:“王铎的大姐夫是农民,王铎把大姐一家都接到了京城。农民不可能在京城找到正式的工作,王铎就让他大姐夫去工厂门口烙馅饼卖。”

  张大朱吃惊地长大了嘴巴,问道:“农民还能在京城烙馅饼卖?”

  赵茗荃道:“这种事儿现在也是只能做不能说。”

  张海林问道:“烙馅饼卖能挣多少钱?”

  赵茗荃道:“去年一年挣了三万块钱!”

  三万块钱的数字一说出来,张家人全都呆住了。

  三万块钱是多少钱?没数!

  对张家人而言,即便是张海林,三万和三千万,和三个亿一样,没有丝毫区别。

  这话如果不是赵茗荃说的,打死张家人也不会相信,但赵茗荃说的,他们信。

  反过劲来,张海林的脑子立刻就转了起来,他越想,眼睛就越亮。

  “鹏子!”

  “四哥,干啥?”

  张海鹏是张家的老小,张海林道:“去把你叔你哥他们都叫来。”

  张海鹏刚要跑出去,张海林又道:“让他们每家抓一只大公鸡过来。”

  这下,张海鹏是蹦着高跑出去的。

  ----------

  开始推举了,求票。

  第一卷 四十九章 玲儿

  不一会儿,人6续来了。

  吓,好家伙,王铎算是见识农村的大家族什么样了。

  当张海林把事情说了之后,这些位可不像张大朱和张海林这么相信赵茗荃,但当王铎把五千块钱和五千斤全国粮票放在桌子上,所有人立刻就信了。

  晚上,众人大吃一顿,满嘴流油,但酒没喝多少,还有事情要商量呢。

  王铎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图纸和需要准备的物资清单,那五千块钱和五千斤全国粮票是启动资金,之后,他就撒手了。

  钱是胆,既有了天文数字的财富,老张家的人生猛的又居多,何况赵茗荃和张海林都说了,这事儿即便『政府』不让干,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至不济是给赶回来,所以,大家就都没了任何顾忌,心里全是火炭。

  当然,保密,保密最重要。

  在张家住了一晚,第二天,离开小张村,一路上,赵茗荃都是容光焕发,漂亮的不得了。

  丈夫去世之后,昨晚,是赵茗荃真正放开心怀的一刻。

  回到公社之后,果然,王铎判断的正确,公社革委会接到了电话传达的上级指示精神,要各公社革委会、各生产大队发动群众,解放思想,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为接下来的包产到户做好切实的准备工作。

  知道上级的指示精神后,赵茗荃又把工作布置了一遍,一定要把上级的指示精神贯彻好。

  今天的天气很好,暖暖的,有了春的气息。

  开完会也就下班了。

  赵茗荃的情绪依旧很好。

  公社大院的地势偏高,视野很是开阔,王铎拿了两个小板凳,两人在房前的院子里坐下。

  夕阳的余晖中,红星公社看上去有些苍茫,但就在这苍茫中,又透着一丝丝的暖意。

  看着赵茗荃,王铎脸上挂着一丝微笑,他道:“姐,你真是一个不一般的女人。”

  愣了一下,赵茗荃温柔地道:“我怎么不一般了?”

  王铎没有直接回答,他道:“我现在明白老百姓为什么管你叫观音娘娘了。”

  赵茗荃笑了。

  王铎道:“不管我们的关系多深,要是换一个女人,都不会让我住在你隔壁。”

  思索一下,赵茗荃道:“我没想过这个。”

  “这就是你和一般女人不同的地方,也是老百姓叫你观音娘娘的原因。”顿了顿,王铎又道:“姐,红星公社的群众都富了之后,像你说的,不愁吃不愁穿之后,你还想做什么?”

  看着王铎,赵茗荃问道:“你想说什么?”

  王铎道:“我想知道你的志向。”

  赵茗荃道:“干嘛?”

  王铎道:“姐,你只想让红星公社的群众过上好日子,还是有更大的心愿,想为更多的群众过上好日子而尽己所能?”

  赵茗荃严肃起来,半晌,道:“雷锋并不伟大,因为他只是做了他喜欢做的事儿,但雷锋又非常伟大,因为社会需要雷锋这样的人,所以他很伟大。”

  最后,赵茗荃道:“我想,我和雷锋是一类人。”

  王铎沉默。

  “书礼没去之前,我只想做一个好妻子好母亲。书礼去了之后,我想了很多。”赵茗荃的声音变得悠远而空灵,在夕阳的余晖中,像水波一样漫过了王铎。

  王铎道:“姐,官场是很复杂的,不管社会主义国家的官场,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官场,官场就是官场,本质都是一样的,越到高层越是复杂。”

  赵茗荃温柔地笑了,轻声道:“我明白你的意思,我说了,尽己所能就是尽己所能,我想清清白白地做人,清清白白地做官,我会固执的只在这里。”

  王铎笑了,他站起身来,道:“我去杀鸡。”

  王铎忙去了,赵茗荃继续安安然然地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凝望着远方的大地。

  鸡刚刚炖上,王铎听到屋外传来了天籁般的笑声,是小女孩的笑声,小女孩咯咯咯的笑声像清泉般流淌。

  王铎把锅盖盖上,出了屋子。

  一个小女孩趴在赵茗荃的背上,正在嬉闹。

  王铎走过去,小女孩从赵茗荃的背上下来,见到陌生人,小女孩有些拘谨。

  小女孩十来岁的样子,不会超过十一岁。

  王铎心中赞叹了一声,小女孩太漂亮了,眼睛像是镶嵌了世界上最美的黑『色』宝石,眉『毛』像是一代宗师用最青最青的炭笔画上去的。

  赵茗荃道:“她是玲儿,是王主任的小女儿。”说完,又对玲儿道:“叫叔叔。”

  玲儿的『性』子很开朗,赵茗荃介绍完,立刻脆生生地道:“叔叔好。”

  王铎很喜欢玲儿,道:“玲儿,你跟阿姨再玩会儿,叔叔给你做好吃的去。”

  炖鸡的香气很淡,但玲儿的鼻子不禁矜了矜,赵茗荃拉住玲儿的小手,道:“走,我们帮叔叔烧火去。”

  没过多久,王大木来了,但王大木不仅没把女儿叫回家去,反而自己也稀里糊涂地留了下来。

  吃完饭,往外送王大木和玲儿的时候,王铎道:“王主任,我很喜欢玲儿,以后就让玲儿常过来。”

  不论是王铎,还是赵茗荃,他们都有一种特质,给了你恩惠,却又不会让你感觉有负担。

  王大木心里暖暖的。

  第一卷 五十章 骂领导

  突突突……

  冒着黑烟的拖拉机在县革委会大院停下,赵茗荃、王大木和王铎从拖拉机上跳了下来。

  他们是来县革委会开会的。

  县革委会办公的地方是一栋三层灰突突的楼房,三人从拖拉机上下来,就向楼里走去。

  会议室在一楼,王铎刚一进大门就又退了出去。

  楼道里全是烟味,可想而之,会议室里一定是烟雾弥漫。

  王铎最讨厌的就是吸二手烟。

  赵茗荃一笑,也跟着退了出来。

  他们不进去,王大木也没进去,三个人就在外面闲聊。

  不管在哪儿,赵茗荃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和王铎在一起,受众人瞩目,赵茗荃的神态依旧很淡然,没有任何不得劲。

  “开会了,开会了,大家都进来!”

  不喜欢会议室里乌烟瘴气的人不只他们三个,大家正神侃的当儿,县革委会办公室主任刘添材在楼道里高声喊道。

  赵茗荃、王铎和王大木随着人流进了会议室,他们靠着窗户的位置上坐了下来。

  他们坐下后,又过了足足二十分钟,领导们才走上了『主席』台。

  “喂喂,大家静一静了,静一静!”办公室主任刘添材嘴对着麦克风,大声喊道。

  刘添材开始喊的几声静一静,形同放屁,一点效果也没有,而刘添材既不急,更不恼,稍微停了会儿,继续喊。

  直到大家觉得不好意思了,会议室里这才慢慢静了下来,但始终也没有完全静下来。

  『主席』台上,领导们的脸『色』大都不太好。

  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王铎原本很有兴趣地观察着这一切,但忽然,他的眼睛里『露』出了思索的神『色』。

  “下面请县革委会韩副主任讲话,大家欢迎!”

  作为大会的主持人,刘添材是称职的,他的声音很有感染力,但是奈何,捧场的不多,掌声寥落。

  刘添材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但韩立邦的脸『色』就多少有些差了,因为会场上的情况直接反应了他本人的威信大小。

  压下心头的不快,韩立邦精神焕发,气势十足地大声道:“同志们,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都焕发了青春……包产到户是新生事物,我们要认真领会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坚决贯彻执行……”

  洋洋洒洒,汪洋恣肆,韩立邦吐沫星子横飞,足足讲了半个多小时,最后,在越来越大的吵杂声浪中结束了讲话。

  韩立邦讲完,刘添材接过麦克风,道:“下面请市革委会李武健李副主任讲话,大家热烈欢迎!”

  掌声依旧寥落。

  李武健的话不多,几分钟就结束了,因而最后赢得了一些掌声。

  “下面请县革委会刘主任讲话!”

  这一次,刘添材没有叮嘱要大家欢迎,但掌声可比先前的两位热烈多了。

  掌声多少约等于威望大小,刘大生脸上没有丝毫自得之『色』,他严肃地道:“同志们,包产到户的意义李主任和韩主任说的很清楚了,我只讲一点,就是大家要把工作做好。”

  说到这儿,顿了顿,刘大生问道:“大家还有什么想法没有?要是有的话,现在就都说清楚。”

  这一下,会议室里彻底静了下来。

  虽然大多数干部支持包产到户,但反对包产到户的人也肯定有,而且还不少,只不过没人愿意说出来。

  这些人虽然大都没什么文化,但论精明,论务实,那都是一等一的。

  包产到户很切合老百姓的心理,至少九成的老百姓赞成包产到户,所以,如果上头想这么搞,那他们反对不仅屁用没有,反而会惹得一身『马蚤』。

  过了会儿,见没人说话,刘大生刚要开口,忽然,赵茗荃站了起来。

  赵茗荃一站起来,韩立邦眼中的『滛』邪之『色』一闪而逝,而李武健就要赤『裸』多了。

  “麻痹的,什嘛玩意!”

  会议室里很静,而突如其来的骂声音量还不小。

  骂谁呢?除了李武健,会议室里的人都知道这是骂谁。

  『迷』茫了一会儿,李武健脸孔蓦地涨红,他发现台下人的眼睛都盯着他看,而很多人的目光里的意思一清二楚:孙子,骂你呢。

  李武健的反应很快,他迅速低下头去。

  这时,李武健也知道这个他生平仅见的最美丽最有味道的女人是那个了。

  长武县万人诡墓的事儿,长武县就不用说了,天古市也差不多尽人皆知,李武健身为天古市的领导之一,自然知道。

  李武健对高书礼扎根农村、英勇救人的事迹不关心,更不敢兴趣,他关心感兴趣的是听说高书礼的老婆是绝顶的大美人。

  到长武县,李武健最感兴趣的就是见识一下这个传说中的大美人到底能有多美。

  一开始,赵茗荃的位置靠后,被前面的人挡着,李武健没留意,但赵茗荃一站起来,就是刚才的那一幕了。

  一时间,气氛有些尴尬。

  当然,台下坐着的人不尴尬,他们非但不尴尬,反而兴趣盎然。

  赵茗荃也不尴尬,至少表面上看不出来,赵茗荃的神『色』似乎总是这么淡然宁静。

  王铎又佩服了他这个姐姐一把。

  尴尬的是台上端坐的领导们。

  刘大生也尴尬,但他心里有的不仅仅是尴尬,还有那么的一丝丝的舒服。

  刘大生是反对包产到户的。

  像生活在大山里,住的很分散的,一户或是几户人家守着一块田的,这样的情况包产到户是应该的。

  但是,集中居住、田地成片的,就不适合搞包产到户了。意识形态什么的不谈,这至少是生产方式的倒退。

  机械化什么的,他们这儿暂时还谈不到,但仅仅是水利设施的维护和建设这一条,包产到户就不该轻易搞下去。

  在刘大生看来,既然能实施包产到户,为什么就不能实施包产到生产队?

  包产到生产队和包产到户一样可以起到提高农民积极『性』的目的,而且还可以避免包产到户的副作用。

  刘大生不理解,但这事儿是他的老领导天古市革委会主任陈光然主持搞的,该说的他都说了,他要是坚持反对,既没有用处,又会触怒老领导。

  李武健和韩立邦都是老领导一手提拔起来的,但这两个人都是小人,只是他们会溜须拍马,所以更得老领导的欢心。

  所以,现在看到李武健被狠狠甩了一巴掌,刘大生就是再有大局观,这心理反应也是控制不了的。

  刘大生不愿意说话,但这么干下去也不是个事儿。

  就在刘大生犹豫的当儿,忽然,韩立邦先开口了。

  ---------

  筒子们,偶要飘飘!

  第一卷 五十一章 官威

  在整个长武县,要说对赵茗荃最不爽的,那就得是韩立邦了。

  无法染指赵茗荃,甚至连表示一点意思都不敢,这是韩立邦的一不爽;在高书礼的墓地前不得不跪下,这是韩立邦的二不爽。

  但是,不管韩立邦有多大的权势,也不管他有什么借口,至少在长武县,他心中的不爽是不敢有丝毫表『露』的。

  为了赵茗荃,别说臭骂他,就是暴揍他的,长武县绝对不乏其人。

  这些基层干部大都是泥腿子出身,都经过特殊时期的风雨洗礼,不论对多大的干部,都没多少敬畏之心的,而且更要命的是有些人没什么上进心,那就更难管了。

  李武健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赵主任,你有什么话说?”这会儿,韩立邦连“小赵”都不敢叫,神态庄重严肃,他知道自己有时不由自主会有点嫌来来的劲儿。

  赵茗荃问道:“韩副主任,我们红星公社有生产大队不愿意包产到户,请问这该怎么处理?”

  韩立邦道:“这就需要你们这些干部做工作啊。”

  “问题是包产到户现在还处在『摸』索阶段,党中央并没有明确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应该尊重群众自己的意见。”顿了顿,赵茗荃道:“当然,如果形成组织决议,那我坚决执行。”

  这时,刘大生心里笑了。

  有赵茗荃的话作为铺垫,韩立邦这小子只要敢说坚决执行,那就是找死,到时老领导都保不了他。

  但如果不这么说,那就等同于认同了赵茗荃的说法,而这就会让韩立邦在老领导面前丢分。

  心里高兴的同时,刘大生也有些疑『惑』,难道红星公社真有村子不想搞包产到户?

  以他对赵茗荃的了解,极可能是这么回事儿,要把赵茗荃根本不会这么问。

  韩立邦这小子还算机灵,最后打了个胡论语,算是应付过去了。

  赵茗荃也不是想对韩立邦如何,她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也就坐下不说话了。

  有了李武健挨骂这个『插』曲,谁也不想说什么了,散会。

  刘大生很有耐心,散会后,尽管想跟赵茗荃谈谈,但顾及老领导,为了不让韩立邦这个小人有煽风点火的机会,也就没有让赵茗荃过去。

  散会了,拖拉机又突突开了,立刻往回赶。

  到了公社,安排一下明天开会的事儿,一天的工作也就结束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王铎一直傻乐。

  赵茗荃终于忍不住了,问道:“你乐什么?”

  王铎道:“我觉着跟你来这儿纯属多余。”

  看着王铎,赵茗荃有些狐疑地问道:“为什么多余?”

  王铎道:“爷爷打发我来的初衷是给你作护花使者,但看今天这架势,您老人家的护花使者浪涛滚滚如『潮』涌啊!”

  赵茗荃的脸红了,狠狠地瞪了王铎一眼,低头吃饭,继续食不言了。

  虽然时间不长,这个时候,赵茗荃心里已经开始后悔了,她后悔没有把王铎的住处安排的远点。

  之所以一开始没想到这个,一是确实有困难,不好安排;二是她跟王铎的关系,不好这么做;三是根本就没想过将来与王铎能如何,心里也就没这个负担。

  但现在,赵茗荃开始觉着有点不得劲了,他们这个样子,在外人看来,除了没住在一个屋里,跟居家过日子没啥分别。

  赵茗荃不怕别人议论,她是寡『妇』,王铎未婚,别人再说的天花『乱』坠,也只是嚼舌根子而已。

  可现在,她有点怕王铎了,在王铎面前,她即便不落下风,可也没有一点心理上的优势。

  这小子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来这么一句,而这些话又不好拿出来认真,因为实在是挑不出什么来,最多只是她心中有点感觉而已。

  就像刚才的护花使者什么的。

  因为怕王铎,所以,感觉也就不那么自然了。不过,好在,感觉不自然并不是不舒服。

  吃完饭,赵茗荃和王铎又商量了一些事,她向王铎详细询问了今后的一些安排。

  都问完了,赵茗荃忽然想起了什么,她问道:“上午开会的时候,你想什么呢?那么入神。”

  王铎道:“我在想两个字。”

  赵茗荃一愣,问道:“两个字?”

  点了点头,王铎道:“我在想官威。”

  思索片刻,赵茗荃问道:“你什么意思?”

  轻轻叹了口气,王铎道:“我想过不了多久,今天的场景可能永远也不会再出现了。”

  特殊时期时,老百姓不怕官,小官也不怕大官,当官的战战兢兢还战不过来呢,那还有什么“威”可言?

  现在,国家拨『乱』反正,走上了正轨,官威也就必然会跟着回来。

  现在特殊时期刚刚过去不久,余威犹存,所以才会有今天会场上公然辱骂上级领导的事儿。

  官威,是好是坏?

  赵茗荃正思索的时候,王铎又道:“今天我想到了包产到户一个非常不好的后果。”

  抬起头来,赵茗荃看着王铎,惊讶地问道:“非常不好的后果,是什么?”

  王铎道:“包产到户之后,老百姓人人都必然只盯着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儿,而这就必然使得公社干部失去了最有力的监督。还有,包产到户之后,农民也就没有组织了,成了一个个单独的个体,集体的力量也就没了,而这就必然导致其中的一些强者有了为非作歹的可能。”

  顿了顿,王铎道:“就像过去的农村那样。”

  赵茗荃也是极其聪明的,很有政治头脑,她立刻就推演出了后续的恶劣影响:下一级官员腐化自然也就使得上一级的官员失去了监督,这和村干部、公社干部失去了农民的监督是一个道理。

  赵茗荃的神『色』凝重起来。

  王铎笑了,道:“算了,别想了,这不是我们能『操』心的。”

  第二天,上午十点,红星公社所有生产大队的队长和『妇』女队长都到了。

  大会很顺利,实际上就是发个通知。

  除了小张村,所有的村子全都同意包产到户。这是大势,一旦造起来,没有人可以阻挡。

  包产到户,事情很大,但也真是简单,而这么大的事情之所以简单,是因为人好。

  所有的村子,有一个算一个,『性』情纯良、心怀公正的老百姓绝对是主流,私心肯定有,但没有人敢公然欺负人。

  这样一来,分地分农具分牲口这些原本极容易产生矛盾的事儿也就简单了,各个生产队自己就能解决好。

  事情虽然是这样,但赵茗荃也不能闲着,她和公社里的干部全都下到各个村子里,协助村民把地和农具牲口等生产资料分好。

  没有什么大问题,但小矛盾还是不少的,一直跑了半个月,包产到户的事儿总算是忙完了。

  ---------

  筒子们,飘飘啊!

  第一卷 五十二章 培训

  “一二一……一二一……立——正,向——左转!”

  张海林家的院子外院子里挤满了人,好多孩子干脆骑在了墙头上。

  院子当中,有三四十人排成三排,正在走正步。

  大枣树下,王铎在百~万\小!说。

  王铎百~万\小!说全神贯注,同样,走正步的人也是全神贯注,认真到了极点,丝毫也不被看热闹的人影响。

  赵茗荃骑着车过来,她老远就看见张海林家挤满了人。

  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儿?

  近了,就又听到了脆亮的喊喝声和整齐的脚步声。

  这声音,赵茗荃不陌生。

  不用问,这一定是王铎搞出来的。

  这半个月,赵茗荃这是第一次来小张村。

  这些天,别的村忙包产到户,小张村则是热火朝天地搞学习,大家伙聚在一起研究怎么弄东西好吃。

  烙馅饼就是一个思路,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饮食习惯,在西都干这个,就得弄西都人喜欢吃的玩意。

  除了搞学习研究,另外就是进行必要的教育,既要让出去的人守纪律,也要让他们心里有底气,而要让这些人有底气,光有钱是不够的,还要让他们明白道理,这个道理就是去城里没什么可怕的,城里没有老虎。

  搞这些,自然需要教师爷,而这个教师爷,自然王铎最合适。这些天,赵茗荃挨个村子跑,王铎就常驻小张村,专心做他的教师爷。

  王铎当教师爷,赵茗荃知道,但她怎么也没想到王铎训练这些村民走正步。

  不过,赵茗荃一进院子,看到走正步的这些村民,她立刻就明白了王铎的意图。

  农村人没有城里人精神,原因很多,但根子就是一个人的精气神。

  这人要是有精气神,穿的再破,那人该精神还是精神。

  这些走正步的村民,赵茗荃都熟悉,但这会儿,她突然有一种不认识了的感觉。

  见赵茗荃来了,王铎摆了摆手,大声道:“行了,今天就到这儿。”

  人都散了,赵茗荃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王铎笑着问道:“看着舒服吗?”

  赵茗荃点了点头。

  王铎道:“做吃的,干净最重要,不仅东西要干净,还要让人看了感觉就干净。”

  这个理儿,赵茗荃明白,可这跟走正步有什么关系?

  实际上,王铎一开始也没想到,他做教师爷,精力几乎全放在了卫生上,他要求不仅吃着干净,看着更要干净,而要看着干净,就多少和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有关了。

  城里人瞧不起农民,觉得农民脏,这种偏见是普遍存在的。

  因为赵茗荃,王铎对小张村的村民有了感情,他不想这些村民出去后受到歧视,受到伤害。

  他想能有所改变,但谈何容易!

  对这些一辈子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农民来说,这种改变有点脱胎换骨的意思,这实在是有点难。

  最后,王铎想到了走正步。

  张海林家的院子最大,房子最多,所以他们家就成临时的培训中心了,王铎这些天就是在这儿训练这些即将出征的战士。

  这批战士总共有三十七人,男战士十一人,女战士二十六人,他们全都是村子里长得最精神的。

  王铎解释过后,赵茗荃点了点头,然后问道:“海林还没回来。”

  王铎道:“应该快了,就这一两天吧。”

  张海林去了西都,他是去『摸』情况的。

  这时,张大朱回来了,赵茗荃又和张大朱唠了起来,询问小张村的情况。

  别的村,分地分东西,热火朝天,而小张村虽然既不分地,也不分东西,但气氛更热,小张村的人心里头都跟装了盆炭火似的。

  包产到户了,谁能干过老张家?不包产到户,大家伙就都吃老张家的。

  何况,人多力量大的道理,长脑袋的人就清楚,大家伙跟着老张家干,就是没有一点别的因素,村里其他家也全都巴不得的。

  不包产到户,村里人且兴奋着呢,知道还有更赚钱的门路,心里的那热乎劲自然就别提了。

  这些,张大朱虽然没有明说,但赵茗荃也听得出来,她这位大爷很有些自得的情绪。

  包产到户虽然大致忙完了,但指不定就有什么事儿,赵茗荃不能在小张村长呆,所以吃过午饭,就和王铎回公社了。

  红星公社是路不拾遗的典型,王铎这个管治安的副主任基本上可有可无,清闲的不得了。

  回来后,赵茗荃可能还有事儿,王铎就彻底清闲了。

  天气越来越暖和,今天的天气尤其好。

  王铎搬了个板凳,靠着墙根,晒太阳,百~万\小!说。

  在王铎旁边是玲儿,王铎现在是玲儿崇拜的偶像,什么都跟王铎学,他们一大一小在一起,看上去很有趣儿。

  刚刚处理完了一些事儿,赵茗荃透过窗户,看到王铎和玲儿,嘴角不觉『露』出了一丝微笑。

  “这孩子。”王大木也看到了女儿和王铎。

  转过头来,赵茗荃道:“玲儿很聪明,得让她好好上学。”

  他们这儿学校的条件太差了,轻轻叹了口气,王大木道:“玲儿她二姨在县里住,等过两年玲儿大点,就把她送到县里上学。”

  赵茗荃也叹了口气,改变教学条件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儿,没有教师愿意到他们这儿来。

  以前还行,有知青当老师,现在知青都走了,只剩下几个代课老师,但他们的水平实在不行。

  唉,想找个像样的老师太难了。

  忽然,王大木看着王铎,道:“王主任挖坑干什么?”

  赵茗荃转过身,果然,王铎不靠着墙根百~万\小!说了,他拿了把锹,在院子里挖坑。

  玲儿在一旁兴致勃勃地看着。

  赵茗荃和王大木出了屋子,到了近前,赵茗荃问道:“你挖坑干什么?”

  一锹『插』进土中,王铎道:“我想看看挖个一米深的坑需要多少功夫。”

  说完,王铎把锹拔了出来,他不挖坑了,开始填坑,把土坑周边的土往坑里填。

  赵茗荃和王大木都不明所以。

  -------

  感谢『迷』恋小酒窝兄弟打赏。

  春节要回老家,没时间上网,明天开始都是定时更新了,这里,老面祝所有兄弟姐妹新春吉祥!

  第一卷 五十三章 指引

  把土坑填平了,他们在玲儿搬来的小板凳上坐下。

  坐下后,王铎解释了挖坑的用意,他这是在做试验,想知道一个棒劳力一天可以挖多少这样的坑。

  种下的树要想保证存活率,树坑最少一米深,而挖一个一米深的土坑,劳动量可真不小,一个棒劳力一天也挖不了几个。

  这里地广人稀,即便马上就开始干,而且投入尽可能大的力量,要想看到成果,那也得是猴年马月的事儿。

  这自然不能让王铎满意。

  赵茗荃叹了口气,道:“这事儿急不得,得慢慢来。”

  王铎道:“一定有法子的,只是我们没有想到而已。”

  对王铎的固执,赵茗荃只能叹气。

  在这儿大规模植树造林,对土生土长的王大木来说,这种事太过科幻,所以,他只有在一旁目瞪口呆的份儿。

  第二天,张海林从西都回来了。

  西都之行,对张海林的触动是极其巨大的,在西都,他在私人开的小饭馆里吃过饭,在街边上看到了不少私人买衣服的摊贩。

  听张海林说这些,赵茗荃很是吃惊,这才几天呢?她在西都那会儿还没有这些呢。

  也许已经有了,是她没有留意,但赵茗荃依然吃惊。

  王铎对这些是一点也不吃惊的。

  任何东西也挡不住现实的压力,不管意识形态的力量看似多么强大,但当现实的压力达到临界点,就一切都跟纸糊似的脆弱,不堪一击。

  特殊时期中,之所以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固然有其他的种种考虑,但年轻人的就业问题也绝对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

  这个问题特殊时期中存在,现在只能更严重,而且,就业问题再也不能用其他的手段解决,只能回归正途,让人人都有谋生的路子。

  所以,既然国家安排不了,那国家安排不了的人就只能推向社会,让社会自己去解决。

  王铎更清楚地意识到,这个口子只要一开,那就再也阻挡不住,而且必定是井喷式的发展。

  张海林激动地讲述着西都的见闻,而王铎的思绪也随之无限地延伸开来。

  最后,张海林道:“嫂子、王铎,我们要尽快去,越快越好!”

  赵茗荃也很激动,她刚要开口,但被王铎抢先了,他道:“海林,不是我们,是你们,你们自己去,我们不去。”

  张海林愣了,赵茗荃也吃惊地看着王铎。

  张海林和王铎的关系刚刚才建立,虽说彼此很是投缘,但还远没到无话不谈的地步,就像这会儿,赵茗荃在,有些话就不需要他来问。

  过了会儿,赵茗荃道:“你怎么能不去?”

  “现在出去干什么都能挣钱,而这次出去,挣钱不是重点,重点是见世面,长阅历,而要真正见世面长阅历,就得自己去闯,自己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顿了顿,王铎跟着道:“另外,我相信海林绝对有能力做好这些。”

  赵茗荃向张海林看去。

  思索片刻,张海林缓缓点了点头,道:“王铎说的对,是这个理,我们要过上好日子,靠别人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而且光靠少数几个人也不行。”

  王铎点了点头,道:“海林,有句话叫无工不富,将来你们要想真的发家致富,靠这些小打小闹是不成的,你们得自己开工厂,这才是你们将来最应该做的,也是必须做的。”

  “我们开工厂?”张海林长大了嘴巴,吃惊地看着王铎。

  “对。”王铎点了点头,道:“你们这次出去,最大的目的和任务就是找到适合你们干的项目。如果找到了,别的我帮不了太多,钱我可以借给你们。”

  他们干工厂也是集体干的,这比上西都买吃的更靠谱,更没有问题,当然,挣的也更多。

  王铎为他打开了第一扇门,现在,王铎又为他打开了更大的一扇门。

  张海林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给王铎鞠了一躬。

  王铎让张海林坐下,道:“海林,我再重复一遍,所有这一切都跟我无关,都是赵主任弄出来的。”

  赵茗荃脸红了,但也不好说什么。

  虽然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但这对张海林不是问题,他再次做了保证。

  王铎道:“你们挣钱了,其他的村子知道后肯定都会来找姐,要姐也帮他们挣钱。到那时,我们就要这些村子重现变回来,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红星公社成为一个整体,就像你们小张村一样。”

  张海林又有点发愣,他的思维完全跟不上王铎的节奏。

  思索了好半晌,张海林问道:“这得怎么做?我没明白。”

  王铎道:“这个姐跟你说吧。”

  王铎和赵茗荃详细商量过红星公社未来的规划,这方面,王铎出点子行,做具体详细的规划,王铎不是做不了,是脑袋疼,嫌麻烦。

  赵茗荃是做具体事儿的长才,王铎自然就都推给赵茗荃了。

  赵茗荃讲话极有条理,张海林的脑袋也绝对够用,听赵茗荃讲完,张海林松了口气,道:“小张村这方面没问题。”

  ――――

  电子书下载shubao2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