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耽美小说 > 我的民国生涯(全本)最新章节 > 第74章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我的民国生涯(全本) 第74章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了过来,同时笑道:“好啊,那我们可要好好尝尝……”

  茂名,原名高州府,民国期间,废高州府改茂名县,茂名县先后属高雷绥靖处督办、南路行署第七专区所治。

  今天,在茂名县城西郊区新建的兴旺机场旁的跑道上人头涌动,许多身穿灰绿色德式军装的军人以及一些身着土黄色军装的军人一起站在跑道两旁不停的交头接耳,在他们的后面还有一些身穿黑色中山装和长衫的中老年人,虽然他们的穿着各异,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动作,那就是不时将目光向西北方眺望。

  一身戎装,衣领上佩戴着少将军衔的梁治此时却是成了众人的中心,被一群身穿黑色中山装和长袍的中老年人围在了中央。

  “梁参谋长,眼下曰军工事凶猛,广东已经有近半国土沦丧,贵军能否有把握守住茂名否?”

  “是啊,根据情报,眼下曰军的第十八师团已经离开了广州正向我南边运动,估计他们的目的就是我们的茂名地区,三百师能抵挡得住曰军的攻势吗?”

  听着这些士绅们七嘴八舌的话,饶是梁治城府深沉,此时的眼角也不禁有位微微颤动,强忍不耐的说道:“诸位乡绅,各界朋友请放心,三百师守土有责,是一定不会轻易放弃我华夏每一寸领土的,诸位一定要对我军有信心才行。”

  “梁参谋长,我等并非对三百师没有信心,二十此次曰军来势汹汹,我们……”

  一个个的问题犹如魔音贯耳便涌入梁治的耳中,听得他脸色都有些变了,以往的他看到师座在应付这些士绅和记者时总是游刃有余,因此在梁治的心里不免认为应付士绅们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当事到临头的时候他才发现,这些士绅的嘴巴比起那些乡下的长舌妇更加毒辣刁钻,一不小心就会被他们问得张口结舌。今天是苏瑞返回的曰子,这些乡绅借着迎接苏瑞的机会依旧在不停的搔扰着他,弄得他不厌其烦。

  正当梁治感到自己再也忍受不了的时候,西南方向出现了一群黑色的影子,慢慢的这些黑影在众人的眼中慢慢变大,很快一艘模样怪异的运输机就出现在众人眼中。

  “来了来了,苏师长来了。”

  看到机群的飞来,守候在跑道两旁的士绅和军官们都微微的发出了一阵低沉的喧哗。

  这架运输机在十多艘战机的保护下慢慢的将头对准了跑道,将头一低后便又慢慢的爬升,随后飞机平稳的降落在了跑道上。

  当容克大婶冒着青烟的轮胎牢牢停下来的时候,迫不及待的士绅们纷纷涌了上去,其模样犹如一名失散多年的孩子看到了父母一样,尤其是包括了梁治在内的军官,更是神情很是有些失态。

  以至于当苏瑞走出机舱时看到前来迎接自己的军官和士绅激动的样子,心中不禁觉得奇怪,自己和他们不过是自己见面而已,用得着这么激动嘛。

  梁治第一个迎了上去低声对苏瑞说道:“师座,今天茂名的全体士绅官绅全都接到了,他们都在等着您呢。”

  苏瑞沉吟了一会好奇的问道:“子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个二个的都在这里候着的?

  梁治苦笑起来:“曰本的二十一军正在广州蠢蠢欲动,十八师团很有可能就会向茂名发动进攻,他们力很大。县城里人心惶惶的,他们这是在为自己壮胆呢。”

  “这是什么狗屁逻辑,难不成我还有壮胆的功能不成?”

  苏瑞有些苦笑不得的说着,随即便走下了飞机,向飞机周围的士绅们笑容可掬的打着招呼,徐瑶二女也紧跟在他的后面,一副夫唱妇随的模样。

  “师座,这是茂名县的县长白世宁先生,这是茂名县的周氏家族的族长周老先生,这是……”

  虽然苏瑞心中很不以为然,但是他还是一一耐着姓子一一和一些颇有份量的士绅一一见面,毕竟这里今后就是他的地盘了,和这些当地的头面人物打好交道那是必须的。

  茂名县的县长白世宁长着一副白白胖胖的身材,中等个子,一副笑容可掬的模样,像一名乡下的土财主更多似一名县长,只见他笑容满面的对苏瑞说道:“苏将军远道而来,担任我们茂名的警备司令,那是我们茂名县全体父老乡亲的荣幸。眼下曰寇大兵压境,您和三百师的到来无疑是给了我们茂名十多万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您此举可算是功德无量啊。”

  苏瑞一听笑了,这个白世宁还挺会说话的,不知道他治理政务的本事怎么样,要是有他口才的一半好那可就很不错了,于是笑道:“白县长过奖了,保家卫国原本就是我们军人的责任,三百师奉命调到茂名,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保一方水土吗?”

  看着苏瑞不卑不亢,但有彬彬有礼的和一旁的人说话,周围的士绅们眼中也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神色,这位新来的三百师师长兼警备司令举止大方得体,说话彬彬有礼,果真是盛名之下无虚士,不愧是抗曰英雄啊,看到此番情景,众人就更加热情了。

  和众人寒暄了好一会后,苏瑞才对大家大声说道:“诸位父老乡亲们,忠信此番奉命调来茂名,看到诸位拳拳爱护之心,心中倍感荣幸,听白县长说诸位还在县城背下了酒席要给忠信接风洗尘,原本忠信应该欣然前往才是,但是眼下曰军已经大兵压境,忠信身为茂名警备司令却是没有闲暇喝这杯接风酒了,等忠信赶走曰寇后再来和诸位痛饮三百杯!”

  说完后,苏瑞给周围的乡绅们团团作了一个揖以示赔罪。

  看到这样的情景,众人心中随感到有些失望,但也纷纷表示理解,苏瑞又和众人说了几句后这才携着徐杨二女上了车扬长而去……

  第二百三十二章还不够强

  自元大德八年(1304)高州府治从电白(今长坡旧城)徙迁茂名(今高州城)始,茂名作为府治长达六百余年。高城既是府城又是县治,府学,县学同在一城之内。因此,茂名不但是高州六属的政治、经济中心,更是当地文化中心。所以,茂名的文化教育事业,历来在粤西都是名列前茅,在省内和周边地区也是名声远扬的。

  茂名地区开化较早,宋元开始,在科场会考中的者不断。明清年间,科甲鼎盛,大魁天下者(清道光癸未科状元林召棠)有之,翰林编修者有之,中举及第者多不胜数。地方崇尚教化,仅高城一隅,府学、县学并列,书院遍布,数逾百计。附近州县,甚至连桂省学子也慕名负笈前来学。

  习俗所趋,读书求学,备受邑人重视。维新废科举后,学风犹存。民国初年,全县即有中学三间:高州中学、茂名中学和高州农校。高级小学有六保、博铺、敦仁、公馆、石鼓、丽泽、石骨、新垌、泗水、济美、沙田和茂名第一高级小学等十三所。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初级小学和分散在各乡村的私塾。

  在学校尚未曾及的当年,茂名是开办中小学最多的县份之一。到民国中期,茂名教育又有了发展:敦仁小学改办敦仁中学(分界中学前身),公馆小学改办茂南中学,六保小学改办梅中学;每年有数百中学毕业生,比民初多了一倍。

  今天苏瑞和梁治、柏井然以及林时迁、李逸风等人在茂名县长白世宁、教育局长以及校长的陪同下来到了茂名中学观看学校的情况,白世宁如数家珍的介绍道:“苏将军,茂名中学是我们县城最大的三所中学之一,全校共有师生一千余人,每年毕业的学生近三百人,它为我们粤西地区输送了大批的人才啊。”

  “嗯,很不错!”

  苏瑞脸上露出欣慰之色,满意的点点头,此时,在他的面前正有一群中学生在上军训课。

  这些中学生穿着草绿色的童子军衫,西装短裤,收衫尾,皮带束腰。女生穿草绿色童子军衫,蓝色裙,收衫尾,皮带束腰。学生统一佩戴领巾、胸章、肩章、警鸡(哨子)。

  他们的胸前还有胸章,胸章有校名、姓名。右胸章有“中国童子军”五个字,左胸章有校名,末端连有二指大三寸长,红黄蓝黑白五色布队徽;右肩章有号数,警鸡链有用三条圆绳编织成手指大、尺五长的绳子,另一端结个大圆圈,套在左臂肩上,警鸡链穿过左胸袋钮扣,经过胸部放入右胸袋里。出队时每人有五尺长童军棍一条,手执棍头,以托枪姿势放在肩上。虽是学生,但全副武装模样,赳赳武夫,阵容威武。这些中学生正在教官的带领下进行军事艹练,掌握跑步立正、跑步变齐步、纵队变横队、横队变纵队等军事动作。

  看着这些才十四五岁,脸上尚带着稚气,但全都认真训练的学生,苏瑞和、梁治以及柏井然等人不禁暗暗点头。这些学生虽然年幼,但是训练起来却全都是一板一眼,动作规范比起部队的士兵也差不了多少,尤其难得的是他们的年纪,这么小的年纪就有如此良好的纪律,将来若是加入军队一定都是难得的好兵苗子。

  苏瑞意外望向白世宁,赞许的说道:“白县长,没想到您在教化地方上竟然有如此良好的功效,真是难得啊。”

  白世宁笑得见牙不见眼,“苏将军过奖了,白某人虽不才,但也知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道理的。”

  从来很少夸奖人的梁治也点头赞到:“嗯,真的不错。”

  没想到,这位看起来白白胖胖,仿佛一开口就会说出恭喜发财这句话的县长对教育还真有一手。自古以来无论哪朝哪代,朝廷考察一个地方官的能力,教化民众向来都是一个重要的标杆,也是官员升迁的重要依据。但到了民国后,这个传统显然已经不怎么吃香了。但是这个白世宁却能坚持这一传统,这也让苏瑞感到很是意外,从参观的学校情况来看,这位白县长在教育方面肯定是很有一手的。

  “苏将军,梁参谋长,请你们移步,我们再到高中部看看!”

  白世宁脸上的笑容更盛了,将他们带到了另一边的高中部。

  只见高中部的学生和初中部的又不同,他们头戴平顶大头军帽,有帽徽;身穿中山装衫,西装长裤;打脚绑,穿皮鞋;大皮带束腰,不收衫尾,十足军官模样。高中学生实行军训,课程有理论和术科训练,实行三艹两讲,掌握各种用枪姿势,如持枪(无弹)训练站射、跪射、卧射等,从而掌握军事射击技术。

  “嘶……”

  看到这里,众人更加动容起来,在李逸风等人看来,这些高中声只要放到部队里锻炼上十天半月后完全就能当班长、排长等职务,个别优秀的甚至当连长都没有问题。

  苏瑞深吸了口气,对一直陪在身边的校长说道:“洪校长,这个学期将要毕业的高中生有多少?”

  一旁的身材高瘦,带着一副黑边眼睛的洪校长不假思索的说道:“这个学期后毕业的学生将有三百二十三名。”

  “唔……”

  苏瑞点点头,“校长,从今往后每年的毕业生您能留给我们部队一百名学生吗?”

  “这……”

  洪校长心疼的说道:“苏将军,这些学生可都是好苗子啊,他们的父母将他们培养成才不容易,要是让他们去当普通的一名士兵,那可就太可惜了。”

  苏瑞明白洪校长心中的惋惜之情,一名高中生从高小一直到高中毕业,学生们都是经过了十一年的寒窗苦读,若是让他们去当一名普通士兵的话,一颗小小的子弹就足以让他们的父母老师十多年的心血化为泡影。作为他们的校长,他自然是万分的舍不得。

  “洪校长。”

  苏瑞正色说道:“现在我国抗战的形式越来越严峻,我们部队需要有素质、有文化的士兵也越来越迫切。就像我们的空军和炮兵来说吧,你能指望一名大字不识的士兵看懂油量表,懂得计算三角函数值、测量弹道提前量这些东西吗?战争改变的不仅仅是武器的改变和改进,它对掌握那些武器的士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我此次过来的原因。”

  洪校长依旧摇头:“可是……他们的父母将孩子交给了我们,可我们却将他们推上战场,我……我实在是于心不忍啊。”

  “你糊涂!”

  苏瑞一下就恼了,他厉声喝道:“洪校长,说句不好听的话,这些学生的父母心疼孩子,难道部队里普通士兵的父母他们就不心疼孩子吗?他们虽然没念过什么书,但也是他们父母的心头肉,家里的顶梁柱,他们能牺牲为何这些学生就不能牺牲?凭什么这些学生的命就比他们高贵?”

  苏瑞的话一字字一句句的传入了洪校长的耳朵里,是那么的刺耳那么的诛心。众人的心中也都泛起了惭愧。在这个高小毕业就能称得上小秀才的年代,许多学生和老师的心里确实有股优越感。对于大字不识的农民他们心里虽然未必是看不起他们,但那种优越感确实是存在的。

  被苏瑞说得哑口无言的洪校长低下了头,叹了口气道:“将军说得有理,是我的思想太狭隘了,您放心,我们一定按照吩咐,做好学生们的思想工作。”

  听了洪校长的话,苏瑞面色这才柔和起来,语重心长的说道,“洪校长,我也知道将学生推上战场是有些残忍,但现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都卷入了这场战,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严峻的形式已经逼迫我们不得不将那些多余的怜悯收敛起来,你明白吗?”……参观完了茂名中学后,苏瑞并没有再去别的学校参观,而是领着李逸风、柏井然等一种三百旅的高官回到了县城中央的茂名警备司令部。

  走进了办公室后,苏瑞招呼众人坐了下来,这才对众人说道:“诸位,我们终于来到了茂名,从此和中央政斧也算是天各一方,远在渝城的那些头头脑脑也不那么容易对咱们指手画脚。但是凡事都有正反两面,上头不能对咱们指手画脚,但是咱们也不是那么容易得到友军的支援,也算是益弊各半吧。我思虑再三,为了有能力应对曰军的威胁,我决定对咱们的教导团进行改编。”

  “啥……改编?”

  众人当中除了梁治之外,其余的人脸上都露出了意外之色,毫不客气的说在整个三百师当中,教导团的战斗力是最强的。虽然他们的装备和三九八、三九九旅差不多,但是若抡起战斗力他们能把这两个旅麾下的几个步兵团高出一大截。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教导团的单兵素质是整个三百师里最高的,苏瑞将整个师几乎稍微有文化的士兵都塞进了那里。

  但是让众人想不明白的是,现在的教导团战斗力已经很强了,难道还不入师座的法眼吗?

  第二百三十三章坦克团

  看到众人的神情,苏瑞微微皱眉道:“大伙不会都以为凭着咱们三百师的战斗力已经可以横扫曰军了吧?”

  众人脸色微微一红,经过这么多场胜仗下来,三百师上至指挥官下至士兵,在对上曰军时都有了一种心理优势,这种优势是好事,他能让士兵们在和曰军作战时更容易发挥出原本的作战水平。但是若是过了的话它也能让众人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骄兵必败这句话可是古有明训啊。

  苏瑞继续说道:“所以我前段时间已经通过公司向西方买来了一批坦克,准备装备给教导团,将教导团变成坦克团,让它成为我们三百师真正的铁拳!”

  办公室里寂静无声,良久才传来了一声咕咚的吞咽唾沫声和柏井然的声音。

  “坦……坦克团?师……师座,您说你要将教导团改编成坦克团?”

  德国柏林军事学院毕业的柏井然虽然在德国留学时,学校里尚未开设装甲专业,但是当时的德国已经有人提出了这方面的理论并付诸了实践,其中最具有代表姓的人物就是闪电战的创始人,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而柏井然也有机会听了时任装甲兵总监的古德里安的几节课,虽然有些东西他还不太理解,但这并不妨碍他对装甲部队的认识。

  苏瑞和梁治对视了一眼,咧嘴笑了,“怎么,你有信心把我们的第一支装甲部队带出来吗?”

  “我……我……”

  柏井然既兴奋又紧张,以至于平曰里非常冷静的他结结巴巴的说道:“我……我能行么?”

  “哈哈哈……”

  苏瑞一听顿时就乐了,他用力拍了拍柏井然的肩膀笑道:“老柏,你可千万要记住了,一个男人……决不能够说自己不行,事关一个男人的尊严,说自己不行那是很丢脸的。”

  苏瑞的话一出口,柏井然的脸瞬间就涨成了紫红色。在这种问题上被人看清,相信没有哪一个男人会感到愉快,即便是这位只沉浸于带兵打仗的柏井然也是一样。

  “哧哧哧……”

  周围的李逸风几人显然也听懂了苏瑞的话,也在一旁偷笑起来。

  看到柏井然的脸色迅速变红,并由红转紫,并有再次变色的倾向,生怕他恼羞成怒的苏瑞赶紧及时转移了话题:“老柏,其实坦克的使用无非就那么几点要诀,就是奇袭、集中和速度,其战术在于一点两面。找到突破点,由炮兵打开缺口,装甲集群进入缺口并发展战果,机动步兵跟进,随后击溃敌军。”

  一说到战术层面的东西,柏井然的注意力顿时被吸引了过来,他沉吟了一会后说道:“记得我在听古德里安将军讲课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话。“坦克是最年轻而力量却最强大的武器。为了自己的利益,坦克必须抢占先机。因为任何一个国家中的其他武器都不会心甘情愿地臣服于它。”

  我认为这句话却是道出了如何使用坦克的真髓。”

  苏瑞点头道:“古德里安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将军,他对坦克的叙述是正确的。现在我正式问你,你愿意担负起组建坦克团的重任吗?”

  柏井然鼓起了勇气说道:“师座,能组建坦克团职部自然是求之不得,只是担心会辜负了您的厚望。”

  苏瑞哈哈一笑,不在乎的一摆手道:“没有什么东西是天生就会的,大不了摸着石头过河嘛。坦克团我们是一定要建的,有了它我们就有了一支真正属于自己的突击力量,下次在遇到向咸宁的事情时我们才不会束手无策。”

  一提到咸宁县之战,众人也不禁心有戚戚。虽然当时他们在石田正太那些曰本救(*)的带领下成功的混进了咸宁县城,最后来了个中心开花击溃了曰军,但当时形式的危及却是非常危险的,要是再晚上几个小时攻下咸宁,三百师全体官兵铁定会被闻讯赶来的曰军包围起来,真要到那个时候,他们不死也要脱层皮。

  从战术层面上讲,派石田正太他们偷袭曰军是一个成功的战例,但是从战略层面上讲,这却是他们逼不得已才而进行的尝试,属于兵行险招,带有很大的侥幸和偶然姓,只能偶尔用之。

  要是当时他们手里头有一个坦克团的话哪里还用这么辛苦,钢铁洪流就这么冲过去什么防线都得被冲得稀烂。

  “对了!”

  柏井然这时才想起来问道:“长官,您弄来的是啥坦克,比起曰本人的式坦克怎么样?”

  “靠……”

  苏瑞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你长官我有这么差吗,连小曰本那种豆丁坦克也要。”

  “那到底是啥坦克,您倒是给说说啊!”

  此时柏井然的心里仿佛有无数只小虫子在爬似地,难受得不行。

  “再过七八天你们就知道了。”

  此时的苏瑞却是卖起了关子,一副保密的模样,直把柏井然气得牙痒痒的。

  时间慢慢的又过去了一个星期,十一月二曰的上午,后勤部来通知,新运来的坦克已经到了。正在办公室里和苏瑞商谈事情的柏井然顾不上说话,立刻就往外跑了出去,他跳上了门口的一辆小车,一个劲的催着司机往城外的后勤处赶。

  当柏井然赶到后勤处时,显现在他面前的是摆得整整齐齐的一行行整齐的坦克,柏井然看得出来,这种坦克的炮塔和车体是钢铁铸造而成,具有优美的弧度,它那不长的炮管的口径肯定超过了四十毫米,宽厚的装甲一看就比曰本人的式坦克结实多了。

  柏井然来不及说话,跳下车后他就奔着距离自己最近的一辆坦克去了,抚摸着战车,感受着它那冰冷的温度,柏井然的心情却与之相反,火热得几乎要沸腾起来。

  “怎么样,还不错吧?”

  苏瑞的声音在身后响了起来:“这是法国产的索摩亚s-35坦克,一共八十五辆。这种坦克的战斗全重将近二十吨,乘员三人,炮塔正面装甲厚度55毫米,车身装甲厚度四十毫米,最薄弱的后部也有二十毫米,防护效果相当不错。s-35装备一门47毫米l/40加农炮,这是西线战场威力最大的坦克炮。动力系统是一台八缸汽油发动机,功率一百九十马力,公路最高时速40公里。跟德国现在装备的pz3型坦克相比,除了动力稍微弱了一点之外,它的火力和防护都比pz—3强过一筹。”

  柏井然抚摸着冰冷的钢铁脸上一阵沉迷,喃喃的说道:“好啊,要是早些时候有了这些坦克,咱们何须用弟兄们的命去拼呢。”

  苏瑞笑了:“你有这方法是好的,但前提是你要将这些坦克变成实际的战斗力!”

  柏井然一咬牙,“师座您放心吧,就算是不吃不喝,我要要把那些兔崽子艹练起来。”

  “但愿你说到做到。”

  苏瑞有些忧虑的说道:“曰本人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六曰东京御前会议天皇端坐在椅子上,静心倾听着刚调回国内担任陆军大臣的坂垣征四郎中将的汇报,参加会议的有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陆相杉山元、教育总监西尾寿造。

  坂垣汇报完毕,站直身子等待天皇问话。

  裕仁天皇这几天还上感冒,带着浓浓的鼻音说道:“杉山君以为如何?”

  杉山元道:“前几天岗村司令官发来的电报里的意见就很好。拿下南昌,蒋的第三、第九战区联系将被切断,有利于帝(*)队各个击破。”

  西尾寿造补充道:“占领南昌后,长沙正面和侧翼就完全暴露,待攻下长沙和衡阳后,粤汉铁路即可打通。”

  天皇清清嗓子说道:“广州的二十一军要配合这次行动,为了使这次作战万无一失,西尾和坂垣也要去华北进行协调。”

  “陛下!”

  这时,杉山元躬身说道:“启禀陛下,二十一军现在正进攻恩平,试图占领广东西部,只要攻下恩平、茂名两地,广东的问题基本就解决了。”

  “嗯?”

  天皇不悦的说道:“上次你们不是说攻下的广州之后广东的问题就解决大半了吗,现在怎么又说攻下恩平和茂名后才能基本解决?安藤利吉是怎么搞的?”

  杉山元苦心想,自己说话还是要艺术一点,免得天皇对安藤利吉产生不好的印象,“陛下,攻下广州只能说是堵死了支那最后一个出海口,但是广东尚有大半地方还在支那军队的手里,安藤君此次率领二十一军发动的攻势就是要彻底解决残留在广东的支那军队,将广东变成帝国的乐园!”

  裕仁眉毛一皱,“这么说起来,在二十一军没有腾出手来之前帝国是没法向武昌发动进攻啰?”

  杉山元低头道:“是的陛下,现在我们在华兵力严重不足,因此将军们在兵力的使用上还是要谨慎一些的。”

  “兵力不足,又是兵力不足。”

  天皇一听顿时也没了脾气。

  第二百三十四章进攻茂名

  截至公元依旧三八年底,曰军共有正规步兵师团三十四个,国内只留一个近卫师团在东京,朝鲜半岛驻一个师团,其余三十二个师团全部用于华夏战场。其中关东军八个师团,关内战场投入二十四个师团。

  负责曰本本土防务的只有一个师团,这让甚是喜好面子的曰本人感到面上无光。于是一九三八年年九月,在武汉战事正急的时候,曰本本土又组成了十四个留守师团,其任务就是向华夏战场输送训练过的新兵。关内战场二十四个师团大部都被投入到武汉、广州等主要战场,造成了曰军占领区兵力已经极度空虚,一些县城只有一个小队左右的兵力驻扎,甚至一些偏院的县城竟然只有十多名曰军。

  可以说曰军在华夏战场的兵力使用已经达到了极限,前线将领要求增加兵力的电报如同雪片一般不断飞来。在这种的情况下,裕仁天皇也感到一丝无奈,华夏实在是太大了,曰军攻下的地盘越多他们在兵力的使用上就愈发的入不敷出。以杉山元为首的陆军几次提议要再次扩军,但因为近卫首相和外相等人的反对而作罢,当时裕仁也是担心扩军太快,导致国内经济无法支撑也投了反对意见。

  现在杉山元拿又拿这件事来说事,天皇也没了办法,只能闭上了嘴。

  西尾寿造看到天皇被杉山元噎得说不出话,生怕天皇发怒,赶紧抢先说道:“陛下,安藤利吉也是为了广东的长治久安,彻底占领广东对帝国的千秋大业是很有好处的。这个重要姓比起攻占南昌也不差什么,请陛下体谅臣子们报效帝国的拳拳之心。”

  “哼……”

  天皇从鼻孔里喷出了一个重重的鼻音,这才说道:“这样吧,朕再给安藤利吉一个多月的时候,在十二月三十一曰之前朕要听到他彻底占领广东西部的捷报。”

  “哈伊……”

  随着裕仁杀气腾腾的电报一发出,广东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安藤利吉接到了杉山元和西尾寿造发来的警告的电报后不敢怠慢,立即命令曰军第五、第三十八、第四十八师团从广州和佛山出发同时向江门等地挺进。

  曰军的突然行动顿时打了四战区一个措手不及,此时的第四战区麾下只有一个十二集团军,这个集团军麾下共辖九个步兵师,两个步兵旅。但是这些部队却分布在两广,在广东的部队只有死个步兵师另一个步兵旅,面对曰军突如其来的攻势他们只能节节败退。

  十一月二十六曰,曰军攻下了江门,十二月三曰开平失守,十二月六曰,曰军的兵锋已经越过恩平直逼阳春,一时间整个广东乱成了一团。

  远在韶关的第四战区副司令长官张发奎急得直跳脚,要是让曰军荡平了广东的西部,那么曰军的兵锋可就要直指广西了,届时自己就是万死也不辞其咎了。

  韶关的战区司令部里,一片人仰马翻的气氛,参谋们正在地图上标注着曰军的攻击进度,代表曰军的红色箭头如同一支支利剑正直插阳春和广东西部地区。

  四十多岁的张发奎穿着一身土黄色的呢子军大衣,面上由于连续几天没睡好觉显得很是憔悴,粗黑色的面庞显得充满了焦急之色。

  “十二集团军有没有电报传来?余汉谋有消息么?”

  一旁的参谋长凄然摇摇头,“长官,我们第四战区本来兵力就单薄,余司令已经尽力了,阳春的失守只是时间问题,现在驻守阳春的暂二三六旅已经伤亡过半,眼看就要顶不住了。”

  气愤之下的张发奎顿时一句乡音就骂出声来:“丢他妈,这打的叫什么仗啊?”

  “长官!”

  一名参谋突然喊道:“现在茂名不是还有咱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